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法律进乡村建设新农村经验交流材料

2024-04-27

镇法律进乡村建设新农村经验交流材料(精选8篇)

篇1:镇法律进乡村建设新农村经验交流材料

中渡镇位于鹿寨县西北部,面积374平方公里,共辖有一个社区、14个村民委、176个自然屯,总人口46万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95%以上。农村生产呈多元化模式,有水稻、玉米、甘蔗、西红柿及种桑养蚕等产业结构。前几年,因“三农”问题引发了许多矛盾,群体性上访事件在全县各乡(镇)名列第一,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为了切实解决好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我镇以“五五”普法为契机,以“法律六进”为动力,大力实施“法律进乡村”活动。一年多来,农民的法律素质有所提高,群体上访事件有效下降,由原来的上访第一镇转变到现在的无上访镇。农民安居乐业,精神文明建设大为改观。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做到“四个明确”

一是指导思想明确。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治区和柳州市“五五”普法规划,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核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是活动主题明确。我们开展普法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使我镇广大农民,尤其是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得到明显增强,基层政权建设得到明显发展,依法办事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各类群众性访事件和治安案件得到明显下降。

三是工作机制明确。由司法所与相关部门结合,建立由党委政府领导、司法所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运作机制。

四是工作职责明确。司法所负责对“法律进乡村”工作进行统一计划部署、统一协调管理和统一督促检查。其他相关部门发挥指导、支持、帮助的作用。

二、结合实际、适应需要,强调“四性”

一是强调普法内容的针对性。我们以宣传宪法赋予广大农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以及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为主线,结合刑事、治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围绕与广大农民生产、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土地承包、转让、买卖、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开展宣传,把这些宣传内容分类编印成资料送到乡村。XX年以来,我镇共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30000多份;上法制课100多个课时,受教育人达2万多人次;调解纠纷150多起,比上年减少一半以上,刑事和治安案件比XX年下降15%。一年多来,没有群众到县级以上政府部门上访,社会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二是强调普法宣传的群众性。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必须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学法用法的热潮。我镇专门开展以县、镇文艺团体为主体深入乡村进行法制文艺演出活动,充分发挥民间山歌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由司法所将身边发生的案例编成山歌下发到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关于土地管理法规方面内容的有“地权所有要认识,属于国家和集体。承包只有经营权,莫把一切归自己。”等30多首以事喻法、以案释法、以艺示法的普法山歌,深受农村群众的欢迎。一年多来,县、乡(镇)文艺团体演出法制文艺节目20多场,大力推进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三是强调活动开展的实效性。我们落实载体,把“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和“法律进乡村”工作结合起来。首先,在镇里设立法制辅导站,同时成立以司法助理员为组长的驻村工作组。其次,在全镇15个村民委(社区)建立村级法律服务站,16所中小学成立青少年法律服务站,形成了以站为中心,以工作组为轴线,以村为落脚点的放射状普法网络格局,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村级法制宣传栏、法制学校、法制图书柜等基础设施。再次,强化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在镇级辅导站,以司法所人员和司法助理员以及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普法教员,负责辅导下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村级以“两委干部”、人民调解员为普法联络员、宣传员具体组织实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这两级队伍的建设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取得实效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四是强调普法主体的服务性。我们坚持普法专业队伍“为基层农村服务,为农民群众服务”的原则,努力整合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队伍资源,通过开展大量的服务性工作,使“法律进乡村”活动为农民群众所认可、所接受并产生“共鸣”。

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援助工作站是我镇普法的主力军。XX年来,法律服务所及各工作站在全县率先开展大规模免费法律服务的活动,为412名党员、15个村委会和48个重点屯签订了500多份免费法律服务合同。一年多来,共解答法律咨询3000多件,代理诉讼8起,代办非诉讼事务36件,代写法律文书51份,调解纠纷83宗。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依托各村法律服务站设立了村级法律援助联络点,指派了联络员,形成了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XX年鹿寨县三鑫公司雇用我镇146名农民工进行采矿炼铁作业;但是,从XX年元月至6月,公司未向农民工发放分文工资,拖欠金额达30多万元,他们多次向公司交涉未果,生活窘困。在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帮助下,农民工终于在XX年春节前夕追回所有血汗钱,群众亲身感受到法律援助带来的好处以及法律的公正和威严。

人民调解组织是普法的基础队伍,具有横到边纵到底的触角职能。在“法律进乡村”活动中,通过人民调解组织在排查纠纷、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承担起普法宣传员、民间纠纷调解员、法律服务信息员三位一体的重任。一年多来,我镇调解民间纠纷156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8%,防止民间纠纷激化20多起,劝返群体性上访人员约200人次。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教育和人民调解工作做到了农民群众在想学法时,有人讲;发生纠纷时,有人调;需要诉讼时,有人帮。

三、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做好四件惠及群众的事情

一是继续开展“四民主、两公开”活动,努力改善干群关系。积极促进村民亲身参与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财务公开活动,激发村民的政治热情和民主意识;推动村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议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和村级重大问题的决策,不断提高农民的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有序地参与管理村级经济和社会事务,实现群众当家作主的愿望;充分保障村民对村务、财务的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农民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达到改善党群关系、消除干群隔阂、化解农村矛盾、密切干群关系的目的。

二是开展平安建设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针对私挖偷挖铁矿石、乱宰外地客商、吸毒“三大”治安隐患,开展创建“平安中渡”活动,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法律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分类综合治理。对那些受利益所趋,参与私挖、偷挖铁矿石的农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对盛产西红柿的大兆村山湾屯在农贸交易中乱宰外地客商现象,组织工作组到屯里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增强农民依法经营的自觉性,促进农产品贸易市场恢复有序发展状态;坚持按照“一对一帮教”模式、“吸毒人员跟踪记录”模式、“吸毒人员心理和法制教育”模式的工作思路,采取亲情教育、社会教育和法律教育相结合办法,使一部分吸毒人员走上了改正的道路。三是深入基层,了解农民群众所想。从1999年至XX年,我镇因“三农”问题引发的集体越级上访案件达17件,引发群体性恶性案件的事件达30多件,出现了专门的上访组织公然在街上设点募集上访经费的现象,在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也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遗留问题,XX年5月以来,我们开展了“村级信访接待日”活动,每月20日,以全镇司法助理员为骨干,由其他镇、村干部配合,驻村设点接待群众来访,及时为群众解决问题,解答法律知识,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改以往的“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开展活动以来,共接待来访1000多人次,成功化解了150多起纠纷,今年以来没有发生集体越级上访事件。

篇2:镇法律进乡村建设新农村经验交流材料

——XXX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验材料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一年来,XXX镇党委政府在黑山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五新”为目标,以“十项”工程为重点,以“四清”“四改”为突破口,统筹规划,真抓实干,在增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实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的开门红。

