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英语情景教学法论文

2022-04-27

摘要:公共英语实训教学法是在矿业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背景下,由EGP向ESP转化的主导教学改革方式。此法引导学生在模拟车间的环境中主动去掌握英语。本文通过对其实际应用推广过程的研究,分析此法对推动教改的有益帮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大学英语情景教学法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职大学英语情景教学法论文 篇1:

英语情景剧表演对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

【摘要】英语情景剧表演对英语水平较低,学习动机较弱的高职高专学生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它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由此探讨英语情景剧在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 英语表演 影响 作用

一、引言

1.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学生经过了六年的英语学习和九年的义务教育后,英语学习的分层情况较为严重。在高考本科录取之后,到我们学校的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基础相当薄弱,成绩很差,一个五十名左右的班,只有十来个学生能跟上课堂节奏;他们不仅没有学习热情,兴趣,更不会主动的学习;有的学生语音语调比五年制中职学生还差,胆子更小,上课回答问题听不到声音,不敢开口说英语。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面临严重的困难。

2.英语情景剧为教学注入了活力。和许多英语老师一样,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用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各种教具,多媒体,网络等),探索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调动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每年新生入校后就有一届不如一届的感觉,看不到比上届更优秀的学生,尤其是工科全男生班。而每年下学期新生入校后,学校会举行全校性的技能节,我们教研室组织的英语竞赛活动中发动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积极性最高,效果最好的莫过于英语剧的排练和比赛了。英语剧为教学注入了活力,较大面积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对班风,学风的转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几届英语剧的比赛,笔者发现,那些平时把英语学习当做负担,不想开口说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上课变得轻松,有效率;除了完成课本上的内容,还经常补充课外知识,并把教材中编写情景对话的写作任务改为编写情景剧并进行表演,在所教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理论探讨

1.教育心理学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教学目标分析,创设情境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建构主义倡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只是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个体的知识获得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过程,学生个人的“经验”和主动参与在学习知识中有重要的作用。

2.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依据:交际能力与交际教学法。交际法进一步奠定了英语情景剧表演对英语教学有促进作用的理论依据。交际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欧共体国家,中心在英国。运用交际法编写的最有名的教材是《跟我学》(Follow Me),该书是我们读大学时作为听说课程的主要教材,受益匪浅。

交际法认为第二语言运用不仅要求正确性,还要求得体性;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而不是经过加工后的“教科书语言”;交际法还认为教学过程交际化,在教学中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情景并多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大量言语交际活动培养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并把课堂交际活动与课外生活中的交际结合起来;课堂的交际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由他们担当主要角色,教师是“引导者",是帮助学生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学。让学生处于情景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氛围,用英语进行交际,是交际教学的精髓。

三、英语情景剧与英语教学

1.英语情景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突出了英语学科的实践性原则。英语情景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和教学要为学生的交际需要服务的交际教学理论。英语情景剧的实践过程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过程的主动性,主体性;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指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编排,表演,比赛,学生真实的参与其中,亲自感知体验。这个过程是轻松愉快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自己挑选或者创作剧本,自己设计表演,调动起了各种感官-眼,耳,口,脑,手参与各项活动中,亲自体验到了与人用英语面对面交流的成就感。

2.英语情景剧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发挥了创造力。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英国教育家Jayne Moon的研究也表明,学生具有“go for meanings”的天性,在英语教学中通过“the teaching model of role-playing ”,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为学生使用英语提供真实的情景,还语言以生命力,以此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而英语情景剧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参加英语情景剧的表演和比赛,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也变得轻松有效果了,那些因基础差,口语差,不敢开口的学生开始大胆尝试,不怕犯错,大大的降低了学习中的紧张和焦虑心理,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学习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3.英语情景剧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英语情景剧比赛和课堂情景剧表演,学生了解到了更多的西方风土人情、学到以前没有学到的历史地理知识、对西方民族性格、礼仪礼节、日常生活有了更多了解、对表演技巧的掌握、人物性格的把控、体态姿势的到位、穿戴服饰的准确、舞台布置的设计、各种跌打滚爬、面部表情调试等,进一步深化到东西方关于家庭、社会、教育、宗教、科学、艺术、思维、道德、法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相似与差别。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自己的文化鉴赏力和艺术审美能力,提高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真正感受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四、实施方式和效果

