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英语培训综合医院护理论文

2022-05-01

摘要:目的:培养一批掌握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的护理人才,提高医院护理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方法:选拔40名护士建立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对其进行严格的职业素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各方面的培训,并实行动态管理。结果:急危重症护士库解决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及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救治,集中器官移植手术以及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护等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专业英语培训综合医院护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专业英语培训综合医院护理论文 篇1:

医院医学继续教育浅谈

近年来,我国的医学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作为提升医务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医学继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医学继续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现代化医学知识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关键。现代医学科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只有通过医学继续教育,才能使医务人员不断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医学理论和技术,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

一、医学继续教育的具体实施

(一)临床医学人才的培训基地情况介绍

医学继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人才,而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医院、三级甲、乙等的综合医院是负责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工作基地。大部分临床科室施行三级管理制:即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级。住院医师三年后可任住院总医师一年,然后晋升为主治医师,主治医师3-5年可以申报副主任医师职称,副主任医师履职5年以上达到主任医师水平,即可申请晋升为主任医师。然而这些只是职称与职务。各级医师职责条例虽有规定,然而如何才能使各级医师达到条例要求水平呢?那就要有相应的制度与具体措施。

(二)实施医学继续教育的制度

1、住院医师轮转见习制度

刚从医护院校毕业的医务人员的毕业后见习期间是他们选择与培训专业的阶段。毕业生分配到医院后,按其具体条件、毕业成绩和拟定专业有侧重点地轮流到各专科见习。当然轮转科室和时间可按具体情况制订。轮转期满结合他们选择的志愿斛、室)和医院的实际情况定科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履行的是住院医师职责。住院医师工作对所管的病床是24小时负责制,并轮流值急诊班,假日也要处理好所管的病人,急诊值班兼管全病房突发问题。必要时还要将负责该病床的住院医师找来协助处理。

2、住院总医师制度

住院总医师是从第三、四年住院医师中选业务能力好、作风好、能负责的住院医师出任,期限1年。其任务是:(1)协助科主任管理全科的行政、排班、排手术、组织科内学术活动,处理急诊;(2)代科主任组织大巡诊;(3)负责院内兄弟科室的一般会诊;(4)负责组织住院医师学术座谈会,(5)检查住院医师工作。

3、专科医师学术座谈会与病例讨论会制度

专科医师每年要结合自己管的病种查阅文献,做读书笔记和撰写文献综述,较优秀的文章会在院年度学术座谈会上交流。另外科室内由住院总医师定期负责指导与组织学术座谈会。定期选择典型的、有教学价值的、较复杂或疑难的病例进行讨论。开会时首先由经管医师报告病历,讨论时人人可以发言,由住院总医师做登记记录。病例讨论会可以锻炼各级医师的思维、提高其解决临床诊疗问题的能力、重视并吸取某种新的经验教训等。上述方式对提高医疗质量起很重要的作用,各级医师可以借此增进彼此了解,也是科领导了解各级医师的学习态度、学术水平及病房管理能力的良好机会,是培养临床医师的好方式。

4、医师的进修制度

结合科室开展工作的需要和医院培养人才的整体计划,培训管理部门将选拔工作与学习成绩优秀者,送到国内或国外先进的专业或学科进修1-2年。进修医师通过医学专家或继续教育者的专业性授课对新病种、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有所了解,在充实医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他们还会被适当安排门诊、急诊、病房的临床工作并管理一定数量的床位以增加实践的机会。进修医师通过实践提高其临床工作能力,为返回原单位独立工作或带领其他专业人员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的医院当进修医师进入科室后,由接受进修的科室安排固定带教进修生的医生,这样能更好地掌握进修生的临床、理论提高情况,及时调整进修计划。

在提高医师的专业业务能力的同时,医师进修针对性较强,注重其在该专业某一领域的能力和技能培养。医院教学管理部门一般会根据医院需求将医师送往某一病种的诊治或专业较具权威性的医疗机构进修学习。

(三)实施医学继续教育的形式

1、中华医学会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中华医学会医学继续教育训练规模大、覆盖面广、训练内容规范、手段先进,形式有学术活动、专题学术讲座、继续教育短期学习班、年会及专题讨论会等。

