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药剂学论文

2022-04-28

【摘要】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教研室对该门课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了案例结合PBL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培养药学专业实用型人才。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药剂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药剂学论文 篇1:

中药药剂学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探索

【摘 要】本文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根据中药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对中药药剂学课程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并在药学系中药专业2013级、2014级、2015级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中药专业 中药药剂学课程 整体教学设计

随着教育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共识。在这一背景下,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积极进行了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根据专业调研结果确定了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课程体系构建等一系列指导性原则。中药药剂学作为专业必修课程要解决如何通过本课程目标的达成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中药药剂学进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势在必行。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是通过对单门课程作出全局性设计与实施计划,即对课程的整体目标、整体结构、教学进程等整体设计与安排,在这个层面上对一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整体优化。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药专业中药药剂学课程组的教师们集思广益,从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课程目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课程内容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课程进度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案等方面,制定了《中药药剂学整体教学设计》方案,此方案在中药专业2013级、2014级、2015级5个班的中药药剂学课程中实施,在学生中获得较好反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中药制剂的制备生产、质量控制及设计研发等方面的理论,为学生从事中药制剂的生产、质量管理、药品零售、用药指导等职业岗位,提供足够的知识与技能;为学生将来获取“中药固体制剂工”“中药士”“执业药师(中药)”等职业资格证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就是預期的课程结果,即期望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后,在知识、技能、态度方面达到什么状态。通过认真分析职业岗位(群)能力,并以此作为专业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三个维度确定中药药剂学课程目标。

(一)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运用中药典型制剂的制备与操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要求,生产出合格的常用中药制剂。

2.具有安全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

3.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制剂生产技术、质量控制相关问题的能力。

4.具体一定的解决药品在流通、使用中与剂型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熟悉常用辅料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3.熟悉中药制剂生产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安全操作等知识。

4.了解本学科的新剂型、新技术、新发展。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药品质量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

2.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课程内容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1.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岗位的工作内容为依据。

2.以中药固体制剂工、中药士(师)和执业药师(中药)的职业资格考试标准为依据,将职业资格考试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标准对接。

(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1.职业领域:中药制剂生产企业、社会药房、医疗机构中药房。

2.工作岗位:制剂生产与管理、药品调剂与管理、用药指导、中药库管理、零售服务。

3.典型工作任务:中药预处理、提取、浓缩与分离;固体制剂生产;液体制剂生产;灭菌制剂生产;半固体制剂生产;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处方审查、调配;调剂质量管理;用药咨询、不良反应收集;药品入库验收、药品存放管理、药品分类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整合和组织安排

本课程不仅与中药专业的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有衔接与联系,而且与临床医疗用药实践和工业化生产实践密切联系,是衔接中医与中药的纽带,包括中药制剂和中药调剂两部分,侧重于中药制剂这部分。

1.本课程是理实一体的课程,总学时110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实训50学时,分别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授课。理论课教学内容选取、整合和组织的依据是:(1)满足相关职业岗位所需;(2)满足职业资格考试所需;(3)兼顾前、后续课程。实训课教学内容选取和组织是以常见中药制剂生产岗位工作内容为主线、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设计,如大山楂丸的制备、连翘片的制备。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为七大模块:(1)通用模块;(2)中药传统制剂;(3)中药液体制剂;(4)中药灭菌制剂;(5)中药固体制剂;(6)中药半固体制剂及其他制剂;(7)拓展模块。

每个模块分为若干个教学内容,每个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学完后能够掌握相应剂型的生产工艺、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通过一个模块的学习,能够归纳总结出常用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四、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第一堂课的课堂设计

整个课程的第一堂课,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有个鲜明印象,对课程的进行充满兴趣和期待。因此,我们在第一堂课摒弃传统的“绪论”,按照新的理念进行了精心设计——用大约20分钟对中药药剂学进行“说课”,说课内容分别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教法和学法、课程考核等主要方面呈现中药药剂学的总体结构和要求。

