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网络教育论文

2022-04-20

我国高等学校开展的继续教育主要是面向成人高中后和大学后各种形式和类型的高等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形式类型主要包括: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广播电视大学面向社会成人开展的成人本专科教育(包括函授、业余/夜大、脱产)、现代远程教育(包括网络本专科教育、远程开放本专科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残疾人网络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残疾人网络教育论文 篇1:

网络教育与慈善事业

网络教育与慈善事业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如何能搭上联系呢?让我们先看几则新闻。2007年3月12日、13日,《光明日报》综合新闻版连续刊载专题报道:《托起明天的太阳——东财网络教育模式解析》,其中详细介绍了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海燕班”的故事。“海燕班”的学员是在大连市残联的推荐下,每年从大连市20万残疾人当中严格筛选出20人,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免费为他们提供教学服务。此外,重庆大学专门成立“爱心·自强班”,分5年时间帮助重庆市100位以上的残疾人进入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习,接受高等学历教育。

残疾人难以接受高等教育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收入低。由于生理上的障碍,残疾人的家庭收入远低于健康家庭的收入,很多残疾人连初级教育都无法完成。二是高等教育的入学制度。由于视觉、听觉等障碍或身体残疾,使得很多残疾人无法通过高等教育的体检标准。即便进入了大学,由于高校中缺乏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便利设施,残疾人也难以完成学业。三是特殊教育机构缺乏。我国为残疾人高等教育服务的特殊学校非常有限,残疾人所能学习的专业和选择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背景下,网络教育与残疾人教育的结合,在让更多的残疾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从一般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认为,这些网络教育机构比较关注社会慈善事业,也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如果进一步思考,我们就会提出疑问:有爱心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很多,但为什么难以像网络教育这样长期而持续地关注慈善事业呢?网络教育是否天生就具备某些与传统教育不同的优势呢?网络教育是否天生就比传统的高等教育形式更适合于开展慈善事业呢?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如果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转而从经济学视角进行思考,我们就会寻找到非常有趣的答案。

网络教育服务的数字化产品特性

互联网的出现催生了数字化产品与服务,比如网上资讯、网上医疗等。网络教育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字化产品。借助互联网,教学双方跨越了时空界限,教学方式、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以及学习情境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为网络教育作为数字化产品而具备的如下特性:

其一,不可破坏性。数字产品不会磨损,没有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之分。数字产品的生产者是在和自己已经售出的产品进行竞争。在网络教育中,教师的授课过程、课后作业、讲义等所有教学内容都是以数字化文档的形式所记录和保存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学习课程。只有在课程内容本身需要更新时,教师才会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录制。否则,该课程就永远不可被破坏,老师也永远不会因为学生的重复学习而筋疲力尽。

其二,可变性。数字产品可以很容易地被进行修改。现在网络教育正逐渐转向以“知识点”为中心来进行课程学习。对于一门具体的课程而言,通常情况是:其中的部分内容陈旧老化,而其他章节仍然适用。由于数字产品的可变性,教师只需要对过时的内容进行更新即可,从而大大降低了更新成本,也有利于学习者及时获取最新知识。

其三,可复制性。数字产品极容易被复制,也就是说它具有高沉没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甚至有时候边际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个特点是网络教育适合于从事慈善活动的核心原因。一门课件的录制成本很高,但是当教师录制完一门课件之后,这门课件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学员的学习,网络教育所增加的成本几乎为零。因此,既然网络教育可以为残疾人提供边际成本为零的服务,这样的善事我们又何乐而不为之呢?

