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跨学科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正趋向于联动成一个协调而有机的整体,各行业及产业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表现出相应的全球化、一体化及国际化态势。而国际化这一概念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着人才需求类型的变化,交通运输行业以全球为视野的布局与发展也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国际跨学科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国际跨学科研究论文 篇1:

国际贸易学专业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探析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学专业跨学科进行研究生培养越来越显现其优势和必要性,而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分析诸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国际贸易学专业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必须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构建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完善高校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等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学 研究生培养 跨学科

跨学科,其最初含义为“合作研究”,最先于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出现。G·伯杰克在《跨学科——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问题》中指出跨学科是两门或者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紧密联系的和明显的相互作用,包括从简单的学术思想,甚至全面交流整个学术观点、方法、程序、认识和术语以及各种资料[1]。国内学者对“跨学科”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的80年代。跨学科的意义,在于能够充分整合并利用教育资源,并在最大程度上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许多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跨学科人才培养,尤其是研究生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同时也能培养大批符合时代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学科人才[2]。本文以国际贸易学专业为例,分析了新形势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优势和必要性以及目前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国际贸易学专业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必须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构建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完善高校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等建议。

1 国际贸易学专业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优势和必要性

现阶段,国际贸易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所以学科之间的交流與融合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1.1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是实现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可谓泾渭分明:一种是着力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把学生培养成“科研型”人才,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偏离了经济社会对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实践操作能力的诉求;另外一种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把学生培养成“能力型”人才,忽视了对学生理论修养的塑造。按照现有国内的学科门类设置与划分的标准,国际贸易学属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专业,契合了国际贸易学所固有的“应用”特质。据此,纯粹“一刀切”式的科研型培养目标定位明显偏离了所属学科的特性,而强调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定位就成为很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由此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近几年来,美国数次对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涉及轮胎、纺织品、钢丝产品等多种出口产品,其立案频率之高,世界贸易史上之罕见,不得不让我们反思。面对频繁的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诉讼,缺乏精通国际贸易法规和惯例人才的当事企业,别无选择,只能被动应付,进而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最后不得不痛失国外市场。

以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背景出现的电子商务,使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外贸单证无纸化、外贸经营虚拟化、外贸管理网络化等新情况,这对外贸人才的复合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培养复合型的高层次应用人才就成为大势所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也因此成为实现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1.2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国际经济贸易实践中,目标市场的异质性、交易过程的多变性、交易对象的动态性、交易模式复杂性等无疑为这一专业领域的实践增加了难度和挑战性,也开拓了更多的创新空间;这就要求国际贸易从业者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国际贸易学专业的创新性表现为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不断更新理论、开拓业务领域、规避商业风险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及时洞察外贸活动的动态及发展趋势,准确捕捉国际经贸信息;善于协调不同国家主体之间的冲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积极因素,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通过跨学科的研究生培养,能够使研究生免受原有的单一学科理论思维的羁绊,吸收其他学科理论的精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特定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合,进而实现理论的创新。而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跨学科研究生,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科之间关联性、交叉性、互补性,将一个学科的理论、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另外一个学科,从而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融合和创新。当前国际贸易学也必须和法学、英语、计算机等学科结合起来,使研究生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

1.3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是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国外高校普遍重视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且起步较早。20世纪50、60年代,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就已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培养,远远领先于我国。

在美国,许多研究型大学通过建立跨学科课题组、实验室、研究中心和跨院系委员会等多种组织形式,协调和推动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3]。如美国康奈尔大学通过设置跨学科专业和跨学科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和学院进行学习,通过各个学院、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协作,促进学校跨学科博士生、硕士生等类型人才的培养,使研究生培养水平不断提高[4]。

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建立了由领域(单一学科)专业群和复合专业群(由7个新的学科领域的专业组成)组成的流动型研究生教育体系,并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以促进学科前沿交叉领域的发展和研究生素质的提高[5]。可以看出,国外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学术能力与理论素养,而且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培养体系和组织管理模式。

国内一些知名高校也在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例如北京大学2006年成立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下设的理论生物学中心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6]。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才刚刚起步,在世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背景下,鉴于国际贸易学复合型和应用性的学科特性,在此领域进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必将成为大势所趋。

2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学专业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发展状况来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培养模式和组织体系,尤其在国际贸易学领域,对其跨学科的研究与实践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还存在诸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2.1 单一学科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培养方案的专业性影响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开展

