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对金融业推动论文

2022-04-22

摘要:创新支撑发展,科技引领未来。随着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以及区块链技术的普及,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可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贫困人口以更低成本、更为便捷地获得金融服务,分享更多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但是在快速的发展中也存在监管等各方面的问题。本文基于此,在分析金融科技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山东省政府科技创新政策导向机制的对策与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金融创新对金融业推动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金融创新对金融业推动论文 篇1:

金融创新对金融业的正面影响

摘要:金融创新为金融业注入了巨大活力,但也加大了金融业的风险。从整体看,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远远超过它的负面影响。应当积极的推进金融创新,并采取有效措施趋利避害。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业影响

金融创新对金融业的正面影响,可分解为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影响三个方面。

一、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

金融组织创新使金融机构体系陆续有新军加入,造就了多元化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金融工具创新、金融业务创新使传统的金融措施对客户的吸引力下降,带来的利润逐步递减。所有这些,都强化了金融机构的竞争。

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业的发展能力

金融创新不仅在业务拓展、机构放大、就业人数增加与素质提高等发面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而且由于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增强,带动了金融机构资本扩张能力和设备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也许更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创新还推动了金融业产值的快速增长,使之在一国第三产业和GDP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为第三产业和GDP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融创新增强了金融机构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

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的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对具有风险转移功能金融工具的运用体现出来。比如,浮动利率债券或浮动利率票据,这种建筑在对传统金融工具的特征进行重新组合基础上的金融创新工具,可使金融机构减少筹资利率风险。

二、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深度与广度

金融工具创新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使金融市场容纳的金融资产种类不断增加。各种类型的债券纷纷面世。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序列不断延长,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技术性也越来越强。从衍生产品技术的组合设计看,也算得上是花样翻新,既有基础金融工具与衍生工具的嫁接,如外汇期货、债券期货、股票期货等;也有衍生工具之间的搭配,如期货期权、换期权等由两种衍生工具组合而成的“再衍生工具”。此外,还有对基础衍生工具的参数和性质进行重新设计后产生的创新衍生产品。

金融创新使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证券化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证券发行作为融资方式的重要程度大大超过了银行贷款,具体表现为银行贷款的数额下降,国际证券的发行量急剧上升。二是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微观金融主体,资产与负债日益证券化。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以证券资产的形式存在,商业银行成为国际证券市场上的重要投资者。此外,商业银行的贷款资产也实现了证券化。至于负债证券化,是指银行更注重通过发行浮动利率票据和中长期债券筹资,而传统的依靠吸收存款的筹资方式的地位下降。三是商业银行不仅作为国际证券市场的证券发行者,而且参与经营国际证券业务,成为新发证券及承销机构。

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市场一体化

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创新加速国际资本流动,促进了国际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并使其一体化程度加深。一些创新的金融工具在某一国内金融市场或国际金融市场面世之后,交易规模急剧放大并迅速向全球金融市场拓展,而这又在客观上要求这些金融工具的交易惯例、市场交易价格及投资收益率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上大体趋同,从而促进了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度提高。二是金融衍生工具不仅为金融主体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提供了有效手段,而且由于同种货币的浮动利率与固定利率之间、不同货币的利率之间存在差异,进而为金融主体套汇套利赚取投机收益提供了可能。三是有些创新金融工具或衍生性工具的交易,本身就要以多个金融市场做依托,是一种跨市场的国际性金融交易。

三、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的影响

金融创新强烈地冲击了金融分业经营制度

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由分离型向综合型转变。以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可否兼营作为划分标准,金融制度可以划分为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和综合经营、综合管理两种模式。美、英、日、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均实行分业经营模式,只有德国、瑞士等少数欧洲国家采用综合经营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浪潮的推动下,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彼此间的业务渗透和交叉越来越广泛,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金融业务分工的篱笆被逐步拆除,金融业从原来分业经营逐步转向综合化经营,反映了资本追求经济利益和自我扩张的欲望,体现了金融机构摆脱经营约束,改变生存和发展环境,获取更大经营空间的内在要求。归根结底,它是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企业制度和竞争性市场与严厉管制型金融制度矛盾运动的结果。而金融创新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挥了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某种决定性的作用。当明显带有业务交叉特点或规避分业管制的金融创新措施已经成为现实的金融存在时,政府不得不承认由于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原有金融制度已经存在明显缺陷,因而采取了一种较明智的、现实主义的态度,即对已有的金融创新予以宽容和认可,并努力通过规范化的制度安排放弃原有制度,确立新制度。

