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审计公司治理论文

2022-07-03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作为财务披露的热点问题,受到国内会计学者的日益重视。国内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涉及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手段、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等方面。本文从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角度对国内会计学者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独立审计、公司治理和会计准则是制约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独立审计公司治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独立审计公司治理论文 篇1:

独立审计、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

摘要:人们对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的认识在近些年来逐步得以深化,由原来关注外部独立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扩展到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拟从公司治理对审计需求的角度探讨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在治理结构中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外部审计 内部审计 公司治理

一、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

(一)公司治理的起源公司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源于现代公司中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公司治理不仅规定了公司的各个相关利益主体(包括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的责任和权利,而且规定了公司决策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以实现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从受托责任层面看,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受托关系,公司治理正是确保这种受托责任关系有效运行的控制机制。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与组织之间同样存在受托责任关系,公司治理也是维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平衡的控制机制。当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时,所有权人与控制权人的利益不完全一致而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公司治理的宗旨就是要规范各利益主体的行为,使公司的经营活动朝着既定的目标正常运行。

(二)公司治理的分类公司治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李维安(2002)认为,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制度安排,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其主要特点上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及非正式的制度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股东、债权人、供应者、雇员、政府、社区等)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本文认为,由于委托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中一切矛盾的根源,而且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只要不是委托人亲自去做,代理人始终存在着机会主义倾向,因此要全面的考察公司治理问题,就需要内外并重,在加强公司内部治理的同时,也要重视公司的外部治理。

(三)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涉及的主体有三个层次: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者,其中董事会的地位和作用最为关键。董事会一方面接受股东大会的委托监督管理企业的经营决策,另一方面他又委托企业的经营者管理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因此公司治理中存在着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只要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就势必会出现利益冲突,这主要表现在董事会接受委托后,大股东利用权利侵占小股东利益;经营者接受委托后利用信息优势和实际控制权侵占股东权益的情况。

(四)公司治理面临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式公司治理面临相关问题:一是各利益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根据信息经济学原理,委托人选择行为人完成一定的任务,代理人接受委托而工作,双方形成契约关系。由于存在监督成本,产生了信息不对称。二是受托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由于委托代理关系下,各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存在,使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能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既在某些情况下为保护和实现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三是实现动态的“帕累托最优”。公司治理是伴随着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委托人与代理人、所有者与经营者、债权人与债务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断进行着互动的博弈。公司治理的各项制度安排就要在这种动态的博弈中保持整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要解决以上问题可从三方面人手:一是相关利益者的权利分配,这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有关;二是经营过程的监督,这需要审计职能的介入;三是对经营者的激励,这与经营者的收入构成有关。本文拟从经营过程的监督人手,论述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二、公司治理对独立审计与内部审计的需求

(一)独立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独立审计又称外部审计,是指由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以外的独立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的审计,审计的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审计的目的是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合规性。独立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方面。(1)独立审计通过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可信性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经营者的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要正常发挥作用,必须有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基础。如果会计信息失真,那么构建在错误和虚假的会计信息基础之上的内、外部治理机制必然会产生负面效用,严重者还将导致整个公司治理结构失灵。从审计产生的动因判断,外部的独立审计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独立审计的财务报表将被所有者采信。所有者利用真实的会计信息作为判断标准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约束和激励,将有利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同时资本市场上的决策者依靠真实的会计信息作出决策,也将使资源配置得到高效率的发挥。由此可见,独立审计在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经营者道德风险方面至关重要。(2)独立审计通过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可信性,减少控股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控投股东,为了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可能利用其对公司的有效控制权,制定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或授意、默许管理者编制虚假财务报表,误导非控股股东和债权人的投资、经营、分红等决策,从而侵占非控股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陈关亭,2004)。而独立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鉴证、经济评价等基本职能,执行这些职能,能促使企业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会计信息,保证所有股东(控股股东、非控股股东)都能得到相同的真实的会计信息。有时审计虽然无法保证企业所提供的会计报表是真实、合法、完整的,但能够持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公允性与合法性作出判断,从而起到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作用。