一、强化领导,分兵把口,实现事事有人抓,人人有事干

党政领导认真学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文件和书籍,充分认识到了这一历史任务的重大意义,将其纳入四家子镇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2006年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党委会、镇村干部会议,开展动员和调查研究,经过认真讨论,制定了XXX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年规划》和《XXX镇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并且按照规划和方案有条不紊的逐步落实。在“三秋”生产阶段,按照xxx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提出“大干60天”的口号,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取消节假日,放弃休息,包片包村,把中心工作分成招商引资、棚室建设、植树造林、“四清”“四改”四条线,分兵把口,落实责任。形成专人专抓,上下联动,事事有人抓,人人有事干的良好态势。疑难问题由主要领导亲临现场,坐阵指导,当日事当日毕,当机立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强化宣传,广泛动员,实现户户都知晓,人人皆参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民的事业,所以一定要做到舆论先行,从年初开始,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除召开党员、镇村干部参加的动员会,还充分利用广播有线电视、广播、标语、广告牌匾等各类宣传工具,镇村共召开动员会50多次,播出电视讲座20次,开广播会130次,张贴标语50条,制作广告牌匾15个,全方位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让老百姓了解这一重大任务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宣传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以及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年规划和当年的实施方案,在认识上达到实现知晓,进而在行动上实现人人参与,全镇上下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干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全力支持,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全镇形成“户户谋求致富路,人人建设农村”的氛围,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特别是“四清”工作由于宣传到位,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全镇共清理柴堆6347处,粪堆5200处,垃圾堆5500处,清理各种违章建筑2800处,清理路边沟2万延长米,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了村屯环境整治任务。

三、强化实效,真抓实干,实现环环扣得紧,处处落得实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强化实效,不走过场。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结合本镇实际,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主要做了十件大事: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棚室建设掀起新高潮。采取镇村引导协调,群众自愿串地的原则,全年新发展棚室815座,占地面积达到3100亩,建成6个高标准高效日光温室小区,全镇有棚菜面积22300亩,实现人均1亩棚,全年新发展水浇地7000亩。二养殖业发展又上新台阶。稳定猪禽,发展牛羊,以小区牵动,整体推动,建设畜牧养殖小区。按照科学、卫生、生态的标准,对原有的11个小区进行改造,新建3个占地超过100亩的养殖小区。三是大力发展绿色银行,植树造林又有新突破。以两河流域绿化,林网、迹地造林为重点,统一规划,承包到人,全年完成造林1万亩,全镇累计造林面积突破4万亩,受到市县领导的好评。建设了四家子、六间、赵家3个万树村庄,四家子村通过了辽宁省绿化委员会和辽宁省林业厅关于省级绿化模范村的坚持验收。五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果。全年引入资金1370万元,新上项目6个。其中投入520万元建立的蔬菜批发市场已经在6月份投入运营,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投入385万元建立的东风食品加工厂也将对全镇的养殖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六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新增强。全年投入大型施工机械800个台班,投入人工15万个,完成农建土方120万立方米,大大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七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新提高。全镇机翻、机旋、机播面积达到100%,为了弥补机收程度低的缺陷,秋季投入46万元,购进2台“久保田”水稻联合收割机,使全镇水稻机收面积达到60%。八是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今年新成立了蔬菜、水稻、农机、养殖四个协会,切实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了生产致富过程的难题。九是示范村建设上了新档次。县级示范村四家子村今年总投资40余万元,维修了村部,新建了占地2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齐了“四厅”,修建了700平方米的花坛,栽了500棵风景树,维修了5000米的村路,受到上级领导和当地群众的好评。十是社会事业有新发展。完成大许线6公里油路工程河座桥涵配套建设;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开展,参合率达到77%;完成3个村1000户防氟改水工程,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有线电视今年新发展700户,入户率达到40%。

四、强化措施,设计载体,实现招招见真功,项项有奖惩

干成事业,必须措施得力。一是设计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教育活动。全镇开展送文化、科技、法律知识“三上门”活动,妇联牵头开展了增收致富项目进家庭、科技知识进家庭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家庭创建和评选活动,以家庭建设为切入点,引导家庭成员逐步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提高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实现网络化管理,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形成网络,不留死角。三是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在明确目标任务职责的基础上,实行工作绩效与村干部工资挂钩,对态度积极,工作认真,效果显著的人给予奖励,否则给予一定惩罚。四是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村村都有《村规民约》。

五、强化共建,主动出击,实现人人都支持,家家都资助

县里包片领导对我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予了的大力支持,经常到实地调研,亲临现场,指导部署工作任务,帮助出好点子,研究好方法,讨论并解决实际难题,在工作策略上指点迷津,宏观掌控,使我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不走弯路,顺畅发展。在文化广场建设资金方面,一是主动出击,争取到包扶单位的支持,粮食局、烟草局伸出援助之手,分别出资4万元和3万元;二是村企共建,驻镇企业筹措资金2万元,支持文化广场建设。

篇3:镇法律进乡村建设新农村经验交流材料

一、永联村乡村旅游发展运行模式分析

永联村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 地处沿江、沪宁、锡通等高速公路的环抱之中, 204国道紧邻镇区, 旅游交通十分便捷。改革开放前的永联村, 是苏南地区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发展落后的小村庄。改革开放后, 永联村以工兴村, 以钢强村, 现在被誉为“华夏第一钢村”, 成了“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今日的永联村, 村民就业方式多样、管理规范、收入渠道多元化, 实现着农业、农民、农村发展方式的巨大变化, 小镇水乡、花园工厂、现代农庄、文明风尚, 构成了一幅“中国特色农村现代画”。

近年来, 永联村不仅吸引了上海、南京、苏州等周边大城市的游客, 而且每年接待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企事业单位考察团、乡镇学习考察团体, 2012年实现旅游收入8000多万元。

永联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主要为以工业带动村集体主体开发经营, 村民参与发展。在开发过程中, 村集体对旅游设施、村内交通道路、园林绿化、田地开发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 并成立旅游发展公司对旅游日常事务进行管理, 村民以多种渠道和方式参与乡村旅游收益的分配, 其发展模式见图1。

1. 以工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永联村是以工业发展起家, 其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融资渠道是村主体经济龙头企业———江苏永钢集团。永钢集团是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 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永联村乡村旅游发展投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投入完善旅游设施建设。永联村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方面, 共投入8000余万元, 按照“缩小比例的江南水乡、功能丰富的休闲农庄, 农耕主题的文化走廊”的建设理念, 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江南农耕文化园、儿童游乐场、垂钓中心等功能齐全的旅游项目设施;并在永联小镇建成了停车场、宾馆、农家乐等特色旅游辅助设施。另一方面是间接投入, 主要是永联村“两园+小镇+四基地”的建设投入。“两园+小镇+四基地”是指永钢工业园、江南农耕文化园、永联小镇、现代粮食基地、现代苗木基地、鲜花种养基地和长江特色水产养殖基地。“两园+小镇+四基地”不但是永联村重要的产业基础, 同时成为展示永联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

