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监测体系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当前,我国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缺失,严重阻碍了低碳实践工作的开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经济监测体系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经济监测体系研究论文 篇1:

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摘要 在对安徽省开展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体系建设的思路、目标和预期成果,并以此解析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为建立健全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碳汇储量;措施

Key words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Measurement and monitor;Carbon sequestration reserves;Measure

“温室气体”已经是当今世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冰川融化、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干旱等问题都由此产生,各个国家采用各种手段尽量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而森林绿化就是温室气体的最大敌手[1]。林业碳汇是指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森林经营、植被恢复、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2]。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正是为应对这一现实问题而兴起的,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是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国家林业局气候办指导下,体系建设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取得了诸多阶段性成果。笔者论述了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总体思路及目标、体系建成的预期效果,分析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1 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1.1 国际背景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就开始关注世界气候变化。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气候系统变暖的事实更确凿,观测研究表明,2003—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8 ℃,最近的3个10年比自1850年以来的所有10年都暖[3]。《201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显示,过去25年内,森林生物质的碳储量减少了近174亿t,相当于每年减少6.97亿t或25亿t二氧化碳(CO2),其中东亚、欧洲、北美、美国、西亚和中亚碳储量增量最多,而我国是2010—2015年世界上森林面积增长最多的国家。

1.2 国内背景

林业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在多轮林业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国家制定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中,凸显了我国林业在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重点领域的双重作用。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了新时期林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发挥国有林区林场在绿化国土中的带动作用。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加强草原保护。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

1.3 省内背景

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10年安徽省下发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重点行业指导、认真组织申报、强化项目管理等措施,在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开发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积极为减缓排放做出贡献。2012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林业建设在全省生态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2012年出台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的意见》中确立的工程总体发展目标为:到2016年,全省新增森林面积66.67万 hm2,森林覆盖率达到33%。

1.4 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形势的需要。我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缔约国,根据《公约》的规定,每一个缔约方都有义务提交本国的国家信息通报和温室气体清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参照《199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修订本》,需要编制定期报告国家信息通报和温室气体清单。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满足REDD+(支持发展中国家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碳排放,以及通过森林保护、可持续经营和增加森林碳储量)国家计量监测体系,支撑我国参与气候履约的需求,而建立省级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为支撑的全国体系是当前和今后应对气候履约的必然要求。

林業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与减缓对策的需要。2007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将植树造林、增加碳汇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之一,明确提出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林业“双增”目标是2020年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3个重要承诺目标之一。2011年国务院提出加快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出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制度,建立健全包括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等领域,适应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统计体系,目的是满足国家和地方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以及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考核方面工作需要。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是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本身就是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过程。林业各项工作都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贡献,但如何把林业各项生产与管理活动所取得的增汇减排量、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进行科学测算和评估,需要有系统全面的科学数据提供支撑。在林业现有监测和科研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类监测、调查和研究成果,建成内容全面、数据详细、模型准确、参数合理的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省级体系,有助于全面系统掌握全省林业碳汇现状、变化、分布、结构和潜力,充分展现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作用,彰显林业地位,为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 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思路和目标

2.1 总体思路

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相关指南为依据,参照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及森林(LULUCF)良好做法指南和REDD+有关测算技术要求,在遵循《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总体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安徽省省情和林情,充分利用安徽省林业资源监测调查技术与成果,以森林、湿地、木质林产品的碳库变化为计量监测核心内容,分别建立技术体系、数据体系、模型体系和评估体系,逐步推进森林、湿地、木质林产品碳库以及REDD+方面的增汇与减排测算、报告与不确定分析,满足服务省内与国内外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大局要求。

2.2 建设目标

2.2.1 总体目标。

建立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数据信息综合平台,形成与国内和国际接轨、符合安徽省省情林情,方法科学、内容全面的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省级体系,满足林业服务全省及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大局的数据支撑需求。

2.2.2 具体目标。

一是全面支撑LULUCF和REDD+两项涉林谈判议题;二是服务于省级林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三是支撑和服务全省及国内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考核;四是服务林业参与全国碳交易;五是支撑林业参与各级别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目标和规划的制定;六是服务全省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预测和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制定。