单一学科人才培养的理念在我国根深蒂固,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已开辟了以单一学科模式培养人才的先河。新中国成立后,以苏联高等教育的模式为蓝本,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但改革的结果就是人才培养的单一性和专业性观念不断被强化,研究生教育被打上了浓重的专业对口的记号。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与本科生还能选修通识课不同,国际贸易学专业的研究生所修课程被严格限定在本专业范围内,目前还没有针对研究生开设跨学科课程,培养方案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跨学科培养研究生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还未被大多数院校认可和采纳,这种单一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观念严重制约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推进。

2.2 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欠缺制约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开展

我国研究生教育专业学科间森严的壁垒使得不同学科之间难以“侵入”对方,而跨学科培养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学科专业界限的打破,这就出现了专业学科的“捍卫”与跨学科的“破坏”之间的“敌对”,如何来调和这种矛盾呢,首先要建立二者能够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进行谈判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教学资源共享,因此,进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前提就是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只有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不同专业学科之间才能够进行交流、渗透以至于实现有机融合,但目前为止,国际贸易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使得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失去了最基本的前提,成为阻碍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又一因素。

2.3 学校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阻碍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开展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组织一般都是由学院、学系与研究中心所组成。而学院大多数都以一级学科为基础设置,体现了很强的专业性和单一性。各个学院之间彼此独立,在管理上都会强化学院边界,这种组织体系和管理机构导致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各为院系所有的教学资源难以实现共享。而如前所述,教学资源共享是进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前提,所以,不理顺目前高校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就很难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进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同样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国际贸易学专业的研究生是由研究生院和经济管理学院共同管理的,其中,研究生院负责学生的日常教学管理,而教学任务、课程设置、师资投入等都是由经济管理学院负责,而经济管理学院同其他院系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根本没有建立,导致国际贸易学专业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成为空中楼阁。

3 开展国家贸易学专业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几点建议

在国际贸易学专业进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可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定信念做出各种努力,这其中包括培养理念的更新、教学资源的共享、组织体系的理顺等,为进一步推进国际贸易学专业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进程,提高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提出以下主要建议。

3.1 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国际贸易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抛弃僵化的培养机制,改变过去单一、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尽快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观,认识到跨学科的重要性、可行性、和必然性。从观念和认识上明确跨学科的开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必须拓宽研究生的培养口径,打破专业学科的壁垒,尽量在相关学科之间寻求融合和创新。根据专业的特性和就业需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之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2 积极构建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从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研究生的就业率并不高于本科生,也就是说研究生在就业方面并没有显现出本来应有的优势性,究其原因,研究生“过强”的专业性并不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受本专业学科资源所限,一些学生知识面狭窄,仅限在本专业范围内,而專业之外的则全然不通。所以在资源利用上,必须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边界,改变各学科“画地为牢”的现状,整合学校现有的相关资源,使研究生在修业期间不仅只汲取本学科的营养,也能吸收相关学科的精华。针对国际贸易学专业,就必须加强与相关法学、外语、计算机的融合,实现经管、法学、外语、计算机等专业的资源共享。

3.3 完善高校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

实现国际贸易学专业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就是相应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的支撑,为此高校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规范管理上就应制定相应管理制度。高校不仅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政策,而且要建立有效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运作机制[7]。首先,建立一个跨学科培养的协调机构,打破各学院之间“各自为政”的现状,使之建立稳定、良好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培养关系。如经管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等相关院系就可以合作培养国际贸易学专业的研究生。其次,研究生院在课程开设、学分设置、论文选题、学位授予等方面也要做一些改革,为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提供制度支持。

参考文献

[1] 项蓓丽.跨学科研究: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95.

[2] 周叶中.关于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8):7.

[3] 郭煜,朱晓霞,等.医学领域中跨学科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外医学研究,2010(15):192.

[4] 王宇新,李保明.美国康奈尔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J].农业工程,2013(1):81.

[5] 张炜,邹晓东.现代大学跨学科科学术组织新型模式研究——名古屋大学的流动型教育和研究系统[J].比较教育研究,2003(6):24.

[6] 孟成民.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探析——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37.

[7] 张余洋,叶志彪,李汉霞.农科院校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探析——以蔬菜学专业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4):42.