2. 村集体经济主体开发经营乡村旅游。

永联村成功借鉴了南街村、华西村等中国典型村庄发展模式而来, 主要是由村集体经营管理开发。首先, 雄厚的经济实力决定了永联村可以由村集体主导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村内乡村旅游主要项目包括永钢工业园、江南农耕文化园、永联小镇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四大板块, 其中除了永联小镇农民的新家园属于由村集体规划建设后以优惠价格出售给村民所有外, 其余设施所有权和管理权都归村集体, 由村集体统一规划、开发和经营。所有的旅游收入由村集体统一管理, 年终以分红的形式回馈给村民。

3. 以“农”为中心的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

永联村的乡村旅游, 主要在“乡村”上做文章, 使永联村较之其它普通乡村更富有魅力与特色, 让那些对城市快节奏生活有些倦怠的人们, 对之更加向往与回味。永联村结合现代化的工业生产, 将自己的乡村旅游定位于现代化新农村展示, 积极开发绿色生态旅游产业, 推出了“新农村考察游”、“学生教育游”、“农事乐趣游”、“田园风光游”、“休闲生态游”和“工厂体验游”等六大主题旅游产品。村内乡村旅游项目可划分为两大类, 一部分是展示新农村建设成果;另一部分是通过参观江南农耕文化园和永钢集团, 游客身临其境的体验江南的农耕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的魅力。

4. 统一管理土地, 村民多渠道参与利益分配。

永联村的耕地通过土地流转, 由村集体统一管理。村集体成立现代农业发展公司, 运用智能化控制等多项先进技术, 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信息化和产业化, 进而以低于市场价的方式来保障村民的粮食需求。村集体为村民统一规划建造了环境优美的永联小镇, 村民可以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得到房屋的产权, 同时村里为达到规定年龄的老人免费提供了设施齐全的老年公寓。除此之外, 村民还可以通过参与旅游公司的日常维护管理和旅游收益的年底分红两种方式获得乡村旅游发展的收益。多渠道多种类的村民福利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性, 从而促进永联村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二、永联村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与全国其他乡村相比, 永联村乡村旅游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 主要体现在村集体的正确领导和村民的积极参与两个方面。

1. 从村集体角度出发,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1) 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 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永联村从全局角度构建新农村乡村旅游。对于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 由于交通、土地、人文环境、乡俗观念等多方面的限制, 发展相对滞后, 单纯的旅游项目开发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改变乡村经济落后的局面, 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根本出发点和长远目的, 从整体角度指导乡村旅游发展才具有可行性。这样不但可以获得财政资金的补贴, 解决发展乡村旅游资金不足的问题, 而且通过新农村建设, 使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以及农民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这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都将无形成为发展本村乡村旅游业的基础。因此作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村集体要树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 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来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发展理念。 (2) 强化村集体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主导作用。永联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 整体规划与管理经营, 都体现了村集体的主导作用。村集体设立旅游管理公司, 公司由村委会民主选举产生相关领导人, 再从外部高金聘用人才与内部培养人才等多种渠道和方式聘用具有旅游专业或实践经验的人员负责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村集体的带头作用, 主导旅游项目的开发, 便于协调村民关系, 减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盲目开发, 凸显当地旅游特色, 形成独特风格, 使得乡村旅游开发更加科学合理, 也会使得旅游收入得到很大的提高。 (3) 遵照农村的实际情况和旅游经济规律来发展乡村旅游。各地农村的资源条件、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千差万别, 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不尽相同, 永联村乡村旅游的成功, 是具有永联特色的。只有按规律办事, 才能少走弯路。因此在发展本地乡村旅游的过程中, 村集体根据乡村旅游内在的发展规律, 坚持“因地而宜、因时而宜、因人而宜”的原则, 从整体规划、市场定位、寻找特色等方面着手, 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全局性思考, 进而促进本地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

2. 从村民角度出发, 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带动村民一起致富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宗旨和目标, 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是要使农民分享发展乡村旅游的“红利”。因此, 要使农民成为利益主体。通过对永联村村民的参与度的调查,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励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 (1) 通过示范效应, 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永联村目前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社会基础较好, 村民参与的积极性较高, 但像华中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 由于缺乏政策引导和实践经验, 农民的参与度普遍不高。鉴于此, 可挑选观念相对超前、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户, 引导并扶持其利用家中现有资源和设施条件, 建设“农家乐”旅游示范户, 提供餐饮、住宿接待等服务。村集体对这些农户要给予支持, 一方面组织有关人员到农家乐旅游开展较好的地区进行考察, 学习先进经验;一方面对来旅游的人们进行满意度调查, 并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双管齐下, 加强“农家乐”旅游示范户建设。 (2) 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吸引村民参与相关工作。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者、管理者、服务者。除了引进部分专业的中高级管理人才, 绝大多数可在当地村民中招聘从事相关工作。由于村民普遍缺乏旅游发展意识和相关知识, 村集体应广泛宣传, 帮助村民转变观念, 树立服务意识, 提升村民的旅游文化, 保持淳朴的民风民情, 营造一种和谐亲善的旅游环境, 使农民能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机遇中, 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机会, 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鼓励村民参与娱乐、购物等服务设施的建设。“购物”是旅游六要素之一。很多游客非常反感“购物”活动, 但如果将购物环节做得非常贴心, 则成为游客们喜欢光顾的旅游亮点, 更是增加收益的重要渠道。乡村旅游勾起了游客内心的怀念情节, 这就要体现农村的特色———“鲜”、“土”, 越鲜越好, 越土越好!这些也是村民们的拿手好戏, 让村民们有事可做, 做得开心快乐, 提升村民们的幸福满意度, 甚至可使一些近乎失传的农村特色手艺和绝活得到传承和发扬。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一种重要经济社会发展途径,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农村落后生产模式, 提高农民生产效率,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 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愿望, 促进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目的, 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发展。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加强城市与乡村沟通联系, 提高人民素质, 共同互补, 建设文明风气;能够对农村进行整体规划, 美化村容村貌, 建设整洁村容, 有利于农村生活环境的长远发展, 从而有助于推进农村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因此, 发展乡村旅游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

摘要:文章以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为例, 从永联村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情况入手, 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苏南乡村旅游发展的运行模式, 总结永联村旅游发展的经验, 为乡镇开发乡村旅游, 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张家港市

参考文献

[1]王莉, 苏勤, 甘慧超.苏南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态度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为例.旅游论坛, 2010 (4)

[2]邱玮玮, 程道品.新农村建设型乡村旅游地发展模式探析.小城镇建设, 2009 (5)

[3]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求是, 2007 (1)

[4]魏九峰, 杨舟.乡村旅游发展理论研究, 湖南农机, 2007 (1)

