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检测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建筑废弃物再生混合料试验研究及路用性能分析

摘要:随着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郑州市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拆除和新建工程越来越多,建筑垃圾排放量逐年增加。同时建筑工程对沙子、天然碎石、水泥和其他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处理建筑垃圾的方式主要用于土地填埋,造成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建筑垃圾处理加工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技术经验,从分类、处理、应用等方面入手。与建筑其他行业相比公路工程对骨料性能要求较低、对矿石资源需求量大,若将建筑垃圾运用于道路工程,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还能降低道路建设成本,对提高经济效益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本文从道路基层与底基层的角度出发,以郑州市二七区景中路(萍湖路-南四环)道路工程为依托。研究混凝土再生料与红砖再生料在道路工程中的路用性能。首先进行再生料本身的性能分析,研究混凝土再生料、红砖再生料与天然骨料的差异,其中混凝土再生料与天然骨料性能较为接近,其压碎值、针片状含量、表观密度均能符合规范对道路基层骨料的要求。但红砖再生料本身压碎值较低不符合规范的要求,不建议其单独使用。其次设计低(悬浮密实结构)、中(骨架密实结构)、高(骨架空隙结构)三种级配从力学角度分析混凝土再生料和混凝土与红砖混合再生料的路用性能,经过试验初步表明,混凝土再生料能够单独在基层中使用,以中极配为配比原则红砖掺入量为40%的再生料其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规范要求。最终结合室内实验研究成果与二七区景中路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进一步对骨架密实结构分析,确定红砖掺入量为20%。对施工后底基层的抗压强度、压实度进行检测均复合规范要求。经试验和现场应用分析:将骨架密实结构混凝土再生料单独应用在道路基层中能够满足现行规范对基层材料的性能要求,改进部分施工工艺,将混凝土再生料:砖混再生料80%:20%且水泥掺量5.5%的混合再生料应用于景中路底基层,现场取样混合料7天强度可达2.3 MPa。满足道路工程中对底基层材料的性能要求。道路基层中悬浮密实、骨架密实、骨架空隙三种结构的形成取决于粗集料的空隙体积与细集料的压密体积的相对关系。混凝土建筑废弃物三种结构形式中,骨架密实结构抗压强度值最大,悬浮密实结构强度最低,骨架空隙结构介于二者之间;混凝土建筑废弃物掺入40%、45%和50%砖渣建筑废弃物,骨架密实结构强度最高,骨架空隙结构强度最低,悬浮密实结构介于二者之间;道路基层材料以混凝土再生料作为粗骨料、砖混再生料作为细骨料的骨架密实结构可以获得较好的综合强度。

关键词:混凝土再生料;砖渣再生料;道路基层;路用性能

学科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2 建筑废弃物再生料基本性能研究

2.1 建筑废弃物再生料基本特性

2.2 建筑废弃物再生料集料组分和来源

2.3 再生料物理性能试验研究

2.3.1 再生骨料外观分析

2.3.2 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再生料及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1 试验材料的配比方案

3.2 击实试验

3.3 再生料无侧限抗压试验

3.3.1 无侧限抗压试验方案

3.3.2 混凝土再生料无侧限抗压试验

3.3.3 混合再生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4 混凝土再生料劈裂强度试验

3.4.1 劈裂强度试验方案

3.4.2 混凝土再生料劈裂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3.5 混凝土再生料抗弯拉强度试验

3.5.1 弯拉强度试验方案

3.5.2 混凝土再生料弯拉试验结果与分析

3.6 混凝土再生料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3.6.1 回弹模量试验方案

3.6.2 抗压回弹模量模式试验数据结果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道路基层材料结构分析

4.1 道路基层荷载特点

4.2 路基荷载分析

4.3 道路基层混合料结构分析

4.4 建筑废弃物再生料级配分析

4.5 建筑废弃物再生料级配设计与选取

4.5.1 建筑废弃物再生料配合比设计依据

4.5.2 建筑废弃物再生料配比设计

4.5.3 再生集料水泥剂量

4.5.4 建筑废弃物再生料级配选取

4.6 建筑废弃物混合再生集料路用性能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建筑废弃物再生料工程实践

5.1 工程概况

5.2 再生骨料施工工艺

5.2.1 再生料基层设计

5.3 再生骨料施工质量控制

5.3.1 再生混和料拌制和运输

5.3.2 再生混和料摊铺

5.3.3 再生混和料碾压

5.3.4 优化养生及交通管制

5.3.5 施工现场检测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焊接工艺技术论文提纲下一篇:国际私法立法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