作者:张春玲 徐玉梅

国际跨学科研究论文 篇2:

国际化背景下“旅游+外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正趋向于联动成一个协调而有机的整体,各行业及产业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表现出相应的全球化、一体化及国际化态势。而国际化这一概念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着人才需求类型的变化,交通运输行业以全球为视野的布局与发展也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出于交流与旅游的需要,“旅游+外语”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需求应运而生,而这种需求又在国际化背景下促使人才培养路径进行新的变革。

关键词:国际化背景;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高等教育出现后的很长时间内,对人才的培养多以单一学科为主,强调人才在能力上的专业性及专一性。但随着经济建设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及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逐渐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一体化态势,这使得单一行业专精的人才已经越发难以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自此出现。而就精神建设需求层面来说,当前人们已经有能力将跨国旅行作为追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方式,这也就为“旅游+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带来了更多的需求[1]。而在国际化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路径方面的探索又能借助各种类型的网络实时通信技术交流经验、获取先进理论知识,从而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一、国际化发展对复合型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

就高等教育层面来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其一是以电子网络与基因工程为核心和以信息科技与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方面的挑战,其二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显而易见,这两种挑战分别来自科技与经济发展层面,要应对科技发展层面的挑战,最扎实的做法是稳扎稳打、徐徐图之,而要应对国际化发展的挑战,则需要充分重视人才能力培养的多样化。事实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逐渐转向市场化以及专业化的方向,而对人才专业能力的需求则从“1”变成了“1+n”,也就是说过往在单一行业专精的人才将很难再站在社会发展的前列,因国际化发展导致社会前沿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开始加入多行业、跨专业和可融合的特质,因而以跨学科为主要趋势,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才能够完全顺应国际化發展的需求[2]。由此可见,国际化发展对复合型人才培养带来的首要影响是大幅提升了复合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并使复合型人才能够在社会发展及行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也就此使得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及培养策略进一步完善优化。而随着行业融合发展的愈发深入,这种机会的出现则与复合型人才的能力表现出正比例关系,即人才掌握的专业能力种类越多、切换融合应用越娴熟,人才所获得的机会就越多[3]。

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国际化发展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并不总是积极的。对于当今社会而言,在获得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之后,各行各业之间的连通性越来越强,行业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态势也使不同行业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而这种多样化则造成了行业内容的繁复性,使得行业水准提升的难度相比过去有了大幅提升,不同行业间融合的发展趋势使得这种繁复性进一步提升。此外社会多数行业都能够获得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因此在近几年间很多行业实际上已经面临着发展瓶颈,唯有等待科学技术中的重大突破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4],但即使如此,这些已达至发展瓶颈的行业也拥有着行业内容不同方向数量繁多的不同分支,以及高度完善的行业体系,这就使得单一行业人才的培养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及各种类型的资源,而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则需要使人才掌握一种学科以上的知识,因此所带来的各方面资源负担虽然未必是成倍增长,却因为不同行业的难度不同、人才各方面能力的相性不同,使得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时间和精力无法准确预估。但可以肯定的是,国际化发展同样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培养时间和专精程度评定等各方面的问题。所幸本文要涉及的旅游专业与外语专业并非社会科学学科,而是隶属于人文素养学科,因此在培养难度上相对较低,对培养路径的探究也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国际化背景下“旅游+外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色现状

要对“旅游+外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进行研究,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当前国内相关高校在国际化背景下培养该类型人才时表现出来的特征特色,进而对国内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建立起大概的认知。另一方面,这种了解也能够帮助找出该类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路径、实现该类型复合型人才的针对性培养及全面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5]。因此,本章节内容将从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三个角度入手,针对国际化背景下“旅游+外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特色进行深入研究。

(一)国际化特色

对于教育行业尤其是高等教育行业而言,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国际化特色是指培养过程中是否能够帮助人才建立起相应的国际语言能力,并在人才学习进修过程中使人才养成国际化视野。如果以“外语+法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作为参考,那么“外语+法律”跨学科进修的复合型人才显然除了要具备高水准的国际语言能力之外,还要对两国之间的法律乃至国际间通用的法律有详细且切实的了解,进而找出交流国之间在法律具体条文、执行能力及适用情况等方面的差异[6]。由此可见,国际化视野指的是能够跳出原生国文化、思维习惯所养成的思维定式,进而能够分别灵活应用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文化内涵对专业内容及工作相关事宜进行剖析,深挖其中可应用的内容,进而在从业过程中创造出自己的价值。而对于“旅游+外语”这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而言,其国际化特色除了具备相应的国际语言能力,能够顺利应用在跨文化交流中之外,还需要充分了解对象国与原生国各自的文化、历史、人文和风俗等与旅游相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该类型人才还需要了解旅游国际化相关的知识及技能,包括不同国家地理层面的一些知识。而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其教育层面所能够提供的国际化特色通常能在最基础的水平上保证人才的对外交流能力或是国际交流能力(一般依靠外语院校实现,部分高校可能会针对不同语系开设不同的外国语学院)。至于国际化视野的养成,则取决于高校的规模、办学能力及经济实力等,要使人才在就学、进修期间顺利养成应有的国际化视野,高校方面则需要大力推动院系与其他國家高校相关院系的交流合作活动,以留人才、交换生或其他常见的方式为人才提供可靠的交换条件及稳定的国外生存环境。而与高校方面建立交流的学校越多、国别越丰富,其他学校相互之间文化差异越大,越有助于人才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二)复合型特色

