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信息化进程论文

2022-04-18

摘要:青海省“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将在装备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特色制造产业中开展实施。文章针对青海省制造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对青海省“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主要任务、实施领域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制造业信息化进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制造业信息化进程论文 篇1:

2002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增长18%

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和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6月18日联合召开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李健宣布:2002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增长18%,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是中国制造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为落实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使我国由一个“制造大国”转变为一个“制造强国”,2001年以来,科技部会同原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应用试点示范两大部分,前者主要是通过开发五大系统,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供支持,后者主要是通过试点示范,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企业的应用和普及。经过两年努力,这项工作现已取得明显成效。到去年年底,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6个中心城市加盟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示范企业的数量已经扩大到2000多家,以武钢集团、成飞集团和双汇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点企业,通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显著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科技部投入的8亿元,已拉动地方13亿元。

为加强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宏观指导,更加客观地评价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透明度,增加预见性,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去年决定,委托权威机构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研究建立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对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和第三方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外公布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由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指数和制造业信息化环境指数两部分加权综合而成,共设立9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以2001年制造业信息化指数为基值,即100个点。有关部门和专家普遍认为,这一指标体系设计科学、合理,既体现与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历史进程,是衡量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成效的一把重要尺子。

本次评测完成的2001-2002年度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是政府首次将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公布。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通过分析形成的《2001-2002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报告》显示,2002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有较大进展,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由2001年的100点上升到2002年的118.21点,增长幅度达18.21%。其中,制造业信息化环境指数增加34.46%,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指数增加11.24%。这说明2002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大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逐渐凸显。企业领导对制造业信息化的信心普遍增强,2002年有26.11%的企业设立了首席信息官,比2001年增长13.19%。企业信息化投入由2001年平均每家企业177.9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219.4万元,增长23.28%。制造业企业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由2001年的11.56台提高到2002年的14.38台,增长24.34%。计算机联网率由2001年的52.74%提高到2002年的57.05%,增长8.17%。网上销售率由2001年的4.52%增加到2002年的5.53%,增长22.35%。网上采购率由2001年的3.65%增加到2002年的4.58%,增长25.48%。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指数由2001年的21.75增长到2002年的23.40,增长7.59%,其中,高层次信息化人才的增长速度在20%以上。

统计结果还表明,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对拉动我国软硬件产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体现出令人鼓舞的互动效应。其中,制造业企业硬件投入由2001年平均每个企业87.16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104.08万元。增长幅度为19.42%。CAD、ERP等关键应用软件产品被制造业企业广泛采用,2002年国产应用软件的套数占总套数的42.8%,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44.1%,已经将近夺回了应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国产应用软件大量进入市场,降低了企业信息化的成本。以二维CAD为例,平均价格指数由2001年2.57下降到2002年的2.21,降低了13.8%。二维CAD出图率由2001年的48.59%提高到2002年的51.86%,提高6.73%。

信息化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据调查,企业平均利润由2001年的1847.374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2525.174万元,增长36.69%。新产品开发周期由2001年221.80天,缩短到2002年的209.19天。流程型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率由2001年的20.37%增加到2002年的22.12%,提高8.59%。离散型生产企业主要产品生产线或关键工序的数控化率由2001年的17.24%提高到2002年的19.05%,提高10.50%。

在取得长足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阶段性的差距,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亦不平衡。总的来说,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慢一些;大型企业步伐较快,中小型企业慢一些。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虽然有大幅度增长,但与国外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003年是实施“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高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旗帜,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迎接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世界制造业基地向我国的转移。

制造业信息化进程论文 篇2:

青海省“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摘要:青海省“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将在装备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特色制造产业中开展实施。文章针对青海省制造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对青海省“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主要任务、实施领域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十二五”是青海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青海制造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制造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速提升的关键时期。

根据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发展规划》和《青海省“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及要求,为推动青海省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信息技术在青海省的推广和应用,青海省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将按照科技部“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总体部署,在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 青海“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将围绕“深化应用、服务增效”这一主线,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1 培育数字化示范企业

