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生态理论论文

2022-04-18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尽管政府加大了对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经费的投入,但随着“双一流”战略的实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教育经费投入与建设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本科院校生态理论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科院校生态理论论文 篇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调查与思考

[摘 要]转型发展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作为客体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完整过程的认识,包括转型发展认识、转型发展体验、转型发展监控3个维度。文章采用自编问卷对全国62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进行調查发现: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基本共识;民办院校在情感体验方面更认同转型发展;民办院校在自我监控方面更能自主转型发展;转型发展意识不存在院校层次差异。

[关键词]转型发展意识;转型发展认识;转型发展体验;转型发展监控

[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7.001

一、引言

为解决当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满足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刚性需求,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能力,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中央及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然而,“理想的高等教育组织变革,并非是‘自上而下’的行政管控逻辑驱动的结果,而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产物”[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学校要善于行使自己的权力,承担相应的责任,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因此,转型发展无疑需要充分发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主体意识与能动作用。高校在自我发展过程中,首先要通过自身的对象化实现对本校的客观认识和评价,明确认识本校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不足等,才能达到以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发展自我的目的[2]。对于转型发展,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同样需要对自身进行认识、体验与评价,这就是转型发展意识。转型发展意识包括转型发展认识、转型发展体验、转型发展监控三个维度:转型发展认识是转型发展意识的认知成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自身转型优势与困难、方法与途径、过程与阶段的认识分析与评价;转型发展体验是转型发展意识的情感成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基于转型发展认识引发的内在态度与倾向;转型发展监控是转型发展意识的意志成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自身转型发展的控制与反思。转型发展意识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做出转型发展决策、把握转型发展时机、控制转型发展过程以及提高转型发展效果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1.半结构化访谈。课题组利用参加全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联盟会议的机会,对12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长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内容包括:(1)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请问,你如何看待高校转型发展?(2)对于转型发展,不同院校持不同态度,您所在高校持什么态度?(3)转型发展有多种路径,您所在高校倾向于哪一种?(4)转型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和困难,您认为最大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5)有人认为,转型发展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身就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无须转型,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访谈对象皆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长(表1),其中包括河北省3位校长、河南省2位校长、江苏省校长、安徽省2位校长、四川省2位校长。访谈伊始,向访谈对象说明目的和内容,经同意后,进行了录音。

2.问卷调查。基于文献研究以及半结构化访谈,课题组初步确定了问卷的结构:转型发展认识、转型发展体验以及转型发展监控3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10个题目。为了保证问卷的效度,采用专家评判法(包括南京师范大学1位统计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1位心理学教授、徐州工程学院3位教育学教授以及江苏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3位校长)对问卷进行审查、修改、评判。最后,问卷定为20个题目;其中,“转型发展认识”维度6个题目;“转型发展体验”维度9个题目;“转型发展监控”维度5个题目。问卷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高校基本信息,包括学校层次、隶属关系2个题项;第二部分为问卷正文,共20个题目,题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1”代表“完全不同意”“2”代表“不同意”“3” 代表“不确定”“4”代表“基本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问卷数据统计采用 SPSS 19.0软件,将每份问卷作为一个案例,将量表中的每个问题作为变量,答案以不同分值录入计算机形成数据库,最后统计出来的数据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现。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全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课题组在全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联盟理事会的指导与帮助下,利用参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联盟会议(石家庄会议、常熟会议)的机会,采用集中发放问卷的方式,向石家庄学院等362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共发放424份调查问卷。因学校通常派出几位领导参加联盟会议,故收到重复问卷42份,另有17份问卷回答不完整,11份问卷都只选择“C”选项,不符合要求,予以剔除,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54份。

三、研究结果与结论

(一)研究结果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现状描述。转型发展认识维度得分越高,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越能够深刻理解转型发展的意义,明晰转型发展的困难,把握转型发展的路径;转型发展体验维度得分越高,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从情感上认同转型发展;转型发展监控维度得分越高,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于转型发展进程与阶段的自主性越强。由表2可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意识均值为89.52,标准差为14.62,这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具有较强的转型发展意识,但院校间存在较大差异。转型发展体验维度标准差较大,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于转型发展的情感体验迥然各异。转型发展监控维度标准差较大,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于转型发展的自主性存在差异。

