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事立案的审查

2024-04-19

浅谈民事立案的审查(精选8篇)

篇1:浅谈民事立案的审查

论民事再审立案审查法定化

一、引言

经过数年的实践,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一、二审程序上,而对民事再审审判方式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都相对滞后。长期以来,我国民事再审一直延续了“立审不分、以立代审、先定后审”的审判模式,随着审判实践的深入,该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突出表现在:一是“立审不分”滋生了司法腐败,使该立的案件立不上,不该立的案件由于人情关系的介入再审程序却得到了启动;二是大量应在开庭审理中进行的工作在复查期间完成,形成重复劳动,无形加大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法院的办案成本,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使开庭基本流于形式;三是程序的非法定化使审查程序不能统一和规范,造成立案标准的混乱,损害了司法的统一性。鉴于上述弊端的.存在,理论界和司法界呼吁改革再审立案审查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目前,以民事再审“立审分开”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于立案审查究竟审查什么、审查到何种程度、如何进行审查,由于法律没有统一的规定,于是出现了听证复查、程序审查、程序加实体审查等多种模式。多种模式所导致的司法不统一,必将有损司法的威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当务之急就是要对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的法律性质、内容、程序以及立案标准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制度化,使之成为统一遵循的规范。

二、民事再审立案审查及法定化概述

(一)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的法律地位及模式选择

民事再审立案审查是对民事再审申请进行审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再审条件的程序。审查再审申请是否成立,是决定是否进行再审的一个必要前提,与再审同为人民法院行使审判监督职能的重要环节。由于法律没有把审查阶段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加以规定,因此,司法界和法学界将审查再审申请通常称之为提起再审的准备阶段。但从实际审查过程来看,再审立案审查并非简单的再审准备,也不是一、二审立案单纯的程序性审查,由于要考察再审事由是否符合条件,审查必将一定程度地涉及到实体,并且审查结束后,根据审查的情况,一般还要作出“驳回再审申请”和“提起再审”两种处理结果。经再审立案审查,确认再审申请不符合再审立案条件,决定驳回再审申请后,再审审查程序即告终结;当审查发现原判有错误,决定提起再审时,既是审查程序的结束,也是再审程序的开始。在审判实践中,经过审查驳回再审申请的案件几乎占到九成以上,绝大部分案件经过再审审查后即告终结,从此种意义上讲,再审立案审查程序与二审、再审程序具有相同的性质。因此,不可小视再审立案审查程序,应当将之作为一种独立的程序加以确立。随着“立审分开”的实行,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程序的独立性的要求和趋向更加明显。

目前,再审立案审查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种是立审不分但加大审查的公开和透明度,如海南实行申诉立案由审监庭听证复查的再审审查制度;另一种是立案庭仅对再审主体、提出再审的时效、再审的管辖等进行程序审查,后移送审监庭对再审的事由进行审查,然后决定是否立再审案;第三种是立案庭除对程序进行审查外,对再审事由亦进行一定程度的审查,认为案件有错误的,然后移送审监庭进一步审理。

上述三种模式各有利弊。第一种模式是只要当事人来访申诉或申请再审,法院当即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听取其申辩,审查其举证材料,当场作出评议,决定是否受理。该模式有效解决了当事人申诉和申请再审难的问题,改革了申诉、再审立案不及时、不规范、不依法的状态,提高了审判的效率,树立了司法的权威,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凭听取申诉人或再审申请人一面之辞即作出再审凭断,请主管院长批准或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对案件提起再审,势必增加再审案件的数量,加大审委会的工作负荷。第二种模式采取了一、二审立案审查的形式,仅对诉讼主体资格、诉讼时效、法院管辖等程序问题进行审查,避免了以往立案审查和开庭审判之间的重复劳动,但忽视了再审案件的特殊性,与第一种模式一样,违背了民事诉讼法第179条再审条件的规定,同时,由于立案门槛的降低,很可能造成有理没理均申诉或申请再审的局面,增加法院的工作量,耗费国家的人、财、物力。

[1][2][3][4]

篇2:浅谈民事立案的审查

在英美法系国家,由于奉行当事人主义,民事案件不存在立案受理问题,当事人只要来起诉即可进入诉讼程序,法院只办理登记排期手续。而在大陆法系国家,由于奉行职权主义,民事案件能否立案受理,取决于法院依职权对案件的审查。我国法院的做法与大陆法系国家的法院一样,对案件能否进入诉讼程序由法院依职权进行审查。立案庭就是担负着这样审查职权的一个职能部门。如何把好法院这道立案受理关,如何理顺民事案件的一般法律关系,如何将起诉材料整理成案件“雏形”等诸多问题的解决,就象审理案件一样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笔者以自己从事立案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发表一下自己不成熟的见解。

一、立案受理的条件与诉权的保护

法院立案受理的范围即是当事人诉权的范围。由于审判权本身不具有主动保护实体权利的功能,它与实体权利之间还隔着一道横沟,诉权便是连接实体权利和审判权之间的桥梁,它将实体权利义务争议引到审判权的面前,使审判权的行使有了对象和目标。诉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其实质即是司法救济权。我国关于民事案件受理条件的法律规定比较简单,立案法官在审查起诉时常会感到无据可依。笔者认为,借助于诉权理论,有利于开拓立案审查的思路。

如何把握“当事人适格”是一个疑难问题。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法律何以允许原告对被告提起诉讼呢?可见,直接的法律关系并不等同于直接的利害关系,只要被告的行为对原告利益产生直接影响,原告即对被告享有诉权,并不论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直接的合同关系或侵权关系。再如股东派生诉讼,公司的董事、经理或高级职员等在执行职务过程中违反法律或公司章程而给公司造成损害并应承担责任,或者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他人的侵害,公司本应为其合法利益行使诉权,但它怠于行使而不追究加害人的赔偿责任,此时股东依法有权代公司之位以自己的名义提出请求赔偿之诉。在这里,公司的董事、经理或高级职员和他人的侵权行为本来直接侵犯的是公司的权益,但由于公司的权益系着股东的权益,故也可以认定股东即为直接的利害关系人。另外,在被告的要求上,民事诉讼法规定为“明确的被告”,因此在审查起诉状中不要过于拘泥在是否存在“告错人”的问题。是否“告错人”应在立案受理之后由审判庭来审查决定是否该驳回其诉讼请求,立案庭只能要求起诉人在诉状中有明确的被告。

