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护理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脑血管病护理中的作用,为改进护理方法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借助健康知识讲解、板报宣传、定期形象教育与集体宣讲等健康教育方法。结果:通过问卷调查与患者采访等手段,确认健康教育对于提高脑血管疾病护理质量和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有着积极的作用。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脑血管患者的身体健康,值得临床实践推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脑血管病护理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脑血管病护理研究论文 篇1:

脑血管病患者护理安全研究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都很高,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对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保障患者健康、减少护理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1]。本文从脑血管病患者护理安全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收集住院病例785例,男453例,女332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53岁。以我国现行的第四届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为基础,这些患者都经过颅脑CT检查证实,确诊脑出血289例,脑梗死410例;其中病人出现意外伤害2例,便秘67例,窒息1例,舌咬伤6例。

2 腦血管病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脑血管病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心理因素与躯体方面的因素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因素对脑血管病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始终发生着作用,因而对护理安全的研究应关注对两个因素的分析。从躯体方面的因素来看,脑血管病患者常见的损伤有局部组织冻伤、坠床、抓伤、尿道皮肤黏膜损伤、褥疮、急性肺水肿、肺炎、便秘以及泌尿系感染等等。从心理因素的层面来看,年龄较小的脑血管病患者自身正处在成熟的阶段,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是处在上升期,因而此类患者多数都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病,在心理上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的情况。年龄较大的患者则在发病后,经常会担心自身疾病给家庭带来的负担与麻烦,因而也较容易产生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

3 脑血管病患者的安全护理策略

3.1 心理安全护理。心理因素对患者疾病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因素不但可以致病也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因而加强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安全护理,直接对患者康复产生影响,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脑血管病患者的急性期间中,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患者所出的心理状态,尽可能降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对治疗过程的负面影响。脑血管病患者的慢性期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抑郁失望等心理的比率较高,严重的患者会有绝望轻生的想法,这就决定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细心观察,以患者内心活动为基础,给予患者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进而增加患者参与治疗的主动性与能动性。除此以外,在脑血管病患者的恢复期护理中要关注患者的自卑、惰性以及孤独等负面情绪对康复的不良影响。

3.2 躯体安全护理。脑血管病患者在治疗与恢复期间,躯体出现损失的情况呈多元化及复杂化的特点。本文仅对常见的躯体安全护理进行阐述。患者的安全护理是护理人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共同应该关注的事情。因而,护理人员应将躯体安全护理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家属,必要时应书面告知。

脑血管病患者由于自身大脑反应能力的下降容易导致身体失衡,关节的灵活性较差,因而容易导致跌倒与坠床。这就要求在对患者的护理中,要及时排除病房床头、走廊以及卫生间等处存在的危险因素,加强对病人的常规护理,定时翻身与拍背。同时,应鼓励脑血管病患者多吃蔬菜等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多喝水,忌食辛辣食品,尽量采用腹式呼吸与缩唇经口呼气等方式促进患者的排便。脑血管病患者由于温度感觉敏感性降低,容易导致出现烫伤,这就要求在护理的过程中应注意热敷的温度应低于50度,热水袋等不能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护理人员在对脑血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确保患者床单整洁、干燥以及平整,定时变换患者的体位,防止患者局部长期持续受压产生的压疮;对已经避免压疮的患者的创面污染,提高对气全身营养支持等。

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预防患者出现窒息。比如对存在意识障碍的脑血管病患者需要取出假牙,牙齿掉下以后应及时把牙齿取出,并由专人保管的同时作记录。对昏迷的脑血管病患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避免患者的痰液、呕吐物等阻塞呼吸道引起患者窒息。除此以外,对脑血管病患者中癫痫发作的患者需要口中置入压舌板,在患者癫痫发作后带上压套,避免患者出现舌咬伤;对已经出现舌咬伤的患者需要避免出现局部感染的情况。

4 结束语

在脑血管病患者治疗的全过程中,安全问题存在于整个进程中。因而有必要加强病人的安全护理,只有有效的安全护理,才能有力的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而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处于其自身最佳的心理状态与躯体状态,避免各种意外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通过脑血管病患者的安全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患者的心理安全与身体康复。

参考文献

[1] 蒋革新,朱乐英,李秀红.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06)

[2] 张二炜.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吉林医学,2011,(04)

