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工作者教育培训

2024-05-05

残疾人工作者教育培训(共6篇)

篇1:残疾人工作者教育培训

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教程

社区工作者 职业形象与礼仪

主讲

肇薇娜

高级教师

第一节 概 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在意如何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最大限度缓解人际冲突,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取得共赢的结果。从而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

这里将残疾人称为有特点的普通人。有特点的普通人(残疾人)是属于特殊的人群,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如何正确、恰当地对待有特点的普通人(残疾人),就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由于有特点的普通人(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的情况很复杂,特殊(残疾)部位不同,形成的原因不同,每个人的经历差别就更大了,因此,对待有特点的普通人(残疾人)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具体情况,在很多地方要有不同于对待正常人的礼仪要求。

社区工作者职业形象与礼仪是指:社区工作者在为残障康复等社会服务机构服务过程中,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在服务的过程中相互表示尊敬、问候、祝愿的礼节、礼貌,社区工作者的仪容、仪表、仪态以及与社区工作有关的各种仪式活动的总称。它是指礼仪在社区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它是社区工作者最好的职业沟通教育。

社区工作者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爱岗敬业、热情周到、积极主动、尊敬尊重有特点的普通人(残疾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寻找、发现、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做到爱心、热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包容心、感恩的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有特点的普通人(残疾人)树立榜样。

第二节

仪容礼仪

职业形象:

总体要求:规范、严谨、亲和、有礼、有节

仪容即指一个人的五官容貌。容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因素,但是后天的修饰美化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所谓“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就是这个意思。

仪容做到自然美,体现在五官端正,皮肤健康上。女士日常护肤程序:清洁、爽肤、均衡滋润与保护三个步骤。男

士一定要保持面部干净、整洁,给人以清爽、健康、干练的感觉。

仪容整洁与个人卫生及个人行为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个人卫生习惯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保持整洁与健康的基础,也是维护正常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仪容整洁涵盖了很多琐碎的小节。小节虽小造成的结果却不一定小。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小的蚂蚁也能毁坏千里长的大堤坝。要想礼仪得体,千万不要忽略“小节”。个人卫生要求做到:

1.勤洗澡,勤换衣,避免产生过于浓重的体味。有条件的地方,夏天可以每天洗一次,即使在寒冷的冬季,至少也应当每周洗一次。

2.注意眼角、耳蜗、耳后、鼻孔、脖子等细节处的卫生。眼睛不要有眼屎;耳朵及时清理;鼻子注意鼻毛不可外露;手部注意手部清洁且不干燥。

3.头发保持干净、整齐,自然黑色,不可染怪异颜色,头发上不可以有灰尘和头皮屑,不可以油腻、有异味。

4.口气保持清新,及时清除残留在口腔里的食物残渣,以免产生口腔异味。每天早、晚按时刷牙。每日三餐后坚持漱口。在工作时间避免食用大葱、生洋葱、大蒜、臭豆腐等气味浓烈的食品。不要让细节出卖你

1.不随地擤鼻涕、吐痰,应该使用纸巾,并将用过的纸巾扔进垃圾箱。

2.不要当众用手指掏耳朵、挖鼻孔、当众剔牙、修剪指甲、搓泥垢

3.不要当着别人面咳嗽、打喷嚏、打嗝,应当背对着别人并以面巾纸遮掩口部。

4.梳理头发应当回避,可以在洗手间,不可以在办公室或拜访的家庭等场合进行。

5.与人谈话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声音不要太大,更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6.在正式场合和半正式场合不可以嚼口香糖,吃过的口香糖一定要先包在纸里再扔进垃圾箱。

7.指甲——勤剪,指甲缝中不可以残留污垢。不可以留长的指甲,不可以涂抹颜色过于鲜艳的浓重的指甲油,不可以有彩绘,可以选择颜色淡雅的指甲油,指甲油出现剥落,及时清理、修整。仪容礼仪规范: 女士仪容礼仪

1.既不可不修边幅,又不可浓妆艳抹。2.宜工作淡妆。

3.不可以借用他人的化妆品及化妆工具。4.不可以当众化妆。

5.不可以对别人的妆面品头论足。男士仪容礼仪

1.男士一般不留胡须,每天上班修面,外露的鼻毛和耳毛要修剪。

2.眉毛过长过杂乱、过于浓密或延伸得太长可以考虑修剪。

3.发型平头设计,前不遮眼,侧无鬓角,后不触及衣领。

第三节

仪表礼仪

仪表指一个人的外表。这里指一个人的着装问题。塑造职业化的外表-为成功而穿着,使您的形象更有影响力和领导力。

男士正式场合正式着装

西服:西服成套穿着。深蓝色的西服、深灰色的西服搭配白色长袖的衬衫是最常见的最经典的搭配方法。黑色的西服套装在商务礼仪中只用在婚礼、葬礼和重大开业庆典仪式上。单排三粒、两粒的西服,最下面的扣是风度扣,永远不要扣;其他扣,可扣可不扣。当你坐下时,可将衣扣解开,站起来时,将衣扣扣上。

领带:颜色可以为绛红色、蓝色、灰色等。禁忌:不佩戴有花鸟美女图案的领带,不佩戴有其他公司标志的领带。

腰带:宜黑色的系扣的商务腰带

袜子:宜深色的(黑色、深蓝色、深灰色)高筒袜。鞋:宜黑色系带皮鞋——鞋面要琤亮,鞋边要无灰尘。男士饰品:着正装时不要带手链。可以佩戴一只手表和

一枚婚戒。

女士正式场合正式着装

深色(黑色、深蓝色、灰色等)的商务套装,带袖的连衣裙、旗袍可以成为女士正式场合的着装。

职业着装颜色忌多色,服装用色不应该超过三个并且要以其中一种作为主色,另外两种用作点缀色。

女士正式场合着装禁忌:

忌艳、忌露、忌紧、忌透、忌短、忌低。

工作场所不适宜的首饰:大大的坠子,太长的项链,摇曳生辉的耳环,镶有大颗珠宝的戒指,“避免穿金戴银又挂珍珠配翡翠”穿套装时不可以穿黑色丝袜、彩色袜、条纹袜、网格袜,不可以穿矮统袜。

