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直接理论论文

2022-07-03

国际贸易直接理论论文 篇1: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评述

摘 要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在整个国际贸易分工的研究过程中,其本质上的研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际贸易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发展,国际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国际贸易分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加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还需要从国际分工发展理论的本源出发,对于市场的主体和客体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最终提出有效的科学化国际贸易分工机制,实现整个国际市场竞争机制的个性化和完善化发展目标。本文主要是针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实际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评述

一、古典阶段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古典发展阶段,主要是从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提出的成本论,其中主要是将分工的发展理论直接放在国际贸易分工领域中进行发展的方式,从而实现对绝对成本理论的创造。对于绝对理论而言,主要是基于劳动分工原理进行发展,对于国际贸易互利性进行有效的论证,有效的解决了国际贸易单面利益的发展缺陷问题,从而提出了双赢的发展目标。从现今的市场发展来看,国际贸易分工理论中所涉及的双赢发展机制对于市场竞争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古典发展阶段对于劳动分工来说,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实现国际贸易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国际贸易分工对于国际市场的发展来说本身就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因此,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研究进展重视发展,通过国际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化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国际贸易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二、新古典阶段

新古典阶段,国际贸易分工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和层次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论述,同时,现今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开始进行积极地进行有效的贸易分工研究,一般来说,对于国际市场的各国生产商来说,大部分都使用本国的禀赋理论,使用价格最低的生产要素进行出口竞争,在这种竞争机制下能够获得共赢的发展目标。另外就是生产商在进行市场竞争的实际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针对自身的资源以及生产优势进行有效的发挥,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组合的方式进行最大效益的获得。三要素理论主要是对商品价值创造问题的有效论述,但是,新古典贸易理论则是从经济运行的发展角度来对各种发展资源的支持生产状况进行的分析,通过实施科学化的资源分配以及利用方式,最终实现整个市场竞争力以及竞争机制的完善化发展。

针对要素禀赋理论在我国发展中产生的作用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根据俄林理论来说,中国市场应该要坚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在国际市场中就属于产出较低的发展产业,在产值的增加以及发展上存在着严重的发展差距,随着现今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逐渐的被高端技术产业所代替,但是,由于现今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发展,我国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发展背景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于国际市场竞争发展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差,因此不能够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从本市上来说,一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主要是有产品本身的成本来进行决定的,成本越低,其相应的市场竞争力就越大。因此,对于我国的国际市场竞争发展来说,需要选取竞争力较大的发展产业,通过有效的资本积累实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新贸易阶段

针对国际贸易的商品模式发展来说,新贸易理论则是基于双模式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论述,对于劳动力多的国家来说,可以通过劳动力出口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新贸易理论提出要求不同要素优势的国家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发展优势实现有效的市场竞争发展。在有限的资源发展下,保证最大的变体数目,才能够实现生产规模的最大化发展,发挥最大化的市场规模竞争效益。新贸易发展阶段中,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实施更加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以及分工模式实现创新发展。

对于市场发展而言,需要从根本上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对整个市场的优化发展进行发展,针对国际市场竞争贸易利益来说,则是需要充分的考量贸易的动态利益问题,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的存在过错中能够实现有效的比较优势,自由贸易则是能够保证双方都获得一定范围的经济效益,一旦出现恶性竞争以及资源使用率较低的状况,就会导致双方的贸易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于市场竞争的双方发展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总结:

国际贸易的科学化分工发展对于整个国际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随着国际市场的深入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国际贸易分工的科学化发展研究,对于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进程研究来说,需要有效的结合相应的市场发展机制实现国际贸易竞争的持续发展,同时还需要根据目前国际贸易市场的实际发展现状,通过对两者的结合分析和研究,最终实现国际贸易分工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是从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三大基础理论出发进行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各个阶段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特点,从各个阶段的不同发展特性出发,进行有效的国际贸易分工的理论总结研究,最终促进国际市场竞争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二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01:65-73.

