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式教学法数学教学论文

2022-04-24

摘要:在数学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文章从情境导入法的应用、问题导入法的应用、结合知识和实践进行教学三方面对导学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导学式教学法数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导学式教学法数学教学论文 篇1:

导学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数学不仅在考试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可以相应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因此,在学生各个年龄阶段的教学体系中,教师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已经逐渐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从而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导学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被广泛运用。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数学教学;应用与研究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创新,从而使教学方法适应和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当教师通过实际教学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发现导学式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望,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成绩获得飞速的提升。而现在,导学式教学法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數学课堂中使用导学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达到数学的教学目标和效果,能为学生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再次拓展延伸数学知识,使得学生的数学成绩在欢乐有趣的氛围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导学式教学法在课堂应用的意义

导学式教学法不同于刻板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新时代教学方式为主,并且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辅,基本的教学思路就是教师要以“导”为主,学生要以“学”为主,但更多的是从“教”转换到“学”,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用导学式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探索精神,对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进一步使学生学习可以更加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导学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学,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导学式教学法就是基于上述有利条件所构成的导学式教学法。因为导学式教学法具有灵活性,所以更方便教师的启发式教学,这样可以极大地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使学生的思维变得越来越广阔。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学习的不同进度和学习特点,利用导学式教学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能有效地落实新课改的目标教学要求,进而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的创新性和实践性。

二、导学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的应用策略

1.课前进行情境导入式教学法

导学式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立刻进入课堂学习。所以,导学式教学法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就是导入教学,可以让学生迅速地融入学习氛围。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数学,数学知识点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有些难度,部分数学公式和数学定义让小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复杂,因此教师在讲授数学时应利用导学式教学法的情境导入来吸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因为小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对圆的理论认识,如果采用单刀直入的教学方式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更不能使学生将圆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导学式教学法中的情境导入式教学,进一步地使学生对于圆的认识更加直观并且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在校园里找到关于圆形的图案,比如教室里的圆形钟表或者校园里的圆形花坛等等,再让全体学生交流讨论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见过圆形图案,然后让学生学会用圆规在纸上画圆,画好之后,尝试让学生在纸上剪下圆形图案,这样做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生也会有兴致地思考教师讲授的知识和内容。

2.在课堂中运用提问导入式教学法

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就是有很强的记忆力,学习知识的速度很快,但是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学生对知识的遗忘速度也很快。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前对学生进行旧知识点的提问。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主要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因此,教师需要在授课中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换算时,当学生已经理解了长度单位换算的基础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中的剩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知识提问,目的是为了巩固基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在不超出学生理解的范围内对学生进行提问。其中,课件内容有学生在生活中见过的东西,比如铅笔、文具盒、小树、桌子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干涉学生讨论的结果,讨论结束后需要每个小组找出小组代表回答他们认为的长度单位。在这期间,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也不可以立刻制止,要让学生自由回答问题,等学生全都回答完毕的时候,教师才可以公布正确答案。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层次感,又能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课后要及时地进行总结回顾

在学生学完每一节数学课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总结回顾。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总结与归纳,使学生对于数学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加深印象,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单元式教学总结,在黑板上系统地写出每个教材单元的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对教材重难点有直观性和清晰性的认知。比如在学完运算定律后,教师要利用自习时间向学生讲述具体的推导运算规律的公式,并教会学生具体的运算规律的使用方法,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的整体素质都有进一步的提升,使学生在考试中不会出现错误。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几道习题让学生去做,等学生写完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改错和纠正,并让学生将错题和正确的过程写到错题本上。可见,课后的知识总结回顾主要是为了对学生的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使学生可以将知识点做到掌握和精通。

三、结束语

总之,本文针对导学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上述分析,主要通过课前的情境导入式教学法、课堂中提问式教学法和课后的总结回顾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有效的加强。

参考文献:

[1]王斯.“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王秀馨.试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6):179-180.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泥高镇镇江完小564311)

作者:徐仁

导学式教学法数学教学论文 篇2:

导学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摘 要:在数学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文章从情境导入法的应用、问题导入法的应用、结合知识和实践进行教学三方面对导学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导学式;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一、导学式教学法的论述

