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经济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近些年来,公司治理一直是学界和实务界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传统公司治理理论——股东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涵为基础,分析了传统公司治理的缺陷,并试图从创新经济学的视角阐述现代公司治理改进的基本路径。【关键词】公司治理;创新经济学;改进近些年来,公司治理一直是会计学和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司治理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公司治理经济学论文 篇1:

公司治理的契约经济学分析

摘 要:公司治理是有效规范公司相关各方的责、权、利的一种制度安排,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制度架构。企业是多重契约关系的组合,而股东会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其中最基本的契约关系,因此,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内部”就应从组建法人治理结构开始来实现,建立和健全董事会功能是企业最根本的内部控制。文章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公司治理与审计中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制约与促进,从而为更好地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构建公正透明的公司高层管理结构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司治理 审计 契约经济学 委托代理

一、选题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新经济和网络科技股以及纳斯达克市场的兴盛,使得美国的资本市场体系和公司治理结构受到了推崇,美国模式的公司治理方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形成了一场全球性的公司治理运动。但随着安然公司的破产,美国的这种公司治理模式开始受到质疑。美国安然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能源公司,2001年初市值由631亿美元跌至11月28日收盘时的4.5亿美元,股票由90.75美元/股跌到11月29日的0.2美元/股,2001年12月2日申请破产。2002年1月,环球电讯公司与卡马特公司分别因涉嫌虚增收入与挪用公款而申请破产;2月,泰科公司未公开披露过去3年700多项收购而被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指控;3月,阿德尔菲亚通讯公司涉嫌虚增收入和现金流申请破产;4月,施乐(Xerox)公司被SEC提出财务舞弊指控,并在联邦法院南区法庭提起民事诉讼;5月,奎斯特(Qwest)公司因虚增收入被SEC裁定重新入账;6月22日,莱得艾德(Rite Aid)公司因涉嫌舞弊被美国总检察长提出刑事指控;6日25日,世界通信公司因证券欺诈与利润造假大曝光而倒闭。根据美国《商业周刊》的统计,从1995年到2001年,重新进行财务申报的公司从每年50家增加到超过150家,共有772家公司公开承认数字有重大错误,不得不重新申报。

在国内,郑百文、银广夏、科龙、蓝田等等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于在公司治理和审计方面存在问题而导致财务上的弄虚作假直至最后的破产,其中作为外部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占据重要的原因。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百年之际,里根总统曾写信这样评价注册会计师:“你们的协会和注册会计师职业在建立和维持资本市场的完整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独立审计人员为经营企业和政府机关的财务报表提供可信性。没有这种可信性,债权人和投资者就几乎无法做出给我们的经济带来稳定性和活力的决策,没有你们,我们的证券市场将土崩瓦解。”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合伙人也曾说:“注册会计师是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石,在投资大众和资本的提供者之间扮演警察角色,与SEC的监管不同,会计师要保证上市公司拿了股民的钱以后,提供的是准确可靠的报告,这对于股东来说是一种正面的、事先的、积极的保护。”

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越来越快,经济全球化也同时使中国企业面临着来自世界的挑战,而公司的内部治理和审计必然引起更多人的注视,甚至有人说,“评价一家公司的质量优劣,外行看财务报表是看表象,内行看公司治理才是看门道!”一家优秀的上市公司必然有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流程,而作为出具外部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与聘任其进行审计的权利机构公司董事会之间的契约关系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公司治理与审计中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制约与促进,以期有助于构建一个公正透明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公司治理水平。

二、研究依据

1.公司治理结构。企业是多重契约关系的组合,而股东会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其中最基本的三方契约关系,因此,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内部”就应从组建法人治理结构开始,建立健全董事会功能是企业最根本的内部控制。会计信息是委托人观察代理人的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判断代理人执行契约的过程和结果,并企图运用原本属于自己的财务控制权去制约代理人。股东认识到,控股权不等于控制权,更不等于财务控制权。财务控制权是指公司财务方针与利益的决定权,是公司控制权的灵魂。在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随着代理人对企业控制力的加强,逐步形成“所有者愈弱,管理者愈强”的公司治理格局,逐步承担起公司财务营运和重大决策权。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二者关系不巩固的原因造成许多内部责任相互推诿,问题冲突也越来越严重。而所有者、经营者和注册会计师三者相互制约的三角形结构是最稳定的结构。