1.英语情景剧比赛。利用每学年第一学期全校技能节英语技能比赛,给高职高专学生布置英语剧比赛任务,首先班级以寝室为单位在班上进行初赛,然后要求每个班级至少有两个剧目参加选拔赛,最后选出十个剧进入决赛。这个活动学生参与面广,我在所教的每个班组织了英语剧排练小组,包括演员组(主要角色分A.B角色排练),道具组,服装组,后勤组。班上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出谋划策,排练的时候更是都来围观;由于对刚入校学生的表演能力不太了解,演员会根据每个选手发挥来重新换人,这是选演员的开始阶段,这个阶段我都会关注围观者,是否有表演的欲望和想法,而且带着大家一起朗读角色的台词,一起表演一个角色,从中选出最合适的人选,去年2014级高专班英语情景剧比赛中,所教班级-检测技术1401班因为女生人少,他们挑选了《灰姑娘》这个剧本后,发现没人能演后母这个重要角色,英语课代表吴俊书是个男生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因他长得皮肤白皙,五官秀气,只要稍作化妆就能以假乱真,果然他上台后没人认出他来,最后谢幕的时候,引起全场轰动,表演出神入化,获得了优秀表演奖。还有一些胆小又有表演欲望的学生,如检测1401班曾家豪,龙骞,陈磊鹏,唐帅,王帅,张雨燕等,人资1402班彭雅乐,导游1401班李鑫;人资1401班李佳慧;让他们担任配角或其他角色;人资1401班的高毓蔓,李鑫支援女生少的检测班。为了能被选中担任角色,学生都努力练习台词,不会读的,问老师,问同学,上课的时候,专心听课的人越来越多,课堂面貌,教学效果果然不同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观。这个过程还包括:1)收集和筛选剧本;多采用英语童话,神话,预言故事等。2)制作道具,为表演效果,表达演出的真实感,吸引学生眼球,更好发挥角色的情绪情感,大部分道具由学生自己完成,老师指导文化背景,这个过程需要老师的鼓励支持和肯定。

去年全院技能节英语情景剧比赛所教四个班级囊括了团体所有一、二等奖共5个团体奖(总共6个团体获奖);吴俊书,田果,聂蓉,廖一任,张林麟获得优秀表演者奖(总共六名个人奖)。

2.课堂情景剧表演。课堂情景剧以教材《新编实用英语》为范本,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都有七个对话,五个编情景对话任务,以此作为交际主题,放手让学生编写,灵活运用教材里的语言材料,增加内容的趣味性,知识性;把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改写成剧本、分小组进行表演竞赛,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课本中单调的英语语言文字变成能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交际工具,把教材内容化为实际生活,学生能经常性的体验表演,去演自己想演的角色,去说想说的话。通过改编对话,改编课本学生都动起来。期中期末表演考试占百分之二十的分,为取得好的成绩,学生平时会反复操练台词,学生们收获了最后的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准备时候的反复实践。英语课题教学过程不再单调,成了有声有色的交际过程。自信心也通过表演建立了起来,对学生的口语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

高职生与本科生的差距表面上看似乎是英语水平,但实质上他们最缺乏的首先是学习的兴趣,他们 差是因为他 们“根本不学”;其次是学习方法。开展英语表演活动使学生在这两方面都有所转变。当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学习策略后,他们作为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与自主学习能力也随着学习效果的提高而提高。

五、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英语情景剧带学生排练,比赛,课堂使用情景剧表演等,深刻感受到英语情景剧不仅使教材动态化和立体化,丰富了教材内容;增加了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增进了师生感情;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英语情景剧表演就是对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培养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在克服其不足的基础上应加大英语情景剧表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承义.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5(8):53-56.

[2]徐洁雯.戏剧表演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及应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Sep.2008,22(9).

[3]夏敏.课本剧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

[4]Claire Kramsch.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5]Johnson,D.W.,Johnson,R.J.&Holubec,E.J.Circles of Learning: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M].

[6]许葵花.外语教学中过程法戏剧表演的科学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

[7]刘美兰.从英语戏剧表演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4).