在数学教学中,导学式的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手段。导学式教学法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和鼓励,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导学式教学法在教学结构上非常严谨,具有很大教学优势,非常利于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导学式的教学法是将“导”和“学”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导学式教学法的特征

一是“导”与“学”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非常喜欢热闹的氛围,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和谐愉快氛围的营造。教师要经过详细的指导,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培养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将理论和实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将“导”和“学”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智还不是特别成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适当地给学生提出一些带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沿着这个方向进行研究,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知识的比较性和规范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于一些知识还比较模糊,这样非常不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可以应用导学式教学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现在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并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导学式教学法的规范性就是教师在教学时应用适当的教学内容来限制学生的学习行为。

三、导学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是情境导入法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式教学法,最重要的就是课程的导入,而导入课程时通常会应用情景导入的方法。情景导入通常分为综合导入、实验导入以及游戏导入等。例如,教师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不同的物体和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正方体以及长方体等。利用这些物体和图形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可以选一名学生,让他走到讲台上,台下的学生说出一个物体或者是图形的名称,让他找出来,在规定的时间内看他能找到几个,轮流进行,所有的学生都要练习一遍。在课堂总结时,对找得多的同学,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奖励。通过这种游戏情景导入的方法,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学生创建一个活跃、融洽的课堂氛围。二是问题导入法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采用问题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师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分、秒”的教学时,这个学年段的学生已经对时间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让他们自己去认识,可能还有一些困难,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问题导入的形式。可以先问学生:“你们每天早上都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几点来学校?”等,这时学生肯定会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问题开展本节课的教学。问题导入的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时间的意识,还会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不会让学生感觉课堂非常枯燥。另外,还能教会学生时间的概念,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三是结合知识和实践进行教学。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将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记忆力。例如,教师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教学时,在课上充分讲解完比例的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以“人高和影长”为主题进行实验,让一个小学生站立在平坦的地面上,测量出小学生的实际身高以及人影的长度,并且做好详细的记录。在完成实验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得出,在同一地点和同一时间的情况下,人的身高和影长是成正比例关系的。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对比例的相关的知识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在学生充分掌握了比例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布置更多的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测量其他的物体,比如可以测量电线杆、旗杆等,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式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情境的导入和问题情境的导入,将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亚杰.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9(33).

[2]李树清.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8.

作者:裴建武

导学式教学法数学教学论文 篇3: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教学中,教学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教学改革的意识渐入人心,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数学课程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这样的环境下,导学式教学法逐渐的应用到小学数学中,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导学式教学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具体阐述了导学式教学法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导学式教学法;应用与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效果不明显,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缺乏,实践能力差等问题一直存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刻不容缓。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听教师将教学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也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不高。

一、导学式教学法的内涵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对学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导学式教学法逐渐的引入到教学中,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导学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充分尊重学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独立人格。在小学数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导学式教学法更加注重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意义分析

导学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产物,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导学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对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小学数学的内容都是基础性知识,是为以后打基础的过程,教师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能力。(2)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式教学法,充分尊重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的开发学生的潜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思維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创新思维。(3)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导学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的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分析及时解决,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进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导学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学生接触知识的范围更广。在导学式教学方法下,学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拥有更多的主动权。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学生就会逐渐的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进行自主的学习,学习的效率更高。

三、导学式数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分析

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数学教学的重视,不断的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导学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产物。导学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式教学方法。(1)积极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也要设置好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是孩子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渠道,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学生引入到一个特定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的进行提问,引发思考。(2)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分析综合等形式来发现并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知识的内在规律与学生认知准备及认知特点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要提出,并且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同时,可以适当的组织一些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应用。实践能力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关系着学生以后的成长。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3)注重对课后的复习。通过积极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了知识,并且能够简单的应用。但是小学生是比较爱玩的,在课后如果不能进行复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

因此,教师也要注重对课后复习的引导。可以适当的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不断的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秋关根,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的实施,时代教育.2008.

[2] 高俊义,如何提高小學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新课程研究,2009.

[3] 赵建宏,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中小学电教,2009.5.

[4] 段志恒,利用导学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山西教育,2009.5.

作者:何晓野

上一篇:自主学习语文课堂教学论文下一篇:企业市场弊端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