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精神科病房护理论文

2022-04-27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精神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采取头皮针穿刺治疗方法,针对观察组采取静脉留置针治疗方法,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细节管理精神科病房护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细节管理精神科病房护理论文 篇1:

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2月-2021年5月,精神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管理期间,研究组开展细节思维管理法期间;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各项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关键词:细节思维管理法;精神科;护理管理

精神疾病是人在思维和行动等精神活动方面产生不同程度障碍的一类疾病,患者的思想和行为与常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精神科收治的患者均是此类特殊的患者,其认知、行为、情感等都异于常人。患者在住院期间由可能发生自杀,伤害他人等情况,因此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将2019年2月-2021年5月,精神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现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信息

2019年2月-2021年5月,精神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年龄22岁-73岁,平均(58.19±2.13)岁;男性30例,女性26例。研究组年龄24岁-75岁,平均(58.39±2.55)岁;男性31例,女性25例。上述两组一般信息,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人员30名,男性13名,女性17名;年龄21-50岁,平均(31.02±2.39)岁。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管理期间,做好患者的用药监督护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等多方面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护理操作。

研究组开展细节思维管理法期间,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细节思维管理培训,主任担任小组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培训内容包括强化成员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集体探讨等提升成员细节思维意识,明确精神病患者日常存在的风险,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遏制各类安全隐患,制定严格的护理管理制度,并积极落实。

细节安全管理,患者由于特殊性,部分患者的行动能力较差,且有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自杀等倾向,因此对于病房、走廊、楼梯等进行加固,对可能发生的摔倒、坠落等风险的地方加强管理。病房布局简单,不得放置易碎物品等;对桌椅、床等做好固定。床上安装防护栏,床铺软硬适中,便于患者活动、翻身,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失去重心而坠床。对于伴有自杀、暴力等倾向的患者应单独隔离,组好连续的观察,尽量减少刺激;护理人员在与此类患者的治疗护理中也应做好自身的防护。护理管理工作贯穿患者由入院到出院,结合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危险程度分级,对于危险程度较高患者应加强 24 h 监管,做好人员的排班,避免发生无人看管的情况。严格执行精神分级护理工作制度,对交接班,护理文书书写等严格规范。护理人员也积极与患者沟通,引导患者融入集体生活,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强化细节管理,定期对护理人员组织召开细节安全会议,征集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规章制度中。

1.3观察指标

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比较,单项评分越高说明护理管理越好。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比较

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各项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科收治的患者特殊,在护理管理难度上较大。患者的依从性、配合度较差,且容易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疾病的反复,在护理过程汇总容易发生不良事件。常规的护理管理对护理的工作行为规范较好,但是对细节的管理把控稍显不足。

细节思维管理法给你个注重工作中的细节,对管理的的各个环节进行整理,优化,对可能出现问题的情况进行整改。不仅是制度上的优化,培训的开展让护理人员的思想也有一定的改变,对细节思维理念的理解更好,在平常的工作中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对于风险有更好的预判能力,并及时进行调整,反馈。

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的护理管理中,更多的涉及到患者日常生活管理、安全管理以及行为观察等多个方面,体现了精细化护理原则。首先在培训方面,加强护理人员对细节思维管理的认知,了解更多的环节。建立新的管理标准,更新服务理念,利于为患者提供更为细致的护理服务;针对患者存在的安全风险,张贴警示、安装防护栏、加强监督等细节管理以减少跌倒、坠床的发生。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整个阶段,将细节思维管理贯穿其中,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加强护患沟通,积极主动地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心理疏导,满足其合理的生活需求,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减少患者的冲动行为。精神科患者的一半资料能力较差,护理人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指导,做好患者的饮食、生活等多方面的护理,给予患者更多的包容与爱心,消除患者的紧张、敌对等情绪,更好的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尽快回归社会。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各项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姜建茂,陈泽群,陈泽英,吴广兵.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9):191-194.

[2]李强健,马延镇,孙棋圻.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1):129-130.

作者:赵明忠 杨爱华 杨茜 孙凤环 姬彦利

细节管理精神科病房护理论文 篇2: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精神科病房中的护理效果

【摘 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精神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采取头皮针穿刺治疗方法,针对观察组采取静脉留置针治疗方法,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科患者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应用静脉留置针治疗方法,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改善各类症状,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这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精神科;静脉留置针;应用和护理