2.2.3 阶段性目标。

2.2.3.1

建成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能够满足测算出森林植被碳储量、年度碳汇量的数据所需要的方法指南、模型参数以及基础数据源,并能够对所测定的数据进行不定分析和精度估算。由森林植被碳库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碳库的测算,从数量测算到空间与时间连续性测算,由现有数据的统计测算到基于遥感进行大尺度格网计算。推进植被更新(森林外树木及其他木本植被)部分的碳汇计量监测数据建设和方法指南编制。

2.2.3.2 逐步推进湿地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协助国家林业局实现湿地碳库调查与温室气体源/汇变化测算的技术条件,编制湿地温室气体测算技术指南和编制湿地碳库及碳汇调查规范、源/汇监测与计算方法指南。建立湿地碳汇计量监测模型与参数库,包括建立湿地碳库测算的模型与参数、湿地温室气体排放模型与参数。制定湿地碳库及湿地温室气体测算的基础数据获取途径、方法和获得的数据内容,建立湿地温室气体测算基础数据库。

2.2.3.3 開展木质林品(HWP)碳变化监测。探索编制省级HWP测算方法、技术标准,建立基本排放因子与参数库。有效获取透明与可核查数据的方法与途径,建立数据获取方法与机制。

2.3 体系建成的预期成果

针对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通过获取数据,确定模型与参数,选择计算方法,取得各种预期计量监测结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支撑编制全省(或市、县、区)林业温室气体清单,主要包括确定主要排放因子、活动数据、数据获取、计算方法、数据成果及不确定分析等内容。二是REDD+方面计量监测成果。测算REDD+各项活动所产生的增汇量和减排量,确定各种活动的参考水平,科学划分活动边界,选择合理的方法与测算模型,获取数据,完成REDD+监测目标,取得预期成果。三是各项林业建设与管理活动碳汇计量监测专项成果。针对林业生态建设专项活动,确定测算对象范围、主要碳库、获取数据方法,测算其碳储量、年度碳汇量,分析数据成果,提交相应林业生态建设碳汇监测成果[4]。四是安徽省森林未来碳储量、碳汇量及潜力预测成果。基于现有森林调查成果数据和森林变化规律,根据国家和省级相关规划和林业发展目标,选择科学方法,预测未来全省森林碳储量、碳汇量及其潜力。五是林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与评价提供数据支撑成果。基于开展的各项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措施,开展专项监测和相关研究,对林业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所取得的成效评价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六是碳汇交易项目计量监测专项成果。协助国家林业局建立项目尺度的相关方法指南、模型参数及计算工具,为林业碳汇项目提供计量和监测成果,为林业碳汇项目立项与备案提供技术支撑。七是其他方面的专项成果。测算森林、湿地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及其变化量,以及其他相关的专项计量与监测等。

3 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3.1 存在的问题

3.1.1

地方政府关注度不高,专项经费短缺,体系建设进展缓慢。长期以来,由于受重经济增长、以GDP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所囿,地方政府关注重点长期定位于经济领域,并且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对公益类尤其是生态型的重视不够,投入意识淡薄,这是目前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瓶颈所在。

3.1.2

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落后,影响体系建设进度。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在全国都是一个新兴课题,无论是方法学研究还是实践计量监测,都高度依赖于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安徽省这方面建设较为滞后,严重影响全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3.1.3

宣传普及度偏低,社会认知度不高。虽然“温室气体”引起的系列问题日益被社会公众所熟知,但采取什么措施应对“温室气体”却并不为大众所了解。宣传力度不大,教育活动形式偏少,公众缺少了解林业碳汇相关知识的渠道。

3.1.4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运行体制建设相对滞后。由于碳汇计量监测在全国也是一个新兴的课题,有关碳汇计量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建设都比较落后,这也是影响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3.2 相应措施

3.2.1

提高各级政府关注度,加大专项投入,促进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良性发展。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公益类的系统性工程,在建设的初期,必须依靠政府积极引导。应加强政府对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各方面的引导和关注,以提高和推动社会、企业和民众参与的积极性。

3.2.2

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提升体系建设的质量和进度。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先进型兼有的系统性工程[5],强大的科技支撑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是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要下大力气培养造就一大批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人才,以实现和支撑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2.3

加大媒体宣传推广,提高社会认知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多方式、多渠道、深层次宣传推广林业碳汇和体系建设相关知识,普及碳汇知识,提高社会认知度,提升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参与热情和主动性。

3.2.4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研究,积极推进林業制度建设[6]。抓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支持和促进地方立法,建立完善“规范完备、门类齐全、针对性强”的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注重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体制建设,以保障体系建设的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 张德民.森林绿化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258.

