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法中口译商务英语论文

2022-04-30

摘要:《商务英语口译》是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既具备商务知识,善于跨文化交际,又掌握口译技巧的商务口译人才。综合考虑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及未来职业需求,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教学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情景教学法中口译商务英语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情景教学法中口译商务英语论文 篇1: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培养体系和培养过程等对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从现阶段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和教材体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教学情况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等不同主体和角度,揭示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增强课程体系专业应用性、提高学生思想认知水平、强化师资能力和增强反馈作用等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所从事的社会实践及生活中的专门人才,具有“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与转换能力”等基本特征。[1]商务英语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重要门类,与我国对外贸易和开放事业同步发展,2007年被定为本科英语专业,兼具英语教学和经济贸易等教学内容,旨在培养能够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经济、贸易、金融、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当前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基本处于“理论与实践严重不协调”状态,不仅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而且无法与企业经营实践有效衔接。因此,拓宽和深化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显得更加迫切。

一、 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其培养目标随着市场经济行为和国际大环境的改变而不断追求新的定位和培养内容。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与其有着共同点,因此有必要从教学目标定位、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改革。

1.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推动商务英语口译教学重新定位

智能化时代,全球经济处于不断转型发展期,传统经济遭遇经济下行的严峻挑战。从国家战略角度看,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战略,需要转化为局部战略,且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才能够真正实现其价值。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正是其局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应用型人才培养整体战略的支配,首先体现在教学整体定位层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缘于高等学校生存于市场的土壤中,高校毕业生最终输送和回归到市场,为市场需求所用。不同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称职”“称心”地与工作岗位相匹配,一方面达到岗位要求,即满足市场选择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满足自身要求,即学生从满足选择市场的主观要求中实现自我价值,[2]这就从宏观层面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以此为大方向,比以往更加强调对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更加重视对毕业生成长轨迹的追踪,实地探讨市场人才需求和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之间的紧密关系,与时俱进提炼市场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以此指导教学改进,提升商务英语口译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对人才期望的契合度,切实将这种需求精准转化为人才培养标准和对人才的定位。同时,不同高校还将自身优势融入商务英语口译人才培养目标中,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共性集成转化为适合自身的定位。

2.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促进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结构更新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围绕其目标定位进行,整体上是相对于学科性培养体系而言的,以摒弃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过度沿用学科性人才培养理念的模式,针对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的实际需求,重构人才培养体系。以分解培养目标为第一步,培养体系被分解为若干培养元素,可以被划分为素质、知识、能力、情感等不同范畴,之后再结合学科知识进行分类归纳。例如“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由英语专业的不同课程如“商务英语”和“口译”组合构成,其中商务英语可针对英语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口译教学也可穿插其中,但针对不同专业所讲授的内容和程度应该是不同的,于是,不同专业使用同一本教材教学就显得不合时宜,这正是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结构更新的意义所在。整体而言,课程重构应该始终保持学科体系的严谨性,将学科体系培养方式转化为以能力为主的应用型培养体系,围绕能力培养的主线设置课程,且将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的内容和方式合理预置,预先设定课程教学所达到的水平。同时,商务英语口译课程体系重构围绕专业能力进行布局,从课程负责人到师资,都要求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双重能力达标。教学时,教师能够不偏离知识应用能力提升的主线,将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相叠加,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结构更新的总体要求。

3.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要求以商务英语口译复合人才为支撑

应用型人才培养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选修课辅助等为支撑,英语教学还有第二课堂辅助教学为支撑,要经历从初级技能型到技能型、高级技能型,最终到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漫长过程。商务英语口译人才应以应用型为特征,在精通英语语言运用、口语交流的同时,具备经贸、旅游、金融等专业知识,即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具体措施和有力支撑。在培养要求明确后,部分外语类高校积极开展专门的国际传播外语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学校和学生特点设置人才培养目标,采取学科交叉教学、精修选修模式相结合等多元化的教学改革方式。大多数高校意识到智能教育的重要趋势,积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网络教学手段,推进商务英语口译网络教育,从实践层面逐步实现为国家战略提供专业外语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撑的目标。[3]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改革的困境