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办学层次比较(表3)。在我国,虽然许多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也隶属于地方政府,但它们大都具有较为悠久的办学历史,不属于新建本科院校的范畴。当然,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往往也自视较高,不会自降身份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队伍,所以,调查对象中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的身影。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本科高校及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转型发展意识进行差异检验发现转型发展意识不存在显著差异,转型发展认识、转型发展体检、转型发展监控3个维度也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隶属关系比较(表4)。关于学校的隶属关系,有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市属高校、省属高校及部(委)属高校之分,学校不同隶属关系决定了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及办学经费的充裕程度。部(委)属高校不属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范畴,因此,调查对象只包括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市属高校及省属高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于不同隶属关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进行差异性检验,发现:在转型发展意识总分方面,民办高校与市属高校、省属高校均存在显著差异,市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差异不显著;在转型发展认识维度,隶属关系差异不显著;在转型发展体验维度、转型发展监控维度,民办高校与市属高校、省属高校均存在显著差异,市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存在显著差异。

(二)研究结论

1.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基本共识。由表2可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认识维度平均得分较高,标准差较低;由表3可知,不同隶属关系院校间在转型发展知识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不同隶属关系院校以及不同层次院校都非常关注转型发展,能够理解转型发展的意义,能够明晰转型发展的困难,能够把握转型发展的路径。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基本共识。转型发展的雏形最早来源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为了落实《纲要》精神,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提倡、鼓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加快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试点高校的主要任务、配套政策措施以及工作推进机制等内容。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编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启动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十三五”期间拟投入50亿元,支持一批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本科应用型试点高校加强实习、实训、实验设施建设,扶持打造一批位居全国前列、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也相继出台了鼓励政策,引导、促进、支持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3]。在政府政策密集出台、积极引导的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联盟与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两大民间机构也非常活跃,通过论坛、会议、试验与研究等丰富多彩的工作形式,帮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认同转型发展理念,理解转型发展意义。

2.民办院校在情感体验方面更能认同转型发展。民办高校是指由社会企业、事业组织或公民个人利用非财政经费进行投资兴办的高等教育机构[4]。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5]。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二者存在差异,但都属于利用非财政性经费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本研究把独立学院纳入民办高校范畴。陈新民认为,新建本科高校对待转型有“积极参与”与“观望或抵触”两种态度[6]。由表4可知,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在转型发展情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学院更认同转型发展。主要原因如下:首先,从办学定位来看,基于自身条件、办学性质、生源特征等多种因素考虑,民办院校从办学之初就定位于“应用型”“技术型”,强调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虽然没有提出转型发展,但却一直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国家关于转型发展的政策与其办学定位与发展方向基本一致。其次,从学校性质看,民办院校属于非财政经费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对于办学质量的考核更加市场化与公平化,如果民办高校不能适应市场结构调整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招生与生存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对于转型发展,民办院校没有等、靠、要的资本与条件。再次,近年来,民办高校吸引了大量行业优秀人才,其教师队伍不乏优秀企业界人士,这些同时拥有高学历、高职称、丰富实践经验的 “双师型”教师为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师资保证。当然,民办高校认同转型发展还有一个“私心”:希望能够在转型发展的改革浪潮中获得更多有利资源与优惠政策。如得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专项资金及转型试点高校特殊支持,希望政府改变现行对高校的财政拨款方式,按学校类型确定财政拨款标准[7]。

3.民办院校在自我监控方面更能自主转型发展。与民办院校相比,公办院校有许多优势,如,办学经费相对宽裕。《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拔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教育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保证国家兴办的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再如,师资队伍相对稳定,公办院校的光环可以吸引许多优秀师资加盟。但由表4可知,民办高校与市属高校、省属高校在转型发展监控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与民办院校相比,公辦院校转型发展自主性较弱。公办院校转型发展自主性较弱有多种原因:首先,转型发展有两种可能。培养质量提高,社会声誉良好,综合排名提升,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功,这是国家、政府以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皆大欢喜的理想结果;另一种结果则可能恰恰相反,人才培养质量每况愈下,社会声誉令人堪忧,综合排名急速下滑。前景理论的“损失规避”认为,面临同等获利机会的时候偏向于风险规避[8]。对于多数公办院校而言,对于第二种结果的担心远超于对于第一种结果的期待,故在转与不转的决策中偏向风险规避。其次,虽然《高等教育法》规定了“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订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这些权利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有效行使。国家与政府仍然“以计划、指标、项目乃至指令的方式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实现高校转型的运动式治理,彰显国家视角的超强合法性及其资源配置与动员能力[9]。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集权化办学模式,严重弱化了大学主动求新求变的适应性发展能力和竞争淘汰意识,把大学变成了政府羽翼下的“温室花草”[10]。相反,民办高校则不会选择风险规避,他们处于高等教育结构的底层,面临办学经费不足、生源质量不高、师资队伍不稳等各种压力,对于他们而言,惟有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4.转型发展意识不存在院校层次差异。我国高等学校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学科类型,可以划分为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财经院校等类别;按照国家支持力度,可以划分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高校及学科建设高校、中央部委属高校和地方属高校等;按照学位授予权限,可以划分为博士学位大学、硕士学位大学、普通本科院校等。本研究仅对不同层次高校转型发展意识进行比较。由表3可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在院校层次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缘于三方面原因:首先,在本次调查中,仅有29所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与学士学位授予权高校相比,数量太少,难以满足统计的数量要求,因此差异不显著;其次,绝大多数高校属于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范畴[11],即使有些高校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但这些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不关注转型发展,不愿意转型发展,我们没能获得学校层次对于转型发展意识影响的真实数据;再次,本研究中,硕士学位授予权院校与本科院校属于同一层次高校,通过访谈得知,这些高校虽然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但均为专业硕士学位,他们有自知之明,没有把自己定位于学术型高校的范畴,仍然关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因此,转型发展不存在院校层次差异。