篇4:镇法律进乡村建设新农村经验交流材料

关键词:湛江蛤岭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状况

一、对外宣传中的湛江蛤岭村

蛤岭村,在短短的十几年里迅速成长并崛起了,并赢得了“全国文明村”的美好称号,令人瞩目。蛤岭村是一条革命老区村庄,位于广东省吴川县吴阳镇。该村东濒南海,西临鉴江。蛤岭村总面积约700亩,现有农户218户,人口约1300人。近年来,蛤岭村先后投入2300多万元,如今已建成了高标准的环村大道、自来水、大门楼、文化长廊、公厕、集体猪舍等一批项目和十里荷塘。蛤岭村还被评为“湛江最美的村庄”之一。

蛤岭村注重主要干道的净化,该村村落环境整洁,村道保洁方面作得相当到位,村内住楼布局相当规范。比起10年前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蛤岭村率先走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典型的行列。

二、下面是这次调查中显露出蛤岭村新农村建设的一些状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

1.蛤岭村的建筑。纵观蛤岭村的建筑,笔者最深刻的印象是贫富差别相当明显,环绕着大路的楼房,几乎都是很豪华的别墅,起初让人感叹到蛤岭村的新农村建设十分成功,然而如果顺着小道走进去,就会发现依然存在着很多低矮的平房,家里面的设施极其简陋。十分成功的新农村建设背后仍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贫富差距问题。

2.学校设施。在整个蛤岭村,只有一间幼儿园,而孩子要上小学、初中乃至高中,需要到镇、市里面去上学,教育负担重,教学质量不高,加上近年来学生日趋减少,很多学校合并,对于农村的学生造成一定的不便,因此教育问题依然是村民们觉得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3.医疗设施。农村村民希望满足的另一个现实需求是医疗问题,据调查有50%的村民会选择区村卫生所看病,而对于乡镇医院,县中型医院及著名医院的看病比例逐渐减少,村民们的经济收入仍无力支付较高的医疗费用,虽然参保率有所增加,但报偿标准低,仍存在因病返贫,看病难的现象,农村医务人员水平较低,该村的医疗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健全,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新农村建设真正惠及村民的切身利益的仍不多。

(二)村民的收入

据调查数据显示,表明大多数村民们都处于低收入水平,新農村体制改革并没有使他们在收入方面得到提高,生活收入基本靠家庭劳动力外出打工维持,家庭收入单一;在家的一般靠打散工维持生活。村民的思想也较为保守,以至于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难以接受新文化,新技术新观念,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导致自身的经济水平提不上来。

(三)农村的文化建设

走访中,发现蛤岭村只有唯一的一个文化活动中心,而没有其他诸如合唱队、舞蹈队、戏曲队之类的文化组织,假日休闲娱乐比较单一,消费力度不大,但据说该村在节假日的时候也会邀请一些戏曲团来本村表演,事实上真正会去看的村民占多数,只是满足少数群众的需要。但对于一个新农村来说,这方面仍需要继续提高,应该在本村积极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村民的日常生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

(四)村民的政治素养不高

大多数年村民的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虽然该村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但是村民们对新农村的了解不够深,只知道个大概,并没有对关乎切身利益的政策深入了解。新农村的真实内涵并没有完全落实到每个村民的观念中,村民对新农村的建设要求知之甚少。调查显示该村村民会偶尔去关注村务宣传栏,了解村务,但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五)基层带头人和领导班子组织建设不强

调查表明,在村民眼中,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落实得还不是很好,村民普遍持有不认同的态度。村干部向村民们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不够,导致村民对新农村严重缺乏认识,导致对村干部在新农村相关建设中有所误解。

三、蛤岭新农村建设现状原因分析

(一)农村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一方面因教育布局调整撤了学校,学生只有到镇中心读书完成小学学业。很多学生因为上学太远而怨学、辍学,家长也因负担重而听之任之。另一方面,教育成本过高。有位村民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5-6万元,这相当于8年多的纯收入。

(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艰难

一方面,看病难问题仍然严峻。调查发现,农村的“看病难”比想象严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给农村看病难带来了福音。但据一位农民反映:“原来看病只要50元的,现在需要100元,国家报销50元,自己还是要出50元,搞来搞去没有少花钱,捆着绑着一个样。”另一方面是社会保障事业刚刚起步,规章制度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目前,农村的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刚刚启动,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完善,农村低保范围窄、金额少,失地农民、弱势群体救助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三)耕作的土地因扩建村房而减少,又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因此很难实现村民真正富起来

新农村建设,必须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工业反哺、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等,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鲜明时代特征。但是在蛤岭村却找不到任何的企业,这样很难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能发现的就是一个收费景点蛤岭新农村生态园。“民以食为天”,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大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发展,农业都在其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身为农民的蛤岭村村民却无地可耕,无地可作。

(四)新农村建设的办事机构、人员、经费、设备没有真正落实

地方领导力量不到位,工作没有思路,资金不落实,问题不解决,几乎完全停留在农民自发建设的阶段。新农村建设涉及部门多,上级投入资金渠道按部门下达,一些单位对试点建设选择和项目审查标准不一,投入分散资金不能有效整合,影响建设效果,且条条框框多,不利于实施单位具体操作。时间紧、任务重,准备工作不够。

(五)管理意识不强,村民自治落实不到位

蛤岭村虽然建立了村务公开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村民议事制度等,作到了制度上墙,但大部分“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实,没有人管理和过问。其次管理不够到位,调查显示有60%的村民对于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导表示不满意。

四、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面对吴川蛤岭新农村的问题,应从实际出发,作到注意新农村村民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真正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解决蛤岭村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确定重点投资项目

建设新农村,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进行指导,必须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各县(市、区)政府要组织建设、土地、发展与改革、农业等有关部门,以村委为单位,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以中心村为重点,以农村现代化为标准,对村庄、道路、学校、卫生所、商业网点、产业发展进行全面规划,统一布局。

(二)针对解决蛤岭村学校设施建设不足问题及村民文化素质较低问题,当地政府应投入资金注重设施建设和维护

吸引知名企业兴办学校,并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政策,注重村民教育和再教育问题。注意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提高村民素质修养。加强村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三)健全蛤岭村医疗设施设备和医疗保障体系

据调查有50%的村民会选择区村卫生所看病,而对于乡镇医院,县中型医院及著名医院的看病比例逐渐减少,村民们的经济收入仍无力支付较高的医疗费用,虽然参保率有所增加,但报偿标准低,仍存在因病返贫,看病难的现象,农村医务人员水平较低,该村的医疗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对此各级政府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可实施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

(四)针对村民收入提高不大,贫富差距明显问题,应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先富带后富

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积极引进外来企业的投资发展,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先富起来的村民,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收入转型,运用知识增产增收,实现农村人口收入比重和途径的转型。

