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实习论文

2022-04-16

摘要:本文基于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关注高师学生音乐教育实习,特别是对中学音乐实习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内容设计缺乏有效性、教学评价缺乏多样性、教学形式缺乏个性化等问题进行分析,为当下中学音乐教育实习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探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音乐教育实习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教育实习论文 篇1:

高师音乐教育实习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 长期以来,音乐教育实习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实习方式过于陈旧、实习基地不稳定、实习单位不重视等问题,必须从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强实习管理、合理安排实习内容等入手,构建新型的音乐教育实习模式。

关键词: 高师音乐教育实习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高师教育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师范学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学习与练习阶段。学生采用教育实习的方式,了解学校、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活动组织、节目排练等基础音乐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转变角色,把平时所学运用于教学实践,借以提高教学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为走向教学岗位打好基础。教育实习一直是各类师范学校非常重视的教学环节。音乐学与其他专业的教育实习历来采取同样的模式,专业的特殊性往往使得音乐教育实习在这种共性的实践环节中陷入困境,尤其是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各种问题凸显。对高师音乐教育实习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势在必行。

一、国高师音乐教育实习的现状分析

教育实习是随着我国师范教育的兴起而产生的。早在188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师范》中提出:“以师范学堂之生徒,为小学之教习,而别设师范学堂之教习,使课之以教术,即以小学堂生徒之成熟,验师范学堂生徒之成就。”1897年,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南洋公学师范院,采用了师范教育实习模式。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国家教委于1980年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四年制本科音乐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在该文件中,规定了音乐教育实习为六周,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其中规定教育实习由课堂教学、组织辅导课外文体活动、担任一定的班主任工作三个环节构成。从目前的音乐教育实习体制看,基本沿袭了该文件的精神纲领。虽然新世纪以来,音乐教育在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自主性、实习的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但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对音乐教育实习的认识不足与重视不够,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一方面是由于就业现状的影响,师范毕业的音乐学专业学生大部分没有或不能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因此,学生并不认为教育实习有多大意义,实习过程中应付了事的现象在所难免。一方面是对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认识不足,不了解新形势下基础音乐教育对教师从专业技能到师范技能、从教学理念到综合素养等方面提出专业化与综合化的高要求,还停留在传统的基础音乐教育认识层面,因此不重视教育实习,不重视通过实习检测并提升自己的专业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

2.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目前,各个学校关于音乐教育实习的时间虽然各不相同,但主要把实习时间放在第七个学期进行,一般集中实习八个星期左右。这种时间安排不利于实习效果的增强。首先,在大学学习最后阶段才引进实习的相关内容,导致前期的学习缺乏针对性,尤其缺乏对基础音乐教育的了解,这种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脱节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后,学生已经面临就业和毕业,没有时间进行整改和提高。再次,短暂的八周实习,难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班级管理、节目排练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实习,难以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实习方式过于陈旧。

从实际的实习现状看,大多数音乐教育实习依然以课堂教学实习为主,学生鲜少有机会参加实习学校的艺术实践排练活动。部分实习学校即使有一些艺术实践的机会,往往也是形式单一,主要以舞蹈排练为主。同时,这些课外节目的排练活动一般都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比如节日庆典、参加比赛等。实习学生难以有机会发挥个人的专业特长和艺术实践的组织管理能力。因此,学生参与这样的艺术实践,主观能动性非常少,缺乏个性体现。艺术实践活动的匮乏和内容形式的单一,让音乐专业学生只能在课堂教学中依循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实习。加上实习时间的短促性、上课课程的间断性、学生适应的周期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实习效果不能尽如人意。

4.实习单位不重视。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音乐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位置堪忧,随意压缩课时、改变课程计划的事时有发生。甚至连音乐教材都是“循环使用”的,说是为了节约教材所消耗的纸张,音乐课本不再被学生永久拥有,而是在高低年级学生间循环使用。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音乐教育实习,其境遇可想而知。实际上,在中小学进行音乐教育实习的学生都有过类似经历,每个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难以有机会上音乐课,而是代之以“语文”、“数学”等其他“重要”课程,这一现状对音乐教育实习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5.实习基地不稳定。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师学生数量激增,参加实习的人数相应增多。实习规模的扩大,给实习基地建设带来重重困难。加上基础教育中音乐课本来不多,某些学校不愿意接待音乐教育实习生。建设规范、稳定、合适的实习基地非常难,某些学校采取的方式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流动性大、稳定性不强,这对于音乐教育实习尤为不利。音乐教学专业的特殊性,专业课程学习和训练需要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训练方法与学习时间。实习基地的经常变更,不利于训练中小学生相对稳定的音乐学习意识与习惯,不利于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和音乐素质的养成。对于实习生来说,难以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下进行合乎科学进程的音乐教学与技能训练,难以形成科学的音乐教学规范。