我们进一步考虑到偏远地区的学生。如果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和教师的授课行为受到时间、地点以及教师资源限制等诸多问题的约束,因此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无法听到名师的授课。但是,如果采用网络教育的方式,只要当地具备相应的计算机和网络条件,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网络教育的外部经济性

互联网环境具有很强的外部经济性。例如,在计算机网络中,有一个新的进入者A。A和网络经营者受他们之间签订的合同的约束。合同双方以外的人都是这个特定合同的“外部”。但是,属于“外部”的某个已入网者B却可以与A进行沟通。这就是说,A与网络经营者的合同给“外部”提供了方便。这种情形被称为“网络的外部性”。

网络外部经济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自身的系统性、网络内部信息流的交互性和网络基础设施长期垄断性。首先,不论网络如何向外延伸,也不论新增多少个网络端点,都将成为网络的一部分,同原网络结成一体。因此,整个网络都将因网络的扩大而受益。其次,在网络系统中,信息流并不是单向的,网络内任何两个端点之间都能相互交流,信息交流的机会从理论上说等于n2,其中,n为上网人数。这就是关于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著名的梅特卡夫法则。梅特卡夫法则是由美国人鲍勃·梅特卡夫提出的,其内容是: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中节点数的平方。这意味着网络的外部经济性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随着上网人数的线性增长,信息交流的可能性将呈指数态势上升,并且在整个网络中没有“中心”或“首脑”区域的存在,即使网络的一部分端点消失了,也不影响其他端点间的正常联络,这就保证了外部经济性的普遍意义。最后,网络基础设施,比如通信设施等,一般都具有投资额巨大、垄断性强等特点。这就决定了网络外部经济性的长期存在。

通过对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残疾学生利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学习,将产生非常强的网络外部效应。因为互联网是一个双向的广播系统,它混合了双向通信——如电话和传真(一对一通信)与广播媒介——如电视和收音机(一对多通信)的特点。前一特点主要体现为互联网作为网络平台的功能,如值机答疑平台和聊天室等。不论是残疾人还是健康人,都可以利用这一平台交流学习经验、学习心得,或者共同完成一项案例。思想的交流不再受到任何限制。另一方面,作为广播系统,互联网更多地是以一对多的形式传递和发送信息,增加的用户使信息得以在更大范围的用户之间进行双向的交流,这不仅增加了信息本身的价值,而且提高了所有网络用户的效用。比如,老师对某个同学某个问题的回答,所有其他同学都可以浏览和分享,残疾人学生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网络教育与残疾人教育的结合,对于提升社会福祉以及跨越数字鸿沟都有重要的意义。现在很多台湾商人都在大陆边远地区捐款发展互联网,其原因大概就在于此。

网络教育与边际收益递增

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因此,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随着投入的增加,单位收益呈递减趋势,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该规律是工业经济中的基本

法则。

但是,在互联网络中,许多产品的生产,比如电脑软件的生产却并未遵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或者说不是直接遵守这个规律。其原因在于,信息资源是网络经济中的主要生产要素,而信息资源具有再生性、无排他性的特点。其成本不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比如一个程序一旦编写成功,它的再生产和销售几乎不需花费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同时,信息技术发展快、变化大、生命周期短,产品受市场容量饱和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中出现了边际收益递增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还会因网络效应的作用而强化。

对于传统高等教育而言,高校对学生的服务从传统意义上说是一个受收益递减规律支配的行业。因为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的教师资源、教室资源、住宿条件、图书馆资源等各方面都将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个时候,如果让高等院校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也的确勉为其难。但是网络教育发展起来之后,教学成本和管理成本都大幅度下降,教室资源、住宿条件等约束已不复存在,教学成本的降低使得网络教育机构可以进一步提供最佳服务,因此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满意。这样就进入了递增收益阶段。

网络教育与范围经济

在传统工业社会中,企业只能通过大规模生产同一种产品,从而降低成本并获利。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小型化,传统的规模经济生产方式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在信息网络经济社会里,企业却可以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这就是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知识等软生产要素的共享性。对于许多不同的生产过程,信息、知识等共同的生产要素可以不费分文地从一种生产过程转用到另一种生产过程。信息化程度越高,软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投入比重越大,这种转用的经济性就越明显。网络教育服务所具有的范围经济性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传统高等教育中,学生进行课程选修时会受到许多限制。比如有些教师的课很受欢迎,但是由于这些教师不可能无限制地开课,因此选课的学生人数会受到限制。而对于网络教育来说,这种限制不复存在。学生可以任意挑选他喜欢的老师和课程。对于残疾人学生来说,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所学专业内进行课程组合和搭配。

