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安全工程论文

2022-04-15

摘要:为了探索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需求的课程改革方案,文章就企业对安全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及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缺陷等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安徽新华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以安全技术类课程组、安全管理类课程组和建筑安全类课程组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组(群),并对课程组(群)建设必要性、建设方案及建设效果进行评价。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道路安全工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道路安全工程论文 篇1: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索

摘要:安全工程课程体系建设是安全工程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决定着所培养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根据中原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以及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学院的办学实际,探讨并提出了下一步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安全工程;课程体系;专业方向

作者简介:杨春丽(1980-),女,河南周口人,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讲师;刘琦(1972-),男,河南商丘人,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讲师。(河南 郑州 450007)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决定着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就业方向。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培养计划是本专业课程体系规划与建设的直接体现,它决定着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培养计划的制定必须考虑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因此,建立合理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是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的根本保证。[1]本文根据中原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安全工程专业的办学实际,对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我国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概况

1.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基本情况

我国安全工程教育始于1958年,并于当年设置了工业安全技术、工业卫生技术专业,1983年根据需求建立了矿山通风与安全本科专业,1984年在前面3个专业的基础上确立安全工程本科专业。[2]安全学科是一个管理学、理学与工程学、心理学及医学的交叉学科。其专业应用范围涉及到建筑、土木、矿业、交通、运输、机电、林业、生物、农业、医药、能源、航空等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各个领域以及社会文化、公共管理等方面。安全工程专业的交叉学科特性及各高校本身具有的不同行业特色,使得不同院校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呈现出不同的特色。[3,4]

多年来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按照机、电、化、管四大学科拼盘的传统模式来进行组合和设置,知识间缺乏关联性,未真正反映出安全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本质。从课程的设置来看,各院校之间存在较大区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开设专业基础课总共有74门,专业课113门,差别非常大。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中,工程科学成份约占70%,安全科学通用方法论课程、医学和心理学类课程比例较低,约占35%。课程的内容往往自成一体,缺乏共识,甚至同一所学校开设的不同课程之间也存在重复或相互冲突的地方,反映出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内容体系还不成熟。目前,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块,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由实习、课程设计、科研和社会实践、公益劳动、上机以及毕业环节等组成。理论课程又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个部分。[5]

2.“大安全”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

目前,教育界普遍认同“大安全”观的办学理念,目标是使毕业生掌握各个行业、各类组织的通用安全科学理论和实务处理法,适应广阔就业市场的需求,为提高各个行业的生产与业务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水平服务的通用型安全管理人才。[2,6-8]

“大安全”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安全方法论的课程,少量的工程背景课程,这样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可以应用到所学的安全课程。现今英联邦国家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安全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偏重安全科学通用课程,安全方法论的课程比较多,也就是教育偏重“大安全”教育。[9,10]笔者认为现在我国不能和国外一样实行完全彻底的“大安全”教育,这是由我国的具体情况确定的。国外接受安全教育的大多是从事过特定行业的工程师,它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知识已经掌握,通过学习一些安全方面的方法论就完全能从事该行业安全管理以及安全技术方面的工作。[10]但是我国进行安全工程学历教育的人都是刚刚完成12年基础教育的应届毕业生,没有从事过特定行业的工作,缺乏社会和工作经验,因此在学习安全方面的方法论的同时必须掌握行业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这样到特定的岗位上才能够胜任相关方面的工作。因此“大安全”是我国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必须结合我国煤矿、道路交通、金属及非金属矿山、建筑等行业特大事故比较多,呈现出行业性这一特点,实施安全工程教育。[2]

目前各高级课程体系的设置都以“大安全”为培养目标,积极拓宽自己的专业方向。具有行业特色的院校在加强自身行业方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努力拓宽自己的专业方向;没有行业特色的院校需要努力探索,形成几个专业方向。

