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广播完善与发展评析论文

2022-04-28

摘要:当前,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正处于瓶颈期,转折点的顺利过渡并取得突破则需要高校校园媒体审视固有的操作模式和操作思维,认识传播关系在高校中的变化。从媒体资源整合理论出发,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新闻媒体资源整合的可行性理念,并作了前瞻性预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校园广播完善与发展评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校园广播完善与发展评析论文 篇1:

“六自教育”:促进学生品格提升

摘要:开展“六自教育”,即自治自律、自学自省、自强自信,是在尊重价值观念、激发生命活力、促进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系统培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锤炼优秀品格,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

关键词:“六自教育”核心素养品格提升

近年来,我校致力于构建自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与宽松民主的成长环境,旨在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学习的能力和自觉的意识。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个性成长,我校确立了“六自教育”的育人目标,着力实现学生品格提升。

一、“六自教育”的内涵

“六自教育”即自治自律、自学自省、自强自信。它遵循生命教育理念,尊重人的价值观念,关注人的生命状态,激发人的生命活力,促进人的自我发展。

“自治自律”——自治,是指自行管理或处理事务,修养自身的德行;自律,是指使遵守法纪、自我约束成为一种信仰、一种自爱、一种觉悟,塑造强大的内心。其主要指向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自主发展”层面,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的品格。

“自学自省”——自学,是指人吸收接纳事物的能力,也指在没有接受指导和教育的情况下掌握某种技能的状态;自省,是指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也就是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其主要指向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层面,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自强自信”——自信,是指在自我评价基础上的积极态度,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自强,是指自我勉励,奋发图强,修身自立,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其主要指向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社会参与”层面,以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的品格。自强自信,也与党的十九大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要坚定理论自信、文化自信高度切合。

二、“六自教育”的缘由

(一)适应新时代育人新标准的需要

我校在办学初期就提出了学生自主发展的“四自”方针,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班级自己管,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形象自己造,旨在形成“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人人都是学校管理者”的自主管理格局。但在实践推进过程中,“四自”方针没有形成学生品格养成的全覆盖,有些地方仅限于实践层面的活动而缺少精神层面的提升。特别是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的“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的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纠正当前家庭教育误断的需要

我们发现,影响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不尽如人意:一是学生与家长因缺少沟通,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不同的认知,没有形成优良的家庭成长环境;二是家长对学校的人才观有不同理解,家长认为文化成绩好则一切皆好,忽视了在家中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了高分低德的现象;三是有些家长认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是学校的事,与己无关。这些家庭教育误断的存在,成为学生成人的各种阻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三)补齐学生成长品格短板的需要

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缺少自理能力,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连基本的生活秩序都难以建立;有些学生缺少自信,在学习上左顾右盼,无所适从,没有形成一以贯之的学习能力;有些学生缺少自律,在违纪违规时不以为然,是非不分,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有些学生缺少自省,在与人相处时夜郎自大,唯我独尊,不能反省自己的不足,不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最主要的是,有些学生缺少自强不息的品格,遇到挫折自怨自艾、萎靡不振,遇到难题退避三舍、推卸责任,谈到理想只会仰望星空,不能脚踏实地。

因此,学校在已有自主管理“四自”方针的基础上,由局部向整体延伸,由表层向深层拓展,由行为向精神升华,由传统向新时代转型,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六自教育”的理念,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能担当的时代新人。

三、“六自教育”的实施

(一)创新“三动”课堂范式,激发“六自教育”热情

课堂是教育的核心领域,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学生品格提升的重要载体。因此,德育课堂要从单纯的说教和灌输,向以对话交流为中心的生本课堂转变。学校在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着力开展“三动”德育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激发学生“六自教育”的欲望和热情。

1.“三动”德育课堂基本要求。

(1)教学设计体现问题驱动、探究活动、交流互动的思想。问题驱动,有助于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与动力,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觉;探究活动,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建构德育认知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掌握方法,解决问题,获得自信;交流互动,有利于实现师生成长历程的共享与共进,让学生在对话沟通活动中学会自省。