[2]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DB11/T 953—2013[S/OL].(2013-01-31)[2016-10-21].http://www.docin.com/p-888230187.html.

[3] 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总体方案[Z].2015.

[4] 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定额标准[S].北京: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2015.

[5] 陶吉兴.浙江森林碳汇功能监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6]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的通知[R/OL].(2016-10-13)[2016-10-13].http://www.forestry.gov.cn/main/1065/comtent-911876.html.

作者:李铮

经济监测体系研究论文 篇2:

低碳经济理论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要】 当前,我国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缺失,严重阻碍了低碳实践工作的开展。鉴于此,文章通过模拟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循环过程,建立碳循环模型,以模型关键碳控制点为中心搭建低碳经济指标的理论体系结构框架,进而从宏观与微观双重视角探讨建立一般性的低碳经济理论指标;最后从区域的角度,进一步分析特定区域经济体在构建低碳经济指标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指标体系; 碳循环

自2003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不同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低碳经济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十分重大的成就,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低碳经济本身也随着世界气候变化问题的升温逐渐成为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又一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然而,尽管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为世人推崇的经济发展新理念、一种新规则,更甚至说是一种发展新模式,已被誉为解决世界能源问题、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现实、最基本的途径,并在很多国家得到了实践上的尝试,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基本、最核心问题即科学的指导理论体系的建立并没有得到解决。长期以来对低碳经济界定的模糊性和不可操作性、内容上的广泛性与复杂性、评价体系指标难以度量与适用性成为困扰低碳经济发展最大的难题。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碳的流转循环过程着手,建立碳循环模型,然后在拟建立的模型各个环节上寻求碳控制点,最终从碳循环过程出发来探寻最能反映区域经济低碳发展现状的理论指标。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碳循环模型

目前,有学者已经对低碳经济理论指标体系的构建开展过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并形成了一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但是经过笔者分析发现,首先,这些指标的选取太过主观,指标的来源明显缺乏依据,比如有学者将优良品种普及率和低碳农药化肥使用率作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并赋予了较大的权重;其次,指标的选取太过理论化,不便于实际操作,指标的运用目的是便于充分反映现实,并尽可能追求简捷,方便使用,如果所选取的指标不满足这一条件,就算再好、再完美也只是空中楼阁,比如有学者将传统产业低碳改造率和生产流程改造率作为低碳经济的社会发展指标。很显然,这些指标的实际可操作性都相当差。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低碳经济理论指标的选取必需以真实、科学的工具作为依据,即依靠一些符合实情的碳循环模型。

这里的碳循环模型是指碳从进入经济环节到退出经济环节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碳物理化学形态的转变。值得说明的是笔者所定义的碳循环与生物化学上的碳循环不完全相同,这里的碳循环是生态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笔者只是着重分析碳从进入经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过程,但并没有将其完全从整个生态系统中分离开来。

(一)宏观视角下的碳循环模型

一个地区能源的生产、使用和消费情况能够清晰明了地反映当地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通常一个地区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越大,化石能源碳的利用率越高,含碳废弃物处理机制越完善,该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程度也相对较好。基于此笔者将生产生活中的碳转化过程简单抽象成图1所示模型。在参考区域能源的来源与使用实情的基础上,对本模型作了如下假设:

假设1:假设本区域能源来自两个方面:自身能源生产和外来能源进口,并进一步划分为化石能源生产、清洁能源的生产和化石能源的进口、清洁能源的进口。外来能源的进口不仅包括能源资源的进口,还包含清洁能源技术的进口,能源低碳技术的进口。在能源开采过程中还会消耗部分能源,排出部分废弃物。

假设2:区域性能源的去向有三个方面:生产制造、居民生活耗用、能源出口。用于生产制造的能源相当大一部分被排放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中去了,而还有一部分则转化成了产品实体构成,而这些产品也最终随着居民的消费排放到环境中。其中最典型化石能源就是石油。

假设3:碳滤与碳汇。排向大气中的碳主要来自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为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在碳排放之前对废弃物进行脱碳处理。这就是本模型中所谓的碳滤。而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碳滤是在碳排放之前进行的控制,而碳汇则是在碳排放到空中之后的补救措施,两者主要是对碳控制的时段不同,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寻求合适指标,就必需从模型中找到和分析出碳控制点。从构建的宏观视角下的碳循环模型图(图1)来看,可以清晰地发现四大碳控制点。