[8]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秘力军

高职大学英语情景教学法论文 篇2:

实训教学法作为ESP主导教学改革方式的应用

摘要:公共英语实训教学法是在矿业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背景下,由EGP向ESP转化的主导教学改革方式。此法引导学生在模拟车间的环境中主动去掌握英语。本文通过对其实际应用推广过程的研究,分析此法对推动教改的有益帮助。

关键词:公共英语;实训教学;工学结合

一、实训教学法的含义

实训教学法是一种将传统的普通高职公共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向实用专业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转化的一种有效教学主导改革方式。该方法将传统课堂式教师逐字逐句精写精讲的被动教学,提升为模拟车间中师生共同操作训练,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实训教学模式。

二、实训教学法作为ESP主导教学改革方式的必要性

2009年最新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讨论稿)中指出:高职英语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服务的。而实训教学法恰恰是适应这一宏观形势要求的教学改革,特别是针对矿业高职学院,实训教学法能够将教学重点转移,朝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方向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与主干专业课程结合,在理论和实训中进行教学检验,将ESP与专业更好地结合。这是许多专家所倡导的一条思路,也是众多高职同行正在尝试的一种教学实践。实际上,作为高职学生,特别是矿业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短,有的专业在校时间只有1年半,长的也不超过2年。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有用技术,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是公共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这是矿业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特殊之处。对此,章振邦教授曾明确指出:“需要对我国外语教育作战略性调整,要点是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全部下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以便学生进入高校时,便可专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

三、实训教学法的具体研究方法

实训教学法得到了我院领导及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制定了具体的实训教学操作过程。

第一步,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统一规划。首先,自2012年1月开始,选定英文水平相对较高的A级学生作为对象,开展分级教学计划,为本课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报计划至学院项目指挥部进行总体规划,由学校统一将实训基地的整体布局按照教学计划要求,进行预先准备,合理布局,营造最优的英语实训情景,事先准备好英语专业术语和技术准则,与专业模拟操作车间的环境协调一致,比如我们标注generator(发电机)、voltage(电压)这样的基础词汇,更在醒目位置强调no-load loss(空载损耗)这样抽象但是重要的专业理论。时刻引导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思维的能力,努力为甲班同学创造了一个全英文的专业操作环境。

第二步,进行分班试验,通过对照实验方法的安排,将笔者担任教学的机电一体化专业101班级(48人)与102班级(65人)分为两组,其中101班依然采取传统英语教学方式,即按部就班地进行常规的高等英语的教学活动,紧紧依据教材的要求和课程的规范进行教授和课后练习;而102班对照组的学生则采取实训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的专业课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公共英语的教学中使用由学校统一布置的情景实训基地,并且严格按照新的教学计划的要求,“学生用什么就学什么”,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比如我们每次在102班公共英语课之前都将事先准备好的英语专业术语和技术准则,进行预先准备,抽掉已学会的内容,及时补充新的教材内容,令学生每一次走进实训课堂都能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事前不温习,课后不巩固,同时又不能积极与老师同学协作沟通的话,便很难适应每一次的教材进度,杜绝了慵懒拖沓的传统课堂式教学的弊端,提升了学生的交流互动能力,最大程度地调动了主动学习的兴趣。

第三步,在对照班和实验班、英语与专业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在实训教学进行至一个月左右时,就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对照,发现102班同学反映非常积极,总体英文成绩较101班有了大幅提升。因此教研组老师在召开整体团队会议后决定,与本专业老师进一步沟通交流,加强合作广度和深度,采取专业课和英文课合并授课方式。双方分别派出英文较出色的专业老师,和对专业较熟悉的英文教师,采取合作教学,比如学生对AVR automatic voltage regulator(自动调压器)这个专业词组很难掌握,我们便邀请专业老师一同在具体的实物上采用中英文对照反复强调,使得其能够牢靠掌握。在专业课时,英文老师作为友情辅导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专业学习,并且在课堂上采取尽量全程使用英语,碰到较为专业的词汇便由双方老师相互切磋交流,共同完成。由此不仅锻炼了学生实际应用专业英语的能力,更给双方老师打开了教学视野,并以此不断鞭策自己取得更为全面的进步。

第四步,进行校企双向问卷调查。一方面,在学校实训教学的推进过程中,倾听意见并及时改革跟进,在教学上遇到问题,及时与学生开展沟通交流。另一方面,针对性地进行企业用人最新要求的问卷调查,为学校进一步拓宽实训教学的范围指明方向。例如,在开展实训教学后的两个月左右,102班同学的整体热情有所下降,表现为课前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需要实训教学课堂的激发,才能逐渐恢复热情。针对这种现象,教研组老师经过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入访谈了解到,原来实训教学的情景教学在大幅度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他们感知到现代社会对新技术工人要求的广度与变革的速度,所以感觉自己在学好自身专业的同时,也需要更多了解企业的最新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我院积极联系就业指导中心,为同学提供更多的与企业实时交流的机会。同时,不定期与合作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并现场对走访企业进行最新用工要求的问卷调查,回校第一时间便针对调查问卷进行教学研讨,及时制定出适应企业实际需求的实训教学计划,为下一步更好地适应学生与企业的双向要求奠定坚实基础。