[2]吕康银.区域开放动力机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3]石崧.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5.

[4]梁霞.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理论对中国的意义[D].西南财经大学,2005.

[5]吴钢.人文关系网络对国际贸易网络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4.

作者:吴珺 韦鑫

国际贸易直接理论论文 篇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前瞻分析

纵观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演进,可将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时期,这些主流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70年代走向了理论繁荣期;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和中小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许多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将研究的重点转向这类国际投资行为,从而突破了原有主流理论对优势的绝对性的认识,深化了人们对优势的看法,出现了诸如不同于传统理论的新学说;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研究重点针对各类具体的直接投资行为展开深入分析,并结合不同类型的跨国公司的国际发展战略决策进行探讨,形成了对多样性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的理论诠释。

一、对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与评述

(一)西方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回顾

一般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的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流派:一是从微观角度,通过对产业组织和厂商行为的分析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流派以海默为代表。二是从宏观角度,基于国际贸易和产业区位变化、以比较优势和市场周期分析来诠释国际投资的理论学派,可以称为动态优势理论流派或周期发展理论流派,主要有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小岛清的比较优势投资理论。三是用自然性市场不完全来解释国际投资的内部化理论,以巴克利、卡森和拉格曼为代表。四是融合各家之长,对国际投资进行综合分析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代表人物是邓宁。

剖析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各种学说,可以看出各派理论学说均有其不足之处。垄断优势理论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开山之作,在理论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它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的产物,虽然较好地说明了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之间互相投资的现象,但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和中小企业在不具备垄断优势情况下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本上客观地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制造业对西欧和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但其理论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和市场竞争的加剧,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大量国际投资现象从实践角度已经推翻了该理论在区位选择上的结论。比较优势投资理论从比较优势分析出发,对日本的国际直接投资作出了宏观的、合理的解释,但该理论相对来说忽视了作为真正投资主体的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选择时的复杂动机、企业的特定优势和竞争过程,因此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缺乏说服力。内部化理论从内部化与市场的矛盾原理出发,通过对跨国公司的内在经营动机和内部决策过程的分析考量国际直接投资行为,能较好地解释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的关系、直接投资与贸易障碍的关系以及各类跨国投资的动因。具有较强的理论生命力,但这一理论只强调了市场的不完全性对于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而忽视了市场的积极方面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也没能很好地说明为什么交易内部化在特定的情况下必须表现为跨国界的经营行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综合了微观层次上的产业组织分析和宏观层次上的比较优势分析,构建了一般性的国际投资理论研究框架,适用范围较广,因此它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最有影响的国际投资理论,但实质上折衷理论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主线,基本上是对各种以前理论的简单归总,其较强的解释能力只是因为它包容了已有的各种投资理论。当然,虽然主流国际投资理论各有各的局限性,但也各具特色,且都形成了各自的研究路径和分析框架,并在后续研究中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因此这些理论大都保持着较强的生命力。

