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价值观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以后现代主义思潮为切入点,概述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与正面双重影响,并提出高校正确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策略,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端正的价值观。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思潮大学生价值观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涌入国内,使得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信仰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后现代主义价值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后现代主义价值观论文 篇1:

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思潮;价值观;影响

[摘要]后现代主义是产生并流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理论范式和社会思潮。其“解构,,理论在强调解放思想、张扬个性和主体思考、重构人际关系方面,提供了积极的思维方式。但“解构”在后现代思想尤其是“消极的”后现代那里,表现为一种注重“破旧”解构、疏于“立新”建构的否定性思维方式,在“解构”及“价值祛魅”思维中,传统的真善美的意义深度、价值的普遍性和相对确定性也被消解了,而在一味强调多元性、个性自由、不确定性等社会及其价值的“碎片化”过程中,也易走向价值相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甚至道德虚无主义。因此,对后现代理论范式及价值思潮的辩证把握和反思,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以及文化价值导向,对坚守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对文化生态和共同价值观、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与国家精神培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后现代主义是产生并流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理论范式和社会思潮。它颠覆了西方传统的价值观秩序和话语方式,走向了一个新的理论思维和文化世界。作为一种理论和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不仅显现于建筑、文学、音乐、绘画等文学艺术领域,还影响了哲学观念、思维语境及社会价值取向的改变。后现代主义随着文化交流传入我国后,也成为中国学术和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话题。后现代主义渗透在各学科领域并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也是必然和明显的。后现代主义价值观是整个后现代思潮的核心,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理论大众化中需要研究和把握的问题。

一、后现代主义理论范式及特征

后现代主义由于其包罗万象的内容,复杂纷繁的争论,很难简而概之,以至有学者说,我们无法说明“后现代”是什么。海德格尔因此说,“后现代”不是“什么”。后现代主义并没有一种明确的理论纲领,但我们可以从其多样、混杂的思想观点中,理出相对共有的理论特征。

1.“解构”:否定传统“普遍基础”的思维观念。

对“普遍基础”的“解构”差不多是所有后现代主义者的共同主题。基础主义(foundationalism)是西方一种传统思维模式,它确定世界上存在着某种人类理性能最终依据的客观本质基础。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不存在反映世界本质的普遍真理。罗蒂说,“不存在任何指导我们的永恒的、中立的、超历史的框架。”其解构逻辑是:所有理论所指的“实在性”只是在语言和文本中确立起来的。德里达说,文本即一切,文本之外别无他物。任何理论和价值都是“主体间性”或“互文”(context)的意义。后现代主义颠覆了传统的反映论,认为任何认识都是人的思维活动。罗蒂说,心灵犹如“中了魔法的镜子,满布迷信和欺骗”,真正的哲学必须是“无镜哲学”,真理不是“发现”的,而是在人的思想、文本中“发明”的。应明确的是,没有永恒的基础或普遍理念前提,不等于没有相对普遍的客观基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不是绝对真理,但相对认知是存在的,世界的意义建构可以是普遍主体的价值共识,所以相对的普遍价值或共同价值观也是存在的。

2.“碎片化”:解构本体论和理论体系。

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化、个性化、“碎片化”,因而反对体系化的理论。反普遍基础,在理论逻辑上就必然要解构本体论。解构本体论和理论体系,意味着认为现象重于本质,边缘重于中心。它批判一切建立总体认识和理论体系的企图,强调差异、多元、片段、异质分裂,对理性、共识、总体性、系统概念一味拒斥。认为人们把握的只不过是事物的“碎片”现象,而事物本质是“不可言说的”。罗蒂指出,人们不再相信本质主义的大写哲学了,强调对现象进行复杂性研究,发散思维重于独断态度,通过“互文”阐释而实现,这些思想都有一定合理之处。但一味反本体和反基础理论前提,也往往会使理论言说的意义陷入莫衷一是,陷入知识、价值的相对主义。

