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外语文化多媒体教学论文

2022-04-2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英语教育,而文化导入是外语教学中一个共同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文化导入往往会被忽视,导致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差,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无法准确、全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大学外语文化多媒体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大学外语文化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1:

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渗透研究

摘 要: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国际社会不断扩增的人才需求,再加上大学英语教材中没有明显的表现英美文化知识,教学者必须重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渗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英美文化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现状,探讨了有效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渗透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英美文化;渗透

我国各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已初见雏形,然而因为社会的飞速发展、时代的革新以及各国文化交流愈发频繁,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作用逐渐显著,书本上的内容已经难以实现学生对语言学习的需要。教学者们若没能丰富自己知识层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未注入新鲜元素,英语教学课堂将步入尴尬时期。因此,为了让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紧跟时代步伐,可以让学生踏出校门或国门适应其国外文化,需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英美文化予以渗透,是每个英语教学者需要做到的事情。

一、将英美文化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构成文化的元素之一,其不但能够展现文化,同时也能被文化影响。若单单只对语言予以学习,而忽略与其密切相关的文化,就像是无源之水,永远都不会透彻地掌握并应用语言。英语教学存在人文性的特点,它不但属于一个熟悉语言基本技能的过程,而且还属于一个提升思维、掌握文化以及提高素质的过程。对国外语言进行学习,对基本技能予以掌握,对文化予以了解,能够让学习者对两种具有差异的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进行全面、直接以及迅速地触碰与体验,同时还可以对英语思维予以真正应用,将英语思维习惯与文化内化,从而将英语文化顺利移植,让英语教学真正发挥其作用,培养出更多善于适应英美文化以及英语专精人才。

大学英语教学属于语言教学,更是属于一种文化教学。然而在我们现阶段所使用的课本教材中并未对文化教学内容予以特别显现,因此教学者必须应用多种方式,把英美文化有效的、无形的、巧妙的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将其系统地融入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从而推动学生对外国语言的学习与掌握。

二、英美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依据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情况,其教学方法以及内容具有单一性的缺陷,众多教学者感觉英语教学目标更偏重的是让学习者掌握英语基本知识与技能,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英语文化知识与文化意识的培养。学习者对英美文化知识的接触主要是通过自行阅览材料或是自主观察与实践中得到,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通常是忽略文化知识对英语语言本体进行抽象的教学,而技能的培养也是简单的“听说读写”等,不注重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应用文化因素的作用,众多教师早已忽略了英美文化的渗透,学生的自主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将英美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的方法

1.把英美文化适度的引入到英语教学课堂中。文化是一个大范围的涵括物,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并且是在被汉语充实的环境中学习其余文化是难上加难。所以那种对英美文化的源头实施系统的文化分析讲解的教学模式不可取,只有教学者按照教材选编的有关英美文化知识有效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意义以及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予以逐渐领会。如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课本,于每节课程结束时对该课程出现的某个特别的单词或是谚语与古希腊神话结合,或是把外国思想与习俗同汉语进行对比讲解,以此有效巩固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有关英美文化。

2.注重区别教学。将英美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以及层次性,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比如是层次较低的学生,更要着重对英汉常用语言在风俗礼仪以及语言表达形式上的差异的讲解;对于层次稍高的学生,可以在英语教学中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偏重传授英美多个领域的文化知识,以此增强学习者的文化休养,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了解,让学习者能够多方面的思考问题。

