药剂学案例教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生物药剂学作为一门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是药学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重要课程,但是其课程理论性强,大多数同学在课程学习中会觉得枯燥,乏味。案例教学法,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教师于教学中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教学方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药剂学案例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药剂学案例教学论文 篇1:

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运用

(广东省连州卫生学校,广东 清远 513400)

[摘 要] 药学专业中包含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即药剂学。药剂学作为当前药学专业的重点学科深受学校和教师关注,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探究和创新。为了能够实现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在药剂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了案例教学法,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对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探究。

[关 键 词] 药剂学教学;案例教学法;素质教育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包含的知识面很广,应用性非常强,内容上既具有深度又结合实际,并且紧紧联系着新兴科学技术。这样一门复杂的学科使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教学也具有一些难度,因此,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药剂学知识,教师应该不断研究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药剂学的兴趣,使教学更加有效。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与作用

案例教学法诞生于美国,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分析典型案例,从分析和结论中掌握知识。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穿插案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分析案例,从而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药剂学的应用性很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药剂学的特点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应用案例教学能满足这样的学习需求,能够有效地使学生掌握

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二、药剂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和形式

(一)关键环节

想要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法,就要做好案例选择与分析、讨论和评论。在选择案例时,必须选择典型、知名度高的案例,并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案例。课前教师首先要对案例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这样在教学时才不会因为出现突发状况而手足无措。学生展开讨论时,要让学生发挥课堂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并对学生阐述的观点给予认可,不论观点对与错教师都先不要进行自我阐述,但是也要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不做没有必要的分析。学生提出的观点和分析、结论等教师要给予正确的评论,尤其是涉及案例与理论知识相关的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灵活并有针对性的评论,既要将重点知识体现出来,又要弥补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表现出的知识薄弱环节。

(二)运用形式

药剂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是案例主线式;第二是课后作业式。

案例主线式就是以案例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主线,根据分析和解决案例的情况来把握教学速度,以案例的分析材料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教学内容。

课后作业式就是将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的知识作为基础,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案例的讨论与分析,这样能够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

三、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教师在讲解“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这章时,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掌握章节重点知识,并能够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引入与教学内容有相关性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事件了解灭菌与无菌技术的重要性。

教师评论:在人体中注射制剂时,必须保证制剂中是不含任何细菌的,所以,无菌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关键的环节就是使用灭菌与无菌技术。进行制剂灭菌时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要求来进行,其中压力、时间、温度这三要素的值必须是指定数值。比如,热压灭菌法,有三种参数可供选择,如果时间设定为30分钟,则温度是115摄氏度,压力是67千帕;时间为20分钟,温度是121摄氏度,压力是97千帕;时间为15分钟,温度是126摄氏度,压力则是139千帕。这些相应的数据不可进行随意变更,一旦更改一个数据就会影响灭菌工作,导致制剂质量不合格。为了使制剂能够确保是无菌状态,就要利用科学验证法对灭菌方法进行验证,证实灭菌可靠性的参数是FO与F值。由于人体在输液治疗中,需要输入大量的液体,因此输液制剂对透明度、无热源和无菌就有更严格的要求。如果注射液在生产过程中不注意生产规范,导致注射液中有细菌,人体注射后会引起热原反应,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

教师做出的一系列案例评论都是结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加上教师的评论,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刻的记忆和理解。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可给学生增添一些拓展性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实际案例,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并让学生有很强的责任意识,能够严格按照医学标准来做事,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新兴的科技成果也不断出现,在药剂学教学方法上也应该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当前对学生都是进行素质教育,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案例教学法不仅适用于药剂学,也同样适合其他专业的教學。

参考文献:

[1]王景欣,王志强,高月娟,等.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4(11):67-68.

[2]徐静.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7):61-63.

作者:邓碧霞 黄凌霞

药剂学案例教学论文 篇2:

案例教学法在生物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生物药剂学作为一门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是药学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重要课程,但是其课程理论性强,大多数同学在课程学习中会觉得枯燥,乏味。案例教学法,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教师于教学中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教学方法。作者发现在生物药剂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生物药剂学;教学效果;学习积极性

生物药剂学作为药剂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与药理学、药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药学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重要课程[1-3]。通过这门课的系统学习,要求学生具备科学评价药物制剂质量、合理设计制剂处方和科学制订给药方案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而作者在教学中发现,仅靠教师以口授,板书和幻灯片的方式,不但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以及学以致用。为提高教学的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有必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法,它以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案例中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4,5]但这种方法在生物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较少。作者近年来在生物药剂学中尝试穿插案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在生物药剂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1.1运用案例法阐述生物药剂学学科的发展历史