在精神科病房的治疗和护理管理过程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高效操作技术和方法,其操作方法更为简单,可以更充分地保护患者的静脉,有效避免或者减少因为反复穿刺对于患者造成的损伤或者痛苦。特别是针对神经科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抢救的过程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构建更通畅的静脉通道,对于静脉穿刺比较困难或者长期输液患者能够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应用价值。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精神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静脉留置针对于该类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时间段是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一共有70例,是我院在此期间接收的精神科疾病患者,在患者中有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30岁~75岁,平均年龄(62.7±4.9)岁;结合研究需要和治疗方法的不同,对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35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对比,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针对该组患者采取的是头皮针穿刺方法,在针对患者进行穿刺的过程中,结合具體情况选择弹性更好的血管,然后着重做好穿刺部位的消毒杀菌工作,对于针管进行加固处理,输液完毕之后拔除头皮针。

1.2.2 观察组 针对该组患者而言,对其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做好患者穿刺部位的消毒工作,同时确保外套管能够有效松动,转动针芯,确保针头在斜面向上的位置,让患者保持握拳的姿势,且和皮肤呈现15°~30°而进行相对应的静脉穿刺,如果患者出现回血的情况,可以把角度进行相对应的降低,推出针芯约5mm,送入外套管一直到完全进入到血管之中,然后针对患者是否出现渗透情况进行严格细致的观察。与此同时,确保输液器和三通管进行充分的连接,对于留置针进行有效固定,结合具体情况对于输液速度进行充分的控制。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之后,要缓慢的推注抽取的封管液,一直到充满管腔为止。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要着重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对于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判断,进而做好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同时,着重做好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各项准备,观察和应急处理工作。用3M无菌敷料贴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封闭式固定处理,然后应用胶带进行固定,同时标志相对应的穿刺时间。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29%(33/35)和2.86%(1/35),对照组分别为80%(28/35)和14.29%(5/35),可见,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针对精神科病房护理与管理工作而言,通过静脉留置针方法的有效运用,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可以随时进行输液或者停止输液,更加简单方便,对于急重症患者进行救治的过程中,能够呈现出更大的应用价值和优势。在精神科病房中,所涉及的患者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问题,或者心理不稳定等相关情况,会有比较明显的身体扭动或者挣脱约束等相关问题,进而导致脱针现象[1]。因此,进一步有效采取静脉留置针治疗方法,这样可以进一步延长留置的时间,有效避免不良反应,例如,静脉炎、外渗等问题的出现概率,充分做好精神科病房的治疗和护理要求,因而越来越广泛深入的应用静脉留置针干预方法,并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作用和价值,保护约束的患者,因其受躁动、各种幻想等负面因素的影响或者危害。同时,在具体的护理管理过程中,进一步有效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等相关工作,强化巡视,进行更科学合理的交接班工作等等,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有效强化细节管理的相关内容,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避免或者减少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2]。

通过上面的分析探究可以充分看出,对于精神科病房而言,在实际的治疗干预当中有效采取静脉留置针干预方法,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总有效率,有效规避或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这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有巨大的推广和应用的价值,值得对其进行推行。

参考文献

[1] 班玲玲,王昌玲.静脉留置针在CCU病房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4(6):378-379.

[2] 杨萍萍,王晓丽,黎英豪,等.颈外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28(3):377-378.

作者:努斯来提·吾拉依木 努尔比耶·阿布都热西提

细节管理精神科病房护理论文 篇3:

精神病患者护理的风险管理

[摘要]精神病患者护理工作的风险贯穿于诊断、治疗及康复的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之中,风险管理是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水平的有效保证,因此研究及探讨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在护理人员、精神病患者及环境等方面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以及护理风险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风险管理;精神病患者;护理

Risk management of psychiatric patient care

LONG Meixiang LI Yongzhen

The Civil Affairs Bureau of Guangzhou City Mental Hospital,Guangzhou 510430,China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Psychopath;Nursing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迫切需要健康知识和法律保护意识的广泛普及,同时伴随着医院负面消息的不断出现致使人们对自身利益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护理的风险指在护理过程中不确定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相关利益者如医院工作者、患者及其家属伤残、死亡、被投诉或者损害后果的可能性,因此护理风险管理的加强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过程,包含风险的定义、评价、识别以及制定应对策略,从而达到降低风险与减小损失的目的[1-2]。因此研究及探讨风险管理在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的精神病患者实现风险管理。患者病例总数320例,男188例,女132例,年龄35~65岁,平均48岁。

2 识别与评估存在、潜在的护理风险

2.1 护理流程风险

2.1.1 护理人员行为风险 一方面,护理人员技术水平较低、操作流程不够规范以及操作步骤不熟练等造成的技术性失误,例如输液时棉签、止血带或针头遗留病房中,导致患者自伤的风险;口服药发放看护不严格,导致患者出现未服、藏药、顿服等风险;约束带没有严格按照规范使用,导致患者约束部位过重而出现肢体循环不良现象的风险;输液结束之后因按压不正确,导致患者针眼出血的风险等。另一方面,护理人员的护理记录缺乏准确性、时效性以及真实性,导致护理评估内容与医生诊断存在出入,如护理记录漏项、字迹不清晰、过于简单或者与真实资料不符等问题[3]。