所有者委托具有客观公正的第三方出具证明财务信息真实性、可靠性的审计报告,这样就由于契约关系的产生而促使外部审计对委托代理人即经营者进行有效制约。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如管理层与外部审计互相勾结、利益驱动、权利勾结等使外部审计形同虚设,三元结构有可能变为二元结构,从而导致中介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失去独立客观公正的地位。

如何维持三元的公司治理结构,防止会计师事务所的利益驱动和管理层与审计师互相勾结,成为极其重要而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2.契约经济学。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科斯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加,成为西方经济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新制度经济学不但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及颇有价值的方法,同时也对公司治理结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代经济学中的契约概念,是将所有市场交易行为都看成一种契约关系。因此,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在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和执行审计过程中所依据的都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现代契约理论首先区分了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完全契约是指缔约双方都能完全预见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重要事件,愿意遵守双方所签订的契约条款,当缔约方对契约条款产生争议时,第三方如法律法规能够进行有效约束。不完全契约指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以及外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性,契约当事人的行为受到限制,无法证实或观察了解所有的信息,从而导致契约存在不可预期的风险。注册审计师市场契约存在着不完全性,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审计师、事务所及公司高层,不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其理性是有限的,对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无法完全预期的,不可能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未来的事情都寫入契约条款中,更不可能事先制定好处理所有未来各项事务的具体条款。二是交易成本,由于存在交易成本,使得人们在签订契约时在一些重要方面肯定是不完全的,如审计成本,审计资源的限制以及各种不确定性都会导致注册会计师只能出具合理保证的审计报告而不是完全保证的审计报告。在公司治理的外聘审计师存在大量的可能的偶然因素,并且要预先明确针对这些所有可能的反应,其费用是相当高的,其履约的费用也是很高的。这使得公司治理层在聘任事务所进行审计时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胜任和应有的关注的情况下,采取必要的行动使审计报告重大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即可,而不必消除所有的风险。由此可见,公司外聘审计师所签订的契约很多是不完全契约,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经营者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三、研究内容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原理,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点,是契约联结的网络。这些契约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涉及到投入品的物主和商品的买主。企业不仅与人力资本的提供者(雇员、经理等)和实物资本的提供者(股东、债权人等)缔约,也与原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缔约,还与政府缔结政府管制契约,与社会缔结有关社会责任的契约。企业的契约人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原有的契约人可按一定的规则退出契约,而原来未缔约的人也可按一定规则加入契约。这样,企业除了有现实的契约人之外,还有潜在的契约人。契约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劳务市场等)则是现实的契约人与潜在契约人进行角色转换的制度安排。潜在契约人可以通过契约市场加入契约,而现实的契约人也可以通过契约市场退出契约。契约是人与人之间交易的结果,交易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就是交易费用。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信息、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其中核心部分是信息费用。交易费用对人们之间的契约有重大影响,不仅其高低决定着人们能否达成契约,而且交易费用低的一方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取得契约中的优势地位。

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正是审计活动产生的理论依据。现代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则认为整个社会是由契约所组成,代理理论是契约理论的两个分支之一。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诚实性缺乏信任,此时就产生了外部审计机构作为提供可靠审计报告的信息第三方来对企业代理人经营者进行约束。

现代企业是各种契约的集合体,企业中存在着众多的委托代理关系,如股东与经理,经理与雇员,企业与债权人、客户、供应商等。在这些委托代理关系中,导致了契约的不完备性是由契约双方的非均衡性存在,尤其是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非均衡。而委托人因缺乏全面的会计专业知识,无法辨别代理人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假,所以聘请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公正的第三方进行审计,从专家角度对报表质量发表审计意见,明确报表的可信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有效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在企业审计中存在委托人、被审计人(代理人)与外部审计机构三者之间的特殊代理关系,委托人是财产所有者,被审计人是受托管理财产的经营者,二者与外部审计机构共同构成公司治理与审计关系的三个主体。企业的被审计人(代理人)和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二者均是受托人,都是为同一个委托主体(委托人)服务,而它们二者之间即不存在任何契约,又不存在利益关系,那按照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来说,对企业的审计就是代理人(注册会计师)审计和监督代理人(经营者)的过程,那就可以保证审计是独立的。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审计制度的形成保障审计这一门行业安稳的生存下去,就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这种不稳定的二者关系。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却时不时传来某会计师事务所因做了人家的财务顾问,所以不敢揭露该公司的虚假财务报表问题;某事务所在做审计时,同时又去做人家的参谋,帮着出主意假账连篇……这一大堆的问题显示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不一定是真的独立。