二、高师音乐教育实习的对策研究

音乐教育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相关教育活动的实践,让实习生了解基础音乐教育、熟悉教育对象,锻炼教学、管理、组织活动、排练节目等基本能力,提高服务基础音乐教育、研究基础音乐教育的综合素质,并以教育实习的经验反观高师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良好对接。要达到这个目的,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建立全程实习模式。

合理安排实习时间,首先要做到见习与实习相结合。在低年级阶段安排适当的教育见习,熟悉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确立学习的方向与目标。其次要合理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在最后的实习阶段进行整个一学期的顶岗实习,充分让实习生深入实习学校的各个基础教育环节。从大一开始直至大四,对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进行合理安排,分阶段、分层次、合理安排教育见习与实习的内容,建立大学全程实习模式,让学生在一个连贯性、循环性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与实践,以递进的方式把自己所学、能做的专业知识带给服务对象,构成一个相对完整、全面的教学实习系统。这样,实习与学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深入了解基础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实现大学所学充分服务于中小学所教,并在充分、合理的教育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提升。

2.分散实习、混合编队,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稳定的实习基地是音乐教育实习质量的保证。要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就必须做到分散实习、混合编队,因为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可以同时容纳下几十个音乐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只有在高校的统一组织下,把各个不同的实习生合理搭配、混合编队,在实习学习的同时进行不同课程教学与管理,这样才能为实习学校所接受,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沟通与协调,建立长效与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意义对实习生来说,不仅是提供了稳定的实习场所,更是为制订了长期实习计划、合理安排了一系列实习内容、减少了短暂实习给基础教育带的断续与冲击的可能。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艺术实践体系、专业学习连贯性及延续性等方面,有了实习基地,才能“一以贯之”。

3.加强实习管理。

鉴于实习过程中思想不重视、指导不力等现象,制定健全的实习规章制度,规范实习过程管理十分必要。对每一个实习阶段和实习主体,都做出明确的规定与要求,通过制度约束实习生与指导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习内容与任务,并辅以明确的过程评价来引领实习行动,唯其如此,才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音乐教育实习工作踏实做好,提高实习效率。

4.合理安排实习内容。

根据时代发展与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要求,音乐教育实习的内容需要打破传统单一的固有模式。在实习内容的分配和比例的协调上,需要遵从音乐教育教学的本身特点。规划、健全合理、多样的实习内容。具体而言,音乐教育实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音乐教育见习、音乐教育实习和音乐教育研习。每一个阶段紧紧相扣、密切联系。音乐教育见习是让学生从观摩、学习入手,了解、熟悉基础音乐教育,为大学阶段的学习找准目标和方向。音乐教育实习是学生真正融入基础音乐教育实践,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实践,在班主任工作、课后家访等方面进行管理实践,在组织活动、节目安排与排练、舞台导演等方面进行教学舞台表演与组织实践,通过实习全方位锻炼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音乐教育研习是在实习过程中与实习之后,对实习进行总结与反思,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提炼在实践中获取有意义有价值的经验与教训,为以后的实际教学工作理清思路,指明方向。这三个阶段的实习相辅相成,形成层次分明、内容完整的实习体系。

教育实习是学生从大学课堂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教育实践环节,对于学生专业技能与师范技能的形成至关重要。音乐教育实习必须结合时代要求,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实习经验,构建科学合理的实习模式,切实保障实习效果,提高实习质量,实现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

基金项目:2011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资助项目《高师音乐学专业三三制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研究》,课题编号:XJK011BTM002。

作者:廖小芒

音乐教育实习论文 篇2: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高师学生音乐教育实习若干问题研究

摘 要:本文基于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关注高师学生音乐教育实习,特别是对中学音乐实习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内容设计缺乏有效性、教学评价缺乏多样性、教学形式缺乏个性化等问题进行分析,为当下中学音乐教育实习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教育实习;课堂教学

