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组成环境建筑论文

2022-04-17

摘要:高校德育原理与实践表明,高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途径与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隐性德育课程则是依靠环境育人的精神作用机制来实现的,它潜移默化、稳定持久的影响特点特别适合德育,通过隐性课程则能不知不觉地、比较顺畅地渗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且影响稳定持久。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课程组成环境建筑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程组成环境建筑论文 篇1:

饮用水安全保障课程思政专业课程链建设

[摘 要] 通过梳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搭建由给水排水概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水质工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毕业实习等6门课程组成的饮用水安全保障课程思政专业课程链,保证了课程链思政教育的连续性、全方位和全覆盖。在课程链建设中充分挖掘课程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明确了饮用水安全保障基础课思政教育阶段、专业课思政教育阶段,以及实践环节思政教育阶段的分阶段育人目标。结合教材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生思想实际,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促进了认知—理解—应用—创新的素质培养。

[关键词] 饮用水安全保障;课程思政;素质培养

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师承担着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学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不能仅通过思政课程完成育人工作,还应发挥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作为专业课教师,不仅仅只埋头钻研专业知识,也应贯彻落实“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要求,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政课研修,力求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2]。

饮用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切实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一项紧迫任务。

由于供水系统在空间上的变化多样性,它们的内在脆弱性将会削弱系统的能力,即以可接受的水质和水压为用户提供充足的水量。水输送至用户的过程中具有多个薄弱环节:原水水源(地表水或者地下水);原水管渠;原水蓄水设施;处理设施;配水管网系统;泵站和阀门;净水蓄水设施;等等。在安全供水上,这些系统元素均提出了挑战,因此饮用水安全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水质安全保障的系统观出发,对影响水质的各要素、各环节进行综合考虑和系统设计,构建水源保护与水质改善—水厂高效净化—管网稳定输配—水质安全评价的技术系统,并将技术、管理、标准和相关的政策、法规有机耦合,形成饮用水安全保障的科学技术体系。在构建饮用水质安全保障体系时,从全流程的因果关系进行系统规划和动态调控,这样才能达到经济高效运行、水质可靠稳定的效果[3,4]。

同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多年来推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培养有责任感和文化自觉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在课程模式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实践,力求使饮用水安全保障课程链产生综合育人的价值,以适应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和未来综合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業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搭建饮用水安全保障课程思政专业课程链

课程链是将几门性质相关或相近的课程组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课程群体[5,6]。

通过梳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认真分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等各类课程的相互关系,从中筛选出内容相关性强、体现饮用水安全保障课程特色、连续性、分层次的5门课程(专业基础课1门、专业课4门)和以多种形式实践环节组成的专业课思政课程链。课程链为本科生三年级和四年级的专业课,课程之间首尾相连,构成具有时间跨度不间断的进阶式专业课程链。课程链的设计遵循认知—理解—应用—创新的素质培养链条(见下图)。课程内容按照饮用水安全保障的业务流量来组织和展开,在专业教学中具有不同的任务和定位,并且对于专业素质的不同环节和培养层次,支撑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和实现。

首先是在本科三年级开始接触专业课,开设“给水排水概论”课程。从介绍给排水工程的意义(尤其对于保持绿水青山的意义)和水工业的特点(对于国计民生的意义),使学生树立起专业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介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历史和动态趋势,讲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初步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该课程侧重于学生在专业素质上对认知和理解层次的专业能力培养,并为后续课程提供前导性支持。

其次是循序渐进地学习四门专业主干课程。(1)“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水资源的基本概念、水资源概况、水源分类,以及给水水源选择、利用和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系统有所了解,掌握主要地下水和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形式、构造、布置及其设计计算原理和方法,了解其施工、维护和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2)“水质工程”。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自来水处理各单元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发展状况,相应构筑物的设计与计算方法、适用条件,以及新工艺与新技术、工艺流程的选择原则、水厂设计等内容,为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工程设计、科研及运行管理工作等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培养学生具有设计计算给水处理工艺中的各构筑物和工艺系统的初步能力。(3)“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本课程讲授给水排水工程中水的输送、分配和废水的收集与输送的管网系统工程设计计算理论,系统地论述管网系统的功能、布置原理、水量计算、水力计算理论和方法、工程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以及供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运行管理及实践。(4)“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本课程是一门为工业与民用建筑提供必需的生产条件和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的应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建筑内部的给水排水、人工环境、水景、游泳池给水排水、小区给水排水,以及中水工程的基本理论、设计原理、方法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以上四门课程依次线性展开,如同链条、环环相扣、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对应于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完整流程,从技术角度为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支持。这四门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在理解—应用层次的专业素质培养。

