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习惯养成教育强化论文

2022-04-27

摘要:基于MOOC的在线学习平台具有用户分析,满足师生共同需要、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社区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全过程管理赋予学生仪式感的优势,开发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在线学习平台是提升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举措。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消费习惯养成教育强化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消费习惯养成教育强化论文 篇1:

浅析现行大学养成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

摘 要 养成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为此,高校应采取相应措施,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多面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思维习惯。

【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实施途径

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大学教育改革被列为重要改革目标之一,自我国开始近代大学教育以来,大学教育一直在探索、学习中砥砺前行,但由于文化、历史等差异,我国大学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大学教育之间仍然保持一定差距。现在,大学教育中普遍推行的养成教育是一个改革方式,但由于地域差异,各个学校的养成教育方式多有不同,面对形形色色的养成教育,大学应该如何取舍,大学生在接受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有哪些反馈,大学生养成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条令,而应该是信息互通、适应发展、协调和缓和矛盾的一系列发展、改革措施。随着大学改革让教育模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进行转变,高校在教育规划和教育目标上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文情怀、行为规范的培养,应该更加重视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中的人格养成、行止礼节、法纪俗规,即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将逐渐弥补传统大学教育中缺失的人格教育、行为教育,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的综合素养。

1 养成教育的基础作用

养成教育是在原有大学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引领大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进行行为引导、思想引导、心理引导等多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基础素养,让大学生在毕业走向社会后能够自觉的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坚守道德底线、自觉维护公平正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资讯充斥着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负面、不健康、阴暗的社会思想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所以,大学生养成教育要从基础舆论、人生观教育、教育观教育等方面从细微处切入,达到纠正学生社会认知、端正学生行为的效果。由于之前的应试教育压力,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网络、新闻曝光的各种信息中,在没有真正踏入社会之前,学生正处于心理和行为初步养成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极强的可控性和可塑性,高校如何开展养成教育是一个学校如何发展、如何改革的当务之急。

2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特征性不足

2.1 时效性不足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时效性上做文章。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对新生事物具有更感性的认知,所以,高校开展养成教育时,应将教育内容、教育环节贯穿于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高校要注意将养成教育潜移默化的引入学生的细微之处,让学生主动观察、学习、探索,在研究中体会、领悟、发展。所以,高校开展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养成教育的时效性,不间断、不等不靠,调动所有机关部门参与到养成教育的工作当中。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道德准则,让学生懂法律、知礼仪、明道理、守规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行为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2.2 差异性不足

学生的个体差异、地域差异、性格差异是大学生养成教育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需要学校学生管理部门或教育教学部门必须正确引导、细致对待、合理运用教育手段才能达到教育效果。针对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教育环境,学生的行为方式、认知方式也各有不同,高校需要将学生进行甄别分类,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措施,如:对性格阳光、开朗活泼的学生群体,应该采取正面教育、方向引领,对内向沉默、不善言辞的学生应该动情明理、委婉开导,诸如此类。具体措施需要学校因地制宜、集思广益寻找适合学校的养成教育模式。

2.3 针对性不足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懂法律、知礼仪、明道理、守规矩,而将这些变成习惯定型和自动化的条件反射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积累和强化过程,一旦出现反复,先前的工作将付之东流,所以养成教育要通过多方式、不间断的系统教育和多种不同渠道教育手段才能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可以根据各自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来引导学生在获取社会资讯时的注意力,把正确的行为方式、认知方式养成由学校主导的强化教育变为主动遵循的自律原则。

3 大学生养成教育对大学生群体认识不足

3.1 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缺陷

由于高校学生的主要群体是独生子女,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和家庭环境中收到的独有照顾较为严重,所以学生心理普遍存在孤僻、任性、脆弱、抗压能力不强等特征,在现行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大多数高校都忽略了学生这一特征。實际上,学生的群体心理问题由来已久,也有很多高校尝试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进行纠正,但都缺乏系统、长期的相应措施给予支撑。如何将学生群体存在的心理缺陷正确引导是大学生养成教育面临的严肃问题。