社区工作者工作时间穿套装时,不要穿”空前绝后”的凉鞋、拖鞋。女士皮鞋为跟高3—5厘米的无任何配饰的黑色船鞋。

女士饰品包括:首饰、丝巾、包、伞、眼镜、丝袜等。1.正式场合女士应当佩戴小型的质量稍上乘的首饰。原则不能超过两种三件,每只手只限带一枚戒指。只可佩戴一对小耳环或耳钉。

2.工作场所不要佩戴彩色的隐形眼镜。眼镜必须白色镜片,镜框颜色与服装协调

3.女士丝袜:丝袜可选择单色的无任何图案的肉色、灰色、咖啡色的连裤丝袜

4.穿凉鞋不配丝袜,穿皮鞋配丝袜。

第四节

表情与仪态礼仪

1.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心灵的灯。所以当与对方沟通时,要注视对方,不要用余光看人,不可以眯视、瞪视、蔑视、斜视。不可以用不屑的眼神、挑剔的眼神。社区工作者和残疾人相遇的目光很重要,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用正常的目光看待,千万不要好奇的样子。第二,不要停留在残疾的部位。如果事先不知道一看见就很快把目光移开,如果事先知道的话,就根本不要看其残疾的部分。忌讳:见到残疾人从上到下打量,会伤害他们的心灵。

2.微笑的表情:适宜的微笑是每位社区工作者工作的一部分。微笑服务是一种美德,是热情待客的表现,是与残疾

人打交道的基本态度。微笑让人更容易接近,微笑展现你的善意,微笑是一种正能量,可以创造自己与他人、与环境的快乐氛围!微笑是世界通用的体态语,它超越了民族和文化的差异。微笑也是人人喜爱的体态语。体现道德修养和服务素质。

3、仪态礼仪 站姿:端正、挺拔 坐姿:平稳、端庄 走姿:轻松、稳健 手势:自然、优雅

手势禁忌:工作场合手势适可而止。

第五节

言语礼仪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沟通信息的基本工具。社区工作者在言语方面应该做到:

1.普通话标准且流畅

2.“十字”文明用语最给力:”您好”“请”“谢谢” 9

“对不起”“再见”。

3.工作常用语:“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

“我可以帮助您吗”?

“请坐”

“请喝水”

“抱歉,刚才没听清楚,麻烦再说一遍,可以吗?” 4.言语禁忌:

(1)不要有不耐烦的言语

(2)不要有侮辱性的言语

(3)不要有不尊重的言语

(4)不要有不客气的言语

(5)不可说脏话、粗话

5.与有特点的人谈话,就和正常人交往一样,谈话内容可以广泛些,根据谈话对象的爱好,天文、地理、历史、经济、国际、国内新闻、趣事都可以,使其感到人们并没有把他们另眼相看。要特别注意回避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的词语和内容。多谈一些有特点人的事业和奋斗精神,有特点人掌握特殊技能后在单位现在的发展和未来的展望等。可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第六节

接待及拜访礼仪

1.目光致意礼:在日常工作场所中,点头致意是一种常见的见面问候的方法。点头致意的方法是:当自己的目光与对方接触时,向对方点头,同时微笑,并用“早上好!您好”等文明礼貌用语。

2.挥手致意礼:在距离较远且比较随意的场合,可以向对方挥手致意。挥手的时候,左右摆动几下。注意是掌心向着对方。

3.问候礼:在工作中,不管是初次见面还是相识已久,通常在见 面时都会以不同的方式相互问候以示友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

4.针对有特点的人在称呼上一定要做到尊重、亲切。不同年龄不同称呼,年龄小的,就称呼小李、小王等,年龄大的就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称呼张大伯,李阿姨、王师傅等,年龄相仿的,就称呼李女士、刘大姐、金小姐等。在称呼的口气、语调上要亲切、亲和、亲近。

切记:不要针对有特点人的有特点的部位称呼他,因为

这样的称呼对他们来说伤害很大,是正常人想象不到的。所以即使很熟悉的也不要这样称呼。针对有特点部位开玩笑,就更不可以了。

5.握手礼:国际通用的礼节,人们见面各自伸出右手与对方相握以示友好。握手礼节需要注意的地方:

(1)握手的顺序:本着“尊者有优先决定握手权”的原则。尊者包括:本单位、本系统的上级、长辈,社会交往场合和商务场合的同级之间握手权掌握在女士手里。拜访时,主人主动伸手与客人相握,欢迎对方的到来。送客时,客人主动与主人握手,以感谢主人的热情接待。

(2)握手的时间:通常可以说是3—5秒钟,也可以边握手边彼此做自我介绍或寒暄,介绍或寒暄之后两手就可自然松开。比如:“您好!我是赵微,很高兴认识您,请多关照!”

(3)握手的表情:握手的时候,要注视对方的眼睛,进行眼神的表情的互动。握手最忌讳的是:握手的时候不与对方対视,令对方感觉到不受尊重、不受重视和怠慢。

(4)握手的方式:虎口对虎口,稍稍用力扣住,禁用

“死鱼式”握手。

跟有特点的人握手要注意的细节:

握手是“人与人身体的接触,更是心与心的沟通”。握手传递着彼此的心态及对对方的态度,正常的握手可以感受到彼此的热情和对对方的鼓励、欣赏和认可。

当你握到有特点的人的手时该如何反应? ——切记:不要大惊小怪,当作正常现象就好。1.不可以拒绝握手,更不可拒绝跟有特点的人握手;握手后不可以去搽刚刚被握的手;不可以显露出厌恶、嫌恶的表情。

2.握手之前要认真地观察有特点的人的特殊之处,再决定适度表达。

(1)跟盲人握手,不能直接去握他的手,握手前要跟他打个招呼,征求一下意见:“他面前的这个人是否可以跟他握手?”’。否则,贸然握手会让其害怕,发生躲闪,引起误会。

(2)只有右手的人,正常与之相握,以示尊敬。(3)只有左手的人,可以用左手与之相握,以示尊敬。(4)双手、双臂肢体有特点的人,可以做注目礼,以

示尊敬。

6.递接礼仪:

在递接物品的时候,尽量双手递接或者右手递送。当有特点的人亲自递送物品时,不管是用哪个部位、何种方式,社区工作者尽量双手接递,并表示感谢。当递送有尖状物品时,请将尖部冲向自己。比如:剪、刀、笔等。当接到对方名片时,要将对方名片的信息(单位、名字、职务、职称等)读出来,以示尊重,也便于记住对方,方便与之沟通。读职务时,就高不就低。

7.守时原则:提前5——10分钟到达约定地点;如有意外,需提前告知。

第七节

电话礼仪

电话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了。电话的形象不仅代表个人的形象,更是代表单位的形象。通话双方虽然看不到,却可以通过声音清晰地判断一个人的形象。打电话的质量,客观地反映了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的程

度和对待工作的真实态度。

一、基本要求

1.赋予电话感情色彩,声调充满笑意。使对方能够“闻其声如见其人”。

2.要注意语速语调。声音通过电话后音调会有所改变。语音要适中,音量要适中,咬字要清楚。特别是说到数目、时间、日期、地点等内容的时候,都应和对方确认好。

3.态度文明、谦和、热情、亲切:不要开头“喂”对方,或者开口直接说事,让对方莫名其妙。不要没有见过面或者没有经过介绍开口就是“姐”“哥”,让对方感觉很没礼貌。

通话的时候,如果电话忽然中断,依礼需要由打电话的人立即再拨打过去,并说明通话中断可能是线路故障所致。不可以不了了之,或干等接电话的人打过来。

如果自己拨错了电话号码,要对接听者表示歉意。不能一言不发地挂断电话。

如果是重要的客人或上级,应该主动地拨回去,不要不闻不问扬长而去。

4.举止文明。通话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举止。不可以坐在桌脚上或椅背上,不要趴着、仰着、斜靠着或双腿高架

着。不要在通话时把话筒夹在脖子下,抱着电话来回走动。也不可边打电话边吃东西或喝水。这些不好的举动对方在电话里完全就能够感觉出来。通话时,话筒与嘴保持3厘米的距离,以正常适中的音量就行了。

5、谁先挂电话:通话结束后,主动打出电话的一方应该先挂电话。让主动发话的人挂电话,不仅是一种礼遇,更能有效避免对方因为话没说完而被你挂断。可以让尊者先挂电话。挂电话的方式,先按断扣机键,在轻轻扣上电话机。

二、接听电话

1.接听电话及时:接听电话是不是及时,实质也反映着一个人待人接物的真实态度。在第二声和第三声之间接起电话。因故第三声之后接起的,首先说声:“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2.主动热情问候:“您好。”

3.自报家门:主动报上本人的全名、单位名称和职务;直线电话可以说单位简称;分机电话可以说部门名称或直接说姓名。

4.终止电话:“谢谢!再见!”

三、拨打电话

为了获得最佳的通话效果,每次拨打电话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把受话人的姓名、电话号码、通话要点等内容列出清单。这样不会缺乏条理,丢三落四。

2.选择对方合适的时间,不能随心所欲。合适的时间是指:双方预约的时间和对方方便的时间。对方方便的时间:公事:方便的时间是工作的时间,而且都比较方便接电话的时间是早上9点以后,下午5点之前。避免对方刚上班半个小时或下班前半个小时通话。中午午休不宜给他人拨打电话。不是十分紧急,不要在节假日、用餐时间、早7点前晚上10点后给他人打电话。打国际电话还要考虑时差。因公电话提倡三分钟原则,就是通话的具体长度有所控制,实际上就是“以短为佳,宁短毋长”的具体表现。切记:工作时间不能煲电话粥。接到拨错的电话,要耐心简短地向对方说明就行了。不要为此出口伤人或怒气冲冲地摔电话。

3.主次分明。如果正在和他人交谈,要示意自己接听电话,并在接听后向对方道歉。如果目前的工作重要,就要接到电话后向来者说明原因,表示歉意,并再约一个具体时间

通话,到时候,自己再亲自打过去。当再打过去时,要再次向对方致歉。

4.禁忌:不能不耐烦地接听电话;不能拔下电话线;不能来电不接就直接挂断;不能接通后把电话放在一边。

四、转接电话

每个人都会经常为同事代接电话,代转电话。要注意: 1.如果要找的人不在,要先向来电者说明,再问对方需不需要帮忙转达。

2.如果需要,要记录通话者的单位、姓名、地址、来电时间、什么事情、何时回电方便。

3.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不要随便地说出对方要找的人的私人电话号码。

五、手机管理

手机是个人的最重要的通信工具。但是不分场合不合时宜地滥用手机会使职场形象受到破坏。

1.并不是任何场合都适合使用手机飞机上、加油站、影剧院、图书馆、餐桌上、开会时、开车时、病房里等都不适合接打手机。

2.控制音量:讲话的声音要适中,不要大声嚷嚷。公共场所更要注意,音量控制在不妨碍和不影响他人为宜。遇到手机信号不好而导致的通信不畅通时,不要大声“喂喂”地大声呼叫,引起反感。

3.手机存放:工作的场合手机应该放在合乎礼仪的位置或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

六、短信彩铃

开会或与他人说话时,不要一边说话一边发短信,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对谈话内容的心不在焉。

1.不要编辑或转发低俗不健康的短信、黄色短信,特别是异性之间。给他人编辑发送短信的时候,一定要和写信一样,最后署上名字,对方知道是谁发的。一是有礼貌,二是也能达到有效沟通。

2.彩铃:以其个性化而受人们喜爱。彩铃是给打电话人听的,最好不要用过于搞笑或很怪异、格调低下的彩铃,以免影响你和单位的形象。

第八节

面对视力障碍朋友的特殊礼仪

作有特点的普通人(残疾人)也要提醒自己:用正确的礼仪标准进行社会交往,特别是学会关注别人的感受,赢得自我尊重。“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与盲人朋友交谈前,距离他一两米远时,首先应有一个声音的提示,让他知道你在他的附近,然后再进行交谈,语调应诚恳而低沉。盲人朋友一般都比较拘谨,切勿大声疾呼或突然向其握手和拥抱使其受到惊吓。