金融创新模糊了融资界限

金融创新使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从而导致融资制度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按照一般的金融学原理,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为信用中介的资金融通行为,而直接融资则是筹资人与投资人不需借助金融中介机构直接融通资金。至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划分,则以融资期限作为主要的客观标准。融资期限不超过一年期的市场为货币市场,反之则为资本市场。这样来诠释与融资制度相关的四个基本概念,在各类金融文献和金融教科书中似乎已成了一致公认的金科玉律。然而,金融创新却使这些划分标准遇到顽强的挑战。

金融创新促进了国际货币制度的变革

金融创新推动了国际货币一体化的进程。欧元启动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实例。欧元启动的货币制度创新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欧元制度是一种不与国家政权相联系的创新的货币制度。人类历史上的货币统一,基本上都是以主权的统一作为前提和条件。而欧元作为超国家组织的产物,则是在国家主权分立情况下实现货币整合,即欧元所体现的货币统一,是超越国家主权制约,与国家主权统一相分离的。从这個意义上说,欧元启动不仅推动了货币制度的时间创新,而且对传统金融学的货币制度理论提出了挑战。其二,欧元是顺应经济、金融全球化潮流而出现的一种创新的货币形式。货币制度创新,不仅包括货币制度的深化沿革和货币形态的发展演变,而且也包括总体货币制度不变下的货币整合。

参考文献

【1】 叶芳.金融创新的背景、表现及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今日科技,2001,(3):35-36

【2】 厉以宁.全球化与中国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21-23

【3】 黄景瑄.论当代金融创新发展与中国金融创新.集团经济研究,2007,(1):126-127

【4】 沙姆洛克.利纽克斯.金融创新.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0-124

【5】梅尔文.国际货币与金融.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3:89-90

作者:李 明

金融创新对金融业推动论文 篇2:

金融科技创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创新支撑发展,科技引领未来。随着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以及区块链技术的普及,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可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贫困人口以更低成本、更为便捷地获得金融服务,分享更多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但是在快速的发展中也存在监管等各方面的问题。本文基于此,在分析金融科技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山东省政府科技创新政策导向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金融科技;创新;政策导向

一、研究背景

金融科技主要是由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目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已成为金融改革、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普惠民生、服务社会已成为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2019年8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以下簡称《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三年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指出,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金融业要秉持“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开放共赢”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二、 现状分析

在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创新的应用在我国还有待加强。我国的对外依存率高,自主创新能力低,许多科技含量高的产品都需要依赖进口,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较快,但都依赖于劳动密集的原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离不开科技的迅速发展,而科技的迅速发展离不开该国政府的导向。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而政府是科技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探索,科技对于金融的作用被不断强化,创新性的金融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云计算是底层设施,大数据、人工智能提高了生产力,区块链技术则推动了模式重构, ABCD四种技术发展起步不同,相互之间有所关联,整体为金融行业升级起到推动作用。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金融科技的每一次创新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触及到个人,这也意味着规模性和系统性的风险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集聚。从业人员滥用“金融创新”的乱象很严重。迷信算法和大数据权威至上的工程师,正在有意无意的用技术构建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国,在这个理想国里他们不想看到任何监管的力量,自己则为所欲为。

当我们将金融科技放到历史坐标来看,发现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它带给世界很多不光彩的记录,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甚至更久远的二次世界大战,有很多专家认为,当时不受管制的金融创新是一个很大的帮凶。为了在合规经营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风险,金融科技企业需要通过监管科技手段控制合规成本。借助监管科技的力量,有效地提升合规能力、降低合规的复杂性。

四、提高金融科技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一)正确认识科技与金融创新、普惠金融的关系

