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2024-05-0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精选6篇)

篇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农村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地,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源泉、国民经济存在的根本。随着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力扶持和经济大规模展开的情况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在城市环境问题得到日益重视的情况下,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正在日趋恶化,总体形势非常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严重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严重拖慢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在这种情形之下,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而然的就被提上了议程,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将环保建设放在头等位置,与经济建设、村庄建设同步,全面进行规划,研究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保护现状以及分析其成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环保对策

绪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把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小康建设的总体目标中,体现了对社会历史规律的尊重和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三农”问题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而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不破解环境问题,就难以破解“三农”问题;不破解“三农”问题,也就难以健康有序地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三农”问题至今也是今后政府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农村环境问题则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影响到中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环境保护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了,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和看法。“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之一,而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对水、空气、土壤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工作刻不容缓。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日益凸显出来,这不仅影响着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也成为阻碍农业发展、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众多,但其实质原因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不健全,因此,应在分析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为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使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好科学规划与分步实施,政府扶持和农民集资,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与加强管理,农民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等多方面的关系问题。因此,处理好上述几个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方面面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态学的整体优化、协调共生、平衡稳定、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重大举措,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中的具体体现。在对我国农村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在“重发展,轻环保;重生产,轻生态”的思想影响下,分析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的原因,最后,结合当前农村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的实际问题,提出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

1,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也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规模开展模式,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乡村面貌的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速,其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发展速度尤其迅猛,乡村居民对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缺乏规划指导,导致乡村面貌杂乱,失去了中国乡村的固有风貌。“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之一,而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对水、空气、土壤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2,城乡体制的改革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探索阶段;二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对城乡边缘区进行研究;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是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开始建立;研究内容日臻完善是2012年11月8日的党的十八大上。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作十八大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他指出,第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第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武力认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将对解决“三农”问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十八大报告一大亮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城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二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范围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农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村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后劲,最终将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当前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化肥、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造成污染

我国化肥、农药施用量居世界之首,且单位面积施用量高于发达国家,不同化肥之间使用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化肥使用率低、流失量高,据实验统计,我国农业化肥平均利用率低于30%,相当于施用10公斤化肥,就有7公斤多被分解、挥发、渗漏、淋溶,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周围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甚至是大气和地下水污染。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日益严重,以有机磷农药为例,其使用过程中仅有约10%被植物吸收,其余约90%扩散于大气中,直接影响着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1]

(二)、乡镇企业的不合理发展带来的污染

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的格局,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乡镇企业基本以技术含量低、对环境影响大为特点,同时又因规模小、资金与技术有限而难以对环境污染进行防治,使得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此外,一些污染型大中型企业迁建于乡镇,尽管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但也成为了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据2007年国土资源部资料表明,我国10%以上的耕种土地面积已遭污染,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 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 1200 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三)、农村旅游业迅速发展对农村造成的环境污染

依托当地自然生态、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当今农村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带来大量流动游客,使人口更为集中,但“农家乐”等新型旅游形式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令人担忧,餐饮消费使清洗宰杀家畜的废水、废弃物大量增多,肆意破坏植被、任意盖房搭棚、胡乱堆放垃圾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就暴露出乡村旅游环境管理处于散乱、不规范的状态。

(四)、农村养殖业的无序发展导致有机物质污染严重

农村生猪屠宰的废物、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水渠、河流,悬浮物和含氮有机物分解使水质变黑、变臭,致使蚊蝇繁生,危害人们健康,水中 BOD、COD严重超标,水体营养化,危害水生生物。农民放养家禽、猪、羊、牛等牲畜任意在村中排泄粪尿;生物残体固体废物乱堆、乱放,雨水冲刷进入水体,生残体腐烂发酵,有害藻类丛生,使小池塘营养化,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五)、是环境保护机制与制度的缺失加重了农村环境污染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城市,而极少关注农村,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律存在严重问题,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在农村缺乏有效的机制与制度保证。具体体现在:环保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发展观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建设趋势,是党中央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村面貌的新举措。为适应新农村规划建谩需要,借鉴城市发展的经验,避免新农村建设时农村生态环境和乡村特色景观的破坏,应建立新农村环境景观体系。构建体系的重点是保护乡土风貌,田园风情,以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农村建设,使农村生产建设规划、生活建设规划、文化建设规划与景现生态建设规划相和谙和共生。本文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对景观生态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1,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持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生态文明建设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走经济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为全面构建小康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态支持。

农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可持续利用。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不科学,导致土地、农药、水、化肥等农业生产要素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尤其是在近十年的经济大规模开战的情况下,很多地方都在片面追求着经济发展和GDP数量的增长,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围湖造田、开山造田、乱砍滥伐、资源过度开发、水域污染、超载放牧等等许多事例屡见不鲜,森林、水体、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大大降低,农村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以至于我们中国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国家以及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为此,我们必须负起生态环境的重任,而且还要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当中,发展农村经济须充分注重运用符合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和规律的方法、手段,来指导当前的中国农村农业经济形态,建立生态系统维护改善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平衡机制。将农村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以便实现良性循环。以湿地、森林、水域、草原等的保护为重点,加强新农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彻底把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掉,树立生态型、可循环型和清洁型的农业发展理念,创建绿色中国新农村农业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中国新农村经济走向科学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和谐新农村。

2,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保护好生态环境,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彻底把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掉。3,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把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位置来抓。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全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作为实施的重点,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与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导,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3、科学种田,控制化学物质污染。推广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减少化肥损失和污染,提倡土中施肥和推广测土施肥。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农药使用技术掌握,科学用药的技术。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尤其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蔬菜、粮食、畜产品的监测,预防重大农药污染。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为此,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识,要与当前开展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建设工程相结合,真正使我们的环境变得“山青水秀”。

篇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对湘潭县农村宗教信仰的调查与思考

王洪斌

根据我们对湘潭县农村人口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湘潭县农村人口大约116万,其中有宗教信仰或者有宗教信仰倾向的人口约为12万,宗教信仰者占人口的比例为10.34%,可见农民信徒数量上还是比较大的,宗教在农村的传播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对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构建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农村宗教现象的存在和影响,要积极妥善处理好农村中的宗教问题,维护好广大教徒的利益,保证正常的宗教活动,要以党的宗教政策为指导,支持和引导农村宗教发展与和谐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适应,引导教徒服务和谐新农村建设,保持农村的稳定和谐,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规范农村地区宗教的管理,把农村地区宗教的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严厉打击非法宗教、伪宗教在农村地区的传播。

一、湘潭县农村地区宗教信仰现状及特点

(一)湘潭县农村地区宗教信仰现状

湘潭县地处湖南中部,位于湖南省“五区一廊”战略要冲,辖7个乡,15个镇,总面积2512平方公里,总人口116万人,湘潭县以汉族为主,26个少数民族零星杂居。笔者从湘潭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了解到,湘潭县面前有各类信徒大约12万人,宗教信仰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34%,教徒主要分布在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中,在五大宗教中,湘潭县农村佛教信教场所24处,教徒大约6万人,道教宗教场所15处,教徒5万人,基督教宗教场所13处,教徒600余人,天主教只有宗教场所1处,地处易俗河麦子石,教徒不足百人,湘潭县农村中还有民间宗教信仰场所5处,但信仰者不是很固定,人数很难统计,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湘潭县农村教徒主要集中在与佛教和道教,不仅教徒人数占主要部分,而且宗教场所也相对较多,外来宗教在湘潭县农村地区并不是很流行,影响不大。另外根据我们调研得知湘潭县农村教徒主要是以55岁以上的妇女为主,而成年男子相对较少,文化水平整体偏低。