四、意见与建议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是一个多维结构,包括转型发展认识、转型发展体验、转型发展监控。转型发展认识是基础,转型发展体验是动力,转型发展监控是保障,三者有机结合构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

(一)明确认识误区,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认识

研究表明,转型发展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识。但对于转型发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仍然支持者众、行动者寡,这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于转型发展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认为“转型即办职教”,本科院校一直处于普教系统,普教系统看不起职教系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把应用型本科当做打通职业教育体系断头路的重要环节,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讲,心理上无法接受从普教转向职教的事实;再如,认为“转型即倒退”,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从职业院校升格而来,为了摘掉职教帽子,摆脱职教影子,通过多年的努力,终于走上以综合性高校为目标的发展道路,现在再重新回到职教体系,认为这是对以往努力与成绩的否定,是办学层次的倒退,自然会产生抵触心理。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该明确并摒弃这些认识上的误区。转型发展意味着从象牙塔学术型人才培养走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根据社会需求,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整体改革[12]。

(二)建立分类评估,强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体验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一个特殊称谓,新建的时间界定是指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地方是高校隶属关系的划分,属于省、市地方管辖;本科院校指进行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分为公办本科院校和民办本科院校。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三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那么,与之对应的高校分类有哪些?我们无从而知。应用型高校的概念是一个舶来品,它强调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那么,作为一个分类标准,与应用型高校相对应的高校是哪些?德国有综合大学、总合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神学院、行政管理学院和应用科技大学七类[13]。我们国家对应的是哪些大学,我们还没有见到国家的有关政策与说明。这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之转型的方向应用型高校只是一种称谓,还不是一种分类,国家虽然提出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但并没有从宏观角度设计好分类及评估标准,缺乏办学标准及评估评价体系。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难以找到存在感与归属感,难以产生转型发展的动力。《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充分发挥评估评价制度的导向作用,以评促建、以评促转,使转型高校的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更加对接社会需求、更加符合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因此,建立分类评估标准与体系,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此外,政府還应认识到,构建的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评价体系和评估制度,不仅应考虑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特殊性,还应考虑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分类的复杂性。因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阵营本身也存在诸多差别,如公办民办差异、隶属关系之分、培养层次之别,等等。

(三)拓展经费渠道,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自主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都属于省、市地方政府,以地方政府的政治权力为主导,给予全额或绝大部分财政拨款。依据伯顿·克拉克的“三角协调模式”及相关修正理论,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容易受到行政管控制度逻辑的支配。部属高校财政拨款高于省属高校、省属高校中重点高校多于普通高校、普通高校高于新建本科高校。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经费短缺,校长常常为学校“柴米油盐酱醋茶”发愁。与传统本科院校相比,应用型高校对实验教学设备、实践实训基地的要求更高。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长期面临经费短缺的问题,与老牌二本院校获得的经费支持没有可比性,更不用说与“211”“985”高校相比[14]。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态度及行动主要依据国家对于转型高校的财政拨款制度。为了激发高校转型内生动力与活力,国家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以政府为经费投入主体,在转型发展试点阶段,采取项目驱动的方式,国家及地方政府分担经费承担比例,对于试点高校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鼓励一部分高校率先转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转型发展成熟阶段,科学核算不同学科、专业生均经费及财政拨款标准,全额拨付转型后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经费;在转型发展完善阶段,鼓励行业、企业、协会及社会募捐,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15]。随着办学经费渠道的拓展与畅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经费逐渐摆脱对政府的过度依附,不断扩大办学自主权,实现大学自治。

