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论论文范文

2022-05-09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生态理论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第一篇:生态理论论文范文

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学理论支撑

[摘 要] 当前生态旅游面临诸多生态環境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生态旅游开发缺乏切实有效的生态学理论指导,本文从旅游景观、旅游活动、旅游产业和旅游管理四个层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学理论支撑,对于生态旅游开发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开发 生态学理论

生态旅游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其尊重自然与文化的异质性,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造福当地社区居民,倡导人们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受到国际旅游界的广泛推崇,成为近年来旅游市场中增长最快的一个分支。当前生态旅游开发缺乏相应的生态学理论指导,导致众多开发性的破坏,“生态旅游破坏生态”成为各生态旅游区普遍的现象。

目前被认为对生态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生态美理论。这三大理论对生态旅游的开发都是从宏观的带有哲学层面的指导,对生态旅游开发的具体实践指导较薄弱。笔者认为,能切实指导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学理论应包括生态学的几门分支学科-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系统管理学。详见下图:

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生态学过程与机理的科学。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对原有森林植被进行景观改造,要遵循恢复生态学理论与原则,认清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相互作用机理,对不同植物群落区别对待,哪些植被是应加以严格保护,哪些植物是可以加以人工改造,使之既符合植物群落演化规律,又美化旅游环境。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在生态旅游开发中,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旅游设施的建设会影响原有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景观生态学中有关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研究以及景观生态规划建设研究对生态旅游开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经济这个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中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而言,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生态经济学原理的应用体现为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通过对由旅游而产生的产业行为进行优化,强调在保证资源可更新能力的范围内进行合理有效利用,构建人地和谐的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系统管理是具有明确的、可持续目标驱动的管理活动,由政策、协议和实践活动保证实施,并在对维持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等必要的生态相互作用和生态过程最佳认识的基础上从事研究和监测,以不断改进管理的适合性(美国生态学会,1995)。生态旅游开发涉及诸多利益相关方面,如果没有从生态系统这一整体的角度去管理,会出现众多关联性的问题,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运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从整体上综合分析旅游流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具有关键性影响的生态要素和生态过程,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时监测,对制订的各种管理制度进行反馈,使之适应旅游地生态系统的实际,确保旅游客流、当地民众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钟林生 肖笃宁:生态旅游及其规划与管理研究综述. 生态学报.2000,20(5):841-848

[2]钟国平 周 涛:生态旅游若干问题探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4):64-67

[3]杨桂华 钟林生 明庆忠:生态旅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余作岳 彭少麟主编.1997.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5]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生态学杂志,2000,19(1):42—52

[6]严茂超著:生态经济学新论-理论、方法与应用.2001,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舒肖明

第二篇:基于生态文明理论的矿山生态修复实践

摘 要: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矿山修复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梳理,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对现有矿山修复的诉求,以东平某矿山修复项目为例,以保障生态安全为前提,采用“生态修复+景观提升+产业植入”三位一体的修复理念进行生态修复实践,将场地划分为生态修复示范区、土地复垦区、生态产业区和入口形象区4个区。

关键词:矿山生态修复;生态文明;绿水青山

0 引言

十八大以來,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与自然关系认识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深刻阐述了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六项原则”,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整体系统观、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和世界携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的共赢全球观,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全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辩证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科学严密的逻辑体系,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核,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遵循(陶良虎,2019)。

我国矿区生态修复工作的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起初往往是个别矿山自发进行的一些小规模修复治理工作;20世纪50—70年代,该项工作还处于自发探索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才被真正得到重视,从自发、零散状态转变为有组织的修复治理阶段。特别是l988年颁布《土地复垦规定》和1989年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标志着矿区生态环境修复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马康,2007)。这项工作在我国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20 世纪80 年代初,我国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率不到1%,80 年代末期,生态修复率约为2%,到2014年底,治理率为26.7%,仍远低于发达国家65%的修复率(王林等,2013;谢计平,2017;秦鑫等,2017)。