[3] 何瑛,张晓莺.神经内科患者偏瘫康复治疗的临产观察[J].新疆医学,2009,(39)

[4] 奥俊青.脑血管疾病的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1)

[5] 逄锦波.脑血管病患者常见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青岛医药卫生,2011,(03)

[6] 仇雪祎.脑血管病并发症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04)

作者:刘艳玲

脑血管病护理研究论文 篇2:

脑血管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脑血管病护理中的作用,为改进护理方法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借助健康知识讲解、板报宣传、定期形象教育与集体宣讲等健康教育方法。结果:通过问卷调查与患者采访等手段,确认健康教育对于提高脑血管疾病护理质量和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有着积极的作用。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脑血管患者的身体健康,值得临床实践推广。

关键词: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不同信息传递手段与方法,让患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培养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与勇气,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医院在加强对患者治疗与护理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而脑血管病由于危害性较大,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恐惧和焦虑的心理严重,所以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更是尤为重要。

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3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52例,女性患者为38例,年龄为65~88岁,平均年龄为70.5岁。医院在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的基础上,对其开展多次的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的结果进行了跟踪调查。

2 方法

我院对于脑血管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为三种:板报教育、健康知识讲解和定期形象教育与集体宣讲。

2.1 板报教育 医院在脑血管病区走廊的墙上,张贴了各种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多以图像形式展现出来,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以便于患者的学习与理解。

2.2 健康知识讲解 护理人员以恰当合适的交流方式与深入浅出的语言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讲解脑血管疾病知识的讲解,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增强患者克服疾病的信心,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让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2.3 定期形象教育与集体宣讲 医院可以通过让脑血管病治疗成功患者的现身说法,让正在接受治疗与护理的脑血管病患者认识到脑血管病并不可怕,通过积极的治疗和进行的护理是可以治愈的。同时,医院定期组织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集体宣讲,解答患者心中的疑问,让患者明白疾病治疗的关键所在。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3.1 脑血管疾病诱发因素 吸烟酗酒、血脂异常、糖尿病和高血压等都是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医护人员要耐心细致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脑血管疾病诱发因素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预防措施和治疗护理措施等相关知识,让患者及家属将一切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2 饮食方面的指导 医护人员要依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体质差异和饮食习惯等,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医护人员要叮嘱其控制钠的日摄入量<5g;对于血脂异常患者,医护人员要叮嘱其注意饮食多以清淡为主,并多进食可以帮助减低血脂的食物;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采取坐位,多进食流质或者半流质等易于消化的食物;对于存在意识障碍或者无法进食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对其采取鼻饲措施,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营养供给。

3.3 生活方面的指导 医护人员要保持患者床单的干燥与皮肤的洁净,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按摩患者身体的受压部位,并适当涂抹一些爽身粉,以避免患者出现压疮。患者需要采取侧卧位,以免因呕吐物无法及时清除而引起窒息,在移动意识有障碍的患者时,医护人员可以借助约束带,保持动作轻柔、准确到位,切不可进行拖拉擦破患者皮肤。医护人员要叮嘱患者多进食粗粮和粗纤维食物,在排便时切勿用力,并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以给与患者开塞露,以避免再次脑出血情况再次出现。

3.4 康复活动指导 脑血管疾病患者大多存在语言和肢体功能障碍,因此在进行治疗护理的同时,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活动的锻炼,以帮助肢体功能的尽快回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康复活动的锻炼要循序渐进,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都要逐渐增加,且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适得其反,加重患者的病情。

3.5 心理方面的指导 脑血管患者因为年龄、病情、身体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大多在心理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医护人员要针对不同患者所处的不同时期,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以缓解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障碍,让患者配合治疗尽快恢复健康。①急性期的心理护理。处于急性期的脑血管病患者会因为突然出现的失语和活动受限等情况,从而出现焦躁和恐惧等心理。对于处于这一时期的患者,医护人员首先要稳定患者的情绪,然后用热诚的服务与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激发患者战胜病魔的勇气。②恢复期的心理护理。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需要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坚持不懈的锻炼和强大的内心。如果患者在漫长的恢复过程中没有看到康复的希望,就很容易出现悲观失望和自暴自弃的心理,从而丧失治疗的勇气与信心。对于处于这一时期的患者,医护人员要鼓励患者相信先进的医疗技术,并让成功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让患者看到可以治愈的希望,并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从而使患者充满对未来康复生活的信心。