3.“去中心”:走向多元性和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强调世界的多样性和碎片性,认为“中心”、权威是传统理性的产物。西方思想史上一直存在寻找去异求同的普遍统一性观念,而后现代理论范式中,永恒性问题或普遍基础的“第一原理”哲学已经终结。罗蒂由此强调要摒弃以往将万事万物归为某种普遍本质的观念,走向后现代哲学境地。福柯在《后现代精神》中提出拒绝无条件接受传统外在权威的集权性规范。后现代主义放弃了对中心权威、同一性、确定性的强调,追求多元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主张自然、宽容地看待各种价值标准和理论争论,任何价值标谁都不可能具有中心地位。这种理论否定绝对理念、先验设定、终极价值,强调走向具体历史,张扬个性和主体思考,这在解放思想,强调人人平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但一味追求多元性、个性自由、不确定性,一味反对中心权威的存在,也会走向价值相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甚至是无政府主义。

4.“平面化”:消解意义和深度模式。

后现代文化特征之一即“平面化或无深度”。“深度模式”即承认事物现象背后还存在着本质和意义的思维模式。后现代主义认为,所谓本质是认识不了的,所谓价值意义不过是人们的主观构建和文本阐释,不存在客观普遍本质和普遍价值。由此,传统真善美的意义深度在后现代文化中被消解了。在消解深度的“平面化”理论中,后现代主义不再提供传统经典作品中具有的深远意义,更反对传统价值观以及意义的崇拜及信任。和去中心、去本质相联系,“消解深度”主张要从本质走向现象,从普遍真理走向“互文”的个体体验。德里达干脆说,“放弃一切深度,外表就是一切”。后现代主义者对人性深度也进行了解构。人性深度的消除导致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放逐,转而生发对物欲的追求。

总之,解构与重构都是后现代主义的特征,由此后现代主义被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积极的后现代者重估传统价值时也在建构,其中也有诸多如基于“主体间性”之上的责任理念的构建等积极思想。但后现代文化中,历史感、价值意义、普遍本质反映等,在根本上是被解构了。而消解历史意识、削平意义深度,实质上消除了文化的精神特性。詹姆逊分析说,后现代主义“在理论中也出现了一种新的平面感,无深度感,……旧式的哲学相信意义,相信所指,认为存在着‘真理’,而当代的理论不再相信什么真理。”后现代主义尤其是消极的后现代者,解构普遍基础,解构对知识、价值的信仰,也解构掉了人类社会价值的相对共识标准和相对确定性。

二、后现代思潮及其在中国的价值影响

后现代人站在历史转折点上,也处在诸多迷茫、困惑和质疑否定之中,其中有解构也有重构,在个体与他人、共同体的关系重构中,个人自由、个性释放和对自我的责任,是这一时代的文化心态。他们反对普遍主义、强权主义,注重个体的自由发展,注重文化的主体性、大众化以及多元价值的共生。正因为如此,后现代主义中存在着各种观点和流派,解构主义、怀疑主义、虚无主义、非理性主义、存在主义、价值中立、无政府主义、大众文学运动、社会批判理论等都在其中,这些思潮在带来新的理论范式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社会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1.后现代价值“解构”思潮带来价值迷惘。

后现代主义显著特征之一即价值的“碎片化”、“去中心化”和“意义深度的解构”。当那些普遍的、共同的价值和意义消解后,代之而起的是价值多元主义、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这些主张往往给社会带来价值“空场”和“不确定”,表现为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价值无序甚至是精神危机。

在当代中国,后现代价值思潮连同市场商业文化一起,给人提供了一个万花筒般的社会状态。人们可享受多样的文化商品,可选择多元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爱情可以“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可以“天亮说分手”;“躲避崇高”、“告别理想”成了一些人认同的口号;一些作品直言不再负有“载道”、“言志”的责任。传统价值观在失落,工具理性在替代价值理性,许多人尤其是一些青年人在这种思潮影响下,生活和行动的重心不再是对超越性意义和神圣价值的追求,而是生命当下的快感和快餐式的实用主义。有些人忽略或不屑道德的社会价值功能,也有人指责社会现象讨论中的道德声音是“占领道德制高点”、“挥舞道德大棒”,或贴上“伪崇高”的标签。网上讨论败德现象时,甚至有人直接倡导“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为无德行为辩护开脱。社会舆论如果容忍甚至鼓励不道德行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就会发生在道德建设领域。去道德或价值虚无主义的声音强了,社会正能量的思想道德观就会在“沉默的螺旋”规律中沉默下去。如此,价值不明,道德失范,荣辱不辨,公序良俗不再,精神良知无存,社会就真的危险和可怕了。