矿区生态修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必须要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理论研究和创新,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论”的内涵、实质。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矿山的生态化开发、生态化治理,实现生态保护与矿业开发的辩证统一。同时,还要加强对矿山生态修复自然规律的研究,探索以自然修复为主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新模式(刘欣,2013;刘威,2019;王琼洁,2019;甘柯等,2020;胡荣荣等,2019,张涛等,2019)。

开展矿山生态修复,还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大力推进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首先要把“生态化”理念融入到矿山生态修复的全过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的重要阐述,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找准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抓住根本和源头,统筹考虑、系统修复(王琼洁,2019)。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东平某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为例,对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探索,希望能有助于今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开展。

1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东平县城区西北约35km,东平湖西侧约6.5km,行政区划隶属东平县银山镇。银山镇政府驻地西北约1.5~3.5km的西茂王村一带,东距国道G220约150m。简易渣石路与公路连接,交通便利(图1)。区内采石场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2年左右开采灰岩所形成,属历史遗留治理责任主体灭失的废弃采石场。矿山开采,造成地表裸露,部分边坡近直立,立面遗留有大量破碎且松动的危石、危岩体,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废渣堆无序堆放,起风时产生大量粉尘,对周边空气、耕地造成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身体健康;采坑内遗留有残留山包、残留石墙等,采坑底面坑洼不平,土地荒芜,存在严重的视觉污染及土地资源资源浪费,已成为制约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伤疤”。

2 总体规划设计

2.1 修复思路

以保障生态安全为前提,为消除矿区地質灾害隐患、恢复土地使用功能,采取以生态修复为基础,景观提升为手段,将其和谐融入周边环境;尊重自然、遵从自然、统筹规划;植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由污水荒山转换成绿水青山,再由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的“两级转换”,践行生态文明理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整体系统观。

(1)生态修复

采用近自然的手段,对不同坡度采用相应的治理手段,消除地质灾害、改善生态环境,恢复生物多样性;通过土地复垦将矿区废弃土地变为耕地,用于占补平衡,盘活用地指标,实现资源优势转化。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动物和谐、人与景观和谐。

(2)景观提升

秉承矿山景观资源,采用合理、科学、先进和艺术相结合的多样化手段,将其营造为富有生态、文化、历史等多重含义的景观环境。

(3)产业植入

为了解决生态修复与后端利用之间的矛盾,结合当地特色,将生态产业融入当地生态环境,构建安全、绿色、可持续的生态发展空间,形成生态、生产、生活“三生互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效融合”的产业示范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2 功能分区

依据区位、交通条件、地形、土壤、水体以及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汇水径流分析、土壤分析和植被分析,根据修复目标、修复措施及未来使用功能,将场地分为生态修复示范区、土地复垦区、生态产业区和入口形象区4个区(图2)。

(1)入口形象区

靠近G220,交通方便;结合地形,充分利用采石场的废弃石料、乡土植被,营造富有郊野气息的入口景观;展示矿山开采历史文化记忆和生态修复效果,为四周居民提供一个集集散、运动和休闲为一体的生态空间。

(2)生态修复示范区

位于项目区东北侧,南侧与入口形象区相连,西侧与土地复垦示范区相连。依托现有地形的山水架构,利用现状低洼积水区域、矿山开采后形成的破损山体和开采平台,构建湿地+农田+山体+林地+草地复合镶嵌的生态系统结构,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实现“山青、水秀、林郁、田沃、景美”。

(3)土地复垦示范区

采矿形成三级平台区域,地势较平坦,可解决矿区内大量废弃地与当地耕地不足的矛盾,因地制宜,以土地复垦为基础,构建乡村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和生产空间布局,坚持耕地质量、数量和生态并重,恢复土地的生产能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有效的耕地面积, 通过占补平衡,盘活用地指标,实现资源优势转化。统筹规划,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人与自然、人与景观和谐共生。

(4)生态产业区

位于项目区西侧,地势最高处,进行生态经济林建设,注重水土保持整地和经济林品种选择,提倡混交套种的生态经济林种植模式,发展林下经济的立体经营模式,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 分区设计