(2)教学过程彰显学得主动、教得生动、追求灵动的策略。学得主动,引领学生独立探究,培养自主品格;教得生动,促进课堂精彩生成,培养创新意识;追求灵动,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培养灵性生态。

(3)教学评价坚持激活心动、促进身动、引发神动的标准。激活心动,是指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心智;促进身动,是指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实践;引发神动,是指引领学生合作学习的思想共鸣。

2.“三动”德育课堂主要流程。

(1)问题导学——教师根据德育目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机与欲望,驱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学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德育素材或案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在自学過程中获取新感悟,并整理出疑难问题,借力于同伴和老师,形成思维清晰的自我主张。

(3)展示交流——生生合作互助,师生热烈讨论,思想激烈碰撞,观点相互交锋,展示自我风采。

(4)启发释疑——针对学生辩论中暴露的疑难问题与困惑,教师启发评析,解疑释疑,让学生从迷茫走向释然,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精讲提升——精讲到位,深化理解,帮助学生浸润德育思想,掌握德育方法,在语言和逻辑思维训练后,提高核心素养,培养全能的自我。

(6)巩固反思——分层要求,评价反思,提升能力,培养进步的自我。

3.构建全学科德育课程体系。

构建全学科德育课程体系,是通过着力挖掘各学科德育文化,融合各学科教学中的育人元素,创新开发多学科融通的德育校本教材。语文、历史、地理等科目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通过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等科目重在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养;外语课则是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整合各学科的德育资源,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锤炼学生的科学品质与思维能力,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校“三动”德育课堂的创新,全学科德育体系的建立,极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六自教育”的热情,使学生在自治中修养德行,在自律中发展自我,在自学中提升自我,在自省中完善自我,从而做到自强自信,成为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人。

(二)创设德育环境,营造“六自教育”氛围

我校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组建学生自主管理网络,建设“六自教育”活动场馆,创设能够引领学生品德方向、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指导学生了解职业生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环境,营造浓烈的“六自教育”氛围。

1.组建学生自主管理网络。

在校长室的领导下,政教处、团委会指导学生会、团支部开展各项工作。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每学年改选,学生会主席、副主席等各司其职,主要负责学生社团、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常规管理、社会实践等学生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定期召开团员代表大会,每学年改选团支部成员,团干部主要负责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校园广播和志愿者行动。学生校长助理直接在校长室领导下,参与学校涉及学生利益的制度的决策、校内规章制度的修改和制订,组织参与学校各项重大活动。学生在学校、年级、班级等不同管理层面上,在参与的各项活动中,均能得到自我锻炼的机会,构建起多层次、多维度、全覆盖的学生自主管理网络。

2.建设“六自教育”活动场馆。

(1)学生大讲堂。自主开展读书交流会、励志演讲会、主题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抒发真感情,传递正能量,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审美情趣,促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形成责任意识和担当品行。

(2)青春剧场。学生在青春剧场自编、自导、自演地方淮剧、语文课本剧、英语情景剧、校园心理剧等节目,传承传统文化,培养人文底蕴,涵养家国情怀。

(3)创客科学馆。学生自主开展3D打印、组装机器人、机械雕刻加工等活动,自主设计科学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利用计算机软件建模,最后完成个性化作品,让学生能够探索新技术,培养新技能,形成探究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增强劳动意识,提升问题解决和技术运用的能力。

(4)校园文化长廊。建设以“六自教育”为主题的文化长廊,对墙壁、楼道、灯箱集中布置,对教室文化、宿舍文化统一要求,展示学生作品和名人轶事,让学生能在校园里时时感受到“六自教育”的氛围,处处体会到“六自教育”的深意。

