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后偏瘫的心理护理探讨

2022-10-26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及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 近年来, 脑血栓患者不断增多。脑血栓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 治疗后患者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患者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 对康复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患者出现的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进行针对性护理, 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为探讨脑血栓后偏瘫的患者的心理护理办法及效果, 该研究对该院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脑血栓后偏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96例脑血栓后偏瘫患者, 男53例, 女43例, 年龄45~74岁, 平均年龄63.2岁。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颅部CT及MRI检查, 确诊为脑血栓。所有患者均无意识及智能障碍, 无颞叶、额叶损伤, 无精神病患者, 患者均在发病7 d内接受治疗。依照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病情划分, 其中轻型21例, 中型56例, 重型1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为48例。

1.2 方法

1.2.1 护理办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功能康复训练, 只给予参考组患者一般安慰, 在对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观察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有:①患者入院后, 医护人员要积极与患者交流, 面带微笑, 减轻患者由于入院产生的紧张感, 尽快为患者安排责任护士, 与患者进行积极交流, 可询问患者一些家常知识, 拉近与患者的关系, 缓解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医院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 可针对患者的爱好提供书籍、广播等供患者使用, 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 将治疗效果及康复效果告知患者, 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树立患者康复的信心。②医护人员要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 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同时在与患者交流中观察患者的心理问题, 设法对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疏导, 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 告知患者只要通过有效的功能训练, 与护理人员配合能够有效改善预后。同时在患者康复训练中,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多进行鼓励, 表扬患者取得的进步, 从而激励患者治疗的信心。③护理人员真诚对待患者, 倾听患者心声, 对于情绪不稳定, 脾气较暴躁患者要忍耐, 避免刺激患者导致病情复发等意外事故的出现, 同时在进行查房时, 要对患者的感受进行详细询问, 使患者感觉到自己被关怀、重视, 尤其是一些年纪较大患者, 保证患者轻松愉悦的心情。④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 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 将护理的基本知识告知家属, 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安抚, 鼓励患者家关心爱护患者, 保持和睦的家庭环境, 避免对患者的刺激等。

1.2.2 观察方法

患者入院后、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分别进行SCL-90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定。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讲解后, 由患者自行填写, 保证患者心境平静的状态下填写, 尽可能真实的反应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文化水平较低或者行动不便患者, 由患者口述, 家属填写完成。

1.3 疗效判定

采用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评分标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痊愈:功能缺损恢复, 病残程度0级;显著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0分, 病残程度<3级;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8~20分;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者增加, 患者病情恶化或者死亡均为无效。其中治疗总有效为痊愈、显著有效及有效总和。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后1个月

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为 (49.32±13.54) , 相较治疗前 (81.68±18.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参考组患者SCL-90评分为 (75.26±14.32) , 与治疗前 (80.95±16.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与参考组患者评分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2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为 (44.21±14.21) , 相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参考组患者SCL-90评分为 (70.32±12.64) , 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与参考组患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治疗2个月后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3%, 参考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0.4%, 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脑血栓发病较急, 患者无心理准备, 因此对于突然出现的症状及肢体功能障碍不能适应, 多伴随着焦虑不安、恐惧、消极、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 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 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积极引导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 减少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康复, 同时减少术后后遗症的出现,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建立平等的关系, 真诚对待患者,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对患者进行安慰, 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 对于情绪较激动患者, 医护人员要同时加强监护, 避免患者出现伤害自己的不理智行为。

该研究结果显示, 在系统的心理干预下, 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明显优于参考组,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亦明显优于参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由此可知, 给予脑血栓后偏瘫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心理障碍, 促进病情恢复,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脑血栓后偏瘫的患者的心理护理办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1年1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脑血栓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为48例, 给予两组患者功能训练、药物治疗等系统的护理办法, 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SCL-90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个月, 观察组SCL-90评分评分相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 , 参考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2个月后, 两组患者SCL-90评分相较治疗前均有降低 (P<0.05) , 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给予脑血栓偏瘫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血栓,偏瘫,药物治疗,功能康复,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 左凤云.2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 (6) :750-751.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及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995) [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380.

[3] 李丽.脑血管疾病偏瘫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5) :1094-1095.

[4] 李晓婷, 张峰.颅脑损伤后偏瘫患者的康复和心理护理[J].2005, 17 (11) :707-709.

上一篇: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下一篇:地理信息产品与服务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