四、实训教学法的前瞻性指导意义

通过公共英语实训教学法的改革实施,我们发现实训教学法不仅提升了广大师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其为学生未来的人生规划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至2013年的7月,机电专业102班的同学取了超越往届的优秀成果,102班同学从开始进行英语实训教学以来,与101班同学的英语成绩大幅度拉开,同时,令教研团队感到意外的是,102班同学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也大幅度提升,一年来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英语的应试能力,并且在语言的实践能力上与未采用实训教学法的101班同学相比也有大幅的提高,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佼佼者均出自102班,并且主动申请升本继续深造的有3人。经过实训教学法的改革,学生不仅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并且融入社会的觉悟也大幅度增加,从而能够重新给自己未来的职业身份进行定位,同时根据实习反馈,企业更欢迎经过实训教学法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因为他们不但拥有更为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均优于以往的实习生,这也为我院下一步全面铺开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相结合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激励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徐存善.机电专业英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2003,(4).

[4]张镵.公共英语和ESP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6,(3).

[5]吴秀芝.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英语课程设置[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

[6].段平顾,维萍.我国大学ESP教学的发展方向探讨[J].外语界,2006,(4).

[7]宋红英.谈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邢台学院学报,2007,(1).

作者:张文洁

高职大学英语情景教学法论文 篇3:

外语自然教学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本土化构建

摘 要: 结合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和外语自然教学法的优缺点,作者尝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实施改良的自然教学法实验,理论联系实际,改善外语自然教学法,使其本土化,优化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方法,提高公共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自然教学法 本土化

一、外语自然教学法解读

外语自然教学法是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与加州大学西班牙语助理教授特雷尔(Tracy Terrell)合作的结晶,1983年,其合著《自然教学法:课堂中的语言习得》的发表,标志此教学法的正式诞生。自然教学法以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为理论基础,即由“习得—学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监控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五部分组成。自然教学法以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提出情景、话题大纲指导课堂教学活动,兼收并蓄多家教学法的实践方法与手段,将教学分为表达前、表达初期和语言出现三个阶段,各阶段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倡导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根据学习者的兴趣与要求,选择内容,提供稍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使其像儿童习得母语一样自然“习得”第二语言,而“学得”的显性语法词素知识只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监控、编辑”语言输出。提出在学习者没准备好的情况下,不要求其过早语言输出,而且对于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更多关注内容而非形式,为降低学习者的情感过滤,对于其口头的语言形式错误不予纠正,但可以在学习者的书面作业中进行纠错。

通过对外语自然教学法的解读,结合多年一线英语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自然法有其优势,也存在缺憾。优点:①培养学习者口、笔头交际能力,抓住语言学习的本质;②重视足够量的理解性输入,有助于语言的积淀,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③强调情景教学,自然习得语言,在此时此地此情景中交际;④内容重于形式,将注意力集中在交流信息上,避免纠错带来的尴尬,保证交际的通畅;⑤理解先于表达,表达的基础是理解,初学阶段不强迫学习者的目标语言输出;⑥降低情感过滤,有利于减少担忧、焦虑,增强动力、信心,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缺点:①绝对区分“习得”与“学得”,习得知识不能转化为学得知识,两者无相互作用说法欠妥,两者应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而且很难明确区分;②学得的语言形式知识对交际能力的作用极为有限的说法过于绝对化,交际内容确实很重要,但内容要依托形式表达,恰当的语言形式更能准确、有效地表达交际信息;③过低估计语法的举一反三作用,扎实的语法基础有助于目标语言信息的快速理解,提高语言输出的准确性;④分阶段的语言习得方法需要较长时间,不利于学习者的系统学习、持续进步,具体到我国的外语教学,难以达到通过一系列考试的要求。

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采用传统外语教学法,聚焦语言的有形知识,强调语法结构的形式正确,忽略语言的交际功能,培养出的“高分低能”、“聋哑英语”的高职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急需改革。