(5)心灵驿站。情绪宣泄室、音乐放松椅、抱抱人、心理测评软件、学习能力训练软件等设置齐全;安排专业心理健康教师日常辅导,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学科教师全日制值班,随时解决学生学业上的问题,帮助学生提升学业水平,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通过对学生自主管理网络的组建,活动场馆的兴建改建,设施设备的更新添置,校园文化的整体布局,学生时时刻刻能感受到自治自律的必要和自学自省的重要。“六自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度过健康、快乐、幸福、难忘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生活,进而达到自强自信的人生境界。

(三)发展学生社团,搭建“六自教育”平台

社团建设和活动是锤炼学生品格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有效方式。学校依托“明理明志,达德达行”的校训,发展内容丰富、充满鲜活力的学生社团,覆盖面广,参与度高,选择面宽。

学校在原有学生社团的基础上,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为目标,科学统筹搭建学生社团体系,主要分为人文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艺术体育类。人文科学类包括传统文学社、时事辩论社、爱心义工社、演讲社、心灵驿站等社团,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家国情怀,以形成具有高尚思想品德、责任担当意识的明达学子群;自然科学类包括3D打印社、航模制作社、机器人联盟、物理社、化学社、生物社等社团,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实践能力,以形成具有创新精神的明达学子群;艺术体育类包括书画社、篮球社、器乐社、乒羽社、足球社、健美操社、合唱队等社团,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健康生活的理念,以形成具有艺术气息、健硕体魄、志存高远的明达学子群。

社团活动自主建设、自主管理、自主活动,提升了学生自主决策的能力。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真正让学生做到自治自律、自学自省,从而达到自强自信。

(四)开发特色资源,拓展“六自教育”路径

学校着力开发有生命力的校内外“六自教育”特色资源,使其以多種渠道和方式向师生鲜活呈现,保障学生按照个人发展需求平等、充分、便利地获得各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感悟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人生幸福。

1.开发校内特色资源。

(1)主题节日活动。由学生会牵头,学校相关部门支持配合,举办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主题节日活动,展示青春风采,培养兴趣爱好,充实校园生活,磨炼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传统节日活动。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民俗风情等校园文化活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红色节日活动。在建党节、国庆节等红色节日,组织开展演讲比赛、歌咏比赛、征文比赛、参观寻访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爱党爱国,培养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2.开发校外特色资源。

(1)名校研学旅行。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市西中学、南京金陵中学等省内外知名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走进名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依托高校优质资源,开展主题实践与调研活动。将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参观访问、体验感悟中,培植科学品质和创新精神。

(2)参观主题教育场馆。利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利用中国海盐博物馆、陆公祠、盐渎古镇等历史博物馆、文物展览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利用盐城市社会福利院、盐城市儿童福利院等社区,开展关爱老人、孤儿、残疾人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3)深入自然生态景区。在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盐城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盐城大纵湖风景区、东台黄海森林公园等生态资源丰富的景区建立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调研,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通过对校内外特色德育资源的开发,对“六自教育”路径的拓展,在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提升了学生自治自律的能力;在红色革命纪念场馆、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参观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学会了自学自省;走进名校,步入高校,融入社会,促进学生自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做一个品格高尚、气质高雅、素质全面的人。

“六自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在自律的前提下从自信走向自主,从自主走向自立,从自立走向自强,最终走向自如,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自主发展和溝通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以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徐卫东

校园广播完善与发展评析论文 篇2:

校园媒体现状思考及资源整合分析研究

摘 要:当前,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正处于瓶颈期,转折点的顺利过渡并取得突破则需要高校校园媒体审视固有的操作模式和操作思维,认识传播关系在高校中的变化。从媒体资源整合理论出发,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新闻媒体资源整合的可行性理念,并作了前瞻性预测。