(二)教学方法设计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综合性强、知识量大、内容庞杂的特点。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即通常所说的LBL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可采用PBL和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解答问题为驱动力,围绕某一专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如运用LBL教学讲述基础理论,将PBL教学运用于解决具体制剂的处方分析、重点或难点问题。

案例教学法源于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法,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进行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从实际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际的特点,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景中,展开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中引入“欣弗事件”“鱼腥草注射液事件”等案例。

实训课的教学方法主要运用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法,模拟与工作场景相似的实训环境,学生分别扮演生产操作人员、复核人、QA人员等完成设定的工作任务(教学任务)。

(三)课程考核设计

考核即是学生达成目标的检验,考核设计要突出能力考核的要求。在笔试考核中融入计算能力、分析能力等题型及试题,同时把平时的作业考核、课堂上的答问考核、出勤管理考核等纳入课程考核之内,对学生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具体设计如下:第三学期为考查科,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笔试考试成绩×60%;第四学期为考试科,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笔试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课堂练习成绩、出勤、操作考,各占适当比例。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组成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课程教学效果

课程组在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药专业2013级、2014级、2015级学生中进行了中药药剂学课程问卷调研,问卷内容涉及职业知识与技能、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诸方面。2013级中药班人数为97人,收回问卷95份;2014级中药班人数为62人,收回问卷62份;2015级中药班人数为70人,收回问卷70份。调研结果统计归纳如下表所示。

从调研结果看,实施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后,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满意度较高,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实用性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较受学生欢迎,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得到了培养与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中药药剂学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探索和实践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前我们还缺少用人企业对學生在教改后职业适应能力等方面反馈的信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深入用人企业,进一步深化和调整课程内容,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能就业、就好业提供知识与技能、职业素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张炳盛,黄敏琪.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

[3]高志宏.论高职教育课程目标开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4]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邢蓉,陈根德,等.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药事,2010(10)

[6]李向荣,孙晓译,李杰.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2015(44)

(责编 卢 雯)

作者:杨红宁 黄春晖 党美琼

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药剂学论文 篇2: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教研室对该门课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了案例结合PBL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培养药学专业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PBL教学法;教学改革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由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两门学科组成。其中生物药剂学通过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药物动力学则是应用动力学的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它的研究原理与方法在新药设计、新剂型新制剂开发、药物质量评价、提高医疗治疗水平和药品管理等方面应用广泛。

近几年,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分析问题、试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能力稍显不足。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我们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以下就我教研室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浅谈几点体会。

1、优化教法

1.1适当应用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一个注重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其实施方法为: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小组讨论→总结汇报。这种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自主学习的能力,克服了传统教学法的弊端,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在讲授口服药物的吸收时,以1968年澳大利亚发生的暴发性“苯妥英钠胶囊中毒事件”为原型设计问题。先介绍事件的过程,并由此引出以下问题:患者服用苯妥英钠胶囊后,怎么会出现上述症状?苯妥英钠胶囊产生毒性反应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为什么临床常常出现同种药物不同药效?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使学生带着疑问思考,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更易产生兴趣。在讲授药物代谢内容时,以多巴胺为例将PBL教学法引入课堂。这种教学法,问题是PBL教学法的核心,如何精心设计问题是运用PBL教学法的关键。问题的选择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应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与日常生活相关。同时,所举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启发性、真实性。

1.2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

单一的教学手段用于教学往往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难以提高甚至产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2.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主要借助于文字、图像、图形、动画、声音等传输手段进行教学。比如我们在讲授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肾脏的生理结构等知识点时,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图片、动画等将抽象复杂的理论概念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得教学内容更为充实具体、生动形象,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2板书教学。多媒体虽然有诸多优势,也是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但对于这门课程,在药物动力学部分由不少公式的推导与应用,采用板书的形式对公式进行推导更为直观,并结合相关例题进行讲授,以加强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2、注重实践环节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重要教学环节,注重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教育的重点。在现有实践教学中,教学仪器和实验动物往往不能满足课程的需求,使得实验教学模式比较单调,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少综合性、探索性的实验,为此本教研室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2.1转变实验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学生上实验课往往按照老师给的实验讲义进行操作,很少去思考问题的原因,同时存在对实验现象观察不自信,态度不端正等问题。