复合型特色相关内容的研究不再着眼于国别及与其他国外学校的来往,也无需考虑语言交流层面的问题,但依然要建立起具有复合型特征的跨专业视野。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早先人才培养模式最直观的区别在于专业的数量,显而易见复合型人才需要掌握并能够顺利应用的专业从一种进化到两种甚至是两种以上,因此如果以单一专业的视角看待不同专业的内容,很容易造成人才在面对不同专业时存在认知上的思维误区,这也就意味着不同专业的培养还需确保能使人才建立起从不同专业角度看待其他专业的能力,即不同专业思维转换的能力。然而即使掌握了这种能力,人才本身还要能够综合不同专业的内容进行思考,并以辩证的方式对待思考整合的结果,妥善处理不同专业在应用层面的冲突,此即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色[7]。从综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来看,要体现出培养过程中的复合型特色是该类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这是因为不同学科之间或多或少必然存在冲突,且这种冲突的存在对人才个人的创造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等各种具有极强主观色彩的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验。以“旅游+外语”这种类型的复合型人才为例,其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语种中的内容难以有效表达旅游内容的窘境,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或该问题在人才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多次出现,势必会影响到用户的服务体验,也意味着人才在复合型需求上的能力并不达标。所幸这方面的问题同样可以通过人才培养方式的调整进行解决,其核心在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推动不同专业的融合培养,落实到实际过程中,旅游专业学科与外语专业学科就可针对部分产生交叉的内容进行共同培养,如各语种中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或是语种中其他具有人文素养或文化特质的学科教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8]。而这些学科的教学也能帮助人才建立起对语种或旅游学科的认可,进而也就能够作用于人才在不同学科复合型视野上的培养,在帮助人才建立良好的专业基础的同时,也使人才掌握目标学科的一些其他相关性较强的知识,进而作用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及成型。

(三)应用型特色

应用型特色同样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如果说国际化特色是为了培养人才的视野,复合型特色是为了使人才拥有与视野相匹配的能力,那么应用型特色就是为了确保人才的能力能够完全得到应用。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一部分本科院校完成了从知识与技能并重(事实上偏向知识)向应用型或技术型院校的改革,这一过程的结束标志着这些院校已完全转为应用型院校。相比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其他专业而言,旅游专业本身具有强调应用型的特质,其专业内所有学科所学内容无论多少均是为了服务就业而开设的。就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培养特点来看,旅游专业的人才始终强调对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之间有很高的契合度,理论与实践的互相渗透也达到了其他多数专业未能达到的水准,这固然是出于专业本质上的需求[9]。而在国际化背景下,要实现旅游专业与外语专业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势必还要完成外语专业与旅游专业之间相关学科的渗透工作,进而确保人才在外语学科中所学的知识内容能够有效应用在旅游专业中,或是反向进行应用。相比其他类型学科的融合而言,旅游学科与外语学科都是具有强应用性的学科,且两者之间的融合不仅顺应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也为人才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因此,应用型特色的养成在三种特色中具有最小的执行难度,这正是因为这一特色恰好契合了两种学科以应用为本质的教学目的。

三、国际化背景下“旅游+外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明确“旅游+外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特色,对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等同于获得了理论依据与方向,因此在人才培养路径上的研究只要依葫芦画瓢,将研究出的培养路径进行应用模拟,找出培养路径中存在的问题及细节并加以改正,就能够培养出符合国际化标准的“旅游+外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在通过大量的推敲之后,本文认为“旅游+外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需满足课程改革优化、师资力量提升及国际化氛围营造三方面要求。