1.碳源控制点。碳源控制属于事前控制范畴,从拟建立的碳循环模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确定低碳经济指标:(1)能源结构。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是碳过度排放的根源,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含量为根本特征的经济模式。能源结构直接影响到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2)能源合作与进出口交易。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发展的主题,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与能源技术合作越活跃,说明低碳经济越繁荣,未来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就越巨大。

2.碳排控制点。在当前,化石能源还占据能源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碳排放量直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碳排放较大的国家和地区越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能力和义务。因此,碳排放指标可有效地用于划分各地区节能减排责任,是低碳经济发展又一重大硬性指标。根据以上分析,可从排放主体与排放水平来思考、确定适合的指标。

3.碳滤控制点。在那些对化石能源依赖性强,需求弹性小的地区,在短时间内要求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明显不太现实。因此,加强碳滤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是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低碳经济通过低碳技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开发低碳产品,从根本上转变生产、消费和生存观念。在碳滤控制点寻找的指标能充分体现地区经济在保障追求高效益、高效能、高效率的同时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能力。

4.碳汇控制点。碳汇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从而达到清除温室气体,恢复生态平衡的目的。碳汇控制主要包括大面积性的植树造林、城市绿化等,较为通用的指标有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等。

(二)企业视角下的碳循环模型

与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碳循环模型不同,微观碳循环模型的研究对象是某个具体的企业。可以说微观碳循环过程就是以上模型生产制造过程的具体化。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09年二氧化碳报告(CO2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 Highlights 2009 Edition Page 13)中2007年碳排放总量饼图,各主要碳源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比例如下:居民6%、工业20%、交通23%、热电41%、其他10%(商业、公共服务、其他能源)。交通、热电都与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碳的利用排放相似,且占重大比重。因此,本模型(图2)以生产企业为例来说明,分析可以对企业实施低碳控制的点。

1.低碳技术能力。企业低碳技术水平体现了企业在未来低碳竞争中的发展能力,低碳经济的实现需要企业低碳技术和能源技术上的创新,而技术本身是一个软实力,因此对其直接反映在操作上存在困难。为提高低碳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笔者选取参照系对其进行间接评价。主要参照标准有,行业通行技术标准、国家政策规定以及国际标准。

2.能源利用能力。能源是企业生产耗用的重要生产资料,其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控制;而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不可能在这场绿色革命中置身事外,未来面临到的环境保护压力极有可能成为事关其生存的决定因素。因此,采用科学的指标来反映企业能源利用能力,是低碳经济评价的客观要求。这些指标的选取可以从能源对产品或收入利润等的贡献能力来反映。

3.原材料采购与产品回收能力。企业原材料采购是否优先选择低碳材料、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会进入环境、对废旧的产品回收是否可行,这些都是企业从事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企业要与低碳经济特别是低碳经济产业链条偶合,就不能不对这些问题加以科学的分析。

4.企业废气废渣处理能力(碳过滤能力)。废气废渣的处理也会严重影响到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特别是工业企业。企业生产副产品数量多,难处理。如果处理方法不当,对高碳副产品进行不适当的焚烧,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需要有适合的指标来分析企业废物的处理能力。

二、低碳经济理论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是为信息利用者提供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的真实数据,并尽最大可能满足他们的决策需要。因此,其指标的确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既要科学地概括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又要切实可行,能对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为科学发展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2.指标的选取要与研究对象的客观实际相结合。理论上的指标体系是对客观实际的主观抽象,其具有一般性特征。如果要正确评价、分析具体区域主体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就要对理论上的指标体系进行细节上的调整,使其符合区域经济的客观现实。没有一成不变的指标体系模板,只有考虑了实际个性特征的指标体系才是最合适的指标体系。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低碳经济被视为一种发展、新理念,说明其不可能像数学公式那样被完全量化。而其成为一种经济模式,又有对其系统量化分析的必要。因此对于那些难以量化的指标,可以对其分级量化;对于那些实在不能量化的指标,可以适度采用定性分析。

4.重要性原则。低碳经济发展是多个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有的影响因素明显不具有重大作用。为了避免冗余,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筛选,选取那些对低碳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作为指标体系的内容。

(二)宏观视角下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表1)