五、结语

当下,“应用技术型高校”与“双一流高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两个高频词汇,颇有韵味的是,高等教育研究者似乎心领神会,从不把二者混为一谈;分属两个阵营的高校成员也配合默契,进入双一流名单的高校没有自降身份,非把自己委身于应用技术型高校阵营;栖身于应用技术型方队的高校也没有不自量力,非要向“双一流高校”努力奋斗不可。这种现象是否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惟有转型发展一条道路可供选择。事实并非如此,对于转型发展,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态度各异,主动实践者有之;徘徊观望者有之;怀疑抵触者有之;不置可否者有之,产生这些态度与体验并非无缘无故,而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存在差异使然。当下,新建地方本科院转型发展意识主要取决于国家关于转型发展的有效政策,如果国家能够充分考虑新建地方本科院的层次、类型、隶属关系等差异,从高校分类、发展定位、教学评估、办学经费、招生培养、校企合作等各个方面进行宏观设计,积极创造一个有利于转型发展的外在环境,也许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顾虑,提高转型发展意识,激发转型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9]姚荣.行政管控与自主变革:我国本科高校转型的制度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29-34.

[2]高建勋.试论我国普通高校自我发展的运作机制[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05-111.

[3]陈昌芸,侯长林.地方高校发展转型的涵义及出路——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6(22):72-78.

[4]陶咏梅,胡兴启.民办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风险与途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3):135-137.

[5]余锡祥.江西省独立学院立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研究[J].理论导报,2014(5):44-46.

[6]陈新民.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分歧与共识[J].教育发展研究,2015(7):18-22.

[7]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EB/OL].http://wenku.baidu.com.

[8]梅波.行业变更是急功近利還是高瞻远瞩?——基于 “损失规避” 假说和管理者私利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7(10):96-106.

[10]李国仓.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热潮下的冷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6(4):72-78.

[11]王志蔚,王妍妍.江苏应用型本科高校领先发展的政策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7(21):68-72.

[12]魏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历史演进、职能重构与机理审视[J].大学教育科学,2016(2):28-32.

[13]冯建超,李文冰.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中国行业特色院校之比较[J].职教论坛,2013(2):53-58.

[14]张千友.新建本科院校: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挑战与应对[J].职教论坛,2014(21):14-18.

[15]王宾齐.关于政府、大学和社会三角关系的定量研究假设——对伯顿·克拉克“三角协调模式”的物理学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3-16.

(责任编辑:刘宇)

Key words: consciousness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cogni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monitoring第7期2019年7月

现代教育科学Modern Education Science

作者:钱兵

本科院校生态理论论文 篇2:

“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经费管理探讨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尽管政府加大了对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经费的投入,但随着“双一流”战略的实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教育经费投入与建设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为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在“双一流”建设大潮中稳步发展,需要抓住政策机遇,提高经费收入总量;建立经费投入优先机制,重点资助优势和特色学科发展;实施经费投入动态管理,强调效益优先。

关键词:教育经费;管理;本科院校;特色学科

地方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地方院校自身的特点,教育经费投入一直远远落后于中央部属高校。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经费筹措渠道主要来自于财政收入、市政府贴息、教育事业收入、教育贷款、社会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学校主体作用,加强校企合作、以基金形式建立高校学生资助经费投入[1],以及建立发展高等教育债券募集资金[2]等途径增加经费投入,充分反映了地方本科院校在资金筹措上寻找新渠道。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凸显政府将重点加大对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投入,推动优势学科的快速发展,同时“双一流”建设的号角给地方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教育经费的投入是高校发展的基础,地方本科院校经费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地方本科院校在“双一流”建设大环境下,如何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转变资金投入模式,构建教育经费的投入长效机制,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和科学管理对实现自身快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经费收入管理情况

1.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呈递增趋势,但增长率放缓。地方普通高等本科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经费的支撑。通过对2010—2017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湖南省地方普通高等本科学校自2009—2016年教育经费总收入呈上升的趋势。其中,2011年增加的幅度最大,是2010年的1.47倍,2016年的教育经费投入达到171.75亿元是2009年的2.04倍,但是2012—2016年增长率仅为5.3%,其增长的速度放缓。2009—2016年间,政府投入从28.72亿元增长到94.77亿元,其增长率达230%,而非政府投入从55.47億元增长到76.97亿元,增长率为38.7%。这主要受益于2010年发布的《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6年《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三五”规划》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经费投入确定了目标,各项制度确保了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呈现上升趋势。