(二)湘潭县农村地区宗教信仰特点

1、湘潭县农村宗教信徒中佛教、道教信徒占绝大多,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所占的比重较少。湘潭地处湖南中部,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湖湘文化形成于两宋时期,两宋时期胡安国、胡宏父子来湘潭碧泉书堂讲学,开创湖湘学派,兴起了理学文化思潮。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思潮,理学的主要特点在于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综合。它以复兴儒学为旗帜,要求重新解释儒学经典,力图使儒家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得以振兴。另一方面,它又大量汲收、综合了佛、道两家的宇宙哲学和思辩方法,将其补充到儒家学说中去,将儒学发展为一种具有高深哲理的思想体系。可见深受湖湘文化影响的乡民,与佛、道有着文化上的内在关联,因此湘潭县佛教、道教十分流行与繁荣,佛道两家信徒占到91%以上。相反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在湘潭地区的传入时间晚,主要是在清代之后传入,在文化上的异质性与无关联性,对普通民众的影响比较小,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传播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湘潭市区,对农村的影响甚少,宗教场所少、信徒也较少。

2、信徒中以老人、特别是老年妇女为主,文化水平偏低。在信徒的性别、年龄构成上来看,湘潭县农村中宗教信徒主要是以老人为主,信徒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上;从性别构成上来看,主要是以妇女为主,男性较少;从性别年龄两个维度上看老年妇女占到整个信仰者的85%以上,从文化构成来看,信仰者文化水平大部分在初中文化及以下。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年轻人、中年人外出务工或者经商,即使极少数在家务农的也是家庭的支柱,忙于农事和打短

工,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生产和搞好经济上,而大部分老年妇女在家帮忙照顾孙辈,已脱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而适合农村老年人的休闲方式比较少,闲暇之余他们一方面精神空虚,同时抱着很强的为家庭祈福、保平安等功利主义目的就去信仰宗教。

3、信徒的价值取向有着较为浓厚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

在广大农民的宗教信仰中体现着浓厚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主要体现在信教群众信仰宗教的目的方面。据调查大部分农民信仰宗教并不是为了追求什么境界,坚持什么主张,而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具体问题。在农村的信众中,功利主义主要表现在卜卦寻医、生儿传宗、抽签决疑、托福谋利、弥难消灾、问学保考、征婚觅友、延年益寿等等。不言而喻,这种趋利致用的功利心理可以说构成了当前农村宗教活动存在和广为流传的基础,农民信奉神是途径,关心切身利益是目标。[1]

4、宗教信仰和宗教迷信杂糅。由于宗教和迷信都是有神论,他们之间有联系,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宗教有依法成立的组织,依法进行管理,开展规范的宗教活动,而迷信是指以一种狂迷和狂妄的态度把相对的东西绝对化,对之顶礼膜拜,从而形成痴迷和盲信,其活动方式是利用骗术、巫术来编造所谓“神迹奇事”,通过鼓吹所谓“神力”来达到功利的目的,其组织形式多为非法结社或秘密结社。但由于大部分农民,特别是老年人文化水平相对低,宗教和迷信在村民那里并没有明显的其别,宗教和迷信这两种观念并存于他们的头脑之中,纠缠不清。只要认为对他们有用的,他们就信,因此他们即信仰宗教,也迷信鬼神。

二、宗教在湘潭县农村地区传播的原因

1、宗教传统的影响。湘潭县内宗教传统源远流长,易俗河牛头岭、九华等地一些出土文物证明,湘潭县自商周时代起即开始用青铜器饮酒、祀神。湘潭县自晋代起即有仙真道人的活动。晋时,有彭、何二道人修道于县西南广林桥。光绪《湘潭县志》记载:“彭何者,皆晋时道人也,失其名,尝炼药栖真观,后仙去。因即二姓以号观,至今丹灶不坏。及元末而赵、陈二人来居之,亦皆羽化。”[2]在历史上湘潭县宗教场所较多,例如仅道教的宫观庙殿就颇多,自晋以来,兴建于唐宋,特别是明清两代增建不少,据不完全统计,湘潭县城郊(含今湘潭市)和沿江一带即有宫观寺庙八十多处,乡间一百五十多处,合计二百三十多处。佛教也在晋代传入湘潭,光绪《湘潭县志·佛寺表》所记佛寺共有214座,其中注明了兴建时期的有:唐代2座;宋代2座;明代5座;清代11座。其余年代不详。可见当时湘潭县的佛教之兴旺。该表前言亦云:“县至前明时,士民多造寺。”[3]但由于近代革命的影响特别是文革期间,宗教信仰被禁止,大量宗教场所亦被破坏。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明清之际传入湘潭,宗教传播的历史也教早,但湘潭作为湖湘文化的发源地,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地处内地,与外地相对隔绝与封闭,外来宗教在本地影响较小,例如至民国时期,进行宗教调查时,清真寺只有有回民十九人[4]。改革开放后,党贯彻宗教信仰政策,各类宗教组织和团体得到恢复,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保证,各类宗教教徒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佛教和道教。

2、农村基层组织职能不能有效行使、社会组织缺失。十一届三种全会后,党非常重视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采取了很多措施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明显,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和成员文化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偏低,对党的宗教理论政策不太了解,在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上,要么放任自流,要么采取强行压制的办法,按照湖南人的说法就是霸蛮。二是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和成员因为待遇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很难做到为民办实事,谋福利,带领村民建设新农村,个别干部存在官僚主义作风,甚至损公肥私,干部与群众关系紧张,村民在万不得已得情况下,一般有事不找村干部。三是大部分农村经济建设还存在差距,乡村的财政十分有限,条件稍微好的村也把有限的钱投入到村公路建设、水利设施等基础建设上,很难有财力用在文化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由于多年来乡村文化教育的滞后和由此造成的乡村民众科学知识的贫乏,以及人们长期以来

对命运的非理性理解,致使这些农民群众在社会转型时期,遇到不能理解的社会现象或者不能解决的心理问题时,最容易与具有深厚传统、且最有吸引力的民间宗教信仰产生共鸣。

3、宗教自身有适应农村和农民的要求。宗教在农村的相对长时期里存在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现代新农村建设方面也发挥着其积极的一面,也就是说宗教自身有适应农村和农民的要求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大部分宗教理论都有劝导人向善、互相帮助的方面,农民参加一个宗教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心理上的慰藉和组织上的归属感。二是部分宗教组织积极开展慈善和公益活动,例如基督教教徒捐资办学在当地农民中形成很好的形象,特别是遇到天灾人祸时,各种宗教组织捐钱捐物,能够帮助部分农民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大部分宗教与民俗民风结合起来,增加了宗教的吸引力。例如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民间祭奠祖先之魂的日子,也是道教与佛教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在这个节日,乡村几乎家家户户要准备极为丰盛的酒肉祭品,祭拜祖先及阴间鬼魂,企望“普渡”众生与亡灵。

4、农村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在新时期推动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是实现全面小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近年来,党和国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如通过免除农业税、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粮食直补等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另外通过新农村建设,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农村的交通、水利、生活设施状况,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但湘潭地处中部地区,大部分农民收入水平还不高,还有部分农民生活很困难,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农村已成为老龄型社会,而农村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家庭养老负担沉重,使得生活富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我国早就开始在农村地区推行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总体上处于过渡阶段,以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养老保险为主,医疗保险为辅的保险制度、五保供养制度三项主要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资金筹集渠道不完善、不稳定,同时覆盖率低的问题,天灾人祸造成的困难很难及时得到保障机制的救济。