3.借助多媒体展现真实的英美文化。教学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教材,还能够借助多媒体视频,来播放某些表现英美文化的相关影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在观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英美文化习俗,对文化知识进行掌握。比如教学者能够借助英美电影的播放,让学生在电影观赏完后,总结影片中的英美文化习俗,并且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同时将其和我国的文化习俗进行对比,以此增强学生理解英文知识的能力,促进交际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学者还能够借助幻灯片、电视或是其余媒体等教学用具,播放一些有关英美文化的电视节目,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外国的文化背景以及社会风俗,极大开拓了学生视野。比如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播放《百万英镑》中的节选片段“AtaTailor sshop”(在裁缝店),该节选片段为学生充分展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钱至上”文化,彻底批判了其中的“金钱万能”思想,以此对学生实施引导教学,有效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总而言之,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学习者要学好英语就需要对英语国家的相关历史文化背景予以了解,熟悉英语国家的有关文化知识。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需要英语教学者的充分重视,通过把英美文化适度的引入到英语教学课堂中、区别教学以及借助多媒体展现真实的英美文化等方法来加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渗透。

参考文献:

[1]曹艳芳.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渗透[J].科学导报,2014,14(5).

[2]李兆英.浅谈英美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华章,2014,18(7).

[3]傅怡.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与文学的拓展与运用[J].科教导刊,2013,12(26).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刘清浩 郭伟

大学外语文化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2: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英语教育,而文化导入是外语教学中一个共同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文化导入往往会被忽视,导致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差,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无法准确、全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本文主要以“中国文化失语”作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失语  文化导入  交际能力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学习语言绕不开对彼此文化的学習和理解。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受到地区文化差异及语言学习需要的不同,必然会带来语言与语言之间的碰撞以及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博弈。从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来看,重英语、轻汉语的现象非常突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与高职英语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中国文化导入势在必行。

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从目前国内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情况看,英语教学一直是大学阶段的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句法以及篇章结构,从而能应用于英语交际,方便学生实现跨文化的交流。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较低

英语教学在教学主体、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上大都延续了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加之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总体不高,导致高职英语教学水平整体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创业。但是,随着当前对外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英语的作用更加重要,提升英语教学水平对学生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高职英语教学内容较为陈旧

从当前高职阶段使用的英语教材可以看出,高职英语的教材较为陈旧,未能实现根据专业特点开展特色英语教学,导致许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偏低,严重影响学生系统掌握中西文化的对比,影响教学效果。

3.教学目标存在一定偏差

目前,部分高职英语教师还未能真正认识或者践行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不灵活和应试化的现象。就教学目标而言,高职英语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并不是为了学习某项具体的技能,而是为了让学生拥有一种基础能力能辅助去其他课程的学习,同时还能实现人际交流。但是,现在许多高职英语教学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通过期末考试或英语四六级等考试,忽视了实践运用。

高职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及其原则

从本质上来说,语言教学的文化导入是由语言和文化同一性所决定的。正是因为文化的差异性才促进了文化交流活动中的语言运用,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来说,中国文化导入也是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必然要求。

1.中国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1)文化导入是语言和文化同一性的必然要求。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和载体,反映了民族文化及其风格,影响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实际英语教学活动中,可以用辩证统一的关系理解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文化决定语言表达和交际的范畴,另一方面交际反作用于文化和语言的传播。无论是学习本民族语言还是学习其他语言都需要重视和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导入,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其他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随着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英语迎来了重要转机和创新机遇。与传统哑巴式英语相比,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中国文化导入,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英语教学的改革和进步。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外来文化,反而导致中国文化失语,这是顾此失彼的行为。早在2000年,南大教授从丛在《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中就非常明确地提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忽视本民族文化会带来不利影响,此举推动了英语教学在这一方面的改革。

(3)教学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导入中国文化。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英语国家的文化传递,而忽视了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这从根本上是与英语教学目标相违背的。例如,学生在学习国外文化的时候,没能导入中国文化,进行中西文化对比,这会使得学生在学习和应用英语时,不能恰当地将英语与本土文化紧密结合,甚至会出现乱用词组、语法的尴尬。毕竟学习英语是为了带着自己的文化走出国门,而不是去为了融入英语环境,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就高职英语教学而言,学生应在深刻地领悟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提高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水平,用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传播中国文化。

2.中国文化导入原则

(1)学以致用原则。导入中国文化是为了将其应用于英语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征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当然,这种差异是方方面面的,既有人文历史、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又有价值观、人生观上的差异。在进行中国文化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对两种文化的对比,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沟通技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对文化差异的运用和处理,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实现良性沟通。