与这些专业课程配套的实践课程,包括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寒暑期社会实践、学生科研立项、学生学术社团等从多个方面指导和协助学生在专业应用层面上的拓展,并进一步向创新层次提升。本次课程链中的实践课程将以毕业实习为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

大多数任课教师为党员骨干教师,有利于在教学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求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成为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四有”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二、明确课程思政专业课程链教育内容和分阶段育人目标

饮用水安全保障是考虑取水、制水和输配水中如何形成安全屏障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工程学科,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随着饮用水安全保障越来越受到重视,迫切需要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协调的一致性。认真挖掘课程链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结合专业特点和教材内容,找到每门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思政教育,坚持系统工程方法论和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懂战略、懂管理、懂技术。同时,讲解中国给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专业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一)给水排水概论

“给水排水概论”在了解国内外水处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学习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在课程的学习中,通过对比中外学习技术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给水排水技术发展的不足之处,进而树立为我国水处理及环保事业奉献的思想观念,激发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发展热情。课程学习从打好基础、保持先进、加强应用、培养能力四个方面出发来进行教学和育人,充分发挥工程师的典型事迹和给水排水发展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著名工程师的事迹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给水排水工程包含了工程师严谨的工程态度、坚韧的工匠精神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工程发展的历史和奥秘揭示的过程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从事工程建设的热情和理想。

(二)专业课

专业课阶段结合社会问题,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使学生树立高尚的工程道德。工程技术课程介绍围绕系统工程论的技术性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如何针对中国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实际问题,提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的技术方案,立足于我国国情,提出多屏障安全饮用水保障的工程技术方案,结合给排水工程领域严重影响专业人才社会声誉的工程案例,教育学生追求真理,培养实事求是的治学品德。给水排水工程建设还应严格遵守准则规范,教育学生遵守法规和道德自律。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是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满足社会、经济、环境、生态需求为目的而设置的课程。课程内容中长期有效的基础理论部分需要继承,不断更新的内容需要根据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不断调整。课程从掌握基础理论、保持先进、加强应用、培养能力等方面出发进行教学和育人,最终培养具有全球环境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城市水系统良性循环和水安全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获得专业工程师基本能力训练的专业人才。

“水质工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结合我国的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和给水处理技术发展等内容,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国家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社会責任感、职业精神和家国情怀。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始终以质量提升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课程内容包括给水排水管道水力学、管网水力分析、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知识,紧密对接国家和地区战略发展需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可以深入认识和广泛应用给排水管网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把解决思想问题和教学科研、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和方法手段创新。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通过讲授建筑内部给排水各系统的功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通过介绍建筑供水、排水、消防等方面的方法体系和最新科学技术进展,激发学生对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和思考,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本专业所学的专业基础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使学生综合运用横向(以往所学知识)和纵向(实践课程特点)理论知识,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与实践过程中提高逻辑性和严谨性;通过熟悉设计规范及相关标准,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路和社会责任感。

(三)毕业实习

本次课程链中的实践课程将以毕业实习为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毕业实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特别是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通过实习讲解介绍本学科的历史发展、杰出人才、发展趋势,使学生对给水排水领域中的问题有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在实地参观及跟班劳动中,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专业内涵及发展前景。依托于毕业设计现场教学等,组织学生到自来水厂、管道施工建设场地、高层建筑给水设施的现场进行一线实习,培养学生认识国情,加深对理论的灵活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在课堂上和课后与教师交流,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实习中观察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三、结语

从教学内容来看,专业课思政不等于专业课与思政课的简单相加。从教育形式来看,相对于显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思政教育具有隐蔽性,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图隐含在专业课教学之中,充分照顾学生的内心需求,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春风如醇酒的情境下受到教育。从学习理论来看,学生实际上是在自主活动中接受教育内容的。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对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形成,对各项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自主构建过程。

随着给水排水工程的快速发展,水处理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高校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具有专业技能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双重功能。以饮用水安全保障专业课程链为载体,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课程链中的每门课及每位教师都要守好“一段渠”,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思想政治源头活水,按照认知、理解、应用和创新的素质培养链条,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城市水系统良性循环,水安全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专业工程师基本能力训练,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慧.课程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获得感提升路径探索[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1):19-22.