网络教育与慈善事业的结合只是成功地利用了数字化产品经济本性的一个例子。实际上,很多其他的数字化产品或服务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比如电子政务、法律咨询等。既然数字化产品的经济学特性为我们的善举提供了天生的优势,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史 达

残疾人网络教育论文 篇2:

高等学校开展的继续教育基本情况

我国高等学校开展的继续教育主要是面向成人高中后 和大学后各种形式和类型的高等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形式类型主要包括: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广播电视大学面向社会成人开展的成人本专科教育(包括函授、业 余/ 夜大、脱产)、现代远程教育(包括网络本专科教育、远程开放本专科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等。

截止2010 年,全国共有1500 多所普通高校开展了成人本专科教育(函授、夜大、脱产班), 在读学生536 万人, 年招生208.4 万人, 毕业生197.3 万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还有365 所,举办的成人本专科在校生46.6 万人, 年招生18.4 万人, 毕业生19.9 万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69 所(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网络教育本专科在校生453.1 万人, 年招生166.4 万人, 毕业生110.6 万人。

近年来, 围绕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 教育部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引导高校在继续教育的发展模式、服务模式、培训模式和管理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 创新实践探索, 主要表现在:

1.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自1999 年以来, 教育部分批共批准68 所试点高校和 中央电大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 通过在全国城乡设立的上万个学习中心和教学点, 将高等继续教育资源输送到广大农村、西部、社区、行业、企业、部队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如教育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面向农 村和乡镇招收网络教育学员27.6 万人, 毕业学生9.3 万人, 为广大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 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为推进科技强军, 提高部队士官整体素质, 招收部队士官 15.6 万人, 把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祖国雪域高原、边防海 岛, 实现了士官学员“不出军营上大学”的梦想。试点工 作推进了中国远程教育由第一代的函授教育、第二代的广播电视教育向基于计算机、卫星、多媒体和互联网的现代 远程教育转化, 初步探索建立了适合在职人员随时随地远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教学及支持服务系统。

2.创新服务模式,搭建继续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建设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及体系, 探索数字化学习资 源共享和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为推进 优质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教育部实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 设工程” 和“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 建设了320 门网络 课程及资源库和209 门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 实施了 “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 项目, 整合和共享试 点高校和社会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 建设资源整合及公 共服务平台, 开展资源的网上开放和共享应用服务。今年, 教育部还将实施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免费开放计划, 积极 推进普通高校部分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向全社会开放。 为了探索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支持服务模式, 提高服务 质量和水平, 教育部2001 年批准了中央电大依托全国电大 系统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即奥鹏); 2007 年又 批准又批准弘成、知金两家公司和有关高校联合开展“现 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 项目。同时, 还通过 实施“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 和 “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 两个项目, 在全国建设一批基于终 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型乡镇、社区和企业等典型应用示范 学习中心, 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不同区域、不同类型、 不同对象和不同需求的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典型应用模式。 今年还将启动实施“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模式研究及示 范应用项目”, 引导电大研究并实践面向学习型城市建设的 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管理机制, 建设多网 融合的数字化学习系统平台及服务体系, 面向社会成员开 展各类继续教育及终身学习服务。