在“诉的利益”问题上,要注意审查原告诉请的利益是否为法院所保护利益。由于立案审查只能是程序审查,而不是实体审查,故我们不能就利益的正当性进行审查,而只对利益的性质进行审查。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即是“诉的利益”的体现。法院保护的利益应根据三个条件来衡量:(1)法律条件,即法律规定的保护范围,主要集中在民事诉讼法第111条规定的不予受理7种情况,除此7种情况则为法律规定应予受理的情况;(2)政治条件,对一些涉及政治敏感问题、不宜由法院审理的案件则不予受理,这是由法院为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的政治体制理论所决定;

二、案件的整理与诉讼标的理论

民事案件受理后,进一步的工作是整理法律关系,形成案件“雏形”。“诉讼标的理论”是进行这一工作的有效工具。“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并要求人民法院裁判的民事法律关系,即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诉讼标的不同于诉讼请求,诉讼请求仅是判断诉讼标的的标志之一。

民事案件的案由分为4个部分54类300种,这300种案由实际上就是当事人讼争的法律关系及其争议,这实际上就是我国民事诉讼中诉讼标的的全部外延。确定好案由,能为其后的审理确定好方向,同时还可以防止起诉人规避法律。诉讼标的共同的诉讼就叫做“必要共同诉讼”,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的诉讼就叫做“普通共同诉讼”。法院对两者的处理方式不同:必要共同诉讼不需当事人申请即应该作为一案予以受理,普通共同诉讼则须经当事人同意,并由法院决定是否合并审理。

同时,诉讼标的是确定是否重复起诉的标志。民事诉讼法第111条

(五)规定:“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申诉处理。”该内容包括了对已生效的裁判不得重复起诉,即民法理论上“一事不再理”的原则:对一诉已作出确定的终局判决,不得再次提起诉讼或重新审判。“一事不再理”不限于向同一法院起诉的情形,向其他法院重复起诉亦受禁止;再次起诉不限于独立起诉的情形,也包括以反诉等方式。至于判断是否属于重复起诉,不能仅以诉讼请求是否相同来判断,而应该以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即诉讼标的是否相同来认定。对于同样的诉讼标的可能前后会有不同的诉讼请求,立案法官在审查时不能因此受到影响。

篇3:论民事诉讼立案调解制度的完善

在我国诉讼法律制度中有一项重要的制度, 它在解决民事纠纷问题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也就是民事诉讼调解制度, 在国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国外则被称为“东方经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在我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许多年来解决了很多问题, 解决了很多原本闹得不可开交的民事纠纷问题, 化解了很多当事人原本无法解决的问题, 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和谐。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社会经济也得到了不断发展, 人们思想观念也在潜移默化的出现变化, 对于法律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二、当前我国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缺点

就当下形势来看, 在调解民事纠纷问题的时候, 依据当前的《民事诉讼法》虽然能够化解大部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 但是, 在我国当前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中仍然有不够完善的地方, 有数条诉讼调解制度比较模糊, 某些规定不够严谨, 容易被人找到漏洞加以利用, 所以这些存在漏洞的调解制度需要重新进行制定。

(一) 需要完善当前的调审合一制度

在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中存在着一种贯穿整个调解过程的调解制度, 这种制度叫做调审合一制度。并且, 在调解的具体过程中, 法官在里面起着调解双方关系的作用。首先, 存在强制调解的现象。因为采取调解的方式解决矛盾能够给法官到来一定的便利, 比如回避了二审改判的风险、省却了判决书长篇累牍的事实阐述和说理, 此外在我国的部分法院, 曾经将“调解率”作为法官工作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所以许多法官倾向于使用这种手段。但是, 有时候却成为了强制调解。

其次, 过分调解会影响案件的公正性, 在调、审合一中, 法官贯彻全局, 不行再进行判决, 法官必须保证整个案件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因此有以下规定, 法官不能够利用在当事人案件中的退步, 不能够自己引导案件, 使得案件的气氛影响到当事人, 产生“偏一方、疏一方”的主观情绪, 难以确保法律的公正性。

(二) 存在恶意调解现象

在我国目前的法院调解工作中, 首先法官们普遍倾向于利用调解来解决案件, 这样能够节省法院法官的许多时间, 双方当事人也能够尽快的摆脱双方在某间意见上僵持不下的状态, 所以运用调解的方法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被广泛的利用。在案件实际调解环节中, 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对方当事人让步, 双方在一些事情上和解后在消极的遵守调解制度上的规定, 侵犯了当事人的某些权利。

三、构建完善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

(一) 法院要对民事纠纷中适用调解的范围进行重新规整

首先应当重新划定的便是程序范围, 普通救济程序定位必须要完全匹配与监督审查职责, 以前在调解过程中可以进行法律二审、再审, 实践证明, 这样的做法存在弊端, 必须予以废除。当前的法院调解制度中, 不存在审级限制, 一旦双方当事人意见基本相同, 一审二审便都可以调解。这样的没有审级限制的调解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 看似是在维护当事人的权利, 实则在挑战着法院。那些二审程序的案件, 在一审中, 如果两方就某些利益问题和解后, 则当事人来否决以前的判决。这挑战了法院的尊严。但这存在着如果一审不公正的话, 那么适用调解也就发挥不了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了。所以说, 再审程序中适用调解不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