2、“三基”培训

“三基”指临床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培训管理部门以专业技术干部三基培训教材为培训和考核基本教材,围绕该教材按专科、分专题自定题目开展教学。按时参加学术活动的医技人员,给予记继续教育学分,使全院讲课活动达到规范有序,人员和时间有充分保障。这样不仅使本专业人员学到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使其他专业的医技人员了解和学到了边缘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使全员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实施。

3、外请专家教学

及时了解和掌握专科前沿历来是全院各层次医技人员最热门的话题。做好该项组织和落实工作,不仅可带动全员对现代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潮,也可不断拓宽医院与其他医院行业间特长的了解和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从而逐步带动医院科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外请专家讲课是现代医学教育培训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4、其它各类学术研讨班和学习班

组织和举办专业组学术会议和医学教育培训班。此外,还可组织科主任学科前沿报告会,年轻医师集中培训,轮转医生、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岗前培训,博士学科前沿报告会等活动。以上学术活动及培训多采用先进的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和手段,使其表达形式更加生动和直观。

二、医学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认识不足,医院只是制定了一般制度要求,专业技术人员也是满足于完成本职工作,不能长期坚持学习,更新知识;继续教育形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继续教育工作内部分工不明,无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考核奖惩难以兑现。

(二)医学继续教育改进的对策

1、制定制度、分工负责、考核到人

为了使继续教育规范化,教学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并进一步补充完善,规定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应达到的要求和完成的任务,例如针对专业特点,出台继续护理学教育学分制办法和住院医师五年学分制考核办法等制度。其次为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医院应每年按一定比例从业务收入中提取专项经费,并严格执行科室定期业务学习和全院集中安排业务讲课的规定,要求各科年初有计划,年终有考核。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安排各自对口的业务学习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各科室自行安排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将个人的继续教育学习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与职称晋升、评优挂钩。

2、普遍培训与有针对性的分级分类培训相结合

要求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通过业余学习,计算机水平达到初级或中级水平,医院可常年举办英语初级班和中级班培训,中级以上职称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在三年内必须参加一次省、国家举办的本专业继续医学教育提高班,或不少于三个月的脱产培训,住院医师、护土按五年学分制要求进行继续教育学习。

3、鼓励创新,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科研能力

医院设立科研基金,对市级以上立项课题加大资助力度,并积极推荐课题参加科技成果奖评选,对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专业技术人员,除报销版面费外,还给予奖励。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主意识和科研能力。

4、加强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个人继续教育登记制度

应建立一套合理的量化考核标准,全面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每年将考核结果记入个人专业技术档案,作为晋升依据,对于完不成继续教育任务的人员,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作者:刘 珺 吉保民 姜树强 邹志康

专业英语培训综合医院护理论文 篇2:

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的建立与应用

摘 要:目的:培养一批掌握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的护理人才,提高医院护理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方法:选拔40名护士建立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对其进行严格的职业素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各方面的培训,并实行动态管理。结果:急危重症护士库解决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及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救治,集中器官移植手术以及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护等问题。结论: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的建立,弥补了综合医院应急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关键词:急重症 护士 培训 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268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筹建了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护士40名,女38名,男2名;年龄24~35岁;护龄3~14年,平均7.8年;主管护师20名,护师12名,护士8名;均为本科;设队长1名,分4个小组,每组10人,各设组长1名。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应急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1]。由护理部制定入选标准,按照自愿申请、科室推荐、严格考核的原则录取,考核内容包括英语、计算机、基础理论及专科理论、操作技能等,并考察其是否具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的精神。再由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综合评定,择优录取。共从215人报名中录取40名进入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

参照《山东省ICU专科护士培训课程》制定急危重症护理课程目录,包括理论培训、技能培训、专科轮转。理论培训主要内容包括:①急危重症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②急危重症监护的发展趋势;③血液动力学监测;④机械通气及气道管理;⑤心肺脑复苏新进展;⑥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监测与护理;⑦急危重症病人的监护及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⑧ICU护理质量控制及院内感染预防;⑨常用急救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⑩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

由ICU、急诊科、NICU、PICU、护理教育中心对急危重症护士进行护理技能培训,主要包括呼吸机使用、CPCR、简易呼吸器囊的操作、气管插管、洗胃、电击除颤、经动脉采集血标本、深静脉穿刺置管、伤员的搬运、肢体固定、套管针应用及各种监护仪、输液泵、营养泵的使用等技术技能,并逐项、逐人指导,达到人人熟练掌握。

