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艺术院校素描教学论文

2022-04-27

刘先生的绘画之路一如他的为人之风格,诚恳谦逊,务实而坚定,执着追求艺术。从思想感情到学术追求上,始终贴进生活、贴近民众,使作品始终饱含着大自然原生态赋予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其作品有非常强烈的个人追求和突破,从容不迫地从传统入手,融入大自然的情怀。把人的感受融入到生活中,用笔墨表达人的思想,借花草树木的自然美,呈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抒怀人世间的美与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等艺术院校素描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等艺术院校素描教学论文 篇1:

刘汉民作品选登

刘汉民

1945年生,祖籍山东省掖县。1968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1985年入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原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全国美术技法理论研究会会员,黑龙江青年艺术家协会顾问。现为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艺术系主任和广东梅州嘉应(大学)学院客座教授,在基础课教学上有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曾多次参加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素描教学研讨会,有论文发表在美术专刊上,出版有《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绘画设计教学大系·素描教材》、《素描教学》两部专著,《刘汉民山水画集》两部。《美术》、《国画家》、《江苏画刊》、《美术大观》、《中国国画家》、《世界知识画报》、《鉴赏收藏》、《财经界》、《中国艺术经典》、《中国艺术品投资》、《寰亚周刊》、《黑龙江画报》、《黑龙江风采》等著名刊物经常刊登刘汉民国画作品。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级展览和各级画廊展出,国家及省、市美术专刊、杂志、报纸及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宣传报导。2005年,在泰国曼谷,获《亚太地区名家水墨画展》金奖。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奖,亦在国内外美术馆、画廊展出被收藏。美国《国际日报》2006年8月27日刊登了刘汉民的国画作品并高度评价他“将成为当代中国山水画中很有个性的画家之一”。 我国著名画家、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卢禹舜的《苍浑淳厚 造境幽远》一文,充分体现出了对汉民老师的赞赏。

高等艺术院校素描教学论文 篇2:

自然天成 妙趣横生

刘先生的绘画之路一如他的为人之风格,诚恳谦逊,务实而坚定,执着追求艺术。从思想感情到学术追求上,始终贴进生活、贴近民众,使作品始终饱含着大自然原生态赋予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其作品有非常强烈的个人追求和突破,从容不迫地从传统入手,融入大自然的情怀。把人的感受融入到生活中,用笔墨表达人的思想,借花草树木的自然美,呈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抒怀人世间的美与丑。这也是艺术家创作之源泉,也是艺术之根本。他善于描绘花鸟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活泼生气,又精于表现画家的心灵感受和动人想象。以笔墨再现自然对象内在的生命状态,在“似与不似”之间体会艺术魅力。他在创作中就特别注重找到适合入画的切入点,讲究气韵生动,注重传统笔墨关系,努力表现自己对花鸟草木的意蕴与寄情。以满腔的热情讴歌自然和生命,以淋漓酣畅、清秀飘逸的笔墨语言,描写花鸟画的形神意趣。同时,画里画外充满了他独特的艺术情怀和艺术灵气,朦胧淡雅。以他广阔的阅历、深厚的功底、良好的修养、高洁的品性,为写意花鸟画注入了一股清丽高雅、浑朴滋茂之风,也为他的画作熔铸了厚重的艺术与人文内涵。他不断寻求墨与色、自然与心灵的和谐,向我们展现出万紫千红的花鸟世界,呈现给我们一个大气典雅、宁静中蕴涵热情的花鸟画世界,他是天之骄子,始终踏着美的旋律,正一步一步地走向巅峰。时至今天,所谓的实力派画家到处泛滥的时候,他是真正为数不多,卓尔不群的实力派画家之一。

刘汉民 1945年生人,祖籍山东省掖县。1968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1985年入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原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全国美术技法理论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青年艺术家协会顾问。