二、中原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索

中原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始建于1955年,原名是郑州纺织工学院,于2000年改名为中原工学院。中原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是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下设置的一个本科专业,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共下设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等五个本科专业,学院的其它专业为以交叉学科为主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了优裕的课程选择环境。安全工程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已经有四届毕生,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煤矿、化工廠、评价公司、路桥系统等。安全工程专业在本院的就业率排名靠前,主要原因是近几年安全方面人才需求量比较大,同时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完善的专业课程设置。

中原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没有行业基础,属于“大安全”的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之初就对形成自己特设专业方向进行了积极探索。

1.课程设置模式探索

由于我国现有的国情,不能实现“彻底”的大安全教育,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思想是基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的原则,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思想,在突出安全工程技术的基础上,设置建筑科学、管理、化工等学科的一些课程,兼顾相近专业课程的设置,并使之相互融洽,进一步拓宽专业,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我院的安全工程专业根据学校自身及师资队伍的特点,针对市场需求,选定几个专业方向,专业课程的设置围绕这几个方向进行。

课程体系由4个课程平台组成:公共必修课程平台、学科必修课程平台、专业限选课程平台、专业任选方向平台。专业限选方向平台根据专业特色进行课程设置,设置不同的方向,学生可以根据个性发展选择其中的一个方向组,目前设置的方向主要是化工安全、建筑施工安全、设备安全、矿山安全四个方向,专业限选课程占总学时16.8%。基础课占70%以上,设置了四个方向的安全相关专业课,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加强基础,拓展专业面的基本原则。专业课程设置上,安全方法论(俗称“大安全”)的课程与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课程数量基本相等,但与国外的“大安全”培养模式还有一定的差距。

2.存在的问题及一些思考

(1)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由于开设的方向相对较多,导致学生每个方向知识储备都不够完善。如,因为近几年煤矿行业需要的毕业生比较多,我院学生一部分去了煤矿行业工作,但是普遍感觉工作适应能力较弱,经过研究,在2009增加了《采煤概论》、《矿井地质》等一些煤矿安全方面的课程。由于学生前期的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在这些课程的讲解中遇到困难,比如讲到《采煤概论》有关矿山压力控制方面的内容时,学生普遍反映不懂,因此在以后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应该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体系。在课程体系改革中要提炼出一个主干的方向,使这个方向专业课程设置相对完善,在引进人才时也要考虑到专业学科建设,形成以主干方向为主的人才模式,同时兼顾发展其它方向。另外课程开设的顺序也有待调整。“采矿方法”和“矿山安全技术”是在大三上半学期开设的课程,而“矿井地质”是在大三下半学期开设的,地质是采矿和其它矿山课程的基础,因此矿井地质学应该在这两门课程前面,在以后的课程建设方面应该做一些调整,把“矿井地质”放在其它矿业方面课程的前面开设。“火灾爆炸预防控制工程学”是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是在大四上半学期进行开设,大四上半学期是学生考研复习和找工作的阶段,因此该课程学生到课率和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应该把这门课程开课时间做一些调整。

(2)课程内容有重复现象。开设的课程中有个别课程内容重复,比如“通风工程学”和“矿井安全技术”两门课程,“矿井安全技术”主要讲两部分内容矿井通风安全工程两篇,“通风工程学”主要讲解工厂的通风,两门课程内容有一定的重复。“采矿方法”课程与“矿山安全技术”课程选用的教材也有部分内容重复。矿山安全技术选用的教材是讲解的内容主要有通风工程和安全工程两篇,其中安全工程中矿井防水、瓦斯爆炸预防控制、瓦斯突出预防控制等章节,这些章节与采矿方法选用的教材内容中有重复,因此在教学中应将课程的设置进一步优化,在教材的选用方面也应该慎重,避免选用两门课程重复内容过多的教材。

三、结语

随着国家和全社会对安全的重视,安全教育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问题。建立完善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对教学质量和评价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我院安全工程专业开设的时间较短,课程体系建设是在摸索中前进。目前课程体系建设取得了部分成绩,但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课程体系的优化是下一步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 撒占友,王玉华,张永亮,等.青岛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模式[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Z):42-44.