1.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偏离应用性和专业性

我国高校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和教材体系普遍处于不完善状态。高校商务英语口译教材拘泥于某种固定教材,忽视了一种教材难以全面满足口译教学的事实,导致实际教学不能涵盖商务英语口译的多种场景,且部分内容与时代和社会脱节,教材体系与一般口译专业无法区分,缺乏应有的专业性。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部分高校照搬一流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标准和体系内容,学校特色和学生实际需求被忽视,商务英语口译课程体系高度一致和单一,且课程体系不能够及时更新,逐渐与专业性相背离。综合而言,商务英语教材和课程体系建设依旧处于传统的研究型教育框架中,对学生的口译能力和职业应用能力不够重视,并未意识到口译课程设置和教材选取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实际价值。[4]現阶段,学生课后练习的主要工具是口译教材,单一的教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英语口译应用的探究,而教学重在考察学生对某一材料的反应速度和口译转换能力,导致学生对医药、法律、贸易等具体领域的专业词汇和句法运用十分陌生,与市场要求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要求相差甚远。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需要被肯定,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应该被重视,这是现阶段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主要欠缺的部分。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未充分将学生思想认知能力的培养纳入其中,导致对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把握不准,难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自主设置的学习频率不相符合。在此教学环境下,大多数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并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在不能够合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提升自身口译能力,并未采用小组对译等自主学习方式。可以说,大多数学生学习口译被限制在固定模式中,思想和认知不能得到解放,导致其缺乏口译实践模拟经验,口译相关技能难以提升。

3.教师口译教学知识理论研究偏离实践效用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纵深发展,教学脱离实践性的现实问题愈加凸显,是导致口译应用型教学改革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多数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将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等同于一般的英语翻译教学,花费较多的时间讲解理论、词汇等,且将教学目标设置为让学生通过商务英语翻译考试(English Translation Test of Business Language,简称ETTBL),使得口译教学失去特色,学生学习兴趣降低。[5]部分教师对于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理论研究不充分,研究内容难以创新,研究范围局限在现有的口译研究层面,对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指导意义较小。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基本相同,教师在运用多媒体平台教学时,基本采用提问方式进行,口译训练偏重于语句或者文章的中英文转译,学生体验仿真口译场景的机会较少,阻碍了学生对口译学习实践效用的认可,降低了教学质量。

4.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偏离反拨作用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处于缺失状态。从宏观角度而言,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评价主要针对课堂教学,忽视了高校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导致评价信息不對等、评价结果不科学。从微观角度而言,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评价主体缺失,忽视了口译教学涉及的企业、商务领域专业人士等主体,以学校教师评价为主,而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口译实践能力不足,且评价经验不够丰富,使得评价意见不够全面、客观和中肯,对教学的参考价值不大。教学评价方式较为陈旧,以结果性评价为主,口译课程以商务英语口译单门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而其他课程考核主要以笔试进行,偏离了口译教学的初衷,让部分教师误认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口译实践运用能力并非教学考核内容。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改革对策

1.以市场为导向,增强教材课程体系建设的应用性

市场的进化需求客观上要求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应独立承担培养专业商务人才的责任。但目前,大多数高校所设置的英语口译专业教材和课程体系基本趋同,教育部门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选定一批电子商务专业办学突出的高校和英语口译专业办学突出的高校,成立电子商务口译教研组,将电子商务和英语口译专业的教学优势相结合,初步制定符合学生水平和社会经济贸易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并重新修订教材。一方面,商务英语口译教材应朝着多元化方向拓展,在使用统一教材的基础上,不同高校应根据自身特色选择多样化的教材,丰富教材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商务英语口译教材应及时更新,必要时制定校本课程,将教材分为外贸、金融等不同主题,对应不同体系,并总结出不同的口译技巧,为教学实战训练提供理论支持。与此同时,课程体系也应做出调整。教学管理部门和就业部门应关注英语毕业生就业状况,并做好追踪,组织经验分享讲座,了解市场动向和需求,以此指导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及外贸工作和商务口头交流需要切实融合,[6]初步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应用性特点的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为商务英语口译应用型教学提供硬件支持。