(五)针对新农村中的弱势贫困群体,建立健全农村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

要不断完善对农村贫困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农村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率,积极探索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完善农村社会救济保障制度,逐渐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要逐步发展以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为基础的农村福利事业,对农村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要加大救济救助力度,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六)解放民思想,充分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把新农村的真实内涵落实到每个村民的观念中,动员群众一起加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积极参加村务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当地政府也应拓宽反映民意的途径,真正做到关心群众,联系群众。真正做到让村民当家作主。

(七)大力推进农村政治建设,努力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强化村民自我管理服务

篇5:镇“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推进依法治区”为主题,认真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纲要和决议,大力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教育村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宪法和法律意识,引导村

干部群众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不断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任务内容

“法律进乡村”是指村组的干部和有接受教育能力的村民都要进行法律知识教育。村干部和村民法制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物权法》、《继承法》、《合同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与农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参考资料为《农民法律知识读本》。

三、方法措施

(一)加强对村“两委”干部的法律知识培训工作。要对村“两委”干部普遍进行学习法律知识轮训,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和自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两委”干部的法律素质和法制宣讲能力。

(二)利用农闲、工休时段,组织村民参与集中学法,观看普法电影、电视法治节目、法制文艺演出,听普法大鼓书,组织农民普法夜校学习。

(三)建立法律知识宣传服务组,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选2名有威信、有文化、有法律知识和宣传能力的村民担任法制宣传员(俗称“法律明白人”)。具体负责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村民法律知识的咨询与解答工作。

(四)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对外出打工的农民在他们出村前要组织他们集中学习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外出打工遇到问题时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学会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权利。

(五)加强对本村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带动全村普法对象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六)要加强本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四、实施步骤

“法律进乡村”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1月至6月)。

重点工作:一是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法律进乡村”工作底数。二是研究制定规划。三是培训骨干,落实好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

重点工作:一是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法律进乡村”重点工作推进表,二是采取坚决的措施和富有成效的手段,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村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检查和督促。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

重点工作:一是要按照方案确定的目标和要求,认真开展自查。二是做好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五、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把“法律进乡村”作为“六五”普法活动的重要载体,将其摆上重要日程,给予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健全法制宣传的责任机制,做到有组织、有制度、有教材、有阵地、有措施,确保法律进乡村的效果。

(二)制定计划和制度,抓好落实。制定“法律进乡村”具体实施方案、细则,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要健全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

篇6:镇法律进乡村建设新农村经验交流材料

为切实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提高农牧民维权和依法履行义务意识,提升村级事务法治水平,XXX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基本情况

XXX乡地处布尔津河畔西侧,距县城XX公里,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少数民族乡。全乡总人口XXX人,农牧民总人口XXX人,其中农业人口XX人,牧业人口XX人,居民由汉、哈、回维等XX个民族组成。全乡共辖XX个建制村,X个农业村,X个牧业村。

二、具体做法、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XXX党委、政府与相关部门紧密结合各村实际,不断提高对“法治进乡村”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这项活动摆在安排在重要日程,强化措施,注重实效,有效促进了“法治进乡村”活动的蓬勃发展。专门成立了“法治进乡村”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实施方案。司法所充分发挥依法治乡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认真制定了“法治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并要求各村民委员会把“五五”普法规划和“法治六进”特别是“法治进乡村”活动重视起来,协助乡司法所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及早安排人员结合农牧民生产、生活实际选择宣讲资料。领导重视,成员单位配合,措施得力,1为“法治进乡村”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立足实际,措施得力

在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中,围绕XXX中心工作与农村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受到广大农牧民的广泛好评。

一是找准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把服务农牧民、提高农牧民法律素质、切实维护农牧民的自身合法权益和途径作为“法治进乡村”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农村优先解决、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困难和问题作为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的着力点。围绕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全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开展普法教育,引导农牧民树立遵纪守法观念、依法生产经营观念和依法维权观念,着力培养和增强农牧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是农牧民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确保广大农牧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二是选好切入点,在解决广大人民群众面临的现实法律问题方面下功夫。首先,把“法治进乡村”工作与“平安建设”宣传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法制讲座、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以案说法等形式,大力宣传《合同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其次,把“法治进乡村”工作与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反分裂、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第三,把“法治进乡村”工作与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结合起来,大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

法》、《选举法》,增强农牧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确保了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顺利完成。第四,把“法治进乡村”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村人民调解、司法助理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等队伍了解农村、熟悉农村、深入农村的优势,开展“法治进乡村”工作。

三是把握关键点,在加强“常下乡”工作力度方面下功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做好“法治进乡村”活动并逐步使之经常化、规范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首先,把“法治进乡村”活动作为法律“常下乡”的重要载体,在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的同时,以落实“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在全乡范围广泛开展创建活动。其次,加强“法治进乡村”的固定阵地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法制宣传栏、开展法制教育活动等形式,不断增强“送法下乡”对群众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奠定了常下乡的群众基础。第三,不断拓宽“法治进乡村”的途径。鼓励和支持基层法律服务所面向农村开展工作。通过“法治进乡村”活动,乡村干部、农牧民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明显增强,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3、不断开拓创新,继续提升“法治进乡村”工作水平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不断创新,狠抓工作落实。一是不断创新宣传理念,真正站在农村和农牧民的角度,贴近农牧民生活,研究农牧民群众的心理,选

篇7:太极镇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努力建设旅游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太极镇位于永靖县中部川水区,距离省城兰州65公里。辖8个村,总人口19651人。镇辖区内黄河自东向西流径48公里,形成著名的“S”形八卦图案和“黄河向西流、红山白土头”的自然景观,水域面积17.3平方公里,湿地资源10000亩。有世界遗迹恐龙足印化石群,美丽的太极湖、太极岛、太极鸟岛等景观,素有“塞上小江南”的美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臵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正蓬勃兴起。

2006年,上古、下古村被确定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后,根据村情和旅游资源相对富集的实际,提出了建设旅游特色新农村的目标,研究确定了“多元投入抓保障、特色产业增收入、改善基础强后劲、关注民生促和谐”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展了以发展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通过近三年的努力,上古、下古村面貌焕然一新,笔直的村巷,干净整洁的庭院,丰富的文化生活,高水平的生活方式,和谐的村风民风,处处呈现着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截止目前,群众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电话普及率96.3%,能源沼气户713户,占总户数的55.4%,“新农合”参合率99.7%,村巷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学生入学率、照明电入户率、五保户供养率、特困户救助率均达到100%。2008年预计上古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45元,下古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01元,一、立足村情实际,科学制定试点规划

上古、下古村均位于黄河北岸、县城近郊,区位优势非常显著。为了确保两村旅游特色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按照“合

