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体系下物业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通过多年来的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实践和系统学习标准化管理知识,深刻体会到标准化对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许多物业服务企业在服务实践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自觉开展了服务标准化工作。例如:许多物业服务企业在服务项目贯彻建设部《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大厦、工业区)标准》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服务等级标准,实际上就是执行行业、地方服务规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标准化体系下物业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准化体系下物业管理论文 篇1:

以标准行事,依标准治馆

摘 要 质量提升,标准先行。从“车同轨、书同文”的智慧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再到“打造一座有温度的博物馆”的目标,北京汽车博物馆在博物馆行业中率先创建服务标准化体系,在历时六年的过程中,用实践验证了“标准是个好东西”,坚持并倡导“依标准治馆”。

关键词 博物馆 服务 标准化 管理

0 引言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近年来,国家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达到历史新高度。标准化已经前所未有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尝试以北京汽车博物馆为案例,剖析和探索博物馆参观服务的特征与共性,浅谈博物馆运用标准化作为创新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好处,为同行提供实践经验。

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北京汽车博物馆于2011年建成对外开放。它是中国唯一一家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大型汽车专题类博物馆,也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科技含量最高、展示手段最先进的汽车专题类博物馆。集“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三位一体,以“车”为载体,按照“科学—技术—社会”的主题,诠释“人—车—生活”的关系。

1 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

作为全国文博系统首个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北京汽车博物馆赶上了一个特别好的时机。上至馆长,下至员工,大家齐心协力携手攻坚。让机会成为必然,让标准成就服务。

2012年,凭借良好的基础和全新的面貌,北京汽车博物馆获得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荣誉。紧接着,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一致提议创建北京市旅游标准化试点和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助力北京汽车博物馆的软实力提升。在其后的第一个两年(2012—2013年),从什么都不懂到全盘掌握,再到灵活运用,直至顺利完成,开启了博物馆标准化建设的先行之路;在其后的第二个两年(2014—2015年),从“试点单位”升级为“示范单位”,通过了北京市旅游标准化试点的终期验收;在其后的第三个两年(2016—2017年),宣贯实施、改进稳定,又通过了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的专家评审。我们用了六年的时间,把所有制度转换成一个个“标准”,分门别类装进“博物馆服务标准化体系”中,经过优化、简化和强化,成为馆长最好用的管理工具、员工最实用的作业依据。

从此,我们不再提“制度”,只谈“标准”。

今天,北京汽车博物馆拥有体制内、社会化用工以及外包经营等多种用工模式的员工500余人,涉及三家物业管理团队和两家餐饮公司、一家商品专卖店。面对人数的变化、业务的繁增、组织的更新,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手段,博物馆就无法良好地运行,更不要说做到“开门办馆、融入社会”。而标准化的管理学价值就在于对大型组织复杂分工的协调,这是一种相对间接的协调机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标准化可以增进博物馆运营管理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由相互调节变为直接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进行了阐述。其中一条就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结合博物馆的工作而言就是“依标准治馆”。北京汽车博物馆借助服务业标准化的建设,在软硬件方面有了实质改变,真正做到透过服务的表面看管理的本质。标准化建设好比一只无形的手,推动和保障了规范发展与服务质量,同时也让这座年轻的博物馆充满热情,焕发出新的活力。

2 古今标准与服务之谈

“车同轨、书同文”,既是古人运用标准的体现,也是契合汽车主题讲标准故事的最佳实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下令在全國范围内实行改革,统一车轨及文字等。作为“标准化”的萌芽,这在两千多年前的华夏大地上可谓史无前例。

纵观世界,1902年英国纽瓦尔公司出版的“极限表”、1906年英国颁布的国家公差标准、1911年美国“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提出的“标准作业方法”和“标准时间”等等,都促进了以大工业为基础的近代标准化。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运用标准化原理,发明了T型汽车的流水线装配方式,推动大规模的成批生产及产品质量的大幅提高,很快这种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就传遍了全球。20世纪80年代,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制定了局域网标准,加速互联网在“地球村”中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这一切标志着企业管理从无序到有序,从任意性到规律性,从个别思维到共同思维,由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现代的科学管理转变。