许多年来,我们努力为大众提供“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但大众精神文化的满足不光是文化产品的提供,重要的是在文化中是否提供了精神支柱或精神家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产业文化也获得了极大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气血精神弱化”的文化症状。在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盛行的市场经济时代,后现代思潮的价值解构加速了精神价值和意义世界的“不在”。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文化强国”思路,文化发展中首要的是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思想道德建设一直是我们社会强调的主题,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必须要树立一种理想信念。价值及其思想理论的“在场”是社会发展以及人生意义的精神支柱与文化担保。

2.后现代“价值祛魅”思潮带来的“无意义感”。

价值祛魅也是后现代思潮的一个关键词。马克斯·韦伯曾说,现代化是一个价值多元和价值除魅的时代,是一个以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的时代。经济学也认为,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满足后,就易发生人生意义的问题困惑。人需要物质生活基础,但人异质于动物的本质就是人最终必须拥有一种有意义的精神生活。且人的理想愿望往往会受外在现实条件制约,产生诸多如生与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困惑,所以人类一直都有一种超越现实局限的意义理念支撑着人类的精神生活。用儒家的话讲,人类的许多矛盾仅靠“在外者”是解决不了的,须靠“在我者”心灵精神调适来解决,即需要靠价值意义构建和精神信仰去做超越把握。理想信仰等价值体系就是给我们提供精神生活、意义世界的价值基础和文化支柱。人如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因感到“身无所安、命无所立、心无所属、情无所托”而处于“精神危机”中。人的精神被放逐后,就会陷于物欲之中,而越是陷于对外在物质的追逐,就越会失去人的精神家园,这已成了人类片面追求物欲的一种谶语。人在物欲追逐中会遗忘或迷失人生意义和人格的尊严,最终会失去生活理想目标而沦落于“无意义感”。弗洛姆因此说,“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他批判现代西方物质主义文化使人沦落成一种物欲动物。

事实上人类思想史上一直存在着关于人如何生活的“应然”价值理论。从古希腊始,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就开始在思考探究,什么是我们想要的好的生活?为了好的生活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应该成为怎样的人?这些问题中都隐含着人类“应然”的价值范式。如果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不去构筑价值和意义,价值虚无,意义失落,精神就会危机,人在物质世界就一定会出问题。在当下社会中,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找不到生活价值和意义的感受,已成为许多人的心理障碍。正因为如此,有人说现在中国人正遭遇“富裕后的迷惘”以及“富极无聊”的困扰,物质生活富有了,精神却病了。这就更需要我们对“价值祛魅”思潮进行辩证分析,积极构建中国社会价值体系,给人们提供一个充满理想信念而有意义的生活世界的精神文化支撑。

3.“游戏的”后现代思潮对人生观的影响。

后现代思潮中还衍生出因解构、放弃一切“意义”而及时行乐或游戏人生的价值态度,以至有学者说,后现代遗留给人类的,除了游戏,别无他物。霍尔·福斯特区分两种后现代思想时指出,存在着一种丧失严肃批判立场、彻底世俗化了的“嬉皮笑脸”的后现代主义。对于这种彻底否定普遍价值和崇高意义的后现代思潮,要有清醒的认识,因为它完全陷入了“怎么都行”的价值相对主义,不仅抹杀了社会价值的正当性、确定性,也否定了人类精神真善美的意义取向。如一些后现代作家,通过调侃的方式对一切崇高或有意义的东西重新解读。他们“既调侃生活中的虚伪和投机,也调侃生活中的严肃与残酷;既调侃人生的无意义,也调侃人生的有价值;既调侃悠闲自得的看客,也调侃忙忙碌碌的实干家;既调侃别人,也调侃自身;既不肯定什么,也不否定什么;不管是欢乐还是痛苦,不管是理想还是崇高,一概化为笑料。”

