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对策研究

2022-12-27

民族精神既是一个民族认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也是一个民族心理、传统、文化、思想和情感的综合体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复兴和发展, 有赖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塑造和培育。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 在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的新时期,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 如何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高校必须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 本文就高校如何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作如下研究。

1 切实提高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重要性的认识, 自觉用民族精神指导与激励大学生的思想与行动

(1)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形势下,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 既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的竞争, 更是民族精神的竞争。因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是一个民族信心和力量的源泉, 是一个民族的生存之本、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没有民族精神, 就没有民族认同;没有民族认同, 就没有民族凝聚;没有民族凝聚, 就没有民族发展;没有民族发展, 就成就不了民族伟业, 也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 民族精神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在各国之间的竞争中,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高校培养的人才, 其思想道德素质如何,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和今后综合国力竞争的成败。为此, 坚持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既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 更是我国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必需。

(2)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 努力实现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自觉地把自己的成长成才同祖国和民族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和积极地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这是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的重要方面和可靠基础。并在实现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中发挥示范、辐射和推动作用, 把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充分发挥全民族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创造性,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3)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指出,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并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既包括党性党风能力建设, 也包括领导思想能力建设。因此, 不断巩固党执政能力的思想基础, 加强党执政能力的思想建设与领导, 努力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基础。所以,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以党建工作为龙头,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大力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确保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的主体是人,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必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坚持以大学生为本, 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 就必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 大力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帮助大学生实现由自发发展向自觉发展的转变, 为大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为此,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相结合, 引导大学生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真正实现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5)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确保我国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国际化和大众化阶段以后, 高等教育工作重心从外延扩张转入内涵发展。在这种形势下, 要加快高等教育发展, 就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方向, 加快人才培养质量发展。因而, 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这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在培育“四有”人才工作中, 其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都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同时, 大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是贯彻落实“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重要举措。因此, 必须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在大学生中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这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 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学生与家长切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 更是确保我国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2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把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融入于课堂教学全过程

(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要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相结合, 要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 要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不断开拓创新相结合,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 有针对性地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要紧密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际,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程的建设中, 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把育人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根本, 深入挖掘民族精神内涵, 增加民族精神内容, 突出民族精神教育, 实现民族精神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在大学生明确什么是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上, 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国革命传统和各民族平等团结教育,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经济全球化与民族精神培育等关系, 确立国家利益和民族意识, 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发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社会责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的精神, 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 充分发挥形势政策课程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激励作用。结合民族文化、重要时事和先进典型, 在形势政策课中突出民族精神教育, 大力宣传我国、天津市和高等教育的形势政策与发展目标,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帮助大学生全面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目前的形势任务, 引导大学生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激励大学生确立成才目标, 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积极投身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天津国际港口大都市建设和高校校园建设之中。

(3) 充分发挥人文社科课程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引导作用。人文科学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民族精神是人文科学的灵魂, 必须充分发挥人文社科课程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作用。要采取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方式, 在加强必修课程建设的同时, 从国家意识、民族利益、国家安全、文化认同、校园精神和学生品德等出发, 增设与民族精神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 特别是开设一些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课程或专题讲座。比如:《中华民族精神概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学修养》等。教师在讲授中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 注重激发大学生对科学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使大学生自觉地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 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 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4) 充分发挥各门专业课程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渗透作用。各门专业课教师是知识和民族精神的传播者。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路人, 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深刻的内涵性、强大的启蒙性和典型的示范性。因此, 各门专业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 努力挖掘课程中的民族精神内涵, 讲授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 把民族精神教育有机融入、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 实现知识传授和民族精神教育相统一。要发掘学校现有的校风、教风、学风资源, 努力加强优良教风和学风的典型教育,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增强大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和对学校的热爱与自豪。

3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 把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贯穿于校园文化全过程

(1)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熏陶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加快发展, 我国各高校形成了多校区的现状。在校园规划和环境建设中, 要增加名人名言的展板与塑像, 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民族精神的内涵。要加强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板报和校史展览馆、文化长廊等阵地建设, 深入开展民族文化、基本校情、校园新闻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教育。要着力挖掘民族精神中的和谐思想,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基本礼仪、尊重老师、孝敬父母、友爱同学的教育, 引导学生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建成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要努力挖掘校史、校训、校情等资源,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使广大学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激励作用。要采取与实行“学分制”和“证书制”, 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要加强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联合会建设, 增加理论学术类社团, 创建经典性社团, 并选派优秀教师给予指导。要依托相关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天津文化特点, 组织大学生开展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理论研究, 使大学生把民族精神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才结合起来。要鼓励其他类型的学生社团, 以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和灵活多样的方式, 积极开展体现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文体活动, 增强民族精神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 加强党团组织活动建设, 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活动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骨干作用。要通过党章学习小组、网上党校和党校培训等方式, 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教育, 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领导核心和中流砥柱作用, 不断增强对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积极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要采取多种方式, 在大学生党员中, 集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做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率。在学生党支部活动中, 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内容, 发挥党支部凝聚、影响和引导大学生的优势, 使党支部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战斗堡垒。大学生团组织要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 引导大学生把民族利益作为自己的第一追求,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勤奋好学, 增长才干, 服务祖国, 奉献社会。

4 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把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渗透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1)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民族精神的发展, 也离不开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 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积极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 在融入和奉献社会中, 体现自身社会价值。要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就业实践基地、创业实践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 并把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就业创业和公益性服务相结合, 使大学生在广泛接触社会中, 升华思想境界,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奉献祖国意识和立志成才意识, 自愿到社会基层建功立业。要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升、天津发展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民族精神教育的最好素材, 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使民族精神教育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2) 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中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不仅表现为政治形态和精神形态, 也表现为秀美山川、历史遗迹、风景名胜、城市建设和知名品牌等物质形态。因此, 要在注重拓展物质形态教育载体建设的同时, 运用全国和天津市的民族精神物质形态, 利用假期、回家探亲和社会实践等时机, 倡导与组织大学生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和名胜古迹, 观看文明建设成果, 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深化大学生的民族情感。全国和天津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浓缩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展示了中华儿女奋发进取的精神,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和民族精神寄托的重要场所。因此, 要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烈士纪念碑、各类建设成果展等, 组织祭扫革命烈士墓、拜访革命老前辈、走访各种先进人物等活动, 使民族精神渗透于大学生的心灵之中, 融入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之内, 在思想和行动上表现出鲜明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摘要:在分析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重要意义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中,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与方法, 具有理论性和操作性。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对策

参考文献

[1]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 中国高等教育.

[3] 道德与文明.

上一篇:加强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探析下一篇:社会实践是学校不可或缺的课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