3.2 大学生的群体自制力不强

学生群体的自制力不强是现代大学生群体的又一特征。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群体的自主学习、自制力、团体观念上,这主要与大学生的生活、生长环境密切相关,这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作为高校,我们无需去纠结其根源,在推进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密切联系高校实际,有重点、有侧重的推进各种教育手段。

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在很大一部分学生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是因为对自身学习专业和就业前景不明确,没有经过系统的职业发展教育。另外,收到社会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学生普遍对自身的能力认识不足,却希望得到低付出、高回报的工作,在不切实际思想的影响下,严重缺乏对自身近期、远期的学习规划。高校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更系统的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发展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其他教育渠道,逐渐引导、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加强学生自制力,在信息化社会的大环境下,大学生接受到的信息量是过去传统教育中无法想象的,而大学生的自制能力往往并不强,这就有极大的可能让大学生收到享乐主义的侵蚀,在大学中,学生旷课、泡吧等一系列问题非常普遍。一方面,大学生经过高考的高压后步入大学生活压力骤然减小,逐渐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另一方面, 对社会的新鲜感和单薄的阅历让学生更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感染,从而失去自制力。作为高校,在开展养成教育的同时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各种不良思潮进行系统剖析,加强对在校生的思想引导,对不良因素进行批判和抵制,同时,加强对学生社会交际能力、沟通能力、沟通技巧、辨识技巧的教育,让学生对身边事、社会时事能有更清楚的认识,逐步调整学生的关注力,从而加强学生群体的自制力。

加强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学生必须加强的一项重要社会能力,无论是大学生活中还是在步入社会之后,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现代大学生普遍缺乏这种能力,无论是校内的评选、评奖、实习就业等方面的竞争,导致学生对团体缺乏荣誉感,更多的体现的是孤独、不安意识,长此以往,往往会呈现消极情绪。高校在进行传统思想教育的同时,可以以校内成功的学生社团、优秀毕业生为代表,详细阐述团体意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大作用,让学生逐步适应团体生活,并组织多种团体活動,持续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团体意识。

3.3 大学生的群体自理能力不够

现代大学生受学习、生活环境限制,严重缺乏正确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在开始独自进入大学生活后,生活质量迅速下降,主要变现在个人卫生差、作息时间随意、日常消费缺乏预算以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对学生的生活能力进行正确引导,树立阳光、健康的大学生活榜样,建立持续、长期的学生生活教育方法和管理办法,督促、引导学生合理消费、健康生活。

上述所列,或是现行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或是现代大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都是大学生养成教育在施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不及时对养成教育进行多方面多渠道的弥补,不仅不能达到养成教育的目标,甚至会因为呆板、僵化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起到反作用,影响的不仅是高校的教育成果,更是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所以,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学生特质等因素,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学习习惯,探索、学习可行的养成教育措施,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达到逐渐养成正确的学习、行为、交流、处世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作者单位

长春职业技术学校 吉林省长春市 130102

作者:张贺朗

消费习惯养成教育强化论文 篇2:

MOOC背景下高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在线学习平台的开发与实践

摘要:基于MOOC的在线学习平台具有用户分析,满足师生共同需要、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社区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全过程管理赋予学生仪式感的优势,开发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在线学习平台是提升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MOOC;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在线学习平台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实现生产方式变革的同时,也对劳动者的职业角色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观只有实现从知识型、能力型向素质型的嬗变,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规格,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良性的伴生与互动关系。因此,开展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题中应有之意。我国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应用MOOC技术开发在线学习平台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可供尝试的路径。

一、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理性诉求

(一)职业素质养成的全面性

素质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思想意识与行为表现的综合反映。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曾提出“素质冰山模型”,以揭示个体素质的全面性特征。人的素质,不仅包括以知识、技能为表征的显性因素,更包括人的动机、性格特质、自我概念、角色定位等潜藏于“海洋”深处的隐性因素[1]。职业活动是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职业素质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侧面。因此,职业素质的内涵也是全面性的,其不同之处在于职业角色对个体素质要素在质与量的双重维度上提出了具体的定向性要求。