3.6 出院时的指导 当患者病情好转或者康复出院的时候,护理人员不仅要积极协助患者解决护理问题,而且还要依据脑血管疾病可能存在的后遗症对患者进行指导,并叮嘱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例如注重科学健康的饮食,坚持不懈的进行康复锻炼,谨遵医嘱定时定量的用药等。如果患者的身体出现肢体不遂和失语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复诊,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4 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与患者采访等手段,80例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为100%,护理工作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5 讨论

总之,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使脑血管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有充分的了解,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躁的心理,树立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而且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在帮助患者及早康复的基础上,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美荣. 健康教育在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2,24:301.

[2] 邵艳文,卜淑霞,李笑蕾. 健康教育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18:2385-2386.

作者:段新菊

脑血管病护理研究论文 篇3:

精细化护理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精细化护理UI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治疗的62例行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68%)明显低于对照组(29.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行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

[Key words] Refined nurs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terventiona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Nursing effect

缺血性脑血管病,又称缺血性疾病,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的总称。主要包括: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IND、进展性卒中PS、完全性卒中CS、边缘区梗死WI及腔隙梗死LI[1]。该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且会受到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眼动脉近端闭塞、对侧偏瘫、偏身麻木、供血区脑梗死等[2]。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治疗的62例行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常规护理措施,主要观察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护理满意、术后并發症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62例行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42~62岁,平均(52.3±5.5)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40~65岁,平均(52.5±5.6)岁。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病程中均有过一次性TIA,并留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主要表现为偏瘫、肢体无力、麻木、语言障碍等;②无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③无严重心、肝、肾疾病者;④研究前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者、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者[3]。

排除标准:①认知障碍者、沟通障碍者、精神障碍者;②不能配合医护人员开展临床相关工作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予以健康教育、用药和饮食护理。

1.2.2 观察组  接受精细化护理,秉持一切为患者的理念,开展临床护理工作。(1)入院时精细化护理:入院后主动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病房环境、医护人员、介入诊治操作流程、相关注意事项等。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并认真解答,以此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于病情严重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并应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数的监测。然后对患者床上排便进行个体化指导,鼓励患者加强术侧肢制动练习。(2)入院后精细化护理:①手术前护理,经责任护理人员实行评估,构建脑血栓介入病症精细化护理方案,全面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生理、心理、病症认知、手术认知等,进而确保护理方案的可行性。同时,手术前应积极和患者沟通,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采用鼓励、安慰、支持性语言沟通,进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手术过程中,严格观察、记录患者体温、瞳孔变化、脉搏、血压等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导管及导丝推送、支架释放,会对激颈动脉血管构成直接影响,发生血管痉挛、撕裂血管内膜所致脑出血、栓子脱落等现象的可能性较大。②手术后护理,通过8字法加压包扎股动脉穿刺点,借助沙袋的作用压迫6 h。运送患者的过程中,为避免发生管道滑脱情况,患者应取仰卧位,术侧肢体保持伸直和制动的状态,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数进行严格观察,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 d。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1 d后将绷带、纱布解除,鼓励患者下床进行活动。③穿刺位置护理,穿刺位置加压包扎,确保这一位置皮肤的清洁、干燥。完全显露穿刺位置四周皮肤情况,观察有无发生皮肤青紫和肿胀、硬结等表现,然后评判有无血肿发生。同时,加强对患者皮温、颜色、足背搏动等情况的监测,若是发现异常需立即予以对症措施进行处理。④并发症护理,支架置入1 d内发生脑出血的可能性较大,对于患者生命健康的影响较大。相关需要注意事项:禁止过度用力排便、打喷嚏,应有效的控制自身心理情绪。如果发生脑出血的表现,则建议通过中和肝素药物处理,停止使用抗凝药物,严格控制血压等方式处理,必要时可实行脱水操作。为确保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的卧床时间,禁止进行屈髋关节、膝关节动作,以此防止产生皮下血肿现象。针对发生局部血肿和淤血症状者,可利用硫酸镁粉剂配置成浓度为50%的硫酸镁溶液(河北武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2977)热敷。过度灌注综合征患者的主要表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护理人员应在2 d内,做好其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如果产生过度灌注综合征表现,应马上进行脑血肿穿刺抽吸处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出院后精细化护理:经责任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饮食习惯,构建出院后饮食方案。同时,对患者用药、康复训练加以指导,叮嘱患者保持劳逸结合,禁止过度劳累,对病情的恢复造成不良影响。此外,还需教会患者控制血压的方法,合理调整自身心理情绪,告知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并观察患者有无发生皮肤发绀、牙龈出血、排便异常等,叮嘱定期入院接受复诊。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2)经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加以评判,评判的级别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前两者的总和×100%,即为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评分≥90分,为非常满意;护理评分为60~89分,为满意;护理评分<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临床数据,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68%)明显低于对照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当前,我国脑血管病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的发病率最高,占75%左右[4]。而这一病症的发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随着脑血管介入技术的蓬勃发展,当前,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已经不满足于目前的治疗手段,而要求全面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脑血管内支架介人治疗就逐步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治疗手段,其特点为创伤小、安全、疗效肯定、恢复快、患者容易接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同时也避免了外科手术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但是,脑血管介入手术较为复杂,再加上人的颅内神经及血管分布密集,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易在术后出现并发症,如过度灌注综合征等。因此,要想保证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不仅要进行严格的规范操作,还需要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5-6]。