2.1.2 药物风险 主要由药物的副作用所致,例如锥体外系副作用所导致的恶性症状群、噎食、麻痹性肠梗阻、发胖以及尿潴留等症状;还有心血管系统副作用所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进而引发摔伤、晕厥以及休克等现象的发生,严重者会诱发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

2.1.3 护理管理风险 护理管理者管理措施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完善,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不够重视,缺乏应急预案措施、规章制度不完善、执行力不够、考核环节薄弱以及缺乏质量监管机构所致监控不力等管理者方面的护理风险也存在相应的护理风险,值得注意。

2.2 环境风险

病房设施及布局是否合理与精神病患者护理息息相关,例如地面过湿会让患者出现跌伤与滑到的风险;窗户松动、门锁未修则会引发患者外逃的风险;洗澡水或饮用水水温过高会有致患者烫伤的风险;病房吵杂及流程不合理会有导致患者情绪冲动的风险;患者多、通风差、密度大会有疾病感染的风险;锐利刀具等病房危险物品的存在会有人身伤害的风险;病房采光不足则不利于病情的仔细观察。

3 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3.1 加强护理人员管理

(1)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自我防范意识以及风险管理意识,定期进行护理风险理论的培训等护理风险的相关教育活动;(2)加强继续教育以及进行相关法律教育,通过一系列继续教育学习班的举办对护理人员进行的专业知识教育以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并聘请律师为医疗人员进行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预防措施讲座;(3)关注细节管理,不断地完善质量水平,护理人员应在完成日常各项治疗任务的同时详细观察患者的行为举止,并定期地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反馈,科室应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不断提升护理的质量水平;(4)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护理记录需具准确性、科学性以及完整性,以期在纠纷冲突时发挥可靠证据的作用,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出院、死亡以及转院等情况进行详尽的护理记录,非抢救情况下应拒绝执行口头医嘱,并随时记录其发病原因、时间以及恢复情况。同时,护士长应定期进行文书检查,严禁护理病历涂改等行为,以期进一步地提升护理人员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4]。

3.2 加强患者管理

(1)重点观察与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包括其家族史、病史,是否有冲动行为、异常情绪、藏药行为、对待治疗的态度、使用药物不良反应、幻觉妄想以及自杀自伤的观念与行为,对重点患者与重点时段应专人管理、集中安置,加强巡视工作以及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力资源配置;(2)鼓励及组织患者参与工疗娱乐活动以及加强患者的生活与饮食管理;(3)做好健康教育与心理防护,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消除患者对住院环境的不适与恐惧以及让其了解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与应对方式,并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精神疾病的宣教与心理疏导工作;(4)对于有跌伤风险的患者,应将其床位安排于靠墙位置,床铺降低至适宜高度,并在厕所浴室铺垫防滑垫、设置扶手等防范设备;(5)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等。

3.3 加强病房环境管理

精神病患者的病房应根据精神科的特点进行相应病房设施的改进,主要以整齐、简单与安全为标准[5-6]。病房环境管理应做到:(1)每天至少两次湿式清扫,应避免地面积水以防患者因地滑而跌倒;(2)室内温湿度应适宜,宽敞明亮;(3)进餐、发药、监测体温时应维持秩序,防止患者相互挤拥而发生意外;(4)定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安全常识的宣传与教育,已取得理解与配合;(5)利用晨、午、晚间护理加强对患者病房的安全监察,避免房内留有刀、剪带等危险物品;(6)病房的床、门窗、玻璃等有损坏时应及时维修;(7)加强病房秩序管理,患者、物品的交接应确保无误,应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地召开关于护理安全管理的会议,收集与讨论科室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风险信息,并针对具体事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4 结果

各精神病症患者病情病情趋向稳定,精神病患者受到刺激减少,发生伤人、外逃、毁物以及自杀等情况明显减少。由于受到疾病、医疗条件、护理规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多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护理风险贯穿于医疗、护理的整个过程之中,给护理人员带来极大挑战。风险管理是一项持续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健全护理管理机制、加强护士的防范风险护理意识,有效地推进系统化、科学化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从而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更为有序、安全与优质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夏玉莲.精神科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10,5(6):15-16.

[2] 陆小平.风险管理在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运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10(5):29.

[3] 夏玉莲.精神科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09,7(11):89-90.

[4] 武俊香.风险管理在精神病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8(29):56-57.

[5] 唐荣.精神科病房的风险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11(34):134.

[6] 刘云.160例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心理障碍分析[J].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1999,11(6):346-347.

(收稿日期:2013-05-07)

作者:龙梅香??李永珍

上一篇:高职艺术设计类市场需求论文下一篇:高校美术专业计算机基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