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研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文章从治理模式、治理结构及治理机制三方面就我国学者对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研究做了简要的综述。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公司治理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司治理研究论文 篇1:

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研究历史较短,而保险行业的特殊性又决定了我们不能将一般的公司治理理论照搬于保险公司。本文汇总了我国学者关于保险公司治理模式选择和公司经营绩效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研究。

关键词:保险公司;公司治理;特殊性;利益相关者主义;研究现状

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被认为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险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李维安,曹廷求,2005)[1]。吴定富(2006)[2]指出,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是提高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保险公司治理监管在国际上已经成为对保险公司三大监管支柱之一。保险公司治理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治理模式?如何完善保险公司治理?这些基本问题对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保险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的研究现状

保险公司作为具有众多经营特殊性的企业应该定位什么样的治理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治理模式毫无疑问是探讨保险公司治理的首要问题。关于保险公司治理的目标,陈文辉(2008)[3]认为保险公司的经营目标应该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公司价值最大化为辅。

国内学者们基本上都认识到了投保人作为债权人利益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对保险公司人力资本所有者利益保护的必要性。保险公司治理模式应该放弃“股东主义”,而强调关注包括债权人、人力资本所有者等在内的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但是在目前保险公司治理过程中,实际所采取的的治理模式被很多学者认为是股东主义治理模式。王洪栋(2003)[4]指出保险公司普遍采用的是“股东倾向”的治理模式。阎建军(2006)[5]也认为我国保险公司采用的是“股东单边治理”模式,而这种模式正是中国保险公司治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因为这种治理模式无法对经理层形成有效的内部和市场制衡。。不但中国采用的是股东主义治理模式,吴洪(2008)[6]认为,目前从全球保险公司治理的模式来分析,股东主义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之所以保险公司普遍采取了股东主义的治理模式,笔者认为这是和保险公司经营的特殊性,尤其是和债权人的分散性、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及监督成本和收益的不匹配性所造成,其必然结果就是经营者选择偏重于股东利益的治理模式。

学者们通过理论分析,认为我国保险公司治理应该充分照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游桂云(2007)[8]讨论了目前保险公司治理的不足,并指出保险公司治理不应该仅仅关注股东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要关注。刘美玉(2008)[8]分析了股东主义公司治理模式的缺陷所在,提出了中国保险公司治理应该采取利益相关者治理的模式。袁成(2011)[9]与上述各位作者的观点基本一致。保险公司因其特殊性所在,其治理并不能照搬一般公司治理理论,郝臣等(2011)[10]提出了以保险公司特殊性作为保险公司治理的研究主线的研究思路。

虽然学者们都关注保险公司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但是应该重点关注哪些利益相关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具体的治理模式,不同的学者提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一)保险公司治理应该关注哪些人的利益

关于保险公司治理应该关注哪些人的利益,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

1保险公司治理应重点关注投保人即债权人的利益。因为保险公司拥有高比例的负债和广大分散的债权人,对保单持有人利益地维护和考虑对寿险业都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王小平(2006)[11]从保险公司经营的特殊性入手强调了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是保护保单持有人利益。陈文辉(2008)[3]认为,充分维护、平衡、协调所有者、保单持有人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将是未来我国寿险公司的发展方向。李维安等(2012)[12] 张扬等(2012)[13]指出保险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保险公司在进行治理目标选择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股东利益最大化,更要特别关注保单持有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2保险公司治理不仅仅应该关注债权人,其他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要高度关注,因为保险公司经营的特殊性要求保险公司治理要兼顾股东、管理者和债权人之间的多重代理问题。早在2003年,李琼、苏恒轩就对国有保险公司的内部人控制、效率低下进行分析,认为国有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理想模式应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的模式[14]。王媛媛(2013)[15]认为保险公司不同利益相关者如股东、投保人、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监管部门都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应该保险公司治理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关于保险公司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治理模式

