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要求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2024-04-08

中办国办要求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精选6篇)

篇1:中办国办要求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0〕39号)和《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琼办发〔2011〕8号)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目标,突出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文明意识、生态意识、发展意识、国际意识,为建设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好服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创建活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体制机制,保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旺盛生机和活力;坚持统筹城乡,从实际出发,适应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切忌形式主义,务求创建实效。

二、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载体,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深化文明生态村创建。按照海南省《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继续创建文明生态村,同时选择若干个完成阶段性创建任务的文明生态村,进行转型升级、巩固提高。要把建设文明生态村与建设热带高效农业示范区、文明生态集镇一起规划、一起立项、一起启动、一起实施,做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联动发展。既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村(镇),又要把创建工作重点向贫困地区、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向问题村、矛盾村延伸。

责任单位:市新农办、市文明办、市农业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民政局、市民宗委,各镇党委、政府,各区工委、管委会

(二)发展生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各镇、村庄的实际出发,突出生态特色,抓生产促创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特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和品牌农业;落实惠农补助政策,扩大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基地,大力发展标准化农业;加强农村科技人才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继续实施“农业科技110”工程,创建科技示范户,先进适用技术入户率达到90%以上,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积极引导农民利用网络信息,进一步了解各地行情,掌握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的信息。积极开展“送科普下乡”活动,推动农村科技普及和新技术的传授。建立健全农村流通体系,支持流通企业直接到乡镇、建制村创办连锁化的“农家店”;做好家电下乡,农机具下乡,建材下乡补贴工作。继续开展送资料、送科技、送新项目、送新成果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活动。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科技工业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科协

(三)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规划开发乡村游、农家乐产业,制定相关标准,有序地发展特色旅游。突出黎苗村落风貌、沿海田园风貌和乡土村庄特色,创建风情小镇型文明生态镇和创建以“特色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明生态村”。

责任单位:市新农办、市旅游委、市文明办、市农业局,各镇党委、政府,各区工委、管委会

(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以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目标,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在农村广大群众中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突出抓好村庄建设规划,完善配套设施。继续推进环境卫生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实施改水、改路、改厕、改圈和民房改造,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强调“绿化”,支持“绿化”,加大绿化覆盖率。

责任单位: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市民宗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爱卫办、市文明办、各镇党委、政府,各区工委、管委会

(五)培育生态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农村文化工程,完善文体设施。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十二五”期间所有通电农村农户能够收听到3 套广播,收看到3-4套电视节目。加快镇宣传文化站、农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建设,实现人均一册藏书,解决好农村“看书难”问题。积极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逐步实现一个建制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加强对古村落、古建筑和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名镇、名村。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支持民间文艺团体、农村业余演出队的发展,培养农民自己的文化队伍;鼓励支持图书馆、文化馆深入农村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拓宽农村文化服务的途径和渠道。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做到常下乡、常在乡。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行动,进一步净化农村社会文化环境。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市文明办

(六)倡导文明新风尚,培育新型农民。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组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在广大农村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广泛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破除落后的生育观念,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不断提高人口质量。不断完善群众移风易俗自治组织,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风尚、促进社会稳定。推行婚俗改革,喜事新办;提倡火葬、丧事简办。进一步落实农村优抚政策,建设农村养老敬老中心,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生活得到保障。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完善文化设施设备的配备;继续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向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农技专家、科普人员、文体骨干,开展科技、文化和体育健身志愿服务;鼓励有条件的镇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农村志愿服务队伍。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人口计生委、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三、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

(一)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关注农村人口多的村庄幼托教育,辍学的未成年人教育。进一步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建设好农村卫生院、所,培养农村医务人员,提高医务水平,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加强防疫防病工作,防止流行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二)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立和完善农村普法体系,通过“送法下乡”、法制文艺演出、集市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责任单位: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司法局

(三)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实农村土地确权政策,保护农民承包经营权,保护农田面积,保护原生态,节约土地,发挥镇土地管理所功能作用,合理规划宅基地,核发农民宅基地权证。努力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做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农村卫生环境综合治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相应配套惠及农村。继续抓好乡村畅通工程,做到村相通路连结,逐步规划开通农村公交。大力改造加固病险水库,提高灌溉能力,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确保人、畜饮水安全。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市水务局,各镇党委、政府,各区工委、管委会

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领导体系。各镇党委、政府,各区工委、管委会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纳入每年为民办实事之一。同时,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奖励、精神鼓励等多种方法,培育动力机制,激发创建热情。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工作的考核内容,作为评价班子、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每年组织力量,对创建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验收。对实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对措施不力,没有收到实效的给予严肃批评,限期整改。市文明委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完善和加强我市镇级和村级的精神文明组织建设,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