(一)优化课程改革,实现学科跨越

所有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与根本要求均是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而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设置。国际化背景下既然出现了培养“旅游+外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那么在课程的设置上就需要进行调整,无论是旅游学科的课程还是外语学科的课程,在设置上均不可只专注于内容,而是要以学科跨越为目的,重新进行课程内容及结构的设置,进而促成相应的课程优化改革。“旅游+外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围绕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复合型及应用型特色开展的,因此需要高校方面考量非跨专业学科的基础,确定跨学科的专业并调整课程内容[10]。在具体的执行方法上,可尝试将跨专业学科的总学分上调,并通过多个教育平台共同进行不同专业知识的针对性教学及专业技能培养,同时不同平台相结合,执行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学,进而为不同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发展方向上的支持。一般认为平台的数量不限,越少越好,或是单个平台同时具备多方面功能,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而在内容上平台需要同时具备教育能力、外语教育能力、专业教育能力及实践教学功能。对于外语专业而言,则需要根据专业类型进行调整,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置换,以对应外语语种专业课程代替大学英语课程,包括课程设置内容及设置方式同样需要替换。而对于专业中的跨学科课程则可尝试同时进行双语授课,并在语言类课程中尝试植入旅游类课程,进而培养人才在旅游专业上的专业素养及实践应用能力。最后,平台中负责专业教育的模块可引入国际化教育内容中与旅游及外语相关的并具有高水准通用性的专业课程,且引入课程应以全英文形式授课。这种做法会使得跨学科课程被深深烙印上复合型色彩,进而在教育过程中对人才同时产生两种专业内容的理论渗透及影响,能够使人才有效建立起学科复合意识,进而帮助人才实现跨学科知识技能的灵活贯通应用。

(二)提升师资力量,达成国际化水平

師资力量的高低同样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旅游+外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强大的师资力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教材及课程的教育价值,还能进一步发掘教材中潜藏的具有深层次教育效果的内容,因此在“旅游+外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上需要重视师资力量的提升。这种提升主要体现在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上,而对于外语专业及旅游专业而言,其师资构成一般可分为外聘教师、资历教师及新进教师三种类型,通常情况下外语专业中外籍外聘教师的数量会更高。因此,师资力量的提升就需要同时从这三方面下手:一是强化外籍外聘教师的聘用力度,在教师专业的选择上除外语专业之外,也可包括旅游相关专业乃至人文历史专业的教师,后者可负责专业性要求较低的跨学科专业课程,而前者则能够应用在专业化课程教学中;二是针对资历教师的国际化水准进行提升,这种提升在具体方法上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但会受到教师个人状况的限制,最理想的方法是委任中青年、年富力强且具有一定对外交流能力的教师,以这类教师为骨干开展海外访学活动,对于年岁较大的教师则不适合应用这一方法,但可为这部分教师委派学生翻译,由这部分教师负责海外院校的访学接待工作;三是新进教师的国际化,新进教师的国际化可从其受教育经历上入手,尽可能要求新进教师拥有较高水平的外语专业/旅游专业(相对教师本人的专业而言)背景,或是有过国际交流、在国外长期生活及学习的经历。

(三)营造国际化氛围,锻炼应用能力

教育环境对人才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因而“旅游+外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然离不开国际化氛围的营造。事实上,国际化氛围的营造除了能够在环境层面对人才产生影响之外,还能强化人才的应用能力。而在具体的执行方式上,院校方面可尝试邀请国外相关专业知名学者、教授或评论家前往学校开展讲座,与人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另外还可尽可能发动在校外籍留学生与本校学生之间的联谊活动,这样一来学校方面培养的本土人才就能够借联谊机会充分了解到其他国家语言背后的文化、历史、人文和风土等,同时也能在这一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语言能力,这对人才旅游专业能力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最后,学校方面开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样能为人才创造浓郁的国际化氛围。

四、结束语

不可否认的是,外语类学院在培养“旅游+外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时具有独特的优势,相比旅游学院而言,外语类学院还能够提供更浓郁的国际化环境。而在国际化背景下,“旅游+外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然要重视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三方面特征的发挥,并围绕这三方面内容采取相应的路径,进而满足国际化背景下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静,黄瑾.“旅游+外语”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外语类院校为例[J].北方经贸,2018,(7):142-145.

[2]苏丹丹,侯文静.基于SOI模式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才智,2018,(31):169-170.

[3]何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10):125-126.

[4]张威.“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0,6(4):178+180.

[5]任良耀.复合应用型旅游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内涵解析[J].黄山学院学报,2016,18(4):133-136.