三、湘潭县农村宗教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湘潭县农村宗教信仰存在的问题

1、存在部分打着宗教旗号行封建迷信之实的诈骗行为。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地方存在着村民所谓的“神”“仙”,这些人能够通过抽签问卦、看生辰八字等手段,预知凶兆、福祸,更能够替人消灾解难。当村民遇到疑难杂症时不是积极去正规医院治疗,而是去求“神仙”指点,喝圣(仙)水吃圣(仙)(丹或者药);当人生遇到坎坷不顺心时,去求神保佑消灾解难,而不主动积极想办法奋斗拼搏,这些迷信行为在很多村民那里和宗教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相信不已,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A村的村民对A村本村的“神仙”一般不相信,认为这个是骗人的,但他们对B村的“神仙”认为值得信任,这种舍近求远的信奉现象很值得耐人寻思。部分打着宗教旗号行封建迷信之实的诈骗行为不仅骗取村民的钱财,而且有时候甚至危害到人的生命,同时摧毁了人的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麻痹了人的意志,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持久的影响。

2、农村宗教教徒法治观念相对薄弱。这一现象基本上与村民的整体法治素质和观念是一致的。在依法治国背景下,任何人参加、从事宗教活动,必须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和把握,一切活动都必须在遵守宪法、法律和根据宪法法律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根据我们的调研,农民对与宗教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了解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对宗教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上,比较了解、了解的的只占10%,了解一点的占到35%,基本不了解的占到55%;二是在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了解上,一般都了解或者听说过,但认识比较模糊,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具体内涵不甚清楚,少部分教徒认为宗教信仰纯粹是个人的私事,政府不应该干涉,甚至还有少部分教徒认为可以任意地进行传教布道等宗教活动;三是在对共产党党员能否信仰宗教的认识上,50%的农民认为党员不能信仰宗教,35%的农民不清楚入党后是否能够信仰宗教或者不清楚信教和入党是否冲突;四

是在对宗教和法律的关系把握上,80%的村民认为宗教活动应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20%的村民认为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是个人的私事,与法律无关;五是在对宗教活动场所的选择上,信教教徒有近95%选择合法的较有影响力的场所进行宗教活动,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看来这些地方求神灵验,效果好。六是很难分清宗教、迷信、邪教之间的区别,即使知道有人打着宗教的幌子骗取钱财,有邪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大部分村民会选择沉默。从以上的调查结果看,大部分村民对法律和相关宗教政策不是十分了解。因而使村民容易成为非法宗教传播的受众,甚至成为非法宗教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二)湘潭县农村宗教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农村宗教的传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宗教在农村地区的存在和发展也对新农村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1、对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湘潭县农民的宗教信仰杂糅着封建迷信,信教农民往往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求神赐福,而不是主动的学习、运用先进科技,采用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来谋得发展,宗教思想盛行也不利于农民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的传播。此外宗教活动会消耗有限的资金,有些教徒本来就不富裕甚至经济很困难,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修建宗教场所、购买香火等上面,不利于增加农业上的投入。

2、对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影响

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传统美德和科学文化知识在农村的传播,构建农村的繁荣与和谐。宗教思想的传播和兴盛,对于这个目标的实现显然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宗教毕竟是有神论,与科学思维方式是相悖的,农民沉迷于宗教,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难以开展,科学文化素质就难以得到提高,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也无从谈起,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难以实施。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对宗教与迷信的界限较难认清,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盲从性,这就给邪教、非法宗教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信仰宗教也使农民的思想停留在有神论的层次上,一些迷信、离奇的说法容易流传,民俗中的一些糟粕成分会重新流行,这就影响移风易俗工作的进行。

3、对农村自治产生的影响

多数宗教活动都有其自身规则,一般定期开展活动,并常年坚持,组织也很严密,影响很大,每逢大的聚会、活动,能吸引周围数村的信徒参加,规模十分宏大。与此相反,有的村党支部、村委会却活力不足,活动形式呆板单一,甚至个别的干部还存在官僚主义作风,不关心群众疾苦,缺少带领广大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能力和魄力。于是宗教信徒们遇到难题,首先想到的是神和宗教团体,从感情上来说,他们已经疏远或者不信赖农村基层组织,基层组织难以开展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必然要付出额外的成本。

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针对农村宗教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利用宗教文化资源,加速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湘潭县由于历史上宗教传统源远流长,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湘潭县拥有湘潭市首家宗教文化旅游示范点五龙山大杰寺,此外还有金霞山龙兴寺、晓霞山中林寺、茶恩寺风景区、仙女山龙安寺等众多的宗教文化旅游地,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湘潭县宗教文化的资源优势,要把宗教文化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重点扶持,把各类宗教场所特别是传承几百年、上千年的宗教圣地打造成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地,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是新时期推动宗教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个有益的尝试。湘潭县相关部门应该高起点规划,把境内的宗教文化场所与湘潭县境内的自然风光景点、文化资源景点例如彭德怀故居、晓霞山风景区、齐白石故居等景点打造成有影响的有特色的固定的旅游线路,吸引各类大量旅客前往游玩、祈福、观光,推动这些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

2、引导宗教社会功能,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目标。

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稳定的建设环境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只有团结包括宗教信徒在内的广大农民,同心同德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有可能。要向广大教徒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使广大教徒进一步增强责任性和自觉性,积极投身到建设新农村建设中来,宗教教徒中有部分人拥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文化水,要引导他们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宗教教义的许多内容反映了人类共同的道德要求,符合人性对亲情、友爱、正义、公正、德性等等的心理需求,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相适应的。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徒多做服务社会、服务农民的事情,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捐资助学、扶贫、救灾等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发挥宗教教化功能不仅有利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也有利于协调农村人际关系。

3、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需要先进文化的引导。建设新农村,不仅要抓产生促发展,改观农村的旧面貌(村舍),还必须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首先必须加大投入,着力兴建图书室、文化活动室之类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加强农村文化生活设施的建设。其次要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农民乐意参加的文化活动,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在调研中我们得知,参加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的志愿者们把广场舞推广到湘潭县的农村,受到了村民的广泛的欢迎和喜爱,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见在农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创新方式,从本地实际出发。

4、提升基层组织效能,完善新农村的组织制度建设。

基层政权组织和农村组织要从实际出发,从满足农民各种需要出发,注意工作方法,改变工作态度,做到以人为本,下力气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题,使农民得到实惠。推广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的实施,保证至少一村一个大学生干部,大学生村官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理论政策水平,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创新思维意识,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他们的到来有利于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提升农村干部带领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业务能力。此外还要对其他村干部进行专门教育,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作风,同时应重视抓好对党员干部的宗教政育,提高他们对宗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改变对宗教工作不想管、不会管、不敢管的状况。加强农村党的工作,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通过发挥党员范作用,带动群众学习、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规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只有科学思维和意识得到普及,宗教意识才会逐步从人的头脑中褪去。

5、加强对农村宗教事务的管理,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环境。

宗教信仰自由依法受法律保护,但“宗教方面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事项和活动,必须纳入依法管理的范围”。[5] 一是对农民进行普法教育,树立法治观念,如果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和法治观念,在实践活动就很难有正确的行为,所以要加强对村民的法治教育,使其在参加宗教活动时,懂得哪些行为是法律允许的、合法的,哪些是法律禁止的、非法的。二是对信教村民正常的宗教活动予以保护和支持,充分尊重每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允许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或者违法的方式去禁止村民接触和信仰宗教,要保护好信教村民的合法权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积极支持宗教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维护,为村民的宗教信仰提供条件。三是对各种势力利用宗教在农村地区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予以制止和打击。在一定条件下,宗教极有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6]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的宗教渗透活动决不是单纯的宗教问题,而是国际上反动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破坏中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我们要教育广大村民增强识别能力,针对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分辨、认识正当宗教与封建迷信、邪教以及非法宗教活动之间区别的状况,村民自治组织要加强对本村村民的宣传教育。任何时候都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旗帜鲜明地抵制非法宗教不可告人的目的,切实维护好农村地区的稳定与和

谐。

引文:

[1] 肖良.当前农村宗教活动的特点分析[J].城乡建设,2008,3:300.[2] 湘潭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光绪刊湘潭县志[M].1986:48。