[2]宋波.学深悟透思政课程,知行合一课程思政: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16):168-169.

[3]曲久辉.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李树平,刘遂庆.城市给水管网系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马费成,宋恩梅.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链”的建设与实践[J].图书情报知识,2014(2):4-10.

[6]钱洁,高绍荣,张敬,等.生物技术课程思政专业课程链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0(8):62-64.

作者:李树平 邓慧萍 隋铭皓

课程组成环境建筑论文 篇2:

高等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内容及管理

摘要:高校德育原理与实践表明,高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途径与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隐性德育课程则是依靠环境育人的精神作用机制来实现的,它潜移默化、稳定持久的影响特点特别适合德育,通过隐性课程则能不知不觉地、比较顺畅地渗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且影响稳定持久。

关键词:高等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内容;管理

文献标志码:A

高校德育原理与实践表明。高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途径与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显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知识灌输、说理教育等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带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一定的强制性。而由各种环境因素构成的隐性德育课程则是依靠环境育人的精神作用机制来实现的。显然,利用情境陶冶、舆论监督、环境暗示、行为模仿、人际交往、情绪感染等隐性德育因素对于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必将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涵义及作用

(一)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涵义

著名学者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有诸种说法:《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把隐性课程界定为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陈伯璋教授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体系)所学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班华教授认为隐性课程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等等。由此看出,隐性课程主要指那些隐藏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的,能对学生成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各种因素。从其存在方式看具有潜在性,它隐藏于各种显性教育背后。隐藏于学校的物质精神环境之中;从其存在的范围看具有广泛性,它存在于各种教育文化要素之中;从其发生作用的方式看具有无意识性和间接性;从其影响效果的产生看具有累积性、持久性。

其一,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外延不能超出课程所规定的范围。尽管课程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既然作为课程,一般都囿于学校情景之中,就“学校课程”而言。是学校情景中获得的全部经验。因此,隐性课程是学校经验中的一部分。

其二,隐性课程就其内涵来讲,是非学术性的,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也不直接决定学生学业的成败,它更多地是属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如社会准则、行为规范、道德气氛等。也可以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中除正规课程之外所学习的一切东西,是学校经验中隐蔽的、无意识的或未被完全认可的那部分经验。

其三,隐性课程作为与“学校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中官方指定的,学生通过正式学习获得的学校经验”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与显性课程一起构成了学校课程的两部分。学校中外显的、有计划的正规课程为显性课程,除此之外学校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均为隐性课程。隐性课程至少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一是显性课程实施中所产生的偶然的无意识的作用;二是学校情景中的制度因素。如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生活制度、人际关系等;三是学校情景中的气氛因素,如校风班风等等。

其四,隐性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附生物”,既体现着学校教育范围内自然影响的属性,也体现着教育的属性。隐藏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通常都是在“非目的性”、“无计划”的自发偶然情况下发挥作用,学生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但也不否认隐性课程是有一定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也会有意识地从学校环境中习得某些经验,隐性课程处于一种意图、预期性的状态。

其五,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划分也是相对的,实际上,两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并且互相转化的。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中强化着显性课程所传递的经验。显性课程中包含的观念,如价值观、世界观、政治信念等等,由于连续多年的传递过程,会转化消融成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的内容由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与有关方面的重视,转而可以成为显性课程中的内容之一。

(二)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

隐性德育课程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隐性德育课程中的物质环境、制度、气氛又对学生有着品德养成功能。

其一,认识导向功能。道德认识是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理解、掌握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应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道德认识在人的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道德认识的形成固然需要一定的道德灌输与说理,但也离不开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可知可感的一种具体生动的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从物质环境到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举止仪表到教室的装饰布置,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考,并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信息,给学生以暗示和导向。校园物质环境不仅是校园美的象征,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例如,用中外著名科学家、思想家的肖像、格言装饰教室,用写有校风校训的标语牌悬挂校门,用大学生守则中的日常行为规范点缀墙壁等等,会使学生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知道学校倡导什么、追求什么。校园传统、校园气氛、集体舆论、教师言行都将对学生态度和认识的形成发挥导向作用。