(二) 取消当前的结案形式, 制定调解生效时间

在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得到缓解以后, 就某些问题产生共同看法后, 调解协议在此刻便产生了它的法律效益, 双方当事人要遵守签订的协议。所以, 要从立法角度上明确这点:双方一旦在调解协议上签字或者盖章, 合同当即产生法律效力, 不能够反悔。为了确保尽快解决双方矛盾, 节省双方的资金, 要适当减少收取当事人诉讼费。为了防止因为判决错误影响到当事人双方, 只要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 调解协议应确认为失效: (1) 调解程序中存在违法行为; (2) 一方当事人违反法律威胁另一方当事人; (3) 双方当事人合伙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达成不良协议; (4) 调解协议损害国家社会利益。

(三) 建立调审分立的制度

我国当前的民事诉讼法调解和审判是一体化的, 存在着一些弊端, 因此我国需要建立调解、审判相互分立的制度, 以此来解决当前我国在民事诉讼法调解制度中的各种问题。我国当前的民事诉讼法缺乏相应的启动调解程序。按照法律的规定, 当事人具有选择哪一种程序的权利, 也就是说, 当诉讼开始后, 解决矛盾的时候, 采用调解方式解决问题还是采用审判方式解决问题, 当事人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在法律中是由这样规定的, 当事人从开始申请此刻开始, 调解程序就算作开始。法院应当把审判和调解分离, 成为相对独立的程序, 摒弃以前法官在案件中的角色, 从而重新定义法官的双重身份。

四、结语

虽然长期以来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在调解民事纠纷问题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还有许多需要进行完善的地方。为了更好地解决民事纠纷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应当尽快完善民事诉讼立案调解制度。

摘要: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在民事纠纷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可以快速地解决一些纠纷, 但是随着审判方式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具体解决民事纠纷问题的时候, 发现该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笔者将会介绍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弊端, 然后对我国如何构建完善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进行剖析, 希望有助于完善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制度。

关键词:民事诉讼,立案调解,漏洞,完善,调解制度

参考文献

篇4:浅谈民事立案的审查

关键词:举报线索不立案审查;检察机关;工作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73-01

“举报线索不立案审查”是指,举报中心对自侦部门初查后作出不立案决定、当事人未提出复议的举报线索,主动开展审查的一项事后监督工作。其制度的主要依据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9年颁布的《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第三十六条规定:举报中心收到自侦部门的回复文书后应当及时审查,认为处理不当的,提出处理意见报检察长审批。开展举报线索不立案审查工作,对于充分挖掘举报线索利用价值、减少线索处理的随意性、有利于促进自侦部门初查成案率的提高,并且更有利于增强举报答复的针对性、减少违规违法办案、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依据《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举报中心可以对自侦部门所有查办结果提出不同意见,但是实践中对于初查不立案这类查办结果是存在分歧的。通过分析梳理自侦部门处置举报线索的现状,对于举报线索不立案审查的必要性和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相对”:

一是舉报线索在查处难度上处于相对劣势。举报线索不论实名举报还是匿名举报,都有真有伪,有真实的也有夸大的,有公心、还有私怨陷害,有亲眼所见也有道听途说,质量往往参差不齐,举报线索的质量差异使得查办举报线索的成本收益比案中带出的线索和其他机关(主要是纪委)移交的线索,存在明显的劣势。对于自侦部门来说,只要其他来源的线索能够满足当前办案需求,举报中心移送的举报线索只能往后排。

二是控申部门在工作质量上的相对不足。举报中心移送的线索相比纪委等机关移送的线索存在明显的工作质量上不足。纪委本身就是专业的案件查处部门,经过纪检审查并移送检察机关查处的线索在多数情况下已经是半成品甚至成品。而基层检察院控申部门在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名工作人员的情况下,接待、申诉、举报、赔偿、救助以及各类维稳工作一样不少,也就很难指望举报中心的线索在审查力度上能有高质量的前期加工。致使控申部门移送的举报线索不被重视、成案率低。

三是举报中心在监督职能上的相对缺位。由于举报中心的监督职能长期处于相对缺位状态,事中督促和事后监督得不到有效保障的现象普遍存在。《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明确赋予举报中心进度掌握、情况知晓、跟踪督促和结果审查的职权,但由于控申部门与自侦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地位不相当的状况以及举报中心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往往控申部门最终只能迁就附随自侦部门。

作为检察机关,开展举报线索不立案审查工作不但能从诉讼程序上有效的遏制有案不立、违规执法、人情案等情况的发生,也能从源头上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一项好的工作机制要发挥成效应首先予以准确定位,并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根据《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举报线索不立案审查的主体是举报中心,审查的对象是本院自侦部门,审查的内容是不立案的查办结果以及回复文书中对查办过程和事实依据、法律依据的表述,审查的结果是“举报中心认为处理不当的,提出处理意见报检察长审批”。 因此举报中心与自侦部门的关系,不能仅仅是监督者与被监督者,而更应该是举报职能与侦查职能之间互相配合、协作制约、推动促进的关系,这样才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不立案审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做到明确职责范围、规范操作流程、制定得当的协调机制,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笔者从控申工作实际出发,对做好举报线索不立案审查工作浅谈以下四点个人见解。

(一)对审查程序进一步明确细化。

一是要明确核查条件。将自侦部门作出不立案决定的举报线索纳入审查范围。二是要确定核查的标准。对于举报反映的情况是否已查实、被举报人的主体身份及基本情况是否查清、被举报人是否有利用职务便利的情况、不具备查处条件的情形是否存在;自侦部门初查核实的事实是否不构成犯罪;自侦部门的初查过程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等问题作为核查依据。三是严格核查时限,举报中心审查不立案线索,自收到自侦部门决定不予立案回复文书之日起可以规定一个期间办结,以提高审查工作效率。四是对重新初查的要件进行规范,经核查,原举报中涉及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的犯罪线索未予以初查的,或有可查条件而未予继续深查的。可以由举报中心提出重新初查意见,报分管检察长或检委会决定并送达自侦部门执行。