博物馆服务标准化是博物馆为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自我发展的服务目的,通过对博物馆服务要素及流程的梳理,制定和实施相关服务提供和保障标准,从而提升服务质量的活动过程。在提高对公众尊重程度的同时,标准的实施也要求组织成员增强自尊、自信,提高对工作的满足感。北京汽车博物馆作为标准化的实施者,在创建与执行中倍感受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论何种标准体系,最终受益的都是广大人民。服务也是一种产品,同其他有形产品一样,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正如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所言,博物馆要为观众提供“有温度的服务,有尊严的参观”。服务不是“机械的”,而是“温暖的、主动的”。观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

3 搭建标准体系的做与思

在2017年正式出版的8册“北京汽车博物馆标准系列丛书”中,我们将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结集成册,为从业人员提供第一手的参考资料和执行模板,面向全行业推广博物馆标准化管理理念。在同年出版的《博物馆服务标准化实践指南——以北京汽车博物馆为例》一书中,分为理论篇、实践篇和访谈篇,详尽讲述了标准搭建的过程以及所有的标准规范,回答了“什么是博物馆服务标准化”“博物馆为什么要引入标准化”“博物馆如何建设服务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对博物馆有哪些影响”等问题。

或许你与我们最初的困惑一样:现有的制度怎么办?到底要如何转化?……但当大家真的认同“标准化”以后,这些问题就只是技术层面的细枝末节了。所以,只有坚持“标准化”、坚信“标准化”,坚定地迈出第一步,一切才会迎刃而解。

3.1 “一把手工程”

在创建标准化工作的初期,北京汽车博物馆实施了“一把手工程”,以确立标准化工作在全馆的地位。首先,成立了由馆领导班子组成的“标准化领导小组”。接着,抽调各部门业务骨干,成立了“标准化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的标准培训和编写协助。动员全体员工参与标准编写,举例来说:请讲解员写前、中、后的服务过程,请讲解组长写业务管理、培训及指导等内容。确定工作计划和执行方案,大到五年规划,小到档案材料,全馆所有岗位全部投入到标准化创建工作中,将每一个人的职责形成岗位手册,将每一份制度转化为标准。

3.2 梳理所有服务事项

“标准”不能只写在纸上,仅有白纸黑字的冰冷一面!北京汽车博物馆始终站在观众的角度,从进馆参观的流线开始,对服务流程按照类别和项目逐一梳理,达到岗位全覆盖,涉及咨询、售票、停车、讲解、购物、餐饮等,找出其中的关键点。这当中不仅包括人对人的直接服务,而且包括设备对人的间接服务。另外,在制订岗位工作手册时,根据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三大结构进行编排,以免由于部门设置、人员调整、岗位变动,造成服务事项的混乱、缺失,有效提升博物馆的整体管理水平。

标准用于实践而绝不是“纸上谈兵”。通过了解观众需求,北京汽车博物馆提供了多层次的個性化服务,创新而不张扬,体贴而不唐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讲解导览中特别引入了古代文明与标准发展,使观众生动理解古人的智慧及标准的概念,丰富博物馆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内涵,营造多元文化在博物馆中的交融,为观众带来更好的参观感受和服务体验。

3.3 写我所做,做我所写

所谓标准,就是最佳的作业流程与方法,把这些来自工作中的点滴积累加以总结,那么许多重复性事项就有了指导说明,同样的错误就不会再次出现。因此一个具体的标准不能脱离实际,必须让做此项服务的人写此项服务的标准。不擅长写作没关系,先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然后再逐步提高,经过多次小组讨论,由繁至简,最终形成标准。

3.4 过程无盲点,岗位全覆盖

观众希望得到怎样的服务?通过哪些流程可以满足这些需求?又需要设置多少岗位?配备多少人员?要想让一座大型科技类博物馆顺畅地运转起来,为观众提供基础服务和设施保障的人员占到了博物馆员工总数的80%以上,而从事科普教育、展览策划、文创开发及藏品研究的人员则不足20%。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员工承担的是一些流程化、规律化的工作。但只有优化岗位职责和标准配比,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工作潜能,才能逐步达成“用最少的人、财、物,完成最优质、高效的事”。

3.5 标准化最重要的是执行与改进

为使各项服务规范能够有力贯彻,我们起草了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从而保障服务提供体系的13项服务规范、15项运行管理规范。主要分为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内部机制由标准化工作小组、人事部门定期对服务现场开展联合检查,侧重于操作规范与绩效考评;外部机制体现在观众留言反馈、观众满意度调查、专项观众调查及网络数据采集多个方面,侧重于质量提升和持续改进。