(二)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现象的研究,创立了许多国际投资新理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并不具备发达国家企业所拥有的优势,无论从规模、资本还是技术水平与经营管理技能等方面,发展中国家企业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按照传统的理论分析这些企业没有进行对外投资所必需的优势和实力。但事实上,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大、中、小企业已经先后走上了国际化经营的道路,甚至不少企业还将对外投资的触角延伸到了发达国家,并且也取得了成功。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市场控制理论、分散风险理论、提高公司形象理论、国家利益优先取得理论等学说来解释这些现象。这些理论大多注重强调某种因素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影响,并据此说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优势和对外投资的动因。总的来看这类理论学说分析手段较为单一,缺乏理论分析应有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而也就无法充分解释各式各样的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行为,但它们却可以在某些方面弥补主流国际投资理论的不足,如:小规模技术理论是对主流理论有关垄断优势绝对化观点的补充;技术地方化理论说明了企业可以通过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不断累积培育优势,由此可以引发人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新理论简析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国际直接投资现象层出不穷,促使相关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与更新,出现了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纵向和横向一体化投资理论、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跨国公司全球发展战略理论等一些新的投资理论和学术观点。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认为:任何形式的对外投资都是在投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的组合作用下形成的。该理论从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双方需求、双方所具有的条件这一新的综合角度探讨对外投资的决定因素,重点分析了包括劳动力、资本、资源、技术、管理及信息知识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内的直接诱发要素对投资所起的主要作用,同时强调了包括经济政策、法律、投资环境以及宏观经济发展等间接诱发要素对投资所起的重要作用,做到了理论分析的全面性与综合性。纵向和横向一体化投资理论通过分析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提出了一些切合实际、富有创意的模型和论点,可以在许多方面解释不同形式的一体化国际投资行为。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是跨国公司战略管理学派理论学说的典型代表,也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理论,该理论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企业在国际竞争环境中如何寻求、发挥优势和企业如何进行国际投资选择等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理论从微观角度分析跨国公司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强调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该理论对跨国公司投资行为的分析不再局限于其在东道国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对国际投资的认识更加贴近现实,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研发全球化、跨国并购和建立跨国战略联盟等投资行为(逢增辉,2004)。不过以上这些新理论和观点对国际投资的研究显得比较零散,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发展框架,多数只是一些单一的观点和推论,但这些观点和认识,对于我们加深理解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是很有

帮助的。

总结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可以看出:各种投资理论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各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国际投资领域的现象和特点,对产生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决定因素以及对各国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这些认识可以为各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各国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当然,所有理论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某一类或几类投资现象,虽然很多学者致力于将自己的理论由特殊推向一般,或是将别人的几种理论综合为一般性理论,但由于国际直接投资领域新现象层出不穷,投资行为呈现多元化发展,使得这些努力或成为徒劳,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对国际直接投资研究成果和理论缺陷的综合分析

在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作出前瞻探讨时,我们有必要清楚地认识现有理论研究的发展态势,并对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做一个全面的分析:

(一)各种理论均存在着片面性,这是理论研究深入发展的前提和动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片面性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过分夸大单一理论所研究的经济因素在对外投资中起的决定性作用,有的甚至将这些因素看成是对外投资的全部动因,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对国际投资的影响;二是将单一理论对某一时期、某一特定研究对象或某一研究角度、某一方面所作研究得出的结论,不适当地加以推广用来解释各个国家的多种国际投资活动,视其为一般性的规律;三是大多数国际投资理论的优势思想,是静态的和利用型的,而事实上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行为是在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投资来获得优势,优势实际上具有动态性和流动性;四是绝大多数投资理论都是在除资金外的其他要素均不能跨国流动的前提下展开讨论的,而现在高级人力资本的跨国流动已越来越普遍,理论滞后于现实的发展;五是对跨国公司的整体国际战略布局和国际生产方式选择缺乏全面把握,容易将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与国际贸易行为、国际间接投资行为、国际融资行为对立起来,孤立地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正是由于各种理论的片面性与不断涌现的国际投资新现象发生了不吻合或冲突,从而促使理论研究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各种理论的片面性,是实现理论综合的条件

单一理论对于某些经济因素的片面性研究和作出的理论结沦,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这些因素在决定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是大有裨益的,也为今后理论研究向着更加全面、系统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素材;而这些针对某一时期、某一特定研究对象或某一研究角度、某一方面的片面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全面认识国际投资现象的多样性、多维度发展性和综合性,把握不同国家国际投资活动的时序变动,并从更大范围和更长周期探求全球投资发展变化的一般性规律、特征和趋势(朱廷瑁,2004)。如:对获得型优势和优势动态变化的研究,能促使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国际投资行为的动因;在人力资本要素可以流动的前提下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将使得投资理论的研究更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现实背景;将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研究结合起来,并将投资行为纳入跨国公司的整体国际战略布局和国际生产方式选择的综合分析之中,可以更好地把握行为主体和行为活动之间的关系,更为系统地理解投资行为的动因和影响。因此,只有全面考察不同时期、背景下,各国各类跨国公司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相关要素及其相互影响,才能为人们最终获取系统的、科学的理论认识奠定基础。