(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随着国际上财务丑闻的不断出现。基于公司内部治理的内部审计越来越受到重视。最近的大量研究表明内部审计能对公司治理产生积极影响,包括在报告质量、公司业绩等方面。在2002年国际审计师协会递交美国国会的建议书中又指出,有效的公司治理建立在四个主要条件之上:董事会、管理层、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在我国,由于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不合理的股权结构,这使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更为重要。(1)内部审计部门具有时间和业务熟悉优势,能更及时地发现雇员舞弊和财务错漏。内部审计部门是一个经常性存在的监督部门,部门的日常工作就是检查监督其他部门、人员的业务活动(包括总经理和其他高层管理者)。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他们所有疑问的业务和财务数字进行调查,投入的审计资源越多,发现错漏和舞弊行为的概率就越大。因此,内部审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预防财务报告的违规行为和员工偷窃行为(schneider和Wilner,1990;Hansen,1997)。(2)内部审计部门具有时间和业务熟悉优势,能更有效地帮助企业科学决策,提高绩效水平。内部审计目标已经从传统的“查错纠弊”提升为“帮助组织增加价值”,这与公司治理的目标不谋而合。内部审计不同于外部审计的地方在于,经理层为顺利完成其受托责任,对其有内生性的要求,这也使得地位提升的内部审计成为内部治理结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更好地为董事会和经理层服务,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而提高企业绩效、增加企业价值正是所有相关利益者的共同目标,也是公司治理的最终目的。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正日益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并且不断扩展内部审计的范围,包括财务审计、经营审计和社会责任审计。人们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不断地扩展内部审计在确保公司治理质量方面的职责(Antoine,2004)。(3)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函数,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管理和协调,为加强公司治理实现组织目标具有重大作用。企业所处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风险无处不在,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全面建立了风险管理过程,内部审计因此能够担负起风险管理的职能。《内部审计思想》(Bailey等,2006)中,Herman-son和Rittenberg将内部审计的治理活动界定为“风险监控”和“控制确认”。他们认为,“风险监控、控制确认和遵循工作构成内部审计活动的主要部分,这三个要素一起共同直接勾画出组织治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包括监控、评价和分析组织的风险与控制,以及检查和确认信息与政策、程序和法律的遵循”。

三、独立审计、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审计的发展依赖于公司治理需求的发展变化审计的产生是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物,在以前的公司治理结构中,人们关注的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由于所有者不参与日常的经营活动,他们更多地倾向于通过外部治理——独立审计方式来监督检查经营者的业绩成果。近年来财务丑闻的不断出现,使所有者更加关注企业的内部日常监督,内部审计需求日益受到重视,从幕后走到前台。因此,未来审计的发展会随着公司治理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呈现出多个分支,除目前独立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基本分类以外,在独立审计内部将呈现更多样性的专业化分工,目前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按客户行业分类来划分部门就是例证之一。内部审计内部也将按照所有者需求划分为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社会责任审计,以及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等。2004年,时任IIA理事会主席的鲍伯·麦克唐纳先生访华,他在为中国内部审计师演讲的内容中提到了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三大趋势:一是重新介入内部控制;二是推动更有效的公司治理;三是对内部审计师的期望在改变。

(二)未来审计的发展将更有效的推动公司治理改革和完善世通事件后美国国会颁发的《萨班斯一奥克斯莱法案》强调规定:外部审计必须由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聘任;外部审计应向审计委员会报告。IIA主席LeroyE·Bookal在参加纽约证交所董事会的一个特别委员会时指出“公司有必要构建和保持独立的、胜任的和有竞争能力的内部审计职能,如果在公司内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那就要求董事会在年度报告和声明中说明并解释这一事实。以上事件表明,无论是独立审计还是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他们为公司治理所需要解决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一个信息反馈系统。随着两者审计范围的扩大和审汁技术的进步以及审计资源投入的增加,审计所提供的信息也会越来越准确可信。因此,审计结果对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将是巨大的、另一方面随着公司治理功能的发展,内部审计也从传统的防错纠弊逐步延伸至公司治理层面,通过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效率,从而协助组织实现目标,达到增值的目的。2003年国际内审协会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明确提出了内部审计要为公司的治理做贡献。2004年,美国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主办机构委员会(COSO)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一体化框架》中提到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审查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过程以及为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分散战略提供建议来实现企业的增值。面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方面作用的日益显现,我国政府也颁布了以2006年修订的《审计法》?为核心,以《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部门规章、各地方法规及各类内部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类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的法规来加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四、公司治理中加强独立审计、内部审计的措施