(二)举报中心严格把好线索关。

举报中心应当加强线索移送前的审查和初核,对举报线索进行有效过滤和加工,保证移送的线索的质量,如此,可以弥补举报线索在查处难度上的相对劣势,有效降低移送线索的查处难度。

(三)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一是加强催办。由举报中心对线索的初查进行催办,对退回自侦部门补充初查的线索,发现自侦部门未及时展开补充初查且未回复的,举报中心要及时督促自侦部门严格按照规定办理。二是推动整改,举报中心如果在不立案审查中发现自侦部门初查工作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经检察长批准,可以向自侦部门发出《整改建议书》,自侦部门不予回复或未采取整改措施的,举报中心应及时向检察长报告情况。

(四)提升答复效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篇5:浅谈民事立案的审查

立案登记制度的出台,有着保护当事人诉权的现实迫切性,但是,与法官员额制等司法改革措施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可协调性,进一步加剧了“案多人少”的矛盾。立案登记制度解决了“起诉难”的表层问题,即立案登记制度解决了民事程序立法层面的制度设计问题。

一、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度的概念

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程序中,法院收到原告的起诉状后对其进行形式上的审查,符合形式者,法院应当登记立案以决定进入到诉讼程序中。

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了起诉条件,尽管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了立案登记制度,这种立案登记制度是立案审查下的立案登记制度。从第208条可以看出,人民法院在接到当事人的民事起诉状时,需要审查是不是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而第119条规定需要审查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法院没有决定立案之前就审查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这直接限制了当事人的诉权。因此,对于现实司法实践中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发挥缓解矛盾的作用还有待检验。

二、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度之困境

我国的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度实施一年多来,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务上都面临着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限制、立案登记程序封闭,有加剧滥诉风险的倾向,以及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不畅,致使普通民众过度依赖司法解决纠纷。

1. 法院的受案范围过于狭窄。

《民事诉讼法》第3条关于法院受案范围的规定,导致了公民权益保护类型大大受到限制,许多权利进入不到司法程序,从而得不到司法的有效保护。法院受案范围的过于狭窄,使得许多案件包括一些棘手案件无法通过司法程序进行权利的救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事人的诉权,这种限制使得很多纠纷长时间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使得立案制度过于严格。

2. 起诉要件过于严苛,不区分起诉要件和诉讼要件。

起诉要件和诉讼要件是诉讼法两种不同的起诉理论,我国诉讼理论上不存在起诉要件和诉讼要件的区分,这种立法上存在的概念混淆,使得我国法院对于这两个要件的审查都集中在立案阶段。立案难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国民诉法上规定的起诉要件的高阶化。所谓高阶化是指,在立案阶段,法院不仅做形式上的审查,更进行实体权利义务上的判断,以实体权利义务的判断来作为是否立案的依据。这样的高阶化审查,必然使得很多案件因为不符合胜诉条件而被拒之于司法程序之外。

3. 缺乏程序当事人概念。

根据第119条的规定,法律对于原告的资格规定采取利害关系人说。这样界定当事人必然缩小对实体权利救济的可能性。将“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作为起诉条件,使得法院在立案时就进行了实体审查和判断,在没有接触证据和案件事实的前提下,就提前做出判断,加剧了起诉难。对原告、被告采取不同的确定标准,使得原告的起诉法院很难受理。

4. 立案登记程序封闭,缺乏当事人的实质参与。

民事诉讼程序是由当事人的起诉行为启动,一旦启动诉讼程序,就由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进入审理程序。立案程序中法院的审查决定案件是否进入民事诉讼程序的权力过大,当事人在立案中的程序主体地位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使得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度极有可能成为一种表面上的制度,而不能真正发挥保障当事人诉权的作用。程序上缺乏当事人的实质性参与,法院审查的权力不受制约。理念上的偏差导致了制度设计上的不合理,立案登记制度所起的作用遭到质疑。

5. 立案登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诉权滥用的风险。

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诉权是立案登记制度设立的初衷,但是由于我国实行了多年的立案审查制度,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度,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诉权滥用的风险。这种风险,是当事人恶意利用司法资源,起诉另一方当事人,或者双方串通恶意诉讼,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6.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不畅。

诉讼是维护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发生民事纠纷时,应该优先考虑用其他纠纷解决方式,而不是寄希望于诉讼的方式。诉讼的成本决定了诉讼是当事人考虑的最后救济手段。立案登记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当事人的诉权,实现有诉必理,但并不是鼓励用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在目前我国其他纠纷解决方式不畅的现状下,法院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和压力,而立案登记制度加大了这一压力。

三、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度之完善

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度,但是由于理论以及司法实务的现实需要,单纯的技术层面的改革或者完善对于当事人诉权的保护只能是局限性的,立案难问题的实质在于司法制度、司法权、司法与政治关系的问题。一方面从宏观角度认识立案难问题,另一方面也要从具体的制度设计来分析其原因所在。只有从诉讼理论上、从司法实务上完善或者理顺立案登记制度,才能发挥其保护当事人诉权的作用。

1. 改革现行的主管制度,诉讼系属自立案登记时开始。

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限制了公民权益的保护类型,使得很多权益不能进入司法保护的范围之内。为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权,有必要把“诉的利益”作为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的标准,诉讼系属自立案登记时开始。所谓“诉的利益”是指,根据每个具体请求权的内容,来考量做出本案判决的必要性以及其实际上的效果(实效性)。

2. 明确诉讼要件,严格区分起诉要件和诉讼要件,确立形式化的起诉要件。

确立形式化的起诉要件,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只进行形式化的审查,具体的实体权利义务的判断则是当案件进入到实体程序的审理之后由裁判者进行判断。立案登记制度并不是否认法院的审查权力,不是当事人到法院一起诉,法院就必须立案登记,而是将法院的审查权力区分为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法院在立案阶段只审查形式要件,如起诉状是否符合、是否缴纳案件受理费等。对于满足诉讼要件的诉讼,受诉法院才能作出实体判决,否则只能采用法定裁判方式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3. 确立程序当事人概念。