(1)入口形象区设计

作为整个项目的形象展示区,采用自然的手法,就地取材,选用废弃块石拼接石墙缓解高差,碎石铺装与观赏草种植充满郊野特色,既节省经费,又展现当地特色地质景观;选取树形良好,抗性强的杨树、国槐作为背景树,采用乔灌草有机搭配的方式,运用景亭结合等手法,展示入口植被景观形象,人工雕砌的痕迹被不留痕迹的掩藏在自然的植物群落中,打造生态荒野的景观氛围;通过采矿雕塑和车轮等景观小品展示东平矿山修复示范园矿山开采的历史文化记忆(图3)。

(2)生态修复示范区设计

作为整个项目的生态修复展示区,首先对崖壁和坡面进行浮石清理,清除表面危岩和崩塌体;在坡脚采用生态植被带护坡技术,修复坡底形态;师法自然,用近自然的手法充分利用陡峭边坡存在的平台、山体裂缝,采用植生孔或种植穴的技术种植乡土植物,恢复山体植被;利用自然植被,采取乔灌草结合形式,以景观手段,在山前形成景观过渡带,形成山林自然景观,做到四季有花,处处有景,营造自然和谐的景观。通过生态浮岛技术、生态驳岸、植被缓冲带、水生态系统等方式提升用水水质,维护水环境质量。根据各个季节开花时历,选择当地乡土植物通过在生态河堤与复垦农田交界处种植油料作物向日葵、油菜等,既能达到土地复垦区与生态修复区的自然过渡,又能展现良好的生态修复后的大地景观(图4)。

(3)土地复垦示区设计

针对场地现状,建立基于ArcGIS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对项目区进行地形地貌分析以及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计算地形整理所需的填方量和削坡的挖方量,合理分配挖填土方量;其次通过水文分析,结合标准农田建设和道路设计情况,合理规划排水渠道和道路工程等,实现土地整治效益最大化;通过施用生物菌剂,使土壤中微生物总量增加,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结构,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和缓冲能力,改良土壤品质,促进植物生长;通过施加土壤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含量,达到土壤肥力提升的目的。

(4)生态产业区设计

以生态优先,统筹发展为原则,通过水平沟,生态篱,生态草沟等工程和植被措施进行微地形和微地貌的整理,通过植被种植,排水系统、灌溉系统构建水土保持体系,保墒保水。综合考虑当地自然、经济、种植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因地制宜选择滴灌形式,通过机井或者蓄水池供水,主管和支管控制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障率。以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为原则,在生态修复基础上,依托当地资源,打造规模经济,种植板栗、苹果、核桃、桃等当地果树。以立体发展,提质增效为原则,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资源从事林下种植,根据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发展林菜、林粮、林药、林蜂、林菌、林药等立体复合经营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循环相生。

3 结论

(1)矿山修复思路应以保障生态安全为前提,通过“生态修复、景观提升、产业植入”改变矿区生态面貌,打造美丽田园,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山青、水秀、林郁、田沃、景美,民富”。 依据区位、交通条件、地形、土壤、水体以及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汇水径流分析、土壤分析和植被分析,根据修复目标、修复措施及未来使用功能,将场地分为生态修复示范区、土地复垦区、生态产业区和入口形象区4个区。

(2)该项目目前处于勘查、设计阶段,项目前期实施过程中,得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支持,进展顺利,希望本项目的实施能对今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甘柯,黄鹏辉,全瑶,2020. 北京某采石场高陡裸岩边坡修复思路[J]. 城市地质,15(1):40-44.

胡荣荣,陈炳,王保欣,2019. 宁波市镇海区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及矿地综合利用研究[J]. 城市地质,14(2):78-84.

刘威,2019. 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下矿山环境保护及治理分析[J]. 河北企业(4):73-74.

刘欣,2013. 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下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J]. 环境保护(19):42-43.

马康,2007.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浅论以北京门头沟区为例[J]. 科技资讯(35):146.

