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把新课程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根据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而综合地考虑课堂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任务,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各有所得。是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篇1: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几点思考

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理、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素质教育不只是教育界的事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影响到学生、家长的个人利益,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然而,近几年来素质教育建设并不理想,应试教育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反而有变本加厉之趋势。现实中以重复训练、低效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变得非常困难。那么,如何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呢?笔者作了以下的思考:

一、必须加深对实施素质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科学兴国战略,首先要重视教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加深对实施素质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迎接未来社会遇到的各种挑战,完成兴国重任,克服“应试教育”的倾向。要认识到我们的教育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不能搞短期行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迎接世界经济、科技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的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发现、生活、发展、创造等能力构成的综合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强调普及、反对筛选,强调发展、反对淘汰,强调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反对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是要实现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应系统地建章立制。大力改革教育方法、内容、手段和评价体系,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素质教育的“立交桥”,把这样的教育观念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三、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新的革命,它涉及到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各级各类教育。素质教育首先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提出来的,而且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它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基础教育是人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初期阶段,就其对象而言,应是面向全体儿童和少年的教育;就其目标而言,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教育;就其内容而言,是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石,是人才成长的摇篮。接受基础教育的少年儿童正处在个性发展、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是生命成长迅速、开启智慧、良好品德形成的最好阶段。一个人在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教育,不仅影响正规学习的全过程,也影响着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要把潜力开发、健康性格养成、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转变观念,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儿童和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上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为将来进入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在具体看待素质教育的时候,要更多地从政策、理论和实践层面来综合研究和关注素质教育的实施,切实研究和回答实践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例如,许多教育工作者反映,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素质教育好像是“看不见、摸不着”,这种看法在基层工作者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之所以认为素质教育“看不见、摸不着”,其原因在于把素质教育对应成了某种具体的教育模式,或者在实践中把素质教育简单地等同为课外活动、文体活动,这些都是认识上的误区。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广大教师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改革中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其次要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出发,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岗、尊重学生人格和学生平等相处。再次,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使自己具备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责任编辑 丁洪刚

作者:李福成

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篇2:

高中新课程改革下立足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研究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把新课程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根据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而综合地考虑课堂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任务,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各有所得。是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通过课堂教学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策略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有效的活动;实施现代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学科课堂教学要有育人意识。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课堂活动;课堂效益;育人意识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立足我国实际。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因此,我们要抓住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契机,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全面深入地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高中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要着眼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加强对课堂教学工作的研究和实验,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衔接。成都七中在改革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规律。学校不仅把素质教育定位于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而且定位于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爱国、勤奋、诚实、乐群、敬业、健康、富有个性特长和创造精神的优秀年轻一代。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要以党的教育方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学校的“三体”(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育思想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原则,在总结和提升学校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模式,寻找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探索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笔者认为。在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尽管教学的组织模式会有一些变化,但仍然还是要以班级授课为基本形式,以教书育人为价值取向:课堂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健康积极的思想修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有用的思维方式、学科文化知识、优良的学科学习能力、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素养的重要过程。因此,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全面和综合地考虑课堂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任务,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各有所得,是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素质教育的主旨是发展学生素质,让学生主动发展。教师应坚持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主动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制订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组织合理的课堂教学过程,通过启发、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要确保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不能搞‘一刀切’,应既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又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有相同的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共同进步。

二、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有效的活动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活动、体验和动手实践给以了高度的重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积极有效的活动应成为教师自觉的教学意识和行动。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

任何时候都应牢记,教育教学工作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对学生的各方面培养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形成。学生活动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内容,当然,这种活动应是有用、有效、有针对性、有发展性的。有了这种意识,会促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千方百计地设计出高质量的学生活动,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的质量。

(二)课堂教学中要保证足够的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

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实践、体会、活动,当然就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作保障。这是当前实施课堂教学的难点所在。要实施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就必须要让学生有进行课堂探索、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保障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自我认识、自我积累中。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三)学生的学习活动要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状况出发