2.在引领盲人朋友时,注意他的习惯,如他习惯拉着你的左手或右手,所到之处尽可能对他详细介绍,特别要避免“你坐这儿、坐那儿”,他们看不见,对方向、位置难以把握,我们带他们就座时要明确地告诉他们:请坐在你左边(或右边)的位子,等等。

3.凡是有盲人朋友在场,出于礼貌和对他们的尊重,请在场的人员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使盲人朋友可以依据声音来辨别现场的人员。

4.凡是有盲人朋友在场,出于礼貌和对他们的尊重,请尽量最大可能将现场情况、他对面的人员进行描述,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使他们能很快地融入即将参与的活动之

中。

5.盲人朋友只能靠声音来捕捉外界信息。由于他们看不到周围的事物,难以判断周围的人离我们的远近距离,此时难免会提高音量、担心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此时若能勤于问问身边的人,就可避免说话声音过大。如果我们多想想别人、关注环境,就会养成低声说话的习惯。讲话的语调、节奏,特别是声音不能太高,从现在开始锻炼降低说话的声音。

6.盲人朋友用盲杖协助行走时,要小心盲杖戳到别人,若碰到别人应及时表达歉意。

7.盲人朋友应注意纠正自己的盲态。试试这些方法:全身放松、特别是双肩放松,头摆正,不要歪着头去“追光”,面部表情尽量放松、保持平静,最好面带微笑与他人交谈。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克服焦虑与恐惧,这样才能充满自信,这也是克服盲态的根本。另外,还应注意纠正一些习惯动作,如不停地捻自己的衣服角、沙发巾,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喧哗,等等。

8.盲人朋友应随时随地注意个人卫生,干净整洁是我们获得尊重的根本。

9.盲人朋友难以把握颜色的搭配,不妨多请教别人,看

什么颜色的衣服适合自己的肤色、身材,为了便于着装,可选择同一颜色的套裙、西装、袜子,等等。

10.如果我们与盲人朋友共进餐,请大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先帮他们触摸到自己的碗、筷、杯、盘在什么位置;

(2)为了便于盲人就餐,应给他们准备一个碗和勺,这样,饭菜不会杵到桌子上;

(3)问清他们喜欢吃什么菜,先帮他夹一两种菜,并告诉他们前面的菜是什么,看他们吃完盘中的菜,再换另一种,菜量少一些,各种菜尽量不要搅在一起,影响口感;

(4)吃鸡鱼等带骨头的食物时,要提醒他们注意,避免扎嘴。我们应该对他们体贴入微地关照,使他们也能慢慢品尝各类菜品,享受到餐饮的乐趣。盲人朋友对自己的困难和特别要求也应主动告诉身边的朋友,别不好意思、怕麻烦,要知道,帮助了你,别人也收获了快乐。

第九节

面对听力障碍的朋友特殊礼仪

1.在社交场合,有聋人朋友在场,请及时将大家交谈的内容传达给聋人朋友,免得引起猜疑或误解。

2.与聋人朋友交谈时,应微笑地提前打招呼,多注视他的眼神和手势,如看不懂他们的手势,可以进行笔谈。

3.与聋人朋友交谈时,尽量直截了当,避免用晦涩、幽默或说反话方式与他们交流,免得引起误解,诚恳仍然是与聋人朋友沟通的根本。

4.聋人朋友在参加会议时,要引导他们对会议的发言专注而认真地“倾听”,即专心看字幕或手语翻译,不要左顾右盼,更不能旁若无人地在下面与他人用手语交谈,有些聋人朋友能发声,但他们听不到,在这种情况下,会场会出现“噪音”,影响大家,因此,请聋人朋友注意:专心致志地听讲对发言人是一种尊重。

5.聋人朋友在与别人交谈时,请注意态度要自然、和蔼、面带微笑,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或者不顾时机地插话。交谈时应目视对方,不要显得漫不经心,或总看表。

6.聋人朋友聚集在一起交谈时,应注意不要妨碍他人,比如说,在路上遇到朋友交谈时不要影响别人行走、车辆;

在展览馆聚集交谈时注意不要影响别人观看展品;在剧院与朋友交谈时注意不要影响别人观看演出,等等。不影响、不妨碍他人是礼仪的根本原则。

7.在社交场合,有聋人朋友在场,请以信任、友好的心态和表情面对他们,消除他们自卑、戒备的心理,对于聋人朋友特殊的困难要给予及时帮助。

8.我们给聋人朋友发短信要注意语言的言简意赅和文明礼貌用语。

9.聋人朋友相互收发手机短信也应注重用语的文明。10.聋人朋友随身携带笔和纸便于与他人沟通。聋人朋友可以随身带一个小卡片,上面写“我是听力障碍者,能得到您的帮助,我十分感谢!”相信,这个小卡片会使我们与聋人朋友拉近心理距离。

11.在公共场所,不要制造“噪音”,影响环境。12.在公共场所,走路要轻,不要影响他人。13.在公共场所,关门时要用手带一下门,免得关门时重重的撞击声影响他人。

第十节

面对肢体残疾人的特殊礼仪

1.倡导下肢有特点的朋友持杖行走或使用轮椅,一来为了保护特点肢体避免过度负重,二来也是我们肢体有特点朋友在举止上的一种文明体现。

2.肢体有特点朋友在就餐时,如遇需要与对方握手致意或敬酒时,而自己站立起身不便,可向对方说明,坐着与对方握手或敬酒也不算失礼。

3.三人以上的肢体有特点朋友开摩托车出行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并排行驶,避免妨碍其他车辆或行人的正常行走。

4.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给以自己的尊重。不要嘲笑行动怪异的瘫痪或其他肢体有特点的朋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使用轮椅、拐杖、盲杖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这些辅助工具的整洁,这些工具犹如我们的着装一样重要。