[3]《湘潭县志》卷7《礼典》,光绪十五年刻本。

[4]《湖南年鉴》之《湖南宗教调查表·湘潭部分》,民国二十二年。

[5] 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385-386

篇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1. 干旱少雨,水资源紧缺。

甘肃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有72%的地区年降水量少于500mm, 58%的地区年降水量少于300mm。根据甘肃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显示,现有耕地8115万亩,其中旱地6081万亩,占总耕地的74.94%。仅2011年,甘肃农业受旱面积高达970万亩,重旱368万亩,造成71万人、65万牲畜存在程度不同的饮水困难。

2. 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日趋严重。

甘肃水土流失十分突出。截至2011年年底,甘肃省水土流失面积3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66%,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近6亿吨。另外,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19.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近一半。以甘肃省河西地区为例,近14.29万平方公里土地已形成荒漠化,占全省总国土面积的31.8%。在河西的荒漠化土地中,有近7000万亩的草原已经或正在逐年向荒漠化、半荒漠化发展。而其中民勤县土地荒漠化正在由中、轻度向重度和极重度加剧发展,民勤县的荒漠化成为甘肃荒漠化的缩影。

3. 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生态环境状况的恶化,不仅严重影响着农牧业发展,而且导致了地震、滑坡、洪涝、冰雹、鼠害、雪灾、春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接连发生,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2010年,甘肃河西地区遭遇了一场近9年来最强沙尘暴袭击,直接经济损失达9.37亿元。同年,“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高达4.98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山洪泥石流灾害。自然灾害的频发,究其原因均与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有很大关系。

4. 农村人为污染加剧。

近年来,甘肃省农村人为污染严重,使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大量的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对农村地表水、地下水造成危害,直接造成农村水资源的污染。长期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严重破坏土质。另外,乡镇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随意排放,其排放总量远远大于环境承载能力。

二、生态恶化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成本投入

新农村建设,除了在制定优惠政策、合理分配资金投入、提高农民素质、转换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等问题上加大力度,还要考虑环境要素的承受力,否则必然会造成经济与环境的逆反发展,出现“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的短视经济行为,进而制约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而引发的自然灾害频发,造成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成本陡增。以甘肃气象灾害为例,每年因干旱、沙尘暴、冰雹、泥石流等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2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造成农业受灾面积1700万亩。2010年,甘肃农业受灾面积高达1304.1千公顷,仅旱灾的成灾面积为428.4千公顷,粮食减产76.6万吨,经济作物损失12亿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亿元。此外,治理环境所需的投入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支出。

甘肃农业生产条件差,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农业产出低下,农民收入不高,对新农村建设所需的经济支持力度很弱。以农业总产值为例,2010年甘肃省农业总产值为1057.02亿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236.12亿元) ,仅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0.015%。自2005年以来,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年均11.6%的速度增长,2011年增至3870元,占全国农民纯收入的56%,但仍处于低收入水平状态,特别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干旱半干旱山区,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更低。严酷的自然条件始终是经济发展的极大障碍,加之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导致新农村建设环境成本较高。此外,农业低产出率和低投资率削弱了对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持力度。

三、甘肃新农村建设中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

1. 提高农民素质,强化环保意识。

保护生态环境,人的因素才是最本质、最基本的因素。解决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本手段就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强化环保意识。在农村人群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开展农村环境宣传教育,让农民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要从最贴近农民生活的细节入手,让环保知识以小妙招、小窍门的形式和他们零距离接触,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同时,宣传手段要多样化、通俗易懂,消除农民的抵触情绪。只有农民行动起来,农村的环境问题才能有望解决,新农村才能真正实现。

2. 依法加强环保,建立农村环境保护机制。

面对甘肃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趋势,各级政府不仅要加大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力度,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甘肃农村环保的法规、办法,建立完善全方位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同时,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管理,实现“三分造,七分管”,实现谁破坏、谁负责、谁治理。2011年6月1日,甘肃省新制定的《甘肃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实行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林业生态进行全方位保护。

3. 多元化筹措资金,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

环保资金投入是当前农村环境建设最核心的问题,没有资金保证,一切只能是纸上谈兵。像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必须列为国家工程项目,建立保护区管理机构,依法执行保护任务,加大对保护区的投资力度,保护治理才能落到实处。2008年至2010年,环保部、财政部安排甘肃“以奖促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71个、资金5893万元,项目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村容村貌大为改善,为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日前,甘肃省被财政部和环保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2011年至2013年间,国家将安排甘肃中央补助资金7亿元,地方配套3.5亿元,用于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甘肃也在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的路子。甘肃省还建立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从非农业财富中拿出一部分来支持农村建设。甘肃省还尝试建立形式多样的城乡环境共建模式,实行“城区与郊县结对共建”、“大企业帮扶弱村屯”、“项目开发就地帮扶建设”等多种共建方法,有效解决生态建设资金的短缺。

4. 调整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培育替代产业。

甘肃省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的省份。传统的农业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其中又以发展粮食生产为传统习惯。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不仅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而且加重了生态资源的负荷。所以,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必须抓住国家“以粮食换林草”的难得历史机遇,大力调整种植业比重过大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改变单一发展粮食生产的传统习惯,加快种植业由传统的“粮食—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植物结构向“粮食—经济作物—饲料”协调发展、农牧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的三元结构的转变,尽快形成新的高效益的农业产业体系。依据各地的气候特点及农业自然资源优势和生产特点,因地制宜优化配置区域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经济林果业、林草业、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实现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考虑通过生态建设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适应市场需求尽可能选择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作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5. 大力发展集雨节灌水利工程,高效利用水资源。

甘肃农村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水资源的匮乏。甘肃地表水资源不仅十分匮乏,而且地区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不协调,水资源短缺将长期制约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甘肃省实施的“121雨水集流工程”高效利用了水资源,事实证明是一种成功的做法。但要彻底解决大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水资源问题,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高效雨水集流水利工程建设,特别是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应当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集雨工程抗旱效果明显,技术也基本成熟,应大面积推广。而对河西地区而言,加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则是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主要途径。

6. 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建设,实现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建设,是今后生态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既能弥补能源短缺的不足,又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甘肃积极探索绿色能源开发技术,例如,沼气、太阳能开发、农村节能等农村能源技术。甘肃农村绿色能源建设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以沼气池为例,每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年均产气总量在320立方米,可解决农户70%以上的炊事燃料,节省燃料费。另外,沼液还可作为添加剂喂猪,沼渣也是优质肥料,这也能帮助农户节支增收。据甘肃省农村能源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年底,甘肃80个项目县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90万户,户用沼气行政村普及率达到48%,适宜农户普及率达到29%。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建设,促进了农户养殖业的发展和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粮、牧、菜、果以及其他高效经济作物的农业生产结构,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无公害生产的发展。

作为一个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交织的省份,甘肃省只有走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之路,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重视经济发展的自然成本,才能让农民生活宽裕、乡村整洁优美、乡风文明纯朴,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甘肃年鉴编委会.甘肃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

[3]杨世智.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N].甘肃日报, 2011-04-20.