专科轮转:急危重症护士到全院主要专业科室轮转学习,有ICU内、ICU外、急诊科、NICU或PICU、心电图室、CT室、MRI室分别进修学习共计3个月。由科主任、护士长或经验丰富、专业知识过硬的主管护师及以上人员任带教老师,理论和操作技能课程在轮转时一并进行,结束后进行危、重症病人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及各专业知识考试,同时由质量小组对其进行质量分析,完善培训计划[2]。合格后颁发聊城市人民医院“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合格证,记院内Ⅲ类学分10分。

院外培训及进修:分别派出急危重症护士参加全国举办的ICU、危重患者及专科培训班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共36人次。并有16名急危重症护士到省级以上医院重点科室进修学习3~6个月,有12名护士参加了山东省ICU专科护士培训并取得ICU专科护士证书。

急危重症护士的职责为:随时处于突发事件的抢救护理应急状态,通讯24小时开通,遇到突发事件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救护现场;急危重症患者集中或特护、病情需要、人员不足或家属要求等,可及时与护理部联系,增派急危重症护士随时到位;医院有季节性传染病暴发流行,紧急组建重症病房。

管理方法:急危重症护士由护理部统一进行调配和管理,平时分配在各科室工作或外出进修、学习、培训,需要时护理部随时抽调。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工作情况和考核成绩进行人员调整,优胜劣汰,优秀者与晋升、聘任、年度考核、提拔挂钩,奖金为普通护士的1.2倍。

结 果

2008、2009年我市出现了2次手足口病暴发流行,仅2009年1~5月收入手足口患儿789人,临时组建了2个普通病区和1个重症病区,收治重症患儿269人,其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65人,抢救成功率达100%。

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成立二年来共派出56人次,为40例急危重症患者实施特护,既输入了技术力量保证了护理质量,又解决了人员紧缺的问题。

自2007年以来共进行器官移植手术36例,新开展大手术10例,由于器官来源时间集中,仅2007年就进行了同时5例和同时4例患者器官移植术,共派出急危重症护士49人次进行支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在护理人才库人员的带动下,全院护理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护理综合质量合格率由92.6%(2004年)、94.7%(2005年)提高到96.3%(2007年)、97.8%(2008年)。住院患者满意度由93.5%(2004年)、94.9%(2005年)提高到97.3%(2007年)、99.2%(2008年)。

讨 论

急危重症护士是由全院考核选拔出的业务骨干,每个人都感到是一种荣耀,增加了自信心,也激发了他们勤奋好学、刻苦训练、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热情,激发了她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调动了竞争意识,使每个人都在为争做合格的急危重症护士而努力。

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是知识、技能储备库。通过系统化培训后,他们的专业技能、应急应变能力、观察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抢救危重病人时能够做到与医生配合默契,忙而不乱,争取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2];同时他们还能很好地完成重大突发事件的急救任务;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护;多种器官移植术及新开展手术患者的护理。

经过两年来的实践,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的建立有效的保证了护理质量,争取了急救病人的抢救时间,提高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确保了护理质量,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同时对急危重症护士系统的培训、动态的管理,带动了全院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使我院整体护理水平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李霞,侯凤枝,周仁,等.全科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中国医院管理,2002,22(3):32-34.

2 段晓霞,郭凤英,索茜.培养全能护士在抢救病人中的体会.中原医刊,2005,32(3):63.

作者:杨春玲

专业英语培训综合医院护理论文 篇3:

上海市医学相关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现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摘 要 目的:对上海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学相关类人才需求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方法:采取多阶段PPS抽样调查法对全市100家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招聘要求、未来需求以及新专业岗位需求量预测等内容。结果: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根据专业不同而不同,除“护理类”专业要求大专学历为主外(81.9%),“药学及相关类”、“医技类”和“卫生信息类”专业以本科学历为主(分别为61.9%、50.6%和65.0%),证书以“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为主(81.5%);对医学相关类人才的需求调查中,“护理类”、“药学及相关类”、“医技类”和“卫生信息类”的毕业生数量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程度均以“基本满足”为最高比例,分别为37.8%、45.9%、43.4%和36.7%。“护理”、“医学影像技术”两个专业为“能够满足目前及未来需求的专业”和“未来打算招聘人数最多的专业”;对开设新专业(岗位)的意愿调查中,认为在上海应该开始的新专业中,“医学文秘”(41.4%),“公共卫生管理”(27.1%),“呼吸治疗技术”(22.9%),“医学生物技术”(21.4%),“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15.7%)占前5位;在目前已经设置和将来继续设置的岗位中,“医院后勤管理”,“医务社工”专业占前3位。结论:建议在培养规模、专业技能、专业定位、衍生新兴岗位的探索上立足创新,优化上海市医学相关类专业人才培养教育质量。

关键词 职业教育医学 相关类专业 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

Investigation of the training requirement of the medical related professional personnel in Shanghai and the counter-measure

HONG Yinfeng, DONG Enhong, WANG Zhili, ZHU Dandan, ZHU Huangrun, XIA Huili, XU Yixin

(Shanghai college of Health Occupational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quirement of the medical related personnel of the different medical institutions at the different levels in Shanghai. Methods: With the multi stage PPS sampling survey method, 100 institution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in the whole city, whose contents included the recruitment requirement, future needs and forecast of the new professional post demand etc. Results: The education levels which the employer units required varied with the different professions. Except for “nursing care” which mainly required the professional college degree (81.9%), the other majors of the “pharmacy and related classes”, “medical technology” and “health information” were given priority to with the bachelor degree (61.9%, 50.6% and 65%, respectively), and the certificates were mostly required to “the occupational qualification ones” (81.5%).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edical related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he “basic satisfaction” that the requirement degrees of the “nursing care”, “pharmacy and related classes”, “medical technology” and “health information” whose graduates number could meet the employer units was the highest proportion which accounted for 37.8%, 45.9%, 43.4% and 36.7%, respectively. Both “nursing care” and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could meet the current and future requirement profession and were the largest number of the professional in the future intention to recruit. In the investigation for opening the new profession in Shanghai, the “medical secretary” (41.4%),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27.1%), “respiratory therapy technology” (22.9%), “medical biotechnology” (21.4%), and “health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technology” (15.7%) were considered as the top five proportions in the new professional which would start in Shanghai. The“hospital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medical social worker” accounted for the top three, which were set up in the present and would continue to be set up in the future. Conclusion: The recommendation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training scale, professional skills,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and new derivative positions was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to optimize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of Shanghai medical relat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KEY WORD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medicine; related specialty; personnel training; social requirement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行列。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相关类专业既有职业教育的普遍性,又具有医学教育的特殊性[1],如何依据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国家医学教育政策的调整探索新型医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当今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对上海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学相关类人才需求现状进行调研,为相关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新专业的开发,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卫生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使上海的医学相关类教育更好地发展,并在全国形成引领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多阶段PPS(pro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调查法抽取上海市10个行政区域,每个行政区域内抽取4家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家医药生物企业,总共抽取100家机构。对100家机构的人事管理部门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0%。

1.2 研究方法

对拟调查的100家机构按照10%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样,抽取10家机构(综合医院4家,二级专科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医药类公司企业2家)进行人员访谈,访谈对象为单位的分管院长(公司副总)、人事处长(人力资源部长)和科室主任(中层干部或技术骨干)等。

在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组织两轮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和修订,采用多阶段PPS抽样调查法对不同类型和级别的机构单位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经修订后的调查问卷具体内容包括:①机构一般情况:历史、员工数、单位类型、单位等级、单位性质、床位数及医学相关类专业人员数等。②对医学相关类专业岗位人才结构、招聘录用等要求。③对医学相关类专业的当前及未来需求。

1.3 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 3.0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 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多重响应、卡方检验等分析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被调查的92家单位中,三级医院41家(44.6%),二级医院19家(20.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家(18.5%),医药卫生企业8家(8.7%),其他类别机构7家(7.5%)。

2.1 用人单位对学历、证书要求的调查情况

用人单位对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的招聘要求中,学历和证书是两项最基本的要素。

2.1.1 学历要求

除护理类(81.9%)要求大专学历占多数以外,药学及相关类、医技类和卫生信息类专业多数用人单位均要求学生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最高百分比分别为61.9%、50.6%和65.0%。