“游戏”的后现代思潮在“意义消解”上走得很极端,怀疑一切,解构一切,虚无一切是其思维范式,价值、意义都消失在“碎片化”的虚无中,它嘲笑并否定传统文化中崇尚的精神追求,主张直接体验当下情境与感官,使人的生命本能获得最大满足。这种消极“玩世”的思想会给人们带来游戏人生和纵欲主义的取向。从文化角度看,“游戏”的后现代提倡的“怎样都行”理念,以其自我放纵、虚无主义、荒诞性而影响着人们,改变着社会风气,正在加重人类文化自身的“精神瘫痪症”。许多当代西方著名思想家和后现代主义研究者,也对这种消极、破坏性的后现代思想提出了批评,如丹尼尔·贝尔、哈贝马斯、詹姆逊等人,他们把后现代思潮的兴起看做是西方世界的一场浩劫,是人类的一次自戕行为,它使西方社会陷入了精神文化危机。西方世界其他学者也批评这样的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破坏主义”,事实上在中国文化发展中,消极的、“游戏”的后现代思潮也产生着价值与意义破坏作用。

4.后现代思潮的“深度消解”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当代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后现代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社会条件也不一定完备,但后现代思潮已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在思想理论的交流中,在大众文化的世界性发展中,进入了中国社会、思想理论界和文化领域,使中国文化无论在形式、话语范式还是在内容方面,都日益彰显出后现代的特征。后现代主义消解深度、反中心、反权威,颠覆传统,蔑视经典以及商业化的特征在中国大众文化中都有突出体现。

后现代大众文化是消费社会的产物,消费社会中任何对象都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买卖。后现代大众文化对价值意义的“深度消解”使其成为注重当下享乐的快餐文化,许多时候也意味着对真善美等社会永恒价值的远离或否定。商业利润导向也导致许多大众文化产品中道德内涵和社会价值的淡出或丧失。后现代大众文化还呈现出反权威、无主题、零散化和碎片化的趋势。文化产品不再强调通过完整主题和故事的“中心思想”给人以启迪和价值观教育,而是采用“碎片化”、“平面化”、“娱乐游戏”方式,迎合大众感官口味,消解文化作品深度。在商业利润和迎合大众感官享乐驱动下,后现代大众文化往往“远离”和放弃了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功能。

娱乐也是文化的功能之一,但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大众文化及其娱乐和感性快乐,如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的,“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德国著名学者阿多诺说:“失却了审美精神与人文理想制衡的文化是可怕的,文化陷入单边主义和商业实用主义是危险的;这种可怕的背后是非人化与物化,这种危险的内里隐藏着自我的失落和意义的虚无。”不仅如此,这种即时的感性娱乐文化的蔓延,还易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社会历史、道德责任的淡化,会使社会进步缺乏可持续的动力。而“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言语,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后现代特征,给文化繁荣带来了生机,但其对价值意义世界的“深度消解”,对商业利益、感官快乐的过度追求,也是导致当前社会中一些人价值紊乱的原因之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也具有一定的解构作用。

三、后现代思潮反思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后现代主义在反思和批判社会方面无疑有深刻之处,但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对后现代主义及其价值思潮进行反思与把握。

1.价值“解构”与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建构”。

作为一种批判性理论,后现代“解构”思想反对传统形而上学一元世界观、静止结构等逻各斯中心主义立场,反专制,反教条僵化理论,对技术理性的物化冷漠也做了批判,尤其是“积极的”后现代者,在强调解放思想、价值共存、主体自由、个性张扬方面,在重构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方面,都提供了积极的理论范式和思维方式。“解构”理论在后现代思想尤其是消极后现代那里,表现为一种重注“破旧”解构、疏于“立新”建构的否定性思维方式,哈桑形容后现代思潮是一种“摧毁”(unmaking)运动。他把后现代主义特征概括为“不确定性”、“零乱性”、“非原则性”、“无深度性”、“反讽”、“种类混杂”和“狂欢”。消极后现代者是一些怀疑论和悲观论者,他们悲观、消极和沮丧,对未来丧失信心,有学者评论这是一种“灰色的”、“失望的”后现代主义。在他们眼中,一切都是碎片的、转瞬即逝的、表面化和空无意义的东西。他们以愤世嫉俗的怀疑批判态度对待传统的理论、文化和价值理念。