本指标体系选择从事前、事中、事后对地区经济发展进行低碳监测与评价,其目的不仅是对现行经济发展的低碳现状进行科学评价与描述,还要求为决策人提供能推动地区经济低碳转型的有效控制措施与方法。碳源、碳排、碳滤、碳汇正好是低碳经济控制的四大关键点,只有正确把握其各个环节的低碳发展情况,才能有重点、针对性地实施并有效控制,从而达到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经济的协调、可持续。

在碳源控制指标中,化石能源消耗总量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耗量之和。化石能源消耗量越大,碳排放总量就越多。一般情况下,每吨煤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石油和天然气多30%和70%,目前全球22%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因煤碳燃烧造成的。因此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可有效地反映出区域当前的低碳水平。

碳排放量与一个地区经济有着密切关系,而碳排放指标是反映区域经济的现实低碳水平最直观的指标,是低碳经济的显示器,直接显示单位、区域的低碳化状况。碳排放指标一般采用能源强度、碳强度、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进行具体评价。能源强度即单位GDP的能源用量,主要反映技术水平、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能耗消耗总量/GDP总额。碳强度是指单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其计算方法为:碳排放总量/能源消耗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又叫碳足迹,可用“碳排放总量/总人口数”获得。而碳排放总量=人口×人均GDP×能源强度×碳强度。

碳滤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用清洁与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鉴于此,可用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清洁煤在煤炭能源结构中占比来确定当前的低碳经济清洁能源的利用水平。二是利用低碳技术来实现低碳发展。低碳技术是一个软性指标,同时也是一个反映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潜力的指标,主要包括低碳技术R&D经费占GDP比重、清洁煤利用技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技术、生态产品设计技术、CO2捕获与埋存技术、新型动力汽车相关技术、智能节能技术等。

碳汇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固碳能力,吸收和储存空气中多余的CO2,这是低碳经济社会解决温室效应最有效、最环保的方法。因此大量培植高光合作用植物,增加区域的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地面积是低碳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企业视角下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

衡量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有利于完善对企业环境成本进行信息披露,为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外部信息使用人提供确实有效的投资决策信息;二是有利于企业管理层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来考虑企业与社区环境的适应能力,完成企业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在排除企业运营的环境与行业特性基础上笔者提供了一些具有普适性的指标可供参考(如表2)。

三、影响区域低碳经济指标选取的因素

以上从模型中寻找出来的指标,是一般经济体都可能用到的指标汇总。但是对一个具体的区域经济体来说,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与指标构成还与其所处的地理区位,能源结构,环境生态等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区域经济体指标不能完全搬用一般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内容。总的来说,区域经济指标体系与一般指标体系的关系就是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区域经济体低碳指标体系需要一般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理论作指导,一般低碳指标体系又要不断从区域经济体指标体系的应用中得以丰富和完善。

(一)地区差异影响

低碳经济指标的选取只有与地方发展状况及实际特征有效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选取的理论指标作出适合地区特色的调整。以辽宁为例,辽宁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占51.2%;石油占46.9%;天然气占1.6%;水电占0.3%。在能源消费结构中,辽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均不能自给,其中:煤炭49%需省外调入,原油34.1%依赖进口,电力13%从省外调入。因此在拟建立的指标体系中有必要考虑化石能源进口交易量的分析。又由于辽宁是煤消耗大省,其年耗煤量相当大,要建立一个与其他经济体具有可比性的指标体系,就不能只看煤的总耗量,而应该看总碳排量并充分考虑到减排技术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地处东北,辽宁的煤炭不但用于工业生产,还有很大比重用于冬季供暖,因此在考虑建立的指标中还要分析居民生活采暖的耗能量。这些都是因辽宁地区差异特征引起的,在建立相应的低碳经济指标过程中需要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考虑。

(二)量化水平影响

作为一个综合的指标体系,各个指标的量化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存在很多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产生重大影响但在目前情况下量化还存在很大困难的因素。比如低碳技术指标。这些指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定性评价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反映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对于那些能够量化的指标,有的产生的是正面的影响、有的产生的是负面的影响,有必要对这些指标进行同向处理。如果在方法上处理不当就很难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合理评价。

(三)指标权数影响

要对低碳经济进行综合的评价就要合理地对体系中各个指标确定科学的权数,然而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权数分布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同时,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权数的确定存在人为主观因素,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标无法在各个区域经济体间进行横向比较,从而降低了指标评价体系的功能与作用。

总之,目前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和难点,纠其主要原因还在于低碳经济研究水平还与实践严重脱节,并无法满足人们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从中国低碳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价来看需要加强统计的方法和标准的统一,并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完善碳排放量等科学指标的统计,以便为国家低碳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小燕,邓玲.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探索——以直辖市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10(2).