责任单位:市文明委、市委组织部,各镇党委、政府,各区工委、管委会

(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民主制度,搞好村民自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引导农民群众以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制订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各镇党委、政府,各区工委、管委会

(三)增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保证一定数量资金用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并向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用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助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出资建设美好家园。大力培育农村集体经济。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新农办

(四)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党政机关、驻市军警部队、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社会团体及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与村镇开展结队共建活动,帮助建设公共设施、治理村容村貌、改善文化条件、发展社会服务。各级各类文明单位要带头支持周边农村创建工作。鼓励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志愿者、返乡创业农民和“五老”积极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责任单位:各镇党委、政府,各区工委、管委会,市文明办、市老干局

篇2:中办国办要求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对策建议

近年来,XX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等作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项目实施、农村文化建设、文明村(组)创建等活动,全县涌现出了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

一、基本情况

(一)农民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可喜变化。一是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明显。依托云岭先锋工程、先进性教育等活动载体,大力倡导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着力培养农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荣辱观、价值观,农民群众的道德素质明显提高。二是农民素质不断提高。通过宣传引导、科技示范和派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等措施,充分利用宣传文化活动室,举办报告会、培训班、专题辅导、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法律、卫生、文明礼仪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注重加强农民

大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富有特色的农村文化资源不断开发。XX县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民间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县大力发展以“左脚舞”为重点的XX特色文化,努力打造“左脚舞之乡”文化品牌,全县“跳左脚”、“唱彝歌”蔚然成风。特别是逢年过节,农民群众自编自演的左脚舞,成为农村节日文化不可或缺的大餐,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三是农村文艺团体成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结合农村实际,自编自演,走村串寨巡演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宣传党的富民政策、新农村建设、农村法律法规、移风易俗、效劳敬老、文明新风等。逢节日、农时庆典等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特别是“三.八”节、“九.九”重阳节,活动氛围浓烈。既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又丰富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容。

(三)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一是不断创新创评活动。施大路村在开展“美德进农家”、“双学双比”、“十星级文明户”创评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基础上,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九九”敬老节活动和励志助学基金活动,在全村形成了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互帮互助、激励上进、次序井然、和谐融洽的村风村貌。盐柴河村每年春节,组织全体村民在村文化室开展老年人讲传统、年轻人乐游园和村民调左脚舞

100%,制作新农村宣传墙画10幅,建成 5条长800米的三面光沟渠、3个容量为500 立方米的大水池,85%的耕地实现了沟、管、池配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在主干道种植绿化树,制定村规民约和精神文明公约。兴建了规范的村党支部会议室,建立党员活动中心站,为党员群众学习、培训提供了保障。二是坚持以特色产业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施大路村结合实际把种植荷兰豆、烤烟、养殖仔猪作为该村的产业经济,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该村90户农户,年均种植荷兰豆80亩、烤烟150亩、养殖母猪150头,荷兰豆出口省外,2010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17元。盐柴河村把发展养殖仔猪作为该村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主业,2009年,又组织农户种植核桃390多亩,户均种植核桃7亩多,全村47户农户,46户农户建盖了新居,人均住宅面积40平方米,有45户人家添臵了彩色电视机、影碟机、洗衣机等家电,21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三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农民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农民群众生存条件不断改善,生活的幸福感日月增强。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各级重视程度不够,认识存在偏差。一是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边缘化。竹溪绝大多数农村还比较贫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任务还很重,乡镇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抓生

多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四)资源利用率不高,闲臵浪费严重。随着文化惠民的工程的落实,村级图书室、阅报栏、村级健身场所等逐步建立起来,但利用率不高。在多数地方发现,有报无人读、有书无人看、的情况普遍,许多村经图书室布满灰尘、成捆未读的报纸堆积如山,还有许多村的图书室年年在增添图书,年年书不多,流失严重。

(五)传统道德在流失,新旧恶习有所抬头。由于农村精神文化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自然状态,缺乏及时的正确引导和干预,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孝老爱亲、邻里和谐的传统在丢弃,淳朴厚道的民风被逐利世俗的“市侩”之风取代,封建迷信开始抬头、办酒风盛行泛滥、赌博风越刮越烈。同时,长期忽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一些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扭曲错位。很多农村给人的印象是一种“不城不乡、不土不洋”的怪味气息,既没有过去农村那种受传统文化浸染的古朴淳厚的韵味,也没有现代新农村应具有的新风尚。