现为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艺术系主任、广东梅州嘉应(大学)学院客座教授。在基础课教学上有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曾多次参加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素描教学研讨会并有论文发表。出版《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绘画设计教学大系·素描教材》《素描教学》两部专著,出版《刘汉民山水画集》两部。国画作品刊登《美术》《国画家》《江苏画刊》《美术大观》《国画家》《世界知识画报》《收藏参考》《中国艺术经典》《中国艺术品投资》《黑龙江画报》《黑龙江风采》等刊物。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展览并获奖,亦被国内外美术馆展出、收藏。其艺事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做专题报道。1991年在日本东京获“中国残疾人画展”金牌奖,2005年在泰国曼谷获“亚太地区名家水墨画展”金奖。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卢禹舜的《苍浑淳厚 造境幽远》一文,充分体现出了对汉民老师的赞赏。美国《国际日报》2006年8月27日刊登了国画作品并高度评价“他将成为当代中国山水画中很有个性的画家之一”。

作者:苏行

高等艺术院校素描教学论文 篇3:

以巴蜀石刻造像为蓝本的素描教学实践

摘要:巴蜀石刻造像作为重要的传统石窟艺术,历史积淀深厚,造型精美绝伦、雕刻水准极高,其图像本身就极具东方美学价值,是区域性美术传统视觉图式研究的典型代表。将这些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典范引入到当下高校的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实践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这种引入是现代美术教育理念与民间艺术资源的有机结合,是对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的有效实践,是对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设计素描特色课程教学的一次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巴蜀石刻造像  图式引入  设计素描教学

巴蜀地区的石窟造像艺术根植于悠久的巴蜀文化沃土,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开拓了石窟艺术的新天地。其中,最为著名的大足石刻以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典范,与敦煌、云岗、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

作为巴蜀地区的高等艺术院校,一直以来,我们就思考着以本地域的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背景下,于基础课程教学之中努力发掘本地域优秀的文化特色。我们坐拥着气势恢宏、博大精深的石窟艺术资源,如何将这些造型精美、积淀深厚、雕刻水准极高的石刻造像经典作品引入到当下高校的艺术教育中,作为高校基础教学的研究资源,并以此引导学生认知本地域优秀的石窟造像艺术,并将其转化到设计素描表现的要素中,以一个全新的审美视觉,去获得无尽的思想启迪和自由的表达空间,这正是我们在基础课程建设上确定的方向和重点打造的特色课程品牌。

一、巴蜀石刻造像资源丰富,极富中国特色

巴蜀地区的石刻造像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的优秀代表,主要以摩崖石刻造像最为精彩。具有代表性的有四川安岳石窟,有石刻造像近10万尊,分布105处,开创于初唐,现存最早的造像题记为开元十一年(723);最为著名的重庆大足石窟,有石刻造像5万尊,分布地点40余处,最早开创于晚唐景福元年(892)。 除此之外,本地域还有众多的石刻遗址,如万州太白岩石刻群、合川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永川陈食佛崖寺摩崖造像、江津朝源观道教摩崖造像、潼南五硐复兴岩摩崖造像等等。巴蜀地区的石刻造像分布广泛,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成为我国石窟造像艺术璀璨的明珠。

这些石刻造像的题材都是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道教造像,以及儒道合一的造像,注重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极具东方美学价值:在立体造型的技法上,运用写实与夸张互补的手法,对不同的人物赋予不同的性格特征,务求传神写心;强调善恶美丑的强烈对比,表现的内容贴近生活,语言通俗,既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又有极大的社会教化作用;在布局上,是艺术、宗教、科学、自然的巧妙结合;在审美上,融神秘、自然、典雅三者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借鉴的审美要求;在表现形式上,突破了一些宗教雕塑的旧程式,有了创造性的发展,神像人化、人神合一,极富中国特色,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典范。

二、巴蜀石刻造像图式在设计素描教学中的应用

素描是一门关于认识和表现形(体)的学问,是指导和表达造型设计的一种最基本的、辩证的、逻辑严密的思维方式。由于中国的素描教学体系是从西方引进,当下国内各高等艺术院校通常沿用的是西方的一套教学方式,在基础素描阶段为了研究透视、比例、光影、明暗等造型规律,以画石膏几何体,生产生活类器物,古希腊、古罗马石膏雕像最为常见,西化的课堂常规教学模式似乎已成为各高校约定俗成的普遍规则。但是,我们认为素描作为高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先驱课程,在吸收西方的优秀教学经验的同时,还应当思考如何突破西方文化的中心主义,使本民族的文化观念、精神价值、审美取向得到尊重与最大限度的认同。