2.教育经费收入结构主体发生变化,由过去非政府投入转变为政府投入。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经费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政府投入和非政府投入(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捐赠、事业收入、其他教育经费)。2009年和2010年湖南省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经费收入中政府投入分别占34.1%和37.1%。而在2011年二者基本各占一半,2012—2019年政府投入经费占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经费总收入53.9%~58.9%。在此期间,非政府投入的比重降低,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较强。由此可见,2011年是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经费收入结构变化的分水岭。2009—2016年间学杂费占非政府投入的65.6%~71.3%,反映了地方本科院校中学杂费是非政府投入的主体,而社会捐赠在2009—2016年期间投入为513.6万~5 467.7万元,平均大约2 783.9万元,仅占非政府投入0.41%。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经费由政府投入为主的格局已经形成,充分体现了政府办学。

3.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经费收入远低于中央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渐加大,但对不同类别的学校差异明显。教育经费的投入直接影响教育经费的支持,因此,通过生均财政预算支出和生均经费支出这两个指标反映地方本科院校与中央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地方本科院校和中央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生均财政预算支出差异明显。2009—2016年湖南省的中央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从14 117.84元增加到26 775.55元,而地方本科院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从6 530.42元增加到13 849.38元。中央属本科院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基本上维持在地方本科院校的2倍,2016年生均经费相差12 926.17元。地方本科院校受到政府的投入力度远远低于中央属本科院校。2016年中央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生均经费支出为43 760.72元,而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均经费支出仅为22 072.69元。可见,地方本科院校在政府投入方面还有其他途径的收入经费远远低于中央属本科院校。

二、“双一流”建设为地方本科院校经费管理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1.“双一流”战略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经费收入途径提供了新思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明确要破除身份固化,促进公平竞争,注重特色发展,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鼓励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一流”建设路径[3]。2018年由湖南省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研究并批准的湘教通[2018]469号文件公布的湖南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项目名单可以看出,有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特色学科仅有一个,但是并不意味着这种格局是固定的。“双一流”建设指导思想并不是均衡发展,而是对优势、特色学科重点扶植优先发展。然而,地方本科院校是为地方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专业化社会组织,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智力支撑点。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瞄准所服务区域、行业的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按区域需求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形成特色专业集群;推动横向科研项目的开展和科研成果转化,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让知识与科技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在产学研一体化中,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发展[4]。地方本科院校在一指导思想下,要转变观念,改变过去过于依赖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要不断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开展科技联合攻关不仅可以获得教育经费支持,同时推动了学科建设与发展。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就可以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可以进入下一轮竞争特色学科或一流学科的评选,从而获得建设经费。

2.“双一流”建设使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经费收入与建设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在“双一流””建设的大环境下,地方本科院校将建设目标定为地方高水平大学。要建设高水平大学无疑将要在基础设施等硬件和软件上加大投入。基础设施的完善、图书资料的增容、教师队伍的提升、教学资源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经费的投入。在举国上下进行“双一流”建设大潮中,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经费收入与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才之争,增加了教师队伍建设费用。“双一流”建设大潮使得智力资源的竞争显得更加突出。众所周知,结构合理高水平的师资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有力保障。虽然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生态远落后于部属院校,但还是通过不同方式努力争取优秀人才。从2019年地方本科院校出台了系列人才招聘方案,2019年某地方本科院校引进博士的安家费从2017年的17万~25万元提高到48万~60万元,这些举措充分显示了各地方本科院校争夺人才的决心和力度。这无疑增加了学校的经费支出。第二,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升格的院校,在平台保障和硬件设施等无法满足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内在需求,需要投入大量的建设经费。第三,缺乏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因此在承担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大课题方面缺乏竞争力,难以获得资助而减少了教育经费的收入。由于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窄[5],政府的投入有限,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经费收入与建设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3.“双一流”建设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经费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地方本科院校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表现如何,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争取和利用好教育经费,使其发挥最大效益。自2011年以后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经费投入主体由过去的非政府为主转换为政府为主。但是,政府投入量基本上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政府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投入增加的幅度有限,如果地方本科院校仍然维持过去的收入结构,那么教育经费收入与建设需求的矛盾难以化解。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要有经费紧迫感、危机感,在国家信贷紧缩的环境下,只有靠自己谋出路,开源节流,积极争取国家相关专项项目和资金支持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同时,根据“双一流”战略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优势学科和关键建设上,确保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优化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经费管理的策略