2.以认知为突破口,普及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改革切实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之互联网智能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学习模式成为改革的重点。高校英语教师和相关教学主体应认识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根本上取决于其思想认知”,口译教学应加强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正确引导。事实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三年或者四年的学习时间本身较为紧张,这就需要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意识,高效利用课后时间,将口译学习与生活以及职业规划切实融合,找到适合自身学习的节奏和方法。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管理部门应在引进多媒体口译教学设备、配备同传箱等设备的基础上,不定时开办教育讲座,可以“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平台搜索口译训练材料”“如何从身边事物学习口译技巧”“商务英语口译就业前景”等为主题,夯实学生对口译学习应用性的认知。以此为启发,学生可成立口译学习小组,利用多媒体搜索相关的口译同传、交传等视频,与小组成员进行互助对译,并将模拟演练过程拍摄成视频,与原视频进行对照,互相评比,找出口译练习中的不足和优点,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还可以模拟情景教学法,模拟商务谈判等会议情境,[7]提升实践能力。

3.以实践为导向,强化教师研究和教学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高度重视自身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影响,并从教学方式、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升自己。首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切忌将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目标与其他英语专业目标混为一谈,力求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将听说读写与口译教学相结合,以口译教学形式考察学生的语言基础和综合运用能力。其次,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商务英语口译能力,以过硬的口译知识和能力创设多样化的仿真模拟场景,多与学生进行对译训练,提高学生口译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第三,教师应加强商务英语口译理论研究,加强与同校教师或其他院校教师的学术沟通,将教学经验作为真实案例,丰富理论研究成果,以此指导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运用。总体而言,教师应该采用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8]通过将国际贸易、产业结构、国际商务活动等知识融入口译练习中,优化师生知识结构。第四,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同传箱等设备,让学生体验新闻发布会、商务洽谈会等现场环境,找准自身不足。教师在了解学生水平的基础上,应适当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口译服务机会,可以从简单的商品交易会、不涉及签约的商务洽谈会等入手,[9]提升学生的现场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

4.以“以评促教”为目标,完善评价反馈机制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必不可少,是教师、学生、高校等主体的沟通交流平台。完善的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应包含课堂评价和课后评价。其中,课堂评价具有导向作用,能够帮助教师发现教学各环节和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即时评价和反馈能够促进教师按照现代商务活动特点,更新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流程设计,将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课程具体教学目标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培养商务英语复合型口译人才提供直接动力。[10]课后评价同样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能够对课堂评价和整个教学活动产生反拨作用,是培养商务英语口译实践能力的检验关口。基于此,口译教师应在课后评价环节与商务英语其他课程教師进行协作,调整考核内容,除了涵盖口译课程授课内容之外,还可以涵盖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商务洽谈等相关内容,重点考核学生的口译表达能力。在考核方式上,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将其学习态度、进步幅度、自主学习等纳入考核范围,推进形成性评价反馈体系的形成。评价主体也应相应调整,各门任课教师可以交叉评价,对学生在其他课程中的口译表现给出客观评价,学校合作企业或者实习单位负责人员也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对学生在口译实战中的表现进行评价。[11]如此,评价反馈机制全方位得到完善,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改革的推进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孙惠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16.

[2]鹿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1.

[3]张昀.应用型本科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24):146-147.

[4]王楚君.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J].人才资源开发,2020(22):10-11.

[5]豆亚娟.高校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问题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94-99.

[6]赵霞.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英语广场,2018(5):71-73.

[7]王宝,何丹丹.商务英语口译课程中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11-112.

[8]李红霞.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方法与应用技巧研究——评《商务英语翻译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0(3):113.

