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技术地质勘查论文

2022-04-18

摘要:当下我国地质工作者经过长年累月的探索与实践,已经摸索出了一种新型的煤炭勘查技术,他们将这种新型的煤炭勘查技术与我国的地质结构特征相结合,创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勘查方案,并将他们运用到了实践中。笔者在本文中以目前我国煤炭勘查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对综合勘查体系的理论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期望可以为煤炭勘查技术的发展提供些许帮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煤炭技术地质勘查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煤炭技术地质勘查论文 篇1:

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与关键技术分析

摘 要:我国煤炭资源虽然储量丰富、煤种齐全,但其赋存规律和开采地质条件均相对复杂,勘查研究的进展相对较慢。通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煤炭地质工作者根据我国煤炭的地质特点与工业建设的发展要求,改进了很多传统的勘查技术,以各种勘查技术的相互配合与针对具体资源类型、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而设定的勘查模式,形成了适合我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已成功运用于实践。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煤炭地质勘查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综合勘查体系的理论和关键技术做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煤炭地质 综合勘查 关键技术

1 我国煤炭地质勘查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为煤炭工业生产的基础,煤炭资源的勘查具有为煤炭安全开发提供地质保障和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资源等基本任务。然而我国煤炭资源虽然储量丰富、煤种齐全,但其赋存规律和开采地质条件均相对复杂,尤其是东部较发达地区对能源需求量最大的区域后备资源不足,而西部煤储量丰富的地区多为高寒冻土或戈壁沙漠,自然环境恶劣且生态脆弱,勘查研究的进展相对较慢。

近年来,我国煤炭地质工作者通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根据我国煤炭的地质特点与工业建设的发展要求,在加强东部伸展型煤炭勘查与老矿区深部勘查的同时,开始对西部煤炭资源丰富的矿区进行环境监测和治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煤层气及各种可再生清洁能源进行综合的科学勘查。实践中,很多传统勘查技术得到了改进,各种勘查技术的相互配合与针对具体资源类型、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而设定的勘查模式,形成了适合我国煤炭地质勘查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煤田地质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勘查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三维地震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推动着地质勘查沿深度和广度两方面飞速发展,而相关操作规程和勘查标准的出台,也促进了煤炭地质综合勘查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目前广泛运用于实践的循环经济型煤炭地质综合勘查模式是指运用各种先进的勘查手段,对地质体内的所有矿种进行系统探索和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具有投入低、周期短、获取矿种多、利用率高的优点,并能有效防止矿区地质灾害,实现能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该方法已经成功运用于我国华南、华北、东北及鄂尔多斯盆地等多个地区,并创造性地运用层序地层学等理论知识,拓宽了煤田地质研究新思路,已经成为了煤炭地质勘查研究的主流趋势。

2 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的理论基础

传统勘查工作主要以地表地质的研究为主,一般都以就矿找矿为原则,通过由点到面的方法进行勘查,而现代勘查主要按照快速扫面,面中求点的方法进行,勘查程序发生改变,勘查的理论依据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在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学、成煤作用、煤炭地质构造、与煤伴生的煤层气及天然气水合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都为煤炭地质的综合勘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煤炭地质构造研究进展为例,目前,我国煤田构造的区域背景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东部动力学与构造控煤作用受到关注,煤变形—变质作用的构造控制研究也得以深化,而矿井构造预测与定量评价也成为了煤田构造研究新的亮点。《中国聚煤作用系统分析》建立了聚煤作用系统和系统分析方法,并对我国的聚煤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煤系高分辨层序地层模式、陆相成煤模式、海侵成煤模式、幕式成煤作用等新观点的提出,深化了对聚煤规律的认识,盆地动力学分析、煤田滑脱构造研究、控煤构造样式的划分等新成果推动着构造控煤作用日趋深入和实用化。《中国洁净煤地质研究》课题取得洁净煤技术地质基础研究新进展。对煤中有害微量元素赋存特征及在洗选、燃烧过程中的迁移潜势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编制了我国第一张洁净煤资源分布图。

3 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的关键技术分析

随着理论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各种现代设备的应用,煤炭地质综合勘查在遥感、快速钻探、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查、环境监测以及信息化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也相继取得了重大突破。