按照科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在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各具特色、相互独立的理论并存,它们在不同的方向和层面上深化着人们对同一研究对象的认识。随着知识的积累、新方法的运用和认知范围的拓展,人们将逐步认清各个理论的缺陷和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统一的理论研究“范式”将趋于成熟,综合性理论开始出现,以前各个相互独立的理论演变成一个统一理论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实践的发展,这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可能会被打破,各类理论的科学内容会分裂、融合并重新组合,形成更高级、更全面、更新的理论体系(刘则渊、方玉梅,200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样的理论发展演化规律,而对于跨国公司国际生产方式的全面研究和在要素都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前提下对国际投资的研究,势必将打破已有的国际投资理论体系。最近几年有关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理论融合的研究方兴未艾,可能代表了新理论体系的发展方向。

三、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分析方法和研究特点的归纳总结

国际投资的大多数理论研究,都是在借鉴吸收其他相关的宏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新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投资现象的特性分析展开理论探讨,从而实现一种或多种基础理论成果与国际投资理论的有效综合。例如:垄断优势理论是不完全竞争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研究的结合,内部化理论是科斯企业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研究的结合等。相关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国际投资实践活动共同推动了投资理论研究的深化。总的来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研究方法各具特色

国际投资研究主要有微观与宏观研究方法、静态与动态研究方法、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等,目前来看,微观研究多于宏观研究,静态研究多于动态研究,微观、静态分析方法是当前这一领域研究的主流方法,而动态研究方法的运用应是今后理论发展的一大趋势。从分析工具上来看,边际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相关理论研究之中,而超边际分析法即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所倡导的非线性规划分析方法也被运用到国际投资研究中,成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投资问题的有效分析工具。

(二)研究涉及因素逐步增多

对于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因素的分析,从简单到复杂,从企业内资源到企业外环境,从硬的方面到软的方面,从看得见的因素到看不见的因素,不一而足,理论研究的要素和变量越来越多,各种宏观和微观、静态和动态的因素都被纳入到研究范围,于是对国际直接投资动因的认识,也由单要素决定论扩展到多要素决定论,这在客观上使得统一理论模型构建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

(三)研究侧重点有所转移

由注重资金流动转向重点考察企业能力等隐性要素流动,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界定也出现了模糊化倾向。由于国际融资多元化和非股权性质国际直接投资现象的大量出现,资金流动已不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本质特征,企业能力等隐性要素的流动似乎更能代表投资行为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四)理论研究由单一分析转向综合分析

从对单一投资现象的孤立分析,发展到将投资置入国际分工、产业发展、跨国公司国际经营行为的综合分析之中,从而将投资与所在国家和产业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与组织结构、国际贸易等联系起来,便于更系统地论证和把握投资行为,研究结论也更深刻和全面。

(五)研究前提有所拓宽

传统的理论都是在除资金外其他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本要素不能流动的前提下展开理论探讨的,现在有的理论已经注意到要素的流动性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例如:在对于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研究中,Fahy John(2002)提出:资源是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竞争的核心和基础,资源不仅包括企业资源,也包括国别资源。国别资源可以分为基本国别资源(包括天赋的资源如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固定的资源和可以随时间改变的资源如劳动力成本、资本、汇率、税赋水平等)和高级国别资源(包括那些需要长期持续投资才能形成的自然资源和高级生产要素如国家的教育体系、技术与组织能力、通讯和基础设施以及劳动生产率水平等)。高级国别资源基本不能流动且在国家间扩散缓慢,在跨国经营中它比基本国别资源更为重要,战略性国际投资决策应以获取高级国别资源和开发企业资源为目的;而有的基本国别资源因其流动性强,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为本国企业所利用。樊增强、尚涛(2006)提出:充裕的物质资本、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和先进的组织资本,不同于以往不可移动的比较优势(如廉价的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这三种资本是可以移动的,特别是组织资本往往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复制到发展中国家,并以跨国公司形式在发展中国家建立起更为明显的比较优势。我们也认为:相对高级人力资本而言,低级人力资本要素因其流动性差,对于特定产业来说更易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诱因,例如:中国近几年加工制造业吸引了大量外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丰富低廉的初级劳动力以及初级劳动力的不可转移性。