[9]徐美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100.

[10]俞蓓.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科技风,2020(22):63-64.

[11]乐国斌.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课程协同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商论,2017(23):181-182.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pplicable Talents Nurturing

YOU Y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dong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830, China)

Key words: Applicable Talents Nurturing; 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ation; Teaching Reform

收稿日期:2021-06-29

作者简介:游忆(1991),女,江西抚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英语教学。

此文为2017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语境下商务英语笔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596)的研究成果。

作者:游忆

情景教学法中口译商务英语论文 篇2: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教学实践探讨

摘要:《商务英语口译》是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既具备商务知识,善于跨文化交际,又掌握口译技巧的商务口译人才。综合考虑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及未来职业需求,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译;高职高专;课堂教学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1.075

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在不少本专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都有开设,它以商务知识为背景,以英语为依托,旨在培养既通晓商务知识,又掌握口译技巧的商务口译人才。但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由于教材选择不当,教师双师素质欠缺,教学方法不当,教学设备不完善导致的教学效果不明显,这与课程设计的初衷背道而驰。为了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高职院校教授此课程的老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现状和未来职业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有效的课堂口译教学训练方法,将传授商务知识和训练学生口译技能充分融合,力求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商务口译人才。

本文从学情分析与职业定位、课堂教学设计及仿真实训室的构建三方面探讨了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

1学情分析与职业定位

1.1学习现状

口译教学的开展应基于学生的学习现状之上。本科院校的口译教学定位于服务中高端口译市场,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有着高起点的要求。本科院校的口译教学模式经多年的探讨和摸索已较为完备和具体。而多数高职院校的口译教学因起步晚,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若一味模仿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只会东施效颦,以失败告终。高职商务英语口译应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层次,制定符合现状的学习目标。

高职高专的学生进校时高考英语分数普遍较低,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由此导致学习信心不足。学生听说读写基础不够扎实,学习主动性也不甚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着重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用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指导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要突出趣味性,不宜过难。

1.2职业定位

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口译课程要充分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层次,学习现状和职业需求。高职高专学生未来就业方向主要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外贸行业一线岗位。高职毕业生运用所学在如涉外接待,商务谈判,外宾陪同的工作中需要使用的陪同口译岗位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口译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充分考虑高职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工作中多涉及外贸场合的陪同口译,较少涉及大型会议口译这一特点。因此教学中应融合商务知识于英语口译训练中,将不同商务场合中涉及到的英语专业词汇教授给学生,让学生熟练陪同口译工作。对涉及到的商务知识,分模块训练,可分成:迎来送往,礼仪致辞,晚宴聚会,商务旅行,商务访谈,商务广告,商务陈述,企业介绍等。

2课堂教学设计

针对学生学习现状和职业需求,课堂教学应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过多任务训练,培养学生口译实战能力。

2.1教材的选择

一本合适的教材对于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现行市场中,多见适合本科院校学生使用的口译教材,而较少有针对高职学生开发的商务口译教材。高职院校口译教学中,应切实针对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和职业需求,选择适合的教材。教材内容应舍弃包含过多会议口译的内容,着重陪同口译的内容。陪同口译教材的选材也应多样化,充分考虑学生未来从事的各种陪同口译场合的需要。

2.2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

口译是一门对参与者注意力,记忆力和反应能力要求都很高的一门课程。教学任务的设计不能局限在笔译式的翻译,应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口译技能的获得是基于大量的系统而合理的口译实践的。口译技能训练的核心分为记忆训练和翻译练习。

2.2.1记忆练习

口译初学者往往会犯的一个错误是:过分依赖口译笔记,在听源语言的过程中,总试图尽可能多地将听到的内容记下来。然而,手的速度往往赶不上说话者的语速,结果手忙脚乱,漏听不少内容。事实上,口译的过程可看作是一个听入解码——短期记忆——编码输出的过程。听入解码是做好口译的前提,对源语言信息的记忆和理解是准确传达信息的前提。因此,记忆训练至关重要。