秦鑫,陈洪凯,2017.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研究综述[J]. 人民长江,48(21):74-79.

陶良虎,2019. 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N]. 湖北日报,2019-10-13(7).

王林,曹珂,车轩,等,2013.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 现代矿业(12):183-185.

王琼洁,2019. 矿山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N]. 中国矿业报,2019-09-16(1).

张涛,邢宇鑫,孙楠,等,2019. 北京矿山废弃地生物修复初步探讨[J]. 城市地质,14(4):22-29.

谢计平,2017. 矿山废弃地分析及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6):43-47+55.

作者:王丹丹

第三篇: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分析

[摘 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理论与当代生态学相关理论相结合所产生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兴流派之一,生态危机理论则是这一理论最具特色思想的内容。生态危机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导致生产和消费异化、科技异化,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异化等等,这些异化问题最终导致生态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固有存在着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则是这两种危机的集中体现,因此,如果要解决生态危机,就要从制度本身出发,建立一种与生态和谐相处的社会制度,就必须进行生态社会主义革命,通过革命建立生态社会主义制度。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Key words:Western Marxism;ecological Marxism;ecological crisis

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经典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开放性,以及批判性等特点,作为一种新的哲学理论,与时俱进是它的理论品质。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经典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不断扩张,逐渐上升的时期产生的哲学理论,因此,它具有那个时代的精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是当时社会最突出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并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研究对象,如何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核心,但这并不能够说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没有生态的思想存在,并不说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不包含生态的思想。

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写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因为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1](pp56-57)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并不是对立的两个部分,自然相对于人来说,并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体存在,为人类提供了物质前提,同时人类通过认识和改造自然,通过实践改变自己的生活,人创造环境,同样自然环境和客观条件也限制和约束着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利用科技推动生产,在外在的利益驱动下人的消费被异化,盲目的使用科学技术甚至不惜破坏生态环境来赚取巨大的利润,这必然给人类和自然带来严重的危害。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产生出来的生产力的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带来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2](p276)。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破坏生态的一面。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认为,人不应该过分的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虽然每一次开发和利用都能够给自身带来美丽的结果,但这种美丽的预期结果只是暂时的,往往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起初美好的愿景会变成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那么这就要求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的相处,不去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马克思认为,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革命实现共产主义,其原因在于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下,生产力高度发达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个人和社会整体利益一致,由于生产的计划性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进行调整,人的生态观念不断形成,能合理的从自然中获取资源,恰当地进行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人向自身、向社会(即人的)人的复归”,这样人就能够用最少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利益,进而实现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3](p120)。我们不难发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自然辩证法》《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虽然并没有明确地提出“生态观”的概念,但却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工业化步骤加快,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模式起主导作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不断升级,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都出现了严重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尤为严重,1962年,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绿色运动”。阿格尔、佩珀、奥康纳、福斯特等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经过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研究认为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已经不再是经济危机而是生态危机。

西方的绿色环保理论研究者们认为,马克思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过分强调了生产,对于资源的有限性有所忽略,认为马克思以“技术中心论”,不承认“自然极限”,因此,他们断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对立的。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为,马克思确实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但是,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狭义的,只看到自然的工具价值。西方绿色理论将生态保护和人类的发展对立起来,强调自然的权利,以生态为中心,降低了人的尊严,过分地强调了自然的权利,而忽略了人的权利。历史唯物主义所强调的是“人类中心论的(尽管不是资本主义——技术中心论的意义上说)和人本主义的。它拒绝生物道德和自然神秘化以及这些可能产生的任何反人本主义……我们应该集体地支配(即计划和控制)我们与自然的关系”[4](pp354-355)。马克思认为,在以人为中心的前提下,充分尊重自然的权利,并不是对自然绝对的控制,是在适应自然的背景下对自然进行支配,并且马克思在考虑生态问题的时候,是把自然极限、社会因素等结合到一起,而不是单纯地强调人类中心主义。所以,从理论上看,马克思并不是反生态的。阿格尔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危机理论进行了重构,开启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奥康纳则指出:“他们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质,意识到了建构一种能够清楚阐明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关系的理论的必要性。”[5](p6)建立起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和自然维度,提出文化唯物主义,开始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寻找生态视域。福斯特和佩珀直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对生态的内涵进行研究。通过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想的基本了解,我们不难发现,丰富的生态思想极大的蕴含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产物,也就是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结合当下历史的背景和现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新的阐释。