生物药剂学是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药剂学新分支,阐述药物的疗效不仅与药物的化学结构相关,还受药物的剂型因素和机体的生物因素的影响。此时,向同学们提出疑问:是什么改变了人们的“只有化学结构改变药效”的看法?是什么引起了人们对制剂质量体内评价的重视?待同学们思考片刻后,以“苯妥英钠“事件为例,使同学们理解药物的疗效与剂型因素的关系:即1968年澳大利亚生产的苯妥英钠片剂,疗效一直很好,后来把处方中的辅料硫酸钙改成乳糖,其它成分未变,结果连续发现中毒事件。这时,又向同学们抛出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稍停片刻,告诉同学们:后来经研究发现,辅料乳糖促进了苯妥英钠的吸收,使其血药浓度超出安全范围而发生中毒。再者,以沙利度胺(反应停)致畸性为案例使同学们深刻理解药物的疗效与机体的生物因素的关系:沙利度胺对小鼠大鼠不产生致畸性,但灵长类动物出现严重致畸性。通过后期研究发现灵长类动物具有转化沙利度胺成致毒物质的代谢酶,而小鼠大鼠体内不表达此种代谢酶。通过案例的学习,不仅可以深化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2运用案例阐述课程的基本概念及原则

药物的给药方式很多很多,譬如口服给药,注射给药,皮肤给药,肺部给药等。而不同的给药方式,药物的吸收特点、吸收途径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这些知识点是一个关键问题。作者发现运用案例分析法讲解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譬如在阐述口服,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药物吸收的特点及其各自的优缺点时,可以采用案例:链霉素是最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药物,其可以快速杀灭细胞外的结核菌,WHO建议的给药途径和剂量是成人每日肌内注射0.75 g。应用链霉素治疗结核病时能否采用口服给药方式?链霉素能否静脉推注?这个案例不但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还可以让同学们通过对比而牢固掌握口服,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的特点。

在讲解胃空速率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时,采用案例:为什么维生素B2在饭后服用的效果好?同学们通过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胃排空速率增大时,药物的吸收加快。若饭后服用,维生素B2连续不断缓慢地通过十二指肠,主动转运不会产生饱和,使吸收增加。

在讲解皮肤给药的药物吸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时,采用案例:某患者采用雌二醇片剂治疗和预防更年期综合征,每天给药3次,每次口服2 mg,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改用雌二醇贴剂,每三天贴1剂,每剂含雌二醇0.05 mg,疗效与口服给药一致,不良反应消失。长期口服雌二醇为什么会导致肝功能异常?改用贴剂后给药剂量大大降低,疗效没有下降,不良反应消失,为什么?通过回答这两个问题,同学们不但回顾了肝肠循环的概念及意义,掌握了皮肤给药的药物吸收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而且对为什么要进行剂型改造与开发有一定的理解。

在讲解舌下给药的药物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时,采用案例:患者李某,男,60岁,医院诊断其患有心肌梗塞,医生嘱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备用。一日李某半夜突觉心前区疼痛难忍,忙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几分钟后症状缓解。硝酸甘油为什么要舌下给药?药物是通过什么途径吸收的?什么样的药物适宜舌下给药?围绕着这些问题,老师启发和鼓励同学们展开讨论,并在讨论中让同学们掌握相关知识点。

在讲解表观分布容积的概念和意义时,采用的案例1:某患者,体重70kg,口服0.5mg地高辛,平衡时测得血浓为0.78 g/L,求 Vd?由计算的结果延伸到表观分布容积的概念,并阐明它只是用来评价药物分布的特点,表征药物在血浆和组织中的动态分布特性。 案例2:抗菌消炎药,A药V大,B药V小,如果手受伤了,该选哪一个药?为什么?通过这个案例,让同学们深刻掌握表观分布容积的重要意义。

在讲解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的概念时,采用案例1:有一位年轻的妻子,一直口服避孕药左炔诺孕酮进行避孕,三年来从未发生过意外;半年前,出现结核病症状,被确诊为肺结核后,口服利福平进行治疗。近来,她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位年轻妻子一直在服用避孕药,怎么会突然怀孕了呢?原来,她同时服用的抗结核药利福平,它能够诱导代谢酶CYP3A4的活性,使避孕药左炔诺孕酮的代谢加快,导致其药效下降,从而使避孕失败。案例2:左旋多巴与维生素B6合用,疗效会下降。为什么?因为vitB6是多巴脱羧酶的诱导剂,可以增强多巴脱羧酶的活性,使左旋多巴在脑外的脱羧增加,进入脑内的左旋多巴减少,疗效下降。案例3:甲苯磺丁脲和磺胺合用,降血糖作用增强,可引起低血糖。甲苯磺丁脲在CYP2C9的作用下,可氧化生成4-羟基化甲苯磺丁脲,而当与磺胺合用时,磺胺可抑制CYP2C9的活性,使甲苯磺丁脲的代谢减少,血药浓度增加,降血糖作用增强,可引起低血糖。通过这些案例,同学们深刻掌握了什么是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