在口译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记忆的训练,信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过分强调学生笔记的训练。须知,口译员工作的客观环境决定了口译员首先依赖的是自己的大脑,笔记只起辅助的功能。过多的笔记只会干扰大脑的记忆和信息的处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将记忆的训练放在第一位。教学中,首先要唤醒学生的高度注意力,营造一种紧张的工作氛围,引导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开展练习。人的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口译员训练过程中,要启动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包括对相关领域常见词汇和知识的记忆。商务英语口译相关的词汇,要融入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对学生提出词汇背诵要求,要让学生达到熟练掌握,以便学生临场翻译时,能準确地将原语言翻译成目的语。而在口译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使用短期记忆。口译训练就是要扩大译员短期记忆的容量。口译员短期记忆的容量大,处理口译的能力也会有提升。在记忆训练中,常用的训练方法有影子练习,具体包含:音位跟述和句位跟述。这指的是通过跟随讲话者话语快速重复讲话者所讲过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和反应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此训练方法融入到多个任务模块的训练中。

2.2.2口译笔记训练

对于专业口译员而言,口译笔记也是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适当的笔记是对记忆的补充,能帮助口译过程中句子的构建。口译笔记不同于速记,它必须与意义理解同时进行,它是一种辅助手法。在口译笔记训练中,首先要教学生记忆一些常见的笔记符号,如外交部口译司总结的口译符号,这些口译符号简单好记,学生可在口译实战中采用。然而并不是所有文字都能设计成相关符号表达,对于临场听到的一些没有对应符号表达的词语,我们可采用记偏旁或汉字的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学生记忆口译符号提出要求,令学生熟练掌握口译符号。其次,口译笔记要有层次。口译笔记不同于速记,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复制。口译笔记的目的是方便口译员在将源语言转化为目标语的过程中有可供参考的记忆线索。口语笔记中,句子主干与枝干,主句与从句之间要分行记载,方便理清逻辑关系。教师可先展示一些著名译员的口译笔记,讲解笔记方法,接着通过大量的训练,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口译笔记模式,记录自己能看懂,能理解的口译笔记。

2.2.3课堂考核

如果仅仅是对学生训练,不加入考核环节,难免导致对学生真正口译技能掌握水平把握不足。因此,教师应将考核机制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小组模拟口译现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学生最终成绩中。

3仿真实训室的构建

由于口译课堂着重于技能的培训,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多媒体教室并不适合口译教学的要求,不便于口译活动的开展。高职院校应为教学提供仿真的口译实训室,提供配套训练设备。

4结论

综上所述,培养更多的适合市场需求的口译人才会为现行的市场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在高职商务口译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行之有效的任务执行,切实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能力,为我国的经贸发展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商务口译人才,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何洁.《商务现场口译》课程情景教学法的设计[J].学周刊,2014,(7):1617.

[2]闫波.高职《商务口译》课程的实质及其教学[J].海外英语,2012,(5):117119.

[3]闻君.构建高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新型教学模式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5455.

[4]武皓.任务型教学在高职商务英语口译课堂中的运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6769.

作者:刘霞

情景教学法中口译商务英语论文 篇3:

商务英语口译评价方案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摘要:课程评价是中职校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评价体系单一的现状,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不断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有机的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多元评价体系;口译教学;中职校;运用能力

《商务英语口译》是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功能在于使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了解客户接待、会务接待、企业参观、陪同购物、景点参观口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商务接待、商务沟通等商务工作的基本英语口译能力。传统的课程评价方案比较注重运用综合型或离散性题目,以卷面笔试的方式来考察知识点。为了改变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传统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形成性评价特点,本课程将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加强教师和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还能增强教学的启发性和学生的自主性,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学发展。