作为煤炭资源调查评价的重要技术手段,遥感技术因其成本低、视域广、效率高的优点及其多时相性、多层次性与多波段性的特征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随着遥感传感器种类的增多、遥感图像分辨率的提高、以及遥感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技术的发展,煤炭资源调查遥感探测模式和技术方法体系都日趋成熟。在我国西部地区,煤系煤层出露较好、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因此可直接以寻找煤层煤系为目标,通过大范围中小比例尺遥感地质调查,选择赋煤有利区段,再开展较大比例尺的遥感地质填图或地表地质填图,结合常规地质手段,经济、高效地发现煤炭资源。而在东部地质工作程度较高、植被和新生界覆盖较多的隐伏和半隐伏地区,遥感技术应用则应以查明控煤构造、间接找煤为目标,同时重视与物探、钻探等多元地学信息的综合利用。随着航天遥感图像分辨率的显著提高,其高分辨率图像在1:50000~1:10000煤田地质填图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地质填图的效率和精度。而随着钻探工艺设备的不断更新改进,空气泡沫钻进、绳索取心钻进以及受控定向钻进等技术逐渐被运用于勘查实践,而钻进参数监测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也使我国煤田钻探技术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高精度地区物理勘查技术以3D地震勘探技术为核心,主要运用于精度要求高的勘查工作中,可探测煤层厚度和结构变化趋势,圈定采空区、陷落柱、岩浆岩侵入体和煤层冲刷带的分布范围,极大地提升了勘查的能力与效率。此外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地质报告由数据采集、分析直至编制完成的数字化,提高了系统图形图件制作的水平和信息交流的自动化程度,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与遥测、遥感、遥控技术相结合,也对开采区塌滑流、煤火区探测与突水预测的监测和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4 结语

综上所述,煤炭地质综合勘查是建立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之上的,既需要地质知识体系作为理论基础,又需要现代工程方法作为技术支持,而先进、精密的技术装备也是勘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相信随着遥感、钻探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体系仍存在着巨大的扩展空间,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煤炭事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爱国.我国煤炭地质勘查标准化体系建设及展望[J].中国煤田地质,2006(2).

[2] 李增学,王佟,王怀洪,等.多能源矿产协同勘查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1(4).

[3] 王海泉,牛志刚,舒社会.浅谈煤炭地质勘查项目选区及勘查手段的综合运用[J].中州煤炭,2007(5).

[4] 彭苏萍.深部煤炭资源赋存规律与开发地质评价研究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J].煤,2008(2).

作者:侯双宝

煤炭技术地质勘查论文 篇2:

新时期煤炭地质综合勘查模式的构建研究

摘要:当下我国地质工作者经过长年累月的探索与实践,已经摸索出了一种新型的煤炭勘查技术,他们将这种新型的煤炭勘查技术与我国的地质结构特征相结合,创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勘查方案,并将他们运用到了实践中。笔者在本文中以目前我国煤炭勘查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对综合勘查体系的理论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期望可以为煤炭勘查技术的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煤炭地质;综合勘查;关键技术

煤炭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由于我国地质结构复杂,对于煤炭的开采难度大,而煤炭开采地往往自然环境恶劣,因此煤炭勘查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众所周知,煤炭在我国资源消耗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为了国家能源的需要我国煤炭工作者对于煤炭勘查技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在一次次实践后找到了适合我们地质结构的煤炭勘查技术,对于开采煤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当下我国煤炭勘查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这些煤炭资源分散在全国各地,这对于煤炭的开采速度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大量的煤炭资源,然而这些地区煤炭资源分布较少,满足不了当地的需求。而在我国西部煤炭资源丰富,但是这些煤炭资源往往集中在戈壁滩和高寒冻土地带,环境条件恶劣,开采难度大,对于研究煤炭勘查技术造成了一定困难。

近一段时间以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于煤炭的需求,在国家加大了对于煤炭勘查技术研究的前提下,我国地质勘查工作者不断探索出新型勘查模式,使我国煤炭勘查技术步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首先,国家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对东部地区老矿区深部和边缘进行煤炭勘查研究;其次,对西部地区煤炭储量丰富的区域进行环境监测和勘查研究。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我国地质工作者不断创新煤炭勘查模式,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征的煤炭勘查技术和理论。

现阶段,我国主要采用循环型经济煤炭地质勘查模式,在实际勘查阶段,应不断丰富勘查技术手段,将各种先进技术融入到煤炭勘查工作中来,从而有效提高煤炭勘查精度和效率,为煤炭的开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构建煤炭地质勘查技术新体系