[6]何姗,袁菁.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国际化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交际,2017(16):117-118.

[7]滕春燕.“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复合型外语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7):93-97.

[8]苏静.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路径探析——法国高校应用外语专业建设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1):92-96.

[9]王卓.从简单复合到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谈新时代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J].山东外语教学,2018,39(3):61-69.

[10]郭红芳.国际化背景下国际旅游人才培养路径——以湖南外贸职业学院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1):78-80.

作者:梁秋萍,蒙素华,罗春霞

国际跨学科研究论文 篇3:

国际共运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内容摘要 由于共性的和特殊的种种因素,国际共运研究的支撑资源日益枯竭,表面的辉煌难掩处境的艰难。从学术研究角度说,国际共运的理论与实践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研究对象、研究者和研究成果都要有正确的定位。国际共运研究要为社会服务,但不能随政治风向起舞,而应以自己独特的学术功能促进社会发展。

关键词 国际共运 比较政治 学术 政治

作者 孔寒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东欧研究中心主任。(北京 100871)

冷眼一看,与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研究一样,国际共运研究也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教授多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点多了,每年获得此类学位的硕士、博士多了,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论文多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本学科全国只有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不超过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教授不过十余人。现如今,全国有科社与国际共运博士学位授予点2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94个,教授数量已逾百人。然而,在这种表面辉煌的下面,国际共运研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其突出表现是整体学术水平不高,作为学科主要支撑的真正学者日渐稀缺。比如,一本被列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重点编写教材,无论它的首席专家还是全书的内容,或是全书使用的文献都显得那么苍白乏力。其实,国际共运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形成与演变,社会主义政党的出现与分化,无产阶级革命及其后果,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扩展和曲折,以及构成国际共运的无数人与事,都是非常值得认真研究的。国际共运学科各种资源的枯竭并不意味着这些研究对象的消失,恰恰相反,即使从实用角度说,中国学者也应重视对它们的研究,甚至可以说这种研究比以前更为重要。然而,问题在于怎样进行研究,国际共运研究到底是能够持久的学术,还是痛快一时的政论?

国际共运研究需要正确的定位

本文谈及的是学术研究,而非政论。何谓学术研究?依笔者自己的粗俗理解,它应当是研究者运用某种研究方法对某个或某些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仔细探讨,形成知识产权独占的看法的过程。学术研究需有端正的研究态度,客观的研究对象,适当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丰满的研究结果,而所有这些的前提是要有一个正确的研究定位。

由于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等在现实生活中有独特地位的范畴为主要内容,国际共运研究往往也因对象的特殊性而变得非同寻常起来。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学科定位的政治性重于学术性,甚至被赋予了诠释真理、为人类指点迷津的宏大使命。事实上,即使往大了说,国际共运研究及其成果不过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支线领域,不可能处于“垄断市场、垄断行业、垄断品牌”以致“垄断真理”的地位。如果往小了讲,国际共运研究能否作为长期存在的独立学科在学界尚有不同的看法,仍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因为它本身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衍生物,地位高低、作用大小与社会主义的发展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原苏联东欧地区,社会制度发生改变之后,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专门机构都不复存在了,相关内容都被置于历史学或政治学的研究领域里。所以,国际共运研究带有极强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它既非存续古老又非自然而成的,对现实政治有很大的依附性。正因如此,国际共运研究时常被置于不胜寒之高空,时有远离和曲解丰富的现实,时有歌颂和诠释同样被从历史或思想史中单独抽出来的人物、思想和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门似乎人人可为之的“学科”。就目前而言,新入门者少有“科班”出身的,事实上从学科意义上国际共运研究已无“科班”可言了,因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少数几个有国际共运本科专业的高校已有20多年不招生了。于是,文史哲理工医,不论来自哪门哪科,都可入国际共运研究之“行”,国际共运研究之门因而也被公认为既“好进”又“好出”。这不是说不能进行跨学科研究,但没有丰厚的专业积累很难有高深的学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国际共运越来越成为脱“学历之贫”、“学问之贫”和“学位之贫”的一条“好走的路”。

学科定位高了,国际共运的研究者中也有许多人力图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具有“救国救民救世界”之宏大意义。对这些研究者来说,肩负的历史使命似乎远远高于承担的学术任务,超越学术意义的政治价值成为学术研究的主要衡量标准。研究者自身好像也因研究一切思想中最杰出的思想,一切革命中最伟大的革命,一切政党中最优秀的政党,一切社会制度中最美好的制度而得到了无限升华,成为非同一般的学者。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言必稱马列教导,文必引马列经典,胸怀一些让俗人看起来有些不着边际的大志,久而久之,甚至养成了一种独特并有些盛气凌人的气质。