4 结语

作为建立不久的新馆,北京汽车博物馆没有太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但是,如何管理好、运营好、发展好,如何让观众愿意走进博物馆,享受到科普教育文化服务,如何在50 000 m2的建筑物里,实现人、财、事、物、信息的良性运转,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目标。可以说,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北京汽车博物馆在整个行业内率先运用“标准化”这个科学手段,找到了运营管理的抓手。

北京汽车博物馆通过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实现了“处处有流程、事事有标准、物物有人管、岗岗有考核、日日有坚持、时时有创新”的工作机制,将“有问题找领导”变为“有问题找标准”。标准覆盖率达到100%,服务标准成为员工服务的“行为规范”、员工管理的“工作指南”、员工培训的“参考教材”、员工考核的“衡量准则”。同时,上至馆长书记、下至一线员工都编制了“岗位手册”,对每个岗位的职责与权限进行规范,做到有岗位就有职责,有职责就有规范,有规范就有程序,有程序就有标准。

讲好中国故事,将一座博物馆的命运与城市、国家的发展及人民的需求紧密相连。标准化的推广和实践,恰恰是这一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稳定的运行,可以让大家有更多精力和能力用于文化的输出、文明的传播、科普的教育,可以让更多人爱上博物馆、爱上这座城、爱上自己的理想家园。

令人骄傲的是,在全国将近5 000家博物馆里,北京汽车博物馆成为了标准化的排头兵。不过拿一块奖牌、争一份荣誉并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相信,在标准化的建设当中,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体会到“标准是个好东西”,更好地为本馆服务、为观众服务。

“依标准治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博物馆更有温度”,这就是北京汽车博物馆的初心!

参考文献

[1]北京汽车博物馆.通用基础标准体系[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

[2]北京汽车博物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

[3]北京汽车博物馆.藏品管理标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

[4]北京汽车博物馆.财务管理标准及采购管理标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

[5]北京汽车博物馆.安全管理标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

[6]北京汽车博物馆.设备及工程管理标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

[7]北京汽车博物馆.综合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标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

[8]北京汽车博物馆.环境能源交通管理标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

[9]弘博网,北京汽车博物馆.博物馆服务标准化实践指南——以北京汽车博物馆为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

[10]曹楠.科技类博物馆展项研发及运行管理标准化创建及探讨——以北京汽车博物馆为例[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A1):107-112.

作者:杨蕊 戴钰

标准化体系下物业管理论文 篇2:

物业服务企业标准化管理初探

摘要:通过多年来的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实践和系统学习标准化管理知识,深刻体会到标准化对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许多物业服务企业在服务实践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自觉开展了服务标准化工作。例如:许多物业服务企业在服务项目贯彻建设部《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大厦、工业区)标准》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服务等级标准,实际上就是执行行业、地方服务规范。一些物业服务企业贯彻实施ISO9001:2000、ISO14001、OHSAS18001管理体系,实际就是在实施国家推荐标准的服务提供规范。建议这些企业应进一步参照国家《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等系列标准中对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进行系统梳理,理解掌握三者之間的关系,以达到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从而为业主和社会提供优质物业服务。

关键词:服务方法规范化;物业服务企业管理

2018年9月1日,《物业管理条例》实施十五周年,十五年来,在《物业管理条例》的指引下,物业管理行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和可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标准化和服务标准化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依然存在业主对物业服务标准不明确的问题。

1 物业服务标准化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1 1989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是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法,根据制定标准主体不同以及效力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采用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划分方法。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目前,国内物业服务标准化工作在相关层次上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1.2 在国家标准方面,我国在五年前实施的《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了物业服务企业的权利、义务以及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向业主提供相应的服务。但对于物业服务标准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详细规定。许多物业服务企业为提升自身服务水平,通常自愿采用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系列标准,这些标准均属于国家推荐性标准(GB/T)。及至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物业服务国家标准。

1.3 在行业标准方面,建设部先后发布、修订了《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大厦、工业区)标准》,即物业管理行业通称的“国优标准”。由于该标准是对申报参加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大厦、工业区、住宅小区评比的三种类型物业项目的考评验收标准,对未申报“国优”的物业服务企业和项目只有示范性而不具有统一性,因此,只能算作“准”行业标准。

1.4 在地方标准方面,深圳、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城市地方政府先后颁布了住宅小区类物业服务及服务等级评定标准,虽然较好的规范了当地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活动,但是,相关标准无论从系统性还是普及性方面还不能覆盖物业服务的全部内容。而在国内许多其它地区,物业服务标准至今还是空白。