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能给予患者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为患者讲解病症和治疗的相关知识,但是实施护理干预无法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临床需求,因此护理效果并不理想[7-8]。本研究观察实施精细化护理,能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护理服务,尽可能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9]。通过入院时、入院后、出院后不同阶段实行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创建新的护理文化,不仅将医院传统护理观念转变,而且经过转变后的医院文化已经不再流转于形式,使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拥有明确的护理使命;除此之外,精细化护理相对比以往的护理模式,其更加注重护理工作流程的细节性护理,经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方面等细节处理,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进行针对性讨论,并提出有效的舉措,不仅保障护理工作的专业性、整体性,从而确保护理措施的个性化[10-15]。这种护理模式,可将护理工作贯穿于患者入院——出院,对护理安全工作进行严抓,使专科护理内涵深于人心,全面落实护理人员的义务和责任,提升专科护理质量,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提供全程护理服务,因此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6-20]。基于此,精细化护理下,护理人员应注重护理细节,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也会更加细致,针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护理人员提高预防意识,以预见性的眼光开展护理服务,通过对患者各个方面的观察,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同时精细化护理工作期间,对每步骤的护理工作进行优化、规范,使常态的护理质量得到保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比较,观察组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不但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中,护理效果较好,同时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患者提供全程护理服务,减少并发症情况的发生,促使患者及早恢复身体健康,切实改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存在临床应用和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万宝珍,李雪明,王雪萍.追踪方法学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1):186-189.

[2] 任莎莎,杨文斌.责任制护理干预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9-22.

[3] 付慧.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护理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3):156-158.

[4] 張艳娣,谢玉,朱俐俐,等.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9):3293-3294.

[5] 张志新,徐国齐,门宁.精细化护理在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9):77-78.

[6] 刘帆,李永旺,马玉恒,等.不同全麻方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6,37(1):70-73.

[7] 徐丽娟.精细化护理在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8):2876-2878.

[8] 谢剑芬,萧伟懿,杜美芳.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预防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24):3839-3841.

[9] 蓝艳.对行介入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4):73-74.

[10] 杨波,曾玲莉.介入治疗与内科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42-44.

[11] 何水云,王卉,时秋英.质量控制理论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4):137-138.

[12] 潘文龙,张强,王梅,等.70岁以上高龄老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6,4(4):234-237.

[13] 陈娟.介入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观察和护理[J].世界中医药,2015,10(a2):1124-1125.

[14] 许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的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4):10777-10778.

[15] 刘磊,韩文豪,王颍超,等.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3):78-79.

[16] 马海峰,马海燕,纪蓉,等.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4):429-431.

[17] 苏治国,王秀菊,宋迎,等.临床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6,14(8):14-15.

[18] 李晓梅,李燕.精细化护理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50-151.

[19] 徐冬霞.预见性护理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5):578-580.

[20] 马彩萍,杜娟,李佳,等.精细化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8, 36(19):155-156.

(收稿日期:2019-05-09)

作者:吴晓芬 胡朝霞

上一篇:林场人工治理管理论文下一篇:教学实践转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