2.1.1验证性实验。主要是经典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对于验证性实验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先根据实验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熟悉实验原理和步骤。实验课开始时,由教师进行提问,促使学生在实验前认真预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2.1.2综合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应分层次教学,既要有基本实验的训练,也要适当开展综合性实验,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综合性的实验需要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活动。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整个实验环节中学会规范实验操作、科学记录实验数据、正确处理实验结果,最后规范的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

2.2指导学生处理数据、绘制图表

药物动力学部分经常需要进行大量而繁琐的数据处理,目前常用的计算软件有DAS、3P87/3P97、WinNolin等,可以进行线性和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的拟合与计算。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应用上述软件处理自己的实验数据,得到相关药动学参数及各种图表信息。这一方面缩短了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加深了学生对药动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公式的运用,另一方面也能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改革考核方式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应从单一的笔试逐步转变为多种形式。以往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是平时成绩或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70%,这样就容易存在学生为应付考试考前突击背课本、背讲义的现象,使得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反应学生的学习能力。

现在我们对学生多方位考察,将期末考试、实验教学、实习报告、平时成绩等进行综合评定,提高实践环节所占的比例,进而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在历次PBL过程中以及在综合性实验中的相关表现,如主动性、积极性、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适当的评分,并在总成绩中占适当的比例,尤其是在这些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独到见解的学生给与适当的加分鼓励。

总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这门课程,本教研室尝试着进行一些教学改革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的不足,今后会不断加深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的探讨,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专业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印小星,杨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M],科学出版社:2009

[2]李建春,吴华璞.谈《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教学体会[J],医药教育,2010,5(17):137-138

[3]刘德胜,代现平,陈向明,吕青志.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7):700-702

作者:李瑶瑶 张冕 万芳

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药剂学论文 篇3:

面向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双轨教学法在药物治疗学教学中的实施与展望

摘要:药物治疗学整合多种学科,注重基础知识和实践运用的有机整合,可见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播难以达到课程学习的最根本目标——即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不仅有效掌握知识,而且灵活运用于实践。因此,将传统教学方法LBL和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BL进行有机结合,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模式的探索,在课堂教学和实践应用之间实现合理的连接和整合,可促使学生显著提高综合学习能力,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达到药物治疗学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药物治疗学;双轨教学法;LBL教学法;PBL教学法

【分类号】R9-4

药物治疗学是一门研究以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它充分整合了药理学、臨床药理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基因组学等学科,在药物治疗相关的基本理论概念与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原则及药物治疗之间起到衔接作用,将传统药理学和医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开设药物治疗学这门课程,旨在以疾病为纲,针对患者的病因和临床发展过程,结合疾病治疗的实际案例,使药学本科生掌握正确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了解药物治疗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策略,同时培养医药服务的意识。

长期以来,本科阶段的课程以理论授课为基础,注重知识点的教授与传播,希望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了解重要的知识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即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是以教师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科知识点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完整,条理清晰,框架明确。LBL教学法对于传播知识是有益的,深为广大师生所接受,长期以来一直是教学的主流形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着诸多不足。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在这样LBL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掌握考试知识点为目的,以通过试卷考试为标准,而忽视了对知识应用和融会贯通,缺乏全面综合能力的锻炼。

由此可见,对于药物治疗学这样一门要求将基础知识和实践运用有机整合的课程,以教师为中心主体的知识传播固然重要,但是让学生真正提升综合能力、掌握知识,从而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才是本课程学习的最根本目标。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从而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

一、LBL教学为基础

学科的基本知识点及系统框架是药物治疗学的课程基础,LBL在传授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有一定优势,因此总体说来,本课程的教学以LBL为基础。具体表现为:由教师系统讲授课程总论基本内容,并提出一些问题和案例供学生自学讨论。同时在教师引导下,确定学生学习分组和选择疾病药物治疗专题,开始课外自主学习。