关键词:高校传媒联盟;校园媒体现状;资源整合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是一个成立于2008年5月25日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指导下,由中国青年报携手国内63家重点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其宗旨在于为各高校的校园媒体搭建一个交流、共享、提高、互惠的合作平台。作为一种校园媒体的大胆尝试,已经成立运作至今。联盟的成员,除了调查研究校际联盟的运作之外,也应侧重于对各高校自身校园媒体的观察与思考,需要在不断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各高校媒体的众志成城,团结合作,实现校园媒体的发展壮大。

本文主要就高校校园媒体和高校传媒联盟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针对校园媒体资源进一步整合,并提出建议。

二、研究现状

整合传播的概念最初来自于营销学领域,一般指既定传播目标,运用各式传播工具,如广告、直效行销、促销活动及公关等,以任务分工方式集体达成传播目标的产品信息传播运用方式。

就高校校园媒体资源整合,从现实情况看,由于高校各媒体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范围内运转,且不涉及市场化运作,融合的可操作性远比社会媒体简单。但是,尽管媒体融合已成大势所趋,但高校新闻媒体的步伐依然缓慢。从1996年6月起,清华大学在校园网上推出了《清华每周新闻》,1998年校刊《新清华》推出电子版,后来叉开设了视频和音频栏目。这是高校新闻媒体走向融合的雏形。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学校官方网站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各种格式的校报电子版或者网络版,走出了报网融合的初级模式。

但是,从传播内容、组织机构与人员等来看,融合时代并未到来。从目前各高校新闻网的现状来看,一些新闻网没有与其他媒体互动,栏目的内容设计深度不够,发布的多属于动态新闻,缺乏高校专题新闻、深度透视报道、校园热点评析等内容。同样,不少校报不仅没有与新闻网互动,形成优势互补,反而简单而机械地“抄袭”新闻网发布的内容,沦为新闻网的“纸版”,深度与可读性大为削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新闻中心,复旦大学等高校成立了新闻文化中心,但没有实现对校园媒体的统领。真正意义的高校新闻媒体融合尚未起步。

三、研究思路

本文以高校媒体的现状及资源整合为研究对象,遵循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研究思路。

(一)各学校校际联盟发展困难重重

通过对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了解,笔者发现,即便是这种架构相对完整,专业支持相对完善的组织,仍然以目前普遍意义上的学生组织的思维和形式运作。在活动整体组织运行上,无非是策划活动——布置任务——完成任务——宣传报道这一流程。而最重要的传媒作用,却收效甚微,光凭其在高校之间的并不算大的影响力既可见一斑。

而身在其中的成员,对组织的目的也不甚明确,對“做什么”、“如何做”也没有太多的思考。因此,综观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自成立之初以来的发展,可以窥见,在一段时间内,它只是一个跟风的产物,而不是一个经过精心筹划而成立的联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江苏各高校间本身的合作交流就很少,整合高校传媒资源更是难上加难;二是因为联盟并没有强有力的支持,从政策上到经济上,组织成员都需要自己争取,组织自身发展便难以兼顾;三是组织成员并不能做到专心致志,成员基本都是各高校校媒的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负担已经很大,再专心从事另外的工作并不容易;四是“名不正、言不顺”,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本身就不是一个注册的民间组织,也就缺乏了相对良好的运行机制,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联盟的发展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鉴于中国大陆建立民间组织的困难程度,这个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时间。

但这样一个联盟,却汇集了校园媒体中的精英,每个人在各自学校的学生媒体工作中都能“独当一面”,这些媒体资源也能为联盟的发展带来诸多便利。更为关键的是,联盟的成员并没有因为自身机制的问题放弃努力,整个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也一直处于运作状态,这是联盟不断积累经验以获得更大发展的前提。同时,《中国青年报》也为联盟成员创造很多实践和学习的机会,包括设置选拔“两会大学生记者”,“世博会注册记者”,“亚运会注册记者”等,对于成员个人素质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这也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校际传媒联盟组织的服务对象是谁?这个问题对于各高校的校园媒体而言,也同样难以给出明确答复。