强调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实际经验出发的课堂教学活动首先要有适应性,是学生能够或经过努力可以进行的活动,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经验水平的。同时,课堂教学活动是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活动。因此,课堂活动要能结合学生实际,结合社会实际,激发起学生对实践、操作、思考的强烈愿望。使他们能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实践经验。

(四)课堂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

课堂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丰富多彩,信息面要宽。应注意运用网络技术,让学生自己去采集、筛选、使用信息和发布信息;要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制作、设计、探索,主动地进行实践活动;课堂活动内容可以是操作、实践,也可以是思考、辩论、问答、阐述、展示;课堂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师生之间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活动,学生之间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活动或小组合作活动。

为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取舍和组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详略得当、轻重合理,要舍得让学生充分活动。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课堂活动,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实施现代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实施现代课堂教学,要坚持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民主合作的教学观、优质高效的效益观、学生主体发展的动力观。

学校在尝试构建现代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坚持知识和能力并重,在打好学生知识基础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突出思路教学,注重过程教学。学校相应出台了《成都七中现代课堂教学实施意见》,明确了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志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制定了七中研究课评课标准,要求教学目标科学合理、教学重难点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充分、教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

技术、突出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体现育人功能等。据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致力于激发、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自我发展和自我建构。

四、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什么是和谐课堂教学?笔者以为。和谐是相关关系之间的一种互动、互相促进的良性状态。和谐课堂教学,就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教材、环境等诸要素的良性互动。构建和谐课堂教学就是要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和效益,发挥学科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我校的和谐课堂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要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

(一)构建和谐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构建和谐课堂教学,应遵循四个“有利于”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

为了贯彻落实和谐课堂教学的这四个基本原则,必须确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优质高效的课堂效益观。课堂教学好不好。根本上取决于学生学得怎么样。一节好课在于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修养上有真正的收获,并且这些收获对学生现在的近期学习和长远的发展均应有所帮助。教师心中要有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引领和指导,而不是代替,更不是包办m。教师的教学素养高、教学艺术水平高是构建和谐课堂教学的根本保障。

(二)构建和谐课堂教学的途径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和谐课堂。致力于良性互动,建立并优化师生感应场,吸引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实践、体验、感受、表述、思考和交流;给予学生足够的课堂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其主动、有效地学习;适时、适度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注重课堂教与学过程的阶段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有效的内容、方法和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形成和谐的课堂教学。

五、学科课堂教学要有育人意识

学科课堂教学要把育人放在首位,科任教师在学科课堂教学工作中要防止单纯的知识传授观点,应把课堂作为引领学生人生道路的场所,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之生成道德智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正是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三维”目标之

中小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学科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意蕴,将这些德育内容通过学科课堂教学这一途径传递给学生,发挥它们的德育功能。例如:语文课要通过精美华章和经典著作的诵读,使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和人类的美好情感;历史课教学则要通过对我国上下五千年辉煌文明成就的介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理科类课程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尊重知识的态度和不断探索的勇气;艺术课要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做到以美育德;体育课则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规则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发挥课堂环境育人的德育功效

教师要营造积极、安全的课堂氛围。让课堂生活快乐而有意义。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渗透式的情境教学,他强调“要把德育资源与赏心悦目的环境相结合,以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一个友爱的环境会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课堂生活是民主的。那么学生就会过民主的生活。因此,学科教师要构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道德课堂环境,创设说真话的舆论氛围,在自然的状态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使之过有道德意义的课堂生活。

今年秋季,四川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将正式实施,我校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结构体系和多层次课堂教学体制,探索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途径。