1.5 在企业标准方面,鉴于市场和顾客的要求,以及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现实状况,一些具备一定实力,重视标准化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先后制定发布了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服务标准。这对于促进行业物业服务标准化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对物业服务标准化的认识

2.1 服务区别于产品通常具有无形性。而物业服务既表现为提供劳务形式的无形产品,如秩序维护、客户服务等;又表现为与有形产品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制冷供热、设备运行等。物业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过程与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其质量控制应以服务标准为衡量准则。完整的服务标准体系应包括服务基础标准,服务技术标准,服务提供规范和服务规范组成。服务规范是对顾客可以直接观察和评价的服务特性的统一规定,是企业开展服务工作的依据,是服务质量的评判准则。而服务提供规范是服务提供过程的管理标准,是实现服务规范的保障。

2.2 为了防止企业在制定服务标准时混淆服务提供规范和服务规范,便于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很多物业服务企业在开展服务标准化工作中将服务标准体系划分为服务标准、管理标准与工作标准三个部分,这样更易为企业各级员工所理解。其中服务标准即上面说到的服务规范,包括物业委托管理合同签约双方受委托方的服务承诺,是衡量和判定物业服务效果的准则。服务标准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和主体。

2.3 管理标准是对服务标准化体系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是实现服务承诺所制定的物业服务标准的措施和保证。涉及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策划与创新、质量管理、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环境管理,信息管理等与服务标准相关联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2.4 工作标准是实现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的手段。主要指在执行相应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时与工作岗位的职责、岗位人员基本技能、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检查与考核等有关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共同构成服务提供规范。

2.5 物业服务标准的制定是依据顾客服务需求和法规要求,从服务的过程中找出共性的规则,对服务实际与潜在的问题作出统一规定,供共同和重复使用,在预定的服务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的过程。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对物业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标准化原则和方法的运用,就是物业的服务标准化过程。

3、物业服务企业实施服务标准化的思考

3.1 随着企业标准化管理思想的引入和社会化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市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而专业化程度往往表现为管理标准化基础上的服务差异化。市场上标准化的物业定制服务增多,物业项目服务标准化,标准系列化、模块化和组合化成为趋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由原始的抢占市场份额、建立关系等向产品服务创新和专业优势转化。

3.2 一些优秀物业服务企业的优势由专业化的行为转为特殊化的服务标准,企业通过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将多年来形成的稳定和超前的专业化管理、制度、服务、市场观念和标准转化成员工的行为,以不断改进创新而巩固专业领先能力,从而促进企业规模化发展。这不仅是企业在当今社会发展阶段对业主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企业能否获取市场得以生存发展的要求。

4结论:

通过多年来的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实践和系统学习标准化管理知识,深刻体会到标准化对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许多物业服务企业在服务实践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自觉开展了服务标准化工作。例如:许多物业服务企业在服务项目贯彻建设部《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大厦、工业区)标准》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服务等级标准,实际上就是执行行业、地方服务规范。一些物业服务企业贯彻实施ISO9001:2000、ISO14001、OHSAS18001管理体系,实际就是在实施国家推荐标准的服务提供规范。建议这些企业应进一步参照国家《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等系列标准中对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进行系统梳理,理解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从而为业主和社会提供优质物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熊梦琴.企业标准化常用文献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2〕王忠敏.标准化基础知识实用.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年11月

作者:路瑶

标准化体系下物业管理论文 篇3:

新常态下物业服务企业标准化发展策略探究

摘 要: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物业管理企业愈来愈需要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不同类型的物业项目也纷纷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在对物业项目进行消费的同时, 也对于物业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建立物业服务管理标准化的目的就在于,可以对物业服务的各个方面,比如规划、管理等,进行标准化、统一化的管理,可以在管理质量、企业收益、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不断改善,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外在需求。

关键词:物业服务;总体目标;标准化发展;工作效率;业务水平

近年来,物业服务企业不断改进创新,巩固专业领先能力,提供新的、技术含量较高的管理服务内容。物业服务企业即将迎来良性竞争的快速发展时代。物业服务的标准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升企业的业务水平,基于此,本文首先说明了物业服务企业标准化发展的总体思路,然后重点分析了物业服务 企业标准化发展的具体策略。以便可以进一步提升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水平。

