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保险业务发展论文

2022-04-18

摘要: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办于2011年,是江苏省内目前唯一的一家总部设在省内的全国性寿险公司。开业之初就开办了团险业务。经过三年的发展,在全省13个地级市都开设了机构并产生了团险业务。本文就是根据国家对保险业的发展要求以及新市场竞争格局,探讨利安人寿如何在江苏省内充分发挥其特有优势行使其经济及社会职能。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团体保险业务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团体保险业务发展论文 篇1:

基于企业员工福利的视角看团体保险在我国的发展

摘 要:我国自1982年恢复开办人身保险业务以来,团体保险保费收入占人身保险保费收入曾一度达到88.8%,但在1999年却出现了大幅度的波动,随后占比基本上维持在20%左右,相对于一些西方国家基于员工福利计划的团体保险发展状况,我国的发展是相当的不充分。本文从介绍我国团体保险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基于员工福利计划的团体保险发展道路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团体保险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团体保险;员工福利计划;税收优惠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初期,美国工业及社会发展促进了雇主们逐渐了解到其对员工的法律责任,同时雇主也对员工由于工作能力丧失所招致的收入损失逐渐重视,这种对员工福利的认识孕育了团体人身保险有利的发展因素。第一张团体寿险保单于1911年,由纽约公平寿险社(Equitable Life Assurance Society)签发。这一新的承保方式一出现就引起了人寿保险业界的广泛注意,各保险公司群起仿效,随着员工福利计划的发展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

一、我国团体保险发展的现状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了配合劳动保险的实施,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对尚未实施劳动保险或已实施了劳动保险但希望多增加一些福利的单位职工,开办了多种以职工为对象的团体人身保险,作为国家实施劳动保险的辅助或补充。1958年以后,由于错误的指导思想影响,国内保险业务出现停顿,团体保险也停止了销售。自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开办人身保险业务以来,团体保险业务从1982年到90年代初期经历从无到有的市场恢复期,各家保险公司积极探索商业团体人身保险为职工福利配套。[1]但是,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经济效益不好,缴费十分困难;同时许多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更注重短期效益,不愿意为员工投保。所以尽管团体人身保险在我国以往的业务中占有很大份额,近年形势却不容乐观。从图1可以看出团体保险保费收入占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从1996年的88.8%下降到2002年的20.5%,2003年为16.88%,2004年达到20.51%。2005年前8个月,份额虽提高到22.9%,但是其中包括中意人寿的200亿大单,到2005年末份额回落到20.44%。在寿险业保持平稳增长的大格局下,团体保险保费收入在行业中占比却维持在20%左右的水平,其低成本和低风险的业务优势远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与个人寿险相比,团体保险业务处于相对萎缩的状态,曾在保险市场上一枝独秀的团险渐渐“失宠”。

二、基于员工福利计划的团体保险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在西方国家,团体保险被称为员工福利计划,由雇主与雇员共同参加,为雇员提供社会保障以外的补充性福利计划。由于团体保险根源于员工福利,并且随着员工福利计划的发展而得到长足的发展。例如,根据美国商务部的调查,员工福利支出占到一般企业支出总额的39.2%,在总的员工福利支出中,具体项目的支出如下:医疗及健康保险占26.4%;失业及失能保险占22.7%;养老保险(或企业年金)占15.3%;一般寿险占1.3%。显然,保险保障占据着雇员福利计划绝大部分份额。那么我国能否也能通过介入员工福利计划取得团体保险的充分发展,从而提高全民保障水平。

(一)发展空间分析

我国企业对员工的保险福利还是远远不够的,中宏人寿保险公司于2005年委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进行了2005年员工福利保障现状调查。该调查显示:2/3被访中国企业从未投保团体保险,特别是中小企业员工的保险福利体系是非常薄弱的环节之一。由于2/3的被访者不了解团险和个险的区别,无法用购买团险增加福利的方式来形成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在已投保团险的企业为员工所购买的保障产品中有89%为意外伤害险、意外住院占61%、重大疾病占56%,多数企业为员工只投保意外伤害、意外住院和重大疾病等保费较低廉的保障型险种,67%的企业人均年保费低于1000元。调查还显示,在还未投保团险的企业中,对保险公司年金类团险产品有需求的达到75%,中小企业需求最大。[2]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的员工福利计划还没有形成,这将为基于雇员福利计划的团险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潜在需求分析

在我国,虽然员工福利计划尚不普及,也不规范,但许多企业已经初步具有员工福利计划的理念,并重视为员工提供工资之外的福利。可以预见,随着我国企业结构的转换和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员工福利计划将被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这将极大的促进我国团体保险的介入和团体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发挥。