关于保险公司治理治理模式的选择,主要存在“共同治理”與“相机抉择”的治理模式两种观点。

1保险公司应该选择“共同治理”的模式。阎建军(2006)[5]认为,在我国保险公司治理只能采取利益相关者内部治理主导模式。吴洪(2008)[4]经过逻辑分析认为传统的“股东主义”公司治理模式并不适合保险公司治理,而传统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也并没有考虑保险公司经营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之上作者提出了由股东、投保人、融资性债权人、人力资本所有者等共享企业的所有权的“契约性多边治理模式”。刘素春(2010)[16]指出保单持有人、人力资本所有者、监管者都是剩余风险的承担着,他们承担的风险要远远大于股东承担的风险,因此他们都应该参与公司治理。他们都共同认为,在治理模式选择的时候应该重点考虑股东、投保人、融资性债权人、人力资本所有者及监管部门等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王洪栋(2003)[4]指出鉴于作为保险公司债权主人的特殊性,他们需要一个“代表”来代替他们对保险公司的管理实施有效的外部干预。但是目前保险公司治理中普遍采用的是“股东倾向”的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是与外部监管的目的向冲突的,所以保险公司的治理理念要求趋于“共同治理”。关于谁做“代表”,蔡莉莉、黄斌(2006)[17]认为政府充当投保人的“代理人”角色,与股东共同治理。余兰(2009)[18]结合保险公司经营的特殊性,提出保险公司治理应该是构建一个由内层(股东价值最大化)、外层(强调利益相关者)和保护层(多边参与的相机治理模式)三层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混合治理模式。

2保险公司应该选择“相机抉择”的治理模式。谢金玉(2007)[19]认为根据保险公司所处的阶段不同,而应该采用不同的治理模式。就我国目前保险公司治理的现状,作者认为当前应该采用内部治理为主,外部治理为重要补充的治理模式,而从长远的角度分析,则应该采用内外部治理并重的模式。这一模式与李琼、苏恒轩(2003)[14]“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的模式有相似之处。

二、国内保险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成果及现状

(一)关于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

关于保险公司治理的机制研究,我国学者主要侧重于理论研究,而缺少实证研究。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机制——董事会建设理是各位学者关注的焦点所在。应该如何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刘俊(2005)[20]认为应该加强公司治理的核心即董事会的建设,强化董事会对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的最终责任,建立董事责任追究制度,设立主要有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或风险管理委员会。李红坤和张笑玎(2010)[21]则指出了保险公司治理“失灵”的原因所在,他们认为虽然公司架构完整,制度齐全,但在实践中往往形同虚设,“形似而神不似”。何华(2013)[22]则认为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是保险业公司治理没有能够充分体现保险行业的特色;二是保险公司董事会制度不健全,董事会内部缺少制衡机制。

(二)保险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

从近几年开始,部分学者已经逐步展开了对保险公司治理与公司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学者们主要从股权性质及比例、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特征如董事会规模、结构、领导权配置、素质等方面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1以我国上市保险公司作为样本开展研究。谢晓霞和李进(2009)[23]根据一般公司治理理论,以中国上市保险公司2007年和2008年中报和年报数据为样本,选取总资产收益率作为绩效指标,选择股权结构、高管激励和董事会特征作为解释变量。多元回归结果表明,政府持股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与保险公司业绩呈正向关系;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不利于保险公司业绩的提高;董事会规模与保险公司业绩呈负向关系;独立董事以及具有金融从业经验的独立董事与保险业绩无关。王晓英和彭雪梅(2011)[24]通过对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两家上市保险公司的研究,认为股权集中度太高不利于保险公司绩效地提高。谢晓霞等(2011)[25]以2007年到2010年的上市保险公司中报和年报数据为样本,对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结构展开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政府持股比例、外资持股比例、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增加以及董事长兼任CEO有利于改善保险公司的资本结构;而独立董事比例、具有金融从业经验的独立董事与保险公司资本结构无关。因为截至目前我国上市保险公司也仅仅有5家,而且有境内上市还有境外上市、有整体上市也有部分上市,样本数量的有限性不可避免的使得研究结果的普遍性会有所降低。

2以上市和非上市公司作为整体开展研究。李维安等(2012)[12]以46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为样本,从保护利益相关者视角着手,以偿付能力作为保险公司的基础性指标,研究结果发现保险公司治理的合规性越高越能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夏喆、靳龙(2013)[26]以2011年的66家中资保险公司为研究样本,选择净资产收益率和偿付能力充足率为被解释变量,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相关特征和监事会规模为被解释变量,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保险公司风险控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显著正相关。作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第一大股东股权集中度高能够调动起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关于存续时间和保险公司风险控制的关系分析发现,二者存在负相关关系。陈彬、邓霆(2013)[27]以24家中资财险公司为样本,以总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研究发现,国有股比例与总资产收益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外资股比例与总资产收益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如果仅仅从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上分析,并没有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也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女性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置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学者因样本不同,并没有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但是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开启了我国保险公司的实证研究的先河。