基金项目: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实习改革的探索与研究”(I201812001)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中学音乐教师,教育实习是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使教育实习这一环节发挥应有的作用,历来也是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学生中心,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师范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和实施教学;产出导向,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强调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目的是规范引导师范类专业建设,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笔者认为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关注高师学生音乐教育实习,特别是对中学音乐实习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能为当下中学音乐教育实习提供参考。

一、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缺乏有效性

(一)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视知识传授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教学已经完全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如今实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把控存在很多问题。

1.教材解读难以深入

实习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材文本的解读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音乐文本的感受与理解。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在于,其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情感目标放在首位,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如果只是点到为止,就无法深入音乐文本的深层世界,找到音其突出特点,领悟音乐所营造的情感世界。

2.学情分析未能重视

对于教学设计来说,更多的是关注学习对象——学生。为体现学生为本的原则,需要对其心理、生理、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很多实习教师并没有重视学习者的特征分析,这样很容易把所有的学生放在同一个起跑线,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

3.方法选择因循守旧

音乐教学方法是为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实习教师不愿探究更多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只使用传统的方法如: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等。这些方法对于其他教学内容来说都是可行的,但是无法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对策

师范认证专业背景下实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加强什么、借鉴什么、充实什么,是急需探讨的问题。

1.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音乐教学内容,虽取材于教科书,但来自于人们的生活。它并不是音乐知识的堆积,而是生活世界的表达。学生学习音乐,不只是把它作为客观对象去认识,获得关于它的知识,而是与它相遇进行对话,并站在自身的经验和时间角度理解它,把它看作是与人生相关的东西[1]。因此,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单独的文本解读,还包含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更重要的是教师对音乐文本的理解。这些理解不止是可供口头或书面交流,还可以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神交流。这说明,教学内容的创生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音乐知识的接受过程,也是完美精神世界的建构过程。

2.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方法

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成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国外音乐教育体系并非是纯粹的音乐知识的灌输,而是循序渐进、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如:奥尔夫教学法引导学生模仿的同时进行创造,重视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柯达伊强调的是民族音乐的地位,通过民歌学习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让学生愉快的歌唱,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情感。在借鉴国外音乐教学方法的同时要考虑我国的国情[2]。以外国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的中国化为例,所谓的“中国化”并不是指将外国的音乐教育理论直接照搬到中国社会中并加以应用,而是指在引进西方音乐教育文化的时候要选取音乐教育理论中的精华部分,并且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对其作出相应的整改和完善,之后再运用于音乐教育实践中。

3.充实多学科的教学资源

在我國基础音乐课程改革进程中,多学科渗透的问题成为焦点内容。《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关注学科综合”,这无疑是对传统音乐教育观念的一大重要突破。学科综合提倡将音乐知识和经验放置于社会生活中,以增强中学生对音乐世界的理解、认识与体验,而不是仅仅被束缚于音乐本位中。提倡多学科渗透的目的在于让中学生能通过其他学科的知识来理解音乐文化,比如:在介绍德彪西的作品时,可以通过印象派的绘画作品来剖析;在分析艺术歌曲时,可以借助文学诗词加以深入等。在必要的时候使用各科合作的教学方法,才能拓阔中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其审美能力,使其更好地体验音乐的真谛。

二、课堂教学评价缺乏多样性

实习教师教学评价问题的凸显,也反映出其缺乏有效的评价指导。高师音乐院校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未能重视教学评价或是以理论说教为主。实习教师缺乏对教学评价的实践,基本是纸上谈兵,未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分析

1.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被弱化

多数实习教师只是针对学生的演唱表现或是回答问题情况做出评价,如此评价过于单一,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被严重弱化。在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进行评价时,不能仅将成绩或是演唱、演奏的表现作为评价指标,还要将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程度、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度、与同学的合作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能力、音乐审美感知能力等作为评价指标。

2.实习教师对教学评价意涵缺乏认识

多数实习教师的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仅仅停留在回答得很好、表现得很不错等词上。这并没有达到音乐课程标准中对课堂教学评价的要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实习教师成为评价的权威,使得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二)对策

1.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及时了解学生动态

形成性评价参与了整个音乐教学活动,通过谈话、提问等现场互动的方式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考核,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在音乐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各有侧重也互为补充,需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使音乐课堂的质量得以不断提升。

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坚持客观评价学生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定性述评要求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度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情况,用文字性的形式进行表述。定性测评则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聆听音乐、背唱歌曲以及演奏乐曲的数量等进行量化评价。定性测评和定量测评是相辅相成的,定量测评的选择方法取决于定性测评的目标需要,二者在形式上可能出现分离,但是在评价内容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推进课堂评价的顺利实施。