其二,情感陶冶功能。道德情感作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能仅仅指望在显性课程中就能完成与实现。情感的形成更是离不开隐性德育课程的体验、熏陶、感染的作用机制。理论研究表明: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情境性”。任何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隐性德育课程恰好提供了现实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悟,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师生交往、同学交往之中的情感交流,会形成学校特有的人际情感环境。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期待、爱心容易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产生积极的体验。同学问的友谊、帮助也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觉到生活中的真、善、美,可以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真诚、友爱和理解的可贵。学校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清新舒适之感,而且会使学生产生热爱生活之情。学校中的集体生活、集体活动也是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在积极向上的集体与集体生活中激发出健康的情绪体验。

其三。行为规范功能。行为表现是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外在标志,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起重要的约束、规范作用。由于学校中的物质环境、制度设置、师生交往等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与意志,是一个有情感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德育环境,因此可以通过暗示、舆论、从众等特殊机制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自觉感受到这种要求并按照这种要求去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这种影响带有强制性。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被尊重的道德主体,从而主动地接受外部影

响,而不带有任何逆反性。在一个讲文明礼貌蔚然成风的环境中,学生往往会注意自己言行的文雅;在一个肮脏杂乱、污渍遍地的环境中,乱弃杂物、随地吐痰的行为就很难杜绝。教室里桌椅东倒西歪、墙壁装饰不整洁、雅观也会引起学生思想懈怠、纪律松弛。良好的校风班风也将约束其中的每个成员,逐渐使自己的行为、态度趋同于校风班风体现出的价值规范。教师与同伴的言行、集体的舆论等也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影响左右着学生的行为。

二、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形式和内容

隐性课程的提出对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潜移默化、稳定持久的影响特点特别适合德育,因为德育主要是一种价值观、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在这些价值、规范的直接传递中,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拒斥,或者学生即便接受下来,也不一定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信仰。隐性课程则能不知不觉地、比较顺畅地渗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且影响稳定持久。

学校的隐性德育课程按其存在形态来分,主要有两类:一是看得见的自然一物质环境,二是看不见的文化一精神环境。自然一物质环境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稳定的隐性德育课程,它包括校园、班级的物质环境。比如班级中的座次排列、设备、光线、色彩、装饰、卫生等,校园的规模、建筑、绿化、卫生状况等。文化一精神环境是一种无形的,是相对动态、不稳定的隐性德育课程。

一般而言,精神环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认知性课程中的文化一精神氛围。其中,又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指学校中专门的、旨在育德的知识性、认知性课程,思想政治课、公民课、时事政策课程中诸如教师的人格素养、师生、生生关系等构成的文化一精神氛围。第二部分是指在专门认知性德育课程之外的其他一切认知性课程,如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等课程中的文化一精神氛围。除了人际关系、课堂气氛等,这类课程中的各种知识本身也构成文化背景,具有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会对受教育者的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态度各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语文、历史教学中所渗透的民族、国家观念、伟人的高尚品格,科学教育中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等都作为隐性的德育因素对学生的道德人格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2)活动性德育课程中的文化一精神环境。传统的与现行德育体系中的各种专门活动里有丰富的隐性德育因素。诸如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军事训练、勤工俭学、团队活动等,除了完成活动预期的目标之外,还会对学生的品德发展发挥作用,这些作用并不一定是被活动的计划者事先认识到或规划好的。当前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通过生动活泼的多样性活动,或明或暗、或显或隐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和熏陶。(3)学校教育体制。所谓体制指的是每一个学生学习与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环境一班级、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组织管理体制。就学校教育体制而言,包括学校的领导制度、科层组织,校长的领导风格,教师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诸方面。(4)每一个学生学习、生活于其中的环境一班级、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特定风气和氛围。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得比较多的是班风,树立良好的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及管理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课程设计和课程管理的科学化,首先是课程设计的科学化。隐性德育课程与课外活动不同,它必须经过“课程化”。科学合理的设计是隐性德育课程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