2.1煤炭地质理论的发展

早期我国的煤炭勘查技术手段主要是对地表表面进行探究,很少深入地表内进行研究,通常思路就是以某一点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现阶段我国煤炭勘查技术的方式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首先选定一片区域进而寻找煤炭勘查中心点。

根据我国东部沿海煤炭资源分布较少的特点,采用新型的煤炭勘查理论可以为当地煤炭开采工作带来诸多便利条件,特别是在预测矿井的结构和定量评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煤炭的积累方式和结构特征体现了全新的勘查技术方案。

2.2煤炭勘查技术的飞跃性发展

2.2.1煤炭地震三维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表结构多种多样。地震三维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高原地区勘查煤炭的难度,并且也显著提高了煤炭勘查精度。

2.2.2钻探设备的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序幕的拉开,我们的科技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科技工作者和地质工作者不断进行创新尝试,优化设备性能。为了满足国家对于能源的需求,地质工作者不断优化勘查技术手段,创新钻探设备,使我国的煤炭勘查技术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

2.3煤炭勘探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的应用极大的方便了地质工作者对于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且已经被应用到了三维模拟工作中。它可以对勘查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使开采人员能够及时的得到数据反馈信息。

3创建煤炭地质综合勘查技术新体系及应用前景分析

3.1体系模式的确立原则

构建一个新体系需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先进性”、“全面化综合化”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地质人员在进行勘查时,要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不能憑空想象,确保拟定的勘查方案能够顺利执行,为接下来的开采工作提供详细的煤炭资源分布数据。地质工作者要不断优化勘查技术模式,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勘查技术方案,使勘查效率和勘查精度不断提高。进行勘查工作前,要综合考虑该片区域是否可能存在其他矿产资源,利用各种勘查技术模式,保证地质人员在勘查活动前已充分了解该片区域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要由浅入深,切记不要一步到位,要从已勘查区域进行深入研究。

3.2勘查体系的总体思路

3.2.1构成构建煤炭地质综合勘查技术新体系

随着国家加大对煤炭勘查技术研发的支持,煤炭勘查技术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期,在勘查技术手段不断优化的前提下,新型的地质综合勘查技术手段,比如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信息化技术和快速钻探技术等已经被应用到了实践中。

①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我国国土地质结构复杂,存在着沙漠、高原、平原、盆地等地形结构。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为地质人员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传统地质勘查模式效率低、精度差,不能满足煤炭开采工作的进行。经过长期实践,我国地质工作者不断创新勘查技术手段,在3D勘查模式基础上研发出了地球物理勘查模式,这种模式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勘查效率与精度。

②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是开展信息化技术的基础,在勘查过程中应用计算机可以有效的降低地质人员的工作压力。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尝试,当下我国的煤炭勘查数据已全部由计算机进行分析整理,为此我国科技工作者还专门研发了一款适用于煤炭勘查的软件,为煤炭勘查和开采带来了极大便利条件。同时借用计算机还可以将数据传送至施工部门,有效的提高了勘查的进度与质量。

③快速钻探技术。钻探设备制约着勘查工作的开展,为了有效提高勘查效率,要不断对钻探设备进行创新。

3.2.2对复杂条件的勘查模式研究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由于地质结构不同,不同区域煤炭的开采难度各不相同。现阶段,对于开采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煤炭资源已经开采殆尽,剩余尚未开采的煤炭资源往往分布在戈壁滩和高寒冻土地带。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剧增,因此探索出能够开采这些区域的勘查技术手段已刻不容缓。在构建综合勘查方案时,要结合具体情况,探索出最适合的勘查方案,且要不断创新勘查技术方案。

综上,经过地质人员长期不懈努力,我国的煤炭勘查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思路清晰,技术成熟,充分满足了国家对于煤炭的需求。煤炭综合勘查技术需以我国地质结构的基本特征为前提,不断优化勘查方案,找到最适合中国的勘查技术方案,确保我国能源开发战略持续稳定向前发展,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之需要。

参考文献

[1]谭克龙,潘海洋,徐翰,殷榕蔚,陈美英.基于“美丽地球”建设的煤炭地质勘查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9,31(11):11-14.