首先,国企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增加雇员福利需求。以前,国家员工的一切福利,都由国家“统筹包办”,各企业员工福利基本上都相同,企业没有自主权去设计其自身的员工福利计划。但是国企改革,使得企业要参与市场化的竞争,这样企业就不能再背负沉重的福利开支,迫使其将员工福利转嫁给第三方。由企业转嫁来的除基本的社保以外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为员工福利计划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动因。

其次,外资企业的员工福利思想的传递带动员工福利的需求。在西方国家,员工都有着良好的员工福利套餐,外资企业来到我国,对员工福利计划自然也就有了习惯性的需求。可以预见,随着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的成立,并且外资企业员工福利思想将传递到国内其他企业,员工福利需求将会不断增长。

最后,其他企业组织,例如乡镇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雇员福利需求。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吸纳了相当一部分的就业人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险意识的上升,这部分庞大的雇员队伍将不断地拓展员工福利计划的市场需求。此外,在美国,政府部门的员工福利计划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政府也将向市场转嫁其员工的福利保障。

从归属形式上说,员工福利计划属于团体保险的范畴,是团体保险的一种演进形式。我国的团体保险是将企业年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分散式销售,而员工福利计划则力图从整体福利的角度为员工提供一揽子保险。它借助于保险的技术机制,通过雇主和员工单方面或共同缴费的方式,为其职工建立起与企业效益、业绩相关的保险费和保险待遇机制,对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保障,弥补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随着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人们观念的进步,企业的员工福利将不会停留在发放奖金等短期效应上,对疾病、工伤、养老等保障需求会越来越迫切,一个整体的员工福利计划将更具有吸引力。[3]保险公司应抓住这次改革的机会,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因此,我国商业保险公司有必要转变团体保险发展思路,走基于企业员工福利计划的团体保险发展道路,这样可以达到员工、企业、保险公司、社会多方受益的效果。

三、我国商业团体保险介入企业员工福利计划的政策建议

团体保险通过介入员工福利计划,成为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领域的一种“中间业务”,可以提高全体人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减缓人口老龄化的经济负担,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4]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倡导大力发展团体保险,为团体保险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得团体保险的潜在需求得以充分的释放。以下是笔者借鉴国外的相对成熟的经验提出的一些建议。

(一)提升企业对团体保险的认识

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为员工提供诸如退休金计划、团体人寿保险、医疗费用保险是一个很普通的现象,通过员工福利计划,可以充分激活企业内在的人才潜力,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保险业应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召开由企业和新闻媒体参加的产品报告会(说明会)、印刷宣传资料、利用电视、报刊杂志广告等渠道,提高企业对团体人身保险作用的认识。使企业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员工福利保障制度,充分解决员工的医疗、养老、工伤及死亡抚恤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员工利益、夯实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给予团体保险以科学的定位

保险公司应当意识到员工福利计划的开展将会带来团体人身保险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以前零散的团体人身保险业务发展思路转变到对企业全方位的员工福利团险保障计划的设计上来。在业务发展方面给予团体保险以科学的界定——管理员工福利,现代企业将员工福利视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的重要一环。保险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其专业优势,根据企业保险保障的具体需求,为其员工量身设计综合的团体员工福利保障计划,同时满足寿险、养老和健康以及失业保障的需要,使团体保险成为企业员工福利管理的有效工具。在将管理员工福利作为团体保险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团体保险开展其他的一些业务,例如,保险公司作为DB计划(Defined Benefie,确定受益型计划)(注:DB计划是事先确定职工退休后可享受的退休金,再根据基金的运营状况、职工年龄、服务年限等因素,逐年计算雇主的缴费额。)的唯一供应商,具有强大的精算能力,在该领域具有绝对优势,应发挥其在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保险公司可以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出保险建议,为企业提供保险计划组合,包括受托、账户管理、投资管理、精算等一揽子服务,降低企业成本,成为企业的金融顾问。

(三)给予团体保险税收优惠政策

从国际经验来看,税收优惠政策对团体保险的影响最为明显。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雇主为雇员提供团体保险,从一定程度上说,税收优惠政策是团体寿险发展繁荣与否的“推动器”。我国对某些保险公司的团体养老产品、年金保险产品规定可以免征营业税;为了发展企业年金,国务院在2000年颁布了《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方案规定试点地区(需经国务院批准)的企业可将补充养老保险缴费按工资总额的4%在税前列支,但是具体对企业、个人没有太多明确的税收优惠规定。[5]因此,我国在具体的税收优惠政策构建上还需要下功夫。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对成熟的经验,但应结合我国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的对保险公司推出的各种团险产品分别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且从企业和员工两方面分阶段逐渐的给予不同税收优惠。逐渐放开,最终达到:团体寿险方面,雇员可以不必为雇主所交付的保费缴纳所得税;团体年金方面,借鉴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做法实行EET税制 ;团体医疗费用保险计划方面,雇主为雇员缴付的健康保险费可作为税前业务费用列支,雇主为雇员缴付的保费也不看作其应纳税收入,当雇员收到医疗费用保险金时,保险金额不作为其应税收入。