(二)校园媒体内部发展的掣肘

和高校传媒联盟一样,所有校园媒体组织内的成员忙得不亦乐乎,但组织外的人却漠不关心,部分人会对“高校传媒联盟”有认知,但更多的是不知道这个联盟的存在。校园媒体的困境亦是如此。

传播是媒体的天职,但当下校园媒体的传播普遍式微,经过笔者的调查与思考,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来自媒体自身,受众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

1.在媒体自身层面,主要的特点就是限制和分散。限制多来自于高校的管理层,由于媒体要担负着引导主流思想的责任,因此会受到多方的约束。尤其在报道内容上,可供选择的余地相对有限,而受众一旦厌烦了狭窄的内容,校园媒体在扩大影响上也就难有作为。当然,这种情况在各个高校间不甚一致,例如南京理工大学,在校报的头版即插入了“领导新闻”之外的内容且篇幅不小。但是有很多高校,例如南京农业大学,也曾经出现过一篇稿件修改十多次仍未通过审核的尴尬。

分散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校内部的院系和学生组织。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每个学院甚至一些学生组织都有独立的媒体和宣传部门,所有宣传事宜都单独进行。学院的人数本来就有限,传播的载体也相对较少,传播的力度和效果自然不尽人意。

其次,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同学在讨论校园媒体的发展时,仍着眼于技术层面,例如怎样拓宽宣传的形式(如地贴)、如何利用新技术(如手机报)等,而对于如何提升宣传意识和工作者个人思想则涉及甚少。

2.在受众层面,受众的需求不受重视。大学生作为校园媒体的最直接受众,也是校园媒体的直接服务对象,常常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这也是校园媒体难以吸引到大量读者的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的商业化竞争提高了媒体的质量,媒体也会有针对性地通过自身定位来迎合固定的受众,这就丰富了大学生的选择。同时,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每个人获得信息的途径异常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受众要做的是选择内容,而不是无条件地接受内容。如果校园媒体成天报道和学生本身毫无关联的事情,自然不会引起受众的关心,甚至根本争取不到读者。即便内容和学生相关,但因为内容的单向性,只能激发少数人的兴趣,也无法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3.社会影响方面,个人价值观取向的不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接触到的信息和领域都不尽相同,对信息的取舍也不会完全一致,价值取向也会存在差异。社会越是发展,它的多样性越是明显。这种多样性造就了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交织在一起,多样性也随即产生。在媒体趋向于“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语)的时代,信息的更迭异常迅猛,很少有人对媒体所报道的多数内容作进一步了解,更不必说深入挖掘。一则社会热点新闻会引起一段时间的讨论,但很快就会被下一个热点取代。舆论的形成,往往需要足够的时间和大量的投入,因此,之于一个社会媒体,能够争取到足够甚至稳定数量的受众已实属不易,引导舆论乃至引领文化更是天方夜谭。再者,文化是个相对更大的范畴,其构成之复杂远不是媒体能够承载的,如果寄希望于通过校园媒体引领校园文化,怕是势单力薄。在这种现实下,校园媒体能够做到的最好的事情,不一定是成为舆论导向或者引领文化,而是一种丰富——一种有别于多数社会媒体、带有校园特质的丰富。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难以引领,也和社会尤其是教育的影响不无关系。在高等教育之前,学生所接受的教育都是接受式的。进入大学,教育依然以灌输为主。因此,对于多数大学生,引领其思想和文化的难点不在于引领的方法和内容,而在于其根本没有独立思想。这就是为什么,网络上和生活中经常有“愤青”出现。见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内容就全盘接受,遇到反面观点就立马反诘,这是在十几年“追求标准答案”的惯性思维下所形成的习惯——凡事只有“对”与“错”,没有第三种或者相对“中间”的可能性。