[2] 任福兵,吴表芳,郭强.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江淮论坛,2010(1).

[3] 朱有志,周少华,袁男优.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及其评价指标[J].中国国情国力,2009(12).

[4] 2009-2012年中国辽宁省低碳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R].中研普华公司,2010.3.

[5] 辽宁建设八大煤化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EB/OL].http://www.docin.com/p-10645726.html.

作者:兰柏超

经济监测体系研究论文 篇3:

地理国情信息层级及基本体系架构研究

摘 要:地理国情是从空间角度对构成国家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和人类居住环境的各种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的反映,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球表面及其上下一定范围内的各种自然经济综合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特征、空间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该文以地理国情监测体系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地理国情的基本含义及层级,进而对地理国情监测的体系进行了基本架构,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者分析了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全文是该研究者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地理国情 监测体系 架构 基本含义 层级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国家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发展方略。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测绘工作的新需求,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但地理国情监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对我国辽阔的国土面积和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如何建立起一个科学完整的监测体系,实现对地理国情的及时有效地监测,达到为保障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辅助决策依据的目的,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1 地理国情的基本含义及层级

1.1 地理国情的含义

地理国情是从空间角度对构成国家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和人类居住环境的各种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的反映,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球表面及其上下一定范围内的各种自然经济综合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特征、空间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地理国情就是影响国情的地理要素,包括道路交通、河流水域、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资源分布、大气环境以及附着在这些要素之上的社会、经济状况。地理国情是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2 地理国情信息的层级

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是幅员辽阔、差异明显、特点突出、变化迅猛。为了便于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便于进行地理国情信息的分析研究,保证监测工作的实时快捷,应根据地理要素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将地理国情信息进行层级划分,根据信息层级,确定监测责任主体,分级开展国情监测工作。为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将地理国情信息划分为三个层级,分别用一、二、三级表示。

一级地理国情信息:全国范围内的宏观地理国情信息,包括影响多个省(区、市)的大型河流湖泊、全国范围内的大型基础设施,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长输油(气)工程、大型水利工程、森林覆盖面积、水土流失与沙漠化区域、耕地分布状况、矿产资源分布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社会经济因素等。

二级地理国情信息:也可以简单地称之为“地理省情”,是指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以及人们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地理国情信息,包括省(区、市)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河流湖泊水库的形态、主要城市(设区市)扩展建设情况、重点区域的耕地保护状态、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状况等,同时也涉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经济情况。

三级地理国情信息:也可以简单地称之为“地理市情”,主要指市(地)范围内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地理信息要素,包括县乡镇交通网络、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建成区建设、农村居民点变化、基本农田保护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经济状况。

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国情基本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组合关系、空间分布及组合变化趋势进行动态和连续的监测,并对成因进行分析、对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手段和方法的组合。

2 地理国情监测体系的基本架构技术研究

为了全面实时地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及时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服务,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监测体系,主要包括:法律与标准体系、三级监测网络、信息整合交换与共享、统计分析与预测预报、信息发布等。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2.1 法律与标准体系

法律与标准体系是指为实现地理国情监测而建立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包括信息划分标准、信息采集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库建设标准以及政策法规标准等。法律与标准体系是地理国情监测体系长期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

2.2 三级监测网络体系

三级监测网络体系是指为实施地理国情监测过程的信息采集、处理、统计、汇总、分析预报、发布等一系列具体工作而建立的国家、省、市三个层面的机构、人员以及为完成上述工作所需的相应资源。可以分别称之为地理国情监测体系中的国家监测中心、省级监测中心和市级监测中心。

(1)国家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负责对一级地理国情信息进行监测,并同时接收来自各省(区、市)的经过整理汇总的地理省情信息,进而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或重点区域内的地理国情预报;为国家级层面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2)省级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负责对二级地理国情信息即本省范围内的“地理省情”信息进行监测和预报,同时还要接收来自各市(地)的地理市情信息。(3)市级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负责对三级地理国情即本市范围内的“地理市情”信息进行监测,按照相关要求形成监测预报并发布,同时向省级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进行数据交换,作为地理省情信息的组成部分。地理市情监测是整个地理国情监测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信息精细化程度最高的。地理国情三级监测网络,构成了地理国情监测体系的基本框架,各级信息通过通信网络形成有机整体,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支持。各级监测信息的互联互通可以借助数字城市建设中相应的节点来实现。