(六)研究目的趋于多元化

国际投资研究的目的从试图构建投资通论,演变为更多地关注局部、特定形态的国际直接投资现象,使得投资理论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综合归纳和局部研究。由于理论的综合需要长期的研究积淀,归纳的难度也较大,理论综合的发展是一个断续性的过程,因此现在大多数研究越来越注重对特定形态投资现象的探讨,当然构建科学统一的投资通论仍是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之一。

(七)以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的思想为研究发展的主线

不管是一般性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或是针对局部投资现象的投资理论,其对各类要素、资源、企业能力、自然或社会环境、各种禀赋的单一或综合分析,最终都归于内生的或外生的优势,有的优势是静态的和可以为投资所利用的,有的优势则可以通过投资来获得,并依赖投资累积、培育优势,因此优势也是动态发展的,而跨国公司就是优势培育的主体和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载体。

四、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的前瞻分析

当今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呈现出跨国并购高潮迭起、跨国公司组织结构不断变迁、跨国投资区域集中化与全球化并存、国际投资后发国奋起直追的发展格局。如何认清并准确反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投资的发展潮流与特点,如何把握决定和影响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力量,如何分析并全面解释日益增多的跨国战略联盟、日趋庞大的跨国公司全球网络化组织、日渐兴起的服务型和知识型跨国投资、日趋强大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今后理论研究可以沿着以下的发展思路和趋势展开探讨。

(一)着眼于建立一个具有通论性质的综合分析的理论框架

我们认为:随着对国际直接投资现象的认识从单一投资现象分析发展到对贸易投资一体化的研究,以包括地区(国家)分工、产业分工、产业内分工、企业内分工的各层次国际分工为基础,构建由分工带来的地区、产业、企业国际生产方式选择为分析内核的理论框架,较为符合实践发展的要求;通过对贸易、投资与各层次国际分工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关系的研究,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和一般规律。

(二)搭建一个相对统一的、具有一般意义的理论分析平台

在这方面我们比较看好跨国公司这一研究平台。我们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一种行为,如果仅从这一行为出发来分析投资现象,可能会因为难以把握行为主体的主观多样性而陷入理论的迷茫之中,行为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行为方式更大的多样性和更多的选择性。考虑到现在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的主要施行者,国际投资理论研究理应建立在跨国公司的战略布局和行为选择的基础之上,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应逐步融合于跨国公司的大的理论分析体系之中。

(三)探索构建一个能够充分反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发展普遍规律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

传统的投资理论产生于全球经济的贸易导向型发展时期,这些理论难以合理解释当今投资导向型经济发展阶段所涌现的大规模、全方位国际投资现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背景下,建立包含能集中反映经济全球化中影响国际直接投资诸多变量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尤其是既能反映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发展,又能反映发展中国家和中小跨国公司投资发展的综合理论模型,是理论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所作的努力和所采取的方法,还是很值得在今后理论研究中加以借鉴的。

(四)追随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发展,创建一个能反映各类人力资本要素的影响、作用和流动变化特点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模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人力资本要素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否充分利用各国不同的人力资本,而各类人力资本不同的流动性和其对使用环境的不同要求,使得利用或获得人力资本成了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跨国公司越来越趋向于进入法律制度比较完善、知识产权得到严格保护的区域,进入拥有较多智力资本和高素质人才的区域,进入具有购买与使用知识产品消费偏好的区域;而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又证明:发展中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是国际投资流入的主要动因。微软、英特尔、摩托罗拉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了研发机构,而我国的海尔、联想等知名企业又在美国等发达地区组建研发和生产基地,这些都说明充分利用或获取各类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影响各国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但如何选择投资方式和地点来达到这一目的则需要投资理论作出合理的解释。

