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面临冲击论文

2022-07-03

中国金融面临冲击论文 篇1:

金融海啸对中国IT业的影响及对策

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恶化,已经演变成一场全球化的金融海啸。在次贷危机的打击下,众多国际顶尖投行等金融机构纷纷落马,华尔街神话破灭,全球股市、原油期货、债市等市场也受到剧烈冲击。若情况继续恶化,美国实体经济将陷入衰退。尽管部分中资银行持有次债以及华尔街金融机构的相关债券,由于中国独特的金融体系和政策,中国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机中损失较小。但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中国难以独善其身,美国金融海啸将对中国金融业的经营环境乃至整体IT行业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金融海啸对中国金融lT业的直接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对国内银行业的主要影响在于它们手上所持有的按揭证券化产品的数量。如果国内银行拥有这些债券,受金融危机影响,债券价值会大幅缩水。从各大行的公开数据来看,中国银行是目前拥有美国按揭信贷证券化产品数量最大的国内银行,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总风险敞口为1,29亿美元。中资银行较为单一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其收入较为稳定,不易受国际大背景影响,虽然与金融危机相关的风险尚未充分释放,但是几乎可以肯定的说,中国的银行业逃过了一劫。

由于目前的QDⅡ主要投资美国市场以及香港市场,美国的金融危机必然会影响到香港市场,直接引发各类金融资产的价格下挫,导致QDⅡ基金净值缩水,投资者预期变坏,可能会引发赎回风潮。受到美国金融危机和全球股市动荡的影响,QDⅡ基金净值不断下降,不排除QDH基金净值继续下降的风险。根据2008年9月16日公布的净值,嘉实海外0.491元,单日跌幅高达5.58%;上投亚太0.496元,单日下跌5.16%。美国金融海啸中暴露了国内一些机构在海外投资产品的结构设计、产品开发等方面能力不足,过于依赖合作机构。

金融海啸对中国金融业IT投资及IT解决方案市场未来发展的影响

本次危机对中国金融机构相应的IT直接投资的影响较小,中国金融IT行业受到的波及并不明显。鉴于美国金融危机,无论是中国金融机构还是监管层都将对风险控制、合规管理和风险预警更加重视,未来几年这一领域将有巨大发展空间;不论从新兴市场的发展潜力还是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外国IT厂商及金融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更加关注中国市场,金融危机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此外,美国金融危机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中国软件及服务离岸外包对欧美市场的快速增长势头。

具体而言,IDC认为美国金融海啸将对中国金融行业IT投资和IT解决方案市场的发展产生如下影响:

1、对金融机构IT投资规模的直接冲击较小

2、金融机构会在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等解决方案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3、国际IT厂商和IT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更加关注中国金融行业市场

4、将会影响到软件服务企业的离岸外包业务,但也带来了发展契机

综合以上观点,IDC对中国金融业IT支出市场的预测如图所示。IDC预测,2012年中国金融行业IT投资总规模将达到137.6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9%。IDG对IT企业的建议:

1、关注中国市场商机

对国际IT厂商和IT解决方案提供商而言,首先,业务中心应向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转移,以寻找新的利基市场和增长点;其次,加强与占据中国金融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主导地位的本土企业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加速本土化;再次,依托自身丰富的海外金融机构服务经验和客户网络,为中国金融机构提供一揽子的IT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对于国内外包企业来说,针对欧美金融行业软件外包需求的减少,一方面应继续保持东亚外包市场的优势地位,同时也要积极发掘和开拓国内金融行业软件外包市场。

2、注意市场格局变化

在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国际金融IT企业将更多的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厂商应增强与国际IT厂商以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做到优势互补。

3、把握IT需求趋势

金融行业IT解决方案提供商要密切关注中国金融企业的动向,抓住其在合规管理、风险控制、以及融资融券等金融创新业务中对相应IT解决方案的新需求;同时也要关注中国金融机构未来可能的国际并购所带来的IT需求,以在竞争中占据先机。

4 合理进行资本运作

对于国内金融行业IT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国内外包企业来说,可能涌入中国的国际资本,特别是风险投资资本为公司融资和进行相应的资本运作提供了机会。受金融危机影响,印度、爱尔兰等国高度依赖欧美外包市场的企业可能面临困境。国内外包企业一方面需要“苦练内功”,在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上积极赶超印度和爱尔兰的企业;另一方面做好并购印度、爱尔兰软件外包企业的准备,加速自身全球业务部署和业务扩展的进程。

作者:尚 悦

中国金融面临冲击论文 篇2:

中国的金融强国战略务求内“实”外“虚”

近日发生的中国概念股被卷入美国“造假风波”而全线下挫事件不禁让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近些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行为,中国决策部门的“开放”战略应怎样调整?