首先,科技的驱动使金融业实现了向信息化转型发展。金融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现代金融业依托于信息技术应用而发展,已经演变成高技术含量的行业,特别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进一步与金融业务融合,改变了货币流通、储藏、清算的渠道与方式,改变了金融业务流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当前,货币形态逐步电子化、数字化,金融机构多元化、虚拟化发展,金融市场 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金融市场一体化需求迫切,金融监管复杂度大幅提高,金融业呈现信息化转型的发展趋势,科技创新已成为金融深化变革新的突破口。

其次,科技已经从金融的工具,发展为与金融创新融合、乃至引领金融创新的重要力量。科技在给金融业物理特征和运行方式带来巨变的同时,也驱动着金融业的组织机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做出相应变革。信息爆炸式增长使金融业积累沉淀了大量信息资源,亟待深度挖掘利用,不断发展新业态和开发新产品,加速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互联网金融就是科技驱动金融新业态发展的重要成果,为普惠金融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第三,发展普惠金融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目前,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导致的金融机构与借贷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和融资贵等问题仍然存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新兴业态的蓬勃发展,小微企业投融资需求日趋旺盛,居民可支配财富快速增长也使信息消费与财富管理需求越发迫切,普惠金融发展的需求和动力不断增长,金融服务的创新空间极为广阔。尤其全球范围内出现的金融科技融合发展趋势下,金融业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亟需探索新技术应用以提升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建立官产学研共同主导的政策导向机制

官产学研的合作联盟要形成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政府要起到统筹,纵观全局的重要作用。创新与安全的平衡,营造安全和谐的金融生态。安全是金融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没有安全,就谈不上金融稳定,金融普惠发展也就没有坚实的基础。互联网时代,网上金融服务涉及账户管理、个人信息、金融交易等敏感信息,安全性至关重要。金融科技行业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监督与反馈意见的处理都需要政府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公平、公正。除此以外,政府搭建合作平台,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金融科技创新,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并对金融科技成果进行评价与积极的推广。

高校与研究机构要深入调研,优化方案与技术流程,论证并指导金融科技创新,积极投入成果推广与评价。

金融企业要注重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交流,积极配合金融科技成果的应用与升级,将金融科技产品转化为生产力。

总之,金融科技创新政策新形势下的金融科技政策导向机制应该是网络化的,交互式的。政府、金融机构、科研机构都应参与到金融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府在金融科技创新政策方面进行宏观的引导,资金的支持,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高校应建立金融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平台,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高科技人才。金融机构应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与政府、高校进行良性的互动,努力提高金融科技创新人员水平、科技创新水平,用政府的相应扶持政策提高自身的创造性。政府、高校、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四方应相互协调并兼顾各自利益,只有如此各方在执行政策时才会更加的积极主动,建立官產学研共同主导的金融科技创新政策导向机制。

(三)引入“监管沙箱”的概念,监管科技创新

金融科技创新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在对金融科技的监管中,监管科技也应同步创新使用。比如,不能因为存在数据盗用的情况就限制合法数据使用行为,而是应该采用创新的监管技术进行监管。针对近年来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兴起并备受关注的RegTech,可以借鉴“监管沙箱”理念,以缓解监管滞后问题。监管沙箱最初由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提出,意在营造有利的监管环境,扶持新兴业态发展,目前已陆续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得到发展。所谓“监管沙箱”,主要是指是一个“安全空间”,在这个“安全空间”内,金融科技企业可以测试其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而不用在相关活动碰到问题时立即受到监管规则的约束。

监管机构与市场上的公司保持良好的关系,金融机构能够坦诚地向监管机构提出需要什么,而监管机构也乐意在满足监管方面需求的同时帮助英国公司成功。对于金融科技企业来说,“监管沙箱”减少了金融创新产品面世的时间和成本,有利于金融科技初创企业的融资;对于金融消费者来说,“监管沙箱”能为其带来更多的产品和服务类型,并且通过金融科技间的竞争,提高金融服务质量,降低消费者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

为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银发〔2019〕209号文印发),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构建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体系,探索运用信息公开、产品公示、社会监督等柔性管理方式,努力打造包容审慎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着力提升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

参考文献:

[1]黄靖雯,陶士贵. 我国金融科技研究热点与前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J]. 管理现代化,2020,(05):15-19.