(四)保险公司应加强自身经营管理

基于员工福利计划的团体人身保险的发展与保险公司团体险的经营管理理念、信息技术水平、业务管理水平、产品体系和销售渠道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6]保险公司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经营管理:首先,由于综合福利保障计划是针对不同企业的需求而量身订制的、含有多种不同类型产品的保障计划,而且企业往往需要对不同层级的雇员提供不同内容和不同档次的保障。团体人身险经营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主动的去分析企业的需要,为其设计具体的保障计划。其次,员工福利计划给予企业的是全方位的保障,那么团险销售应当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拥有其独特的知识技能,他们在相互协调下顺利开展业务。因此,在团险销售方面,保险公司应当建设和维护一支技能高、服务意识强的销售和服务专业团队。[7]再次,团体员工福利保障计划的设计和运作是技术性非常高的工作,需要以充分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严密的精算测算,分析客户福利状况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为使团体人身保险的发展有效持续的发展,团险客户信息系统的建设将非常重要。最后,保险公司应从系统设计、单证流转、资金管理、成本控制、风险控制等方面完善内控体系加强内部控制,防止团险不规范行为。

参考文献:

[1] 韦生琼.人身保险[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 陈肖飞.2005年中国企业员工福利保障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保险,2006,(2).

[3] 伍少奇.我国团体保险寻求突破[J].中国保险,2005,(4).

[4] 刘冬姣.论我国团体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J].保险研究,2004,(8).

[5] 蒋正忠,王建翔.从供需分析看团体保险市场发展[J].保险研究,2005,(1).

[6] 韩雪.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我国团体人身保险的发展[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3).

[7] 万晴瑶.以客户为中心,团体员工福利保障计划的经营策略[J].上海保险,2004,(8).

作者:邓 玲

团体保险业务发展论文 篇2:

论利安人寿团体保险业务在江苏省内的发展路径

摘要: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办于2011年,是江苏省内目前唯一的一家总部设在省内的全国性寿险公司。开业之初就开办了团险业务。经过三年的发展,在全省13个地级市都开设了机构并产生了团险业务。本文就是根据国家对保险业的发展要求以及新市场竞争格局,探讨利安人寿如何在江苏省内充分发挥其特有优势行使其经济及社会职能。

关键词:团体保险 竞争力 社会职能 赔付率

1 江苏省目前的团体保险市场分布状况

目前状况是较为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市场上少数几家公司占有这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如下图:

从业务规模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集团,第一集团如国寿、太保、平安及人保健康险等经营时间较长的几家公司占据了市场的绝对份额;第二集团是一些后期成立的其他寿险公司有团险专营队伍的,有6-10家左右,市场占比合计不超过30%,但是每年保费增幅较为稳定;第三集团就是一些在江苏有机构但是基本没有团险专营队伍或部门,只是利用其他渠道综合开拓做一部分业务,其产生的保费很少,有些直接统计在其他业务收入里面。

2 团体保险市场发展要素

影响团险业务发展的几个要素:①建立专业的运营机构。从江苏省内业务状态和各机构团险机构的运营方式就可以明显的看到,专营机构对业务发展的重要性。没有专营机构的保险公司,团险业务在本公司内部及整个市场中基本处于忽略不计的状态。②销售策略上,建立多层次的销售渠道。我国企业的经济成分多元化,企业规模千差万别,既有规模较大的国有中小型企业,又有规模较小、分布广泛的中小型企业,因此,应指定差异化的团险销售策略,建立多层次的团险销售渠道。直营、代理和利用本公司的其他业务渠道的交叉销售,包括和非保险公司的金融机构整体合作,都是各家保险公司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层次销售渠道建立的要求。③在产品设置和市场开发上要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地方市场需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很多公共职能越来越以市场的形式利用商业保险公司来参与管理。很多地方政府也在试点把一些补充性质的保障体系建设采用商业模式运作。这实际上给团体保险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市场空间。如何结合国家政策是未来团体保险是否能够迅速发展的要素之一。④培训的投入影响到团队的素质。由于团险的特性,对于销售团险的人员素质要求很高。就保险而言,无论是抢占市场,还是实行电脑化管理、内部中心管理,要取得成功,归根到底还是靠人才。实事表明,随着寿险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家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需要有一个飞跃,否则将无法在严酷的寿险市场的竞争中立足和生存下去。