结合自然教学法的优缺点和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笔者尝试在任教的硅湖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改良的自然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以期优化自然教学法,使其适合我国高职教学环境,提高外语教与学的效率。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施自然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一)高职生英语学习特点

高职生正处于青少年向成人过渡阶段,其生理发展基本完成,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价值观尚未稳定,重视自我感觉,内心极为敏感,情绪极易波动,因此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在学习方面,知识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低效,自信心不足,动机不良,功利性突出,热衷于考证等与就业直接挂钩的项目,而对于真正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却有所欠缺。

就学习英语的心理来看,非英语专业的高职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并且延续了先前英语学习经历的挫败感,形成了一种习得性无助,自我效能感偏低,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信心学好英语;在思想上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在未来的工作中接触外国人、使用英语的机会较少。因此,英语学习缺乏动力,认为英语学习的唯一任务就是应付考试,获得毕业证书。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教师方面,高职公共英语师资力量不足,授课任务繁重,缺少时间与精力研究教学教法,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另外,现代教学设备不足,传统的黑板、粉笔加课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以四五十人的大班形式授课时,教师只能讲讲语法、翻译课文和进行笔头练习,很难进行听力、口语训练。

学生方面,大部分学生入校时英语素质偏低,英语学习基础弱,学习习惯差,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此外,学生成绩相差悬殊,高职生除一部分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外,还有一部分是中专、技校、职高的学生,后者仅在初中阶段学过三年英语,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与前者有着很大的差别。面对这种参差不齐的水平,任课教师不可能面向全体学生,只能采取“舍弃两头、保中间”的做法,这样,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起来自然没有积极性,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学习起来也不可能有兴趣。长此以往,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就会越来越差,迟到、早退、缺课现象时有发生,上课只为拿学分,有的甚至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期末翻翻书、背背知识点,应付考试。当然,也有努力学习的,但都是为了考试:有的想升本科,有的想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因此,都埋头于语法学习和大量的书面练习题中,听说等交际能力不强。

(三)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实施自然教学法的可行性

针对高职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实施自然教学法,其可行性分析如下。

其一,自然教学法的输入假设认为,新知识的获取是以已有知识i为基础的,而高职生英语基础相差悬殊,因此实施分班教学。分班后,同一班级的学生处于相近的英语水平,即拥有相近的i,教师可能为同一班级绝大部分学生提供可理解的i+1水平的输入。

其二,自然教学法的“习得—学得”假说认为,语言的获得主要是通过习得而来的,学得起到监控语言输出的作用。根据高职院校语言习得环境欠缺及高职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将公共英语课分为读写课与听说课。听说课利用话题和情景开展语言习得活动;读写课通过课文的讲解,侧重语法结构等语言形式的学得活动。

其三,自然教学法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动机、自信心、焦虑等非智力因素影响语言的获得,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要降低学习者的情感过滤,根据高职生学习动机不强、自信心不足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允许语言错误,开展诸如问路、购物、看医生等情景模拟活动,举行英语小品剧竞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降低情感过滤。

三、外语自然教学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实验

(一)实验设计

研究假设:外语自然教学法适用于高职学生,而且可以提高高职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

实践对象:硅湖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的两个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两班学生人数相同,均为50人。

自变量: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自然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语法教学法。

因变量:案例实施前后考试成绩与问卷调查结果。

工具与方法:以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考试为工具,采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上述手段收集客观数据,采用反思、推理、Excel数据分析的方法,探寻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差异,并试图解释其内在原因和外部制约因素,优化外语教学法,提高外语教与学的效率。

(二)实验实施

1.实施前后问卷调查

笔者对实验班的50名学生进行了自然法实施前后两次不记名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几方面的问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动机,学生认为自己英语的薄弱环节和原因,以及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的认可程度。

2.实施前培训

实验实施前,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培训。首先,告知实施目的与方法,要求学生自己组成活动小组(10人一组),共同讨论,合作学习。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做好准备。其次,介绍自然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学习方法与课堂活动。为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强调了以下四条“游戏规则”:①回答问题时,如果感觉没有准备好英语,就可以使用汉语或英汉双语回答;②当准备好用英语回答了,不要过多关注形式,因为此时,老师关注更多的是答案内容;③回答时不必使用完整的句子,短语甚至是单个词汇均可;④记住,只要理解老师的问题了,就在一定程度上“习得”了英语。案例实施前的培训使学生充分了解这一教学模式,为其更好地接受、参与课堂活动,并从中获得语言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3.实施过程