三、国内保险公司治理研究简單评述

郝臣等(2011)[10]认为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研究目前还是处在初步阶段。国内学者在进行研究时往往偏重于保险公司治理定义、治理理论及治理模式的选择等理论分析,而结合保险公司自身经营情况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同时,即使是开展的实证研究,学者往往将保险公司视为一般公司而直接将一般公司治理理论运用于保险公司,从而忽视了保险公司经营的特殊性,研究结论对保险公司针对性的指导意义不大。国内学者偏重于理论研究而缺少实证研究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保险业发展较晚,二是上市保险公司数量极少,而对保险公司经营数据的获得并不是很容易,造成实证研究所得研究结论的针对性和稳定性并不一定可靠。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起保险公司治理研究的一般框架。

参考文献:

[1] 李维安,曹廷求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基于商业银行特殊性的研究[J] 南开学报,2005(1)

[2] 吴定富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保险,2006(6)

[3] 陈文辉主编中国寿险业经营规律研究——费用、盈亏平衡、资本需求[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

[4] 王洪栋保险监管与保险公司治理理念[J]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5] 阎建军中国保险公司治理研究:基于知识和创新的视角[J]财贸经济,2006(9)

[6] 吴洪保险公司治理模式及其选择[J]上海保险,2008(10)

[7] 游桂云、孙旭峰基于保险公司经营和治理的独特性引发的思考[J]济南金融,2007(8)

[8] 刘美玉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保险公司治理研究[J]保险研究,2008(9)

[9] 袁成优化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策略研究[J]上海保险2011(1)

[10] 郝臣、李慧聪、罗胜保险公司治理研究:进展、框架与展望保险研究[J]2011(11)

[11] 王小平国外保险公司治理发展的启示[N]金融报,2006-2-11(3)

[12] 李维安、李慧聪、郝臣保险公司治理、偿付能力与利益相关者保护[J]中国软科学,2012(8)

[13] 张扬、郝臣、李慧聪、褚玉萍保险公司治理特殊性分析———三家上市保险公司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2(4)

[14] 李琼、苏恒轩论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J]保险研究,2003(4)

[15] 王媛媛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保险公司共同治理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

[16] 刘素春保险公司治理的特殊性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保险研究,2010(5)

[17] 蔡莉莉、黄斌论保险公司的“共同治理”与政府角色的发挥[J]武汉大学学报,2006(2)

[18] 余兰我国保险公司治理模式的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6)

[19] 谢金玉我国保险公司治理模式研究[J]保险研究,2007(7)

[20] 刘俊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完善经济日报[N]2005-9-22(5)

[21] 李红坤、张笑玎保险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绩效实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0(6)

[22] 何华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时代金融,2013(5)

[23] 谢晓霞、李进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與业绩研究——中国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分析[J]保险研究,2009(8)

[24] 王晓英、彭雪梅国有上市保险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保险研究,2011(4)

[25] 谢晓霞、邓路、马婧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与资本结构研究[J]保险研究2011(12)

[26] 夏喆、靳龙公司治理机制对我国保险业风险与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保险行业2011年截面数据[J]保险研究,2013(3)

[27] 陈彬、邓霆公司治理对保险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以24 家中资财产保险公司为例[J]社会保障研究,2013(1)

作者:凌士显

公司治理研究论文 篇2: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研究综述

摘要:文章从治理模式、治理结构及治理机制三方面就我国学者对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研究做了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治理机制

1民营企业治理模式及评价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4》认为家族式治理是私营企业主要治理模式,一些学者分析了家族治理在民营企业

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吴静芬、吴文洁(2007),李慧、程书强(2003),洪云(2004))。对民营企业现存模式的评价存在相对的观点。部分学者认为家族治理是民营企业合理的选择。刘迎秋,徐志祥(2004)从股权结构、决策方式、组织结构三个方面评价认为家族制仍是民营企业最适合的治理模式。董志强(2003)通过一个继承模型分析在特定条件下维持家族治理比现代治理更可取。也有学者认为现有模式阻碍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蒋伏心,潘勤(2001)认为完善公司治理要解决产权界定、两职合一、三会虚设及财务透明度等问题,这些问题源于早期家族式治理。赵力(2002)认为民营家族企业应由家族式管理走向现代企业管理。