[2] 翟小伟,邓军.突出行业特点的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1):90-94.

[3] 邵辉,张东,葛秀坤.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12):34-29.

[4] 刘海生,宋丽霞,胡去非.新建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7):70-73.

[5] 郝永梅,邵輝,王凯全,等.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完善的思考[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10(1):105-108.

[6] 傅贵,周心权,秦跃平,等.安全工程本科的“工程型大安全”教学方案构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8(8):64-67.

[7] 傅贵,杨书宏,宋守信,等.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专业规范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11):78-84.

[8] 程五一,樊运晓,罗云.通才式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3):36-39.

[9] 赵丽丽,李振明,郭磊.中澳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比较[J].安全,2008.

[10] 傅贵,余妍妍.安全工程专业学历教育方案的中西对比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39-41.

(责任编辑:刘俊卿)

作者:杨春丽 刘琦 王冰

道路安全工程论文 篇2: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组(群)建设探讨

摘  要:为了探索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需求的课程改革方案,文章就企业对安全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及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缺陷等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安徽新华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以安全技术类课程组、安全管理类课程组和建筑安全类课程组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组(群),并对课程组(群)建设必要性、建设方案及建设效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安全工程;教学改革;课程组(群)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以安全工程相关的多门课程组合的形式进行,在教学计划的编排过程中多以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高等教育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课程为基础,结合高校自身特色进行课程建设。这种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但是随着高校扩招以及民办教育的迅速发展,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需求。

一、安全工程专业原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安排系统性差

在安全工程专业,一些课程是另一些课程的先导,课程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关联性,例如:《安全科学原理》主要阐述安全基本理念以及事故致因基本原理等内容;《安全系统工程》主要以系统观点来介绍具体的安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安全管理学》则是在前两门课程的基础上,将事故致因、危险源辨识方法和安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体应用于安全管理活动中。这三门课程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先导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应用和后续。然而这些课程通常是被间隔安排的,学生难以系统性学习,同时受到课时限制,教师教学中也难以进行大量前期知识回顾,以至于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不足,这样会导致教学中难以将知识点融会贯通。

2.教学中未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安全工程原有课程建设体系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学习从属被动,学生的学习多为低阶学习、低阶思维、低阶能力。同时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欠缺,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较弱[3]。课程教学环节质量亟待提高,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较弱,对学生的检查交流指导不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不足,探索实践训练缺失。

3.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缺乏实践性

安全工程专业开设较晚,起点比较低,专业教学上普遍存在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侧重于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受到教育资源限制,持续时间较短,指导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不能和理论知识贯穿,效果较差。

4.课程开发主体单一,教材缺乏实践内容

安全工程专业教材的编写多以教师教学经验为依据进行编写,受到教师自身工程经验的限制,教材内容和指导思想缺乏实践基础,教学内容和工程应用之间的衔接不够,甚至存在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工程应用的问题。

二、安徽新华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组(群)建设实践

安徽新华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开设于2006年,主要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能从事工程项目现场安全技术和管理、建筑安全检测、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安全评价、咨询等安全技术与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设立了以公共基础课程、素质教育课程、生涯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必修)、专业方向课程(选修)和实践创新课程七大模块。各课程模块有若干课程组成,如图1所示。

2015年安徽新华学院获批“安徽省应用型高水平建设大学”项目,标志着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同年安全工程专业获批“安徽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和“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立项进行课程组(群)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对安全人才需求与学校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矛盾。