(六)培训教育少,农民素质有待提高。农村每年都根据农业生产实际的需要,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但农民对现代农业知识掌握不多,认识不深。如盐柴河村结合地处山区的实际,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该村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项目组织农民实施,但有的农民由于对种植核桃

青、妇等群众团体共同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责任考核到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考核目标,与全年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励,并列入干部考察、晋升的重要内容,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投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经费保障到位。要建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把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经费纳入预算,解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软硬件方面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为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培育新型农民,着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地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大对农民群众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二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教育,重点是加强文化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的渗透和培训;三是进一步深化“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节能行动”等活动,积极拓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绿色家庭、好婆媳、好邻里等评选活动,弘扬社会正气,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四是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开展农民“绿色证书”和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不断深化“种文化”活动,推进农村文化大繁荣。

(四)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一是抓好村镇建设规划,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道路建设、村落建设、房舍建设进行统一规划;二是继续深入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和“双建设、双整治”活动,整治村容村貌;三是逐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大力实施“清洁乡村”活动,加快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一方面广泛向农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另一方面继续加强集中整治,大力加强环境卫生整治,逐步改变农村的卫生状况。

篇3:中办国办要求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一、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是灵魂和精髓, 是高校凝心聚力的思想基础, 是大学精神和文化传承的综合体现, 是促进高校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动力。“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使命, 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 推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必须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 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需要

高等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 精神文明建设理应走在全社会的前列, 并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1]。高校肩负着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神圣责任。当前,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突飞猛进, 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经济环境正发生着急剧变化, 客观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冲击着思想活跃的高校校园, 部分学生和青年教师价值观念正面临分化与嬗变, 滋长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 导致价值多元、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 这些问题给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使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面临新的课题和挑战。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 传统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变化的要求,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研究新情况, 拓展新思路, 寻求新方法,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全过程, 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高素质人才, 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二、当前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1、高校内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部分领导干部不能够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学校奋斗目标、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片面存在“重硬件指标, 轻精神明建设”的错误思想观念, 一些单位部门注重业务工作, 没有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 使创建工作时抓时停、时紧时松, 出现主观上偏冷、工作部署上偏轻、领导分工上力量偏弱、措施落实上力度偏小、工作考核上指标偏软等现象, 没有实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格局。有些党员干部自身的示范作用不够, 也就不能理直气壮地抓精神文明建设;有些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很重视, 但却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忙于管“教”而疏于管“道”。

2、从外部环境上看, 社会上存在的许多道德失范现象对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带来负面影响。

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侵蚀学生的价值观念, 不健康的书刊、音像资料向学生传播低俗文化, 一些腐败行为使学生对理想产生困惑、感到迷茫。这些问题的出现使高校精神文明建设面临巨大挑战, 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而应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 坚决抵制各类消极现象对学生思想灵魂的腐蚀, 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3、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现状看, 还普遍存在文化活动不够、经费投入不足等情况。

对高校精神文明更多停留在宣传层面, 开展群体性精神文化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同时, 精神文明建设专项经费投入有限、基础设施相对较差。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1、指导思想

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必须高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线, 以培育先进的校园文化为重点, 以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主要任务, 着力加强和改进师生思想政治教育, 着力加强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 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着力优化育人环境,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为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2]

2、奋斗目标

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使师生员工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决策水平有所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明显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民主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校园环境得到改善, 校园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努力形成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得到完善, 精神文明队伍建设切实加强, 教职工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实现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矛盾。解决好这些矛盾, 理顺各种关系是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

1、处理好教学、科研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要把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与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事业有机结合起来, 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工作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 融汇精神文明教育的内容。要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用科学的态度去分析、解决教学科研问题,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要用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要求夯实教学科研的基础, 把精神文明教育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 使之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 切实保证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处理好党政工作与“两手抓”的关系。

高校党政领导要密切配合, 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齐抓共管、常抓不懈。高校的党政工作以办学育人为共同目标, “两手抓”是办好学育好人的根本途径。党委要始终坚持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切实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高校行政工作也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活动课程的开设和社会实践的组织、教师教学思想的明确、管理人员工作作风的改进等诸多方面, 学校行政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内容融入其中, 抓好育人的重要环节, 营造学校各项工作持续推进的良好氛围。

3、处理好精神文明建设“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一方面, 我们要努力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 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力、财力保障;另一方面, 要充分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利用现有条件广开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在“硬件”建设方面, 要建立大学生活动室、建设现代校园媒体, 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物质保障, 搭建良好平台。此外, 还要加强“软件”建设, 充分发挥校报、校园电视、校园广播、校园网等校园媒体的宣传作用, 提高师生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 引导师生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来。