在讲解药物的排泄特点及其应用时,采用的案例1:临床对苯巴比妥与水杨酸类药物中毒时给予NaHCO3,而对弱碱性药物如阿托品、度冷丁等中毒时则选用NH4CL,为什么?案例2:为什么甘露醇可作为利尿药应用于临床?案例3:患者,女,42岁,因尿毒症引起左心衰,每天服用洋地黄毒苷0.1mg ,1周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失眠。入院诊断为洋地黄中毒。立即停药,进行血液透析,于第二天测得洋地黄毒苷血清浓度为3.2 ng/mL,第三天仍为3.1 ng/mL 。后服用考来烯胺,患者中毒症状明显减轻。该患者洋地黄毒苷中毒原因是什么?为何经透析治疗后,血清洋地黄毒苷浓度仍保持较高水平?应用考来烯胺后,血清洋地黄毒苷浓度迅速降低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与学习,同学们不仅深刻掌握了药物排泄的相关知识点,并且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临床出现的问题。

1.3运用案例阐述如何根据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点进行制剂设计

对于如何根据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特点进行制剂设计是一个由理论上升到应用的知识点,采用案例分析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譬如,根据药物的吸收特点进行制剂的设计,采用的案例:5-氟尿嘧啶抗癌活性好,但仅能静脉注射给药,口服吸收差。为增加其口服吸收,对其结构进行改造,接上一个四氢呋喃基团,制成前药,不但可以口服好,而且毒性低,作用持久。

根据微粒给药系统分布特性进行制剂设计,采用的案例1:阿霉素是非常有效的化学药物,但是其心脏毒性非常大。怎么办?如果把阿霉素设计成微粒给药系统-脂质体,可以改变阿霉素的体内分布,靶向于病灶部位,减少其向心脏的分布,既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还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

根据药物代谢的特点进行剂型设计,采用的案例:多巴胺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药物,其很难通过血脑屏障,临床应用其前体药物左旋多巴,转运到脑内后,被脑内脱酸酶脱去羧基转变成多巴胺而发挥作用。但左旋多巴不仅被脑内的脱羧酶脱羧,也能被消化道、肝中存在的脱羧酶脱羧,所以口服多巴胺首过效应强烈,生物利用度只有30%。怎么办?提出问题后,同学们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因素、生物因素和临床需要等给出不同的方案:加大给药剂量来维持有效浓度;制成十二指肠迅速释放的制剂;组成复方片剂等等。同学们讨论激烈,并在讨论过程出得出合理的剂型设计。

根据药物的排泄特点进行制剂设计,采用的案例:肠肝循环,使得胆汁排泄成为药物在体内消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药物的血药浓度、药物疗效的强度和维持时间长短等具有中药的意义。将阿霉素用葡萄糖醛酸苷化制成阿霉素前药,该药能选择性的被细胞外的葡萄糖醛酸酶激活,提高其治疗作用。

2案例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的关键要点

2.1案例选择应遵循客观性、典型性和趣味性的原则

案例的客观性是指案例的材料来自客观存在的事实。对于教师自己编写的案例,要尽可能多地搜集素材,在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基础上,精心取舍编制,体现其科学性,这是案例选编的第一原则。典型性是案例的基本特征,不是任何一个事例都可信手拈来,作为案例使用,案例必须符合生物药剂学课程的教学要求,能为生物药剂学的教学目标服务。趣味性是指案例应该选用那些既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够提高学生兴趣,并且能够促使他们深入下去进行探讨的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可读性的案例。

2.2案例分析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

在给出案例时,对于涉及知识点及因果关系的关键词语,应加强语气或标以符号重点提示,但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应该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并有意给出一定的模糊度和悬念,留出思维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当前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判断,以提问互动启发式的形式进行。

3 结束语

教学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而其主方向是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喜欢民主、平等的课堂,期待得到老师的赞扬与鼓励。教师应该根据生物药剂学的课程要求与特点,把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起来,以启发和鼓励学生的方式,展开课堂讨论。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客观、典型和有趣的案例的学习分析,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加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成颖, 刘道洲, 刘苗, 崔晗, 张邦乐, 周四元.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标准的建立与实践. 基础医学教育(10):755-7.