加速推进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支柱产业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的开发、建设与应用工作。通过改造优化企业业务管理流程,研究开发能够服务企业的信息化核心技术产品,构建辅助企业发展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和供应链管理系统(SCM),探索利用RFID及嵌入式远程状态监测等技术开展实时数据采集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实现多系统集成应用和关键流程的组合应用,充分发挥“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支持企业深化管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青海省大型企业跨区域经营、生产和管理一体化的工业发展模式。

1.2 深化设计制造和经营管理信息集成技术应用

以装备制造业作为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信息技术瓶颈,深化企业在设计制造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化集成技术应用,提升制造企业在产品设计、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决策等各个层面上的应用、渗透和融合,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产业,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3 进一步普及制造业信息化单元技术应用

以三维(CAD)技术为核心,大力普及制造业信息化单元技术应用,鼓励和支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利用“中小企业工业辅助设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解决在产品设计、制造、生产管理等过程中遇到的信息化技术难题,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推动青海省制造企业从单纯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型转变,开展产品设计与制造企业间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集成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与现代通信技术建立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建立动态技术联盟,探索出一条适合青海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的服务模式。

1.4 应用信息技术推进节能减排

根据青海高消耗企业所占比重较高这一实际情况,树立节能降耗信息化示范企业,大力推进生产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加快管控一体化进程的实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培育壮大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1.5 构建公共技术应用服务平台

构建基于网络的中小制造企业产品设计、虚拟制造、人才培训等业务协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具体需求,应用现代信息化集成技术,建立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提高青海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降低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提升中小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1.6 完善信息化咨询服务体系

结合青海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立足“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实施,以提升青海省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完善具有信息化咨询、IT外包、运行维护、项目监理、信息系统测试以及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技术队伍。鼓励和支持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信息化示范企业,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联盟,重点培育从事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推广、咨询、监理、人才培训的服务机构建设,构建起覆盖全省的信息化技术推广、培训、咨询为一体的“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技术服务体系。

2 青海省制造业信息化重点领域

2.1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

以青海省装备制造园区建设为载体,支持企业之间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的集成优化管理。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数控机床、量刃工具和工程机械制造等产业,深化设计制造数字化和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集成技术的应用示范,开展产品设计数据与机械加工中心信息化集成技术研究,建立数字化生产车间,提升企业产品研发、经营管理和生产制造能力,使企业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高潜力、低成本转变,实现企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逐步建立数字化企业。

2.2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化

2.2.1 新能源产业

围绕迅速崛起的光伏产业,即单晶硅、多晶硅的生产,太阳电池组件生产线,光伏发电系统及光伏电站建设等,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过程控制、能源效能管理、实时跟踪监测系统和离网光伏电站群的远程监控的应用示范;研究面向行业的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引入远程监控和制造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企业物流和制造服务领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开展中央集散控制管理系统(DCS)建设,使企业的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有效结合,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有效控制污染和安全生产的目标。

2.2.2 新材料产业

以新型电子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为主要方向,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产品研发专家系统、业务协同集成技术应用,在铝、铜新材料产业开展精益生产与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示范,为新材料产业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持。

2.3 特色制造产业的信息化

2.3.1 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支柱产业

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及嵌入式远程状态监测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开展实时数据采集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改造升级生产线,开展节能减排,实现资源的低碳、绿色、高效开发和利用。研究开发资源型企业专用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或能源管理中心,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完善企业销售信息体系、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扩展企业供应网络,延伸企业产业链,使企业的生产管理、市场运作和决策控制系统等实现一体化。

2.3.2 特色藏毯轻纺业

以藏毯、民族服饰、毛棉纺织为重点,应用信息技术开展产品设计制造,辅助工艺设计、车间生产物料管理等实用软件应用,支持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系统;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改造工艺流程,实现精细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加快青海特色纺织产业实现规模化、精细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

2.3.3 特色生物制药产业

充分利用青海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无污染的优势,重点在具有青海特色的中藏药、新特药等生物医药领域和沙棘、枸杞、虫草和牛羊骨血精深加工等生化制品和生态产品领域,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等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工具,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生产和物流运作方式,支持企业引入高新技术设备和先进的加工制作工艺,在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模式等方面开展信息技术示范应用,构筑具有鲜明地域优势和高原特色的生物产业信息化应用示范推广体系。