教师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量,就不能仅仅采用传统的课本讲授,因此我们在授课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的纲要图片、关键词句图片,显示数据、图表,在很短的时间内增加学生的印象,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同时使得后期以学生为主导的PBL教学过程能够有很扎实的基础。

二、结合PBL教学

1. 积极运用教学支撑手段:

在传统的授课之余,我们积极建设和完善药物治疗学网站,一方面,网站上上传和分享了常规的教学幻灯片、视频、文件,使得学生能在课前对课堂内容有所了解,带着疑问去听课,有利于对知识点更好的掌握;另一方面,网站重点突出网上交流和学生相互评分功能。每位学生都能在线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发帖交流沟通,并且能根据学习小组的表现相互评价及评分,有利于学生更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水平。

2. 自主学习及成果展示:

在课堂及网上学习的基础上,本课程采用新颖的自主学习方式,若干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后选定某一学习专题(一般为某一疾病的药物治疗),其后根据专题主题和要求进行文献调研、社会调查等,与此同时网络平台及课堂上老师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专题学习。

3. 取消笔试,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分:

如前所述,传统LBL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追求学习结果(以考试成绩为代表),而忽略知识点的掌握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取消笔试,对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搜集资料、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沟通和交流、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教师评分、学习小组互评和组内同学互评评定成绩,使得重心转移到了学习过程。

4. 学期结束安排一次知识竞赛:

本课程在学期末,以学生自主学习中和教师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和临床典型案例为竞答题主体,组织学生进行竞答比赛,竞赛设置一些有趣的奖惩措施,增加其趣味性,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助于更好地巩固专业知识。在比赛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由老师组织引导讨论、解答,最后达成共识,也有助于授课老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三、与临床紧密结合

1. 邀请临床经验丰富的临床药师授课:

在药物品种迅速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问题日益突出、临床医生和患者对药品的认知水平影响合理化用药的今天,临床药师对临床用药的现状和趋势具有深层次了解[4]。鉴于药物治疗学与临床的密切相关性,为了对我们授课内容进行更好地补充,对于某些涉及到临床相关知识较多的章节聘请经验丰富的临床药师授课,可以让学生所学的内容及时跟上快速发展的临床药学知识进展,更加贴近临床实际。

2. 开设第二课堂,紧密围绕临床实践,强调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为了让学生能更真切地了解临床药师的工作,我们组织学生到附属医院或附近医院药剂科参观学习,收集资料,针对某一疾病,查阅中外相关文献,结合课程中理论知识,分析某类药物使用现状、合理使用原则和方法。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锻炼,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与临床药师面对面近距离交流,加深了学生们对临床药师和调剂药师的具体工作职责以及在医院正常运行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的理解。

图1 《药物治疗学》教学中不同教学手段所占比重

传统的教学观念把教学行为看成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输入,过分注重学习者理解和记忆教师讲授知识的重要性。在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很容易形成“被动学习”的学习习惯,在探求知识过程中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受到限制。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勇于探索的积极性,促成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们围绕药物治疗学这门既重视理论学习,又重视实践运用的药学专业选修课程,有机结合LBL和PBL双轨教学手段。前者以教师授课为主要形式,后者包括学生分组自主演讲、利用教学网站进行沟通和讨论、医院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图1),在讲授并帮助学生掌握总论主要知识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针对特定疾病,认识疾病基本发病原因,进而了解药物治疗的原理,并通过代表性病例的讨论,巩固学生对于疾病及治疗药物的掌握。

参考文献:

[1] 姜远英, 孙华君, 高平挥等.临床药物治疗学知识体系的构建[J]. 药学教育, 2007, 23(3): 18-21

[2] 蔡映云. 临床药物治疗学互动式教学方法[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0, 18(1):24-26

[3] 李晓丹, 张少林. PBL:一种新型的医学教育模式[J].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 2004, 27(1): 88-90

[4] 王晶, 张黎, 刘又会等. 《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中开展临床见习的实践与体会[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1, 11(3): 217-226

作者:朱虹 应美丹 郑琳 何俏军 杨波

上一篇: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风格论文下一篇:侵权责任制度与责任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