篇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摘   要] 义务教育阶段是儿童生理发育、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由于缺少家庭亲情温暖,极易出现心理偏差,形成不良性格,甚至引发社会问题,影响到民族素质;淮安市现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31.23万,其中“留守儿童”占69.11%。在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淮安市整合家校通、亲子通、留守儿童家园、春苗之家、学校网站、社区教育中心等信息化沟通平台,创新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家校良性互动合作机制,创新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生态环境建设,在促进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上做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留守儿童;整合;生态环境

一、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城乡间人口大规模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初的统计数据,由于父母双方外出务工而随迁的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达3200万。义务教育阶段是儿童生理发育、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由于缺少家庭亲情温暖,极易出现心理偏差,染上逃学、旷课、任性、自卑、敏感、孤独等不良性格,甚至引发了社会问题,影响到民族素质。淮安市现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31.23万,其中“留守儿童”占69.11%,他们的生活、学习、情感、心理等问题已经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淮安市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学校创新信息技术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支撑作用,充分利用家校通、亲子通、留守儿童乐园、春苗之家、学校网站、社区教育中心等信息化沟通平台,创新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家校良性互动合作机制,在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亲子环境、育人环境,创新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上做了有益探索。

二、淮安市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2012年度淮安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市有21.58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220所,接收留守儿童寄宿生7.24万人。2010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共安排82所学校,接收5506名在淮务工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其中在公办中小学就读的4458人,占总人数的89%。全市坚持输入地管理、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同城待遇[1]。淮安市从2009年启动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起,就力求用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通过教育信息化解决区域教育均衡,创新留守儿童身心教育模式,建设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生态环境。为了解留守儿童教育现状,2013年10月,通过淮安市县区电教中心的协助,抽取该市农村小学21所,乡(镇)初中14所,发放调查问卷3984份,收回3973份,其中有效问卷3943份。2013年11月,还对该市涟水县幸福里小学、红尧小学、梁岔初级中学的留守儿童教育进行了实地调查。

1.淮安市留守儿童基本数据

在收回的3943份有效问卷中,男生2064人,占52.4%;女生1879人,占47.6%;其中,父亲外出打工(回家探望子女时间间隔超过三个月,下同)的为1169人,母亲外出打工的为201人,父母都外出打工的为1357人,留守儿童人数达2727人,比例达69.2%,具体比例如图1;在父母都外出务工期间,一半以上留守儿童随爷爷奶奶生活,也有35人是自己单独生活,还有19人是寄住在老师、父母朋友、邻居等家中,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见图2。

2.淮安市留守儿童的情感生活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学家蒙特梭利在她的著作《有吸收力的心理》中指出,儿童的发展需要模仿和沟通,儿童成长最好的环境是父母[2]。淮安市农村留守儿童,除了父母一方留守外,有一半以上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外出务工的父母信任放心。但祖辈多采用溺爱的方式(淮安称为“隔代亲”),较多关注物质上、生活上的满足,宽容放任,而缺少精神、道德上交流能力,由于“代沟”导致沟通困难,还有13%的老人监护两个以上的“留守小孩”,彼此交流更是力不从心;亲戚、朋友、邻居、老师等,在监护过程中,往往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而且义务教育阶段儿童较为敏感,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导致留守儿童往往怕事、孤僻、内向,表1也说明淮安市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3]的孩子;90%以上的留守儿童都回答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沟通,在遇到希望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89.5%的孩子希望和父母住在一起,95%的孩子担心父母在外的安全;还有62.8%的留守儿童不满意父母在外从事的职业,认为有很大精神压力,影响其今后的人生道路的认知。

3.淮安市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自“十一五”以来,淮安市教育行政部门致力于区域教育均衡,但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较差,校风、学风不好,新“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广为流行,留守儿童家庭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学习氛围不浓,缺少对孩子学习的有效监督和指导,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承担家务活较多,对留守儿童学习都产生较大影响。有83.54%的留守儿童认为学习有困难,但只有11.8%的同学愿意求助老师,21.6%的同学会请教同学(见图3);经常做家务的有49.1%,如洗衣服、做饭、整理家务等,偶尔做的也有47.6%;多数有迟到、早退现象,课堂听课效率低、注意力不集中、家庭作业完成质量差等现象比非留守儿童高出21.3%;学习目标不明确。据两年的跟踪调查,留守儿童的隐性失学率较高,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低于非留守儿童18.4%,升入职业学校后报到率只有56.9%。

4.淮安市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

学龄儿童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或父母双方长时间不在身边,导致家庭亲情的缺失,成长中的心理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农村留守儿童在个性心理上性格内向、自卑、不善于与人交流倾向明显,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个性突出。当因误解而被老师或家长批评时,承认错误的有40.1%,有点气愤,但只在心里想而不愿说出来的有36.4%,当面顶撞对着干的有29.2%,均比非留守儿童高出17%以上;遇到和同学之间的矛盾是选择闷不吭声的有54.8%,和同学交往频率比非留守儿童低11%;明显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淡漠、安全感缺乏等现象[4];心理耐挫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同学交往能力和非留守儿童有显著差异;情绪消极抑郁、自卑甚至愤世嫉俗心理明显。

三、淮安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生态环境建设

在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淮安市整合家校通、亲子通、留守儿童家园、春苗之家、学校网站、社区教育中心等信息化沟通平台,创新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家校良性互动合作机制,创新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上做了有益探索。

1.家校通建立面向全体家长的学习沟通平台

2008年3月,淮安市正式运行家校通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家长可以通过手机接收老师、学校发送的信息,家长也可以发送信息向老师了解孩子情况,家校双方能够及时方便地传递信息,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家长和学校之间沟通难的矛盾与问题,家长发的信息老师可以随时随地的转给学生,给留守儿童家长、老师和学校间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率的沟通渠道。目前淮安市家校通主要是关注孩子学习,如作业布置和要求、完成情况、孩子的学习状态等,大多是班主任针对所教班级发送群发短信,方便快捷,但针对性不强。

2.亲子通构建面向留守儿童家长的情感沟通平台

亲子通业务本来是中国移动推出的家庭亲情类业务,在未成年人同意的前提下开通此项服务,通过亲子通短信查询到他目前所在的位置,是一项用于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沟通,并提供家长对子女的通信限制和安全监护功能的业务。淮安市创新运用此平台,根据留守儿童数据库信息,专门开通留守儿童和家长、监护人之间的亲子情感沟通平台,由老师提供手机等PDA终端,通过音视频方式满足学生和家长间情感沟通需要。

3.留守儿童家园构建面向留守儿童情感交流园地

2011年10月,淮安市涟水县幸福里小学面积近60平方米的“儿童家园”挂牌成立。家园内摆放了孩子玩的玩具、文体器材;开放式书架上摆满了儿童文学、科学漫画等各类书籍;电视机、电子琴、橡皮泥、智力拼图、绘画工具一应俱全,孩子的手工作品贴满墙面。家园内还安放了几台电脑和话筒、音箱、摄像头等。11岁的五年级孩子家长李晓莉介绍说,这个家归他们自己管理,平时他们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包括周末和节假日,他们都常来这里一起玩,老师已经教会他们使用电脑,他们能和父母通过电脑进行QQ聊天,也可以用音视频面对面交流,父母通过手机就可以接收对话,感到非常神奇,非常方便;在这里彼此都是好伙伴,也是好玩伴、好学伴。淮安市教育行政部门将在留守儿童超过50人的小学建立儿童家园。

4.社区教育中心构建面向留守儿童情感关爱园地

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的主渠道在课堂,薄弱环节在校外,节假日课余时间是空档。淮安市已经形成省级市级县区级不同层次的社区教育中心,中心通过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邀请社区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老专家担当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利用社区教育中心场地,建立留守儿童课余、节假日活动场所,收集留守儿童成长资料和家长联系信息,承担学习辅导、情感引导和思想道德指导功能,搭起了留守儿童、社区教育中心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学校利用家校通、亲子通、家长学校等平台,把学校学习的要求、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和孩子在校表现及时通知到中心,和中心互动合作,聚焦儿童校内外学习生活表现,及时关怀激励,形成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淮安市教育局.2010年淮安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DB/OL].http://jyj.huaian.gov.cn/xxgk/zncs/fzghc/fzgh/content/jyj1048443.html,2013-12-24.

[2]玛利亚·蒙台梭利著,江雪译.有吸收力的心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132-133.