(一)改变独立审计的聘任方式,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独立审计的聘任方式一直是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极大障碍。由公司经营者对外聘任审计师,将直接导致委托人与被审计人身份上的一致性,审计师也将在自身利益和独立性之间进行权衡,进而造成审计师与经营者“合谋”的情况屡屡发生。因此,从委托代理理论的审计动因出发,应该将审计师的聘任权交给股东大会,由股东大会委托聘任审计师对公司进行审计必将大大提高审计的独立性,也将大大提升独立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做法是将审计师的聘任权交由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行使,但本文认为审计师聘任权只有交给股东大会才能真正隔离审计师与经营者、审计师与大股东之间的“合谋”行为。同时,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研究,也集中在了内部审计的地位上。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部门大多由总经理领导,内部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才干和人品。因此,要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必须从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人手。在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必须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国证监会于2002年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由审计委员会主导的内部审计将大为提升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也必将从体制制度上给内部审计部门注入生机和活力,使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实施外部审计时,应以内部审计部门的配合为开端,提高审计效率外部治理能否达到预期的构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是否提供了值得信赖的外部审计,而当今从投入审计资源方面比较,在接受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审计时,会计师事务所从降低审计成本的角度考虑,投入的审计资源比较有限,不可能对公司的所有业务活动都非常熟悉。因此,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审计时争取内部审计师的帮助和配合。毕竟内部审计部门是公司的常设监督机构,他们在信息上具有优势。瞿曲等(2005)分析了内部审计所提供的与外部审计有差异的服务,即内部审计不仅在财务会计信息的确认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在经营领域发挥作用,最终降低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进而影响企业价值。另外,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来判断自身的审计风险,进而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因此,独立审计师与内部审计师的配合将有助于外部审计效率的提高。我们认为,内部审计是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内部治理机制,是董事会及其所属审计委员会、高管层和外部审计一种极具价值的资源。

(三)内部审计部分职能外包,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和专业性内部审计部门在公司业务内容、程序、控制制度有效性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审计专业性和独立性方面还存在着客观的不足。要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就要扬长避短通过部分内部审计职能外包的形式,即由第三方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共同协作来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其目的是在保留内部审计部门优势的条件下更增进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方式的具体做法是将企业的各项内部审计业务划分为若干层次,把那些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审计难度大的审计工作外包绘审计经验丰富的会计师事务所;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提升企业价值的改进意见外包给管理经验丰富的服务或咨询公司。利用外部专业服务人员的技能和资源来补充内部审计人员业务处理能力的不足,同时也可大大节约内部审计资源,精简内部审计队伍,提高内部审计在组织内的效率。

(四)实现内部审计机构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和功能的转变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定位仍停留在纠正内部会计核算、检查制度执行情况的层面上,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还远没有发挥出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将内部审计部门变成董事会进行专业监督和获取决策信息的利器和手段,使信息链在内部传递过程中的风险得到适当的控制,强化董事会的功能;另一方面更要将内部审计机构建设成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以及全体员工的智囊团和好帮手,通过战略审计、控制审计、组织审计等方式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升企业价值,实现公司管理和公司治理的优化,成为公司治理中受各方欢迎的中坚力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以加强信息的疏通和监管为治理核心和突破口,可以实现内部双重制衡和外部治理的多重完美结合,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将有极大地改善,经理层主导控制地位会有所改变,经理层实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空间也会大为缩小,从而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实现内外部治理相互作用、互为推动的良性循环。

(编辑 聂慧丽)