1.抓住政策机遇,提高经费收入总量。尽管近几年政府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但地方本科院校经费严重不足与经费需求大的矛盾在一定时间内仍然突出。“双一流”“内涵式发展”和“轉型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推动着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全面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完善政府、高校、社会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这一方案明确指出,地方本科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深化与企业开展合作。通过校企合作,不仅可以增加学校的科研经费资助,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降低学生的实习教育成本,间接地增加学校的收入。另外,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那么科研对接地方需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科研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科研效益。通过PPP等融资模式扩大社会合作,发挥校友会作用,吸纳校友捐助、社会捐赠,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增强自身发展活力。

2.建立经费投入优先机制,优先资助优势和特色建设学科发展。根据“双一流”战略指导思想,突出优势学科的重点建设,而不是各个学科均衡发展。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经费投入机制,确保现有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建设资金得到保障。首先,优先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提高师资质量。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一流师资,优先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经费的投入,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投入是一流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的先决条件。其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建设理念,优先加大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建设经费投入。地方本科院校各个学科发展参差不齐,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不明显,需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制定资源配置方案的要求,结合自身资源特色与地方需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行精准定位,确定重点扶植发展对象。在经费投入上可以抓住少数几个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投入,支持的学科方向必须体现在本学科领域发展的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以激发学科生态动力,提高学科竞争优势[6]。最后,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的投入。人才的培养是高等院校的基本任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地方本科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探索了许多行之有效模式。其中,创新人才实践基地建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可以服务于教学实践,同时也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和就业的重要场所。

3.实施经费投入动态管理,强调效益优先。“双一流”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从过去“管理大学”到“经营大学”的转变。在经费投入上“以绩效为杠杆”的绩效评价机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公平竞争,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7]。这种竞争投入机制需要加强对经费使用的全方位管理与监控,确保公平竞争。“双一流”背景下,全面推行以“项目为主体”教育经费投入模式,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强和改进项目经费预算论证,定时进行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同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教育经费规范使用、发挥效益。建立投入经费的效益评估奖惩制度,对经费投入实施动态管理,充分发挥竞争效应。

参考文献:

[1]  董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4.

[2]  刘洁,吕宜之.国外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方式的发展趋势及经验借鉴[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62-65.

[3]  汪涛,李尧远.地方高校的“一流”建设:机遇、挑战与方略——基于“双一流”战略的视角[J].新西部:理论版,2017,(4):121-122.

[4]  赵君.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发展[EB/OL].人民网,2017-12-11.

[5]  谢玉龙.地方院校融资开拓及财务管理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18):201-202.

[6]  李成学,潘艳莲,郭建芳,等.“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8,(6):13-15.

[7]  李斌琴.“双一流”建设中地方高校管理要实现“四个转变”——基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8,(3):71-78.

[责任编辑 陈 鹤]

作者:谢玉龙 李芳 罗军

本科院校生态理论论文 篇3:

主体性教育视野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浅思

[摘 要]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离不开主体(学校自身及师生)及其实践活动。文章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主体迷失的主要表现,倡导主体性教育以破解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指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评估监督和项目驱使这“两手”,用好两支“专业化”队伍,摆正教与学的关系。

[关键词] 主体性教育;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人才培养定位是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前提。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开展校企合作育人,有效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就必然要发挥主体能动性,对自身专业结构、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及内部管理体制等已有的内容和形式做出调整、补充或改造。主体性教育是大学本原特征。在主体性教育视野下,透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思考脱困的对策,其意义不言而喻。

一 主体性教育理论及其应用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应体现主体性教育的特征。华南师范大学黄崴教授认为“主体性教育理论是一种时代的哲学,是本体的、价值的和实践的,促进着中国教育思想和实践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并在回顾评析中提到“王道俊、郭文安二位先生从教育过程的角度,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或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同时认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过程和教育管理本身要有主体性。”[1]

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养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的理念受到了广泛关注,对其认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主体性教育理论在中小学教学及管理改革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主体性教育理论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应更能体现其特点和生命力。