[2]杨俊凤,李业锦. 政策导向下资源型城市的路径创造研究——以四川省自贡市航空产业为例[J]. 北方经贸,2020,(07):100-107.

[3]单建军. 金融科技对金融监管机构的影响[J]. 青海金融,2020,(06):28-32.

[4]孙飞. 完善我国金融科技公司监管框架的政策建议[J]. 发展研究,2019,(11):66-70.

[5]尚勤,潘翔. 科技“智造”大平台——浙江农信金融科技的态度、速度与温度[J]. 中国农村金融,2019,(12):17-19.

本论文基于山东省软科学科技金融研究专项课题“山东省金融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9RKB01072

作者:亓玉芳

金融创新对金融业推动论文 篇3:

金融创新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应对路径

摘 要: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近几年,大量金融创新产品及金融创新工具的产生,丰富了金融市场,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发展,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因此,应鼓励金融创新的产生。然而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创新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产生,在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时需清醒认识金融创新潜在的风险,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防范这些风险发生。文章认为可以从完善金融立法、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创新主体、加强预防金融创新风险的国际合作等方面防范金融风险,使我国金融体系高效、稳定地运行。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创新风险;风险防范

1 金融创新的概念阐释

对于金融创新的解释,各个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大多数学者的解释由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观点衍生而来,他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Theory of Econoforc DeveloPment)中对创新所作的定义是: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创新建立,是对企业要素实行新的组合方案。创新包括新的技术与组织管理上的新思维。具体地讲,创新包括四种情形:新的产品出现,各类资源的开发,新的市场创新开拓,新的生产组织称为组织创新。

从宏观层次上讲,金融创新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金融发展史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体系以及货币制度的历次变革都可视为金融创新。金融技术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服务行业结构上的创新都包含在金融创新的范畴内。

从中观层次上讲,金融创新主要是政府、金融当局和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了防止或转移经营风险,降低成本,更好地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而逐步改善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功能。它包括技术、产品以及制度上的创新。技术创新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采用改进的生产方法,重新组合生产要素或者添加新的生产要素;产品创新是指生产性能更好、技能更优的新产品;制度创新是为了提高效率,改进管理制度,使新的制度更完善,效率更高。

从微观层面,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它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的创新:信用更多的创新,如利用短期贷款和中期信用,分散投资者独家承担贷款票据发行便利等风险;经济制度之间各种新工具的转移,金融工具有风险,它包括用原来的金融工具提高偿付能力和转换新的金融工具;股权创造创新包括债权人权益成为新的金融工具。对金融机构来说,要严格控制金融风险。风险管理人员要严格看待风险问题,观望整个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做到定期评估风险。

2 金融创新风险的产生原因及隐患

金融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历史。发达国家金融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就来自于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由单纯存贷业务转型,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共同基金业高速成长到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壮大,金融创新就是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产生并发展的,并且有力地推动了整体金融市场的大发展,也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稳健成长。一方面,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提高金融业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金融风险,甚至造成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国住房金融创新盲目诱导和全球各地的金融危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在促进的同时,中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必须清醒认识创新面临着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金融创新的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市场风险。市场价格变化和价格的变化会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从这里的市场价格产生的,主要是指标的资产价格;②设计风险。由于在金融创新设计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使金融创新措施未能按时实施,甚至有流产的可能性;③流动性风险。市场中的金融衍生产品找不到合适的对手,只有在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④信用风险。不按照合同的条款而导致性能风险的一方的衍生物。⑤操作风险。由于内部控制系统或系统故障导致清算风险。⑥法律风险。因合同内容不符合法律,贸易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原因。{7}由于操作错误,不在时间性能,在有关法律方面违反规定,组织创新工具给贸易组织带来负面影响,这无形的损失就是声誉风险。

首先,通过影响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金融创新是可能的。商业银行新的种种负债账户,大额可转让存单。与现代金融电子化的进程加快,电子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效率,从而提高汇率。此外,国际金融创新通过电子交易的各种工具,如扩大货币乘数、倍数。首先增加了中央银行所控制货币供应量,控制信贷规模的在各种阶段的难度。