(五)投资理论应该加强对后发性、获得型和内生优势的研究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强国力、提高本国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也就是要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对于内生优势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也为全球经济的和谐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总之,国际投资理论是伴随着产业组织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我们可以借鉴宏、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新成果,追寻国际投资实践活动的发展变化,丰富和完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目前来看理论界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际投资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基础,应该说今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

作者:胡 义

国际贸易直接理论论文 篇3:

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态势研究

摘要: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探寻国际化道路。与此同时,贸易保护又以更猛烈及更隐蔽的形式不断阻碍着贸易自由化的实现。特别在金融危机下,一方面部分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产品实施贸易壁垒措施,另一方面由于并购成本的降低,许多中国企业开始实施跨国并购战略。这到底是契机还是风险7从国际贸易现代理论角度出发,在分析跨国并购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基础上,阐述了规模经济理论下跨国并购的自身优势。种种迹象表明,企业可以通过并购绕开贸易壁垒,并为实现全世界更为开放的、自由的贸易市场创造契机。

关键词:跨国并购;国际贸易现代理论;规模经济论;贸易保护;贸易自由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自由化成为各国的主流贸易政策,但贸易保护主义却以更加隐蔽的形式显现。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各国普遍陷入经济低迷时期,贸易量出现严重下滑,订单量减少,港口码头空箱堆积,重多世界知名企业纷纷濒临破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除征收高额关税外,以环境保护为名的“绿色壁垒”、以技术优势构建的“技术壁垒”及反倾销等新形式层出不穷。与此同时,许多中国企业开始加快步伐实施跨国并购战略。2009年6月24日,中石化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与瑞士Addax石油公司达成协议,以72.4亿美元收购该公司的全部股份。在此之前,联想集团于2004年12月8日在北京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收购IBM PC部门。2006年一年内,中国化工先后完成法国安迪苏公司、澳大利亚凯诺斯公司和法国罗地亚公司有机硅和硫化物业务100%股权的收购。种种迹象表明,以保护本国利益为重的贸易壁垒与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跨国并购之间似乎可以找到一个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接轨点:即本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绕开贸易壁垒为实现全世界更为开放的、自由的贸易市场创造契机。

一、贸易保护主义与实现本国经济复苏的错觉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日益加强,中国逐渐成为这些措施的受害者。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中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69起,涉案金额91.56亿美元。2009年6月下旬,美国在10天内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三项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2009年上半年欧盟对中国线材、铝箔和无缝钢管做出了反倾销初裁。不只是发达国家,阿根廷、俄罗斯、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伙伴也开始采取种种限制进口措施。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喊出了“购买国货”的口号。印度公开透明地操纵关税,命令禁止进口中国的玩具。贸易保护主义的升温是否真的能使本国企业安然度过金融危机?

当经济危机导致国内企业面临破产风险时,政府往往采用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实施进口许可证制和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利用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的新形式也层出不穷。诚然,在创造内需的过程中可以存在着合理保护国内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但从长远来说,贸易保护措施只会在短期内产生效用,并不能从根本上增强国内产业竞争力,反而会因忽视内部改革和创新而削弱该企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换言之,任何国家“先发制人”的贸易保护措施部有可能招来对方国家的报复而导致新一轮贸易壁垒措施的加强。

