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组织结构改革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高校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学科设置、办学形式的新变化,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机构设置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通过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机构设置的探讨,分析现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设置的模式,力求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校组织结构改革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组织结构改革论文 篇1:

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平、优质、多样的高等教育的需要与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包括宏观层面加快高等教育布局及政策调整,微观层面推动高校组织结构改革,并通过高校与区域的互动合作,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关键词:新时代 高等教育 内涵式发展 发展路径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困境与路径”(编号:AC180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树立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质量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十八大报告又重申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可见, “教育内涵发展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入中国教育改革视野已日益彰显。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平、优质、多样的高等教育的需要以及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协调资源投入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平衡与充分发展,各类高等教育又该如何加强内涵建设以满足高等教育的多样需求,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提升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沿革

近年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学界热词,而综观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历史沿革,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不同时代特征代赋予的不同内涵。刘振天认为,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本質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统一…。张德祥认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学术界对其本质的认识不尽相同。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到2002年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这一时期的内涵式发展是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为目的的一种发展模式。第二阶段是2002年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发展阶段迅速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内涵式发展是则是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的一种发展模式。而当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这一观点已经得到普遍认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除了“质量”之外还应包括“结构、公平、制度”,并且各要素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具体内涵有所不同[2]。刘振天还提出,遵从内部规律、实现内在目的、受自身需要支配的高等教育发展,即为内涵式发展。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其实质在于回归高等教育本身。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主要是指以高等教育内部各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通过优化教育结构,挖掘自身潜力,增强发展能力从而不断改进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的发展模式。而要实现特色发展,则需要高校明确区域社会需求,找准“内涵”,深度参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

2 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征程中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集中反映在以下方面:

2.1 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在当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呈现出了高水平大学布局不平衡的特征。在国家最新发布的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中,西部高校仅占9所,占比为21.4%;在95个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西部高校学科仅占18个,占比为18.9%。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包括在于:第一,东西部高等教育的布局不平衡,我国优质高校大多集中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分布较少;同样在科类分布方面,东部地区科类分布上与社会生产部门的实际结合紧密,且在特定学科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修业年限和学业内容导向的把握上更为合理,对社会特定生产部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人才需求有一定的预测,而西部高校在科类分布上则与社会联系较少,时常存在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第二,西部地区内部高校的地域布局不平衡,高校多集中于相对较发达区域,多分布于省会城市,且高水平高校数量不多。

2.2 高校办学同质化现象严重

从高校内部来看,当前我国西部地区许多普通高校普遍存在自身定位不准,不顾自身特色,争相采用相同的办学理念、层次定位及学科布局,盲目追求规模大、层次高、专业全的精英研究型高校的发展模式。这往往会导致地方教育资源浪费, “千校一面”的现象严重;同时,由此引起的高校人才培养规格雷同、质量不高,科研成果质量低下、转化推广率低,提供的社会服务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也更容易导致高校间的恶性竞争与高校办学的恶性循环。

而从高校外部来看,办学同质化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原因导致的。第一,当前大多数地方高校普遍缺乏办学自主权,从人事管理、资金使用到日常运营均受到政府极大限制,高校缺乏自主处置权,从而容易导致办学同质化;第二,政府评价模式及资源配置模式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当前政府对于高校的评价机制较为单一,且多以学术型为导向,评价结果直接影响高校声誉及资源,这在客观上限制了高校的特色化与多样化发展。

2.3 高校产出与地方需求脱节

从高校主要职能出发,高校主要为当地社会提供人才、科技研发成果以及社会服务三种主要产品。而当前许多地方高校面临着培养人才不符合当地社会需求,应用型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这导致了社会缺乏有用人才而同时高校毕业生却就业难的局面。同时,高校与当地产业及政府联系不紧密,不能及时为当地企业提供所需技术及研究成果,也无法及时为社会提供所需服务。这使得大学作为知识生产部门但无法实现知识产业化,形成与区域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办学同质化倾向严重,且大多数高校均按照学术型人才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而忽略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与区域互动较少,导致了高等教育产品与区域需求脱节,在区域社会发展中参与不足,其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能力无法得到体现。

3 多管齐下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益,就必须从宏观及微观的层面推动高校特色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活动,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3.1 充分发挥政府调节作用,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从国家层面来看,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首先需要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即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按照不同级别、不同科类、不同形式及不同地区等方面的发展要求,促进其科学发展的改革过程。