作者:蔡文英

独立审计公司治理论文 篇2: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制约因素的研究现状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作为财务披露的热点问题,受到国内会计学者的日益重视。国内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涉及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手段、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等方面。本文从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角度对国内会计学者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独立审计、公司治理和会计准则是制约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制约因素

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或者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而有目的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盈余管理既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又是管理层出于自利目的的机会主义行为。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作为财务披露的热点问题,受到国内会计学者的日益重视。大多数证据表明,盈余管理具有负面效应。因此哪些因素能够制约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成为许多会计学者关心的问题。国内会计学者分别从独立审计、公司治理和会计准则等多方面对影响和制约盈余管理的因素做了分析和研究。

一、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但通常认为,从外部来看,中国尚未建立起发育完全、运作规范的股票市场,经理市场尚未形成。从内部来看,国有企业存在所有者缺位现象,《公司法》所规定的各机构相互制衡的机制也远未发挥作用。因此,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问题上,主要讨论董事会特征和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1、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在现代公司中,董事和董事会通常是作为股东的代表实施公司治理的。由于董事会把提供资本的股东和使用这些资本创造价值的管理者联系了起来,因而被一些公司治理文献认为是市场经济中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作为一种治理机制,目的在于监督管理层以控制包括盈余管理在内的代理问题。现有研究证实,董事会对公司的盈余管理和财务报表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且此种影响取决于董事会的规模及其构成。

苏卫东、王加胜(2006) 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成负相关,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利润虚增成负相关、与利润隐藏成正相关,董事长、总经理二职合一对利润虚增有着显著的影响、对利润隐藏无显著影响,而董事会会议次数增加会加重盈余管理现象。另外,杨兴全、石芳(2007)的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傅蕴英(2004)的研究,在董事长、总经理二职合一和董事会会议次数特征与盈余管理关系上取得了与前述相反的结论。

2、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股东在监督管理层方面应更能够发挥出积极作用。由于监督成本的不可分摊性和监督收益按持股比例的均分性,造成中小股东很少有动机实施监督行为。相反,大股东因持股比例较高使其既有动机又有能力监督管理者。因为大股东的利益更多地与公司的价值有关,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其监督管理层以维护自身利益的动机越强。因此,大股东的存在有助于抑制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然而,大股东的存在也会带来另一种利益冲突,即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特别是,由于盈余管理为大股东提供了一条有效转移中小股东财富的渠道,当大股东对公司具有超强控制能力时,就有动机操纵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来掩饰其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张祥建、郭岚(2006) 研究了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过程中盈余管理行为的特征,并重点分析了大股东控制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具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53.20%时,盈余管理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当这一比例超过53.20%时,盈余管理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则具有负相关关系。毛洪涛、吴将君 (2007) 以2004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越集中,公司的应计利润越容易被大股东所操纵。同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时更容易操纵应计利润。蔡吉甫(2007) 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4年的数据,使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计量,系统研究了董事会监督、管理层持股和大股东治理等治理机制对控制公司盈余管理的效率问题。研究结果显示,独立董事、管理层持股和大股东治理与公司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傅蕴英(2004) 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认为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对于公司的盈余管理并不具备传递效应。

二、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由于会计信息的提供是由会计准则规范的,因此会计准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虽然有了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不一定能确保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是反过来却可以说,没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会计信息质量必然得不到保证。因此,国内学者主要从会计准则建设和会计信息质量两方面入手研究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会计准则建设

朱国泓、孙铮( 2004 )认为,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策略选择及务实安排是以满足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会计信息质量需求为判别基准,对我国会计国际化实施动态评估和微调,是我国直面会计国际化理想而现实的选择。任春艳( 2004 )分析认为,会计准则不仅是会计信息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也是审计师执业和政府监管部门事后惩戒的重要依据。通过案例和统计分析包括重要性原则、资产减值政策和非经常性损益的问题,深刻地揭示出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常常会成为上市公司规避准则意图的手段,说明了会计计量的不确定性导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问题,也反映出原则基础下滥用职业判断的弊端,以及会计准则未及时制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为了防范盈余管理的发生,会计准则制定者应当努力使会计信息向更高程度的真实性发展。王建新( 2007 ) 在新《资产减值》准则的研究框架下,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特征、盈余管理动机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动机显著地影响了长期资产减值转回这一盈余管理行为,认为新准则具有一定程度的规避和防范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作用。