其一,要处理好隐性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隐性德育课程只是高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要设计好隐性德育课程,必须处理好隐性德育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特别是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一般认为,隐性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是相互补充,并行不悖的。但是,“并行不悖”并不意味着教学安排上的“等量齐观”、安排相等的教学时数。高等教育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更应保证课堂教学。隐性德育课程没有确定教学时数的上限,但并不表明教学时数越多越好,任何抬高隐性德育课程而冲击学科课程的做法都将损害课程的整体功能。

其二,必须把握隐性德育课程的实质。隐性德育课程是以学习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本的学习活动方式,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基本出发点的课程。它具有三个根本区别于学科课程的本质特点:(1)以学习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为主要内容,不像学科课程那样突出强调书本知识的系统性与连惯性。(2)不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的学习活动方式,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自主性。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3)过程性。隐性德育课程不像学科课程那样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而更关心学生学习过程的性质以及学生在此过程中的体验和经历,因而它非常强调“过程性”。设计隐性德育课程时必须抓住上述本质特征,不论在项目的选择上,还是在内容的安排和学习进程的设计上,都要充分体现隐性德育课程的活动性、过程性、主体性。

其三,必须突出高等院校的特点。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不同类型院校的培养目标各不相同。基础教育某一学段的德育课程可以按某种相同的模式去设计,而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则必须突出自己的特点。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优先设置那些有助于提高职业素养和能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服务的隐性德育课程。一些学校将“演讲与辩论”、“心理测量与咨询”、“书法艺术活动”、“音乐欣赏”等具有鲜明特点的活动项目列入隐性德育课程。实践证明。这些课程能与高校原有学科课程相互配合,有效提高高校课程的整体功能。

其四,必须充分重视《隐性德育课程指导纲要》的设计。隐性德育课程作为一种正式课程,必须有类似于学科课程教学大纲的《隐性德育课程指导纲要》的指导,纲要规定每门隐性德育课程的目的、任务、基本内容、学习安排以及考核方式,作为隐性德育课程实施的根本依据,对隐性德育课程起直接的规范作用。因此,设计隐性德育课程时必须高度重视《隐性德育课程指导纲要》的设计。

《隐性德育课程指导纲要》的设计要防止以下三个普遍存在的问题:(1)不重视课程目标的研究,纲要中有关课程目标与任务的表述流于形式。课程目标的确定是课程设计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课程目标不明确,纲要中其它内容就缺乏依据,也无科学性可言。(2)隐性德育课程内容的安排在《隐性德育课程指导纲要》的设计中诚然十分重要,但内容的安排必须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紧密结合,这是章程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隐性德育课程更应体现课程的过程性,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3)忽视对考核方式的规定。隐性德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既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比赛、展览和演出。如果不确定考核的具体方式,隐性德育课程的考核就缺乏规范,无法保证质量。

隐性德育课程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计的管理,二是课程实施的管理。高校隐性

德育课程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实行分级管理。高校的隐性德育课程既要体现高等教育的共同特点,也要反映各专业的不同要求,因此其设计应该分为校、系两级。相应地,隐性德育课程的管理也必须充分调动校、系两级的积极性,实行分级管理。校级管理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和设计校级隐性德育课程,审批活动项目的设置及所有活动项目的《隐性德育课程指导纲要》,协调全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开设时间和场地,检查所有活动项目的实施情况。系一级管理则主要负责本系学生隐性德育课程学习的组织与管理,并指导系级隐性德育课程及《隐性德育课程指导纲要》的编写。

其次,建立适合隐性德育课程特点的学籍管理模式。隐性德育课程作为正式课程,必须纳入学籍管理,作为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隐性德育课程的灵活性很大,比较恰当的选择是采用学分制。学分制既可通过规定学生的基本学分来控制学生隐性德育课程的学习总量,又可以其灵活性强的特点为学生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提供可能。

第三,加强对隐性德育课程项目和《隐性德育课程指导纲要》的管理。隐性德育课程项目的设置直接影响隐性德育课程的基本框架,《隐性德育课程指导纲要》则是隐性德育课程实施的根本依据。对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进行管理必须抓住这两个基本环节。学校应有专门机构负责全校隐性德育课程项目和《隐性德育课程指导纲要》的审核,不符合隐性德育课程要求和高校教育需要的隐性德育课程项目均不允许设置,没有《隐性德育课程指导纲要》或纲要不符合要求的隐性德育课程均不能开课。