4、处理好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关系。

认真抓好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 采用党团组织生活、专题讲座、形势报告会等多种形式, 结合校校报、校园电视、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橱窗等多种途径增强学习效果。同时,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教育课、形势报告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结合主题班会、团组织生活、校园网、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衔接好。要切实组织好、引导好精神文明实践活动, 不断提高全校教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 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学校稳定、和谐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5、处理好纯化校园环境与改善社会大环境的关系。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做到纯化校园环境和改善社会大环境齐头并进。把“讲文明树新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广泛开展创建活动, 着力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文明素质, 培育良好的校园风尚。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党员先锋工程”、“创建美好家庭”、“创建文明寝室”、“评选道德模范”等活动, 有力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把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推向社会,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公达:《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分析》, http://www.gztrc.edu.cn/sxzzgz/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15[N].2009-5-228:45.

篇4:中办国办要求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一、面临的新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已经达到或正在接近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但相对于经济建设和群众物质生活水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更为突出,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客观上看,主要有三方面的新情况:

(一)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挑战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观念不断更新,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且复杂多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在一定范围内滋长蔓延,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在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寻找机会与我们争夺思想阵地。

(二)人们的社会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新变化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挑战

在新时期,社会成员的活动空间更为广阔,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的社会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的人员流动,使外来人口成为农村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由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贫乏,给当地的社会治安、居住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农村综合改革的全面推进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挑战

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当前,我县正在率先推进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进程日益加快,精神文明建设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如果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消极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占领我们的阵地。当前,在农村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沉渣泛起、黄赌毒蔓延、社会治安恶化等社会现象,很大程度上与精神文明建设抓得不够直接有关。

从主观上看,我县各级党委政府总体上能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做到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考核。但在思想认识、管理体制、制度保障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偏、软、难。

——偏。表现在:(1)认识上的偏低。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在思想上仍存在“一头重一头轻”的倾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只停留在口头上,落实不到行动中去。(2)导向上的偏心。当前评价干部的政绩主要看经济指标,精神文明指标被当作“附指标”,在对干部的全面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很少,甚至被当作“软指标”,只凭总体印象、个别例子来对干部进行精神文明工作考核。(3)内容上的偏差。在创建过程中,一些地方缺乏对精神文明整体和系统的把握,认为搞精神文明建设无非是修几条路、建几个活动室、买几本书的思想、做法仍有一定市场,缺乏构筑融科技、教育、法律、卫生于一体的“大文化”框架的思想。

——软。表现在:(1)管理手段软。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中,往往只以宣传发动、行政命令组织群众参与公益性活动,因而缺乏强有力的硬手段,极易出现“发而不动”的情况,使创建工作陷入被动。(2)评价指标软。一方面,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有些指标是难以量化的,如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就不能量化考核,成为“软指标”,影响评价考核。另一方面,由于精神文明建设周期长、见效慢,一些急功近利的领导干部是不屑为之的,该“硬”的手也就软下来了,精神文明建设随之就成了“软任务”,最后出现虚功“虚做”甚至不做的现象。(3)队伍建设软。只关注队伍的有无、多少,而不注重队伍质量的好差。当前,队伍中突出地存在着学历偏低、年龄偏大、业务欠精、培训交流欠少等问题。

——难。表现在:(1)成绩巩固难。改善居住环境,建设文化设施,只要领导重视,舍得投入,成效往往比较明显。但要提高人的素质,改变不良习惯,倡导文明新风,尤其是要改变群众旧的生活方式就相当难。(2)活动开展难。客观上,由于群众需求的多样化,“众口难调”,有限的活动资源往往难以满足。主观上,由于精神文明建设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创建载体的多样性。如何不断创新载体,分层次、分对象地开展活动,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确是精神文明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重在建设、贵在落实、旨在为民的方针,注重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在创新思路、充实内容、拓展领域上下功夫,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围绕“一个根本”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只有抓住了这个根本,才能不断巩固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向纵深发展。我们要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利用宣传引导、典型示范等手段进一步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激发群众参与群众性道德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抓住“二个重点”

失土农民、外来人口这两大群体,数量众多、生活困难,为了生计整日奔波,心理上有失落感,再加上精神文化需求贫乏,需要特别加以关注。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中,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积极主动地为他们提供服务,不断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针对失土农民,要开展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外来人员,要建造一些外来人员公寓,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加强集中管理,使他们尽可能地享受到精神文明的成果。