职业素质要素的全面性要求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是多元的,理智性教育与情意性教育二者是缺一不可的。然而联系现实情况,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是在高职院校忽视学生精神成长与人格健全的背景下提出的。与发展学生理智的目标相区别,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更强调对学生情意性的培养,其教育内容的全面性表现为它是一个涵盖了职业知能素质、职业身心素质、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整体性架构[2]。

(二)职业素质养成的主体性

精神是一种“微妙而灵敏的平衡”[3],它拒绝任何强暴的思维植入以及温情的欺骗。只有内在心灵与当下存在的完美契合,才能激起深刻的反思或强烈的认同,从而实现自我在精神上的转变、升华、超越。在一定意义上说,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而教育作为一种外在于人自身的社会力量,并不具备完全的自主性。因此,以“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代替“职业素质教育”的说法,将“养成”置于“教育”之前,就是要强调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中个体内在因素对教育因素的优先性,强调教育功能的发挥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条件。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要秉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的观念,教育方案的设计要能够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塑造学生的理性自觉。

(三)职业素质养成的长期性

知识的客观形式是在社会发展中经由人类实践所反复验证了的对“存在”的正确反映,职业教育领域内所探讨的技术则指称根据自然科学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而发展成的一系列工艺操作方法的总和[4]。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职业相关知识、掌握职业技术就是要实现以观念的形式把握客观真理,生成以自身为载体的职业技能。由于知识、技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是确定的、可信的,学习的过程主要解决受教育者“知与不知” “会与不会”的矛盾,价值中立使其表现出继承性、直接性、高效性的特点。与此对比,在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过程中,“知与不知”矛盾的解决,仅仅完成了初始的阶段性目标。只有受教育者跨越语言符号所表达的形式内容的束缚,将一种观念内化为行动准则、外化为行为习惯,职业素质的养成才能最终实现。高度的价值关涉意味着任何与个体既有经验相左的观念都会造成对自我同一感的侵犯,受教育者内心图式的同化与顺应,表现出强烈的肯定与否定、接受与排斥的相互矛盾。因此,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发展性与曲折性并存、阶段性与连续性相依的长期过程。

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功利性倾向

长期以来,高职学院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接受高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奈之举。而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一直被定位于专科层次,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力为宗旨,片面地强调学生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学习,而疏于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关照,教育本身承载的实现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使命被弱化。高等职业院校犹如标准化工厂,批量式生产同质化的劳动力“产品”,而这种培养人的理念已经暴露出越来越严重的弊病。据统计,2013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9%,但是其离职率却高达43%[5]。由于学生本身“硬实力”欠佳而多进入薪资低、环境差的次级劳动力市场固然是造成其超高离职率的首要因素,但是受教育者缺乏正确的职业理念与自我认知,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念也是不容忽视的背后原因。相关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与传统的对学生“硬实力”的看重相比,现代企业更加强调求职者在品德、团队合作意识、爱岗敬业精神等方面展现的软实力。因此,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不仅是教育本体功能的体现,也是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必要条件。

(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内容的狭隘化

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是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主动建构”的辩证统一关系[6]。教育者呈现给受教育者的教育内容隐含着特定的价值导向,并经由受教育者的辨识、比较等自我体悟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因此,教育内容是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载体,受教育者将教育内容的客观意义在头脑中转化为其心理意义的过程,亦即在教育外砾功能作用下学生主动养成职业素质的过程。依前所述,职业素质外延的广阔性客观要求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内容的全面性。然而,从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现状来看,教育内容的狭隘化倾向比较严重。其一,许多高职院校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主要方式。在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被列为所有高等院校必修課程,更多地承担了一种意识形态的教化职能。由于采用统一的教材,教育内容脱离“职业性”特色。其二,部分高职院校探索开设职业素质养成的专门课程。作为一门单一课程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由于课程容量的限制,无法涵盖职业素质外延的全部内容,效果欠佳。