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在社会、经济、文化、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第一,从理论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科学人才观表明,人人都可以成才,人人都可以做贡献。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大众化教育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重大使命,不仅承担着扩大人才资源总量的任务,而且实现了人才结构的优化,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从历史看,地方本科院校是教育规模扩大的产物,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区域政府、行业、企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是否存在泾渭分明的界线?目前,对地方本科院校要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与老牌院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职业院校培养的职业型人才等的认识就是个难题,实践中更是出现混乱的局面。第三,从自身发展看,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面向行业或区域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量与质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在现实中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在培养目标、课程设计、课程教学等方面相互渗透,丰富多彩、错综复杂,培养人才类型这种知识智力活动的质量互变表现得异常复杂,难以精确把握。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办学主体,只有立足自身实际,明确自身战略定位,尊重现有学生的生源与结构,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求发展,主动面向行业或区域办学,才能实现错位发展。各地方本科院校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位置,解决各自区域或行业所遇到的不同问题,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方能平衡并可持续发展。

总之,地方本科院校无论是从学校自身办学主体地位、教师教学主导、学生学习主体,都与主体性教育理论很贴切。在地方本科院校引用这个概念,可帮助我们认清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类主体迷失所造成的怪象,并可在主体性教育理论指导下,探讨应对之策。

二 主体性教育视野下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问题探析

目前,各新建本科院围绕如何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纷纷展开了论证与行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实行学分制、选修制等,但在实践中,这些改革并没有预想的那样在整体上改变新建本科院校的面貌。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乱象,在主体性教育视野下,我们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主体迷失,具体表现主要为地方本科院校自身主体迷失、教师主体迷失、学生主体迷失。

1 院校自身主体迷失

地方本科院校不可能被动地接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估或管理而提高。从宏观上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应是地方本科院校。教育部把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为对地方本科院校评估的导向,力图破解千校一面的局面,引导新建院校在各自的位置上特色发展。这种质量问责的外在压力一定程度上触动了地方本科院校。同时,教育部、教育厅等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项目,“引诱”地方本科院校朝政府既定目标行进。“而中国大学正面临‘大一统’思想的困惑,正需要走‘和而不同’的发展路线”。[2]各地方本科院校也正在谋求“和而不同”的发展路线。但总体上看,地方本科院校自身改革的动力还不够,尚未真正走上内涵式自主发展道路,主体性地位还没充分显现。主要表现在专业退出困难,专业新增靠“平衡”。地方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林立”,未充分尊重学科专业发展特点,每年的专业设置、调整中部门利益博弈激烈,专业退出有制度难执行。现有新专业设置管理体制下,权力并未完全下放给高校,每年高校实际上高校通常只能增设1~5个专业,这不到5个专业的配额,20多个二级学院争夺,尽管学校通常要求二级学院要对新办专业社会需求情况进行调研,但通常流于“文字游戏”,不少二级学院难免仅仅从有利于招生这一重要指标入手,盲目争办一些“热门”专业。学校层面也会从各二级学院间利益权衡角度考虑,做出选择。这导致专业的产业适应性差,很难形成竞争优势,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专业建设与企业建设发展不紧密。新建院校举办应用性本科专业最缺的就是师资和硬件设备、教学实习基地,高校和企业两者的紧密联系,能够产生巨大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但事实上,考察多数新建本科院校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我们发现,依托企业优势建设专业并未成为地方院校的普遍共识。

2 师生主体迷失

“社会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因而考察社会历史不能离开人及其活动。”[3]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主要职责,是其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考察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也不能离不开置身其中的人(教师、学生、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等)及实践活动。地方本科院校存在教师数量不足,层次不高,学习培训、科研等机会少,教职工生活困难,工作量大、学生起点低、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地方本科院校高级行政人员掌握着过多的教学评价权、科研项目分配、管理权等,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表面呼喊教师是主体,实际是从属的怪象。从教学与其它职能的关系看,在商业盛行的氛围里,科研是名之所在,社会服务是利之所在,个别教师无心教学,教学严重被边缘化。从师生关系看,教师是高教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与提供者,学生是高教产品与服务的消费者,面对学生逃课、作弊等不诚信行为,教师不敢或“懒得”批评学生。师生本应互信互爱的关系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在以往的历史上也以不同的形式上演过。师生对课堂教学质量均负有责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师生在教学关系中又一次双重迷失,地方本科院校已面临严重的课堂教学质量危机。总之,地方院校教师、行政人员、学生表现出来的种种直观的乱象,从主体性方面去理解,归根结底是师生主体迷失造成的。