(三)实施“三个带动”

1、以城市创建带动农村创建。当前,要围绕城乡一体文明的目标,彻底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理念,用统筹的手段,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用现代化城市的要求来抓农村,用现代化文明市民的标准来教育农民。要发挥城市人才、信息、资源优势,帮助农村选拔、培养、带好文化队伍,发挥“造血”功能。在此基础上,要积极探索城乡结对共建,通过开展思想工作联做、文化设施联建、环境整治联抓、文化活动联搞、科学文化联教、社会治安联防“六联”活动,进一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以党员干部带动普通群众。基层党员干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又是直接组织者。要利用基层党校等教育阵地,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切实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在各项创建工作中,党员干部要继续带头学习、带头宣传、带头实践,带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

3、以载体建设带动阵地建设。要依托阵地,巧设载体,创新形式,把广播影视宣传、思想道德教育、科技卫生知识普及、开展体育活动等有机地融入农村文化工作中,广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这样做,既有利于锻炼农村文化队伍,又有利于发挥阵地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四)健全“四个机制”

1、健全领导机制。目前,各地在抓精神文明建设上已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部门分工抓、社会各界共同抓”的合力共抓机制。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并实施一把手对精神文明建设负总责的制度,坚持一把手“三手抓”、“三手都要硬”,抓实抓好。一把手不仅要富一方百姓,而且要保一方平安,建一方文明,要以此作为评价一把手政绩的主要依据。

2、健全投入机制。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文化阵地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要与财政同步增长。另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探索个人捐资、社会筹资、银行融资、引进外资、利用民资等多种办法,进一步拓宽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资渠道,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3、健全管理机制。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市、县(市区)、镇(乡、街道)、村(居)的关系,确保政令畅通。要创新管理方式,采取“门前三包”和专业队伍管理相结合的方法,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

4、健全考评机制。要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积极探索“软指标硬化,硬指标量化”的考核办法,正确发挥考核的导向性作用。在考核中要注意考核内容要全,考核指标要细,考核形式要活,考核结果要公。要与物质文明建设一起实行“双百分制”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对干部使用和奖惩的基本依据。

篇5:中办国办要求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新形势下加强团干部的作风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干部作风建设的一系列要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发扬光荣传统,弘扬新风正气,解决突出问题,引导广大团干部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建设一支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部队伍,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胸怀理想,忠诚党的事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共青团育人的根本目标。要让青年人有理想,团干部首先要有理想。共青团是一个充满理想、朝气蓬勃的组织,共青团事业是一项面向未来、着眼长远的事业,没有理想和激情,是做不好共青团工作的。有的团干部对团的岗位不那么热爱,认为共青团没权没钱,一天到晚搞活动,工作意思不大;有的没有从事共青团工作的激情,工作总是提不起劲来;有的遇到难题不是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想的是自己如何离开团的岗位的办法,寄希望于到了新的岗位大展宏图。共青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忠诚党的事业就要热爱团的岗位,立足团的岗位为党的事业做贡献。共青团是做青年工作的,青年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团干部,都要有一种光荣感,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共青团的岗位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不能只希望在共青团的岗位上很快成长,而忘了自己肩负的责任,要以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工作。当然,每一个团干部最后都会面临转岗问题,但只要我们在岗一天,就要为团的事业奋斗一天,就要切切实实尽到我们的责任。也正因为每一位团干部从事团的工作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更要珍惜这个为党做青年工作的机会。

第二,力戒浮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现在社会上对团干部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浮躁。浮躁的表现林林总总,如工作漂浮、敷衍了事;活动花样翻新、形不成项目品牌;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不注意工作的实际效果;喜欢出彩上镜,急于出成绩、出政绩,等等,但归根结底是对团的岗位认识有偏差,没有树立正确的成才观。部分团干部不是把团的岗位作为一个学习的岗位、锻炼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长才干、长本领、提高自己,而是太看重个人的所谓进步,总是在算计自己的任职年限,总是在比较自己和别人成长的快慢,更有甚者,来了就想提,提了就想走。在团的岗位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共青团工作要服务大局、服务中心,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党政工作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涉及到。我们常讲,做团的工作要议大事、懂全局,这就是一种学习。在团的工作岗位上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团的工作是一个很大的舞台,只要我们积极主动,就有干不完的事。在团的岗位上工作,我个人体会更多的是一个锻炼的过程,直接做贡献肯定比不了党政部门。因此组织对我们评价的标准,主要也是看你是否健康成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作风建设对团干部是至关重要的。广大团干部要切实克服浮躁的情绪,沉下心来干事业,踏踏实实去做事,在工作中锤炼扎实的作风和过硬的本领,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自己锻炼成党的事业所需要的合格的干部。