(三)职业素质养成教育途径的单一化

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途径选择要考虑两个基本的因素:教学目标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特征。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要通过受教育者遵从、认同与内化的心理机制,实现对其人格的改造,而高职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精神,同时在认知方面表现出形象思维对抽象思维的优越性。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模式这种单一的途径进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首先,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色彩较浓,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社会问题、职业特色等感性现实缺乏必要的联系,难以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心向。其次,教学过程中对师生双方做简单的实体化处理,取消了教学过程内在逻辑的统一性。教师化身为权威,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受到抑制。再次,这种类智育的教育过程只能使学生价值观养成停留在“知道”阶段,无法提供学生自我体悟的教学情境,从而实现向“体道”阶段的转化 [7]。

(四)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过程的非连续性

如前所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过程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要经历“由知化情”“以情养志”“持志成行”的连续性过程,而不良品行的转化也要经历醒悟、转变、巩固三个前后相继的阶段。这就决定了作为一种辅助的外部力量,教育手段必须在上述的各个发展阶段持续地对受教育者自主性的修养施加影响,以抵御外部环境的消极干扰,从而推动这一进程的顺利进行。然而,现实的情况却与之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无论是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开设职业素质养成的专门课程,依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进行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呈现出明显的非连续性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被纳入到学年课时的总体安排中,教学课时要求达标则意味着课程教学的终结。而专门开设的职业素质养成课程在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作为一种学有余力的提升性教学内容并划归到选修课范围的,课程周期更短。这种非连续性的课程安排缺乏强化巩固的长效机制,只能使学生浅尝辄止。

三、在线学习平台的开发——职业素质养成的实践

(一)用户分析满足师生共同需要

基于MOOC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在线学习平台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催生出的区别于传统课堂教与学的全新模式。作为一种客观的技术力量,其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只有特定的使用者才赋予它相应的价值诉求。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在线学习平台最主要的使用者是教师和学生,因此其开发过程的首要基础是通过科学的用户分析,详细地掌握教师和学生在诸如平台使用界面、功能实现、内容偏好、教与学的互动过程、结果评定等多方面的个性化要求,并将满足用户需要作为一种理念贯穿于平台设计与开发的全过程之中。对师生需要情况的掌握采用问卷调查辅以个别访谈的方法,以获取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才能调动起师生平台使用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才是真正尊重用户主体性的现实选择。

(二)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在线学习平台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模式在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中的应用,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首先,在线学习平台突破了传统课程教材在容量上的局限性。传统课程教材以纸质教科书为主体,由于受材料所限,不得不对教材内容做压缩处理。而在线学习平台的容量可以说是海量的,能够满足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对教育内容全面性的要求。

其次,在线学习平台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生活化。出于经济性原则的考量,传统教材在开发后使用周期较长,易于出现内容陈旧现象。开发在线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使推送给学生的信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

再次,在线学习平台克服了传统课堂在时空安排上的弊端。在电子移动设备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品的时代,基于移动终端的在线学习平台,使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永不“下课”的虚拟课堂是保障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连续性的重要手段。

(三)社区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MOOC背景下的在线学习平台与传统网络课程相比,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其实现了虚拟学习过程的交互性。

传统的网络课程与学习者之间构成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链条。由于缺乏必要的反馈机制,学习者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处于全然的被动地位。而MOOC背景下的在线学习平台创设了一个学生真实身份与虚拟学习环境相结合的活动社区。在活动社区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建立在平等地位基础之上的互动主体关系,通过整体互动的传播模式进行人际间的交往。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给学生许多结合社会发展与生活实际的案例,学生在阅读之后就自己的真实感受在社区中发表看法。这些看法可能是不成熟的或有失偏颇的,而相互的交流和讨论提供给了社区成员走出片面、深化认识的契机。情感激励是职业素质养成中的动力系统,是知行转化的重要心理机制。社区互动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能够激发学习者基于真实案例的道德情感,并在实践中促使其按照内化的行动准则行事。

(四)全过程管理赋予学生仪式感

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在线学习平台是为了作为一门专门课程的“职业素质养成课程”而设计开发的。围绕课程主线,拓展丰富的感性材料,创新学习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社会需要与人格健全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迫切要求,使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开展不能再被作为一种提升性的素质拓展而以选修课的形式呈现,而必须被纳入到必修课范围,并严格管理、保证质量。在线学习平台虽然是一种虚拟化的网络学习空间,但通过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对学生真实身份的识别。学生通过进行课程的注册、课程内容的学习、提交作业、参与考试这一完整的过程能够体会到正规学习的仪式感,从而提升自身对在线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而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时间、点击率、发表讨论的数量,构成其学习过程的重要表征,能夠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的重要参数指标。

参考文献:

[1]MBA智库百科[EB/OL].[2018-03-02].http://wiki.mbalib.com/wiki/冰山模型.