1.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组(群)建设的必要性

课程组(群)通常指一系列教学内容衔接性强、人才能力培养相互关联课程的组合。课程组(群)一般由3门以上的同类课程构成,各课程的内容相对独立,但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着紧密衔接和关联,各门课程的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培养是连贯的、递进的。课程组(群)的建设需要突破课程的归属关系,弱化各门课程的独立性,同时强化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和层次性,加强课程之间的连贯性。例如安全工程课程组(群)建设应当强调学生“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科学素养”是“职业素养”的前提和基础,两者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安全工程专业进行课程组(群)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1)课程组(群)建设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能够促进“职业素养”的提高。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组(群)是课程信息化平台的重要支撑,弥补了以往仅满足一门课程的虚拟教学系统,以及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和方式单一的不足,实现了“职业素养”的多维度培养,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2)课程组(群)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资源的使用,降低教学成本。通过课程组(群)内的课程优化,减少了重复性和滞后性教学内容,减少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课程组(群)内教师可以进行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实现优秀师资的均衡分配,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使用。(3)课程组(群)建设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在高校大举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工作的背景下,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的时间不断压缩,并逐渐开始以“项目化”为基础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课程组(群)建设应适应其中的变化,通过删除和优化课程组(群)内课程之间重叠的内容,达到缩短理论教学时间的目的,同时应改革创新,将人才培养的重点转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上。

2.安全工程课程组(群)建设方案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组(群)构成。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组(群)主要针对专业(专业基础)课程,按照课程内容和逻辑的关联程度进行分类、重组,课程组(群)主要分为“安全工程专业技术类课程组(群)” “建筑安全类课程组(群)”和“安全管理法規类课程组(群)”,课程组(群)的构成如表1所示。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组(群)师资构成原则。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组(群)授课教师由“课程组负责人” “课程组骨干教师”和“课程组实践导师”三个梯队构成,各梯队教师有着明确分工,且各梯队教师职能存在交叉和互补,其构成原则主要包括:(1)职称结构配比应合理。课程组负责人原则上职称要求为教授,课程组骨干教师职称为讲师,课程组实践导师要求具有助教(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三者比例为1:3:6。(2)师资来源应突出学校专有教师与高水平兼职教师及企业特聘实践导师的关系。其中学校自有专职教师应占有绝对比例,以保证正常理论教学活动的开展;高水平兼职教师应有一定比例,可以通过从985院校聘用的方式解决,并定期来校为学生做学术报告,以拓展学生学科前沿知识;实践课程的教学以学校自有教师为主体,企业特聘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在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起辅助作用。(3)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前期主要通过聘请企业技术负责人和骨干来解决“双师型”教师短缺的问题,后期通过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企业生产工作,提高专职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组(群)建设的保障体系。在课程组(群)建设过程中,从学校、企业两个方面提供保障。学校层面上,一方面通过鼓励教师申请读博、访学和教科研项目,提高教师进行课程组(群)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赋予教师进行课程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课程组(群)建设的改革创新。企业层面上,通过与合作企业开展岗位体验活动,鼓励更多师生参与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同时,通过聘请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与实践教学活动,鼓励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增加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真实性。

三、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组(群)建设的效果

安全工程专业在课程组(群)建设活动中,坚持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同步开展的原则,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基础知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综合素质显著提高。研究成果在同行中产生了较大影响,收到广泛好评。一是学生基础知识水平提升显著,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显著提高。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并逐年上升,毕业生受到了中铁、中建、安徽建工、安徽水安等国内著名企业的欢迎和良好评价,一批优秀毕业生考入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煤科院、首都经贸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胡伟等毕业生被保送至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二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增强,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在各类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中不断获奖。成果实践以来,在国家、省部级及校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共6项,校级奖励20余项,参与学生数达到90多人次,占全部在校学生数的50%以上,其中“基于渐缩型导流槽的汽车后视镜雨眉设计研究”获挑战杯安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二等奖,“安全帽舒适性设计研究”获第4届全国高等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三等奖,“基于互联网的企业事故信息平台的设计研究”等16个项目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支持,吴昊、汪洋等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建筑安全》、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Architecture and Disaster Prevention等知名期刊或国际会议上。三是相关研究成果在其他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得到推广并受到高度评价。课程组(群)建设推动了安全工程专业特色教材和精品课程的建设,部分成果在相关高校得到推广应用,并受到使用者好评:例如《通风安全与防尘》规划教材已在安徽新华学院和安徽建筑大学得到推广使用。