后现代解构传统理论和价值观时,还表现为对历史意识也进行“平面化”消解,在后现代主义眼中,历史事件只是一些照片、文件、档案,历史在解构思维中被视为“碎片”。在詹姆逊看来,后现代时间概念只有现在、当下,除此以外,什么也没有。后现代思潮是后现代社会多元复杂状况的反映,社会变迁,个体觉醒,传统价值观变革,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表现。但否定普遍价值意义,对历史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也使后现代思潮带有诸多的理论局限。后现代思潮中充满价值解构、祛魅、碎片化,也充满内在矛盾和困惑。历史是割不断的,事实上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的超越历史的普遍价值因素,往往都被世代流传了下来。新时代的新思想文化,就包含着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变更,而且,正是传统思想文化激发着我们现时代思想文化的产生。在建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对后现代“解构”的思维方式要做辩证把握。

2.后现代“价值中立”思潮与核心价值导向问题。

“价值解构”与“价值中立”,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但社会理论有价值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构中不仅要张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优秀传统价值,还要凸显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主张。曾经一度,“价值中立”主张在我国学术研究和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价值中立思潮在西方社会产生过很大影响,但在实践过程中,理论局限使其逐步走向衰落。其问题主要在于,价值共识以及社会凝聚力被瓦解,漠视责任和极端个人主义泛滥,引发了社会价值的模糊和行为选择的失范。无导向的价值教育,使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出现虚无化、功利化、非理性化等倾向。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道德教育对主张价值中立的“价值澄清”理论进行了彻底反思,以传导核心价值观的“品格教育复兴运动”逐步兴起。诺贝尔奖获得者缪尔达尔就“价值中立”主张也曾指出,“努力逃避价值观念是错误的,并且注定是徒劳的和破坏性的,价值观念和我们在一起,即使把它打入地下,它们仍然指导我们的工作。”社会政策资深学者蒂特姆斯也指出:“以中立的价值立场讨论社会政策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核心价值观及其基本理论主导对一个社会来说必不可少,因为它是引导社会方向、规范社会秩序的根源性思想动力。迪尔凯姆(EmileDurkheim)在研究社会秩序时强调,价值观的“社会失范”是引发社会无序、松散、人们迷茫甚至自杀的重要原因,他指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社会的价值规范和信仰变化瓦解的同时,新的价值观如果没有随之跟进建立,就会产生令人不安和困惑迷茫的价值“空场”阶段。

3.价值“多元主义”与价值观建设中的“一元和多样”。

“一元”和“多样”是哲学中一般和个别、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规律的一种表达。中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要注意把握价值多样取向与一元导向的辩证关系。社会如果缺乏核心价值一元对多样价值观的导向与整合,社会价值观就会出现“失范”或“冲突”,就会引发社会的规范无序和紊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曾把“社会失范”的原因由“无规范”诠释为“规范冲突”。他认为,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以及文化蕴含的价值目标同当下社会的制度环节之间的游离,是造成社会秩序失范的原因。

同时,在多元主义思潮影响下,“意识形态终结论”、非意识形态化理论,价值虚无主义、实用主义等都开始浮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价值多元化的另一现实后果是造成人们社会行为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利益主体有不同立场和价值主张,如果缺乏统一价值标准,规范冲突、利益冲突就会变得普遍。多元思潮的冲突,还会导致人们失去生活方向和确定的意义感,导致社会理想信念的复杂化,社会荣辱评价紊乱,以及行为选择的无所适从,这不仅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也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具有负面影响。

中国处于改革发展转型期,社会从单质向多质或异质化转型,各种文化思潮在激荡,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差异性显著增强。改革中原有的价值观念被打破,新的价值观念体系亟须构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社会利益主体的多样性,现代社会给予了人们价值选择的自由空间。但无论是多元利益主体,还是多样的价值取向,都必须相容在一元价值原则的统领下,相洽在有序整合的价值体系中。