我国现阶段的立案登记制度很大程度上仅仅只是形式上的立案登记制,没有诉讼理论上的观念革新和重构,立案登记制度的效果如何实际上很难把握,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程序当事人概念的确立。确立程序当事人概念,是诉讼立法技术的基本要求,拓展了程序对私权的保障空间,同时提升程序的自主性,保障诉权的行使。形式上审查起诉,可以方便起诉,宽缓诉的构造要件,这是保障当事人诉权、实现其程序主体地位的前提条件。

4. 建立当事人参与的立案登记制度。

民事诉讼是原告、被告和法院三方主体参与的程序行为,作为民事诉讼程序环节之一的立案登记制度,很大程度上缺乏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主体一方的参与,这样的制度设计容易产生司法腐败。因此有必要建立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一方主体参与的立案登记制度,限制法院的权力,使得法院的权力更加透明。

5. 建立滥诉、恶意诉讼制裁机制,以防止当事人滥诉。

立案登记制度的规定如果没有很好的配套措施与之保障,很容易产生当事人滥用诉权,恶意行使立案登记制度的弊端,这样会浪费宝贵的司法资源。如何在立案登记制度实施中贯彻以其他的配套制度,防止当事人滥用诉权,是立案制度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的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以及对当事人滥诉的惩罚机制,但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粗线条,没有进一步的具体性的细化规定,如何认定滥用诉权、滥用立案登记制度等情形,这都需要进一步明确规定和细化。

6. 完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使其发挥其作用。

在我国社会矛盾频发的大背景下,不能简单地依靠和通过立案登记制度来缓解社会的矛盾,立案登记制度只是民事纠纷解决的一个通道而已,某种程度上,立案登记制度的顺畅更需要其他制度的配合,这其中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司法改革不仅要求逐步完善诉讼体制,更要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转变传统的社会纠纷解决理念。

只有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发挥其应有的实际作用,立案登记制度才不至于成为纠纷解决的唯一选择。民事纠纷多种多样,进入司法程序的毕竟属于少数,立案登记制度的功能在于使有法律意义的纠纷进入法律程序,保护当事人的诉权。完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是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度的外部制度条件。

立案登记制度是民事诉讼的起点,关系着当事人的诉权是否能够得以保护,关系着民事纠纷能否进入司法程序,关系着其他制度或程序的作用的实现。立案登记制度的完善和功能的发挥需要一个过程,要不断地在司法实践中完善立案登记制度。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99-203.

[2]崔艳君: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度初探[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

[3]张卫平主编.新民事诉讼法条文精要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305.

篇6:从立案审查制到立案登记制

关键词:行政诉讼;程序;立案登记;立案审查

我国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很少,是因为现实中存在着大量诉讼难的问题。在行政诉讼中最突出的是“立案难”问题。

一、“立案难”现状分析

(一)“立案难”现状

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随着公民维权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侵犯时,想依靠法律来保护自己。然而,许多人被“立案难”挡在了诉讼大门外。我国著名法学教授姜明安认为,行政诉讼是司法权对行政权的事后监督制度,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职权,救济遭受行政权力违法侵害的私权益,其主要功能在于通过司法对行政的监督以保障人权。[1]“立案难”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和我国的法治进程。

(二)“立案难”的原因

1.受案范围窄

旧行政诉讼法在第二条、第十一条、第二十条严格限制了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案件类型。当事人在进行行政诉讼时,往往因为所诉行为是抽象行为而不可诉,即使立案成功,相应的抽象行政行为也会成为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依据。法律是保护公民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当事人在穷尽一切手段之后还不能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相应的恶保护,就会使法律的尊严丧失殆尽。

2.司法体制限制

在我国现有的行政体系中,法院工作会有各方面的限制。从前,政法委对法院的影响甚大,法院因各种原因,不能很好地进行审判活动,法院、法官的独立性受到严重限制。而且,公安、地税等部门的行政职权对法院的工作有相当的大的制约。这就使法院失去了独立性,使司法公正性受到影响。

3.立案审查制的限制

从旧行政诉讼法在第42条、旧司法解释第32条,可以看出我国采取的是立案审查制。这种立案审查制过分强调法院的职权,缺少当事人的参与,某些起诉条件已经涉及案件的实体问题。在如此严格的起诉条件下,公民的诉权得不到相应的保证,会使得普通百姓欲诉无门。

(三)“立案难”的危害

1.“立案难”是依法行政的严重阻碍,不利于建设法治政府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依法治国被提上议程。正因法院“门难进”、“脸难看”、“案难立”的行为,行政机关才有恃无恐。而司法实践中的立案难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政府机关依法行政的进程,这使得我国的依法行政工作难以推进。当普通大众的合法权益难以维护的时候,政府和法律的尊严就不值一提。

2.“立案难”侵犯公民基本权利

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司法权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司法机关通过依法审查行政机关的行为,一方面制约和监督行政机关,要求其依法行政,另一方面通过司法救济,为遭受行政权力非法侵害的私权益提供司法保护。由于现实社会中官强民弱,再加上行政诉讼大多案情复杂、涉及面广、取证困难、处理难度大,行政诉讼在现实中普遍遭遇的“立案难”、“处理难”和“执行难”等问题。

3.“立案难”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当公民的权利穷尽手段而不能的到保护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仅不损害政府和司法的权威,还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与和谐。当前社会中的土地流转、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等涉及民生的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再加上历史遗留的诸多问题,如涉农、涉土地等,严重影响了我国的长治久安,解决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立案难问题迫在眉睫。