[2]刘汉斌.新时代山西煤炭地质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煤炭,2019,45(01):18-25.

[3]孙保平.深部煤炭资源勘查模式分析及构造控制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07):45-46,

[4]陈平安.深部煤炭资源勘查模式及其构造控制探讨[J].矿业装备,2016(04):56-57.

作者:丁吉祥

煤炭技术地质勘查论文 篇3:

浅谈我国煤炭地质环境问题与对策

摘要:煤炭地质环境状况及其保护与煤矿生产安全密切相关,不合理的煤炭资源开发伴随着矿区环境的严重破坏、重大地质灾害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影响煤炭企业的正常生产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总结阐释煤炭开采引发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分析我国煤炭地质环境现状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煤炭地质环境问题对策与建议,以期对促进煤炭矿区地质环境的改善、保证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秩序有所启示。

关键词:煤炭开采;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监测机制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上升,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之一,开采规模大幅增加,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而煤炭地质环境状况及其保护与煤矿生产安全密切相关,不合理的煤炭资源开发会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重大地质灾害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因此,规范煤矿生产活动、避免大规模煤炭资源开发引起的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空气等的环境破坏,保证煤矿生产活动安全,加强煤炭地质环境保护是当务之急。

1 煤炭开采引发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煤炭资源的大量开发及其生产活动、生产过程操作的不合理性,都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地质环境破坏问题,其破坏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以及地质灾害:第一,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大规模、长时间的煤炭生产所引起的煤层、矸石等有害物质向周围环境大规模迁移与扩散,导致煤矿周围环境的空气、水质、土壤和辐射等指标发生恶化。第二,资源破坏问题。主要表现为大量煤炭生产产生的岩移以及抽排大量水,改变了原有煤炭资源分布和煤矿所在环境的地下水、地表水储存和循环的状态。一般情况下,都会造成所在环境的水位下降、地表水大量缺失以及由于岩移导致煤层、煤炭资源受损、流失等。第三,地质灾害问题。煤炭资源开发可能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表地质灾害和井下地质灾害两种。地表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岩移诱发山体滑坡、崩塌,甚至泥石流等;井下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采动压力诱发冒顶、矿井突水、瓦斯突出等突发性灾害。煤炭资源开发引发的周围地质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矿区周围居民、职工的正常生产、生活,也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当前我国煤炭地质环境现状

我国大量的煤炭资源开发,导致大面积的地下采空存在,影响着矿区山体斜坡与地面的稳定性,出现地面下陷、山体开裂、崩塌等地质灾害,严重地破坏了自然地貌、水土保持,已经开始影响地区环境的完整性。据2011年不完全统计,我国由于煤炭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900多处、陷坑4000多个,面积达1150万平米以上。而我国仅煤炭企业每年产生的固体废物就多达700万吨,治理比率却不到10%。另外,由于露天矿的开采产生的废渣堆置等,破坏、侵占耕地近28万亩,并且每年以1.2万亩的速度在增加;由于煤矿开采产生的矸石山多达7000多座,每年的堆积量都在不停地增加。加之煤矿开采需要耗费大量的水,由此产生的废水排放量更是占到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30%以上,处理率不足7%,绝大部分废水被直接排入江、河、湖、海,造成严重的水质环境污染。煤矿开采产生的大量废气、粉尘、废渣,更是对空气造成破坏性污染,主要是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导致酸雨事件也不断产生,因酸雨导致的土壤污染面积已经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30%;由于煤炭开采导致的植被、水生态问题更是突出,90%以上煤炭开采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下水位下降、山体滑坡及地面塌陷。

3 我国煤炭地质环境问题对策与建议

3.1 指导原则:综合治理

目前,我国的煤炭地质环境管理基本上处于被动局面,总是先污染后治理。因此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指导,进一步加大科学投入力度,在煤炭地质环境保护技术、环境评价、环境治理、地面沉降检测技术标准规范等的制定与实施上下功夫,逐步使煤炭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治理、投资者受益”的原则,监督与指导具体环境治理;通过对煤炭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改善煤矿生态环境,带动当地农牧经济发展;通过对煤矿开发、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治理,消除地质灾害环境的破坏,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生活条件;通过综合治理的实施,探索总结煤炭资源开发、治理与保护经验,走绿色煤矿、低碳开采建设之路;促进人口、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3.2 具体措施