第三,深入青年,竭诚为青年服务。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密切联系青年,竭诚服务青年,是团组织的性质所决定的。能不能很好地联系青年,为青年健康成长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是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之所在,是共青团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关键。应该看到,当前团干部中深入青年不够、联系青年不紧密、服务青年的意识不强的情况是存在的。一些团干部忙于活动,调查研究不多,深入基层的时间太少,有的团组织存在衙门化的倾向。还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年的群体结构和职业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年的社会流动性大大加快,青年的思想、行为日益多样化,利益更加具体,服务青年、维护青年的权益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新形势下有效地联系青年、服务青年,是对团干部的重大考验。这个任务越艰巨,就越是需要我们锤炼扎实的作风,增强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本领。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提高新形势下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本领,把竭诚为青年健康成 长服务作为团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青年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当我们缺少推进工作的思路,当我们欠缺开拓创新的智慧,我们就迈开双腿,到青年中去,到基层去,我们都会找到满意的答案。团干部要努力成为青年问题专家,了解青年思想实际,把握新时期青年工作的规律。要多为青年的健康成长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多做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急青年之所急,想青年之所想,从一点一滴做起,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切实把青年群众的利益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

第四,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团干部从事的是青年工作,落后于青年,就做不好新形势下的青年工作。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涌现,不学习我们就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对照干部“四化”标准,团干部要清醒地认识自身素质存在的不足。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实际工作的能力。那种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干好工作的想法;那种认为和团的工作没有直接联系的知识可学可不学的观点;那种停留在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知道一些新名词、新观点就到处乱用,半瓶子水晃荡的学习态度,都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我们不能以工作忙、抽不出时间作为不学习的理由,只要有强烈的愿望,妥善安排工作,学习的时间总能挤得出来。各级团干部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做勤奋学习的榜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注意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善于运用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工作中的理论自觉和理论指导。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使团的工作更好地服务党政工作大局。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广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知识储备,加快知识更新,使自己的知识水平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实践出真知。团干部要十分注重向实践学习、向青年学习,注重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要在全团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高团干部调查研究的本领,了解真实的情况,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使我们的工作和决策建立在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之上,更加贴近实际、贴近青年。

第五,谦虚谨慎,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是我们党对干部作风的一贯要求。全国胜利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谆谆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党的十六大之后,胡锦涛总书记就率领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同志奔赴西柏坡,重温毛主席的讲话,要求全党结合新的实际坚持做到“两个务必”,指出“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党的领袖的谆谆教诲,对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在一些团干部中,不谦虚、不谨慎的情况是存在的,社会上反映的骄娇二气也有体现;有的团干部在与人交往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什么都敢说,什么都加以评论;有的团干部行事张扬,指手划脚,到哪里都以自我为中心;还有的团干部自我感觉良好,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自以为是、夸夸其谈,言过其实、骄傲自满,这些现象严重地损害了共青团的形象,对团干部的自身成长也是十分有害的。古人说,“满招损,谦受益”。谦虚谨慎是一种传统的美德,也是千百年来的经验总结。谦虚谨慎考量的是我们行事做人的态度、我们自身的修养。团干部都很年轻,在同龄人中成长比较快,这是组织培养的结果,并不是说我们就一定比别人优秀很多,组织越是对年轻干部关心,我们自己则越是要谦虚谨慎,我们要耐得住寂寞,还要经得起夸奖。要在修身上下功夫,保持一种对做人做事的敬畏之心,克己慎行。要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少说多干,多看到自己的短处,多借鉴别人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

第六,真抓实干,务求工作的实效。我们很多工作的要求是明确的,关键的是抓落实,要把认识转化为行动,把要求变为结果。团的工作不同于经济工作,很多不能用硬指标来衡量,教育人培养人的成效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惟其如此,我们更需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通过真抓实干,通过艰苦的努力,使我们的工作取得实效。共青团事业现在面临着宝贵的发展机遇,广大团干部肩负着在新的形势下推动团的事业实现新发展的光荣责任,只有埋头苦干,我们才能把握机遇,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团干部要养成务实的作风,通过脚踏实地的行动、扎扎实实的努力,把工作落到实处。我们的工作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必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青年。要考虑基层的实际,考虑项目的可操作性,不能提不切实际的工作目标,不能上无法落实的工作项目。要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短期行为,不搞没有实际意义的形 式和花样翻新,要立足长远,以事业化的理念推进工作,对于看准的工作项目,要不换频道,咬定青山,长抓不懈。务实的作风体现在方方面面,体现在我们的文风、会风中,我们的文件、讲话要解决实际问题,增强针对性,我们的会议必须提高效率,努力精简。共青团不能搞文山会海,团干部要把时间用在干工作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