二、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根源的阐释

资本主义的不断扩张,对资源不断的掠夺和利用,生态危机所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那么这就使得理论界对于生态危机根源的探索成了热点。生态中心主义、环保主义者把生态危机产生的源头归结于科学技术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发展,对于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过分的批判;认为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带来的危害,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生态危机必然会进一步加深。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最早关注了生态危机问题,他们认为,科学技术受到了人们的过度崇拜,科技开始异化,使得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技已经成为统治人而非人摆脱自然的工具,“不但不是‘为我’的,反而是‘反我’的”[6]。科学技术已经脱离其原本的属性归结到意识形态之中,变为资本主义控制社会的工具;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使得资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更加的没有节制,使得人和自然产生了对立,不再像马克思所说的人和自然并非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所以,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科学技术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科技的原罪”。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传统环保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在继承和发展法兰克福学派生态危机理论的基础上,从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进行研究,围绕着科学技术、控制自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方面对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进行分析,最终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直指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莱斯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自然的控制》和《满足的极限》是其代表作。在这两部书中,莱斯指出,环境问题的表现只是生态问题的表面现象,他批判技术理性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两个方面,从而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不在于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本身,而在于人们控制自然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和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科学技术和宗教、哲学、艺术等形式是一样以抽象的形式在人类社会中发展,“同一种科学制度既能够从人类的普遍敌人(饥饿、疾病和繁重的劳动)中解放人类,也能够支配精英们增强其控制个人行为的能力”[7](p15)。因此,科学技术仅仅是人类向更高文明发展的前提,它无法判断和选择应该如何参与实践过程,也不能作为人类控制自然的工具,因此说科学技术并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提出“真实需求”和“虚假需求”两种概念,并指出两者的区别,莱斯在继承这本书的相关理论后,指出资本主义制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制造出人们本不需要的产品需求,这种“虚假需求”导致人们无休止的消费,进而产生了生态危机。最后,莱斯得出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是控制自然的价值观和过度的生产。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解决生态危机就是一个经济代价核算问题,认为生态环境的质量可以用金钱买到;认为对科学技术无休止的追求和崇拜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文艺复兴运动和近代理性主义所提倡的是人道主义,强调是人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控制自然”的思想应运而生。莱斯认为,人们丧失了对自然应有的尊重和敬畏,导致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滥用。“一种不断增长的对自然`奥妙'和`效用'的迷恋和一种要识破它们以获得力量和财富的渴望”[7](p35)。莱斯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对资本的无限扩张,技术和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使得技术成为控制人和自然的工具。那么科学技术的使用,是在一定社会制度的制约下进行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使用科学技术就是为了追求利益和资本的扩张,进而并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 我们不应该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控制自然”观念的本身,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也并不是科学技术本身所造成,造成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我们应该从生产方式中寻找,也就是说,寻找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我们要从人们“控制自然”的方式中去寻求,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科学技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使用方式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

莱斯强调“控制自然”的观念已经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融为一体,并且成为资本主义发展进步的重要理念。这样科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就成了以扩张资本为目的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利益的工具,自然就成了满足资产阶级需要的客体,使得人和自然剥离开,那么必将造成自然的异化和生态危机。莱斯又从人的需求入手,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需求和产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对于需要、商品和幸福生活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误区,认为只有不断的消费购买产品才是幸福的生活,这种消费观造成了对商品的无限追求,造成了异化消费,与人的客观真实需求相背离,需求增加导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的扩大就造成了管理上的集中,最终就会超出生态环境所能够承受的极限,形成生态危机。莱斯关于真假需求的探究影响了阿格尔提出“异化消费”的概念。

