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螺旋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研究——基于河北省的调查分析

2022-11-16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业是促进发展的一大助力, 创新创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大学生群体具备新知识, 新思想, 具有通过创业形式将创新思想与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的物质以及精神财富的能力, 是创新力量切实应用于社会的重要作用者, 因此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促进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完善当下的创新创业培育体系, 营造良好创新创业鼓励支持气氛,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内部分高校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河北省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情况, 归纳总结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结合国内外优秀院校的发展经验提出要在三螺旋视角下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即以高校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导、政府作为参与者和协助者保障良好外部环境, 同时发挥企业重要示范与指导作用的良性循环系统。

一、三螺旋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

(一) 三螺旋理论的诠释

三螺旋理论是由美国学者Etzkowit和Leydesdorffs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创新研究的新模式。所谓“三螺旋”就是指高校一产业一政府三个主体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促进。而三螺旋理论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根源就在于该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该理论的实践运用最早便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及斯坦福大学的模式。而从我国来看, 主要以北京大学为代表。北京大学拉开了产学研合作的序幕, 开始与企业界开展多元合作, 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孵化的基地, 这种官产学研的互动做到了创新创业课程与实践的结合, 培养了大学生处理实践问题的技能, 并促进了产业项目和研究项目的融合。而产业也得到了高校的人才、项目和技术的支持。

三螺旋结构的演变。前述两位美国学者共设计了三种差异化的螺旋结构 (见图1) :第一种是国家干预主义模式。在此结构下, 政府过于强大使得另外两个主体仅起到“陪跑”的作用, 使得高校、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难以进行相互协同。这种国家干预既浪费了我国的实际资源, 也浪费了重要战略机遇期间的时间成本。其结构的典型代表是前苏联地区。第二种是自由放任主义模式, 在该模式中, 高校、产业和政府三者的边界明显, 不利于进行相互协调合作与创新。而当前较为流行的第三种模式便是获得许多成功实践的模式, 该模式在使得各方主体充分发挥优势的同时, 又促进了高校、产业和政府的合作创新, 实现各个螺旋主体的相互独立、相互融合, 继而推动了良性螺旋式互动发展关系的形成, 最终也会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 高校、产业政府的良性互动与螺旋支持才是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所需要的, 也是本文所重点研究的三螺旋理论模型。

(二) 三螺旋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

目前, 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所需的构成要素我国已经具备, 但是却并没有形成系统。在三螺旋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模型中, 高校——产业——政府这三个螺旋, 需要理顺资源的流动关系, 协同创新、相互合作, 以形成可持续的系统。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目标应是培养有创新能力及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而不是让大学生创办企业来赚取经济上的回报。确定了统一以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为统一目标后, 就要围绕这一目标设计高效的合作机制, 汇聚、调动三个螺旋主体的资源, 在保证积极发挥各个主体所具有优势的基础上, 三方主体一起作用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全过程。最终, 高校一产业一政府这三个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主体会进行三方互动, 并形成三方网络循环。 (见图2)

基于三螺旋理论,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中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根本是三方主体优势资源的互补, 即每个主体在发挥自身优势下, 也可以有另外两个主体的一些功能, 由此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高校可以在保持创新创业教育中传授科研理论知识的同时, 在具体事务中扮演像政府一样的规则制定者的角色, 也可以引入产业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市场环境。而产业也可以在保持原有能职的基础上, 在某些方面设立市场上的规则及传企业积累的经验。同理, 政府也可以在保持原有职能基础上, 发挥高校和产业的职能。三方主体在共同的目标下各自发挥本能, 交叉合作, 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主要优势。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发展现状

(一) 国内创新创业教育及生态系统构建的发展现状

麦可思研究院联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选择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持续增加, 逐渐成为了创新创业的主力军;近5年来, 中国大学生毕业即创业比例从2011届的1.6%上升到2017届的3.0%;2016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 全国各地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数共计2.6万余名, 兼职导师数共计7.6万余名;我国近两年共建设建成了19个高校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帮助大学生创业实现从“0”到“1”的转变;其成果也很是丰硕, 包括清华大学1.65万平方米的“清华i Center”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校园创客空间, 每年能够支持3000名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四川大学建立了“50亿+”系列双创基金, 并与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共同组建120亿元的“四川大学学生创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 支持师生创新创业等等。

在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方面, 目前, 中国高校已逐步形成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创业生态系统模式, 包括以高校为核心、辐射所在区域, 涵盖政府、企业、资本、社区 (园区) 等创新创业主体的创业生态系统;基于高校创新创业活动构建的国家级大赛平台;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服务大学生创业建立的“自组织系统”等。此外, 平台型企业与高校的深度战略合作、基于人才战略需求的创新创业实践型人才培养, 以及“企业大学”与高校面向社会的创新创业办学等举措, 使得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由过去各高校的“单打独斗”行为向联盟化方向发展, 并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性创新创业教育合作组织。随着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推进, 中国高校走出国门与国际一流创业教育机构及社会组织加强了在课程共享、师资交流、学术研究、联合孵化等领域的多方面、全方位合作。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校创业生态正在形成。

(二) 河北省创新创业教育及生态系统构建的发展现状

至2017年6月29日, 教育部先后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共200所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名单, 其中河北省共有9所院校入选 (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