[3]刘志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疏导策略[J].贵州教育,2013,(19):21.

[4]张群.用爱心、细心关注农村留守学生[J].教育学文摘,2011,(3):32.

(责任编辑   甘   璐)

三、淮安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生态环境建设

在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淮安市整合家校通、亲子通、留守儿童家园、春苗之家、学校网站、社区教育中心等信息化沟通平台,创新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家校良性互动合作机制,创新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上做了有益探索。

1.家校通建立面向全体家长的学习沟通平台

2008年3月,淮安市正式运行家校通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家长可以通过手机接收老师、学校发送的信息,家长也可以发送信息向老师了解孩子情况,家校双方能够及时方便地传递信息,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家长和学校之间沟通难的矛盾与问题,家长发的信息老师可以随时随地的转给学生,给留守儿童家长、老师和学校间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率的沟通渠道。目前淮安市家校通主要是关注孩子学习,如作业布置和要求、完成情况、孩子的学习状态等,大多是班主任针对所教班级发送群发短信,方便快捷,但针对性不强。

2.亲子通构建面向留守儿童家长的情感沟通平台

亲子通业务本来是中国移动推出的家庭亲情类业务,在未成年人同意的前提下开通此项服务,通过亲子通短信查询到他目前所在的位置,是一项用于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沟通,并提供家长对子女的通信限制和安全监护功能的业务。淮安市创新运用此平台,根据留守儿童数据库信息,专门开通留守儿童和家长、监护人之间的亲子情感沟通平台,由老师提供手机等PDA终端,通过音视频方式满足学生和家长间情感沟通需要。

3.留守儿童家园构建面向留守儿童情感交流园地

2011年10月,淮安市涟水县幸福里小学面积近60平方米的“儿童家园”挂牌成立。家园内摆放了孩子玩的玩具、文体器材;开放式书架上摆满了儿童文学、科学漫画等各类书籍;电视机、电子琴、橡皮泥、智力拼图、绘画工具一应俱全,孩子的手工作品贴满墙面。家园内还安放了几台电脑和话筒、音箱、摄像头等。11岁的五年级孩子家长李晓莉介绍说,这个家归他们自己管理,平时他们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包括周末和节假日,他们都常来这里一起玩,老师已经教会他们使用电脑,他们能和父母通过电脑进行QQ聊天,也可以用音视频面对面交流,父母通过手机就可以接收对话,感到非常神奇,非常方便;在这里彼此都是好伙伴,也是好玩伴、好学伴。淮安市教育行政部门将在留守儿童超过50人的小学建立儿童家园。

4.社区教育中心构建面向留守儿童情感关爱园地

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的主渠道在课堂,薄弱环节在校外,节假日课余时间是空档。淮安市已经形成省级市级县区级不同层次的社区教育中心,中心通过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邀请社区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老专家担当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利用社区教育中心场地,建立留守儿童课余、节假日活动场所,收集留守儿童成长资料和家长联系信息,承担学习辅导、情感引导和思想道德指导功能,搭起了留守儿童、社区教育中心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学校利用家校通、亲子通、家长学校等平台,把学校学习的要求、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和孩子在校表现及时通知到中心,和中心互动合作,聚焦儿童校内外学习生活表现,及时关怀激励,形成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淮安市教育局.2010年淮安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DB/OL].http://jyj.huaian.gov.cn/xxgk/zncs/fzghc/fzgh/content/jyj1048443.html,2013-12-24.

[2]玛利亚·蒙台梭利著,江雪译.有吸收力的心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132-133.

[3]刘志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疏导策略[J].贵州教育,2013,(19):21.

[4]张群.用爱心、细心关注农村留守学生[J].教育学文摘,2011,(3):32.

(责任编辑   甘   璐)

三、淮安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生态环境建设

在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淮安市整合家校通、亲子通、留守儿童家园、春苗之家、学校网站、社区教育中心等信息化沟通平台,创新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家校良性互动合作机制,创新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上做了有益探索。

1.家校通建立面向全体家长的学习沟通平台

2008年3月,淮安市正式运行家校通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家长可以通过手机接收老师、学校发送的信息,家长也可以发送信息向老师了解孩子情况,家校双方能够及时方便地传递信息,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家长和学校之间沟通难的矛盾与问题,家长发的信息老师可以随时随地的转给学生,给留守儿童家长、老师和学校间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率的沟通渠道。目前淮安市家校通主要是关注孩子学习,如作业布置和要求、完成情况、孩子的学习状态等,大多是班主任针对所教班级发送群发短信,方便快捷,但针对性不强。

2.亲子通构建面向留守儿童家长的情感沟通平台

亲子通业务本来是中国移动推出的家庭亲情类业务,在未成年人同意的前提下开通此项服务,通过亲子通短信查询到他目前所在的位置,是一项用于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沟通,并提供家长对子女的通信限制和安全监护功能的业务。淮安市创新运用此平台,根据留守儿童数据库信息,专门开通留守儿童和家长、监护人之间的亲子情感沟通平台,由老师提供手机等PDA终端,通过音视频方式满足学生和家长间情感沟通需要。

3.留守儿童家园构建面向留守儿童情感交流园地

2011年10月,淮安市涟水县幸福里小学面积近60平方米的“儿童家园”挂牌成立。家园内摆放了孩子玩的玩具、文体器材;开放式书架上摆满了儿童文学、科学漫画等各类书籍;电视机、电子琴、橡皮泥、智力拼图、绘画工具一应俱全,孩子的手工作品贴满墙面。家园内还安放了几台电脑和话筒、音箱、摄像头等。11岁的五年级孩子家长李晓莉介绍说,这个家归他们自己管理,平时他们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包括周末和节假日,他们都常来这里一起玩,老师已经教会他们使用电脑,他们能和父母通过电脑进行QQ聊天,也可以用音视频面对面交流,父母通过手机就可以接收对话,感到非常神奇,非常方便;在这里彼此都是好伙伴,也是好玩伴、好学伴。淮安市教育行政部门将在留守儿童超过50人的小学建立儿童家园。

4.社区教育中心构建面向留守儿童情感关爱园地

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的主渠道在课堂,薄弱环节在校外,节假日课余时间是空档。淮安市已经形成省级市级县区级不同层次的社区教育中心,中心通过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邀请社区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老专家担当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利用社区教育中心场地,建立留守儿童课余、节假日活动场所,收集留守儿童成长资料和家长联系信息,承担学习辅导、情感引导和思想道德指导功能,搭起了留守儿童、社区教育中心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学校利用家校通、亲子通、家长学校等平台,把学校学习的要求、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和孩子在校表现及时通知到中心,和中心互动合作,聚焦儿童校内外学习生活表现,及时关怀激励,形成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淮安市教育局.2010年淮安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DB/OL].http://jyj.huaian.gov.cn/xxgk/zncs/fzghc/fzgh/content/jyj1048443.html,2013-12-24.

[2]玛利亚·蒙台梭利著,江雪译.有吸收力的心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132-133.

[3]刘志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疏导策略[J].贵州教育,2013,(19):21.

[4]张群.用爱心、细心关注农村留守学生[J].教育学文摘,2011,(3):32.