三 主体性教育视野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策略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体迷失现象,从主体性教育视野出发,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与师生层面都需努力“拨乱反正”,正心诚宜,各安其位,齐心戮力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1 理清政校关系,善用评估监督和项目驱使,助推转型发展

一方面,要建立起地方本科院校与国家各级教育评估机构相互间的信任感。评估、认证不是为结果,而是为改进。评估、认证是管理,更是服务。目前,国家教育评估机构还是挂靠在教育部之下,非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部门,独立性还不够强,更多的是代表“国家”,替“国家把关”,对上负责,一定程度上还带有官本位思想,而为院校发展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评估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有限。国家教育评估机构起到了衔接政府与院校的桥梁作用,但培养政府与院校间信任感的作用还需继续加强。另一方面,包括教育、科技、财政、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可统筹规划各类项目,综合着力于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要对项目的类型、数量、申请方式、建设内容、验收形式等进行科学规划,通过项目提供的“草”,驱动地方本科院校这头“牛”主动地、有效地去开垦校企合作、转型发展这块“地”。

2 加强院校研究,走内涵式自主发展道路

地方本科院校是自主发展的主体,是发展的内因,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承担者。无论政府以何种方式进行评估或项目管理,都需要通过地方本科院校自身来起作用。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历史短,底子薄,问题多,靠照抄名牌高校的一堆制度或凭空创立制度,都只能导致有制度“软”执行或不执行,缺乏实质意义,难以解决现阶段的深层次问题。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乃至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制的建设,都应该依据地方本科院校事实的需要,而不是一味超前,凭空照抄或创立制度。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重视本校高教研究室(所)这类机构的建设,引进人才,提供足够的研究经费,加强院校研究。鼓励校本研究机构和从事校本研究项目人员关注本校校企合作,转型发展的伟大实践,从行业企业吸取“养料”,拿出有说服力,可转化的研究成果,为地方本科院校走出一条“和而不同”的发展路线提供切实的指导。

3 狠抓队伍建设,用好两支“专业化”队伍

一方面,要用好专业化教师队伍。办学以教师为本,不能用政府机关或商业机构的模式来管理大学,必须在地方本科院校进行教育管理体制“去行政化”的改革,改变教师“打工者”心态和地位,树立知识分子的尊严和主人翁精神。教师唱戏,行政搭台。让教师对领导、行政人员,对不良现象均敢怒更敢言,有怒有处言,有言有反馈。教师以教学为本。教学是教师的天职。要让教师重回本位,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教学型高校,要切实改变教学、科研的评价体制,教学投入要优先保障,教学中心地位不能动摇。要从评价体制上拒绝浮躁功利,消除虚实不分的现象,即对头顶各种名誉招摇的教师要有限制措施,对认真教学、专心科研的教师在经费上要有所保障。另一方面,要抓好行政管理队伍建设。随着新建院校的发展,管理越来越精细化、现代化,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必须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为此,须要处理好两个极端,不能片面地偏袒教师或行政人员,既要提倡教师队伍专业化,也要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要在这两者间构建起和谐交融、相互促进、合作并生的良好局面。

4 注重师生交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成长的主体。“比较科学的大学管理应将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作为第一依据、社会需求作为第二依据,依照专业社团的方式进行管理,依据法律和大学的特性和内在逻辑管理大学。”[4]大众化教育下,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是付费教育,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要,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式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与时俱进,与“生”俱进。另一方面,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消费,教育有其公益性,教育对人的精神影响、奖惩教化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在政治、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经济等方面有不诚信现象。“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诚信缺失的表现主要集中在考试舞弊、上课逃课或让人代课、作业或论文抄袭、考试代考等方面。”[5]在地方本科院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校方不能简单地用学生评教的方式对部分教师一票否决,无视教师管理的复杂性。教师自身学科专业水准影响其教学效果,而教育成果具有后延性,这种影响可能不是立竿见影的。教育不是单纯地迎合、讨好学生,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不能以消费者自居,拒绝教师的指导与批评,师崇道尊,是大学的逻辑,也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崴.主体性教育理论:时代的教育哲学[J].教育研究,

2002(4).

[2]王洪才.论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模式[J].华中师范大学

学报,2012(1).

[3]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9.

[4]储朝晖.大学管理从“心”开始[N].光明日报,2012-01

-30.

[5]谢怀平.新形势下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自律机制研究

[J].求知导刊,2016(1).

作者:何玲 高守平 曹石珠

上一篇:现代林业思想内涵论文下一篇:智能小区安防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