作者:刘国伟

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篇3: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内容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早已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老师教学的需求。教育改革已呈现出不可逆转之势。但如何改?怎样改?一直是困扰着一线教师。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科学实施素质教育,提出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教学活动 改革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大会讲,小会谈,耳木口麻,有时真的显得无所适从,茫然,还是茫然。但在科学发展观理论东风的指引下,调整当前传统的教育结构模式,推陈出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势在必行。素质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挖掘和发挥学生身心发展的潜力,弘扬其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为教育工作者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提供了理论基础。我认为: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课堂上取得突破。

一.倡导课堂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因此,我对数学课堂教学做了以下改进:

1.文化、品德并重,实施素质教育。

根据学科特点有机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广泛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各种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全面培养他们的理解、思维、观察、表达能力。数学学科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教学中,我注意揭示数学内容的辩证关系。例:在学到“圆形面积的探究”时,注意应用教学道具,使学生形象的体会到形的变化,从中使学生认识到“事物在运动变化”的唯物主义启蒙教育。通过亲身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提高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另外,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提出问题、作业按时完成等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内在素质的一种侧面表现,也是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加强学法指导,實施素质教育。

所谓“三个为主”,就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首先,教师为主导。教师的作用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如何应用已学知识等。教学要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在心理、生理、智力、行为等各方面的特点,并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教育面向每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具体到个人时要做到因材施教,提高个人学习能力,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其次,学生为主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大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活动中来,教师要提供他们动手、动眼、动口、动脑的机会和条件。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多为“潜能生”创造学习的机会和条件,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爱护,使他们增强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克服苦难的自信心。第三,训练为主线。落实训练为主线的前提是加强和巩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各单元的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训练,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视听媒体常用,提高教学效果,实施素质教育。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电教媒体越来越多得到应用,为学生更多更好获取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在准确分析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可根据教学目的、课时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环节,尽可能的使用电教手段。如幻灯片、投影仪、录音机的使用等等。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及探究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实施素质教育。

三.营造课堂愉悦氛围,实施素质教育。

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变“苦学”为“乐学”。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那么,如何给学生创设一种愉悦、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位学生都沐浴在老师温柔、鼓励的目光下,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愉悦的情感体验是产生学习需要和动机的前提,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参与学习过程,其效果和硬性灌输的效果会截然不同。因此,愉悦、民主的学习氛围,以及师生的相互信任感、认同喜爱感,教师教学艺术的美感,都会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促成因素。当然,这并非要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而是要指导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乐此不疲的攀登学习高峰,最终体验到攀上顶峰的那种“一览众山小”和“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成功的喜悦;让“潜能生”也能体验到“跳起来摘到果子”的成功的喜悦。这种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动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如何利用优美的语言,整洁的板书,巧妙的提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积极去参与到学习中,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有时,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鼓励的话,都会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因素,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感到学习的乐趣,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实施素质教育。

四.采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素质教育。

对学生成绩的考查和评定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评定标准。所谓:“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数决定命运,效率就是一切”。许多人存在一种盲目的认识:认为只有读了正课才能考上大学,才能有前途,才能光宗耀祖。殊不知其它的方式也能考上很好的大学,也能光宗耀祖!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部分学校对学生灌输这种思想,导致了很多有天赋、有特长的人才被抹灭。中国近几十年没有再出现像李白、苏东坡、鲁迅这样的大文豪、大作家,不是很好的例证吗?所以,我们应该明白:掌握知识是重要的,培养能力也是重要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就会产生“畸形”的尖子生。因此,作为教师要明确考査的目的,严格掌握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能力,采用多种考査方法,使学习和考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只用分数来压学生,来作为评定学生好坏的标准,从而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和繁重的考试压力中解脱出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五.有序延伸课外活动,实施素质教育。

课外兴趣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它与学科课程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爱好和学校的教学资源,精心组织开展课外兴趣活动。通过课外兴趣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发展了个性,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

一句话,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源头,要进行教育改革,就课堂改革开始!

(作者单位:重庆市云阳县江口镇千丘小学)

作者:彭茂林

上一篇:市场经济中的微观规制研究论文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