[2]吳光林.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74-75.

[3]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李晨曦,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7.

[4]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教育研究,2011(11):70-75.

[5]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3-18.

[6]竭长光.德育辨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47.

[7]彭未名.“知—行—知”德育认识论及其“体道”实践[J].现代大学教育,2004(5):81-82.

(责任编辑:刘东菊)

Key words: MOOC;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作者:王明霞

消费习惯养成教育强化论文 篇3:

让养成教育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基

养成教育是儿童终身发展的基础。我校“流动儿童”比较多,对“流动儿童”的养成教育有其特殊性,更应该注重养成教育。为给“流动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政府于2005年8月起先后建立了三所专门面向“流动儿童”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我校就是首批建立的两所学校之一。在解决了“流动儿童”“有书读”的问题之后,同样也要让他们“读好书”,应该尽可能地提供适合他们的优质教育。

我校首批招收的638名学生,来自祖国19个省、直辖市(其中四川籍占35%,安徽籍占20%),地域广,跨度大,在文化背景、成长环境、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这些“流动儿童”跟着父母辗转求学,而且父母忙于生计,疏于对他们的管教,他们的行为习惯都非常差,文明道德素质普遍不高。

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以后很难矫正,有的可能伴随他们的一生。加强对“流通儿童”的养成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终身发展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加强“流动儿童”

的养成教育刻不容缓

为了使养成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走访有关村委会、企业、派出所、交警队及家庭访问等多种途径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与本地学生相比,“流动儿童”的养成教育更加刻不容缓。

1.“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环境普遍不好

这些学生家庭中独生子女仅占30%,而2个子女的占58%,3个子女占9%,3个以上占3%。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父亲的学历来统计,高中以上的仅占15%,而初中的要占47%,小学的占37%,文盲占1%。从家庭收入来看,大多在1500元到2000元之间,有的甚至在1000元以下,而且干的又是最苦最累的活。这样的收入除去日常生活开支已所剩无几,要对子女的良好教育进行投资就可想而知了。

从家庭居住条件来看,基本上都是租房居住,所租房子空间狭小,家具和生活用具简陋,孩子难以在家进行良好的自学。调查显示,这些家长工作时间长,重体力、高强度,早出晚归,有的要上夜班,平时没有时间好好管教孩子。而且家长的业余生活又十分单调,要么看电视、聊天;要么睡大觉,有的甚至染上了赌博、抽烟、酗酒、小偷小摸等不良恶习,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幼小的心灵。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养成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流动儿童”各类习惯普遍很差

这些孩子大都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不好,耳濡目染的不良行为很多,要让孩子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很难,有些学生从小就有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习惯。

文明言行普遍较差:如在桌椅上乱写乱画,在家里或公共场所随便丢垃圾,在食堂排队就餐时插队等。

学习习惯较差,能自觉早读的小学生仅占48%,初中生占56%。在上课前能做好准备的,小学生仅占65%,初中生占70%,其他的到处游逛,等上课了,才手忙脚乱地到处找书。在自习课上,有不少同学自己不能好好安排,课后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导致不能及时交作业。

3.“流动儿童”安全意识普遍淡薄

通过对36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平时走访派出所、交警队等单位,发现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如有20.26%的小学生和31.28%的初中生偶尔有不遵守交通规则现象,不知道交通意外事故都是在偶然和侥幸中酿成的。

有26.80%的小学生和21.54%的初中生曾有过危险活动,如擅自去游泳,乱动电器、煤气,到危险处玩等,这些不免让人担忧。

通过以上调查摸底,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存在很大问题,从而证明了我们以良好行为习惯为抓手的方向是正确的。同时,调研也为我们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