第七,防微杜渐,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共青团并不是“清水衙门”,团干部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同样会经受各种诱惑和考验,受到社会上各种不好的风气影响。我们始终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强防线。要在团干部中倡导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团干部要慎重对待交友,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多同普通青年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我们仍然需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实现党所提出的奋斗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艰难险阻要克服。我们要把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体现在物质层面的要求,核心就是要有一种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状态。有这种状态,就会想干事、能干事,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有这种状态,就会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抵制诱惑,拒腐防变。越是智慧者越发愤,越是成功者越拼搏,越是奋发有为者越能洁身自好,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广大团干部要做出切实的努力。艰苦奋斗最重要的是要战胜自己,和懒惰作斗争,和不思进取作斗争,和各种贪欲作斗争。团干部要把艰苦奋斗作为立身之基,努力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第八,率先垂范,做团员青年的表率。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团员应该是广大青年的表率,团干部应该是广大团员的表率,团的领导机关应该是基层的表率。这实际上对我们提出了双重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把工作做好,我们本身还要以身作则,要求青年做到的,团干部要首先做到。这样的要求有点道德化色彩,但对团干部来讲,我以为是必须的。专业技术人员做“物”的工作,或许专业水平是最重要的,我们是做“人”的工作,自身的表率作用就是最重要的。强调作风建设从领导干部抓起,这非常符合中国的实际。中国的传统非常重视官员的道德操守,官员就是社会的表率。我们对团员、对青年讲了那么多的要求,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只是用来要求团员青年,我们的工作一定是做不好的。当然这不是说团干部要在所有的方面都比团员青年强,而是说要把做表率作为一个基本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让大家树立起这样一种意识,不断朝这个方向努力,这是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的。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团的领导机关的干部,特别是团中央机关和省级团委机关,要走在前头,以作风建设的显著成效为全团作出榜样。

三、以良好的作风推动团的工作

今年的“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尤为重要,要求工青妇组织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组织群众的作用,动员广大职工、青年、妇女群众踊跃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充分发挥引导群众的作用,努力在广大群众中形成牢固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充分发挥服务群众的作用,多为广大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充分发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为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工青妇组织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指明了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方向,是新形势下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各级团组织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贯彻落实到团的工作中,按照讲话的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好共青团组织的作用。

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落实到推动工作上,体现在推进共青团事业的发展中。要以良好的作风推动工作,以团的工作和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效来检验作风。今年团的工作任务很重。团中央书记处在广泛听取各 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贯彻党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结合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全团重点工作部署,这个安排已经得到党中央领导的同意。落实好这些重点工作部署,确实需要我们付出扎实的努力。全团要在重点工作项目的推进上形成合力,整合资源,统筹协调,振奋精神,狠抓落实,把作风建设的成效充分体现出来。共青团工作既要立足当前,还要着眼长远。明年将召开团的十六大,我们要落实好团十五大的各项部署,完成好团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同时,团十六大的筹备工作也要适时提上议事日程。要认真分析研究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思考团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基础问题,从根本上、全局上把握共青团工作的方向,按照党的要求推动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这是团的领导干部应该肩负起的责任。关于团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我这里提两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1.如何把握和实现共青团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本职能。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上的重要讲话,实际上明确了共青团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职能定位,这就是发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作用。这四个作用,在我们团的工作中都有体现,但要整体把握好,有的需要改进,有的需要加强。教育引导青年是共青团最基本的职能,是团不同于其他群众组织的地方,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肩负的教育引导青年的责任。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坚定青年的理想信念,打牢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实现这一职能,很重要的是要适应新形势,改进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增强亲和力和感染力,体现科学教育青年的要求。组织青年投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是我们服务大局、服务中心的重要体现,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好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广阔天地中青年发挥生力军作用的重点领域在哪里,需要我们深入地探索。服务青年的工作我们做了多年,今后仍然需要进一步强化服务青年的意识,增强服务青年的能力,使服务青年的工作更好地适应青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更好地适应各个青年群体的不同要求。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工作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在新的形势下要大力加强这项工作,形成有序、有效、组织化的共青团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渠道,更好地履行共青团代表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职责。总之,我们要全面地把握团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积极探索实现这些基本职能的方式方法,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