一、案例概要

商务英语口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以技能化训练为主、语言提高为辅。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技能意识, 引导学生领会训练意图,掌握基本的口译技能。在整个商务英语口译课中,课程评价方案举足轻重,起着承接与指挥的作用,既能随时调节并训练节奏,也能监控训练进度。因此商务英语口译课程评价体系涵盖面广,既要考虑科学客观,又要照顾特定的训练目标和技能;既要关注普遍的水平,又不能忽视个人的需要;既要进行面上的检查,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检测;既要把握训练进度,又要注重心理素质的锻炼与培养。完整的商务英语口译评价体系应由一系列评测考核构成,这些评测考核虽在角度、类别、内容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却都是整个商务英语口译训练链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设计与分布合理的商务英语口译课程评价系统在教学训练中能起到极好的监控作用, 既能帮助教师检测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判断学生的实际口译能力,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改善教学方法, 更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增强口译技能,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为新信息时代下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新模式提供相适应的评价策略、方式和实践经验。

二、背景分析

传统的课堂评价实践中,评价主体全部是教师,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评价,没有主动参与评价的机会和权力,严重违背了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的教学原则,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这种重教师、轻学生的评价主体造成的消极后果就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外部的压力而非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对于学习结果,学生往往只满足于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分数。

其次,传统的评价内容仅仅是考察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重视考试结果,轻视教学过程。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考核内容仅仅局限于认知领域,不重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甚至忽略了口译这一重要的基本技能,更不用说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核。

再次,评价内容的单一决定了评价方式的单一。纸笔测试成为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重理论、轻实践,只对学生分数的高低关注,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学生个体在学习方法、能力、需求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文化意识、协作与创新精神做出全面的、真实的评价。

最后,传统的课程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的事后评价,轻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于结果的过分重视一方面会助长有些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突击,考试中想方设法作弊的不良风气;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低分(尤其是只反映学生部分发展情况而没有更多有关学生学习信息的低分)带给学生的往往是消极的体验,这种消极的体验常常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下降。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中职生的学习情况,利用一般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很难进行真实体现。有一些中职生因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学习效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可见传统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创造性、能动性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重视。

三、解决思路

为了更好解决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我校商务英语口译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应在评价的份额上提高形成性评价的比例。将形成性评价的比例适当的增加,即总评价(100%)=形成性评价(60%)+终结性评价(40%),即运用综合性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结合终结性评价,由此对学生口译学习难的局面进行改变。

形成性评价倡导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动态评价,具体应用到口译教学训练之中,就是要关注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教材、教师、学生、教具等。

为了突显教材的时效性,教师可以多指定几部最新的教材以供教师课堂教学参考以及学生课后练习使用。此外师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共同收集和选取新鲜、合适的学习材料。这种方式不仅能紧跟时事,随时用到最新的口译资料,还能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与客观能动性,从而增进二者间的互动、交流和反馈。

作为口译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口译训练的各项设备,创设仿真的口译实战场景,鼓励学生参与整个设计、实战和评价过程,形成兼具开放性、多元性、兼容性、反思性的口译教学评价模式。学生则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口译教学训练的整个过程,使自己适应学习者、参与者与评价者等多重身份。

此外教师还可依照形成性评价理论对教学目标设定、课堂表现即时反馈、学习者自主管理学习、教师评价以及组员互评的要求,指导和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記录袋,将课前准备、课堂活动以及课外自学的各种资料(包括纸质资料、录音/录像材料、电子数据、评价结果等)都存入其中,作为形成性评价的参考材料。

四、经验策略

根据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训练的目标以及教学实践,要实现形成性评价在口译教学训练中的有效应用,可以通过将课堂内外评价相结合、学习态度评价与技能意识评价相结合,以及教师评价、组员互评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真正做到对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训练全过程中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评价,客观、公正、真实、系统地反映学生的口译能力与水平。

首先,课堂内外评价相结合。口译教学训练形成性评价既包括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也包含对学习成果的评价;既要涵盖课堂上的即时评价,也要考虑课程阶段考试、专业考证、比赛反馈等传统意义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口译成绩可采用课堂内外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课内评价主要是教师检查学生的译前准备情况和评定其课堂上的口译行为表现。而课外评价则根据小组、配对以及个人练习所上交的文字、录音或录像材料或考证、比赛等几项综合得出。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课堂外练习综合起来对其进行评价,这样既能使学生课后练习有动力,也能使教师给出的最终评价更为客观、公正。