3.创新管理模式,不断加强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

为了加强对试点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监管, 近年 来, 教育部建立了“高等学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系统”, 实 现了高校网络教育年报年检、统考、评估、新生注册及日 常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从2005 年起对本科层次学生实行了 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制度, 累计760 万 人次参加考试, 目前已全部实现了网上报名、交费、机考、 预约考试、混编考场机考以及考场实时网络视频监控。实 施“网络教育统考网上考试系统与题库建设” 项目, 建设 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和高等数学等网络 教育统考课程的网上考试系统及题库3.6 万多道。建立了 “高校网络教育阳光招生服务平台”, 向社会全面公开远程 和继续教育办学和管理信息, 并实现网络教育新生电子注 册、网络教育统考和毕业电子注册一体化信息化管; 建设 了“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 加强对社会公众的远程与继 续教育信息服务和政策宣传。

4.创新培训模式, 探索普通高校面向高层次

专门人才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在高层次专门人才培训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进现代远程教育试 点普通高校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共建继续教育基地,创建培训模式,面向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人员、党政管理人员等高层次专门人才开展各种形式和类型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今年,教育部还将启动实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继续引导高校深化继续 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探索建立面向行业、企业或区域发展继续教育培训的新模式。同时, 鼓励高校发挥学校自身优势,瞄准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的需要,开发社会急需的培训项目,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培训,大力发展各种形式和类型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

作者: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

残疾人网络教育论文 篇3:

残疾人教育的现实境遇及对策研究

摘 要:“新时代”残疾人教育事业面临新的时代契机。“新时代”为残疾人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环境、更为优质的社会服务、更为安全的社会保障和更为便捷的知识服务平台。新时代残疾人教育也存在薄弱之处,残疾人的接纳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残疾人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选拔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远程教育实践型教学资源质量有待进一步改进,残疾人教育有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为推进残疾人教育伟大工程,要以包容、公正的态度积极接纳残疾学习者,不断完善残疾人法律政策,探索特殊人群远程教育规律,建立人性化的服务机制。

关键词:新时代;残疾人;现实境遇

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不仅包括生活的富足、政治权利的平等,也包括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如何公平地享受社会教育、实现自身价值,不仅影响到社会稳定,更关涉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宏伟目标的实现。新时代现实境遇下,如何改善残疾人教育生态、激发残疾人内生动力、完善残疾人社会分工、实现教育扶贫,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残疾人教育发展的时代契机

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新时代”是对以往中国道路选择的历史总结,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全新定位。“新时代”现实境遇下,习近平提出“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2],体现出党对消除贫困、扶持弱势群体的价值关怀,也表达着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治期盼。新时代现实境遇下,残疾人教育事业面临新的时代契机。

第一,“新时代”为残疾人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环境。“新时代”历史境遇下,残疾人身体的残缺已不是生命发展的障碍,而是共享社会主义文明与进步的重要体现。在新时代,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和可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我国党和政府努力致力于解决残疾人就业、教育、医疗、康复等重大民生问题,实实在在地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残疾人的根本利益作为重任。残疾人康复工作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残工委组织,并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残疾人社会服务工作。可以说,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模式也正在逐步形成。

第二,“新时代”为残疾人教育提供了更为优质的社会服务。主要体现在,一是残疾人康复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残疾人保障法》《精神卫生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等均对残疾人康复相关工作做出明确规定。二是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数据表明,截至2016年,“279.9万残疾儿童及持证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其中,视力残疾人40.0万,听力残疾人18.5万,肢体残疾人135.7万,智力残疾人23.1万,精神残疾人62.6万。全年有15.0万0-6岁残疾儿童得到基本康复服务,有132.2万人次得到盲杖、助视器、假肢、矫形器、人工耳蜗、助听器等各类辅助器具适配服务。”[3]可见,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资源不断整合,康复服务网络正在逐步向基层延伸。