[2]郭新红, 李淑赟, 刘欣, 陈彩萍.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材中药物动力学部分编写的建议. 药学教育(01):28-9+44.

[3]刘畅, 马晓星, 韩翠艳. PBL方法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创新导报(17):135+7.

[4]余敬谋, 吴家忠. 提高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效果探讨. 现代医药卫生(15):2383-4.

[5]周小菊. 上好《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首课漫谈. 创新与创业教育(04):82-4.

作者:叶玲等

药剂学案例教学论文 篇3:

案例教学之“长效微球制剂”在研究生药剂学教学中的实践及体会

摘要:以“长效微球制剂”为案例介绍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药剂学教学实践中的实施,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环节、实施形式及存在问题等。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能够达到培养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目的,用于研究生药剂学的教学符合当前药学教育改革的需求,今后将继续完善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研究生;药剂学

药剂学是一门以药物制剂为中心,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针对药剂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药剂学选论课程,更多地是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制剂研究开发的培养,尤其是随着我国制药企业日益重视新药研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对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目前对于研究生药剂学学科相关的教学,鉴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仅停留于理论课的讲解,基本不接触制剂的研究开发及工业化生产等知识技能,学生工作后,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的研究生人才难以适应医药产业的需求。因此,培养研究生制剂研究开发及工业化生产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对为医药行业输送制剂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方面的专业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初,哈佛大学提出的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1-3],是指教育者以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为宗旨,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案例情境中,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充分理解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国内《教育大辞典》案例教学法定义为“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4-5]在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药剂学学科中引入这种教学方法对研究生的培养尤其有意义。通过引入制剂研究开发案例,建立起制剂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从理论出发,分析讨论实际案例,再从案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凝练升华,让学生既对理论知识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掌握和理解,又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

烟台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利用与山东绿叶制药校企联合办学的独特优势[6-7],开展研究生药剂学的案例教学。课程老师多数在企业从事新型高端制剂的研究开发,涵盖从制剂小试研究到制剂中试放大生产,具有丰富的制剂开发研究实践经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將教师亲身参与的新药研发案例编排成案例库,并安排现场参观等方式可加强研究生制剂研究开发及工业化生产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本文以“长效微球制剂”为案例介绍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课程药剂学选论中的应用实践及体会。

一、教学案例的选择及准备

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好的案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而且选择的案例要与教学内容相关,并具引导性,所以必须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充分准备。“长效微球制剂”作为案例编排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选择当今新型制剂研究开发热点及实用性强的内容,微球制剂由于其长效缓释特点及技术壁垒高等优势一直是国际市场上关注度比较高的新型高端制剂之一,也与当前我们国家对新型高端制剂的研究开发的大力支持相适应;(2)课程教师应熟悉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便案例实施时能够充分指导学生;(3)具备良好的硬件条件及实践场所。在长效微球制剂案例准备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对这类高端新型制剂的了解仅局限于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不像片剂那样熟悉,教师应带着学生可能想了解的问题来编排案例资源库:微球制剂是什么?如何实现长效缓释?如何制备?如何放大到产业化规模?……我们充分利用绿叶制药已经成熟的长效微球制剂平台资源及教师实际参加新药研究的经验,应用微球制剂产品实物、现场设备照片、制备视频等多种素材建设案例库,并在备课时,根据教学经验及实践经验,讨论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可能措施教师该如何评价,以及如何应对教学过程中可能派生出来的问题,为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的实施有多种形式,由于我们的教学对象为研究生,所以为达到更好的案例教学实施效果,达到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目的,我们在案例教学实施时先在课堂中抛出案例,让学生自己通过课后文献学习及讨论等方式进入特定案例的真实情境中,再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及实地参观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及实践能力。