二、从立案审查制到立案登记制

新行政诉讼法确立了立案登记制,立案登记制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了符合要求的起诉状,法院无需进行审查,应进行立案登记,不得拒收当事人的诉状。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一)立案登记制度可以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诉权

在立案审查制度之下,“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即原告适格,而“适格当事人”在立案阶段较难查明,需要进行实质审查。这势必导致实体审理程序前移,造成“未审先判”的结果。而立案登记制度中法院不得拒收当事人的诉状,只需对原告提交诉状的形式要件进行程序性审查,对符合规定要求的予以登记立案,这就保障当事人诉权正常行使。

新行政诉讼法第49条中是规定了一些“要件”,但都是一些形式要件,一般不会影响案件的受理。而第50条,又规定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口头起诉,这就为一些弱势群体进行行政诉讼打开了方便之门。并且当当事人对法院不予受理裁定不服时,还可以就该裁定进行上诉。并且在第52条规定了越级起诉,这就在极大的保障了当事人的诉权。

(二)立案登记制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法治社会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司法权的终局性,司法是权利救济的最后一条途经。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扩大司法救济的范围。而在旧的立案审查制度下,公民的司法救济并不容易实现。很多公民的权利救济之路还没开始就已终结在“立案审查”上。以立案登记制代替立案审查制,使法院受理案件的门槛降低,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利益,使各项工作都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结语

我国虽已确定了立案登记制,但并不完善,这就需要法律工作者不断努力。首先应对具体细节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法律解释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立案登记制进行进一步完善。其次,加强法官职业素质培养,使法官适应新法规并熟练运用到审判实践中去。另一方面,还需要跟上司法改革的步伐,吸收新鲜血液,使更多经过系统法学教育的本科生、研究生进入到司法系统中去。此外,法治社会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司法权的独立性,只有保持了司法的独立性才能真正践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念。立案登记制是对旧的民事诉讼法的一次变革,是在建设法治中国中迈出的一大步。

参考文献:

[1]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第444 页。

作者简介:

邓仲睿,女,(1990.11-今)河北张家口云南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篇7:浅谈民事立案的审查

民事审判在解决民事纠纷时存在多种多样的形态, 但无论何种形态都逃脱不开查清案件事实———适用法律———作出合理裁判这样一个基本流程, 我们理想中的民事审判过程应当是:双方当事人对各自的主张收集到足够真实与全面的证据, 然后法官根据证据来还原案件事实, 最后依据法律作出完美的判决, 从而维护社会公正秩序。

然而上述这样的理想化模式在现实中难以存在, 而这里的问题首先就发生在证据上, 现实中收集得到的证据是难以达到完美的状态的, 首先, 现实中难以收集到足够丰富的证据来还原一个真实的案件事实, 再则证据只能是对案件事实的一个侧面的反映, 通过证据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完美还原案件事实的, 更主要的是, 实务中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并非一定能够还原案件事实, 也许当事人提供的是伪证, 也许是通过违法手段获得的证据, 也许该证据与案件事实毫无关联。这些原因的存在势必就将在法官的审判活动产生出一个程序———对证据的收集、审查与判断程序。

二、现实情况

笔者曾于法院民二庭进行了约一个月的实习, 某一次法官传来一个案子的庭审笔录及相关材料, 试让笔者拟写一份判决书, 笔者在分析过程中发现该案子十分复杂, 尤其是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纷繁复杂, 各种各样的证据层出不穷, 而不同的证据分别证明了各种不同的案件事实或主张, 使笔者疲于应对;证据是作出裁判的基础, 也是贯穿整个诉讼过程的红线, 因此对于证据审查判断出现的困难致使笔者迟迟无法对案子做出最终的定性与判决。这使得笔者好奇心大盛, 遂决定对此问题与庭里法官进行探讨与研究。

三、合议庭独立性受限

经交流发现, 法官在审理民事案件的同时有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法定程序, 法律规定或法院结构、工作责任安排等外部条件的制约, 如法院审判委员会对案件的干预, 举一个可能发生的例子, 法院法官在审理案子过程中, 合议庭通过对该案证据的审查判断, 在庭审中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 并结合实际情况, 对证据与案件事实已经有了自身的审查判断, 然而合议庭同时发现该案复杂程度与标的数额已经进入到了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的范畴, 遂将其提交到审委会, 审委会根据合议庭提供的案件材料, 经过讨论决定作出不同于合议庭的判决, 根据法律规定, 合议庭只能宣读审委会的判决, 然而此判决后来有可能被证明有误, 合议庭最初做出的判决是正确的。

笔者认为上述现象部分体现出法官在审查判断证据, 审理案件时没有足够的独立和自由, 存在受到外界因素干预的可能, 而罗杰·科特威尔在《法律社会学导论》中说道:“被别的观点, 或者被任何外部权势或压力所控制或影响, 法官就不存在了”。

四、法官取证职责

在实习中, 笔者也发现, 法官在开庭之余, 还要常常到民政局、工商局等政府部门为当事人收集证据, 虽然民诉法对法院的取证责任作出了相关规定, 法官取得的证据对于还原案件确实事实有不小的帮助, 但从笔者所看到的情况而言, 这一部分职责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法官的工作量。

五、采纳证据的一般程序

根据法律规定与法官的交流, 在一般情况下, 当事人对于自己的主张首先应当自己提出证据, 其次, 对于自身无力收集的证据, 可以向法院申请收集, 法院依职权对证据进行审查, 若当事人提出的证据符合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三性的要求且当事人双方对证据都无异议, 则法院可以不进行审查, 直接对该证据准予采信, 而对于不符合上述三性的要求, 存在疑点的证据则需要进行审查判断, 若是当事人双方提出的证据都存在瑕疵, 则法官从证据的高度盖然性方面进行考察, 考察哪一方的证据更能证明其主张, 证据证明出的案件事实盖然性更高的一方予以采纳, 而当双方证据共同指向同一事实, 并且双方之间所主张的事实存在矛盾时, 则考察哪一方的证据更加具有高度盖然性, 并进行采纳。