第四,重视对学生选课的管理,并加强对隐性德育课程教学的检查。在学生选课方面,必须坚持自主性与导向性相结合,一方面要坚持自愿原则,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学生选课不免存在盲目性,因此,校、系两级课程管理机构必须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另外,一些隐性德育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某方面的基础,因此,这些课程在学生选课后还有必要进行某种形式的选拔,以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在教学检查方面,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检查,而且要重视对教师教学的检查,尤其是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执行《隐性德育课程指导纲要》的情况,以减少教师在隐性德育课程教学中的随意性。

四、拓展隐性德育的新阵地——校园网络建设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网络飞速发展,大学生网民数量与日俱增,而传统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的作用日益弱化使得传统德育走进了一个新的困境,也使得网络这一虚拟空间的不良影响日益凸现,迫切需要通过网络开辟德育新阵地,促进和谐网络的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隐性德育的新阵地——网络

目前,隐性德育方法多是沿用传统的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学生被动地在一个封闭环境中接受“灌输”,难以取得良好教育效果。而网络具有双向交流性和可选择性特点,大学生可以在不受外界控制下,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而这时网络的隐匿性使教育者能够了解到大学生最真实的想法,使隐性德育可以有的放矢,创造“一对一”的隐性德育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针对不同对象的实际选择,设计隐性德育内容,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使网络隐性德育取得比传统模式更好的效果。

通过网络开展德育工作就是教育者以网络为载体,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面向全体网络受众。施加德育影响,培养具有较强道德判断力与选择力,符合社会发展与道德要求的网络公民的一切活动的总和。通过网络开展德育工作的教育者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者,德育的对象范围(德育客体)是所有网络使用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通过网络这一虚拟空间进行互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面对面的、有形的教育,而是一种隐蔽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它同校园环境、学生活动、教师形象等一样都具有隐性德育的功能,是在网络时代进行德育的新阵地,是党和国家抢占现代网络技术制高点,培养网络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有力保证,是减弱或消除网络对网民尤其是大学生不良影响的有效方式。

(二)通过网络开展隐性德育的作用及方法

网络平台为隐性德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创新了隐性德育的传统模式,成为隐性德育的新阵地。网络具有内容丰富、生动、快速、超时空,信息占有公平、交往自主、互动间接性等特点,能使隐性德育视野更开阔,内容更丰富,速度更快捷,手段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功能更全面,效果更理想。

第一,网络文化的丰富多彩性使隐性德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大大加强。网络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手段丰富多彩,效果生动形象,可以增德育工作特别是网上隐性德育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快速传播、同步交流、信息检索、现实虚拟、游戏娱乐、电子商务等日益健全的网络服务和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体功能,信息的“即时播发”和滚动播出等。可以增强网上隐性德育的时效性和动态性,拓宽隐性德育的受众面,增强参与性。

第二。网络的开放性、现代性促进了隐性德育的科学化、现代化。传统隐性德育主要通过物化形态(名人雕塑、建筑文化设施、绿化和美化等)和观念形态(校风、人际关系等)对受众施加影响,信息容量有限,受众面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互联网从基础结构到技术应用都是以开放为特征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其开放的特性将深刻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具有开放心态的人更加倾向于主动了解与自己不同的事物,加之网络的版面、容量不受限制,网民不必出门就可查阅、浏览所需信息,这就为实现隐性德育的科学化、现代化创造了必要的良好条件,有利于实现隐性德育手段的现代化。

第三,网络突破了隐性德育的时空界限,拓展了隐性德育的平台。传统的隐性德育总是受到时空的限制,教育对象必须集中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接受同一主题内容的教育。而互联网解决了这一问题,由于网络没有地域上的限制,交互式远程教育为隐性德育提供了广泛的传播途径。网络的超时空、全天候性、等时共享性、即时播发性和快速传播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经常化,工作的效率不断提高,从而突破了时空界限,使原来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使原来教育内容滞后的不同步现象,变得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