(2)循序渐进原则。将中国文化导入高职英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从内容、深度及广度上匹配学生现阶段的学习层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针对性地进行添加和导入。语言运用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归宿,中国文化的导入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国外语言特点,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去实现交流。

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的途径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可行性,而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导入中国文化,增强本国文化的自信及对外传播,根据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师素质三个方面系统阐述。

1.教学理念——转变教学理念,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1)转变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在实施高职英语教学时,要重视引导和培育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清晰认识,不断培育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定位学习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开展针对性学习。例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增加对于文化色彩的引导和传递,突出比较中外文化差异,促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勤学苦练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但是作为一项具有文化色彩的语言类教学,还离不开正确的思想观念。学生只有从对比中发现文化差异,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地区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从而在阅读和交际过程中减少思维差异,减少不必要的尴尬或问题。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增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运用外语的可能,掌握不同的文化差异也能提醒和帮助学生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以文化交流推动语言学习是增强语言教学的重要举措,能够增加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增加与国外文化的直接交流和沟通,增强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还能够让学生在文化交流和碰撞中学会对彼此文化的认同,从而进一步推进文化传播。学校可以利用国内外文化展览的形式增强学生对本国文化及国外文化的认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文化教学变成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树立本国文化自信,争当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2.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多渠道实施文化导入

创新教学方法,多渠道实施文化导入,能够将中国文化循序渐进地融入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对比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对比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异同,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注意一些中国词汇的英语翻译,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使其能用正确的用英语释义阐述文化本质,帮助英语国家朋友全面了解中国。具体来说,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专家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从媒体、专家那里获得中西语言对比带来的文化差异,一方面能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异同;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升文化内涵,扩大英语词汇量。

(2)开设第二课堂。高职阶段的教学方式、教学渠道更加多元,学校和教师应该在课堂之外创设更多的语言学习环境进行中国文化导入,这样既能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的情况,又能帮助学生实现英语学习目标。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重要延伸,是高职学生获得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规划,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具有吸引力和创造力的学习活动,使其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第二课堂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例如,开展英文辩论赛,让学生在激烈的辩论过程中掌握和扩大词汇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利用英语剧、英语角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和机会,帮助学生自主寻找学习伙伴,在交流的过程中加强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中英文大片,这些有质量保证的大片能够为学生提供极佳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对影片的中英文翻译了解中英语言特点及其文化的转化,增强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灵活应变能力,实现教学的灵活性,更好地巩固教学效果。

3.教师素质——夯实教师队伍,培育多文化交流意识

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看,英语教师的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加之教师培训和自我提升的机会较少,对中国文化导入的认识及运用存在欠缺,在教学中延续应试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所以,应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多文化交流的意识,从而实现其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1)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培训成为教师提升和加强自身能力的重要渠道,通过不断充电,提升自己的能力,有效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重视中国文化的导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便于实现教学目标。对此,学校应在英语教师的培训中增加中国文化的学习内容,提升教师自身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2)引进高素质师资人才。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引进高素质师资人才,将专业需求和英语教学紧密结合,确保学有所用,真正将英语作为专业学习的工具,更好地应用到专业教育中。

总体来说,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导入中国文化至关重要。教师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加强中国文化的导入,通过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正确认识学习英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保证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以转变中国文化失语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魏梦溪:《文化导入对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探究》,《黑河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2]何凌:《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中国文化导入模式初探》,《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第1期。

[3]肖玉凌:《大學英语教学中的本土文化导入》,《文学教育》(下)2017年第1期。

作者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作者:林静

大学外语文化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3: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文化教学在我国外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得到肯定以来,一直是外语界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从文化教学的本质着手。分析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目前文化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策略