六、思考与建议

根据《证据规定》及相关法规, 我国对于证据的采用规则采取的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法律中并无明确规定哪些材料与事实应当被采纳为证据, 而是规定将一定范围内的材料与事实从证据中排除出去, 或对其加以限制, 这样的规则使得普通当事人或监督机构能够轻易地监督法官在采纳证据时的合法性。减少了法官犯错的几率, 在法官犯错时被纠正的可能性也更大。基于上述, 笔者产生了如下的思考与建议。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证据的审查判断并非是简易上手的, 这需要法官具有相当高的知识与判断能力, 而法官本身就应当将逻辑思维、理性判断与人格风范集合于一身, 法官在对证据进行审查判断时需要对证据本身进行观察, 也需要对其进行理性判断与推理, 所以我国的法院应当不断选拔优秀的人才进入法院, 同时法官应当不断充实与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识与思维判断能力, 如此才能对证据进行更好的审查与判断, 作出的判决也会更加公平公正。

八、增强法官话语权

而对于法官在审查判断证据时缺乏独立与自由, 我认为应当从法律制度上对此予以规定, 保障法官在审查判断证据时能够不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 保障法官内心的公平公正, 应当考虑改革我国的审判委员会制度, 使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在审查判断证据、作出判决时拥有更高的职能权限。改革我国的错案追究制, 让法官在合法的情况下敢于做出符合自己内心的判决。国家也应当给予法院更加充足的资源, 其中就包括经费预算、人员编制、法院设施等等, 使法院摆脱对地方财政的依赖, 维护法官作为公平公正代表者的尊严。

九、保障当事人取证权

我国对于法院调查证据有了严格的限制, 而在另一方面, 对于当事人调查证据的权限却没有相对应地放松, 我国应当建立起对当事人调查证据的法律保障体系, 使得当事人在调查证据时不会困难重重, 同时, 用法律保障当事人有权调查证据的权限也有利于减轻法院法官的负担, 使法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对证据的审查判断、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对法律法规的适用, 减少错案的发生。

摘要:对于民事案件审理程序, 虽然法律在理论上对各部分的环节及其内容作出了详细规定, 然而现实总是不尽人意, 仅在证据这一环节上, 就存在法官在对当事人提交证据的审查判断环节上缺乏独立性, 法院的收集证据环节任务过重, 当事人收集证据存在困难等需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试着对此作出论述。

关键词:取证责任,证据审查,法官独立性

参考文献

篇8:浅谈民事立案的审查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 民事立案监督 程序设计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12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119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同时,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这表明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始终,包括依法对法院立案受理环节出现的违法行为进行法律监督,从而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诉权。较之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检察机关仅能通过单一抗诉手段对法院立案案件进行监督,而此次修法在监督范围、监督方式,以及监督手段上,都较以往有了较大变化与改进。因此,将民事立案活动融入民行检察监督体系中,进行科学的监督程序设计,就成为检察机关民行检察部门对接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实施的重要工作。

一、民事立案监督的概念

探讨民事立案监督的概念,首先应当对民事起诉及立案的意义进行认识。民事案件的立案活动,是当事人依法行使起诉权(又称裁判请求权),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进而启动民事诉讼程序,解决民事纠纷、保护民事权益的第一步,也是当事人得以顺利进行后续诉讼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胜诉、败诉的关键。对于民事诉讼程序而言,起诉是民事诉讼启动、发展、终结的重要动力;对于审判权而言,起诉是审判权行使的条件,审判权是起诉权行使的结果。对立案活动的依法监督,能够有效保障当事人走进法院,依法行使诉权,寻求司法保护,实现权益保障。

据此,本文认为可以将民事立案监督概念表述为:民事立案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据法律规定,对人民法院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不予立案受理,不符合立案受理条件(如:违反级别管辖、地域管辖、专属管辖、协议管辖以及仲裁前置等情形)而予以立案受理,以及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法律监督。

二、司法实践中民事立案活动存在的问题

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出于回避矛盾、追求案件审结率、减少判决后执行难等原因,导致民事立案活动存在两大突出问题。

(一)民事案件立案难

造成民事案件立案难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受法院内部考评机制的制约及影响,基层法院在年底为了不影响当年案件审结率,拒绝接收及受理案件。二是为了减少判决后难以执行而引发的涉法上访问题,对一些民事案件立案审查时,将程序性审查提高到实体审查的角度,严格把关筛查,对一些存在选择管辖的案件,直接建议当事人到其他法院进行诉讼。

(二)“不立不裁”现象存在

“不立不裁”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同一时期涉及部门较多、矛盾较为集中的一些同类案件,先期起诉的已经立案审理,后期去起诉的却被告知法院有“上级文件”或者“会议精神”要求,或者设置各种门槛对这类案件不再立案,如征地拆迁、拖欠薪酬等。由于是“上级文件”、“会议精神”,也不会让当事人看到或知晓具体内容,同时也坚决不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定,仅是口头告知当事人不收取其立案材料,以防止当事人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严重损害和剥夺了当事人的起诉权,导致当事人诉讼无门。

三、检察机关开展民事立案监督的必要性

民事立案监督作为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新监督职权,符合诉权保护精神,对于检察机关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诉权,提高诉讼效率

根据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起诉法院不予受理的,可以通过提出上诉、申请再审等途径予以救济。但从实践来看,上诉、申请再审从受理到审理结束一般需要较长时间,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加重当事人诉累,浪费司法资源。而通过开展民事立案监督,在立案受理审查期限内对上述问题做出妥善处置,有利于及时保护当事人权利,节约司法资源。

(二)有利于维护司法权威

司法实践中,一些法院出于种种原因,对当事人的起诉既不立案,也不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定,变相剥夺了当事人起诉权和上诉权,使得当事人起诉无望、求告无门,即使此后通过信访、权力部门批转等途径得以立案,也会加重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民众对司法权威的信任及对司法公正的期盼。