在含有双边道德风险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经营者是不可能提出一个最佳契约来保证公司和外聘审计师的效用最大化。因作为代理方审计师的行为是不可证实的,二者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种非对称的信息导致一种隐藏行为,即在双方缔约协议时信息是对称的,但在缔约签订后注册会计师根据现行状态,选择相应的行动。注册会计师审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尽管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要求,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必须经过股東大会批准,但在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聘任会计师事务所的真正权力实际上掌握在经营者手中,经营者聘任会计师事务所对自己的业绩进行评价,自己给自己打分,使得审计机构难以保持独立、客观、公正,在同行业务竞争中让步、迁就上市公司。一方面,站在经营者角度,他们希望注册会计师尽快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希望注册会计师查出涉嫌管理当局舞弊和违规行为的事项。所以,经营者缺乏真实性审计的动机;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有偿审计,这使得注册会计师不能完全做到独立原则所要求的与委托单位之间毫无关系。所以,注册会计师受制于经营者,在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中进行审计。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更应恪守独立审计准则,严格控制质量从而规避审计风险,但银广夏等一系列事件却反映了个别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根本没有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不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执业,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例如在实施函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被函证者的选择,询证函的编制和寄发以及回函保持控制。如果某会计师事务所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对某公司应收账款进行函证时,将所有询证函交由公司发出,未要求公司的债务人将回函直接寄至会计师事务所,而是由公司交给签字注册会计师。在其他一些审计程序上,审计人员也只是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形式地走了一些程序,取得了一些证据,并没有尽职地贯彻独立审计准则,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对应该能够发现的重大虚假问题没有发现,就会出具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

四、结论和建议

为了维持三元的公司治理结构,防止会计师事务所的利益驱动和管理层与审计师互相勾结,应提供一个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安排风险、收益和动力相分享与承担的制度。给予代理人报酬并使报酬取决于企业的经营业绩,能够为代理人提供刺激和动力。即把经营结果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进行最优的分配,由双方共同承担经营风险,使得代理人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与委托人效用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笔者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治理:一是完善立法,加快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二是积极进行企业制度改革并提高公司治理和审计的水平。三是建立良好的激励制度以及协调相关的利益群体。

参考文献:

1.张淑东,杨明.企业契约理论研究综述[J].北方经济,2005(10)

2.韦晓霞.企业契约关系及其治理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5(12)

3.田海峰,李东旭.审计理论的经济学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8)

4.肖德云,陈荣达,王宗军.论绩效契约与公司治理结构[J].当代财经,2005(12)

5.杨智杰,宋小明.新制度经济学对现代会计的影响[J].财会研究,2006(10)

6.邵敬浩.论不完全的契约—当代西方契约理论述评[J].浙江金融,2005(12)

7.王光庆.斯科革命和企业契约理论的嬗变[J].暨南学报,2006(2)

8.乔春华.公司治理与现代审计讲义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国际与工商管理学院 上海 200444)

(责编:贾伟)

作者:蔡文浩 盖丽玮

公司治理经济学论文 篇2:

改进公司治理的新基点:基于创新经济学的思考

【摘要】 近些年来,公司治理一直是学界和实务界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传统公司治理理论——股东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涵为基础,分析了传统公司治理的缺陷,并试图从创新经济学的视角阐述现代公司治理改进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公司治理;创新经济学;改进