2.1.2 证书要求

从要求的证书种类统计结果来看,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岗位职业资格证书”(81.5%),“大学英语四级”证书(38.3%)和“计算机类”证书(32.1%)。

2.1.3 学历因素

用人单位在招聘中与学历因素相关的前3位原因依次为“录用本科学生为主,录用大专生为辅”(59.5%);“根据需要录用中专、大专或本科生”(41.8%);“中专学历太低,不录用”(25.3%)。

2.1.4 招聘最看重要素

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要素里面,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专业技能”(84.0%),“交流沟通能力”(79.0%),“专业基础知识”(58.0%),“学习成绩”(35.8%)和“性格随和,有亲和力”(30.9%)。

2.2 用人单位对医学相关类人才需求的调查情况

关于用人单位对医学相关类人才需求的考察指标主要有:毕业生数量满足用人需求的专业、大(中)专学生满足目前及未来需求的专业、未来招聘人数最多的三个专业以及未来不招聘的专业等4项指标。

2.2.1 毕业生数量满足用人需求的专业

从毕业生数量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程度来看,护理类、药学及相关类、医技类和卫生信息类均以“基本满足”为最高比例,最高百分比分别为37.8%、45.9%、43.4%和36.7%。

2.2.2 对大(中)专专业满足需求情况

从用人单位对大专专业满足需求情况来看,可胜任目前及未来5年需求的专业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护理”(85.1%),“药学”(48.6%),“医学影像技术”(39.2%),“医学检验技术”(37.8%),“卫生信息管理”(23.0%)。从用人单位对中专专业满足需求的情况来看,可胜任目前及未来5年需求专业的排名中,“认为目前及未来均不能胜任”(即用人单位对中专学历的人才需求度较低,60.9%)这一选项占最高比例。

2.2.3 未来招聘人数最多的专业

用人单位未来招聘人数最多的专业、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护理”(64.4%),“医学影像技术”(33.8%)和“医学检验技术”(22.2%)。护理专业要求大专学历以上的比例最高(51.3%),其他两个专业要求的学历均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分别为60.6%和58.9%。

2.2.4 用人单位未来不会招聘的专业

在用人单位未来不会考虑招聘的专业中,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药学”(32.1%),“制药设备维修”(25.0%),“卫生信息管理”(21.4%)。其中药学专业比例较高的原因可能是被调研医疗卫生机构均实施医药分离制度,所以对药学专业的毕业生需求不高。同时,医药企业对药学专业需求比例较高,在不考虑招聘的专业中,药学专业占比很低。

2.2.5 岗位稳定性

对目前招聘的医学相关类专业的岗位稳定情况,我们也进行了研究。用人单位认为流动率较高的专业中,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护理”(75.9%),“医学影像技术”(20.4%),“药学”(13.0%),“医学检验技术”(11.1%)和“卫生信息管理”(7.4%)。导致岗位流动的多种原因中,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高”(57.9%),“薪酬不满意”(52.6%),“对从事岗位认可度低”(27.6%),“职称晋升有政策瓶颈”(22.4%)和“通勤不便”(19.7%)。

2.3 用人单位对开设新专业(岗位)意愿的调查情况

2.3.1 应在上海开设的专业

目前已列入教育部专业目录的医学相关类专业有18个,但上海有部分没有开设: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呼吸治疗技术、医学生物技术、公共卫生管理和医学文秘。在调查中,认为在上海应该开设的专业中,排名依次为“医学文秘”(41.4%),“公共卫生管理”(27.1%),“呼吸治疗技术”(22.9%),“医学生物技术”(21.4%)和“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15.7%)。

2.3.2 目前已经设置和将来考虑设置的新岗位

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和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扩大,医学相关类专业衍生出了一些新岗位:医务社工、后勤管理(医院方向)、呼吸治疗师、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和医院财会等。在调查用人单位目前已经设置的岗位中,排名依次为“医院财会”(79.6%),“医院后勤管理”(63.0%),“医务社工”(53.7%),“心理咨询师/治疗师”(25.9%)和“呼吸治疗师”(9.3%)。在调查用人单位将来考虑继续设置的岗位中,排名依次为“医院后勤管理”(45.8%),“医务社工”(41.7%),“心理咨询师/治疗师”(41.7%),“呼吸治疗师”(33.3%)和“医院财会”(20.8%)。