第三,“新时代”为残疾人教育提供了更为安全的社会保障。据相关统计,“城乡残疾居民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 370.6万,60岁以下的参保残疾人中有482.1万重度残疾人,其中445.7万得到了政府的参保扶助,代缴养老保险费比例达到92.5%。有269.4万非重度残疾人也享受了全额或部分代缴养老保险费的优惠政策。领取养老金待遇的人数达到936.1万人。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达到6 740个,共为20.4万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其中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2 348个;日间照料机构2 169个;综合性托养服务机构2 223个。接受居家服务的残疾人达到83.8万人。全年共有2万名托养服务管理和服务人员接受了各级各类专业培训。”[3]数据表明,我国各级政府以残疾人社会保障为重点,不断实现精准助残,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推动着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第四,“新时代”为残疾人教育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知识服务平台。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要优先发展教育事業,办好网络教育。这是党中央首次单独在国家文件中提到网络教育,也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网络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网络教育作为远程教育发展的一种特殊形态,以其独特的信息便捷优势推动着残疾人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网络教育为残疾人提供了公平的教育机会。互联网突破了发达地区重点学校和贫困地区落后学校的地域界限,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起“双师同堂”,使残疾人共享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二是网络教育提升了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新时代的远程教育早已摆脱了单一的课堂搬家模式,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创新使远程教育实践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能够更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情境下残疾人教育的需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远程教育在人工智能、虚拟技术、新媒体呈现和人机交互等领域迅速发展。残疾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移动平台,利用网络技术随时随地学习。同时,依托网络技术的灵活和便捷,残疾人远程教育也不断降低教育成本。因此,网络教育使学校教育、企业需求、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成为残疾人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

二、残疾人教育的薄弱之处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环节,也是消除贫困、激发残疾人弱势群体内生动力、参与社会生活、提升幸福指数的根本之计。然而,就目前残疾人教育来看,残疾人享受教育公平的权利并未从根本上彻底实现,教育程度仍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第一,残疾人的接纳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据统计,“我国残疾人总数约为8 502万人”[4],而我国仅有9 592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1 941名残疾人进入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学习”[4],“高等教育机构(专科以上)普通在校生数有41 232 696名,残疾人学生的在校比例仅为0.028%。”[5]而以上海为例,“上海市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常年位居全国三甲,其高等教育水平一直领跑全国,无论是985、211高校,还是最新的“双一流”高校数量都名列前茅,然而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却并未向残疾学生敞开大门,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招生规模位列全国倒数第三位,平均每个高校招收的残疾大学生仅4人,如此残疾人高等教育规模,实难与国际化大都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定位相符。”[6]数据表明,这与残疾学习者因身体残疾或家庭贫困带来的客观阻碍有关,也和高等院校对于残疾人接纳程度不足息息相关。

第二,残疾人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选拔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残疾人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细致地了解残疾人学习特点,对残疾学生进行周到细致的学习支持服务。但在我国一些地区,残疾人教育工作者却往往很难做到优质的社会服务。例如,“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于2009年和2010年先后下发了关于《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规定‘对取得毕业证的残疾人学员学费给予全额补助’。这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的切实支持,但教师的激励制度却没有相应跟进。更多的工作量和无差异的激励制度使得更多教师选择普通学习者的教育教学,即使热爱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教师,也因无法得到相应合理的激励而渐渐流失而不是增加。”[7]因此,残疾人教育工作需要建设一支具有优秀素质、敬业奉献精神、能够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術开展远程教育以满足残疾人学习需求的特色教学资源的教师工作队伍。

第三,远程教育实践型教学资源质量有待进一步改进。在残疾人教材编写方面,远程教育的实践型教学要求编写者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阐释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能够将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融入教材,使残疾学生能够通过教材真正理解和掌握操作流程和操作要点。然而,目前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已经较为完整,但在内容的活泼性、理论的实践性方面却显得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远程教学视频课件内容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很多教师在录制视频课程中,没有及时增加新的前沿性知识和内容,只是将纸质资源的形式的简单转化,很多案例还是很久之前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二是在课程设计方面,面临着系统性生活教育的缺失。从某种程度上,我国策略性的专业设计如针灸推拿学(视障)、音乐表演(视障)、绘画(听障)、艺术设计(听障)、动画(听障)、英文(肢体残障)等已初步建立,这为残疾人学习者平等参加社会工作创造了很多机会。但是,在一些课程如家庭保健、烹饪、园艺等方面,家庭却担任起实际的教学任务,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低质化的倾向。这反映了学校对残疾人生活教育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和教学安排。因此,我们需要不断补足残疾人系统性生活教育短板,提高残疾人实践型教学资源质量。