(1)拐杖配有的拐杖套要常洗,拐杖套的颜色与着装相一致,更能体现出我们的素养。

(2)架双拐的朋友,如果穿着短上衣,衣服被双拐一撑,就很不雅观,如能选择稍长、面料软些的外衣,架双拐时就会显得较为得体,坐轮椅的女士朋友穿长裙或肥大的长

裙较为得体。

5.当别人发现你行动有困难,主动提出要帮助你时,请及时表达感谢。

篇2:残疾人工作者教育培训

(2005年月日)

同志们:

今天,市残联举办这期残疾人工作培训班,主要是研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引导残疾人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残疾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关注支持残疾人事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刚刚开过,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所有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建设和谐社会当然离不开我们残疾人事业,所以,我们这次培训班举办的非常及时,也非常有意义。下面就有关这方面的问题讲四点意见。

一、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

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核心内容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臵,这也是“三个代表”思想的根本体现。以人为本是我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生产发展的根本目的。残疾人也是构成人类社会的重要成员,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因此,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不但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一个社会怎样对待残疾人,就体现了它怎样的政治文明程度。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的是

1不断提高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残疾人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不能忘记残疾人的利益要求,决定事关大局的政治事项不能忘记残疾人的民主权利,分享物质利益和精神文化成果,不能忘记残疾人的切身权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残疾人广泛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积极性,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经济发展、政治安定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要求,其中“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提出的要“不断提高”的“五大能力”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包含很丰富的内容,比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适应,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民主和法制的齐头并进,工业和农业距离缩小,出生和死亡的相对平衡,环境和生态的持续改善,人际关系的不断优化等等,同时,提高我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同样离不开残疾人的参与,试想如果把残疾人排斥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之外,而不是努力创造让残疾人与时俱进的有利环境,帮助他们达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就会失去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机,他们势必被社会遗弃,为时代淘汰,造成更大的社会经济乃至政治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二、引导帮助残疾人自立自强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关键 残疾人因为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在某些方面失去了优势,与健

康人相比往往容易产生被社会抛弃,为时代遗忘的消极情绪,自卑感比较强。因此,残疾人事业除了满足残疾人基本的物质需要外,还要给他们以安全感和尊重感,有利于实现残疾人的自身价值。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们不仅有生理、安全、归属的要求,而且有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是对一个人价值的承认,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希望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希望凭借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承认。这一点对残疾人来说尤其重要。单纯的给予残疾人人道主义的同情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解除残疾人自身及其家庭的心理压力,调整其因残疾而产生的社会心理失衡。这种失衡得到调整,必然会给残疾人及其家庭带来自强不息的动力。但是,绝大多数残疾人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化解他们心中的坚冰,要靠我们的满腔热情,要靠沟通心灵的钥匙,打开他们思想上的锈锁,要理解他们的处境,分担他们的痛苦、尊重他们的感情,与他们真心交朋友,交真心朋友,积极弘扬和实践人道主义精神,维护他们的尊严,唤醒他们自尊、自信意识,自尊、自信是自强自立的前提,要铲除个别人歧视、侮辱、欺负残疾人的恶习,努力营造关心、爱护、理解、尊重残疾人的浓厚社会氛围,激励他们放下包袱,扬长避短,找准实现自身价值的突破口,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做一个推动社会发展的人。

古往今来,有很多残疾人靠自身的努力,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世传《兵

法》。”左丘明、孙膑是我国古代残疾人成才的榜样;现代世界史上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坐在轮椅上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共同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命运;独眼将军刘伯承指挥千军万马,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高位截瘫的张海迪靠坚强的意志,自学成才。另外,像双耳失聪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双目失明的我国音乐家阿柄,无不以其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才华赢得了世人的景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残疾人只要乐观进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懈奋斗,就能克服自卑感和依赖心理,认识自我,磨炼意志,提高素质;就能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就能展示自身能力,增进社会理解,转变社会对残疾人的不正确观念。

三、关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现代管理学有一个很著名的 “木桶理论”: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盛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短的那块木板”在哪?不言而喻,在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残疾人群体。残疾人群体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易于出现与整个社会发展不和谐的现象,影响到社会能否真正和谐发展。

正是因为残疾人群体的特殊困难,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在加长所有木板的时候,更应该注意“补短”。应该给残疾人群体多一点偏爱,为他们开点“小灶”,从各方面多给以关心

帮助,使整个社会这只“木桶”的各块“木板”在一起加长的同时,使“短者”后来居上,使“木桶”的容量增大,从而使整个社会和谐。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坚持政府为主导、社会为主力、残疾人为主体,既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又充分发挥残疾人的主体作用。要在残疾人中大力培育“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鼓励、教育残疾人热爱生活,乐观进取,积极投身社会生活。要以康复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增强残疾人奔小康的能力。要结合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生活,使其融入社会。要增加残疾人收入,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为残疾人奔小康奠定基础。要发动社会力量,弘扬扶残助残的人道主义精神,广泛开展扶贫帮困结对活动,实现残疾人脱贫致富。建立有效的扶残助残捐助机制,培育规范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社区功能,整合社会资源,将残疾人的康复、就业、培训和助残等工作融入社区和农村,为残疾人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形成有效的社会化工作模式。

四、加强残联自身建设是提升为残疾人服务水平的重要前提 要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就必须大力加强各级残联班子的建设,真正把各级残联班子建成“钢班子”,从而带出“铁队伍”。残联组织代表的是弱势群体,但残联班子决不能弱。各级班子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意识,视残疾人为兄弟姐妹,我市共有万残疾人,他们大都生活在基层,我们要抓住全国

兴起的加强基层社区工作建设的有利时机,提升全市的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水平,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当好残疾人的“娘家人”。

同志们,残疾人事业崇高而艰巨,任重而道远,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和未解的难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和解决。希望参加这次培训班的同志要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认真领会,全面掌握;并以这次培训为契机,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追求高水平,全面实现新跨越,为做好全市的残疾人工作,建设文明和谐章丘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这次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

篇3:残疾人工作者教育培训

残疾人渴望社会关注并期望在社会中体现自我价值, 他们渴望靠自己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就业难的现有条件下, 作为残疾人群体, 他们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尽管他们有强烈的生活和就业的欲望, 但在社会中仍然存在许多残疾人无法就业的现象。