3 利安人寿团体保险业务在江苏的市场定位

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利安人寿”)成立于 2011年7月,是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一家全国性人身保险公司。目前,公司注册资本金20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南京。利安人寿以“利国安民”为使命,秉承“客户至上、稳健经营、创新发展、价值导向”的经营理念,坚持“诚信做人、勤勉做事、持续创新、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着力构建专业、便捷的保险服务平台,积极为社会大众提供全面周到的保险保障和财富管理服务。

4 利安人寿团体保险业务在江苏省内的发展路径

首先要了解江苏省内的各家公司主要的竞争优势和特点,对其固有的细分市场优势有个充分的了解。利安人寿要想在江苏市场达到自己所期望的市场地位,必须在团队建设、市场细分、营销机制、区域优势这几方面打造自己的经营优势,才能达到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第二,从阶段上来看,开业之初,公司发展主要靠人才引进,布局整个区域,并利用引进人才的现有优势资源迅速打开市场,建立最基础的业务规模。这个阶段无疑是采取的比较粗放的经营模式,公司应该把管理重点放在人力成本的控制和业务质量管理上面,在市场营销方面采用比较具有竞争优势的费用政策和激进的定价原则。第三,在专营团险的队伍建设上,对于管理型人才引进逐步加大,这一点依旧建立在销售型人才的引进基础之上。同时整合现有人才优势,挖掘现有人才所代表的同业公司的文化理念优势。这个其实是利安公司特有的优势,因为3年来引进的人才分散在13个地市以及总省公司的各个层面,来源于江苏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同业公司,代表了各个公司的文化特征,非常便于考量适合公司未来战略的合理路径。第四,对于市场营销策略来说,由于目前江苏市场竞争的强度非常大,比较合理的策略就是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加上集中性市场营销策略。可以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来提供更为高效的销售支持,以更加高效的销售推动、较有竞争力的促销力度和竞价来获取市场优势,公司必须采取集中性市场营销策略。这种策略就是在局部有条件的市场,充分利用公司在省内的优势,集中公司有限的资源,全力优先开发公司可进入性市场。

参考文献:

[1]李靖华,徐永丽.我国保险业服务创新现状分析——基于浙江省的调研[J].技术经济,2008(06)

[2]韩雪.把握历史契机 打造浙江保险强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1).

[3]焦红丽.现阶段我国保险企业的创新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11).

作者:严舸

团体保险业务发展论文 篇3:

中意人寿:“以客为尊”创新服务内涵

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和意大利忠利保险有限公司(ASSICURAZIONI GENERALI)合资组建,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首家获准成立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目前,中意人寿注册资本37亿元,总资产达700多亿元

作为中国最大的合资寿险公司之一,中意人寿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保险知识和经验,立足中国市场,为客户量身定做个性化、多样化、满足不同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主要包括人寿保险、意外保险、健康保险、投资型保险以及团体雇员福利计划。这些产品保障面广、费率灵活、保障利益全面、可组合搭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创新优势的中意人寿产品系列。

以客为尊,持续拓展特色服务

中意人寿秉承“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竭诚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专业化、高品质的服务,理赔服务的时效与品质长期稳居行业前列;同时倡导差异化服务,不断创新服务内涵,包括全球紧急救援、直接付费医疗等,形成了中意人寿的特色服务,让客户尽享一流保险公司服务的优越与尊荣。

依托忠利集团的保险经营经验和两大股东的雄厚实力,中意人寿致力于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保险公司,按照"诚信为本、客户为尊、专业为基、创新为魂"的经营理念,坚持“自律、进取、学习”行为准则,努力为客户、股东、营销员、员工和社会创造价值。

稳健经营,潜心多渠道健康发展

多年来,中意人寿稳健经营,各渠道保持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个人营销渠道方面,公司以打造知识型、专业化营销员队伍的出色成绩在业内享有盛誉,业务蓬勃发展,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在银行保险渠道方面,中意人寿则与国内各大银行之间保持着紧密、良好的合作,业绩长期位居外资、合资保险公司前列。

在团体保险渠道方面,公司服务于众多世界 500 强在华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事业单位,业务规模和品质长期稳居外资、合资保险公司前列。