3.2.1 积极、科学地开展地质环境调查。准确、科学地掌握煤炭开采区的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规律、主要危害及特征,是开展综合治理的重中之重,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对煤炭开采区内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对由于受到采石动力的影响、煤矸石的堆放等而引起的地面塌陷、山体滑坡、山体崩塌及泥石流等灾害进行全面的调查登记,并明确不同灾害的成因、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等,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煤矿开采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预测、评估与预报机制。第二,对煤炭开采区的深层地质状况进行调查,主要调查瓦斯的赋存、来源与分布情况,科学评价瓦斯涌出量、涌出特征等,准确掌握主要影响因素与有效地改良方法。第三,对煤炭矿区水文地质状况的调查,要彻底查清矿井地下水、地表水的流动通道,明确污染水体状况及可能进一步扩散的途径,为有效控制水资源流失提高科学的地质依据;最后,就是对已经存在的因灾害、人为因素等导致的环境问题治理状况的调查与监督,尤其是对历史遗留采空区、采坑等的治理状况的调查,为及时进行土地复垦做好准备。

3.2.2 建立健全地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煤矿办矿审批过程中,要把地质环境的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审查;走煤炭地质环境管理、保护与治理的法制轨道;逐步建立、实施地质环境影响与评价制度、环境治理保证金与企业财务担保制度、矿区生态修复与土地复垦制度、环境许可证制度以及环境监督检查制度。对于采矿权人要严格监督其执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水土保持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价方案》等。对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由采矿权人负责治理、恢复,在煤矿关闭前要尽到地质环境恢复责任与义务,没有完成相关义务的煤矿企业要上报主管国土部门,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接续实施地质环境治理,费用则从未完成煤矿企业的存储保证金中支取,超出部分由企业采矿权人承担,并依法对其进行惩处。

3.2.3 构建科学有效的地质环境监测机制。第一,建立群众性地质灾害监测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预防是重中之重,特别是群众性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第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坚决推行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严格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水资源费,严格实行排污收费制度。第三,探索建立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在已有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煤炭开采区的环境特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矿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以及相应技术标准,使相关体系覆盖矿区发展全过程。第四,加强煤矿企业经营者、生产人员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意识,保证煤炭开采严格按着环保、水保、地质环境保护治理规定进行;加强监测、防治、处理应对措施、方案的执行落实。最后,加大日常监管、动态巡查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浪费资源、损害环境行为,加强采矿权人开发、治理并举及治理周期等的督促与验收,形成良好的煤炭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机制。

3.2.4 综合治理煤炭地质环境问题。第一,加强疏干水的管理、利用;对国家已经批复的煤矿区总体规划要由煤矿企业所在地政府部门编写、制定疏干水回收利用大纲及实施细则后,在矿区开发过程按着“三同时”原则与要求由煤炭采矿权人组织与实施。对回收的疏干水则由政府统一调配使用,产生效益按一定比例分成给企业。第二,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的粉尘治理;对于露天煤矿粉尘来源土方剥离、运输道路扬尘、煤炭破碎、装卸煤尘等进行治理,在起风季节对企业不安排土方剥离任务,要求企业尽量减少关于地表土的挠动、破坏,对煤大漠运输道路、采煤工作面以及煤炭破碎站等加强洒水降尘力度,要求煤炭运输车辆必须覆盖捆绑好苫布后才能上路运输,达到不产生扬尘的目的。第三,积极实施煤电联营,发展地区循环经济,实现共同发展;煤电联营能有效提高矿区的煤炭、热力、土地和水资源等的综合利用,电厂产生的废渣可直接回填矿区采空区,有效改善煤炭矿区地质环境。

4 结语

目前我国煤矿地质环境灾害、事故频发,为保证煤炭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煤炭地质环境治理保护刻不容缓。只要我们坚持开发、保护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处理好煤炭资源开发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煤炭地质环境就会大大改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韩杰.我国矿山环境破坏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5,(7).

[2] 周艳霞.地质勘探在新形势下的工作任务[J].煤炭技术,2009,(5).

[3] 黄意峰.论煤田地质勘探的技术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9).

作者简介:杨利芳(1966-),女,陕西襄垣人,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查院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煤炭地质。

(责任编辑:刘 晶)

作者:杨利芳

上一篇:制造业信息化进程论文下一篇:宣传县级广播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