4.共同价值观:一种必要的社会功能力量。

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想要秩序、要发展,就需要建构相应的核心价值观和意识理论。葛兰西曾将意识形态等主导价值和理论的凝聚功能比作“水泥”,他说:“保持整个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的统一中,意识形态起了团结统一的水泥作用。”阿尔都塞说,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在掌握政权同时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并在这套机器中行使领导权的话,那么它的政权就不会持久。”功能结构学派代表帕森斯提出,一个社会只有拥有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以及行为机体系统等四个功能系统才能维持其秩序和稳定。其中帕氏特别推重价值和文化的整合功能。帕氏强调社会“共意”即共同价值观存在的必要,认为正是社会成员认同且受其影响的共同价值观,能产生凝聚力量将社会成员整合在一起。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中国要走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需要构建并坚守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原则并使大众对其认同,这是一种国家能力,也是社会发展提出的任务。

事实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共同价值观的存在。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说:“美利坚是一个高度注重意识形态的民族。只是作为个人,他们通常不注意他们的意识形态。因为他们都赞同同样的意识形态,其一致程度令人吃惊。在表达对民主意识形态信仰方面,美国人比世界其他任何民族都更一致”。许多国家也都将国家价值观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建构社会思想理论的支撑,整合社会“共意”。

主导理论及价值取向,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灵魂,是社会发展道路的旗帜。一个国家必须要有成熟的理论或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思想理论,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及其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发展道路。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必须建立在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基础之上,而对后现代理论范式及价值思潮的透视把握和反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以及文化价值导向,对坚守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对文化生态和共同价值观、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与国家精神培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葛晨虹

后现代主义价值观论文 篇2: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摘要:本文以后现代主义思潮为切入点,概述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与正面双重影响,并提出高校正确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策略,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端正的价值观。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思潮 大学生 价值观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涌入国内,使得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信仰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如学者刘朝阳所言:“后现代主义有其广阔的辐射性和广泛的涵盖面,在当代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一些反传统、反科学、追求价值多元化直接影响着中国大学生的政治取向和价值判断。”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后现代主义思潮,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是当前大学生思想引导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一)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信仰日益淡化

后现代主义思潮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从精神层面否定一切,诱导人们质疑传统,否定传统。这会使心智能力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极容易走极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日益淡化,更有甚者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理想产生排斥与否定心理,从而萌生“反社会主义”倾向。这使得不少大学生迷失了信仰方向,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在人生转折期中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精神放纵与游戏人生理念日益肆虐

后现代主义思潮强调对肉体存在和当下享乐的追求,这是物质主义的过度泛滥所导致的个体生存方式的被扭曲和人生价值的被遮蔽。不少大学生在这种价值理念的诱导下,玩世不恭,游戏人生,把吃喝玩乐和放纵享乐当做是人生最大的价值追求。对自己的人生保持这种“所谓”态度的大学生,不可能具有对工作讲责任、对社会讲奉献、对他人讲服务的正确价值理念。

(三)社会基本公德与公信意识日益匮乏

社会公德与公信也被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的七零八落。不少大学生认为只有自己的前途最为重要,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价值信条,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面前,理所应当的要首先维护个人利益。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所做之事的出发点为“是否利己”,为了获取个人利益甚至不惜违背社会基本道德与公信。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面影响

(一)考虑问题更加灵活与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思潮倡导“多元论哲学”,反对传统,反对一元性,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这种价值理念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与发展潜能,有利于大学生突破传统,走出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机械主义的桎梏,更全面、更独到地思考与处理事务,利用自己的开放思维探寻更多不为人知的事物与世界。

(二)合作意识更加强烈与理性化

后现代主义思潮反对唯我独尊的个人主义,而是倡导融入团体发展个体。大学生保持这种思想观念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与团体,学会并且愿意与人合作。这种合作意识能够使团队氛围更加融洽、和谐,从而拧成一股绳,极大地提高团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个人与团体的共赢。

(三)平等思想更加凸显与现实化

后现代主义思潮尊重与支持女权意识,这就使得女大学生的自我独立意识日益增强,男大学生也在这种强调个体差异性价值观念的引导下,更加尊重女性,为女大学生更好地在学校和社会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夯实了思想基础。这有利于改变千百年来笼罩中国的“重男轻女”思想,女性能够在这种平等、公平的环境中得到彻底的尊重与解放。