首先,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大国, 从整个的社会大环境下, 劳动力已经供大于求了, 并且每年的劳动力不断的在增加, 同时, 还面临着很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所以, 从残疾人就业的问题看, 矛盾更加突出。

其次, 尽管我国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已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 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在我国, 国家机关, 社会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提供1. 5% 到2% 的残疾人就业的比例, 用人单位如果未安排残疾人就业, 应根据上一年度平均工资和年度的差额人数来为残疾人支付就业保障金额。但有些用人单位宁愿缴纳残疾人的就业保障金额, 都不愿意为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 个别单位甚至拒绝接受残疾人。

第三, 残疾人在社会上的服务体系不健全和一些执法单位的执法力度不够, 使得现在的残疾人保障体系和职能没有发挥, 而且存在其实残疾人就业, 个别企业对残障人士靠“名义”的虚挂和只得到“生活费”等现象, 不仅骗取了国家的税收, 并且侵犯残障人士的个人权益。

第四, 很多残疾人的就业观念素质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他们的文化素质低, 学的专业技能不能适应就业需求, 也不适应当下的竞争机制。部分残疾人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并且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因此容易受到同事的排挤, 也容易被解雇, 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更严重的是, 一些残疾人有严重的依赖思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竞争和自我完善意识。

由上述看出, 残疾人在寻找成功的路上要比正常的人困难许多, 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所以, 针对残疾人当前的就业形势, 谈谈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一些对策:

第一, 政府应宏观调控残疾人就业政策并对残疾人就业加以重视, 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环境。

要做到认真落实好残疾人就业比例的有关规定。税务、工商、金融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 保证就业的保障金足额缴纳。综合利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 支持和大力安排残疾人就业。在产业调整、企业改革中, 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在企业福利改革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不是使残疾人就业的企业重组或使他们下岗。

完善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 使残疾人的就业联合会的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并能做出相应的处罚。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保险, 福利, 工资等等进行检查和监督以保障残疾人的权利。

第二, 社会要全面展开助残的宣传力度, 组织助残活动。

尤其是媒体宣传方面的加强, 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残疾人就业的舆论环境, 开展残疾人企业的宣传工作, 如问卷、传单, 以便广大残疾人能够有一个正确认识, 真正从残疾人的意识形态转型, 全社会要尊重并接受残疾人, 残疾人与常人平等。

社区、街道和其他服务单位也要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帮助残疾人找到就业机会, 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残疾人的就业, 使全社会能充分认识到实现残疾人的就业不仅是追求目标, 也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第三, 残疾人群从学生时代开始要加强教育, 尤其是职业教育。

残疾人从学生时代就要意识到今后要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培养自身技能, 是解决残疾人学生毕业后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也是特殊教育的学校要培养的目标。

1. 学校教学生要根据他们的能力, 扬长避短, 建立职业教育课程。

例如, 由于严重的耳聋学生的听力损失无法形成听觉, 认知不全面, 影响发展的能力感知的东西。但比普通学生的视觉图像更有发展。他们的视觉意象丰富, 容易找到的东西所有的小细节, 所以在艺术或设计上的选择职业教育, 很容易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 还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因地制宜, 进行个性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再如, 选择和使用很弱或没有听力和视力有更高的职业需求的残疾人进行职业教育, 开设专业课程。根据当地市场需求的变化, 进行长期的专业课程培训, 或短期培训课程, 以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然后进入社会, 被社会所接受。

2. 课堂教育要走出去, 打破封闭式教育, 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

职业教育要服务于社会, 它是社会性的教育。和“校厂联办”, “校厂挂钩”是解决残疾人学生就业有效的途径。学生学习一些技巧, 使他们在社会中生存, 学校可以走出课堂, 让学生进车间, 并采取请专家, 民间艺人为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教学。这样既可以解决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 也可以解决职业教育的教师缺乏的问题。

加强学生的劳动实践, 创造就业渠道。现代社会要发展生产力, 不断创造出许多新的工种, 所以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去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 使企业了解残疾学生的技能和工作能力。同时, 特殊教育学校和学生自身也可以推荐给企业和机构, 并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和就业。

3. 使学生认识到就业的形势, 加强其对传统美德的教育

努力工作, 坚定地专注于创业, 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成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特殊教育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参加自愿劳动、公益活动, 培养学生努力工作、奋斗、努力、勇敢的精神。同时我们应该让学生看到社会就业形势, 通过形势教育, 加强学生对当前的就业竞争形势的理解, 这样他们能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并努力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和进行社会现代化的建设。

摘要:根据当前残疾人群体就业的现状, 分析其就业难的原因, 并结合政府宏观调控, 社会宣传及对残疾人加强职业教育等观点提出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看法和对策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对策

参考文献

[1]郭毅.中国残疾人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 2008.

[2]赵闽琴.城镇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 2007.

[3]孙宝建.残疾人就业权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4]任友媛.社会转型时期苏州市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 2009.

篇4:残疾人工作者教育培训

[关键词]当前社会背景;残疾人;职业教育;就业工作

一、残疾人就业困难的现状

1.用工单位拒绝接受残疾人就业

虽然我国在残疾人就业的问题上也多次召开了会议研讨,并且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保障残疾人更好就业,例如在一些省、市、自治区当中就出台了一些明文规定,要求各企业、各事业单位每年必须提供2%-5%的残疾人就业比例,如若未按照此规定来做,用人单位应根据上一年度平均工资和年度的差额人数来为残疾人支付就业保障金额。但是就目前各企业执行情况来看,其效果并不理想。有些用人单位宁愿缴纳残疾人的就业保障金额,都不愿意为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个别单位甚至拒绝接受残疾人。这样的做法不仅伤害了残疾人的尊严,更是对国家规定的一种蔑视,十分令人愤怒。