本实验实施从2012年9月末至2013年1月中旬,历时一学期(16周)。

(三)实验结果

1.实验实施前后问卷调查分析

收集自然教学法实施前后对实验班的两次调查问卷后,笔者采用Excel数据分析法对每个题项的调查结果逐一进行统计。具体情况见表1。

首先,从表1中可以看出情感因素的变化。自然法实施后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学生比例由原来的46%提高到78%,有信心学好英语的学生比例由36%提高到60%,都有显著提高;对于学习英语的动机也有所变化:为通过考试的学生比例由58%降低到42%,为交际的学生比例由20%提高到38%,为兴趣爱好的学生比例由8%提高到14%。通过以上各项的比例变化,可看出案例实施后学生的情感过滤明显降低,学习兴趣、信心都有很大提高,学习动机的功利性降低,实用性增强。

其次,从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薄弱环节上看,选听说的明显下降,可见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至少对自己的听说能力有了信心;而在认为英语不好的原因方面,选择不感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的也明显减少,可以看出,学生对这样的上课模式是喜欢的,而且能够从中受益,尤其是交际能力方面。其实,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也可以看出,与对照班相比,在课堂活动中,实验班学生明显要活跃些,语言表达信心较足,流利程度较高,对考试的焦虑感较低,对语言的接受能力较强。

最后,从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同度上,由实施前的10%提高到62%(包括认为很好和较好的),可以明显看出,学生还是接受并且喜欢这个自然教学法的。

2.实验实施后学生成绩对比分析

学期末,实验班和对照班同时参加学院组织的统一笔试,后又自行组织了口语考试。笔者对考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情况如表2:

首先,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班的笔试平均分虽低于对照班(百分记低0.22分),但差异不明显(P>0.05),而口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十分记高出1.1分),差异显著(P<0.05)。也就是说,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案例实施前后的成绩对比,可以看出,自然教学法对学生的笔试影响不大,而对口试影响显著。由此可见,运用自然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其次,从表2的对比分析来看,自然教学法虽对学生笔试成绩没有太明显的作用,但并没有阻碍学生笔试的发展,因此不能完全否定它的作用。另外,还要考虑到实践周期短,而语言的学习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像克拉申和特雷尔给自然教学法划分的教学阶段一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长期坚持,就会看到效果。

结合实验实施前后问卷调查与考试成绩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自然教学法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口语交际,适用于高职生的外语学习;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例如学生一直保持沉默,拒绝开口讲英语之类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可能是学生自身的个性差异,另一方面可能是教师在可理解的语言信息输入上存在问题,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适合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本土化自然教学法建构

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然教学法的理论探索和教学经验,笔者尝试从六个方面构建本土化的自然教学法:①教学目标:聚焦语言形式的内容教学,培养语言学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②教学大纲:语言显性知识+交际情景,即在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目标语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其利用目标语进行成功交际的能力的发展;③学习过程:学得+习得,即有意识“学得”语法词素等显性语言知识,无意识“习得”语言的交际能力。教师则在介绍语言知识的时间段内,关注学生的有形知识,注意纠错,在另一个时间段内组织促进学生提高流畅交际能力的活动;④教学活动参与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学习促进者”,需要同时或分开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学习的监督者、课堂管理者、语言教授者、顾问等;⑤教师语言:一方面坚持使用第二语言,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然习得第二语言的环境。另一方面,在某些具体场合,灵活使用母语使学生快速理解;⑥教学过程:一方面,教师应该有足够耐心使学生熟悉英语语法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发展交际能力。也就是说,对语言学能力和交际能力应该给予同等重视。

参考文献:

[1]曹霞.初探自然教学法理论及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1-46.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梁晓晖.国外主要外语教学法及其实践效果的比较研究[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7(4).

[4]梁三云,丰玉芳.对传统教学法的反思——自然教学法及其启示[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5]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6]支明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基本原则初探[J].教育探索,2009(9).

[7]Krashen,S.D.& Terrell,T.D.(1983).The natural approach: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London:Prentice Hall Europe.

[8]Larshen-Freeman,D.& Long,M.H.1997.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9]Terrell,T.D.1977.“A natural approach to the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of a language”.Modern Language Journal,61.325-336.

[10]Wilson,R.A Summary of Stephen 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anguage Learning#9 and 10.

本文为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外语自然教学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2011JSJG485。

作者:李桂红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程构建教育学论文下一篇:电子信息类专业体系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