2.3.3 新衍生岗位的培养方式

对这些新衍生岗位的培养方式,结果显示,医务社工和医院后勤管理倾向于“内部人员培训转岗或兼职”(分别为46.0%和39.2%),呼吸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则倾向于“开设对应岗位的新专业”(分别为53.7%和36.4%),医院财会倾向于“招聘相近专业毕业生进行培训”(48.8%)。

3 讨论

3.1 顺应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扩大培养规模

此次调查显示,用人单位主要考虑的因素最高比例为“录用本科学生为主,录用大专生为辅”(59.5%)。这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及上海医疗水平的快速提高,对医学相关类人才的学历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建议,护理类应加大高职人才培养的规模,药学及相关类、医技类和卫生信息类应加大应用型本科的培养规模,规模扩大的比例应根据临床的需求进行动

态调整[2]。

3.2 注重专业技能,重视职业素质培养

用人单位对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进行招聘和录用,主要考虑因素排名首位的是“录用本科为主,录用大专生为辅”,比例为59.5%,这侧面反映了医学相关类专业的发展要适应社会需求和医学科技发展的趋势,并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专业技能和实践性的培养。①在培养专业技能方面,通过教育研究与实践,优化护理、药学等专业的教学过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②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③改革教学内容,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职业素质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选择配置、有效组合和合理排序。④注重提高沟通交流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培养[3]。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多样化要求,了解和掌握变化中的职场的新趋势和新要求,从而实现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职业素质需求对接。

3.3 迎合社会需求,专业准确定位

调查显示,可胜任目前及未来5年需求的专业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护理”、“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和“卫生信息管理”。用人单位未来招聘人数最多的专业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护理”、“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检验技术”。可胜任目前及未来5年需求的排名中,排名前几位的专业分别是“护理”、“药学”、“中药”和“卫生信息管理”。这说明被调查单位对这些医学相关类专业存在潜在需求,发展前景较好。对此,医学相关类专业的发展要把握方向,准确定位。必须规范现有专业设置,完善专业标准和评估机制。通过专业评估,旨在转变学校教育观念,明确办学思想,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学建设,严格教学管理,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4 创新理念,探索培育衍生新兴岗位

调查发现,“医院财会”、“医院后勤管理”、“医务社工”、“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和“呼吸治疗师”在用人单位目前已经设置的岗位中排名靠前。“医院后勤管理”、“医务社工”、“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呼吸治疗师”、“医院财会”(20.8%)也在用人单位考虑将来继续设置的岗位中排名靠前。这说明对医务社工、医学文秘、医院后勤管理、心理咨询师等传统医学相关类专业衍生出的专业方向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需求。所以,应创新理念,及时捕捉市场由于医学相关类专业的需求而衍生的新岗位,并探索、培育这些新兴岗位的发展。医务社工等新型专业方向的引入与发展是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必然要求。它们具有协助患者享用医疗资源,提供治疗知识和心理方面咨询与辅导、整合与患者医疗相关的各种资源、帮助患者度过难关及解决医疗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促进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等作用。

因此,诸如这些新衍生岗位的出现与开展,将是影响医院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水平、甚至成为医院社会效应扩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4]。这一方面要求卫生决策者尽快出台规范相关的专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落实配套制度;一方面要求卫生类职业院校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及教材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培训工作,加强实训基地地建设。另外,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给予其更大的发展空间等等。

参考文献

[1] 胡鹤娟, 羽晓瑜, 陆玉霞. 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学习信心的培养探索[J]. 实用医技杂志, 2010, 17(10): 973-974.

[2] 吕俊峰, 袁建平, 刘千贺. 关于发展医学相关类教育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 2007(36): 102-104.

[3] 朱应煌, 吴兴. 高职校内实训学生职业素质培育训导研究[J].成人教育, 2013(4): 104-105.

[4] 罗磊, 计芳, 柴双. 军队医院管理新理念:医务社会工作探索与发展[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4, 21(8): 705-706.

作者:洪寅峰 董恩宏 王智礼 朱丹丹 朱璜润 夏惠丽 徐一新

上一篇:新时代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论文下一篇:重大专项财务决算管理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