三、高校正确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策略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大学生政治立场与思想信仰

高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贯彻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做好德育渗透工作,强化高校学生的道德观念,使之内化为一种自觉地行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能凭数节政治理论课草草了事,而是应当通过各种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如“敬老院之行”开心活动、“我的生意经”大学生创业模拟活动、“假如你遇到小月月,你扶不扶”辩论赛活动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后现代主义思潮,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奋斗心态,调动起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信念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起高尚的人生追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明白人究竟怎样活着才是有意义的。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舆论氛围

高校作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其文化建设与舆论氛围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因此,高校应当注重高雅校园文化建设和健康舆论导向的营造。如定期在学校内开展关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讲座,或是将各类生动形象的标语悬挂在校园内,并设立专门的监察队伍,对学校内的不良言行进行检查,对违纪学生进行公开、公正的处理,严慈并济,将学生拉入健康、正常的发展轨道。

(三)整合发挥各方力量,实现家庭学校社会联动教育机制

实现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高校要积极通过各类形式,如以信件、电话等方式与家长联系,告知家长学生的最新动态,与家长联手做好学生不良心理与行为的发现与解决工作。同时,高校还应当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揭发检举学校周边的违法犯罪机构,对学校周围的治安环境进行有效整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朝阳.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2]佟立.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3]吴玉梅.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3).

(责编 张翼翔)

作者:李华夏

后现代主义价值观论文 篇3:

基于后现代主义的大学生英语阅读价值观分析及对策

摘要: 后现代主义(Postmodem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其影响业已波及哲学、文学、政治、艺术、历史、教育等诸多领域,影响下的社会阅读生态环境,以及对社会大学生的英语阅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英语阅读内容、文本阅读及超文本内容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大学生英语阅读价值观分析对策

一、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指称19世纪50—60年代以来体现在西方后现代艺术、社会学、哲学等在内的社会、文化、哲学思潮,它表征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思想态度、一种思维范式,是启蒙时代以来所确立的现代精神的反动与转向。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思维方式的中心性、权威性、单一性、禁锢性,提倡非中心性、多元性、异质性、创新性等,为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开启了新的思考方向[1]。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影响下的社会阅读生态环境的嬗变,对当下社会大学生的阅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所营造的后现代主义气氛在大学生校园文化中渐成气候,深刻地影响了当代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的价值取

向。

二、基于后现代主义的大学生阅读价值观

在市场经济、就业竞争压力作用下的实用主义哲学影响下,大学生阅读正从“诗意地栖居”——注重人文知识修养的阅读转变为“数字化地生存”——注重实用的阅读[2]。与此同时,教育的市场化也影响着不少教育管理者的办学理念,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将大学视为培养社会各方面工作人员的“职业训练场所”,忽视了对经典文明的传承和弘扬,忽视了大学对学生人格修养、精神涵育、道德生成的教育功能,这种实用主义办学理念也使大学生课外阅读呈现功利性趋势,加重了大学生“后现代”倾向[3]。

1.阅读价值的多元性。

随着对现代社会的反思,人们发现人类的主体性、个体性的张扬,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着多元化和开放化发展。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反对实质化”、“去中心”、“不确定性”、“反整体性”、“零散性”正是这一历史潮流的集中体现[4]。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以“怀疑”和“否定”为特征,对现代主义的单一、固定、封闭、简单、僵化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完全的抛弃,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福柯、利奥塔、德里达等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以“建设性”为主要特征,倡导开放、平等、多样,注重建设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倡导对世界的关爱,代表人物有罗蒂、格里芬等[5]。

2.阅读价值的自我创造精神。

后现代主义的所谓人的自我创造精神包括:其一,世俗性。即强调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群体意识,鼓励人们从世俗力量中汲取精神活力,超越一切凝固的抽象道德教条,主张建立一种科学的道德规范,使一切人都能够更轻松地生活。其二,宽容精神。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道德价值标准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对其它文化的道德价值标准保持一种开放性,以避免“残酷”(cruelty)。其三,超越资本主义精神。尤其那种自我对永恒的浮士德式的追求,将自我消解于创造之中。其四,彰显人生的意义。后现代主义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人能超越偶然而达到必然(真理),而在于人能将发生在他身上的偶然转变成属于他自己的偶然。反之,如果一个人只是别人或已有模式的复制品,那么他就丧失了人生意义[6]。