其次,学习态度评价与技能意识评价相结合。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技能意识的建立是作为一名口译员的基本要求。因此,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技能意识的评价必须贯穿于整个口译教学训练活动中。学生自评、组员互评、教师评价是完成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技能意识评价的三种有效渠道。其中,技能意识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对口译基本技巧(例如记忆方法、口译笔记、口头概述、公众演讲)的掌握、对口译策略(主要是指以原语意义为主轴的即时性解释)的使用,以及口译能力的形成(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话语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双语表达能力)。

再次,教师评价、组员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教师评价应该具体并且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既要从专业的角度指出学生口译中的不足,也要对其突出的表现予以表扬和鼓励;可采用日常记录的方式或者使用学生行为评价表来记录学生的课堂和课后口译表现。组员互评则以独立的口译小组为学习单位,小组成员之间依据评价表中所列的指标,相互对学习过程和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能让学生意识到同伴合作的力量,鼓励学生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小组成员或者合作伙伴的帮助下,确立自己训练的侧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学生自评是学生自己对个人的口译学习策略和方法、平时训练努力程度和口译表现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能帮助学生培养责任感,发现自身的不足,形成其个人特有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五、反思展望

形成性评价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教与学的各种信息,促使学生和教师一起面对各种教学问题,双方在教学中均能发挥主动性。教师从评价中得到的来自学生的及时反馈能够帮助其改进教学,为学生提供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而学生从评价中得到的来自教师、组员和自我的反馈能促使其更为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而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

然而刚开始很多学生由于习惯了传统的以教师点评为中心的口译教学训练评价模式以及对评价指标不熟悉,对自评、互评这些额外的要求不耐烦,觉得以小组的方式完成课后作业太麻烦,而同学之间也不好意思相互指出对方的不足或者评价不到位。除此之外,口译本身具有强度高、压力大的特点,一些学生会觉得压力特别大并产生负面情绪。教师可对学生情绪变化予以时刻关注,不断调整策略和方法,在课堂上设计一些轻松、愉快的学习任务来平衡学生的压力、焦虑和不耐烦情绪,适时地给予学生一些赞赏和奖励。经过多次实践后,学生基本上慢慢适应了这种新的评价方式,并觉得这样的口译教学训练过程既紧张又有趣,既不被动又有成就感。

课程评价方案是对教学过程的正确评估,包括对教与学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同时也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作为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和手段,课程评价体系将评估考核的信息及时地反馈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对中职校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实施具有很强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参考文献 :

[1] Brindley, G. Assessment. In R. Carter & a Numan (eds), The Cambridge Guide to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M]. Cambridge: CUP, 2001.

[2] Hamp-Lyons, L. & W. Condon. Assessing the Portfolio: Principles for Practice, Theory, and Research [M]. NJ: Hampton Press, Inc., 2000.

[3] Roos, B. & Hamilton, D. Formative assessment: a cybernetic viewpoint [J].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2005 (1).

[4] 蔡小红.口译互动式教学模式绩效研究[J].中国翻译,2008,(4).

[5] 曹荣平.形成性评估的概念重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 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7] 陈如平.教师的课堂观察技能及其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4,(8).

[8] 郭兰英.口译与口译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9] 崔清华.浅析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J].职业与教育,2012,(12).

[10] 何洁.《商务现场口译》课程情景教学法的设计[J].学周刊,2014,(7).

[11] 闫波.高职《商务口译》课程的实质及其教学[J].海外英语,2012,(5).

[12] 聞君.构建高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新型教学模式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上海市商业学校 贾延琦

作者:贾延琦

上一篇:经济效益增长与新会计核算论文下一篇:金融危机企业裁员现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