多管齐下开展养成教育

三年来,我校全体教师统一思想,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实实在在地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学生一日常规为起步,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目,把纪律、礼仪、卫生、安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有机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行动中得到教育,受到启迪。由于组织到位,措施有力,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每月确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个主题,分期细化教育,强化训练

开展“文明礼仪”月活动,我们会通过黑板报、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途径在学校形成浓郁的“文明礼仪”的教育氛围,努力通过这一个月的教育,促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拥有“文明礼仪”的人。当然,“文明礼仪”教育并不仅仅是这个月的事情,只是在一段时间突出重点,起到细化教育,强化训练作用,今后要对取得的成效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同样,我们对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都会在一段时间内重点抓。

2.每个教育主题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务求实效

对养成教育每个方面内容的贯彻落实我们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务求实效。如在纪律方面,侧重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秩序,突出社会公德的培养;在礼仪方面,侧重尊老敬长,学会与父母沟通;在卫生方面,侧重环境保护、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培养;在安全方面,侧重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教育;在学习上,侧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劳动方面,侧重知艰识苦、热爱劳动和合理消费的教育。

3.重点帮教,大力推进个别行为习惯极差生的纠偏工作

有个别学生行为习惯极差,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有的学生由于转学次数多,学习基础差,缺乏很好的管教,甚至出现了流里流气的行为。对此,我校中层以上领导和党员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重点帮教,如进行重点家访,经常谈心,对他们进行全面地了解,肯定他们的进步,指出他们身上的不足,让他们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从不放弃他们。

4.目标激励,学生个体与班级、学校群体结合

独善其身不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要求个人做到的同时,我们还开展养成教育示范班活动,开展全校性竞赛,把养成教育的标准同学校“三项竞赛”等活动结合起来,朝着“勤学、守纪、文明、礼貌”的目标努力,引导学生把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结合起来,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争优创先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

5.师生同步,养成教育相得益彰

如果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群体有良好的行为规范,那么贯彻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会事半功倍。学校在实施养成教育时,要求领导班子带头,教师示范,为学生作榜样。有句老话说:“德育、智育、体育,德育居首;身教、言教、物教,身教为先”。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养成教育是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师生同步,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可以收到相得益彰、共同提高的效果。

6.内外一致,全社会共同努力

可以这么说,一个成功的人才教育,应该是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完美结合。而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十分重视外来学生的家庭教育,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定期通过电话或家访的形式与学生家长沟通。同时,我校把养成教育的方法通过家长学校传授给家长,提高家长的育儿素质,并要求家长以身作则,不迷恋牌桌,不酗酒,不粗暴待人,为子女树立一个好的榜样。通过这些努力,不仅改变了这些家长对教育的理解,更主要的是就学生性格特点、培养方向、教育意向与家长达成共识,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学校和在家里一样,实现养成教育家校一体化,共同完成对孩子的培养。

养成教育需不断深化

通过三年来的强化训练,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进一步养成,孩子们一天比一天有礼貌、讲文明,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有了明显提高。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全校呈现出文明、正气、认真、负责、进取、和谐、富有爱心的校风和整洁的校貌,许多教师、学生的精神状态也为之一振,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现在,外来务工人员的第二代已经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人群,他们中的部分人很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养成教育,能增强他们对第二故乡的归属感,增强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2007年11月和12月,《今日镇海》和《东南商报》以《千元现金彰显新镇海(宁波)人优良品德》为题,报道了我校一初一女生捡到千元现金,巧妙“骗过”想据为己有的社会不良分子,并主动上交给学校的感人事迹。这位女生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作为新镇海人,这是我应该做的。可见,增强“流动儿童”的心理归属感,他们就能很好地融入到第二故乡中去,为建设第二故乡出力。我校以养成教育为主,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第二故乡,并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前期养成教育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我校还于2007年9月引进了专职心理教师,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努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养成教育的有机结合,引领“流动儿童”做最好的自我。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临江学校)

作者:嵇 明

上一篇:石油产业融合文化产业论文下一篇:职工专业技能培训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