2、会计信息质量

一般来讲,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会计造假,即违反会计管制的违法行为;一是盈余管理,即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无论是会计造假还是盈余管理,归根结底都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何红渠、张志红,2003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和相关性,如果现有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量不变,但通过改变现行会计系统提高某一会计信息相关性,适当降低可靠性,即该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冲突的( 夏冬林,2004 )。盈余管理的主要问题在于扭曲了会计盈余信息,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刘峰、吴风、钟瑞庆( 2004 ) 提出会计信息质量受外部机会、会计准则、法律风险等因素共同影响的分析框架,沿用传统的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检验方法(相关性)分析发现,在我国资本市场环境下没有证据表明会计准则的变化会带来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并认为法律风险缺失导致会计准则的改进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到会计信息质量上来。

三、外部审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国内关于外部审计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主题有两个:一是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二是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

李增泉(1999)发现,“标准”公司与“非标准”公司在年报公布前后有不同的市场表现,审计意见会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李东平等(2001)的研究,得出了注册会计师没有针对盈余管理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对盈余管理的风险考虑不足的结论。夏立军等(2002)以上市公司2000年度财务报告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和监管政策(股票特别处理、暂停交易以及配股的政策)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注册会计师并没有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令人担忧。李爽等(2003)发现,当公司管理当局企图通过盈余管理而实现盈利时,作为外部监控机制的独立审计往往会对管理当局的会计处理发表保留意见。章永奎等(2002)在研究中引入了修正的琼斯模型对盈余管理程度进行计量,并在盈余管理程度和审计意见之间建立了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何红渠、张志红(2003)和陈关亭、高晓明(2004)的研究认为,审计意见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李维安等(2005)和贺镜帆(2006)的研究认为,审计师对盈余管理较高的公司更可能出具非标意见,公司通过非经营性项目管理盈余的行为对不同的审计意见影响不同。周兵、王德义(2005)认为,审计师对盈余管理有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持忽视和容忍的态度。王霞、张为国(2005)以1999 -2002年发生则务重述的样本来检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质量。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财务重述公司之前年度蓄意错报的行为,注册会计师有所察觉并反映在审计意见中。错报的金额以及错报涉及项目的多少对审计意见的出具有显著的解释力,表明注册会计师基于重要性标准的考虑,能够揭示重大的盈余管理行为。

2、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外部审计作为一种市场活动,审计质量必然受到双方市场博弈和审计市场环境的影响。因此,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则外在地表现为事务所变更、审计费用和事务所排名等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宋衍衡、殷德全(2005)从会计师事务所更换以后审计收费变化的角度考察继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质量,发现继任注册会计师对于不同类型公司的审计收费确定标准是不一样的,对于盈余管理动机强烈的公司,继任注册会计师倾向于以公司的盈余管理幅度来衡量审计风险,并为此要求了较高的回报;对于财务状况恶化的公司,继任注册会计师则会根据公司的则务状况和支付能力,降低审计收费。研究认为,会计师事务所更换以后审计收费的这种变化形式将会影响继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

李东平等(2001)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出具“不清洁”审计意见与次年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与前一年度的“不清洁”审计意见变量成正相关关系。刘伟,刘星(2006)通过对2001- 2003年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与公司可操纵应计利润的增长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伍利娜(2003)分析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发现净资产收益率处于“保牌”区间,与年度财务审计费用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公司规模、是否由国际5大(4大)所审计显著正向影响年度财务审计费用。刘运国等(2006)在Simunic审计收费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03年我国深沪股市上市公司的横截面数据分析发现,一定定程度上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正相关,说明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盈余管理所带来的风险,增加了审计成本。

蔡春等(2005)的研究结果发现,非双重审计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显著高于双重审计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非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显著高于“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李仙、聂丽洁(2006)对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我国IPO市场上经“十大”会计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低于“非十大”审计的公司;专业审计师能够有效抑制IPO中盈余管理动机,降低盈余管理的程度。宋建波、陈华昀(2005)通过分析沪市上市公司2000- 2002年被出具的审计报告的情况,结论是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在逐渐提高,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起到有效限制作用。