2.4 提高自主软件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围绕青海制造企业的需求,支持软件企业针对行业开展产品设计、系统开发、产业化解决方案及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应用研究,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着力培育青海自己的软件企业和服务商,努力推动现代信息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青海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将与青海省“123”科技支撑工程和青海省 “双百”企业工程有机结合,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通过地方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引导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投资者、实施者和受益者。为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提供信息化支撑。

青海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将通过技术攻关、示范应用、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制造业的倍增效应、支撑作用和服务能力,提升青海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制造业升级转型,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壮大青海特色产业。

参考文献:

[1] 董茹.浅谈青海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J].科学时代,2008,(2).

作者:胡海江

制造业信息化进程论文 篇3:

制造业信息化出路何在?

“十五”期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向纵深突破,目前已经建立起一个从国家、省、重点城市到试点示范企业的四级工作体系。全国近2000家企业已全面启动了信息化试点示范工作,投资规模达到了76.3亿元,信息化指数达到了18%。制造业信息化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我国制造业信息化还面临着很多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孙家广院士近日指出,必须实事求是评估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实施ERP的需求,要以理性与务实的态度来解决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他强调说,“三贴近”、“三集成”“三赢利”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制造业信息化需求不足

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的主体,据统计,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占整个工业产业的78%,从业人员占82%,国内生产总值的约40%、财政收入的50%、外贸出口的80%来源于制造业。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然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多数制造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迫切性。孙家广院士在调研中发现,在浙江省乐清市500家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电器企业中,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不到50家;而在北京的114家电器企业中,真正迫切需要信息化的只有9家。这表明迫切需要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10%左右。

孙院士因此指出,必须实事求是的对待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中国的企业并没有都达到需要信息化的阶段,我们对信息化需求的期望也不要太高。发达国家实现企业信息化经过了几十年的历程,我们的跨越也同样需要时间。

管理信息化作为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孙家广院士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在管理的思想和理念上,很多企业家,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领导对管理的理念并不清楚,进行的都是朴素和直观的管理,缺乏科学管理的理念,他们对于数字化管理的认识尤为不足。很多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并不是很大。此外,现在市场上的管理软件同企业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国产软件大多模仿国外产品,与国内企业的需求特性有较大差距;二是服务跟不上,使得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比较大。

他进而指出,中国企业的信息化有其特殊性,投入和风险都比较高。提高效益的硬指标不能全部作为信息化的任务,而要将信息化的定位进一步明确。他还强调说,信息化主要任务是将抽象的计划和四流做到统一的发展,即计划同资源的结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源流的密切结合。

治理信息化“浮躁风”

目前,一些IT企业热衷于追逐概念和扩张,所开发的技术和产品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在用户方面,不乏企业为了赶时髦,将信息化建设视为“形象工程”。针对这种浮躁现象,孙家广提出了“三集成”“三贴近”“三赢利”的观点。

他指出,“三集成”就是要把国家、地方和企业的资源集成起来;“三贴近”则是ERP厂商贴近企业、贴近实际需求、贴近最终用户;厂商有钱可赚,服务厂商和制造企业都受益,这就是“三赢利”。这三大原则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关键所在。总结而言,“需求牵引”是制造业信息化和ERP产业技术发展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针对我国ERP产业技术的发展,中国的ERP同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弥补。我们可以通过发展新一代的ERP缩短这个差距,从而少走弯路。国外软件的成功最主要是同制造企业的结合比较密切。目前,ERP市场比较混乱,ERP的入门门槛比较低,很多家都在做,这类似于1996年的CAD市场,当时有很多家CAD厂商,但现在存活下来的只有三五家,产业的整合主要还是要靠市场规律。

ERP不能操之过急,要扎扎实实做工作。“十五”期间企业信息化刚起了个头,“十一五”“十二五”还要一直做下去,制造业信息化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不可能在最近两年将工作做完。信息化最后的成败还是要体现在企业能否提高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上。

作者:牛亚楠 梁红军

上一篇:凤凰古城环境保护论文下一篇:煤炭技术地质勘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