在经纪代理渠道方面,公司依托强大的后援支持平台和先进的服务理念,与多家大型集团性代理公司建立合作,业务发展迅速。

在网电业务渠道方面,公司借助电话、互联网、电子商务技术等手段开展保险推广、销售和服务的渠道,为客户提供快捷、高效、自主的保险信息、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

此外,为了更好地为中方股东中国石油提供保险服务,中意人寿专门组建了由高素质员工组成的中国石油关联业务渠道,负责为中国石油广大在职及离退休职工提供保险保障服务,重点向中国石油所属单位提供各类团体保险业务的承保、理赔和后续服务等工作。

稳健拓展,分支机构遍及全国

作为合资寿险公司在中国发展的典范,中意人寿相比于中资保险公司的快速扩展战略,在经营上更加趋于稳健谨慎,坚持以内涵价值为导向,注重效益。公司成立 10 多年,在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深圳、辽宁、四川、陕西、山东、黑龙江、湖北、河南、浙江、福建等省、市开设有 10 余家省级分公司,共90余家分支机构。

响应进军长三角的首轮号角,中意人寿上海分公司成立于2005 年。本着创新高效的经营理念,上海分公司以两大股东强强联合为后盾,集中精力、积极拓展团体保险销售和兼业代理销售。经过 14 年多的运营,上海分公司目前经营状况稳定,发展态势良好,2019年保费收入已达8亿元。

中意人寿上海分公司结合上海保险市场的状况和特征,为众多跨国公司、国内优质企业及广大上海市民提供保障充分、计划完善、费率灵活的保险产品,秉承“以客为尊”的核心服务理念,通过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化的服务,满足客户不同层面的保险需求。

稳健创新,打造业内标杆品牌

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荣誉既是企业品牌的载体,也是政府、社会、媒体和客户对中意人寿的信任。这种信任的力量也在推动中意人寿企业品牌的发展与升华。

近年来,中意人寿凭借其稳健的发展,连续 3 年收获了由《21 世纪经济报道》颁发的“最佳创新发展保险公司奖”“优秀公司治理奖”和“稳健经营奖”。中意人寿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便捷服务和品牌建设方面均作出卓越的成绩,曾获得北京朝阳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先进单位”称号,以及搜狐网评出的“理赔最迅速的保险公司”称号。

中意人寿产品以其优异的创新性和保障性,也赢得了权威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好评。“中意金享年金 B 保障理财综合计划”被《每日经济新闻》评为“年度最受信赖的银行保险产品”;“中意福享金生两全保险(分红型)”被《华夏时报》和CCTV财经频道评为“最佳养老保险产品”称号。

2013 年 12 月,中意人寿的“金钱包”财富计划在《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金鼎奖”颁奖典礼上荣获“年度最佳创新保险产品”奖。中意人寿在《信息时报》主办的“金狮奖”评选中荣获“最佳外资保险公司”称号。

2014 年 1 月,在金融界网站主办的“领航中国”2013金融行业年度评选中,中意人寿荣获“最佳合资寿险公司”称号。在《保险经理人》主办的“2013 年度中国保险行业风云榜”评选中,中意人寿“一生保终身保障计划”荣获“年度最具竞争力产品”奖。

2015年,中意人寿在和讯网主办的“第13届中国财经风云榜”活动上荣获“2015年度值得信赖合资保险公司”称号。

2016 年 12 月,中意人寿“一生真爱年金保险(分红型)”荣获《大众理财顾问》“金理财2016畅销保险产品奖”,并在由和讯网主办的“第 14 届财经风云榜”评选活动中获得“年度最值得信赖合资保险公司”称号。

2017 年至 2019 年,中意人寿多款年金类产品先后在上海保险行业年度大奖评选中拔得头筹,凭借独特的产品设计和多项有针对性的保险责任设置,回归保险保障本质,将年金产品做精做专,成为业内新标杆。

关爱生命,“爱·我中意”践行公益

除了深耕产品及服务,中意人寿还是少数拥有自己公益品牌的合资保险公司。“爱·我中意”之于中意人寿,不仅是一个公益品牌,更像是一面旗帜,每一名员工都自发地团结在旗下,与公司一道积极践行企业公民责任。关爱,对中意人寿,对中意人寿的员工来说,不仅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血脉的传承。

在“爱·我中意”公益品牌的指引下,中意人寿总、分公司先后通过自发组织或与红十字会、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妇女联合会、残疾人奧委会等组织合作的方式,累计举办公益项目60 多个,涉及助学、扶贫、救灾、环保和体育等多个方面,累计捐赠现金、保险保额近1.6 亿元,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作者:朱彦

上一篇:关系营销方法研究论文下一篇:服装销售终端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