(三)有利于推动审判监督、执行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检察机关行使民事立案监督权,可以从宏观上掌握法院民事审判、执行活动的动态,便于及时发现法院超审限办理案件、久执不结等违法情形,能够为开展审判活动监督、执行活动监督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切实将法院从受理立案、审判活动、判决送达及执行的整个诉讼过程全面纳入监督范围。

四、民事立案监督的程序设计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赋予了检察机关对立案活动的监督权,有力推动了民事检察监督权能的发展和完善。但是,从立法形式上看,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检察监督的立法规定存在总则与分则不相匹配的缺陷,即总则只是泛泛规定了检察机关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而分则对于监督范围、监督程序、监督效力等问题均未作出具体规定。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严格遵循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基本规律,强化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对人监督与对事监督并重、对程序监督与对实体监督并重的理念,从立案监督的主体、立案监督的范围、立案监督权的行使原则、立案监督启动的程序、立案监督权行使的保障、立案监督权的行使方式、以及监督效果的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程序设计,使监督权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立案监督的主体

民事诉讼的立案监督权应当赋予各级人民检察院。尤其是基层人民检察院,更应当成为民事立案监督的主力军和主阵地。

(二)立案监督的范围

简单来说,民事立案监督的范围应当包括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而不予受理的案件、不应当受理而予以受理的案件以及立案活动的违法情形。各级人民检察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发现人民法院立案活动有以下违法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监督: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的条件,人民法院在7日内应当受理而不予受理,且未作出不予受理裁定的,违反级别管辖规定予以受理的,违反地域管辖规定予以受理的,违反专属管辖规定予以管理的,违反协议管辖规定予以受理的,违反仲裁前置程序予以受理的,其他应当予以监督的情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起诉后,人民法院作出不予受理裁定的案件,当事人因此提出申诉的,应当告知其通过上诉、申请法院再审等途径先行救济解决,如再审结果仍有错误时方可向检察机关提出抗诉或者再审检察建议的申请。

(三)监督原则

民事立案监督权的行使,既要保护当事人的合法诉权,又要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立案审查权,故应当严格遵循事后监督原则。同时,还应当贯彻全面监督的原则,通过与人民法院协商建立民事立案备案制度,全面监督法院立案受理活动。

(四)立案监督的启动程序

民事立案监督权是对人民法院在立案活动中违法行为进行的监督,权力属性是对公权力的监督。因此,民事立案监督程序的启动应当有两种途径:一是依当事人的申请启动监督程序;二是检察机关在办案中或通过其他途径自行发现违法情形,依职权启动监督程序。

(五)立案监督权的行使保障

民事立案监督程序启动后,为了保障立案监督权的行使,应当赋予相应的调查权,如询问当事人及案外人的权利、询问承办法官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的权利、调阅案卷权等。

(六)立案监督权的行使方式

对于民事立案监督权的行使,可区分不同案件情形采用以下四种方式,一是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该监督方式主要适用于法院“不立不裁”情形,要求人民法院说明不立案理由。二是检察建议,该监督方式主要适用于两种情形:法院“不立不裁”的案件,通过发出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后,经审查人民法院回复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回复但符合立案条件的,通过检察建议的方式建议人民法院予以立案,法院在法定审查期限内未作出是否立案受理决定的案件,或者发现立案活动存在其他违法情形的,通过检察建议的方式予以纠正。三是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该监督方式主要适用于人民法院作出不予受理裁定的案件,当事人经过上诉、申请法院再审等途径仍不能得到合理救济的,或人民检察院审查后认为再审裁判结果错误的,依法提出抗诉或者发出再审检察建议。四是移送职务犯罪线索,该监督方式主要适用于人民法院在立案过程中,承办法官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已经涉嫌职务犯罪的,民行检察部门通过调查后要及时将该线索移交本院反贪、反渎等职务犯罪侦查部门。

(七)立案监督效果的保障机制

为了保障民事立案监督案件的办理效果,应当建立相关的跟踪监督机制。在发出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后,要及时关注监督案件整个诉讼过程的进展情况,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审判阶段、执行阶段,既能防止法院出现不依法纠正违法行为的情形,又可以实现对监督案件从受理立案、审判活动、判决送达、案件执行的整个诉讼过程的监督,确保监督取得实效。

五、实践中加强民事立案监督工作的建议

(一)开展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宣传工作,拓宽民事立案监督案源

由于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实施时间较短,大多数当事人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内容还停滞在修法前的固有认识上。因此,加强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的宣传工作有利于拓宽民事立案监督案源通道,应当作为民行部门开展法制宣传工作的重点内容。民行部门应当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宣传渠道,解读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实施后民事监督权的具体内容,尤其是对民事立案监督的实施要作出更为详尽、细致的说明。

(二)加强与同级人民法院的沟通协调,畅通立案监督案件办理渠道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与同级人民法院充分协商,积级沟通。一是共同商榷制定立案监督案件办理规则。二是建立工作联系制度、研讨制度。一方面应当明确民行检察部门与法院立案庭定期进行联系,互相通报立案受理情况与立案监督案件办理情况,实现材料互递、工作互通、信息互享、结果互函;另一方面检法两院应当有针对性地共同开展如何规范立案活动的专题研讨活动,定期分析立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类案研讨,提出相应对策。这样既可以有力地保障现阶段立案监督工作的规范开展,又可以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有益的办案经验,提升监督实效,实现规范民事立案活动与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共赢的良好效果。三是建立涉法信访稳控机制,检法两家应当对民事立案环节容易出现的信访隐患问题进行研究,加强协作,共同配合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信访稳控方案和预防处置机制,防范和化解各类信访风险,防止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三)争取人大支持,切实解决监督难题

上一篇:情侣个性签名超拽霸气下一篇:在实践中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