阿格尔认为,异化消费是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指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包含两种分析观点:一方面,它认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扩张主义的动力导致资源不断减少和大气受到无限污染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它力图评价现代的统治形式——人类在这种统治形式中从感情上依附于商品的异化消费,力图摆脱独裁主义的协调和异化劳动的负担。”[8](p420)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危机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然而,现实资本主义并没有因为经济危机而走向灭亡,是由于资本主义用大量的生产、大量的消费掩盖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后果。当代资本主义为了维护其存在的合理性,便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过越来越多的产品,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借助科学技术不断的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运用广告、大众传媒、新闻舆论在全社会营造消费即是幸福的氛围,宣扬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人们的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人们的消费需要和选择受到了资本主义的控制,完全服从于对利润的追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是异化的,人们劳动并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是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人们应该是从创造性的劳动中获得满足,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是通过消费来满足自己的自由体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异化消费由是而生。异化消费是指“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8](p494)。资本主义就是利用异化消费来掩饰异化劳动,消除人们对异化劳动的不满,消除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而使资本主义继续存活。但这种消费并不是人们真正的消费,而且人们把消费与幸福等同,这就对商品产生了极大的需求,要想使资本继续运转,就要进行更大规模的生产,再次促使了异化劳动,人们又开始产生消费欲望,开始了资本主义内在消费和生产方式的循环。这样就需要大量不必要的环境资源投入,产生不必要的污染,进而造成生态危机,所以,阿格尔认为,“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们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方式,消费异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在固有的生产方式下生态危机的危害,马尔库塞说:“对某种事情是做还是不做,是赞赏还是破坏,是拥有还是拒斥,其可能性是否会成为一种需要,都取决于这种行为对现行的社会制度和利益是否可取和必要。”[9](p117)资本主义制度为了能够继续存在,避免剩余价值产生的经济危机的威胁,就要扩大生产,刺激消费,那么我们可以说,扩大生产造成了过度消费,由于扩大生产以异化劳动为前提,也就是说,异化消费是异化劳动的必然产物,异化消费是异化劳动的必然产物,所以,生态危机的根源并不是异化劳动本身,而是造成异化劳动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的本质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高兹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就是破坏”,生产就是追求剩余价值,不断地掠夺自然资源必然会发生,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生态失衡问题就会不断发生。资本主义看到这些环境问题后,用科学技术来解决生态问题,由于这种科学技术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所以,这种科学技术的使用,最终是为了保障利润的产生,并不能解决生态问题,反而会进一步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体系是以计算和核算为基础,其原则是效率至上,并且其目的是追求利润,我们称之为“经济理性”。这种“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之间的矛盾。“生态理性”则是以人对自然的认知和自认生活环境下对自我加以约束,避免生态崩溃对人的发展造成影响,其动机是保护生态利益的最大化。高兹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为前提,所以,必然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无限掠夺,加之由于治理环境污染造成巨大的成本,使利润减少,他们不会将生态保护作为目的,因此,高兹认为,“经济理性”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佩珀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去探究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认为资本主义为了对利润的追求,对自然进行无休止的剥夺,从制度本省来讲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人剥削人,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质造成了生态危机,这样资本主义自身的生态矛盾就使得“绿色资本主义”无法实现。