1理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原则,采取“专群结合”的方式,委托甘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同时,按照县上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了上古、下古村新农村建设试点三年实施方案和实施方案,对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细化项目,量化目标,对科学实施规划奠定了基础。并且依据规划要求,划分了以旅游业发展为主的“六大功能区”,即古城生态养殖区、千亩无公害蔬菜生态区、黄河湿地观光区、百年枣林乘凉区、旅游休闲观光区和王氏铸造传统文化保护区。

二、培育特色产业,夯实旅游发展基础

上古、下古村结合实际,发展以旅游业为主,蔬菜种植、红枣林果、劳务输转、铸造业等为铺的支柱产业,对建设旅游特色新农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按照县上提出的全力打造“中国西部休闲水乡”的总体目标,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上古、下古村发展旅游农家乐40余家,建成科技示范棚3座,生态餐厅1座,完成观光采摘棚196座,农趣体验棚60亩。发展蔬菜产业。通过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每米补贴30元)、项目促进、科技带动等措施,新建和改造二代高效温棚1720座,建成占地22亩的蔬菜批发市场一处和年储量600吨的冷藏保鲜库1座,启动实施了千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红枣林果产业。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在上古村田花沟建成2000亩红枣经济林一处。发展劳务产业。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力度,培育新型农民,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期,培训人数1500人(次),输转劳力18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00万元。发展铸造产业。建立铸造企业7家,年创利润400万元。发展养殖

业。发展规模养鸡户70户,养猪户35户,养牛户16户。组建合作经济组织。为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群众提供养殖、种植、旅游等科技信息,组建了永靖县嘉兴农家乐旅游协会、梅霞鸡业妇女协会、永靖县太阳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五福养殖专业合作社、古城王氏传统铸造专业协会等5家合作经济组织,正在积极筹建鸿峡养殖专业合作社。设立了农业产业推进办公室,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

三、加大基础建设,改善旅游发展环境

上古、下古村在建设旅游特色新农村过程中,通过积极争取项目、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农村道路、能源沼气、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旅游发展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完成了总长23.7公里主干道路和村巷的硬化,村巷硬化率达100%,衬砌渠道27.9公里,完成上古村田花沟提灌改造工程。完成能源建设“一池三改”项目713户,占总户数的55.4%。完成生态家园建设272户,旧房改造327户,灾民建房20户,临街房屋改造18户,修建财门27个。配合完成了古城新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县城至环湖北路拓宽建设、天然气及自来水管道建设、兰州实盈婚妙摄影公司外景基地等项目的征地协调、矛盾纠纷处理及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四、创建绿色村镇,营造旅游发展浓厚氛围

建设旅游特色新农村,创建绿色村镇是发展旅游经济的根本目标。自2006年以来,完成了太极中路、环湖路上、下古段、春明路的行道树栽植和两村的整村绿化,安装路灯45盏,彩灯4盏,宣传灯箱40个,完成绿化带建设8100米。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拆除各类违章建筑600间、1200平方米,清理粪堆、土堆等杂物3100余方,新建上古村垃圾处理厂一处,放臵垃圾

箱40个,设立了巷道“卫生长”制度。目前,上古、下古村村容整洁了,巷道硬化了,庭院干净了,村风民风和谐,建设绿色村镇、营造旅游发展的氛围日渐浓厚。

五、倡导文明风尚,构建和谐新农村

篇8:乡村治理的困境与新农村建设

一、治理理论的内在困境与乡村治理的理论前提

综述国内外关于治理的研究, 可以发现治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治理意味着对传统的国家和政府权威提出挑战, 认为政府不是国家唯一的权力中心;第二, 治理意味着在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时, 在责任和界限方面存在模糊性;第三, 治理意味着在涉及集体行为时, 各个社会机构和各种组织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第四, 治理意味着参与者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第五, 治理意味着办好事情的权力不限于政府, 不限于政府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 政府有责任运用新的方法和技术来更好地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引导。

然而, 治理理论既是一种社会管理的理念, 又是一种社会管理的策略, 这就决定了治理理论本身的两重性。鲍勃·杰索普将治理理论的内在困境概括为四种两难选择。一是合作与竞争的矛盾。合作是共同治理的基础, 但过度强调信任与合作, 会造成创新意识的衰竭和适应力的退化。二是开放与封闭的矛盾。有效网络管理的前提是多元权威之间的互信与合作,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严格控制治理网络的组织数量, 即使网络保持一定封闭性。三是可治理性与灵活性的矛盾。可治理性要求制定和遵守稳定的网络运行规则, 利用过去的经验提高治理的绩效, 这与灵活性相冲突。四是责任和效率的矛盾。明确责任是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部分, 但过分强调责任归属不利于开展高效的合作活动。[1]

治理理论除了存在内在困境之外, 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问题:一是可治理性的问题;二是合法性问题;三是有效性问题。

不仅如此, 由于治理理论建立在市场经济、公民社会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的发展实践的基础上, 当广大发展中国家照搬治理理论时, 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治理过程中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治理实践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政府职能角色在多大程度上的改变。二是个人主义核心的契约合作观念与集体主义核心的民主集中观念的分歧。三是效率原则。徐勇从西方社会和中国不同的历史进程和语境中考察了治理的涵义和治理的转型, 分析了治理转型带来的权力分化与整合, 主张以竞争—合作主义的理念分析和处理权力分化和整合问题, 重新塑造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并试图运用“治理”作为研究乡村社会及村民自治的分析框架。[2]

由此可见, 中国的治理模式不能照搬西方式的治理模式。在谈到中国式的治理时, 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种观点称为“培植论”。现阶段能够实施的至多是中国式的治理, 即在一元化结构的框架内培植非政府公共组织和其他行动者, 发挥其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3]第二种观点称为“兼职公民代理论”。这种观点认为, 中国现代政治还没有完全成型, 也就是说由兼职公民向专职公民转化的自治资本还没有发育成熟。第三种观点称为“竞争—合作论”。其主要观点为:首先是政府的治理, 即政府对自身的治理, 保证政府权责和运行的正当性;其次是政府对社会的治理, 明晰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权利边界, 在法律框架内与之进行平等协商与合作, 创造双赢局面。总之, 不管是培植论、兼职公民代理论, 还是竞争—合作论, 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说明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再逐步地转变政府的职能, 从而最终达到政府与各种权力主体平等协商、合作, 共同治理社会, 推进社会发展的目的。

由此可见, 在农村治理方面, 必须坚持两项基本原则:一是农村的自治必须接受国家的控制与引导;二是必须坚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基础搞好村民自治。

二、多重悖论: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困境

通过综述当前关于农村治理的论文或论著, 可以发现当前农村治理所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国家行政权和村庄自治权的冲突、村干部自身多重角色的冲突以及村民对村集体经济认同的危机。具体说来, 几种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对悖论。