一、引言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教育部门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Ⅲ(以下简称《要求》)。《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同时,《要求》强调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根据《要求》规定的教学性质和目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英语的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展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语言学家对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跨文化交际开展了广泛的研究,陆续出版了不少有关文化和外语学习的论著,如:《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胡文仲1988)、《语言与文化》(邓炎昌、刘润清1989)、《文化与交际》(胡文仲1994)等。同时,国外的理论及相关的论著不断被引进国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A:C化教学在教师中已逐渐形成共识,但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人文化教学的理论研究并未被切实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正如美国外语教学专家Alice Omaggio所指出的:对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的教学目标的认识在20世纪70年代初已经解决,但在课堂上,文化和语言从未真正被作为不可分割的部分被传授。在中国大学英语中文化教学的情况正是如此。

三、大学英语中文化教学存在问题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大学教育必须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世纪复合型人才,反观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现状,我们会发现其中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存在缺陷,自身综合文化素质有待提高。不少教师缺乏语用知识,受制于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停留在学习语言知识和掌握语言技能上,在教学中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割裂开来,这种的做法只能是对学习者文化交际能力的戕害。因此,“应该把语言当作载体,来传达百科知识的信息。要让学生在摄取百科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吸收语言知识。”

(二)教学内容需要改进

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在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大学英语教育,应当充分考虑对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以适应国际交流的需求。基于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选择教材的标准之一,应看教材编写是否结合所学语言的文化,反映其文化特征,特别是体现目的语的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真正反映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即用“真实”的材料。

文化教学内容具有片面性,重知识文化轻交际文化。文化知识教学以目的与民族为一整体,笼统、概括地描述其文化行为,忽视了个体在文化中的作用,难免以偏概全,使学习者形成对目的语文化和目的与民族片面、僵化的印象。将文化与交际分割开来,导致学习者虽拥有很多文化知识,但却无法应用在实际交际中,结果使交际语用失误在所难免。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

根据对大学英语教师和部分学生的调查,大家普遍认为现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远远的不能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多数的大学英语教师还在坚持传统的语法讲解和句子分析,着重于语言技能的渗透;还有部分老师不能够使用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的内容上局限于课文,没有对西方文化尤其是其价值文化给以应有的重视,跨文化意识淡薄。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文化教学需要高文化素养的教师。新形势下,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外语文化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要有深厚的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修养,以及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除了教师自身应该多涉及中外文化知识,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外,也应该采取一定的行政和指导措施,多渠道、多元化地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方面要鼓励广大外语教师注意跨文化知识在外语教学上的应用研究,改变过去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教学脱节的现象,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导向,使外语教师实现由教学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另一方面有必要建立一种以提高中青年教师文化素养为目的的培训或进修机制,给现有教师补上相关的中、外文化课。还可派外语教师到目的语国家接触外国文化,直接体验目的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参与该文化,这样他们在国外亲身经历的“文化冲突”将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体会介绍西方的风俗习惯、讲话规则、社交礼仪等。这比转述教科书上别人的经验要生动、有效。

(二)优化教学内容

1.重视课堂文化教学,加强中西文化比较

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和文化思想的导入,主要的方式和手段集中于课堂讲授,所以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课堂文化教学。考虑到大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课内教学的时数又十分的有限,英语教学文化的导人更应立足于大学英语的教材和语言讲授本身。在课堂的讲授中,教师要对教材中出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详细的介绍,从语言的角度来渗透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来讲授语言,把文化和语言教学两者恰入其分地结合起来。同时我们应该加强中西文化的同比研究和学习,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只有差别,而没有优劣之分,我们应具有容纳不同文化的胸怀,以减少在社会交往中由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在教授外国文化时,不要忘记提醒学生多了解自己的文化。

2.加大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在文化背景的导人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其中重要的就是加强对学生异域文化知识的传授,使他们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分析和评价能力。异域文化背景知识主要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艺、宗教、思维方式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激活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使其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既积极在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中吸取文化知识,又充分地阅读一些有关英美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书籍、报纸和杂志,了解英语国家的经济、政治、历史、风俗习惯等,增加文化知识积累。