第四,网络的互动交流沟通方式实现了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增强了隐性德育的效果。互动性是网络最别具特色,最独有的特性之一。网络的互动性则使其传播过程成为一个闭合的回路,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直接平等的参与和交流,这将有助于及时搜集受众反馈信息,从而使传播效果大大提高。网络的交互式沟通将吸引人们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引导。

开拓隐性德育的新阵地,以不断完善网络隐性德育工作,还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优化网络环境,清除网络垃圾和精神污染,为良好的网络环境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要采用法律和政策手段,加强对信息网络传播的监控,防止网络出现问题。要加强网上隐性德育队伍的建设。占领网上德育阵地。不断加强网民素质教育,增强抗干扰能力和“免疫力”等。总之,网络隐性德育是当前隐性德育新阵地,必须不断加强网络隐性德育的研究和工作力度,使网络隐性德育有效开展,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彭建国)

作者:江 滨

课程组成环境建筑论文 篇3: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在专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建设与探索

摘要:该文总结了本校软件工程专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建设的经验和成果。以培养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的难点,对该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内容、前修和后继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探索。并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知识为基础,鼓励学生进行物联网、机器人等方面的应用实践。经过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完善,教学效果较好。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专业转型;课程建设

1 概述

大连大学作为地方性大学,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正在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1-3]。本校软件工程专业根据这一思想的指导,对本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其中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软件工程专业国家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的四门专业课之一。该课程主要讲述计算机底层功能部件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4-7],而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底层硬件方面的知识储备欠缺,有的学生甚至对以计算机硬件为主的课程感到畏惧和排斥。所以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意义。

2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建设

软件工程专业为发挥学科专业建设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从辽宁省 “十三五”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需要,满足软件产业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需求,明确软件工程专业定位为:面向软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社会认可、企业满意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根据这一目标我们定制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①掌握计算机系统各部件的基本组成、逻辑实现、设计方法及其互联技术;②注重培养学生的硬件电路设计能力,最终建立一套整机的概念和设计思想,使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过程;③掌握Verilog HDL語言的程序设计方法,能够在FPGA上实现MIPS指令集和中央处理器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利用数字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研究和工作奠定计算机硬件方面的基础。相应的我们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的定制,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内容、前修和后继课程进行了建设。并在这两年的实际教学实施中进行修改与完善,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1 前修课程的设置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难度较大,要求学生有数字电路方面知识的储备,对学生起点要求较高。在开始此门课程之前,我们开设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并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①加强数字电路的学习。将原来第三学期开设的电子技术课程改为上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去掉了强电部分,加强了数字电路的内容,课时设置为64学时。使学生熟悉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数字电路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能对主要的逻辑部件进行分析和设计,学会使用标准的集成电路。为以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学习、或实践应用奠定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②选修硬件方面的课程。由于软件工程专业是以软件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为主要教学任务,由于本专业总课时的限制,所以硬件方面的课程不能开设太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前驱课程只有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为了弥补这一问题,我们把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单片机等课程开设为选修课,让有精力和兴趣的同学去选修。

③实训的激励。在第二学期期末有两周的实训,由学校和企业联合教学。让学生去企业参观实际的应用项目,例如一些物联网、机器人项目的展示。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是不分家的,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好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还要掌握硬件方面的知识,为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培养兴趣。

2.2 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教学方法

为了能够跟随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培养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我们选用了南京大学袁春风教授主编的《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作为上课的主教材。该教材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组织编写,与美国ACM和IEEE CS Computing Curricula 最新进展同步,也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试图改变国内同类教材通常的就硬件讲硬件、软硬件分离的传统内容的组织方式。依据该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为:计算机系统概述、数据的机器级表示、运算方法与运算部件、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指令流水线、存储器分层体系结构和互联及输入输出组织。根据以上的课程内容,在实际的教授过程中,我们应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①案例驱动的方法。 在教授某一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时,都有实际应用的例子,以达到深入浅出的讲解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有多个知识点是连贯的,我们就以一个综合的案例为例,分步剖析,使学生具有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例如在讲解“最简单的CUP→总线式CPU→单周期CPU→多周期CPU→基本流水线CPU”过程中均以MIPS处理器为例。