2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及安排

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方面,对企业绩效产生重要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①治理结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理论上基本达成一致,很多学者实证探讨民营企业治理结构诸要素在实际中的地位及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怀心强(2007)采用2000年之前在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200l~2005年的数据,分析认为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有明显正相关性,董事会人数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但不显著,董事会次数、独立董事人数及监事会情况与企业绩效不相关。②集中分析不同时期治理结构的内容及演变的关键因素。杨大楷,韩其成(2003)构建家族企业创业、成长、成熟三个时期的公司治理结构。王宣喻,瞿绍发,李怀(2004)认为控制权的转移是私营企业治理结构演变的决定力量。郭霖,林晓耕(1996)分析资产风险成本决定私有企业治理结构变迁。黄桂田(2000)认为私营企业治理结构演进出现“锁定”状态,使得治理结构呈现僵滞。 ③研究现有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杨大楷、蔡菊芳(2004)指出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表现在企业的股本结构不合理,股权过分集中(徐康宁、夏辉(2002),战颂(2008))。这也是导致治理结构其他缺陷的原因。④研究如何安排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学术成果有:学者普遍认为应根据企业内外环境恰当安排公司治理结构。刘迎秋,徐志祥(2004)认为民营企业应据所处行业和经济发展阶段动态选择治理结构,治理结构选择与企业规模、业主经营能力、市场竞争程度等有很高相关性。张余华(2002)构建了适合家族企业发展进程的治理结构。有些学者从完善途径探讨治理结构的安排。王荣珍(2004)提出通过立法规范实现民营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蔡继明,解树江(2000)认为企业创新是完善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必然选择,企业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郭勇(2000),蒋伏心、潘勤(2001)认为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创新是建立员工、股东、债权人共同治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3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及完善

公司治理机制简单区分为内部与外部控制系统,学者更多关注内部机制的运行与改善。

①理论和实证分析民企公司治理机制状况。李亚(2005)对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决策机制优化与人才引进存在最佳匹配点。邵国良,张仁寿(2005)通过分析股东会议次数、董事会构成等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考察民营企业治理机制。姜明伦(2007)分析浙江388家民营企业用人、决策、激励、约束四大治理机制的现状及成因,揭示民营企业治理机制演进路径与趋势。②从内外两种机制探讨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

内部机制的完善主要是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充分运用股权激励,实现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同时避免股权过度集中(姚益龙、姚莉(2003),姜明伦(2007));②通过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的有效选择和职责的明确塑造有效的制衡机制(姜明伦(2007),李维安、张亚双 (2002),李亚(2005))。同时重视法规的健全,利用法律制度维护公司制民营企业委托人的利益(蒋伏心、潘勤(2001),姚益龙、姚莉(2003)。

4研究展望

近年来,民营企业治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民营企业的研究从多角度进行,但文章认为民营企业治理的改革不仅是企业体制的改革,更是公司文化的变革,随着公司文化成为企业重视的热点,研究两者的相互影响更加可能。

参考文献:

[1] 战颂.我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业现代化,2008,(1)

作者:陈 莉

公司治理研究论文 篇3:

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综述

摘要: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本文根据其研究方向的不同粗劣的将之分为三大部分:公司治理影响因素研究、公司治理后果研究和公司治理绩效评价研究,并针对研究现状选取较具代表性的文献和观点分别进行评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有所贡献。

关键词:公司治理;会计信息质量;业绩评价

上市公司作为企业的代表和主力军,其公司治理水平不仅决定着自身的命运,也影响着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对上市公司治理问题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笔者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公司治理影响因素研究、公司治理后果研究和公司治理绩效评价研究,并选取代表性较强的文献和观点进行评述。

一、公司治理影响因素研究评述

股权结构作为上市公司治理体系的产权基础,对上市公司的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erle和Means(1932)指出,当经理人员只拥有很少股权且股东很分散不能按价值最大化原则行事时,公司资源可能被调度来最大化经理人员的利益而不是股东的利益。Demsetz(1983)、Fama和Jensen(1983)则发现了经理人员大量持股的成本抵消效应。石劲磊(2003)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构成两个角度论证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进而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 提出建立一个股权相对集中又有一定制衡、国家股逐渐退出、对非公共产品领域上市公司控制的新型股权结构的股权改革思路。