1 标准化在物业服务中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物业服务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物业管理部门, 在日常的工作中, 需要经常与其它部门进行分工与协作。如何进行有条不紊的合作, 保证整个管理过程的高效运转, 就成为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无疑可以很好地应对这样的难题, 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与标准化操作, 可以有效地避免互相推诿、效率低下的情况出现。

1.2有利于提升物业服务企业的业务水平

物业管理的质量需要通过一定的标准进行约束。所以, 物业企业应当通过多种手段, 来降低出现质量问题的因素, 达到提升管理质量的目的。

2 物业服务企业标准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物业管理是指业主对区分所有建筑物共有部分以及建筑区划内共有建筑物、场所、设施的共同管理或者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其他管理人对业主共有的建筑物、设施、设备、场所、场地进行管理的活动。物权法规定,业主可以自行管理物业,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它管理者进行管理。物业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物业管理是指业主委托物业服务企业依据委托合同进行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活动。广义的物业管理应当包括业主共同管理的过程,和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它管理人进行的管理过程。

2.1总体目标

建立物业服务管理标准化的目的就在于,可以对物业服务的各个方面,比如规划、管理等,进行标准化、统一化的管理,可以在管理质量、企业收益、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不断改善,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外在需求。通过系统化地分析物业服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可以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便于从资金、管理制度人才储备等多个方面进行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它直接关系到物业企业的战略发展。

2.2 主要任务

第一是不断完善与物业服务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二是建立物业服务的标准组织结构,第三是保障物业标准化管理工作改进过程的资金投入,以国家的资金投入为主,多种资金进行共同参与;第三是加强对物业管理标准化的宣传,不断建立高效的信息收集分析与反馈

机制;第五,不断开展物业标准化的研究工作。

2.3 体系优化

物业服务标准化运行机制主要通过体系的构建、评估与优化三个方面得以体现。首先是对整个物业管理服务体系进行优化,比如,使用新的标准来代替旧的标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最优体系,第二是对于内部结构进行多角度地分析,内部结构是否高效地运转,直接影响着标准保障体系作用的发挥。不同层级的保障体系按照自身设定的优化目标,不断改进,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

3 物业服务企业标准化发展的具体策略

3.1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

第一是加强体系建设,对于整个物业服务标准的审批流程需要进行梳理,规范物业服务标准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与流程,第二是在学术界加强对于物业服务标准化的研究,为整体的物业行业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证研究。第三是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强对于物业服务标准化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制定适应物业行业长远发展的规划,引导物业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3.2 完善实施推广体系

第一,组织领导体系。物业服务标准化组织领导体系中包含如相关的技术委员会企业与事业单位等。其中,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应当加强物业行业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为标准的建立与实施提供技术支持,主要有物业服务政策的制定与研究综合标准的建立等。

第二,法治保障体系。物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物业行业的相关研究与行业组织的交流与沟通,不断完善物业行业标准配套的相应法规,同时加大对物业标准化工作的资金投入,并且建立完善的经费投入机制,从制度上与资金上来保障物业行业标准化的推进,同时也需要在人才的培养与储备、研发等方面,促进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科研机构等的积极参与。

第三,人才培养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应当加快《标准化工程师》的职业资格的认定,针对当前物业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与人才储备。同时,物业行业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也应当与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持续发展,吸引|优秀的人才参与到物业标准化工作的推进与实施中来,为他们职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第四,经费筹措机制。物业行业标准化工作的进行、人才的引进、科研水平的提高资金的投入密切相关。为保障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首先应当加强合理的预算,并且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方渠道共同参与的局面。同時也应当加强投资的科学决策,完善相关的监督制度。

第五,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来推动物业行业的标准化工作的进行。对于那些创新能力强的企业,通过强有力的法律保护,保障其经济收益,也可以不断地激励企业持续进行创新活动,并組主动地去推进企业管理的标准化。从政府层面来说,也应当不断加强监督与评估服务的管理水平,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与参与,比如政府的严格监管、积极的政策制定、相关科研机构与行业组织的参与、媒体的宣传等来构建物业服务标准实施信息的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高文田,崔学军.物业服务标准化发展之路[J].住宅与房地产,2016(Z1).

[2]李昕红.物业服务标准企业标准化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4(14).

[3]李靖.迁徙物业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方向[J].山东工业技术,2014(21).

作者:王建

上一篇:多传感器信息技术管理论文下一篇:造船企业生产计划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