巴蜀石窟造像藝术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所涉内容更多是接地气的本地域传统艺术领域的研究。因此,我们将传统石刻造像艺术引入到设计素描教学中,着力探讨与研究发掘石刻造像图式在素描教学语境下的应用,丰富了素描课程的教学内涵,为素描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学生通过对石窟造像的观看、分析和理解,一方面能认识和了解了传统石刻造型的基本规律和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和开拓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多维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石窟造像艺术的图像形式将西式素描的专业练习在乏味和枯燥的训练中解脱出来,通过石刻的雕塑语言去认识、去欣赏、去感悟、去挖掘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寻找艺术表现的真谛,继而对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了综合培养。

实施中国传统艺术在设计素描教学的渗透是交叉性很强的课题,把单纯的素描造型技能训练向多元化的设计意识方向培养,既达到了原有的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民间美术的情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三、以巴渝石窟造像艺术为蓝本的设计素描教学实践

以巴渝石窟造像艺术为蓝本的素描教学实验立足于本地域文化特色,透过石刻造像艺术+素描教学的方式,从巴渝石窟造像艺术的美学形式出发,以石刻造像的图式研究为着手点,通过提取、打散、解构、重构、置换的方式重新组织画面次序,达到更新形式感的目的。在此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石刻造像的造型元素形态进行主观重组,但局部细节的刻画仍然沿用写实的刻画方式进行,其关键是注重前期图像的形式感问题,期间分析石窟艺术在中国历史脉络中各式图案符号的意义内涵和图式的视觉形态,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启发、采集造型元素,通过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从思想文化上对学生审美意识和创造性进行提升。

将巴蜀地区石刻造像图式融入到设计素描教学实践中是课程开发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它需要传承、分析石窟艺术形成的历史渊源和装饰特点以及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它属于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总体包含写实素描和设计素描综合表现两大研究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三个教学步骤:“巴蜀石刻造像图像笔记”“巴蜀石刻造像图文绘本”“巴蜀石刻造像素描创作”。

具体实施起来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组织学生到石刻博物馆现场观摩,将教学课堂延伸到实地。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多角度记录拍摄收集图像资料,通过速写及文字记录感受,教师组织集体讨论,师生共同分享对优秀石窟艺术的感悟。然后回到画室整理资料,形成创作方案,完成“巴蜀石刻造像图像笔记”。

借助完成的“图像笔记”进行大量的速写小稿构思,整理出“巴蜀石刻造像图文绘本”。

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巴蜀石刻造像素描创作”。第一阶段完成巴蜀石刻造像写实素描。写实阶段是基础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和感悟石窟艺术经典作品的造型语汇,着力于学生的眼、心、手的和谐统一;第二阶段完成巴蜀石刻造像设计素描综合表现。此阶段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意象或抽象手法,以及材质媒介进行设计素描实验性综合表达,着力于培养学生运用素描的基本形式因素,点、线、面等抽象性符号去表现视觉对象或视觉想象。

教学的具体思路是:以典型的视觉图式,分析其图式语言以及图式语法、阐述其图式内涵与底蕴,并借助基础素描课程教学平台,以石窟艺术的视觉图式为对象,提升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创作应用能力。

结语

巴渝石窟造像视觉图式语言转化为素描教学形态,这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双向运动,也是传统文化精神的自我更新。从高校设计素描教学角度切入巴蜀石窟造像艺术,一是着眼在本地域的石刻艺术经典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用传统美学图式的基本元素解析素描教学中的文化性植入问题,寻求设计素描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二是让学生通过本地域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诠释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一次深入思考,培養他们的对传统艺术的感悟能力。本课程教学以继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力求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介入去丰富现有的西学训练模式,为我们的设计素描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这种介入是现代美术教育理念与民间艺术资源的有机结合,是对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的有效实践,是对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设计素描特色课程教学的一次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胡文和.安岳大足佛雕[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6.

[2]黎方银.大足石刻[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14-17.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巴蜀石刻造像在高校设计素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和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课题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设计学基础课体系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李英武 倪纯如 常江

上一篇:生态效益法律机制研究论文下一篇:绩效考评制度企业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