如此这般的研究和研究者,使得国际共运研究长期缺少支撑的“地气”,飘浮在空中,曲高和寡,相关的国际共运研究成果少有“长命者”。如果真像诸如纯粹哲学、纯粹数学那样的学问,深奥和清高似乎也无可非议,这或许是“阳春白雪”的属性使然。但是,国际共运研究地位虽高可并不深奥,研究者更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本质就是大多数人参与并且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彻底解放,所以,关于这种运动的研究和研究者当属“下里巴人”之列。可是,研究地位被政治所“抬高”,研究成果为使命所“神化”,研究者刻意追求的目标也多半是“非学术性的”。如此这般,国际共运研究在社会科学圈子里的路越走越窄,日益被边缘化,甚至能否继续存在都成了现实的问题。

国际共运研究应是现实政治的“医生”

学术依附于政治的直接结果,就是失去了自我,国际共运研究在这方面的弱点尤其突出,随现实政治的“风向”来选择自己的研究对象是它的一大特色。重点研究什么事件,什么人物,什么思想,什么组织以及如何评价它们,主要取决于现实政治需要,而非它们的纯粹的学术价值。换句话说,国际共运研究的学术价值大小取决于它的现实政治意义。

上世纪末,笔者曾参与撰写了《国际共运史学百年》一书,对此有比较深的记忆。社会科学研究为现实服务,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似乎也无可非议。但是,学术研究不能太功利化,更不能成为错误政治的帮凶。失去自我的学术,就难以谓之学术。比如,现实政治强调的是革命,国际共运研究论及的重点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阶级斗争思想,以及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这样的实践。现实政治强调的是改革,国际共运研究论及的重点就是这些思想家改革和建设的理论,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践。总之,学者们重点论证的就是现实政治在理论上如何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实践上怎样与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规律相一致。不夸张地说,看看国际共运研究文献的目录,就大体上可以判断出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主题。反之,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主题也基本上能推测出国际共运研究的重点。对社会科学来说,完全脱离现实政治的学术研究是很难做到的,即使做到了,其社会价值也很难快速体现。问题在于,学术研究与现实政治可以结合,但不应是失去自我判断的迎逢。保持自我的结合,学术可以促进现实政治的发展;而失去自我的迎逢,学术研究难以起到校正、补充的社会功能。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医生,一个社会的顺利发展也离不开“医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术研究就是社会健康发展的“治病医生”和“保健医生”。医生的使命是“治病救人”,但开出的医方都是“难听的”或“难吃的”。哪有好吃的“良药”呢?“甜言蜜语”在大多时候都是“毒药”。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非常复杂,其发展也很曲折,对许多思想、人物和事件的评价都受制于这些复杂和曲折。反映在国际共运研究上,许多研究成果随现实政治的“风向”从左向右不停地摆动,评价定性大起大落,既少有也难有学术标准。比如,布哈林、纳吉、铁托和赫鲁晓夫等人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思想主张,在上世纪50~60年代都被定性为反马克思主义的或修正主义的,当时与此有关的研究成果都是论证这些思想主张是如何背叛马克思主义和反社会主义,而这些历史人物也都被定性为修正主义分子。时过境迁,当改革成为现实政治的主题时,他们的思想与实践似乎又成了改革开放的先驱,而他们本人又程度不同地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或改革的先驱。

必须承认,面对强悍的现实政治,学术(包括研究者和研究成果)都是弱势的。学术研究能否自我或者自我到什么程度,往往取决于现实政治是否宽松和宽松到什么程度。所以,没有理由单单地责备国际共运的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许多非常值得研究的人物、思想和事件在国际共运研究文献中的定性,都是由社会主义到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或者由马克思主义到修正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这种不断变换着结论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使国际共运研究的学术价值大大打了折扣。

国际共运研究需要操作层面上的方法

不要说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就是与社会科学的其他一些学科研究相比,国际共运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的缺陷都是比较突出的。表面上,各种研究成果都声称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似乎不存在任何问题。然而,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主义即使可以算作一种研究方法的话,那也只是一种指导思想层面的方法,既不是全部,更不能代替具体操作层面的研究方法。