篇5: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唐春夏

经济管理学院

农村与区域发展

S20115208 摘要:目前,农村中存在的自然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已经严重威胁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本文从农村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如何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等方面对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综述,总结出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结论。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

文献综述

1.前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要坚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和恢复是新农村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先、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原则,注重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解决农村环境的“脏、乱、差”问题,努力改善辖区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注重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文章从众多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研究着手,了解并总结了有关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2.文献综述

2.1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的研究综述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小康建设的总体目标中,体现了对社会历史规律的尊重和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1]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乡村面貌的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速,其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发展速度尤其迅猛,乡村居民对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缺乏规划指导,导致乡村面貌杂乱,失去了中国乡村的固有风貌。在参与浙江长兴新农村五个典型乡村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对长兴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些主要矛盾和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2] “三农”问题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而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不破解环境问题,就难以破解“三农问题;”不破解“三农问题,”也就难以健康有序地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3]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三农”问题至今也是今后政府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农村环境问题则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影响到中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4] 环境保护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了,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和看法。[5]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之一,而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对水、空气、土壤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工作刻不容缓。[6]近几年来,环城游憩带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乐趣、体验生活,特别是乡村生活的一种主要去向之一。环城游憩带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旅游产品,扩大了旅游容量,还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在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围绕这一主题,大力发展环城游憩带,充分发挥环城游憩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7]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日益凸显出来,这不仅影响着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也成为阻碍农业发展、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众多,但其实质原因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不健全,因此,应在分析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为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8] 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使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9]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课题,将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博弈分析,提出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10]体战略与对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好科学规划与分步实施,政府扶持和农民集资,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与加强管理,农民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等多方面的关系问题。因此,处理好

[11]上述几个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指导作用。从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水土保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水土保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水土保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水土保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趋势等几方面去分析讨论了水土保持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起的作用。[12] 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方面面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态学的整体优化、协调共生、平衡稳定、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为新农村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13] 丘陵地区的生态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资源,如何保护和有效利用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从生态学、人居环境学、乡土景观等角度,针对丘陵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对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的建议。[14] 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重大举措,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中的具体体现。[15]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16]的原因,提出改善对策。在对我国农村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在“重发展,轻环保;重生产,轻生态”的思想影响下,分析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的原因,最后,结合当前农村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的实际问题,提出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汶川地区属于高山峡谷区,地层结构以疏松的千枚岩和片麻岩为主,地质条件非常差,生态环境也相当脆弱。强烈地震对生态环境产生多方面的破坏和影响。本文针对地震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新农村生态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18]策。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焦点问题。以

[17]往人们谈论环境问题总是关注“城市病”,而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不仅存在着“城市病”,而且也存在着“农村病”,甚至比“城市病”有过之而无不及。[19] 我国农业生产已逐步从数量粗放型转向质量效益型。针对目前农村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农村环保工作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机遇,找准切入点,从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服务方式和工作重点等方面进行转变,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20]

2.2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文献综述

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生硬的圈地运动、生态环境有规划无坚持实施、统一建筑材料的应用和特色不分明等问题,提出应用“反规划”理念,注重新农村地域内农田、水体、树林、绿带等的有机联系,在恰当的地方、恰当的时候,结合自然山水环境,融合民俗文化和乡土风情,建设特色新农村,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21] 大城市郊区农村由于特定的区位和功能决定了其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具有特殊性。本文分析了大城市郊区农村的特点,提出了郊区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即大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应以小城镇为关节点,集中资金建设,同时要认识到农村及农业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护农地,保留农村形态,注重农村的规划、生态环境及民俗景观的保护。[22] 加强大众传媒对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传播,提高新农村受众的环保意识,是解决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所在。本文简要分析了加强大众传媒对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传播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大众传

[23]媒在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传播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加速乡村绿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如何科学建绿,使乡村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24] 由于农药、化肥、农田地膜、禽畜粪便、生物质燃烧的污染、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加剧,对此,提出以下对策加以保护和改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改善环境管理工作,提高科技水平,进行合理的生态建设。[25] “五山模式”试图在中国农村建立一种以生态哲学为指导思想的新型生态观。这是一种与传统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相对的、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既不是“反自然”,也不是“自然主义”。它是对传统自然观的革命,表现为对人与自然研究的并重,以整体性把握内在统一性的新方法论;“五山模式”项目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建构了当地新型的生态文化观念,并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作用下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生态文化观念实际上是一

[26]种生态化综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村是生产农产品的基地,农产品是关系到人生的大事。该文就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农产品的农药、化肥等残留污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搭建无公害、绿色生产、生态和谐、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农村。[27] 林业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本身具有生态和产业的内在属性,能够发挥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28] 农村电气化建设对社会的进步有极大的作用,对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保护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农村电气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必要性。[29] 农村的生态环境状况关系到城乡整体环境的健康。建设生态健康的乡村环境,有利于城乡共同发展。搞好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增强农村环保意识;其次要强化政府职能,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再者要

[30]进行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建立新型农村产业模式。赤水市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紧紧围绕“生产发展”这一主题,积极引导农民退耕还竹、退耕还果,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壮大特色和后续产业、发展农村经济三者结合起来,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为实现“生活宽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提升农村的“民主管理”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31] 水土保持是加快农村生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农村生活宽裕的重要措施,是促进乡风文明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村容整洁的重要基石,是推动农村管理民主的重要手段;水土保持具有水土资源、综合治理、产业特色、资源增量等四大优势;水土保持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建设新农村的各种资源,可以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可以有效推进“四位一体”任务在农村的落实。因此,水土保

[32]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载体。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引入环境伦理观是十分必要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人口增长与土地承载力协调一致、合理适度消费及追求代际平衡等环境伦理规则。为了实现这些要求,政府部门要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意识,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并加强环境伦理的宣传教育,达到建设环

[33]境友好型新农村的目的。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农民的环境权益常常被忽视和侵犯。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农民是这一权利的当然主体。我们必须重视农民环境权的保护问题,完善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的生[34]存质量。农村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又日趋严重。造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保护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应着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意识;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公平;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力度,推进农村环保法制化;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35] 我国农业生产已逐步从数量粗放型转向质量效益型。针对目前农村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农村环保工作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机遇,找准切入点,从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服务方式和工作重点等方面进行转变,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36] 开展特色、特(优)质动植物保护是对现行生物资源保护的认识的深化,此举有利于维护、发展生物资源及相应改善生态物质环境基础。但特色、特(优)质动植物品种的保护存在多方面的巨大困难。问题的解决应发挥政府为主的多元、多层次的社会力量,运用系统的观点,城乡统筹,建立全国、全社会的保护系统和机制。这主要是:科学、有力的决策机制,思想舆论和社会监督,法制建设以及科技研究和服务。[37] 生态型新农村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比较理想的模式,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对农村进行因地制宜的全面生态化设计,使农村建设成为一个整体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其结构、功能最优化,能流、物流最畅通,调节、控制最自如,村庄布局合理,人口规模适中,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宜人,既有传统农村特色又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农村,其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38] 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是实现农村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

1、发展循环经济保证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正确处理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的资源与自然系统的关系,使自然形成良性循环。后发展山区-湘西州,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森林覆盖率高,但是该地区农村生活用能仍以薪柴为主,直接燃烧取能。生物质直接燃烧不仅热效率低下,污染室内环境,而且过度采伐和使用薪柴会降低森林覆盖率,使水土流失加剧,严重威胁生态环境。为改变传统的农村生活能源结构,结合湘西州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优先开发农村小水电清洁能源,重点开发沼气可再生能源,合理使用薪柴建造“两省灶”的方案,利

[39]

[40]用生物质可再生能源,实现农村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无电地区开发风能和太阳能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了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的4种模式和途径。[41] 生态文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生态文明的新农村在生产、生活和环境等方面都有其特殊的建设要求,需要在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政策、措施和目标上作出新顺应。[42] 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具体实践,以多种模式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使“地尽其力物尽其用”,以打造出富裕、自然、和谐的新农村。[43] 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顺应生态文明发展趋势并作出相应的发展调整,是生态文明对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农村,根本在于构建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共生共

[44]荣的新生活,关键在于对农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水土保持是加快农村生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农村生活宽裕的重要措施,是促进乡风文明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村容整洁的重要基石,是推动农村管理民主的重要手段;水土保持具有水土资源、综合治理、产业特色、资源增量等四大优势;水土保持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建设新农村的各种资源,可以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