1.课堂理论学习:理论课的讲解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案例实施时,教师先通过介绍一个案例强调新型制剂技术研发的重要意义:如强生公司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利培酮制剂不断更新换代的案例,为了延长该公司“王牌”药物利培酮的生命周期,从利培酮片剂,到每半月一针的利培酮缓释微球,再到利培酮活性代谢物帕利哌酮渗透泵片,再到每月一针帕利哌酮棕榈酸酯长效纳米晶注射剂,及至3月、6月长效制剂的开发历程。以此为切入点,引出新型制剂技术在药剂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8]。微球制剂作为当前国内外制药领域关注的热点剂型之一,有必要去学习和掌握。教师讲解微球制剂基本知识时通过微球产品实物(包括原研制剂、教师研制的新产品等)、教师制作的视频及照片等形式大大激发学生对这种新型的微球制剂的学习兴趣,然后抛出案例: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石杉碱甲,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罗替戈汀,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利培酮,用于治疗肿瘤的亮丙瑞林和奥曲肽,这些疾病的治疗均需长期给药,那如何将这些不同性质的药物制备成微球实现长效缓释呢?同时教师也会介绍微球制剂的常用辅料及制备方法供选择。

2.分组调研讨论及课堂汇报:理论知识学习后,根据班级人数(通常为20—25人)分组,5人/组,每个小组选择上述其中一个药物进行微球制剂的开发,同时告知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查找文献,比如药物的基本理化性质,对不同性质的药物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等。另外,对于有能力的学生,会再进一步让其检索是否有该类药物的长效微球制剂的上市及市场价值,这个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并经过小组讨论,准备成PPT汇报。课堂汇报时,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为增强大家的参与积极性,其他学生可随时补充。教师在此过程中的授权和评价将起到关键作用:一是要赋予学生相当程度的自主权,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充分表达和分享的空间;二是针对学生的汇报教师能及时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并适时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以加强对制剂的理解,对于一些学生未能解决的问题,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经讨论后明确答案,并由此引出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如对于利培酮,根据药物脂溶性特点选择单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对于亮丙瑞林,根据其水溶性选择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从而总结引出需要掌握的内容:针对药物的不同性质需选择不同的制备方法。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考虑所选择的制备方法如何进行产业化放大,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学生在这方面经验几乎没有,但又充满好奇,教师此时通过放大工艺现场设备照片将产业化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展现给学生,进一步强调在制剂工艺开发过程中,能够产业化放大才是最终目标。这一整个过程是培养研究生归纳知识、综合分析、深化对案例问题理解的重要过程,学生通过亲自检索文献切实进入到案例的具体情境中,再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及教师的进一步指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

3.课堂案例总结: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及时做好案例总结,归纳学生的分析和见解,并给予积极肯定的评论,特别是对讨论中所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教师应趁此再次阐述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并指明学生应通过案例学习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9]。这一环节所占的课时不会太多,但是必不可少,教师及时的提纲挈领的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印象更深刻,脉络更清晰。

4.实地考察学习: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微球制剂制备工艺的理解,教师利用与企业联合办学的优势,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学习微球制剂的制备,从实验室小试制备到中试放大生产,学生切实感受到了书本中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印象十分深刻,也體会到了从“小”到“大”的制剂工艺的放大。参观过程中,学生也因为之前理论及案例的讨论学习,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与教师讨论,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这一实践环节的加强,学生对产业化放大的概念不再模糊,也了解了对于新型制剂技术的研究能够实现产业化放大才是关键。这也为实现向医药行业输送制剂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方面的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

三、案例教学的实践总结

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药剂学选论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增加了本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后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多;(2)拓宽了研究生制剂研究开发及工业化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将为制剂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培养输送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但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企业的新药研发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及GMP的要求等因素限制,对于产业化相关知识的获取大部分只能通过处理过的视频及动画等形式学习了解,现场实践学习也会受到一定限制;(2)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文献检索的时间不够充分,每组的汇报讨论也只能控制在二十到三十分钟;(3)案例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因此专业基础较弱或跨专业的学生要加强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制药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对制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研究生教学方法应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满足当代制药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求知的精神,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研究生药剂学选论的应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今后将继续完善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5-156.

[2]陈军,蔡宝昌.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运用[J].药学教育,2007,23(6):31-33.

[3]徐静.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7):61-63.

[4]刘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案例教学在高职商贸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5]杨蓉,钟世华.案例教学法改革研究初探[J].药学教育,2018,34(2):38-41.

[6]陈大全,周莎莎,孙考祥,等.建立校企联合制药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新模式[J].药学教育,2013,29(6):1-3.

[7]陈大全,周莎莎,孙考祥,等.校企联合制药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新模式探索[J].药学研究,2014,33(1):57-58.

[8]祝侠丽,贾永艳,田效志.《药剂学》案例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5):138-139.

[9]韩永萍,刘红梅,葛喜珍,等.案例教学法在制药工程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3,29(5):36-39.

作者:王爱萍 孙考祥 李又欣 梁荣才 张蓬 陈大全 刘沙

上一篇:住宅钢结构设计论文下一篇:汉语文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