国内外学者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持两种对立观点。一种是积极监督假说,即机构投资者通过“用手投票”的主动方式监督公司管理层。Shleifer & Vishny(1997)认为大投资者有动机和能力监督公司管理层改善公司治理。这一假说得到许多经验证据的支持(Smith,1996;Carleton et.al,1998)。高雷、张杰(2008)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上市公司的治理,其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另一种是被动投票假说,即机构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被动地应对公司的治理问题而不是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对管理层的监督是有成本的,如信息搜寻成本、潜在流动性成本(Noe,2002)和“搭便车”问题(Admatietal1,1994)。机构投资在参与公司治理时 会在收益和成本之间进行衡量。如果监督成本较大,机构投资者只会被动的参与公司治理,该假说也得到了一些经验文献的支持(Grinstein& Michaely,2005)。

公司治理问题的社会化要求其不仅局限于公司内部的监督与控制,还要接受社会的监督。借助于媒体传播的新闻舆论是公司治理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学者对媒体的公司治理角色普遍抱乐观态度。Dyck& Zingales(2004)报告说媒体能有效降低控制权的私人收益。Miller(2006)的研究表明媒体在揭示会计丑闻的过程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Dyck,et al(2008)进一步发现媒体曝光能够促使企业改正侵害外部投资者权益的行为。李培功、沈艺峰(2010)研究了媒体在完善公司治理、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分析表明随着媒体负面报道的增加,上市公司改正违规行为的概率也随之提高;媒体的性质、报道方式以及报道手法等也会对企业改正违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媒体在我国的公司治理作用主要是通过引起行政机构的介入实现的。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媒体监督在中国只具有发现功能,并不能对上市公司的行为产生实质影响(贺建刚等,2008) 。

还有学者研究独立董事(于东志、王化成2003)、高管薪酬(詹姆斯莫里斯2006)、股利政策、监事会、外部审计、政府行为等因素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二、公司治理后果研究评述

对上市公司治理所带来的结果,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尤其在上市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投资者保护的影响以及上市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公司治理溢价等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公司治理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有显著影响。Beasley(1996)发现,非舞弊公司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比重显著高于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但是审计委员会并不会显著影响财务报表舞弊的可能性。他们还发现,随着外部董事在公司所有权及外部董事任期的提高,外部董事在其他公司拥有的董事身份数量的下降,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也下降。并且董事会规模越大,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也提高,这与Jensen(1993)的观点一致。其他学者还研究了公司治理中审计委员会的构成和独立性、经理薪酬、董事会、股权结构等因素对财务舞弊、自愿信息披露以及信息披露及时性等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ohnson and Ryan2003,Jensen1986,王跃堂2003)。

上市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之间关系(即公司治理溢价问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问题。Klapper和Lover(2002) 研究发现公司治理与公司市场价值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白重恩等(2005)归纳出一系列变量来描述公司治理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基于这些变量编制了一个可反映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综合指标并通过实证研究证实治理水平高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也高。郝臣(2011)在界定公司治理溢价的基础上,基于Fama一French 三因子定价模型检验出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公司治理溢价并从公司治理价值相关性的视角解释了治理溢价的存在原因,最终得出公司治理溢价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资本市场的效率的结论。

三、 公司治理绩效评价研究评述

对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随着全球对上市公司治理关注和重视的不断加强,此项研究不断推向新的发展。国际上许多著名机构都建立起自己的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由独立的第三方开展公司治理评价已经成为发达市场经济中的惯例。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评价系统是1998 年标准普尔(Standard and Poors) 创立的公司治理服务系统;1999 年欧洲戴米诺推出了自己的公司治理评价系统;2000年亚洲里昂证券推出了公司治理评价系统;2001年之后,非商业性机构的公司治理评价研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迅速发展,如世界银行公司治理评价系统、日本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等。我国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在《中国公司治理准则》和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于2003年推出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指数和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报告,之后连续发布年度《公司治理评价报告》和上市公司治理100佳企业名单,有效推动了我国公司治理评价研究的发展。

四、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公司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围绕上市公司治理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相比于国外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相对滞后,因此国内学者应加强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学习和借鉴;更重要的是由于各国在制度、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及独立开展研究时务必注意结合我国实际。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在以下方面应加强研究:(1)更深入的开展公司治理评价研究,努力寻求更合适的公司治理股价指数。(2)公司治理风险研究。(3)对公司治理溢价形成机理的研究。(4)上市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研究。(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培功,沈艺峰. 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4).

[2]于忠泊,田高良,齐保垒,张皓.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机制—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考察[J].管理世界,2011(9).

作者:郭佳

上一篇:图腾舞蹈艺术论文下一篇:艺术意义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