(三)校园媒体资源整合与思维的转变

校园媒体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新闻报道与综艺节目的主体化,对师生实施全方位的服务。每种媒体都有其独特的传播特点和受众,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期,任何一种媒体都不可能独立求发展。校园媒体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所不具有的优势与其他媒体进行协同传播。校报上的文章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络等平台向更多的人展示,以增加其宣传力度。而校园广播等媒体的节目内容,也可以在校报上得到很好的展现。因此,高校校园媒体的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多种媒体的优势互补、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使校园媒体的传播力度更加强大。而各高校之间的校园媒体也可进行积极的资源整合,通过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等其他行而有效的方法,进一步突破校园媒体现行的固有道路。

高校新闻媒体资源整合要基于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基于专业化新闻宣传的要求,基于高知识分子受众的需求,从理念、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从业人员等多方面考虑,切实改进高校新闻媒体的报道方式,坚持走专业化、一体化、多元化的道路,全力打造以高校校报、校园新闻网、广播台、有线电视台等多媒体融合而成的高校“全媒体”。

就高校内部校园媒体而言,要实现实质性融合,思想与理念必须统一。只有在同一个理念指导下,高校新闻媒体才能形成一个整体意义的“全媒体”,从而达到聚合放大的功效。依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校园媒体的现状,高校新闻媒体融合绝不是简单的“1+1+1+1”。试图将各种形式的媒体平行地做大做强不仅有悖于融合的初衷,而且是难以实施的。这里的融合,必须明确现有媒体谁占主导地位,谁是主要形式;必须规避各自的弱点,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必须有各自不同的分工和取向,最大限度地避免同质化问题。同时,依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和地位进行分工,取长补短,避免同质化,形成优势互补,形成高校“全媒体”的整体合力。对高校各媒体组织机构进行整合,是實现高校新闻媒体资源整合的保证。

目前,在大部分高校,媒体的上级管理部门并不统一,如校报大多数隶属于党委宣传部,但也有的隶属于党委办公室,还有的是独立机构;校园新闻网有的还隶属于网络中心,有线电视也有的还隶属于电教中心,手机报则由校团委、学生处主办的居多。媒体之间也是相对独立,各自为阵,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都有各自独立的一套班子,都建有自己的记者队伍,分别采写各自的稿件,处于分治状态。因此,时常会出现采访撞车、新闻重复的现象,造成了校园媒体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另外,除校报因为要接受新闻出版局年度核验,在出版质量和周期等方面管理相对规范以外,其它几种媒体管理较为松散。通过融合,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对高校新闻媒体进行管理、协调、评价显得尤为必要。

(四)校园媒体的发展建议

校园媒体若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首先需要扭转其工作意识,不一定要期望引导舆论、引领文化,但可以达到丰富校园文化的目的,立足自身特点,努力探索独特的发展路径,为大学生提供一种有别于社会媒体和其他校园文化形式的选择。校园媒体的发展,需要校方、校园媒体工作者和在校学生之间共同的努力。

1.校方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合理、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大对于校园媒体的支持力度。由于校园媒体地位的特殊性,独立性相对较弱,但这并不妨碍校园媒体在目前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过去几年中校园BBS的发展就是利用技术手段拓展校园媒体空间的典型范例。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全面兴起,让通过建立“全媒体”平台整合纸质媒体、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资源成为可能,目前南京理工大学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同时,校方也应为校园媒体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的机会,避免过去“闭门造车”式的工作方式给校园媒体发展带来的束缚。

2.校园媒体的工作者,除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公民意识。在平时要注重观察、阅读、交流和思考,不断丰富个人的认识,接触不同的观点,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推进校园传媒工作,以达到丰富校园文化的目的。此外,校园媒体工作者应利用南京地区高校众多这一优势,在本校间和各校间展开更多的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各高校传媒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3.培养提高听众的世界观与良好思维习惯。在校大学生如校园和媒体工作者一样,也需要把丰富认知当成学习生活的关键,这样有利于世界观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大有裨益。同时,作为校园媒体的受众,大学生思想水平普遍的提高,更有利于与校园媒体形成共同的语境,产生更多的共鸣,通过互动和有效的沟通形成良性循环。当然,这一点除了每个人的努力之外,仍然需要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作为依托。