2.残疾人保障体系不健全

在我国,虽然也有一些关于残疾人法律规定以及残疾人保障权益等,但是就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来看,关于残疾人的一些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仍然做的十分不健全,并且一些职能部门并没有发挥他们应该发挥出的效能,对于破坏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做法执法力度不够。一些用人企业不仅不用残疾人,他们还挂靠残疾人的名义骗取国家的补助以及减免一定的税收,这种做法不仅是对国家法律的蔑视,更是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做法。

3.个人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很多残疾人并不是没有就业职位,而是到了自己的岗位之后发现自身并不能适应这个岗位的需求,不能为用人单位产出合理的效能。这里的原因可以简单的分为几个层面:第一,他们本身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硬性要求;第二,他们不适用当前社会下的竞争机制,他们由于对自身有种自卑心理而能正确认识自己,从而在竞争当中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第三,一些残疾人习惯了被别人可怜的生活,对企业对他人有种严重依赖的思想,相信这类残疾人也必不能在当前的社会机制下生存下去。

二、针对残疾人的就业指导及相关对策

1.加大残障人士的扶持力度

政府加大对于残疾人就业的宏观调控力度,政府各职能部门也应加大对于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从而进一步加大残疾人的就业力度。政府税务部门、工商部门、金融系统等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保障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足额缴纳,充分利用好法律手段,从而支持残疾人就业。我们的执法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的对于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进行抽查,一旦发现有虚报、谎报等造假事宜,一定要严惩不贷,坚决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2.营造良好的社会救助环境

帮助残疾人就业的事情决不能仅仅从国家层面出发,我们一定要在整个社会当中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帮残助残氛围。首先,我们要加强媒体宣传力度,在广泛的电视媒体与移动媒体当中,多做一些公益性的帮残助残公益广告,为的就是让大家拉近与残疾人的距离感,让大家对残疾人不在陌生,愿意接受残疾人,从而让残疾人的社会地位有明显增强。其次,我们可以在社会当中多做一些调查问卷,让大家从直面了解残疾人,让大家对于残疾人的意识形态做到真正的转型。最后,社区、街道以及其他的一些服务性机构也要定期帮助残疾人解决一些他们自身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而让残疾人感受到这个社会的关爱,让他们减少自卑,减少敌视,使得他们更愿意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从而便于他们更好地就业。

3.加强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

残疾人的教育要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抓起,而不是到了考虑就业之时才开始重视他们的教育程度。职业教育残疾人他们的教育意识形态要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培养,让他们对自己今后的就业形势有清楚的了解,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才能在将来的就业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残疾人职业教育规划

1.建立适合残疾人的职业教育课程

我们的学校在进行残疾人职业教育之时也要合理划分残疾人类别,以便进行合理的授课,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为全面的职业教育。例如:当我们面对那些在听力上有障碍的残疾人学生时,我们可以发挥他们视觉较好的长处。这部分同学虽然听觉不好,但是他们的视觉意象确是十分的丰富,他们很容易洞察其他正常人所不能快速洞察的小细节,所以,在职业教育当中,分类教育很有必要。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根据他们所要就业当地的经济情况与文化类型等特点,制定出一些个性化残疾人职业教育方案。

2.打破传统教育模式

我们的残疾人职业教育是为了服务社会而开办的,如果我们所教授的课程与用人单位所需求的技能严重脱节,那么就说明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所以,我们不能在如同以往的课堂一样只是顾着向同学们讲述,我们要学着走出去,学会与企业之间做出良好的互动,只有与企业互动好了我们学生就业的希望就会大大的增加,所以,只要我们的学生能够学到知识,哪里都是課堂,我们不能再拘泥于黑板上的课堂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因为我们所教授的学生他们是一群特殊群体。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劳动实践活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加强品德教育,注重品德修为

21世纪,我们不再是一个仅仅为了追逐利益的时代,那些有才无德的人注定要被这个时代所抛弃。所以,我们在对这些残疾人进行职业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他们的思想教育,确保为企业输出的都是德智体美劳全方位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现在我国残疾人的职业教育与就业当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只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及国家加大政策力度方面的扶持工作,执法监督部门加强对于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社会和人们对残疾人多一些关爱,我们残疾人的职业化教育进程就会变得越来越快,就业道路就会变得越来越顺畅。

参考文献:

[1]郭毅.中国残疾人就业歧视问题研笼[J].西北大学. 2008.

[2]吉卫田,贾益芹.对聋校教材改革的几点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04(2).

作者简介:李业华,男,湖南浏阳人,硕士,研究方向:高校管理。

篇5:10年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安排

2010年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安排根据2010年省残联工作安排,结合我市实际,教就2010年工作以贯彻落实中央7号、省委10号文件为主线,按照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切实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等重点工作,努力打造培训带创业就业、“阳光家园计划

”、新农保等亮点,整合资源,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规范工作程序,探索“普惠加特惠”社保机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一、残疾人教育重点工作2010年残疾人教育工作,以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特教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认真总结“十一五”残疾人教育工作,推进我市制

定加快特教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教育服务能力,完善助学制度,推进扶残助学工作。

1、协调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第四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落实国家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措施,完善残疾人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切实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龙头,做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试点工作和支持体系建设。鼓励、推动特教学校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送教上门、自闭症教育工作。

2、积极配合发改委、教育局认真做好“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改扩建项目”,切实改善全市三所特教学校残疾儿童少年教学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

3、以就业为导向,全力做好残疾人职业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根据残疾人的特点和需求,举办具备特殊培训手段和条件的残疾人职业培训班,拓宽培训领域,提高培训档次。

4、做好2010年残疾学生高考录取

工作,使录取率达到95%以上。建立残疾学生高考录取工作制度,以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抓住关键性环节,确保符合条件的上线考生能顺利录取。

5、推进我省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为残疾人接受义务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创造条件。积极参加残联系统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培训,评选、推荐我省优秀特教教师参加全国优秀特教教师评选。

6、做好“中国手语”、“双拼盲文”推广工作。继续在全市残联系统开展手语培训,在普及的基础上建立骨干翻译队伍。选派优秀选手参加“省首届中国手语大奖赛”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聋人信息交流无障碍氛围。

7、帮助特教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推动落实各项助学政策,完善助学制度,在“普惠”政策基础上,为残疾学生提供“特惠”政策和服务。