四、文献研究述评及启示

盈余管理不仅仅是会计行为,也是一种管理行为。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数据,但其行为主体是企业管理层,企业存在的内外制度环境形成影响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国内研究者分别从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和外部审计的角度研究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通过对上市公司资料的实证分析,揭示了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的监督共同以会计制度、准则为依据,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起着制约影响。但已有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治理结构和外部审计方面,且结论尚不统一,甚至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和外部审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同时起作用的,但以往的研究将不同影响因素割裂开来,孤立地研究某一方面的影响,这可能导致研究结论产生显著的误差,同时无法反应不同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关系。有必要通过构建系统性实证分析模型,深入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同时,对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中,实证研究成果较少,难以反映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从上述文献研究可以看出,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方面且研究的结论存在较大的不一致,对于外部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还缺乏实证研究。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上市公司所处的制度环境和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证券市场还不健全;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企业存在所有者缺位现象,《公司法》所规定的各机构相互制衡的机制也远未发挥作用。外部公司治理结构,如控制权市场、经理人才市场和产品和要素市场等,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否起到了制约作用;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否存在替代效应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证实。

主要参考文献

[1] 苏卫东、王加胜,“盈余管理与董事会特征”,世界经济文摘,2006(6)。

[2] 杨兴全、石芳,“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3)。

[3] 傅蕴英,“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硕博论文库,2004

[4] 张祥建、郭岚,“大股东控制与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南方经济,2006(1)。

[5] 毛洪涛、吴将君 ,“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相关性实证研究”,财会通讯,2007(4)。

[6] 蔡吉甫,“会计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当代财经,2007(6)

[7] 葛家澍,“关于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2(10)。

[8] 朱国泓、孙铮,“会计国际化的策略选择:会计信息质量视角”,会计研究,2004(3)。

[9] 王建新,“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动机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会计研究,2007(5):60-66。

[10] 刘峰、吴风、钟瑞庆,“会计准则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吗”,会计研究,2004(5):8-16。

[11] 谢德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经济研究,2000(5):47-51。

[12] 刘启亮,不完全契约与盈余管理,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6。

[13] 任春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制定”, 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4

[14] 李增泉,“实证分析: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会计研究,1999(8)。

[15] 李东平等,“‘不清洁’审计意见、盈余管理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会计研究,2001(6):51。

[16] 夏立军、杨海斌,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反映,审计研究,2002(4)。

[17] 李爽等,“盈余管理、审计意见与监事会态度”,审计研究,2003(1)。

[18] 章永奎、刘峰,“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相关性实证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2(1):1。

[19] 何红渠、张志红,“有关审计意见识别盈余管理能力的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6)。

[20] 李维安等,“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财经论丛,2005(1)。

[21] 周兵、王德义,“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实证研究”,财会月刊,2005(29)。

[22] 王霞、张为国,“财务重述与独立审计质量”, 审计研究,2005(3)。

[23] 宋衍衡、殷德全,“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 审计研究,2005(2)。

[24] 刘伟、刘星,“审计师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1)。

[25] 伍利娜,“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影响分析”,会计研究,2003(12):39-44。

[26] 刘运国等,“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审计研究,2006(2)。

[27] 蔡春等,“关于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审计研究,2005(2)。

[28] 李仙、聂丽洁,“我国上市公司IPO中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审计研究,2006(6)。

[29] 宋建波、陈华昀,“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2005(3)。

[30] 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会计研究,2000(9):37-42。

作者:谢继蕴

独立审计公司治理论文 篇3:

美国会计改革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启示

摘 要:从2002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状况看,我国必须进行会计改革。美国的会计改革经验对我国有明显的启迪作用,我们可参考美国的做法:(”完善会计准则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2)完善法律体系,加大监管力度;(3)完善独立审计监管体系;(4)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审计机制。

关键词:信息披露;会计改革;监管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单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