其次是要加强政府的作用,调节高等教育资源分配。通过深入推进政府、高校及产业三方的合作,形成官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政府要在起到高校与企业间“黏合剂”作用的同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如通过制定知识产权政策、减免税收、保护创新组织建立的法律、完善风险投资制度等方式,在保障各地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的同时,激发高校创新热情,促进高校社会参与程度,推动高校融入当地社会发展,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及效益。

3.2 改革高校组织管理,优势特色发展

高校必须要明确自身实际,特色办学,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一是要改变学校权利结构,建设强有力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导层,引领学校发展方向;二是要改革学校组织结构来激励学校各层次人员的创新热情,形成创新动力;三是要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给予校内人员更多业务自主权;四是要建立健全校内相关制度,确保人员的工作及福利的落实;五是要打造具备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也可以更好地激励与维持大学师生对自身学校定位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3.3 科技创新与合作,提升产出质量

科技研发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之一,既对人才培养起导向作用,又对社会服务起支撑作用,科研水平也是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在当前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急需通过科研合作来提升其科研水平及影响力。要推进科研合作,一是要积极寻求建立校内、校校、校企等科研合作机制,促进人员学术交流及各类科研项目的实施。二是通过建立重点研究中心,不断提升科研实力。三是要打造高校優质科研人才团队。培养具备主动性、求索心、文化适应性、工作胜任力等素质的核心科研人员,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及国际影响力。

3.4 提升服务区域创新发展能力,扩大高校影响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必须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把握区域社会需求,明确自身实际,特色发展,扩大高等教育的优质增量供给,从而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及社会服务的供需动态平衡,推动区域社会的创新发展,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平、优质、多样的高等教育的需求,改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

参考文献:

[1]刘振天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价值论、本质论及方法论重建[J]大学教育学,2013 (6): 14-20.

[2]张德祥,林杰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历史变迁与当代意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报,2014(11):3-8.

[3]刘振天,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转型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价值革命[J].高等教育研究,2014( 35):1-7

作者:李晶晶 温爱花

高校组织结构改革论文 篇2:

关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机构优化设置的探讨

[摘 要]随着高校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学科设置、办学形式的新变化,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机构设置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通过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机构设置的探讨,分析现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设置的模式,力求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关键词]高校党组织;优化;机构设置

高校是塑造、培养青年人才的摇篮,作为党密切联系广大党员、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和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随着高校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学科设置、办学形式的新变化,高等教育更加注重以质量提升谋求内涵发展,也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1〕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党组织设置、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党支部规模过大,党员人数多

随着近些年基层党员规模的不断扩大,党员数量的大幅增加,高校基层党组织结构也在不断进行优化,目前我国高校的基层党组织设置覆盖面较为合理,基本做到了广覆盖,但也存在部分高校单个党支部规模过大,支部党员人数较多,造成了学生党员日常管理和教育的较大难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功能的发挥。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工作条例》)明确提出了“学生中正式党员达到3人以上的班级应当及时成立学生党支部”,“党员100人以上的,设立党的委员会。党员100人以下、50人以上的,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员不足50人的,经学校党的委员会批准,也可以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但实际上,在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党员人数远远不止几人或十几人,有的超过了50人,甚至也有超过100人的情况,这样的党员人数都已经达到了成立党总支或者党委的标准。

党支部人数过多,这不仅同《工作条例》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也直接导致了党支部工作的难度增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各种主题活动很难正常组织和有序开展,也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党支部缺乏活力。同时,党支部党员人数多,也对支部委员会关心每一位党员的生活学习以及思想动态造成了相当的难度,这样基层党支部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党员感受不到党组织的温暖和活力,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党员的入党后教育的效果。

(二)基层党组织结构有待完善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基层党组织设置与传统的教学工作相对应,实行的是层级化模式设置,学生党支部的设置体现的是以年级、学科为主的特点。但随着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学校内部教学、科研组织方式以及管理服务组织设置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年学生的活动地点除了教室、实验室,同时也将更多的时间分配给了社团、园区、网络等。学生管理体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学生的管理方式除了传统的班级管理,也出现了学生园区、学生社团、学生网络阵地等多样化的管理方式。与此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结构设置就面临了新的问题,即如何顺应学生管理模式的变化,以有利于青年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的方式设置基层党组织。

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却未根据学校内设机构的调整,及时优化和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机构设置,未在学生活动较为频繁的学生园区、学生社团、学生网络阵地等新型学生组织中建立党支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三)作用发挥有待夯实

《工作条例》规定,高校党委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但由于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规模和机构设置不合理,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对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不够到位,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