三、课堂教学形式缺乏个性化

如今的课堂教学形式,虽然披着“创新”的外衣,但实则“换汤不换药”,依旧没有变化。实习教师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并无创新,只是按照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

(一)分析

1.一味跟风,盲目模仿

由于部分实习教师对音乐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理解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盲目模仿国内优秀音乐课例。很多实习教师的教学看似丰富多彩、手段多样,实际是由于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有限,反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发挥权威,疏于研究

实习教师对于“教师权威代表一种知识传授的教导范式”是一种误解。实习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學形式使其无需对教材做深入研究,即可用已知的音乐经验再加以“华丽”的教学手段,完成教学。

(二)对策

1.挖掘教材,凝练主题

深入挖掘教材,凝练重、难点是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保证教学成功的前提。音乐教材高度整合、概括性较强,要展开教学就要深入研究教材体系的逻辑结构以及重难点,以把握和凝练主题问题。凝练主题问题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还要引导教学实践的方向。

2.科学预设,着眼目标

讨论问题是贯穿音乐课堂教学的主线。然而,问什么,怎么问,成为实习教师的一大困惑。如何科学地预设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考虑:其一是学生在聆听音乐文本时的困惑,需要进行概括和梳理;其二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较为抽象,需要进行分解解决的;其三是分析作品文本问题的节点。

3.重视理论,巧用手段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对于音乐课程改革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很多实习教师认为传统的教学手段是过时的,完全没有利用价值。但是传统并不是意味着落后,而先进的手段如果没有教学理论作为支撑,也并不能说是先进的、与时俱进的。因为学校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类型不同,课堂教学手段也应该有所不同[2]。实习教师应该自觉发掘各种方法使用到教学中以提高实效。

四、结语

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本文对实习教师课堂教学若干问题进行研究,以促使实习教师实现角色转变。由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关注学生的重要地位,促使实习教师能结合音乐课程基本理念致力于课堂教学的各项内容中,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创造思维与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1]辛继湘.论注重生命体验的教学[J].教育评论,2002(5):11-15.

[2]卞春泉.外国音乐教育与中国化的音乐教育理论——评《音乐教学理论新探索及其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12):18.

(责任编辑:林丽华)

作者:薛瑾

音乐教育实习论文 篇3:

高师音乐教育实习之我见

摘 要:如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培养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优秀师资,探讨高师音乐专业教育实习的课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其意义、重点、存在问题和思考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育实习

1 音乐教育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教师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重视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间接经验通过实践活动转变为直接经验。教育实习正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培养未来教师教育教学实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教育实习更是必修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是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师范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音乐教育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2 音乐教育实习的重点

(1)培养对教师职业的兴趣。通过音乐教育实习使实习学生全面了解学校的音乐教学和教育工作,认识教师职业活动的规律、基本原则、基本方式,体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和艰巨的职责心,增强对学生的感情。(2)培养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工作的能力。通过实习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检验教学效果。(3)培养组织和领导各种课外、校外活动的能力。音乐教育工作者常常涉及校内外各种演出、比赛等等活动,通过这类型的实践锻炼,才能提高组织能力和专业素质。(4)培养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的职业能力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能力。音乐教育实习中,还包含了班主任工作的实习内容,因此能够在这过程中培养实习生的管理行政能力。(5)培养独立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在教育实践中所需要的创造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探求音乐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为其做毕业论文收集相关材料和做好前期准备。

3 音乐教育实习的主要内容

音乐教育实习主要包括:音乐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及研习活动。实习期间以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为主,研习活动为辅。课堂教学实习主要内容:音乐科教材的准备、分析与应用;音乐教学计划的拟定;音乐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完成;音乐教学重点的掌握;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安排;音乐教学手段的掌握、制作与应用。(如幻灯片、投影仪等教学工具的应用);音乐教学情境的掌握与管理;音乐科作业的安排与辅导。班主任实习主要内容:学生各种资料的建立与把握;维护学生的安全及校内环境的整洁;积极引导学生的品德、思想、行!、常规、健康、整洁及生活教育等工作;培养班、团干部,积极开展班团活动,经常与学生做全班、小组、个别谈话,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别状况;培养学生的自治活动;指导及陪同学生参加校"外各种集会、活动及竞赛;考查学生出席、缺席,随时与家长沟通、联络;检查及批阅联络薄及其他作业;督导学生参加升降旗仪式;学期结束时各项成绩及对学生表现的填写。研习活动主要内容:参加音乐学科或教育学术探讨及研习;参加同学科的观摩教学、见习;参加省市区教育局的教学技能比赛及研习活动。