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重构,将“自然”和“文化”相结合,建立以生产条件为核心的第二重矛盾,揭示资本积累、生态经济、经济危机的内在联系。在奥康纳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有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两种危机的存在,把传统马克思主义认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视为第一重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由于生产过剩而需求无法消费过剩产品,并导致经济危机;由于资本主义对于资本的无限扩张,只有不断地进行生产,才能维持资本的运转,这就造成了无限生产与生产条件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生产条件无法满足、不能够容纳无限生产。第二重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过程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在奥康纳看来,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生产过程中生产条件进行了论述,但是,马克思对生产条件的论述并不详尽,并且注重强调劳动力的供应关系,而忽略了自然的外部条件,以及教育文化等社会生产所需的公共条件,所以,他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存在着“理论空场”。奥康纳通过对第二重矛盾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必然联系。首先,资本积累和追求高额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标,利润来源于对工人劳动的榨取,依赖科学技术的更新,来提高生产率,这样就会提高对原材料的需求,加大对自然的开发,导致生态危机。随着原材料的减少,价格上升,提高成本,必然会产生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加大了环境成本,也促使经济危机的产生,这都是资本积累造成的;其次,奥康纳指出:“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采用的技术类型及其使用方式使得自然以及其他的一些生产条件发生退化,所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一种自我毁灭的趋势”[5](p33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技术和消费技术对生态也是一种破坏,在利润的趋势下,生产技术是无法自觉的以生态保护为原则。并且通过广告宣传促使消费,降低资本运转周期,为了利润增长的诉求,这种种原因必然会导致消费主义,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对资源造成浪费。最后,奥康纳还论述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与联合发展造成了生态危机。不平衡的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过度依赖矿石燃料,对土壤、森林造成破坏,联合发展会导致发展落后的地区人口向城市转移,造成农村土地浪费,城市劳动力低廉,工资下降,造成城市环境和农村生态问题。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资本主义内部的生产方式、消费理念、控制自然等几个方面对生态危机根源进行论述,最终无论是从哪个方面得出结论,归根结底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反生态的社会制度,生态危机根源就是资本主义制度。

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破解生态危机的探索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是生态危机的根源,所以,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反生态的,生态的有限与资本的无限矛盾的对立关系,生态有限无法满足资本的无限资本的无限,由此看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经无法解决生态问题,只有建立本质与生态协调发展,尊重生态可持续的社会制度,才能根本的解决生态危机,这种制度就是生态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指出,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就必须废除资本主义,“要实行这种调节,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10](p395)。从理论上讲,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种生产关系完全不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是按计划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不是追求利益为目的,社会生产资料由全社会所占有,可以统一进行调配,这样就不存在人为的障碍、生产过剩、产品浪费,能起到生态的保护作用,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在全社会范围内实施有计划的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出现了环境问题,只是环境政策的问题,而非社会制度问题。“社会主义需要生态学,因为,后者强调地方特色和交互性,并且还赋予自然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以特别重要的地位。生态学需要社会主义,也因为后者强调民主计划以及人类相互间的社会交换的关键作用”[5](p435)。从理论上讲,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可以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传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并没有实现对生态危机的真正解决,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从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取得的成绩和产生的问题便可以看出。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对社会制度进行生态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在奥康纳看来,生态学应该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实现生态和谐。

高兹认为,传统的社会主义已经死了,现存的社会主义已存在着“经济理性”,从苏联模式的大规模生产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内,政策的失误必然造成生态危机,作为一种体系,社会主义已经消亡,社会主义还可以作为一种运动和政治力量,但也走向了消亡,传统的社会主义提出的目标很多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唯一能够承载传统社会主义的力量一再逐渐地消失,在语言方面、物质基础、历史主体等方面传统社会主义已经逐渐消失。这种传统的社会主义关于劳动和历史的哲学已经完全被扭曲。高兹认为,应该建立更高级别的社会主义,提出了自己对社会主义的新设想即生态社会主义。

实现生态社会主义就要进行社会运动。传统的生态运动无法解决生态危机,是因为传统生态运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并没有上升到政治层面,没有从社会制度上思考问题。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全球性的思考,地方性的行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应该将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革命相结合,在奥康纳看来,要全球性思考和地方性思考相统一,全球性和地方性行动相一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态革命,才能够实现彻底的生态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将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才能够弥补传统社会主义和生态运动存在的不足,进而确立生态社会主义制度。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英]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5][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李桂花.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J].哲学研究,2004(1).

[7][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8][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

[9]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评析[J].北方论丛,2005(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刘闻名: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沈阳建筑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桂兰]

作者:刘闻名

上一篇:影视产业论文范文下一篇:茶艺课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