8、积极做好 “专项彩票助学”项目和“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项目,进一步加大贫困家庭残疾

儿童少年的助学力度,切实发挥项目效益,高度重视项目宣传工作,扩大项目社会影响。

9、全面落实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特殊教育学校中的贫困寄宿生按照城市低保待遇进行补贴,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稳定在85%以上,使残疾女童和盲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有大幅度提高,切实降低残疾儿童辍学率。

10、开展对高中和职业中专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学生的资助活动。

11、对当年录取的残疾大学生继续实行奖励,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二、残疾人就业重点工作2010年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进一步完善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大对登记失业残疾人、困难家庭和一户多残家庭有就业愿望残疾人的就业援助服务力度。

1、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和《省残疾人就业规定》,进一

步完善按比例就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残疾人就业援助服务等配套政策措施。

2、进一步深化残疾人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等活动,重点做好登记失业残疾人、困难家庭和一户多残家庭中有就业援助工作。加大对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和残疾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服务力度,通过落实优惠政策、提供直接援助等措施提高就业率。

3、紧紧抓住以创业带就业这个轴心,重点做好残疾大学生创业项目。继续扶持残疾人灵活从业,创建一批省市级“自强创业”示范基地。通过多渠道就业,实现城镇残疾人就业人数新增人。

4、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特色产业,拓宽残疾人就业领域,为残疾人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和岗位。通过购买公益岗位等形式,开发一批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帮助困难残疾人实现就业。通过基地和项目的推动,促进全市有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残疾

人就业。

篇6:残疾人工作者教育培训

※※※残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确保社区内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目的,不断推进社区残疾人工作,经社区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残疾人就业培训是开发残疾人职业潜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有效措施和方法。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就业技能培训对残疾人就业显得至关重要。残疾人只有接受不同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掌握一定的实务知识和技能,具有对工作的适应性,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参与竞争,获得相应的工作机会。做好残疾人职业培训是改善残疾人就业和生活状况的重要手段,是真正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理想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培训对象

辖区内有就业能力,有就业培训意愿的适龄残疾人。

三、内容形式

社区残疾人就业培训坚持培训与就业、培训与扶贫、培训与科技普及相结合的原则,从方便学员、多元选择出发,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享用 1

社会资源开展培训。通过组织辖区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参加花卉栽培、家电维修、电气焊等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并通过大量实践好的活动,培养残疾人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残疾人能够熟练掌握就业技能和就业知识,转变其就业观念,增强其就业信心,提高其积极参与就业的竞争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残疾人成功就业的目标。

(一)培训内容

社区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内容包括:就业常识、创业培训、引导性培训等就业知识培训,花卉栽培、家电维修、美容美发、计算机应用、电气焊等就业技能培训。

(二)培训形式

1、邀请专业人士,组织残疾人开展就业理念、就业常识、创业培训、引导性培训、《残疾人就业保障条例》、《劳动法》等就业知识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讲座。

2、针对残疾人无法或不易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特点,结合每个残疾人的实际情况,社区将花卉栽培技术人员、掌握家电维修专业人员、电气焊技工请到社区,组织残疾人集中开展专项专业理论知识讲座。

2、在残疾人掌握相关专项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社区组织残疾人到确定的培训基地开展实地培训。通过专业人员对残疾人手把手、一对一的培训,使残疾人能熟悉掌握技能。

4、残疾人在掌握相关技能后,如有继续深入学习的意愿,社区将积极联系相关单位,推荐其参加市上或省上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班进行培训。

四、时间安排

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要坚持自主自愿的原则,充分考虑残疾人的身体、知识和家庭等状况,做到“四化”,即:参加培训的人员广泛化,培训的技能知识实用化,组织开展的培训科学化,联系的就业岗位满意化。

第一阶段:准备动员阶段(2011年1月 1日—3月30日)成立社区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工作职责。积极协调联系辖区具备培训条件的单位,确定培训基地和培训老师。广泛征求残疾人意见,认真调查,做好残疾人培训意向、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等基础资料登记工作。组织召开由辖区单位、非公经济、广大居民、社会各界人士、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代表参加的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动员大会,全力营造全民参与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组织培训阶段(2011年4月1日—10月30日)按照制定的培训计划,分步骤组织开展各种培训。

第三阶段:促进就业阶段(2011年11月1日—11月30日)广泛搜集筛选用工信息,积极与非公经济负责人联系,因人选岗,因岗选人,开展企业与残疾人双向选择的就业活动。落实有关政策,积极引导残疾人自主创业,全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

第四阶段:跟踪回访阶段(2011年12月1日—12月25日)

要抱着为残疾人负责,为用工单位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已就业残疾人的跟踪回访工作。并总结培训经验和促进就业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推进残疾人全面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特成立※社区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社区党工委书记、社工委主任 副组长:※※※※社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

※※※※社区党工委委员、社工委副主任

成员:※※※※社区居委会主任

※※※※社区残协专干

※※※※社区民政专干

※※※※社区社保服务站专干

※※※※社区工会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具体工作由※※※同志负责,※※※、※※※二同志配合。

(二)培训经费保障

为使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能顺利进行,社区从2011年开始,将从日常办公经费中按一定比例专门列支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经费。另外,还要通过积极协调市、区残联以及有关部门单位、辖区内热衷残疾人事业的非公经济、个体工商户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给予资金帮助。

(三)培训场地保障

按照社区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社区、辖区单位、技术学校、花卉公司、非公经济和市区残联、工会、社保、民政等部门单位的培训场所,积极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

(四)就业促进保障

为使接受培训后熟悉掌握就业技能的残疾人能够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最终实现就业目的,社区将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原则,邀请市区内有用工需求的企业领导及非公经济负责人,实地考察已掌握就业技能残疾人的现实情况与表现,充分征求残疾人就业意向,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推动残疾人就业。同时,倡导自主创业,给残疾人提供有利条件,落实好相关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

附件:

1、※社区2011年残疾人就业培训计划安排表

2、※社区2011年残疾人就业培训经费预算表

上一篇:冬季施工测温方案下一篇:电子版简历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