[45]农村的积极性,可以有效推进“四位一体”任务在农村的落实。从新农村建设角度出发,探讨了我国瑞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应注重全面规划、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旧村改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以及保持新农村特色等问题。[46] 发展农村沼气,既有利于解决农民生活能源,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7] 夏热冬冷地区新农村生态住宅设计应从选址、规划、单体设计等多角度考虑,并提出在设计中应保留农村特色,促进节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观点。[48] 发展“安全、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走以“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带动种养业的良性互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快速发展,使农业农村经济的增长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

[49]收之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新区迅速向城市近郊甚至远郊渗透,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改善城郊生态环境已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从发展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构建城郊生态网络之路进行了探讨。[50]

3.结论 通过对众多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文献的整理分析,可以看出,本领域的研究都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背景,全方位、多角度分析了目前农村面临的生态环境具体问题,从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多方面就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问题解决提出了很多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篇6: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摘要:

2019年8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的决定。本次土地管理法在土地征收、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三大方面进行了重点的修改。本文通过研究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发展历史,探讨了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的问题,分析了新土地管理法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的。通过调查研究,新土地管理法背景下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改革进一步促进了农村闲置土地的利用,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为城乡一体化扫除了制度障碍。

引言

土地征收制度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强制取得私有土地并给予相应补偿的一项法律制度[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土地公有制,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包括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宪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因此,土地的征收主要是指,因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层面对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征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土地征收制度对国家的发展和长治久安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发展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土地征收立法的起步阶段、调整阶段、建立阶段和完善阶段。

l

起步阶段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土地改革法》颁布实施,宣布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开始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l

调整阶段:

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土地私有制成为农村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态。为提高生产力,基于我国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式以及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我国开始了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先后采取了互助组、初级组和高级社的生产合作形式,最终在高级社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l

建立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由于土地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的二元所有制的确立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紧缺,加上改革开放之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的展开,均需要大规模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此基础上党和政府重置并细化了农村土地征收的程序、调整了土地征收的审批权限,提高了审批等级和修订了紧急征用制度。

l

完善阶段

随着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逐渐掌握经营自主权,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制逐步形成。从此我国开启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的崭新历史。,有偿使用使土地的经济价值最大程度的释放出来。该时期的土地法律制度的修订,主要以规范和构建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加强土地规划利用为主,与之相配套的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现行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但由于历史、政策等因素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呈现出一些至今仍然影响集体土地征收制度运行的制度属性,表现为:缺失公共利益标准、由行政机关主导、补偿救济方式不当等。深究影响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属性变迁的成因,可将其归结为,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计划经济理念指导土地征收立法,地方政府积极推行土地财政,土地一级市场由政府垄断供给等。同时考虑到我国现行有效的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构成复杂。制度主要有由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政策等多个方面构成。这些内容涵盖了公共利益条款、征地程序规范、征地补偿制度、征地救济制度四个方面的内容。导致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公共利益界定缺失,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征收程序欠缺透明和被征收人无参与权等。

新土地管理法的对农村土地制度影响

关于土地征收的政策,改革后将会带来那些变革,改革前的限制和缺陷,改革后给群众尤其是农民带来哪些实惠。

首先,缩小了土地征收范围,删去了现行土地管理法中的“从事非农业建设使用土地的,必须使用国有土地或者征为国有的原集体土地”的规定,明确了“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因军事和外交需要用地、政府组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成片开发建设及法律规定可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其他情形等六种情形需要用地的,可征收集体土地”(第十二条、第十四条)。这一改变,结束了多年来集体建设用地不能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阶同等入市的二元体制,这也是新《土地管理法》的一大亮点。使得原先农村土地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问题得到改善。尤其在城乡结合部,大量集体建设用地违法进入市场,严重挑战法律的权威。城市发展的需要与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受到了严重的障碍,而新规扫除了这一障碍,加快了城市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其次将农民的利益落实到法律层面,新规健全了土地征收制度,明确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是保障被征收农民原有的生活水平不能下降,长远生机有所保障。包括“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原来的补偿标准较低,农民不能从中获取应得的利益,新规进一步保障了农民的利益,让农民获得切实的权益。

同时健全了宅基地的相关政策,乡(镇)政府可以直接审批,但涉及农田占用,需要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规定还允许了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改善了农民进城后,土地闲置造成财产损失的状况。

最后还规范了土地征收程序,进一步完善对被征地农民权益的保障机制。将原来的征地批后公告改为征地批前公告,对补偿安置方案有异议的,应当召开听证会修改,倡导和谐征地。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中规定对于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方面,明确了入市要求和入市后的管理措施,新增了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允许土地所有权人通过出

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需要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让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得到落实和有效的制度保障。

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方向研究

2015年2月,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三十三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其中包括山东省禹城,截止到试点截止日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禹城市先后落地了70多个项目,共计投资15亿元,扩充税收六千余万元。在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的支持下,房寺镇贾集村以11.4亩一切经营性配备用地作价136万元,与市供销社联合配备为民效劳中心项目,成为山东省“农地入市”作价入股第一宗。截止到今年年初,禹城市已经配备农业园区83个、工业园9个,惠及农民就业五万余人,助推了乡村三产统一,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完善和重构我国的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成为当前土地征收立法的必然要求。新土地管理法的推进促进了一系列的发展,但是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共同关注。

首先是有些地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等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尤其在欠发达地区。一些土地转让问题,国土资源部将建设用地用于企业建厂,而人民政府对该区域重新划归为农业用地,政府部门之间未协商好,规划朝令夕改,导致企业的损失和当地规划发展的混乱;对于有些乡村政府部门,行政管理人员未及时对宅基地确权登记,导致村民的利益受损;一些居民的政策盲区,法律意识淡薄,不合法的进行土地转让或使用。这导致土地纠纷问题层

出不穷,2018年山东省农村土地纠纷案件有一万2千多起,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在农村投资建厂企业融资难问题。农村基础设施是支撑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国家先后出台了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信贷投放力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但是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配套该政策的顶层设计,现有的业务模式和产品体系难以匹配乡村振兴的需要,在绩效评价、资源配置、信贷授权等方面,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基层商业银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缓解农村项目建设资金紧缺的困境。

最后新土地法在某些法律意识淡薄地区宣传普及力度不充分,在某些欠发达的区域尤其更甚。山东省的部分山区,由于信息交流不便,新土地法的宣传没有及时到位,还有就是当地居民法律意思淡薄,缺乏主动性,没有意识到对自己的重要性,导致很多村民应该获取的权益而没有获得,一些基层官员没有负起宣传工作,怠政严重,还是使得集体土地征收决定完全处于暗箱操作的状态,被征收人没有准时告知,甚至引发基层的贪腐问题。这就需要当地宣传部门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每一位居民了解到对自己的好处和利益,还有加大监督制度,确保新土地法起到应有的效果。

总结

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乎5亿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新土地征收制度盘活和提高了村集体土地利用效益,为新产业和新业态的用地提供用地支撑,也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给被征地农民带来实惠,同时也间接给农村农民提供就业机会,进一步提高了农

民的收入,农村美好前景值得期待。健全了土地征收程序,让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得到落实和有效的制度保障。缩小了土地征收范围,改变使得原先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加快了城市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王太高.土地征收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

(6):

16-30.[2]

本报记者

乔思伟.农村土地制度实现重大突破[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08-27(001).[3]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助力乡村振兴[J].唯实,2019(06):75-77.[4]

孙悦.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土地闲置问题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21):77+82.[5]

殷谦芊.当前我国农村闲置土地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1):31-33.[6]

张海安.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创新及完善[D].安徽大学,2018.[7]

田天亮.山东土地改革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互动性研究(1946-1952)[D].安徽师范大学,2017.[8]

上一篇: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2010123下一篇:当涂一中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