1.农村建设的管理与自治的悖论

按理说, 农村自治应该意味着村民享有对整个农村的共同资源的处置权、收益权和分配权。然而, 国家政权却是农村共同资源最终拥有者, 村干部只是国家基层政权的委托代理人, 代理国家基层政权执行村庄的治理。乡镇政权作为国家政权体系的最底层, 它直接面向广大的乡村社会, 它所起的功能应该在于深入贯彻国家意志, 并成为农村利益的反映者和代言人, 它应该保持国家目标和社会利益的统一性。也就是说, 对于乡镇政权而言, 必须处理好双重角色:一方面它必须成为乡村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另一方面, 它必须成为乡村社会公共资源的“看管者”或“经营者”。由此可见, 乡镇政权实际上是村庄治理的主体, 而村干部仅仅只是村庄治理的委托代理者。

2.村干部的行政权与自治权以及“为公”与“为私”的悖论, 具体表现为村干部乡镇代理人与村庄代言人身份以及村庄代言人与村民谋利者身份的冲突

在分析村干部的多重身份上, 徐勇教授认为, 村干部在村民自治制度背景下, 既是乡镇的代理人, 又是村民的当家人。[4]吴毅则认为, 如果村干部得不到足够报酬, 则他们既不会成为称职的代理人, 又不会成为称职的当家人, 而仅仅是一些图谋个人利益的“撞钟者”, 他们甚至利用乡村关系的矛盾来获取私人好处。[5]然而, 不管村干部是充当乡镇代理人、村民代言人, 还是撞钟者好, 村干部多重身份的形成归根结底与我国制定的村干部的政策有关, 而且在村干部的自身认同中, 村民的身份对他们而言是根深蒂固的。

在20世纪50~70年代, 大队干部不仅受到上级党政组织的重视和培养, 而且国家的干部队伍向基层开放, 由农村提拔的干部是那个年代我国县和公社一级干部的重要来源。但是在近年来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 从农村招聘乡镇干部的制度被逐步取消, 乡镇干部公务员化, 村干部则实行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村干部与国家干部在身份上的泾渭分明、不可愈越的界限和性质被凸显出来, 村干部通过努力工作进入科层化行政结构, 改变农民身份的道路被堵死。因此, 村干部无论怎样努力工作, 都仍然只是生活于村庄中的农民, 而且只是一个暂为“村官”的农民。

乡镇政府希望村干部能够有效领会上级意图, 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而村民希望村干部能代表他们, 维护他们的利益, 因此, 村委会便居于乡镇与村民之间, 扮演着既要代表乡镇政府, 又要代表本村群众的“双重角色”。[6]贺雪峰从村干部追求利益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村干部的行动逻辑。他认为:“村干部作为行动者, 其行为的理由有二:一是获得经济性收益, 即作为村干部, 可以获得功能性的好处, 尤其是正当或非正当的经济收入;二是获得社会性收益, 即作为村干部, 可以获得他人的尊敬, 良好的人际关系, 更广泛的社会交际网络及这种交际网络带来的愉悦、面子、体面感、自我实现的感受、政治抱负的达成等等表达性的好处。”[7]在贺雪峰看来, 具有内生秩序能力的村庄, 村庄舆论与道德力量可以发挥作用, 在这种评价体系下面, 村干部扮演的角色, 不能不偏向村庄而成为村庄保护型经纪。如果村庄内的价值生产体系出现问题, 村干部是否可以以及如何获得经济上的好处, 对于村干部扮演角色, 就具有很基础的作用。具体来讲, 有三种情况。一是村干部可以获得正当的经济上的报酬, 则村干部倾向于对制度负责, 以保持这种经济好处的获取。这样一来, 由村民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更多倾向于作为村民的当家人;而由乡镇具有优先任免权的村支部, 则倾向于作为乡镇行政的代理人。二是村干部无法获得足以产生动力的正当经济报酬, 为了得到乡镇行政的庇护, 他们就会自愿做乡镇在村一级的代理人。三是当村干部既无法获得正当的经济收益, 又无法捞取非法好处时, 村干部就会成为一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撞钟者”。贺雪峰的分析十分的精辟与独到, 但他却没注意到, 在村干部以上任何一种行动逻辑的背后, 都是村干部作为“特殊”村民的行动逻辑。因为村干部根深蒂固是村民的一员, 如没有外在制度的约束和规范, 村干部不可避免会有谋私利的行为。

3.村民的分散经营与集体认同的悖论

在看待乡村自治中, 村民所具有的民主意识上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对当前村民所具有的民主意识持否定态度。陈强虎认为:“农民的参与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历史的经济利益上, 缺乏现代‘政治人’所应具备的权利主体意识以及由此决定的权利实现的主动性;他们的参与形式不是通过现代意义上的组织团体, 而是多数停留在历史上的个体性参与, 或是通过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等组织;他们的参与程度不是通过现代的法律程度, 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历史的非程序参与机制上。”[8]第二种观点认为村民在村民自治实践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要求, 新型农村民主型政权文化正在形成。第三种观点一方面承认农民的民主意识正在觉醒, 另一方面又认为农民并未形成真正的民主意识。

而笔者认为, 单纯地认为农民是否具有或形成民主意识会犯简单化错误。农民民主意识的提高通常需要一个良好的民主环境的培育。村民具有强烈的提高民主意识的需求, 然而, 民主选举的结果, 也就是说民主选举出的村干部并没有给村民带来任何的实惠, 如带动村民致富, 促进村庄的发展等。在选谁当村干部都一样的观念指导下, 村庄的民主选举无疑会演变为宗族关系或血缘关系的操纵, 从而让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当选为村干部, 为自己谋取好处。

不仅如此, 村民对村子事务的冷漠, 更主要来源于对村庄集体经济组织认同的缺乏。自从承包到户以来, 村民分散经营, 相互之间缺乏合作, 集体经济对他们而言, 仅仅只是解决水利方面问题, 他们并没有从集体经济中获取足够的优惠与好处。正因为缺乏对集体经济组织的认同, 导致权力对他们而言没有半点实惠, 他们所能做的无非就是依靠村庄内部的宗族或血缘关系来选举出能够带来他们直接利益好处的村干部。

三、理清层面与多元整合:乡村治理困境的消解

为了解决乡村社会的治理问题, 不少学者提出了很多方案。一是县政·乡派·村治模式。徐勇教授认为, 县政就是使县成为国家在农村的基层政权, 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直接对本县政务和人民负责;乡派, 就是指乡成为县的派出机构, 接受县政府的委派, 专门从事县政府委托的任务;村治, 就是指村民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村民自治, 使村委会成为群众性自治组织。[9]二是乡派镇治。徐勇教授认为, 乡级政府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 扩大镇自主权, 将镇改为市以下的基层地方自治单位。[10]三是乡派镇政模式。徐增阳认为, 在乡设立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 在镇设立一级政府。除此之外, 还有对以上的治理模式进行批判而试图建立的模式。一是乡镇自治模式。建立由农民自治体和农民组织构成的乡村农民组织制度为基础, 即村自治基础上的乡 (镇) 民自治。二是乡治·村政·社有模式。[11]沈延生认为乡治就是指乡镇作为社区自治体, 由地方自治体依法设立, 以社区服务为主, 行政决策为辅;村政就是指在村一级设立乡镇政府的派出机构——村公所;社有, 通过立法, 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属于村社所有。总之, 以上模式都试图解决好基层政权与乡村的关系, 即如何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及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 处理好国家行政权与乡村自治权的关系。