重庆某大学对全校基层党组织设置和功能发挥情况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面临支部活动形式特点不鲜明、吸引力不强、成效不明显;党支部组织生活不严格、欠规范,学生党员参与班(年)级事务管理,主动维护校园和谐工作积极性不高;党员普遍缺少较强的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主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未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问题。

这一系列的问题也带给了我们困惑和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培养更多优秀的党员,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根本在于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党组织工作模式,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四种模式

大学生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理应主动探索实践学生党组织设置方式的创新工作。〔2〕

针对科研团队、学生社团、学生园区、学生网络阵地等新型组织在师生员工中发挥的作用已超过传统班级组织的特点,在传统基层党组织设置体系的基础上,重视各种新型组织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探索优化基层党组织结构的多种新模式,把支部建在年级、班级上的同时,也建在教研室、学科、系科、社团、宿舍区等等, 优化党组织结构,增加党组织的覆盖面,巩固与深化学生园区化管理模式和学生自发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建工作、支部工作直接渗入到党员的学习和生活管理中,不断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 传统的层级化模式

根据办学规模和党员队伍的大小,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一般采用传统的层级化模式:(1)办学规模大、党员数量多的高校, 党组织设置一般采用的是:党委—分党委—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党小组的模式;(2)办学规模相对小、党员人数相对少的高校,党组织设置采用党委—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小组模式, 或者党委—学生党支部—党小组模式。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组织模式是传统的学校管理制度的产物,即工作中以上级为中心,各院系大同小异,整个运行模式彰显权威式、层级式、控制式的特点〔3〕。但同时,传统的层级式模式也具有较为封闭,工作执行力强而创新性不足等特点。

(二)传统的层级化模式的延伸

高校毕业班学生外出实习,因为分散且流动性大的特点,造成了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和教育的难度加大。如何管理好、服务好这些实习生中的流动党员,事关学校党建工作的大局。在传统基层党组织层级化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教育的思路和方法,对传统基层党组织结构设置进行延伸,可以采取校党委——党总支——学生流动党支部的新模式。

这样的模式,在发挥学校的作用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发动实习单位的力量,共同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管理。结合毕业生的特点,密切关注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容易产生的对融入社会的困惑、对理论走向实践的探索等思想上的波动,对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解决新形势下学生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使实习生党员流动但不流失、离校但不离党组织,教育上不脱节、管理上不断线,不仅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成才,同时也能更好的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

(三)创新非层级化模式

在高等学校,学生园区既是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场所, 也越来越成为了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关键场所。学生园区的和谐和稳定直接关系到校园的稳定、社会的稳定以及学校教育改革的成效。学生园区作为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更要认识到在大学生园区中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学生园区,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做为传统基层党组织层级化体系的重要补充形式,可建立一个负责非层级化学生党建体系的党的工作委员会,打破学生党组织机构设置的限制,通过设立学生园区党组织,建立校党委——学生园区管理委员会党总支——园区学生党支部的模式,更加科学、规范、合理地设置学生党支部。

学生党建非层级化模式是在适应学校学生园区化管理模式下的产物,突显的是学生党建资源的协调与整合,更加有利于将学生党建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更加有针对性的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和活动来开展党支部工作,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学生园区打造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四)创新性非层级化模式的延伸

一方面,当前高校教师党支部的设置普遍以院系、教研室为单位,一个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教师党支部,能够在引领优良教风、学风、校风,弘扬先进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等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4〕在新形势下,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指导思想,探索以学科组、课题组、创新团队为基础设立党组织的新形式。通过调整,使支部工作更加紧密的与教学、科研工作结合,为广大教职员工更好的服务,进一步巩固高校党组织的基础,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潜心科学研究、服务国家社会、传承先进文化、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环境,推动高校教育、管理与业务工作的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学生党支部的设置可以探索以学生社团为基础设立党组织的新形式。大学生社团,是当前除学校传统教育外,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另一个有效载体,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社团普遍存在价值取向偏移、管理不够规范、思想教育薄弱、缺乏专家型教师指导等问题。〔5〕因此, 延伸学生党建非层级化模式,在社团中成立党支部, 建立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学生社团(学生网络阵地)学生党支部,把党支部工作融入到社团活动中,让社团成员定期接受党的教育, 突显学生党员在学生社团活动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工作全覆盖,这也是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良好途径。学生党建非层级化模式作为传统层级化学生党建的补充,更加有利于学生党员群体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同时,延伸学生党建非层级化模式也是学校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优化设置实践与探索的重要途径。

〔参 考 文 献〕

〔1〕谭明刚.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推动高校内涵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2,(02).