揭示不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之一,但非轻而易举可以为之,需要适当并且是具体的研究方法,花大量的研究时间,这相当于工科研究的实验室过程。珍妮·古道尔在非洲原始森林中用了38年的时间研究大猩猩,最终发现大猩猩会使用工具和具有丰富的情感,她因而成为著名的动物学家。可是,在国际共运研究文献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历史证明”,“显而易见”之类的短语非常多,连接两种现象的往往就是这些短语,轻而易举地以这类判断将甚至是很艰难的研究过程替代了。问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某个原理真的能说明任何不同现象之间的具体联系吗?历史是如何“证明”的?怎么就“显而易见”了?说不清楚这些,得出的结论就是武断的或苍白的,因而也就是没有说服力。几个那样的短语弥补不了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只能成了唬人的“大帽子”。

其实,在国际共运研究中,如果使用恰当的研究方法,揭示不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比如,在谈到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时,许多文献都说经济建设没有搞好是其中之一。一般而论,这样说好像是有道理的。如果苏联的经济发展强于美国,东欧的经济发展强于西欧,苏东剧变估计十之八九是不会发生的。问题在于,什么叫经济建设没搞好?没搞好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导致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甚至国家的解体?也就是说,经济建设没搞好与政治制度崩溃这两种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再比如,关于经济建设没有搞好的原因,发展比例失调差不多是国际共运史学界的一个共识。可是,四对六是比例失调,九对一也是比例失调,到底哪种比例失调会导致经济发展的崩溃?比例失调的临界点在哪里?不仅经济方面,政治方面也同样需要“量化”的研究。比如,是什么促使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从“鱼和水”到“油和水”,再到“火和水”的转化?党群关系逆向转化有没有一个质变的节点?苏联东欧剧变、党群关系、社会发展模式等问题,是国际共运史学界近十几年的研究重点,其成果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毫不为过。但是,绝大多数成果是随着政治大气候写出来的,而少有运用某种具体的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出来的。这样的成果虽然表面气势恢宏,虽然政治理论水平貌似高深,但学术生命很难持久,多半昙花一现。真正的科学研究需要一個按照具体方法进行的“实验室过程”,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精心论证,最终得出知识产权独占的结论。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具体的方法,也就没有真正的科学研究。领会、掌握马克思主义固然重要,但那也只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方法,而不是具体应用上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等,都是意识形态色彩比较强的政治价值观或指导思想,虽然不可忽视,但无论如何代替不了价值观念中立的具体研究方法。国际共运研究的各种成果差不多都重前者而轻后者,或者说有前者而无后者。其结果,许多研究成果都是一时的,并且政治价值大于长久的学术价值。正因如此,国际共运研究在社会科学中的政治地位始终不低,而学术地位却是一直不高,而且有每况愈下之势。

国际共运研究内容应当有血有肉

由于上述原因,国际共运研究成果不论是文章还是著作几乎多半都是板着面孔、正襟危坐的,内容深奥但阅读起来又轻松的作品十分少见。在“世界社会主义概论”的课堂上,学生曾经对笔者说,他们最不喜欢读的就是有关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文章和著作,因为它们太正统了,都是干巴巴的,缺血少肉。

平心而论,这种现象还是根源于国际共运研究者的一种误读。国际共运的研究对象,不论思想和理论,或政党和社会运动,或国际组织和社会制度,或政治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是研究者们“学问化”把它们变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或“妖魔”。丰富多彩的生活完全可以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反映出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杰作《共产党宣言》是一个纲领性的文献,它的突出之处除独特的思想之外,语言生动也很明显,而非板着面孔的说教。比如,他们是用这样的语言来批判封建的社会主义:“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为了拉拢人民,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作旗帜来挥舞。但是,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都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葛优、巩俐和姜武等人主演的电影《活着》,李仁堂主演的《青松岭》,陈强、陈佩斯父子主演的《二子开店》,张双利、石小满和谢联等人主演的《大碗茶》等影片,虽属文化作品,但展现的却是高度真实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境况,内涵是非常深刻的。同样的内容放在国际共运研究当中,在经典的著作、高深的经验和教训的帮衬下,许多成果都变成了“木乃伊”和“猪排骨”。它们突出的是论证的政治正确性,而少有的却是构成文献灵魂的思想和耐人回味的语言。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艺术作品如此,国际共运研究更应如此。

作者:孔寒冰

上一篇:新农村建筑设计论文下一篇:艺术学田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