4 音乐教育实习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4.1 对实习对象的定位思考

对学前教育实习对象进行观察定位,涉及教育实习的内容应建立在系统、科学观察实习对象的基础上。例如,在幼龄学生的教育活动中,实习老师常常出现急于干涉对象,缺乏耐心等待幼龄儿童将其内在动机和需要真实展现出来的情况,因此当他们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述时,常常带有假设和推论的个人偏见,使得在涉及教学时出现了偏差,导致盲目性的出现。

4.2 实习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4.2.1 教学设计

师范教学学生在大三时开设试讲课,试讲的内容从幼儿教学到高校教育都涉及,但是当具体固定在教学实习中时,对教育设计的把握不够充分。在涉及教学内容时,容易忽视实习对象的适宜性,缺乏建立从现实实际生活中找寻教育内容的意思和能力。过于依耐实习指导老师现成的教学设计方案和优秀的课程方案设计,把整个实习工作变成了模拟教学过程。缺乏结合相关学科知识迁移到教学过程版块中的能力。

4.2.2 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师体态,口头表达组织教学,完成教学内容等发面。(1)教师体态。教师的体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面部的表情变化,不同动作进行传递信息的过程,它比抽象的语言更有感染力和直观性。在实习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背对学生的时间,把控眼神游离不定于实习对象的现象,让眼睛充分的做到既能传神又能传达信息。实习教师要注意衣着打扮的得体大方,既庄重又不失美观,以便肢体活动。在肢体运用的动作时,做到既不夸张又不过于拘谨、游刃有余、沉着稳定。(2)口头表达。教学中的语言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实习教师在初来乍到的讲台上,容易出现带口头禅的现象,诸如“嘛”、“然后”、“可是”等等口头俗语,这说明实习教师在教学言语的组织上没有充分的准备,导致语言的停顿过多,逻辑性不强,甚至前后矛盾的现象。另外,语速的把握非常重要,需要好好的调控,语调要有变化,表达语言应该既精炼又清晰,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3)组织教学。组织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学课堂上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把握,与学生互动的灵活性以及丰富课堂形式等方面。比如,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一定要占用教学课堂的大量时间,不能一带而过。对重难点进行透彻的讲解,通过互动和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深刻的掌握和记忆。实习教师千万不能反复的机械的说“再来一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借助多媒体手段和身体以外的多种教学工具,用问答游戏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活跃课堂教学。(4)监控和总结。实习中因为有指导老师,所以要发挥指导老师的监控作用。实习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回馈指导结果,天天进行总结,扬长避短,让指导老师提出问题,并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法,才会有利于在而后的教学中进行提高。

5 实习教师在教学中的活动和分析

5.1 教师观的树立

实习教师刚刚从学生转换为教师必然缺乏独立的科学教师观。实习学生应以实习工作为契机,对学生对象进行独立的意志和人格分析,实习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从教学活动中进行评价,引导自己从非自我的角度认识教育影响,从而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5.2 知识的广博性与准确性

从实习中发现我们师范生的学科知识还不够丰富。不够精确,书本知识未能全面掌握,知识的外延性也不能够拓展,这就会导致课堂语言不够丰富。所以,这一阶段要结合书本知识并多看相关书籍、报刊、杂志,这样为教学语言的组织提供丰富的资源。其次,实习老师在对知识的准确性把握时,容易出现偏差,知识点的阐述不容易精准。因此要通过反复的训练,使课堂表达语言准确而规范。

5.3 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发挥

很多实习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意识。比如,在实习过程中,存在年纪的不同班级的不同,应结合实际情况独立进行教学,特别是在实习一段时间后,应自己进行反思,并自己寻找问题,在总结指导教师的经验和参考优秀教师的教学成果上,寻求适合自身特长展示的意识和能力,锻炼自己处理教学问题的能力,发挥过于他人的特长,积极思考,开拓创新,找寻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作为高师学生,一定要积极准备并落实实习工作,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为踏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信心满怀,斗志昂扬,在人生的新起点奏响新的篇章。

作者:李璐伶

上一篇:饭店绿色营销论文下一篇:高职分析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