〔2〕张克荣.高校大学生党组织设置方式创新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02).

〔3〕江洪,司忠业.探索高校学生学习型党支部建设〔J〕.上海支部生活,2007,(01).

〔4〕 包丽颖,周波.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牵引 增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凝聚力与战斗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

〔5〕 苏镇松,孙华.高校学生社团设立党支部的实证研究〔J〕.新课程(下) ,2015,(06).

〔责任编辑:张 港〕

作者:甘甜

高校组织结构改革论文 篇3:

关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对策的探讨

[摘要]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是高校素质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更是谋求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论述了高校管理体制的现状,提出了体制改革的相关对策,体现了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创新性。

[关键词]现状 优化管理 构建体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各高校工作中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因此,高校要真正适应时代的需求就必须走深化改革的发展之路,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强国,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内部组织架构和与此相应的体制,虽然是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经验的结晶,但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缺乏整体设计,表现为机构层次越设越复杂、数量越来越多。传统专业的教师往往对改革采取抵触态度;同时,定编、定岗、定责、聘任、考核、分配的人事体制难于激活;此外,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间界限模糊,高校管理的“机关化”作风过于浓厚,学术组织声音微弱。因此,调整与压缩机构几乎是每一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

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高校管理体制是关于高校内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责、权益划分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彻底改变机构臃肿、层次繁多、人浮于事、工作目标不分、职责不分、办事扯皮、拖拉等现象,实现机构精简、人员精干、目标明确、分工合理、责任落实、上下层次畅通、平行部门协调快速有力,构建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的学习型团队。

1 转变观念是先导

制度与机构的变革有赖于观念的变革。高校改革与发展要实现跨越式、飞跃式的发展,要靠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要求每个人在各自岗位认真履行职责,搞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建立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和学生积极性的良好运行体制,达到提高教师、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所以,要以学术为本,弘扬学术价值,树立学术本位的校园核心价值;以学院为本,强化学院的权力,建立“校一院”分权的管理模式。

2 优化设置是保障

高校在机构设置时,应主要根据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应保障与人才培养有直接业务关系的机构,压缩其他机构。按照教学、科研、生产经营、后勤服务、人事组织等系统建立不同的管理模式,使之有“形”(变为常设机构)、有“力”(赋予行政管理权力)、有“面”(学院领导直接参与)、有“责”(履行相关职责)。这种体制设计充分发挥学院的办学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学校的运营效率…高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进行主要在于校领导在广泛征求广大教职工意见基础上决策,每个工作人员都应该关心、支持与配合,以实际行动支持和推进高校内管理体制改革。

3 理顺模式是关键

高校的组织结构是一种松散连接的组织系统,又是具有学科、专业的事业行政单位双重权力的矩阵式结构。院、系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科研单位,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工作的直接单位,处于重要位置上。因此,要充分发挥院、系一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有利于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有利于人才流动、公平竞争,有利于发扬民主与加强监督,有利于提高学校学术水平与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四个“有利于”的基础上,要建立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制度,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发扬主人翁精神,参与办学、民主管理,从而形成高校运作的有效制约体制;同时,还要建立与完善人事分配、教学科研、住房、离退休保险、医疗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各项管理有章可循。使得管理工作程序化运作、科学化运行。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考核、考评和监督体制。对高校各部门、各单位内的每个党政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督察,各个阶段进行考核、考评。督察和考核、考评结果与奖惩和个人晋级挂钩,这样更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增强学校的整体实力。

4 提高科研质量是目的

在教育改革中,教育观念是改革的先导,教育体制改革是关键,教育教学改革是核心,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提高办学效益则是根本目的。因此,要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需要教学、科研人员和党政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高校管理人员应发扬求实务实的精神,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不断涌现。为此,一些高校相继成立了多学科研究中心、教学中心、实验中心、训练中心等,较好地把握了国内外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这充分说明了管理人员的思想敏锐,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文化知识。高校内部管理应是一种具有学术管理属性的行政管理,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同时还要树立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高校管理工作在内容、体制上将不断充实和完善。要实现高校管理体制体制的改革,就必须破除传统的旧观念,调整机构设置,优化内部组织,构建规范、科学、合理的体制,提高办学质量效益,切实增强管理工作的成效和水平,与时俱进,把新的理论和观念与高校管理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夏鲁惠,原松梅.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09,10:30-31.

[2]龙树德.新时期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与目标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2:26-27

作者:张 晴 韦 艳 袁晓梅

上一篇:马克思自由观分析论文下一篇:道路软基处治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