篇6: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根基,没有基层党建工作的健康开展,就没有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加强。进入“十二五”时期,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的条件以及自身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当前青福镇党委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下面就如何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抓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干部是基础,班子是关键。要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基层班子建设。

一是选好支部书记。基层党支书记人选很重要,选得准不准直接影响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关系到村工作是否能够推动的问题,影响着党的政策是否能在农村贯彻的关键。因而要求支部书记:一要有大局意识,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大局整体为先。二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要明确自身的职责,无条件地完成上级交给各项任务,服务于群众,为群众解决实际的热点、难点问题。三要公度正派,作为支部书记领头羊,思想行为、作风直接影响着支部是否健康发展,支部战斗力是否坚强问题。按照以上要求,我镇各村支部书记率先垂范,做好表率,树立榜样,廉洁奉公,不断提高取信于民的公信度,真正成为了村集体发展的领头羊,昌福村支部书记刘耀成同志2010年度被评为“包头市十佳嘎查村书记”,二海壕村支部书记杜建高同志因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得到了上级组织的高度认可,现享受事业编制待遇。

二是高标准选拔农村干部。重点选拔那些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自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高双强”型优秀人才进村级班子,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的结构﹔

三是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符合农村后备干部条件的优秀人才及时纳入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农村后备干部队伍,进行重点培养,为村级班子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

二、抓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一是抓好党员队伍的建设。为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镇党委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采取四项措施。一是

加强教育。结合日常的组织生活和党员轮训,强化对广大农村党员的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教育他们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组织纪律观念。同时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充分发挥电化教育的作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说服力。二是强化管理。镇党委进一步明确抓党员队伍建设的责任,党委成员分头负责,齐抓共管,督促指导村党支部建立和执行严格的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党组织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镇党委、村党支部结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组织活动,引导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教育管理更加规范、有效。四是进一步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和文化结构。增加高中以上文化、35岁以下新党员的数量,从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和文化结构入手,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今年累计发展党员7名;充分发挥村官、三支一扶及社区民生志愿者服务基层的作用。

二是提升党员干部服务水平。建立了村服务代办点,每月确定一个集中服务日,指定镇机关干部作为服务代办员,轮流坐班,强化服务型党委、政府的创建。严格落实干部服务责任制,下派9名干部包村包社区,深入一线开展服务工作,推行领导定期接访、一对一帮扶、村(社)情民意定期分析,收到良好效果。

三、抓制度建设,不断规范管理一是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是我镇近年来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从“民主管理”要求入手,总结近几年来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大力推行的一套工作思路和方法,是构建和谐农村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法宝。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积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农村乡风文明、农村民主管理、农村社会和谐。

二是积极推行“村财民理镇代管”制度。“村财民理镇代管”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加强我镇村级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逐步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促进我镇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同时也使我镇村帐务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群众更加容易进行监督,增强了群众对村镇组织的信任,从源头上遏制了乱支、滥花现象的发生,在推行财务模式过程中,逐步总结完善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并加以积极推广,做到真正的村民自治。

三是积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我镇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党务、政务公开,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突出信息公开重点为主要措施。通过大力推行党务、政务的公

开,切实提高了我镇党务、政务工作的透明度,树立党委、政府机关良好形象,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等民主权利。

四是积极推行村(社区)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实行村(社区)干部述职述廉制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并使之成为我镇加强村级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村干部述职述廉工作,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使广大村干部不断增强为民服务和廉洁自律意识,努力造就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农村干部队伍,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抓发展,基层党建工作要取得实效

近年来,镇党委积极探索一条“立足基层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路子,力求以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带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创新理念,狠抓发展,使得全镇的科学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昌福村的一体化建设已完成,并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赵家店农村社区包括村民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在内的21栋住宅楼、总建筑面积17万平米已全

部封顶,明年7月正式交付。银海社区8栋村民安置楼也已封顶,新开工建设6栋保障性住房。

二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赵家店长途客运站项目建成后将为赵家店村集体年收益增加近一千万元,同时在各村积极推进标准厂房的建设,达到人均100平米的标准,为村民落实了人均30平米出租房、25平米商业店铺,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多方位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以上成绩的取得正是镇党委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应清醒的认识到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今后,青福镇党委将继续紧紧围绕区委的要求部署,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为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而继续奋斗!

上一篇:贫困大学生代表发言下一篇:排除干扰,安心学习拒绝手机进校园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