目前,在中美金融合作战略中,美国利益主导的对华博弈战术推进政策上占据主动(比如美方要求人民币升值和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而我们的主动表现似乎略显不足(比如要求美国降低对中国资本在美国投资和消费的壁垒,以提高我们巨额外汇储备的运营效率,但直到现在也没能看到局面有所缓和)。

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屡屡在美受挫,笔者认为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需倡导内“实”外“虚” 的方针:尽快对民企实实在在地开放金融服务业,而对外资在虚心学习其金融治国的经验的同时,不能轻易向它们开放我们有待完善的金融市场。具体来说,在制造业升级完成之前,中国金融业的开放要“先内后外”,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要立足于专业化、透明化和制度化相关的软环境建设、金融合作的思路要从国情出发,不能只注重“对等”的条件。

由于中国金融体系的民营化程度不高,成长性高的中小企业在国内相对“封闭”的融资环境下难以施展出他们的能量。为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在海外投行和私募基金的帮助下争先恐后地进入“开放”的美国资本市场。而很多民营企业去美国上市的目的之一只是获取进入中国金融体系所需要的“光环”,为真正打回中国市场创造良好条件。

为了避免因只有“概念”而欠缺“实力”的中国民营企业再受挫折,我们应在金融业不断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的同时,尽快着手向民营企业开放包括融资、信息审核和监管等环节在内的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扶持政策。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过早对外开放金融业而对内放任金融歧视,那就会因为汇率、利率和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而面临挤出中国产业资本、削弱中国金融监管效率的风险,甚至最终还会因为宏观经济的一时波动被过于敏感的国际资本大进大出而“放大”,遂使中国实体经济的低增长状态被虚拟经济暂时的过度繁荣所替代,这或将以金融危机的爆发而收场——让海外资本“公平”地拿走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所积累的宝贵财富。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很大一个问题是“信息不对称”,这是由于地方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群体和国有五大行客户群体间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此外,由于中国直接融资的平台缺乏一批有高度职业伦理观和创新能力的机构群体,即使近年新增了小额贷款、创业板、私募投资基金等融资方式,也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格局。而这次中国概念股事件告诉我们:美国市场也是靠不住的,不能依靠美国市场的成熟度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金融业被国际市场边缘化,是导致中方企业在美国上市的推进过程中没有办法得到中国金融团队帮助的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金融有效监管的缺失才让这些民企的海外市场遭受狙击。因此,中国金融业商业运行模式与成熟市场国家的“国际接轨”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欧美国家对华“金融合作”政策中的一种动向——强调外在形式上的“对等”。比如,允许中国民企在美国上市的同时,美国却又施加压力要求中国尽快开放资本市场。事实上,即使中国金融机构走了出去,由于缺乏品牌效应、人力资本、商业网络和文化等软实力,依然很难与美国本土企业公平竞争的。相反,美国来华的金融机构等则有太多的比较优势,一旦资本账户对外开放,他们就会利用中国巨大的社会储蓄资源、薄弱的金融监管体系和不成熟的金融发展阶段,进行“无风险套利”的投机。在这样“对等”条件下,结果很可能是我们擅长的比较优势受到抑制,而美国在华获取不对称的合作利益。

因此,中国应加强与对美债权国之间的金融合作,尤其应动员这些国家合作建立美元离岸市场,并把美国纳入这个市场,增强其与美国在岸市场的开放度和一体化的进程。这样,就能大大降低中国存量美元资产的投资壁垒,提高中国在海外金融合作机制上的话语权,避免人民币在国际化过程中所遇到的汇率市场化、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挑战。同时,其他美元债权国也能利用中国巨大的美元储备资产所支撑的美元离岸市场来提高美国在岸市场因为金融危机的冲击而无法实现的财富增长的投资能力。

另一方面,支持欧盟所强调的全球金融统一监管模式,强化金融活动中各个环节的透明度。由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对外资产还是需要依靠具有鲜明比较优势的美国市场来管理,如何降低他们的道德风险成为中国政府在今后和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金融合作谈判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倡导在建立美元离岸市场这种实质性的金融合作之外,还应从金融监管的理念上加强与欧洲国家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

作者:孙立坚

中国金融面临冲击论文 篇3:

货中危机频繁爆发的原因及对策

摘 要: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以此为契机,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经济、金融自由化的今天,我国将要面临的风险与外部冲击必然会增多。在此背景下重提货币危机,有着较为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货币危机;金融脆弱性;金融体系改革;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

文献标识码:A

作者:殷晓东 朱孟楠

上一篇:石材幕墙深化设计论文下一篇:优化高职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