2.3 信息整合、交换与共享体系

信息整合、交换与共享体系是各级监测机构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过程中,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交换级共享所需的软件系统及硬件设备,包括网络通讯设施。不同层面的信息整合交换与共享在内容、范围、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如国家监测中心与省级监测中心、省级监测中心与市级监测中心,都存在一定差异。

2.4 统计分析与预报体系

统计分析与预报体系是指为完成地理国情监测中对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及信息预报所建立的一套技术方法和要求,包括统计分析采用的数学模型、预测模型等。

2.5 信息发布体系

信息发布体系是指将监测结果及分析预报向政府及社会公众发布的一整套相关规定和要求,包括信息发布的渠道、频率、内容等等。

3 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

3.1 一级国情监测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一级国情信息是国家地理国情监测中心关注的重点,内容包括大江、大河、大型湖泊的状态;土地、森林、沙漠等的变化趋势;大型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长输油(气)工程、大型引水工程的建设与运营等等。这些信息是由国家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负责采集的,一般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信息获取:(1)以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资料作为主要信息源,按照一定的周期,获取卫星影像资料,确定主要监测要素和重点监测区域,利用不同时期的影像进行比对,发现变化信息,进而分析变化趋势;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资料除目前被广泛利用的如SPOT-5、QuickBird、WorldView、IKONOS等之外,我国已发射升空的资源3号卫星,也将成为重要的数据来源。(2)利用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共享信息,通过融合处理,作为第一种信息源的补充。经过与其他相关信息(经济、社会及其他学科信息)的融合整合,在相应数学模型的支持下,形成地理国情监测预报。

3.2 二级国情监测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二级地理国情信息即地理省情信息是省级国情监测中心关注的重点,是由各省级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主要是对各省范围内的地理要素进行监测,包括:省区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的建设运营情况,河流、水库、渠塘等的形态、主要城市(设区市)的建设扩展情况以及土地森林等的变化情况。这些信息一方面为本省的社会及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作为信息共享的主要信息来源,与国家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进行互联互通,成为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地理省情信息可采用三种方式获取:(1)与一级国情信息的第一种获取方法相同,即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资料作为主要信息源。(2)对于局部变化较大的重点地区,采用航空遥感方法获取地面影像,通过与原有资料的比对,发现变化信息。(3)利用来自各市(地)的共享信息,通过融合处理,作为前面两种信息源的补充,通过信息融合技术,形成全省范围的省情监测信息,为地理省情监测预报提供依据。

3.3 三级国情信息监测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三级地理国情信息即地理市情信息是市级国情监测中心的关注重点,是由各市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主要是对本市范围内的地理信息进行监测,包括行政辖区内的公路、铁路建设(包括乡镇公路和村级道路)、各县(市)、乡镇驻地外围建设及扩展情况,建成区内主要道路、街道的建设与变化情况,农村居民点建设及变化情况,基本农田保护区变化情况,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变化情况等等。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信息获取:

(1)采用高分卫星影像资料与原有资料进行比对。(2)重点地区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航摄,制作正射影像图(DOM),与原有资料比对。(3)采用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对局部地区直接采集变化信息。经过信息整合,形成本地区的地理市情监测信息,作为地理市情监测预报的依据。地理国情监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对客观存在的地理要素进行监测外,还需要政府层面的各相关部门给予支持和配合,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包括人口、经济、农业、气象等等。只有形成良好的基础地理信息与附着在其上的社会经济信息的联动机制,才能使地理国情监测体系更加完善,监测信息才能够为更多的部门和领域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从而使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地理国情监测也才会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4 结语

地理国情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地理国情监测是历史赋予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新使命;建立科学完善的地理国情监测体系是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并达到监测目的的前提和保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国家十二五战略目标,在全国刚刚起步,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体系研究,建立起科学的监测体系,对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万钟,杜清运.地理国情监测的体系框架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6):104-111.

[2] 张景华,封志明,姜鲁光.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11(6):1195-1203.

[3] 卫东.山西省重要地理信息统计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J].华北国土资源,2010(4):57-60.

作者:周贤骏

上一篇:独生子女成长教育论文下一篇:司法行政建设调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