在金融创新界,扩大国际金融监管领域,对象是在上升的,除了一般的监管机构,监管部门需要信托一些投资公司,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等;由于各个表外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在任何时间资产负债表外的风险都可以被转换成真正的风险,增加了难度表外业务的监管作用。

此外,降低了金融体系的局部稳定性。金融创新在原来模糊划分边界的各种金融机构,促进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资本流动的国际化标准,地方财政风险能够迅速融入全球金融风险当中,使我国经济迅速增长。

3 金融创新风险的防范策略

激发金融创新动力,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是目前我国激烈竞争金融形式下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从加强金融监管、加强行业管理监督、规范金融界的新创新、借助国际力量等方面来协助预防新的风险发生。

①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创新风险。各国监管当局和国际性金融监管合作机构一直在积极地探索有效的风险监管办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金融风险监管规则,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防范风险的措施,以构造金融创新风险的监管机制。首先,要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法律是个硬约束,有了法律为依据,一切才有法可依,惩罚才有坚强的后盾,金融监管的有效运行也必须有健全的金融法律体系做后盾。不仅要有主体法律,还要有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以约束各金融主体;其次,要对市场准入实行严格的监管,对各种将要上市的创新工具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审核,防范和控制创新风险,这是防范创新工具风险的首道关口;再者,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建立和健全金融信息披露制度,达到防范金融风险作用,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目的。

②加强行业监督,防范金融创新风险的发生。我们强调,加强政府监管应注意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工艺的复杂,规模的庞大,所有监管机构努力为所有交易综合实施整顿方案。监管机构应采取各种有效的管理措施,充分调动金融市场各类人群积极性,在银行业市场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观,促进银行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对维护金融体系起到积极稳定的作用。

③规范、防范金融创新风险。首先,金融创新的主体应根据其大小、资本、能力等,确定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占总资产的比例,并掌握了资产负债表的位置,表外业务与表中单独管理,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金融机构要在实践中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所有监管强调内部控制制度在金融监管的核心作用,以明确内部管理控制。同时,管理者要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对未经批准的交易活动或违反制度的人员,要有一个明确的惩罚制度。政府对金融机构来说应该承担监管责任,但不能过多干涉金融机构的运行模式,否则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会更高。我们应明确交易员的权限,有明确的责任范围和全面化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有效促进内部监督职能的发挥。按部就班进行金融自由化进程是非常英明和正确的。在公司坏账处理、一些不好资产处理方面都要做好全面准备,使得进一步开放。美国债危机使中国经济意识到,我国金融行业必须实行最好方式进行对外开放,事先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全面应对金融开放带来的一些风险问题。

④加强国际合作,防范金融创新风险。国家监管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协调、组织可以有效地降低金融创新的风险。首先,加强合作国家之间的监督管理,金融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金融机构、金融创新业务以及金融市场已面向国际化发展方向。金融创新会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利润,也会带来一些料想不到的新风险,而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会使金融风险波及更多国家和地区。国际金融创新的风险不是一个国家的监管,它涉及到全世界的金融安全性,因此,加强国际合作非常重要。其次,基于金融国际化的一个扩展,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监管的单一国家有时失败,这使得国际合作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如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是由全国证券期货监管的国际合作组织证券监管机构,于1994成立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通过向成员国提供咨询平台,提高保险领域的监管标准。他们通过国际合作,以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 谢申祥.金融创新的监管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4.

[3] 屈小博.我国金融创新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4] 周礼平.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金融论坛,2004,(4).

[5] 胡珀,孙建华.试论金融创新与金融创新风险防范[J].金融与经济,2008,(4).

[6] 黄景瑄.论当代金融创新发展与中国金融创新[J].集团经济研究,2007,(2).

[7] 胡珀,孙建华.试论金融创新与金融创新风险防范[J].金融与经济,2008,(5).

[8] 纪瑞朴.金融创新暗藏风险[J].金融电子化,2007,(4).

作者简介:顾兴华(1975-),河南财鑫集团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基金项目:2011年度周口师范学院科研成果孵化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河南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风险研究”(2011-zknufh-02)

作者:顾兴华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材阅读教学论文下一篇:电力项目投资风险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