近些年来,公司治理一直是会计学和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一般而言,会计学者主要从董事会的构成、高级经理和董事的薪酬决定过程、股东的投票权和公司行为的道德问题等方面考察公司治理。而经济学者对公司治理的关注点则在于公司治理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具体说来,经济学者关心公司治理决定了谁有权做出投资决策、做出何种类型的投资决策,以及如何分配这种投资决策产生的收益。归结到一点上,即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如何。基于此,经济学家不可避免地从创新的视角对公司治理展开研究。正如有学者指出,企业的创新能力来自于对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来自于对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吸收,是一个累积的、渐进的组织能力形成过程,必须要得到公司治理强有力的支持(李维安,2007)。本文试图从传统公司治理理论的缺陷出发,基于创新经济学的观点探讨改进公司治理的基本路径。

一、传统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石及其缺陷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股东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剩余收益(residual return)的分配是这两个理论的主要关注点,其重点在于谁得到剩余收益,分配会对业绩带来什么影响。

(一)股东理论

自现代公司诞生以来,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话题。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企业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也就是委托人,经营者是代理人。代理人是自利的经济人,具有不同于公司所有者的目标函数,因而其不可避免具有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所以公司治理的中心问题就是解决代理问题,探讨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如何运用各种手段以便那些公司资金的提供者可以以此保证他们自己能够获得合理的投资收益。

股东理论认为,股东承担了投资的风险,所以应该拥有剩余索取权;进而宣称能够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公司治理结构体制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为了保证对企业内部管理既无知识又无兴趣的股东(外部人)利益最大化,股东理论所提倡的公司治理体制就是把公司置于(资本)市场的控制之下,即强调股东对企业的外部控制。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各种投入的组合,股东是权益资本的提供者,是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除此之外,供应商、贷款人、顾客、职工对企业都作出了专门化的特殊投资,企业经营对他们的影响和对股东的影响一样,他们也应当享有公司治理权。利益相关者理论弥补了委托——代理理论关于委托人主体资格仅限于股东的缺陷,这使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公司收益的分配上与股东理论的立场对立,它认为股东投入的物质资产并非创造价值的惟一资产,雇员的人力资产也是创造价值所必需的。关键在于,雇员的人力投资是企业特定的,即雇员经过时间发展出来的技能属于企业专用的,因缺乏通用性而难以通过市场体现价值。所以,雇员也应该拥有剩余索取权,而不能仅仅强调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三)传统公司治理理论的缺陷

如前文所述,股东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关心的问题,只是剩余索取权及其分配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却忽略了这种剩余的生产,即它是如何通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被创造出来的问题。这两种理论虽然在剩余归属问题上争论不休,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把企业理解为个人之间的合约,忽视了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是创新型企业通过组织过程对资源加以配置的结果。因此,从创新经济学视角对公司治理进行改进就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必然需求。

二、创新经济学及创新的基本特征

“创新”是成功企业和经济体随着时间推移改善其绩效并彼此分出高低这一过程的核心内容。它是企业和经济体借以生产质量更高和成本更低的产品的全部活动(奥沙利文,2007)。创新经济学关注生产而非交换,其认为,资源的配置规程必须是:(1)开发性的,即必须毫不顾虑地将资源投入到收入不确定的投资项目中去;(2)组织性的,即收入是通过人力和物质资源的整合产生的;(3)战略性的,即资源的配置要能克服那些既定的市场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其它一般的公司认为这不可突破。创新的基本特征可从以下三点进行考察。

(一)可见性

可见性主要是指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信息可观察性和可得到性。一般而言,技术创新需要的资源(投入)和绩效(产出)不容易被决策者观察到,同时技术创新行为也不容易与无效率行为相区分,这就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较低的可见性。另一方面,由于组织结构、决策目标的单一性,使得如中心实验室的研究通常具有较高的可见性。

(二)新颖性

技术创新的新颖性是以技术创新中所涉及的全新技术和知识的多少来度量。按照新颖程度可将技术创新分为根本性技术创新和渐进性技术创新。根本性技术创新的新颖程度高而渐进性技术创新的新颖程度相对较低。一般说来,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同新颖性成正相关关系,而其收益也同新颖性成正相关。根本性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而渐进性技术创新具有低风险低收益的特点。