(三)优化教材的选择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人文化内容应以三个方面为主:一般性的文化背景知识着重介绍与教学内容联系较紧密的、典型的、有助于学生理解的文化背景知识;词语文化内涵方面的知识;社会文化语境方面的知识,这方面知识的介绍有一定的深度,因为制约语言使用的已不再是语法,而是社会观念、社会心理、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习俗等,因此我们的教材选择也应该是围绕以上内容来进行选择。《新编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大学英语全新版》等都不失为较好的教材。这些教材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输入,并且贴近生活,以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为重点,融技能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及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传授为一体。报纸和杂志也同样被认为为文化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真实材料,因为他们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有选择地提供给学生,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增加目的语文化的输入。

(四)优化教学方式和手段

1.利用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手段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手段应用的局限性较大,如果尝试以网络教学为重要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带来的丰富资源,更便捷、灵活地实施文化教学,赋予文化教学更大的可操作性,从而将教学效果更大化。在教学中应注意强调和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使学生通过大量的自主学习增加知识、开拓视野,进而达到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预期效果。

2.采用多种新的教学方法

(1)比较讨论分析法

导入文化教学时,教师应突出强调中英文化的对比。从宏观文化角度来说,英汉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相同大于相异。当它们表现相异发生冲突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对比分析。教师同时还应鼓励学生采取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既不自高自大,在语言与文化上搞民族中心主义,也不自我贬低,认为英语国家的文化比中国的优越,甚至否定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搞“自我殖民”。要求学生不能淡忘本族文化,在培养国际视野的同时不忘祖国意识,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与热爱以及对其他民族的了解与尊重。通过对本族文化心理的调节,培养和调动学生对外族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词源追溯法

因为英语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反映全世界的文化,所以英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其它语言的影子。通过词汇溯源,可以填补英语学习者对日益丰富的英语语言文化的空白。如:New Era Interactive English中Chapter7的Brides for Sale?是在评论非洲中南部的一个国家Botswana的Tswana(茨瓦纳人),使用科萨语:Xhosa方言一班图诸语言的恩古尼语(Nguni)分支,与祖鲁语关系密切沿行并盛行至今的婚俗文化Lobola,即男方付彩礼买婚的习俗,但它并非一个源于英美文化的英文单词。因为国际交流的频繁,罗博拉(Lobola)便经过英语使用者的调整和改变进入了以英美文化为中心的中心圈。对单词起源的了解,学生们明白了英语学习不能忽视英语文化中融入的非洲传统和欧洲人起源的多元文化。惟有如此,英语才能作为国际通用语,成为表达世界文化的载体。

(3)文化讲座法

教师可以系统地开办英汉文化对比讲座。在初期阶段用汉语讲解;到中级阶段,用双语讲解。这样的文化对比讲座,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克服文化障碍,排除母语干扰,提高正确得体的交际能力,都是很有教益的。

(4)跨文化交际活动法

以学生为主体,创设特定文化语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好的办法当然应该是让他们沉浸于目的语文化的氛围中,同英语本族语使用者亲自接触。但是在目前的大多数院校里,学生们最多只是和外籍教师或留学生接触,而且即使是这样的机会也不太多。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从事各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创造环境,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条件。比如,可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情景,学生扮演角色,进行问候、闲谈,电话预约,送生日礼物等活动,让学生在这种本族文化氛围中体会异族文化的不同之处,增强跨文化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并加大对异族文化的理解和容忍度。

五、结语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不仅是教会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要完成某一门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能否顺利实现这一目标,文化教学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导人文化教学也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在理解和感悟异国文化信息的同时,加深对外语学习的相关性、联系性的认识,从一个侧面也会优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可见,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非但不会弱化语言教学,反而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实现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外语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本科用)(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胡文仲,胡文仲英语教育自选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作者:张换成

上一篇: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论文下一篇:基于能力培养的毕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