4.加强沟通与合作。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南京本地校园媒体之间的校际互访非常稀少,多数校媒仍处于“闭门造车”的阶段,这也是校园媒体的发展难有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

方兴未艾的高校传媒联盟,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整合了更多极具价值的高校传媒资源,其中的媒体工作者,均是来自各个高校的校园媒体“从业人员”,除了自身具有丰富的校园媒体工作经验外,也能够提供相应的媒体资源。若高校传媒联盟利用这一优势,加强与各高校校园媒体的合作,不仅对自身发展有利,对各高校媒体的共同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平媛.高校媒体整合传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传播学硕士生论文,2010.

[2]王世华.高校新闻媒体融合路径研究[J].新闻界,2010,(4).

作者:张 啸,邱 天

校园广播完善与发展评析论文 篇3: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法律意识培养的思考

摘 要: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于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保证中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中学生的法律意识要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课堂教学、家庭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等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中学生;法律意识;课堂教学

法制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法制课程不是中考和高考的科目,长期以来都没能进入主课堂,高中阶段的法制教育只能穿插在思想政治课本中或以主题活动方式进行。如何培养现代法治建设下的优秀公民,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贯彻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就尤为重要。

一、以人为本,学用结合,为法制教育工作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

(1)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校园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有一定法律知识的老师的引领。这就要求建立一支有一定法律知识和素养的优秀教师队伍。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法律知识储备和法律素质。老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其次教师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尤其是现实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从而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2)制定校园法制管理队伍培训计划。通常用“以案说法”的形式讲述发生在校园和社会中的事件,通过互动讨论及案例评析,提高学校预防和处理紧急事故的能力,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学校和师生的利益;教师要不断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使自己在教书育人,依法办事等各个方面都能为人师表,提高依法执教的水平。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这种阶梯式动态培训方式肯定会形成良性循环态势,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3)教师要利用好社会大课堂,教学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将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实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让学生结合社会调查采访,联系自身和同学的实际,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与社会法律环境的重要性。

二、拓宽渠道,创新形式,为中学校园法律教育提供有效载体

(1)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学校利用黑板报、校刊、宣传专栏,定期出版法律知识、文明守纪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与熏陶,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让学生们在愉悦中接受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利用校园广播及多媒体电教室等现代化教育设备进行生动、形象的法制宣传,提高普法教育的效果。

(2)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周”“全国法制宣传日”“公民道德宣传日”等纪念周、纪念日,学校举行“法纪伴我行”“法在我心中”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手抄报制作比赛、法制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普法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聘请学校法制辅导员,邀请社会法律人员定期为结对班级学生上法制课,宣讲法纪知识。从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涉及和需要防范的法纪问题入手,把法律条文和具体案例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并解答学生提出的法律问题,让广大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法制教育。

三、培养中学生的法律意识要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尤其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中学生学习法律知识,进而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应注意把法律意识的培养有机融汇到法律知识的传授中去,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头脑里牢固树立“法”的观念,将来才能以一个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的公民身份走向社会。多用生活中有影响力的案例与法律知识相结合,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教学与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开发适合学校特征的校本教材也很重要。法律知识本身较为枯燥,甚至对于中学生来讲晦涩难懂,而法律知识自成体系,在初高中的思想政治教材中,散落在不同的章节。现在浙江省正在进行教育新一轮改革,改革中鼓励各学校努力开设选修课,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乘此大好机会,深入研究开发校本法律读本。针对学生的实际,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法律课的实效性,要以思想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增强中学生道德法制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现代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光石.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完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

[2]王洪成.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J].河南教育,2000(11).

作者:张俊峰

上一篇:中西医治疗小儿肾病分析论文下一篇:企业经营与固定资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