第四,残疾人教育有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自1990年以来,国家陆续颁布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和《刑事诉讼法》《收养法》等50多条与残疾人法律相关的权利和义务。但是,总体而言,残疾人教育,尤其是残疾人远程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却少之又少。残疾人在远程教育的招生、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法制保障。因此,这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充分重视残疾人远程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远程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这不仅有利于保障残疾人公平受教育权利,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三、残疾人教育困境的应对策略

残疾人教育不仅需要残疾人教育工作者心理疏导,更需要整合社会力量努力帮助残疾人摆脱知识贫困,使残疾人共享新时代教育成果,感受教育平等的权利,最终消除外界教育障碍,实现全面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第一,以包容、公正的态度积极接纳残疾学习者是提高残疾人教育的先决性条件。随着国家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许多原有的学习障碍正在消失,远程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融合更为残疾人教育提供了新的学习契机和就业机会。但远程教育更应紧跟时代步伐,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尤其是偏远地区残疾人的教育发展,不因地域和经济压力而丧失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远程教育积极接纳残疾学习者的配套政策和教学设备也要相应地跟进,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知识传递,为我国残疾人教育注入活力。

第二,建立更为人性化的教育服务机制,不断增强残疾人归属感。一是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导学辅导、网上教学和网上考核等密切结合的虚拟网络教育环境。同时,还应不断完善相配套的助残设施,建立无障碍通道,使残疾学生时刻能够感受到人性化的优质教育服务。二是构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支持体系。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不再满足于社会物质产品的救助,表现出更多的追求自身价值需求。他们因身体残疾部位的不同,在选择职业时也表现出不同的兴趣趋向。为满足残疾人需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支持体系必须覆盖面广、适应性强,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负其责、群策群力的支持体系。”[8]为此,残疾人协调指导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及培训实施、评估机构必须形成合力,建立健全有效的制度规范,为残疾人提供更为人性化的优质社会服务。

第三,探索远程教育规律,不断推进残疾人开放教育实践。全国各远程教育教学点在办学过程中,不仅要通过与残联合作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残疾人教育,还应积极探索适合残疾人成长的培养模式、教学形式、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而国家开放大学作为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更应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不断完善适合残疾人需求的远程教育办学体系。一是不断加强残疾人办学理念,促进开放教育内涵式发展。全国各远程教育教学点,要不断树立为残疾人服务的教学理念,尤其要特别关注基层、农村、边远和民族地区、残疾人等弱势社会群体的学习需求,建设一批适应残疾人终身学习需求的网络课程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二是有效整合社会多种资源,创造有利于残疾人学习和就业发展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在现有的电大系统、残联系统及各高校远程教育办学基础上,不断加强校内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同时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建立残疾人远程教育长效机制,提升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最后,残疾人教育是人类进步之重要阶梯,也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2]的奋斗目标,必须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优先发展贫困人口特别是残疾人教育,激活残疾人内生学习动力,才能变输血为造血,实现解决好脱困的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2016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残联发(2017)15号][EB/OL].[2018-09-09].http://cl.wuxi.gov.cn/doc/2017/06/

06/1339751.sht.

[4]刘社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模式创新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

[5]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16)[R].北京:教育部,2017.

[6]旭昕.残疾人远程教育策略探究——以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

[7]李欢,汪甜甜.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协调性的实证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8(8).

[8]颜景庚,李晓虹.构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基于济南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实践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8(6).

作者:彭益华 李晓梅

上一篇:多媒体小学科学论文下一篇:新课标文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