1. 高校主体。

河北各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机构建设上, 独立的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由学生处分离出来的就业指导部门是现在河北高校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主要部门。多所高校表示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等机构建设工作以及“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园”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工作均已列入院校未来发展计划之中;在课程建设上, 河北省内的多所高校均设有创新创业类课程, 包括“创新创业思维训练实验课”、“创业管理”、“创新创业基础”等, 以上课程依据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别开设在了不同的学期;在学分制度上, 高校实施创新创业学分制, 建立合理学分累计转换制度, 将学生进行的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活动折算成相应学分;在课外实践上, 高校非常鼓励学生们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 并为参赛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技术支持等。

但是, 现阶段, 学生们参与性不高、积极性不够成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难题, 其次,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体系不完善、创新类课程与创业类课程分配比例不均匀、师资匮乏, 基础设施有限等基本问题也阻挡着当下河北各高校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道路。

2. 政府主体。

政府在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完善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北践行“扶上马, 还要送一程”的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实施“青年创业引领计划”, 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大学生提供了住房补贴、税收优惠、创业补助等多种形式的支持帮助;河北省政府同相关企业共同出资建设创新创业实验园、实验基地以缓解创新创业实践场地资源不足现状;为高校学生创业提供强大资金支持, 河北省政府出资设立专项基金——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引导基金, 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 资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

3. 企业主体。

企业作为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挥的作用与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调查结果表示, 高校大学生同企业的联系仅限于参观、实习等形式, 创新创业项目与企业支持指导脱节。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工作忽视了企业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的重要作用, 没有定位好企业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的位置, 高校对企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推动作用的重视程度不够, 同时, 企业也忽视了自身在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过程中的作用, 过少地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

三、河北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思考

(一) 三螺旋的各主体要各司其职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新范式。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中心与重心。不论是学校办学还是具体的课程开设都应该更多地服务于学生们的兴趣意向以及能力, 让学生们拥有选择课程的自主权, 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内在动力, 用充分的学习动机严格进行自我管理。与此同时, 要做好基础性服务与建设,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科建设, 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要以实践为导向。帮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建立自信心, 切实提高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决策力、创造力等个人能力;同时应该打破传统的年级限制, 项目组内成员的选择应不拘一格, 以兴趣和能力为衡量标准。

要以交流为促进。河北省大学应抱着开放进取的心态积极吸收、借鉴国内高等学府以及欧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

2. 政府助力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

政府在组织与政策上提供支持。净化市场环境, 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保护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构建制度环境, 出台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意见, 如继续推进工商登记注册改革, 最大限度放开注册住址的限制, 同时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规定;美化文化环境, 加强对创新创业内涵的宣传, 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文化条件支持。

在资金与物质上, 政府可以提供以服务为主的帮助, 例如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公共服务支持中心, 作为专业部门有效整合社会资源, 向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法律、财务、投资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同时也可以此为官方平台, 开展多样化的正规活动。

3. 企业支持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

企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可以说是大学生创业者今后的奋斗目标, 因此, 我们建议采用“双向辅导制度”, 即社会成功企业家和校园导师共同辅导创业团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项目的双向辅导制度。高校内的导师给予了最初的理论指导与支持, 增强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会企业家给予行业知识和市场经验, 由此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双提升。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双重帮助下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完善生态系统的构建。

(二) 三螺旋各主体需进行螺旋式互动

三螺旋理论中的关键部分便是三螺旋互动, 螺旋式的互动需要通过高校、政府和企业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协同配合才能实现。而目标一致、互惠合作的应是其合作的重心。

我国的螺旋式互动模式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高校在螺旋式互动中要扮演重要的角色, 应积极与企业产业展开产学研合作, 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主动出击。政府需要为高校和产业提供各种资源和服务, 通过一系列政府项目汇集高校和产业两方的力量。同时产业和高校也要积极践行三螺旋的互相合作的思想, 相互搭桥取得政府的支持, 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确保与之相关的科研理念能够落地生根。另外, 产业与政府及高校的螺旋式互动也是巩固其竞争地位所需要的。一系列的新兴的合作组织出现, 如:科技园、孵化器、创新创业园区等, 统一了各螺旋主体的价值取向及目标, 增强了其相互合作的理念。

摘要:本文在探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内涵以及国内创新创业环境现状的基础上, 引入三螺旋理论来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中高校、产业、府三个螺旋主体要各自履行职能, 同时良性的螺旋互动在上述“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内部也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三螺旋理论,高校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大学毕业生自主性创业更值得鼓励.http://www.xinhuanet.com/2018-02/03/c_1122362155.htm.2018-02-03/2018-06-10.

[2] 青年创业网.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发布创业呈低龄化趋势.http://www.qncye.com/daxuesheng/zixun/060733834.html.2018-06-07/2018-06-10.

[3] 周青.河北9高校进入全国示范名单.www.yzcbnews.com/jiaoyu/2532.htm.2017-08-31/2018-06-10.

[4] 张秀娥, 张宝文, 秦鹤.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优化研究——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 2017 (05) :79-85.

[5] 余潇潇, 刘源浩.基于三螺旋的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6, 37 (05) :111-115.

[6] 项勇.基于三螺旋理论的高等学校创业创新教育[J].社会科学家, 2016 (12) :85-89.

上一篇:机电设备线路的故障分析及处理下一篇:如何激发中班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