(三)专用性

技术创新专用性是用来描述技术创新的利益分配和享有权力。其通常是指技术创新决策反映的是企业(股东)利益还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技术创新成果是为企业(股东)所独占还是为利益相关者共同占用。对创新成果的独占还是共享取决于谁为创新投入了资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谁投入,谁享有”。

三、基于创新的公司治理改进路径

当前,全球公司治理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外部人模式。以英、美为代表,股权分散在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手中,主要通过富有流动性、有效的资本市场对公司经理进行监督,企业融资也以从资本市场获得为主。其二,内部人模式。以德、日为代表,包括大部分OECD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股权集中在银行和相互持股的企业手中,企业融资来源以银行系统为主,主要通过公司内部的直接控制机制对管理层实施监督。无论何种公司治理模式,我们所期待是在合理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应该看到是具有较高的可见性和新颖性,同时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合理分配的创新。因此,笔者认为从公司治理对创新特征的影响入手,考察公司治理对创新的影响,可以找到以下三条基于创新的改进公司治理的路径。

(一)提高组织结构稳定性,加强利益相关者的联系与沟通

可见性通常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量较为敏感,即资金投入量能明显提高创新的可见性。同时,可见性与企业专业特殊能力密切相关,即企业是否积累了足够的具备专用技能、特殊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本,积累越深越容易提高创新的可见性。因此,企业应当加强与股东、债权人和风险投资基金等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具有资金支持能力的利益相关者的沟通,获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广开创新的资金来源;其次,应当加强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集中性,这有利于企业积累特殊人力资本,从而提高创新的可见性。德日模式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股权集中,以及法人交叉持股等特点即有助于提高创新的可见性。

(二)增强风险承受能力,建立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根本性技术创新需要企业具备如下两个条件:一是对技术创新的风险承受能力;二是获得或开发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能力。渐进性技术创新需要企业具备的条件:一是在专业范围内技术知识的长期积累;二是利益相关者具有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在考虑改进公司治理从而提高创新能力时,必须加强风险应对与承受能力,并在保持现有人力资本稳定的情况下,建立完善的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适度提高人才的流动性,从而引入新知识。随着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创新新颖性的提高,必然会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就现在情况而言,德日公司治理模式有利于渐进性技术创新,而英美公司治理模式有利于根本性技术创新。

(三)合理分配创新收益,保证投入产出利益对等

对技术创新成果的占用自然要涉及到技术创新各利益相关者。如果大部分的投资是由企业自己完成,如一般技术创新成果有效地被专利、版权或由于实物资本所具有的战略优势所保护,其成果分配中自然就应以企业所有者(或股东)利益为首要考虑。当创新需要大量的其他类型资源的投入,而这些投入大部分是由其他利益相关者(员工、债权人等)提供,那么只考虑企业或所有者(股东)的利益就是不恰当的,利益相关者应获得相应回报。因此必须按照“谁投入,谁享有”的基本原则,合理分配创新收益,保证投入产出利益对等。如果企业或企业所有者投入大部分或全部资源,那么企业或企业所有者理应成为技术创新成果大部分利益获得者或者成为技术创新的专用人;如果企业同利益相关者共同投入资源,那么应当共同占有技术创新的利益。与此对应,企业公司治理中要对股东或利益相关者进行合理的定位,若为前者,企业创新战略目标应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若为后者,企业创新战略目标则以最大化利益相关者联合体的共同价值为目标。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企业应当从创新的角度改进公司治理,提高企业创新的效率和效果,最终建立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1] 奥沙利文著,黄一义等译. 公司治理百年——美国和德国公司治理演变[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 李维安. 公司治理新阶段:合规、创新与发展[J]. 南开管理评论,2007,(5).

[3] 王昌林,蒲勇健. 公司治理、技术创新路径与产业专业化[J]. 管理工程学报,2005,(3).

作者:冉明东

公司治理经济学论文 篇3:

小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选择与风险防范

摘要: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原理,揭示了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选择要根据规模和产权关系不同有所区别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要求。同时,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农信社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在监管中正确看待小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一些原则性建议。

关键词:公司治理;小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选择;风险防范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刘二斌

上一篇:变压器测量技术论文下一篇:哲学超越现象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