3.阅读价值的社会性和实用性。

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大学生兴趣的选择也是其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反映。从调查得知,文学类、英语计算机类和专业辅导类是大学生最经常阅读的对象,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中对实用性的英语、计算机类课程及专业等读物的关注,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现实,这也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体现。当前社会各行各业对英语、计算机等人才及知识的广泛需要,成为大学生兴趣发展的有效内驱力,也反映了大学生对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关系认识的现实和实用的态度。

4.阅读价值的娱乐性和消遣性。

个体兴趣自身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特征,对满足大学生课外业余活动和闲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和自身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途径。例如大学生对文学类课外读物的兴趣,满足了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生活,并借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达自己对生活憧憬的美好意愿和情感,这与他们强烈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的过多重视,而埋头于对他人生活的解读,忽视了自己的现实生活,这也显然不利于大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

三、基于后现代主义的阅读价值观对策

1.倡导经典阅读,重视人文学科。

大学培养的人才绝不是仅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工具式人才,而是具有深度精神追求的人,他们应该既具有智慧,又不失高尚人格和清明的理智;他们既能推动社会新思想,也能合理接受人类文明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今教育管理者应该引导大学生在追求知识中跳出“趋利避害”的狭隘功利性、工具性意识,扩大阅读视野,从经典书籍中掌握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富有价值的人文知识,使他们在智慧、道德、情感、意志、社会责任等方面达到较高的标准。

2.由单纯注重文本显性知识的传授转向对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关注。

阅读文本不仅有可以表述出来的显性知识,还有不能表述或不清楚的隐性知识,如个体的信念、情感、鉴别力、判断力等,是主体对某种特殊问题或任务情景的一种直觉综合或把握[7]。因此,阅读目的要改变以往单纯注重学生显性知识获得的取向,全面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心理发展、精神养成,使学生成为既具备丰富的知识、聪明的头脑,又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个体。

3.阅读结构型态从封闭的线性结构到开放的网络结构。

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阅读过程中,人们不再严格地按照逻辑顺序和编排顺序进行阅读,而是根据思维和关联思想节点的变化进行不停的转换。在网络阅读中,学生面对的不再是线性的教材,而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动态的阅读环境。教学内容不再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而成为一个知识资源库和数据库。在这个知识资源库当中,不仅不同的知识类型可以用文字、声音、动画、图像、视频等不同的方式进行组织,而且可以把理论知识、技能知识、个人知识、经验知识连接成一个整体[8]。

4.进行正确的阅读价值取向引导,渗透后现代人文关怀。

传统阅读对理性的过分强调又使人们走向了它的反面,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中的情感参与[9]。人文教育在诸多方面已演变成为一种“训练”,这种教育缺少对学生灵魂的震撼。极有可能造就出一批“有知识无智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的社会成员,使他们陷于危险的境地: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而这与素质教育的宗旨和目标相去甚远[10]。因此,当代大学生阅读教育中应有正确的阅读价值取向引导,渗透人文关怀和人性关照,具备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和智慧。

后现代主义的学术思想,在阅读阐释和文学批评的层面上,对大学生英语阅读指导有一定的启发、指导作用。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应有意地去除糟粕,取其精华,能在这种多元化文化和反传统的文化背景中,始终朝着人类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37.

[2]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297.

[3]冯骥才.中国文学需要“现代派”.上海文学,1982,(6).

[4]李文阁.回归生活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66.

[5][10][美]波林·罗斯诺.张国清译.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48.

[6]李冲锋等.对话:后现代课程的主题词.全球教育展望,2003,(2).

[7]张国清.中心与边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51,160,161.

[8][美]小威廉姆·多尔.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1.

[9]李文阁.回归生活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本文为湖北经济学院2009年青年科研资助项目

作者:刘丽军

上一篇:健康宣教儿科护理论文下一篇:纳米金属材料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