②理论讲授与设计实验相结合。在某一个部件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讲解完后,都安排有相应的设计实验。实验的课时由原来的16学时增加到32学时。在上实验课时有专门的实验老师对学生进行精心的讲解和指导。

③激励学生参加相关竞赛。在课程讲授的同时,组织指导学生参加计算机系统设计、机器人、物联网等相关竞赛,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到实践。既可以巩固学到的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实验内容的设置

软件工程专业投入了专项资金,购买了30套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设备FPGA开发板,可提供30人的班型每人一台的实验环境。实验课时由原来的16学时扩展到了32学时。实验内容主要是利用Verilog语言进行MIPS指令集和中央处理器的设计实现,使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硬件电路设计能力。而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没有接触过Verilog语言,所以在做实验前安排2学时讲授Verilog语言基本语法与简单的程序应用,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

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多路选择器的设计与实现(用结构化的行为描述实现32位多路选择器);②7段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使用ISE软件进行4位7段译码器设计实现);③SOC的设计与应用;④CPU的设计与实现(设计一个简单的单周期CPU,来替换SOC实验中的CPU模块);⑤CPU的扩展(对仅支持9条指令的CPU进行功能扩展,增加I型指令);⑥基本IO设计与实现(使用前面实验设计的CPU增加简单的接口设备和驱动实现最简单的SOC或微控的应用);⑦计数/定时器(在实验6的基础上增加计数器的设计与实现);⑧中断(修改前面实验CPU模块中的PC发生器,并增加中断返回指令)。

2.4 后继课程的设置

为了加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知识向应用实践的转化,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结束后,我们开设了嵌入式系统设计和移动应用开发两门课程。 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主要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知识)为基础,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设计,并将应用设计扩展到机器人、物联网等领域。而移动应用开发是从嵌入式系统分离出来的手机应用开发课程。对于嵌入式系统设计和移动应用开发比较优秀的学生,在大四可以到合作的企业免费实习,有的被合作企业聘用为正式员工,直接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2.5 鼓励学生应用实践

软件工程专业专门成立了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知识为基础的应用工作室,提供专门的房間和经费支持。工作室的成员主要由参加相关竞赛或科研项目的学生组成,学生在课余时间便可去工作室进行学习和研究。专业教研室指派专业老师轮流对工作室进行管理和对学生进行指导。工作室的题目主要来自大学生竞赛、老师的科研项目或合作的企业。这样为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场地、设备与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工作室的学生参加了计算机系统设计、机器人、物联网等方面的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6 校企合作为课程建设注入了活力

校企合作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授课的教师都是在合作企业培训过,或参加过相关的企业项目设计开发。教师在企业要注重企业实际应用案例的收集整理,然后应用到教学中。并随着新的应用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的发展,不断地更新教学的案例。形成了软件工程专业与企业共同进行课程建设的合作模式,使得师生能够了解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教学与实践内容,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活力。

到目前为止,本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已经与多家计算机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包括北京千峰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尚观科技有限公司、大连达内软件有限公司、东软集团、中软国际、蓝鸥科技(大连)有限公司等IT企业。

3 结论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知识是嵌入式、物联网、机器人等应用的基础。而软件工程专业在专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以应用为导向,与合作企业联合把该门课程建设好,使培养出的学生真正满足社会的需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本校软件工程专业在专业转型过程中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建设进行了总结,经过实际教学中的修改和完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希望对其他地方高校在专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课程建设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缪峰. 由教改实践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以民办高校三江学院建筑系为例[J]. 科技创新导报,2016(27):142-143.

[2] 魏莉, 赵纯坚. 基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校企合作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高教学刊, 2015(23):207-208.

[3] 楼建明, 鲍淑娣, 傅越千, 刘良旭. 基于“卓越计划”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34(2):177-181.

[4] 林浩.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进的探讨[J]. 福建电脑,2017(9):179-180.

[5] 唐朔飞, 刘旭东, 王诚, 包健, 熊桂喜.“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J]. 中国大学教学, 2010(11):42-45.

[6] 周骏.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 西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2014,39(6):161-165.

[7] 李东勤, 徐勇, 常郝.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13(3)107-109.

作者:牛玉军 张敏 王东

上一篇:水务工程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软土地基高层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