笔者认为在解决乡村治理困境,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上, 关键要解决两个基础性问题, 即农村治理的核心是什么, 以及如何消解农村治理的悖论, 只有解决了这两个基础性的问题, 乡村治理的困境才会迎刃而解。农村治理的核心是处理好对农村公共资源的占有和使用以及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和公共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问题。通用做法是对农村公共资源的使用者收税, 然后国家或集体再利用这些税收为农村提供公共设施建设。然而, 由于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存在以及中国自建国初制定的从农村为城市建设提供原始积累的做法, 导致农村与城市的隔离与两者差距的不断拉大。这就使得简单通过收取农业税、以农业税作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的做法不切实际。由此可见, 只有切实利用村子的各种公共资源, 使各种权利主体平等合作, 包括各级行政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村干部、村子的精英和村民, 参与到农村建设中来, 搞好农村的建设, 才是农村自治的关键。

悖论的产生是因为我们把不同层面的问题混同为一个层面的问题进行处理而导致的。只有在不同层面上理清不同层面的问题, 明确不同层面的治理主体的分工与合作, 才会消解悖论。乡村治理是上至国家中央政府, 下至各级行政组织, 最后到基层政权、村干部和村民以及各级非政府组织等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一场运动, 这就要求理清不同层面的治理主体所发挥的职能, 明确不同层面主体的分工, 从而共同协作搞好农村的治理, 推进新农村建设。

对于国家政权而言, 无非就是把农村地区纳入到整个社会发展中来, 从宏观政策方面指导农村地区发展, 改变以前以农补工, 以农村为城市“输血”的作法, 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市来“反哺”农村的新做法, 并同各种组织平等竞争合作, 促进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基层政权而言, 作为国家政权指导农村发展的具体实践者和贯彻者, 一方面必须监督村干部的作为, 另一方面与村干部以及各种非政府组织协商、合作, 利用开发农村的各种共同资源, 搞好村子的各项建设。对于村干部而言, 从农村是全国行政管理区划的末稍以及贯彻国家指导农村地区发展的政策的层面而言, 作为村庄的管理者无非是基层政权的代理人;而作为维护和体现村庄利益的代表, 村干部无非是村庄的代言人, 必须对基层政权的做法提出监督与质疑, 切实维护村民的利益。同时, 对于村干部的谋利者身份而言, 一方面必须实行村干部的职能化和工薪化, 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村庄监督制度, 实行广大村民对村干部的监督。在明确不同层面的治理主体的职责分工的同时, 还必须对不同治理主体的利益进行整合, 因为治理理论的关键是找到整合各种权力主体的利益的纽带, 从而最终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首先, 基层政权利益与乡村利益的整合。新农村的建设应该坚持对农村公共资源的提取是建立在更有利于利用和开发农村公共资源的基础上的原则。具体说来, 基层政权对农村公共资源的提取是建立在基层政权为农村建设所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只有当基层政权一方面有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另一方面促进了整个农村地区的发展时, 基层政权从农村地区提取资源才具有合法性。因此, 对于基层政权而言, 必须在坚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 通过引入其他社会经济行动者, 或者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来更好地利用乡村公共资源。并在此基础上, 搞好乡村社会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促进乡村社会的发展。

其次, 村干部自身多重角色的整合。首先要提高村干部的报酬, 使之职业化, 使村干部的报酬直接与他们在农村的作为息息相关;其次要使村干部的行政权与自治权相契合, 克服村干部对基层政权存在的严重的权威依赖和资源依赖。也就是说, 乡镇政权下达给乡村的各项任务或指标是建立在更好的维持或发挥乡村自治权的基础上, 这些指标或任务不是对乡村社会资源的剥夺, 而是为了更好的指导乡村社会的发展。具体说来, 村委会作为自治性组织, 主要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调解民间纠纷和协助维护治安等, 而对于计划生育、征兵、税费征收、粮食征购等行政性事务的履行是建立在更好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和维护组织运作的基础上, 从而最终实现乡镇代理人和村民代言人的整合, 实现村干部的行政权和自治权的整合。

最后, 实现村干部、乡村精英和村民三重权力主体的整合。为了整合村干部、乡村精英和村民三重权力主体, 首先必须制定规范的包括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一系列自治制度;其次, 必须使自治制度能够更好与村庄里的乡规民约契合起来, 使整个村庄形成强烈的监督村干部作为的内在和外在制度。不仅如此, 更重要的是, 必须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使集体经济成为一个“功能合作体”, 在村干部、乡村干部和村民之间实行“社会分工”, 使三重权力主体之间相互协作, 从而更好地搞好农村的建设。具体说来, 改变现有的农户分散经营的状况, 村集体经济不仅为农户提供科技指导和市场销路, 而且各地区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 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等集体企业, 从而以共同的经济利益作为整合村干部、乡村精英和村民的核心纽带。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把一个乡村的整合纽带分为三种:一种是内在制度的整合, 即乡村内部通过村规民约或者文化价值以及道德、舆论等建立的内在秩序的整合;一种是外在制度的整合, 即乡村依据国家制定的自治制度、法规等建立的外在秩序的整合;一种是功能互赖性整合, 即乡村作为一个集体经济共同体所建立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所实行的整合。无疑, 这种通过集体经济共同体所实行的整合是整合乡村社会, 推进治理的核心。

摘要:治理作为西方语境下的概念, 运用到中国, 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国情相契合, 也就是说必须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社会的治理。中国治理的困境主要存在于农村建设的管理与自治、村干部的行政权与自治权以及村民的分散经营与集体认同的三对悖论中, 因此, 解决三对悖论, 并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无疑是克服乡村治理困境的关键。

关键词:治理,乡村治理,整合

参考文献

〔1〕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中文版) , 1999, (02) .

〔2〕吴家庆, 王毅.中国与西方治理理论之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2) .

〔3〕臧志军.治理:乌托邦还是现实[J].探索与争鸣, 2003, (03) .

〔4〕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5〕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6〕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J].二十一世纪, 1997, (08) .

〔7〕贺雪峰.中国乡村治理:结构与类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 (03) .

〔8〕陈强虎.村民权力虚化:特征、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 1999, (03) .

〔9〕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10〕徐增阳, 黄辉祥.财政压力与行政变迁——农村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镇政府改革[J].中国农村经济, 2002, (09) .

上一篇:狗咬吕洞宾歇后语典故下一篇:外语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