二、国际贸易现代理论视角下的跨国并购

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的绝对优势产生了交换行为,各国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总产量增加,消费水平提高,节约了劳动时间。大卫·李嘉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丰裕程度的差别,导致国际贸易发生。但传统的贸易理论并不能解释贸易量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因此国际贸易现代理论在不断地寻求突破,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相互倾销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等新国际贸易理论的诞生,从不同层面阐述着国际贸易发生的由来。瑞典经济学家斯塔芬-林德提出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认为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两国之间的贸易量越大。相互倾销贸易理论是布兰德和克鲁格曼于1983年在《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中提出的。该模型认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其他国家的厂商采取同样的战略将增加的产品销售量销往对方国家市场,这种相互倾销行为所形成的贸易实现了各自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狄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发表的一篇名为《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的论文,建立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选择的模型。他们发现,即使两国的初始条件完全相同,但如果存在规模经济,两国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从而产生后天的绝对优势。

通过追求需求偏好相似和规模经济,企业可以获取利润最大化。跨国并购这种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可以用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和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解释,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能更好说明跨国并购带来的贸易效应。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认为规模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是贸易产生的原因之一。如果企业通过生产规模化和多样化,产生绝对优势,从而增加贸易流量,企业就会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跨国并购,如采用直接并购、成立合资公司并购、新设控股公司并购及换股并购等方式,可获得更大的产权权重。基于生产要素的禀赋整合,意味着企业经营活动的调整,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得了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可以通过把外部要素与已有的内部要素整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或者把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业务活动剥离出去,培育出新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一国一旦以猎取规模经济为目标开始在一个行业进行大规模生产,哪怕启动之初,规模优势十分微弱,但其优势将随着生产扩展而滚雪球般地增大,最终至少有一国达到专业化生产。

三、跨国并购是实现贸易自由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跨国公司或在东道国的子公司直接对东道国的企业进行井购,或者通过现金、发行债券、国际银团贷款以及换股等方式完成并购。跨国并购虽然存着巨大风险,但通过并购可以获得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企业可以利用区位优势,从而绕开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更大程度上实现贸易自由化。具体表现在:

1 降低进入对方市场的壁垒。通过并购可以利用被并购企业取得原料的有效途径、生产技术、原有销售渠道、政府优惠政策、已占有的市场份额等,顺利进入对方国家的市场。如《加拿大投资法*规定了严格的提交投资通知和审查的标准,特别是对认为危害加拿大某一重要经济部门或构成严重竞争威胁的投资项目,审查尤为严格。而在在捷克绿地投资建厂大约需要一年左右时间。建筑项目所需的有关许可包括环境影响评估(EIA)可行性研究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估(EIA)完整环境影响评估程序。跨国并购可以减少上述环节,缩短产品生产建设周期、获得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并使得企业生产当地化,快速地建立起一条通往本地市场的绿色通道。

2 占有本地市场优势。由于对被并购企业本国企业的政治经济环境、法律、法规等各方面不太了解,通过并购本国企业可以利用被并购方在国内建立起的较为完备的生产体系和市场销售网络,抢占市场份额。特别在金融危机的情势下,企业可以抓住危机时期企业估值缩水的契机,通过并购当地企业的方式,将跨境出口转化为企业的内部贸易,有效避免贸易摩擦。

3 获取对方国家的资源。贸易保护对象除本地企业外,还包陆当地的资源。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初级形态的资源出口采取限制政策。通过并购可以使本国企业获得外国资源。金融危机下,很多知名企业濒临破产,为了解除当前困境,只能低价出卖部分资产。很多中国企业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纷纷出手并购。不仅在金融危机大环境下,某些企业因其自身经营不善而面临倒闭的,也会为了摆脱窘境而以低价出售核心或非核心资产。对于有能力收购的企业来说,这不失为一个好时机。中国网通就曾利用亚洲环球电讯陷入的经营困境,以8980万美元的低价拥有其1.6亿美元的资产。

近年来,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寻求合法而隐秘的保护工具。面对金融危机下所处的困境,一些国家努力寻求特殊方式绕开贸易壁垒,其中并购就是一种好的方式。虽然并购会遇到层层障碍,但本国企业是可以通过此类并购绕开贸易壁垒,为实现全世界更为开放的、自由的贸易市场创造契机。

作者:洪恩华

上一篇:高校科研管理创新论文下一篇:科技翻译信息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