四、关于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组(群)建设的思考

首先,应用型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组(群)建设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裂变及应用型高校特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决策层及基层教师应当转变观念,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谋划,积极尝试,将课程组建设工作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实处。其次,在课程组(群)组建中应当充分分析相关课程内容的差异及其逻辑的关联程度,根据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际要求划分课程组(群)的构成,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进行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开发的新模式,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组(群)建设工作走上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三,在课程组(群)师资建设中,应注意师资梯队建设,明确各梯队教师的责任和权力,突出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特聘实践导师的交叉互补关系,并采取一系列举措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以满足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第四,建立课程组(群)建设的保障体系,从学校和企业两个层面制定一些列合理的保障措施,将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组(群)建设工作纳入教学改革的评审范围中,通过约束、激励和引导,提高教师进行课程组建设的积极性和校企合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坦,吴睿,刘阳阳,蒋亚龙.基于G1赋权模型的民办高校实验室发展管理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6(11):70-72.

[2]张洪杰,向晓东,陈旺生.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协同创新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0):74-75+77.

[3]刘刚,程熙镕,刘静.学科基础课课程组建设的组织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16(8):85-88+110.

[4]陈晓琳.基于课程组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2-74.

[5]王建华.课程组教学形式及其运用[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1(4):53-55.

[6]杨坦,蒋亚龙,李改,等.应用型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安徽新华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9):120-122+125.

作者:杨坦 蒋亚龙

道路安全工程论文 篇3: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实施的现状

水是世界万物生命的源头,更是人们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重视,所以对日常饮食也日见重视。但目前环境污染以及地下水污染的问题比较严重,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关系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问题,所以大力发展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是满足农村人民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但是,目前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的现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不是很乐观,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存在问题

太康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人民的饮用水条件,使农村家庭和个人卫生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工程规模和投资力度不够。农村人口较多,存在饮用水不安全问题。

(2)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中自动化管理程度较低。农村人口较多,如果采用“一户一水表,挨家挨户收水费”的模式管理,导致管理人员工作量增加,管理效率较低。

(3)用水价格执行不到位。一些农民家庭困难,收入较低,农村又多是老人和孩子,所以水价高了不好收费,甚至低于成本价,导致更新改造资金以及工程折旧费等严重不足,无法使工程很好的良性运行。

二、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实施的具体措施

1.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和工程设计方案,突出规模,分期实施,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将农村饮用水质量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不断改善农村的饮用水环境,强化饮用水设施建设,使农村安全用水体系逐步完善,为农村安全饮用水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2.强化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供应水的质量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所以,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人民饮用水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单位技术要求和设计图纸施工。通过层层管理,才能保证质量,充分发挥效益。

3.保护水源。由于工农业生产和污水的随意排放,地表水和浅层水均出现污染加重趋势,所以,保护水源周边环境,防治污染,采取各种办法,改善水质,为广大人民提供安全的高质量的饮用水。

4.严格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是关键,保证建设资金安全,是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根本,保证建设资金安全,是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根本,为此,在项目资金管理上要专款专用。

三、饮用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

1.&要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饮用水安全工程的重要性,要多方协调,统一管理。增大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的节约用水意识增强,使供水实施的自觉性提高。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要强化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程中的主导地位。采用大部分供水工程由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农村供水由村委会代管,农户家的由农户自行管理。

3.合理制定水价,加强水费的管理,加强征收力度。合理制定水价,足额收取水费,确保工程发挥效益。所有工程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4.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生活安全,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保障,并且能够促进和保持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加强管理水质,完善净化设施、消毒,使之走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道路,是水利主管部门的主要任务。

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关系农村人民的身体健康,所以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加强研究,使建设与管理并重,合理配置水资源,既节约资金,又能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作者:欧阳红 袁其君

上一篇:餐厅设计管理论文下一篇:招贴图形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