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绩效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JL—DRGs在综合醫院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JL—DRGs实施之后的出院病例资料,共3421份,对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JL—DRGS在综合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综合医院绩效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综合医院绩效管理论文 篇1:

论新形势下大型综合医院的经营战略

[摘要]在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大型综合医院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探索新的经营战略,谋求新的发展道路,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主动适应现代医院经营模式的转变,走优质、高效、低耗的质量效益发展道路,才能促进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大型综合医院;经营战略

[作者简介]黄燕,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综合办公宣主任、医务部副部长,经济师,广西南宁530007

[中国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

医院发展必须有明确的经营战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管理者只有用战略性思维确立医院的经营战略,主动适应形势,及时调整经营机制、服务模式、竞争方式,把现代医院经营管理理念应用于医院经营的各个环节和过程,合理利用人、财、物等资源以取得最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提高医院发展的整体优化程度,提高竞争实力,推动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一、当前医院经营面临的挑战

(一)医院经济收益的环境和条件发生改变

1 医院的经营模式发生改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加入WTO后医疗领域的逐步放开,医院的经营模式已经从供给型向经营型转变,医院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将会在医疗市场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果医院不能够适应市场变化,没有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以科学的经营手段调整成本、利润、质量的关系,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

2 政府医疗保障投入转向,对大型医院的财政拨款逐年缩减。2008年3月由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签发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其中“逐步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及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及完善医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医药投入体制、价格形成机制、监管机制”等一系列措施,说明政府采取的是“保小放大、低水平、广覆盖”的政策,政府在医疗保障领域的投入重点将转移到农村和社区。政府医疗保障投入的转向,必然导致政府对大型医院的财政拨款逐年缩减,这就给大型综合医院的经济运行造成很大的压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服务领域在没有国家投入补偿的情况下,又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不能完全按照经济领域的机制运行,医疗价格与价值背离的现象必将会长期存在。医院一方面要按照“福利价格”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又要按照市场价格支付各项成本开支,而国家补偿机制又不完善,医院的发展步履艰难。

3 “医药分开”给医院带来更大的压力。2008年1月,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作了《医院改革实行医药分开,医改坚持六原则》的报告时提出:“‘医药分开’的实质是改革医院‘以药养医’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政府财政对医院给予相应经费补贴,并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切断药品收入与医院之间的经济联系。”至此,医药分开被正式列入医改政策,人们争论已久的医药分家问题有了基本明确的结论,医药分开的推行势在必行。然而,根据近年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的医疗机构收入中,药品收入约占48%,医疗收入约占47%,政府财政补助仅有5%左右。从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进行医药分开的尝试来看,医药分开的直接结果是医院利润下降、经营困难。在目前政府经费补贴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公立医院并不具备医药分开的财力,一旦医药分开,失去药品利润的支撑,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将带来更大的压力。

4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为了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先后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加剧了医院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医疗服务与价格的竞争,从深层次上看是医院管理与经营理念上的竞争,如果医院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医疗保险市场,医院就会面临被动、被淘汰的局面。目前“低水平、广覆盖”的医保筹资政策使大型综合医院从医疗保险中获得的收入受到限制;定点医疗制度的实施,使医保患者在医院之间重新分布,把医院直接推向了市场,加剧了医院之间的竞争;定额结算、病人自付费用比例增加和管理部门对保险费用的封顶考核,使医院经营性补偿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增加了医院的经济风险。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型综合医院的经营管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5 医疗服务价格下调与市场物价不断上涨的矛盾日益突出。从2005年12月开始,全国范围内医疗服务价格总体较大幅度下调,但是社会市场的物价却在逐年上涨。医疗服务价格与市场物价调节的不同步,导致医院的基本建设、科研发展、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缺乏资金,影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6 社会欠费逐渐增多。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或贯彻落实不到位。当车祸、自然灾害、公共突发事件等发生时,大型综合医院往往要无条件地对一些贫困、伤残、无名氏等特殊人群进行医疗救助,但是政府至今尚未规定由何部门承担他们的医疗费用,最后只能是医院自行承担。另外,社会上还不时有部分患者恶意欠费、逃费的现象发生。大型综合医院一般每年出现的欠费少则几十万无,多则数百万元,加重了医院的经济负担。

(二)医院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医院本来就是一个长期高成本运营的特殊经济实体,医院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均以巨大的成本投入为前提。随着市场物价的不断上涨和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在临床应用,大型综合医院的人力资源成本、医疗服务成本和管理成本在逐年递增,医院运营成本不断增长但投资收益却不断下降,医院普遍进入了高投入却未必能获得高效益的高成本时代,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三)医院内部经营管理力度不够

当前,大型综合医院不同程度地存在诊疗流程不够科学高效、诊疗质量有待提高、医务人员偏重病床使用率而忽视病床周转次数、平均住院日居高不下、药品收入在总收入中比例过高、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不够到位、绩效管理不到位、不能充分发挥经济杆杠的激励与约束作用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经营效益,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的经营战略

(一)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经营模式已

作者:黄 燕

综合医院绩效管理论文 篇2:

浅析JL—DRGs在综合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JL—DRGs在综合醫院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JL—DRGs实施之后的出院病例资料,共3421份,对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JL—DRGS在综合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JL—DRGS实施之后,平均住院日、均次费用均有所下降,且医保超支年度累计也明显减少,同时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及效率。结论:在综合医院管理中应用JL—DRGs,可以促进医院提高治疗和效率,还能减少运营成本,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医院的综合管理中大力的推广实行。

【关键词】JL—DRGS;医院管理;运营成本

DRGs翻译过来的意思为诊断相关分类,其主要是根据病患的性别、临床诊断、年龄、病症、住院天数、疾病严重程度、手术、合并症等因素将病患分入到500~600个诊断相关组中,从而分析出病患应该给予医院多少补偿,这是也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较为先进的支付方式之一,其主要是通过根据疾病诊断的分类定额来制定支付标准,从而实现标准化的医疗资源利用,有利于激励医院加强对医疗质量进行管理,同时对医疗费用进行控制[1],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旨在研究分析JL—DRGs在综合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JL—DRGs实施之后的出院病例资料,共3421份,对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JL—DRGS在综合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2 方法

我院自行研制并创建JL—DRGs分组器:并与我市卫生医疗特色的DRGs管理模式标准相符合,并对医院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对首页ICD编码进行统一和规范,同时组织本院的JL—DRGs医疗专家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DRGs理念,从而研制创建出合理且科学的JL—DRGs分组方案;

1.3 观察指标

对JL—DRGs实施前后的各项医疗质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使用JL—DRGs分组器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JL—DRGs实施前后的各项医疗质量指标

相较于实施前,JL—DRGs实施之后,我院的平均住院日、均次费用均有所下降,且医保超支年度累计也明显减少,同时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及效率,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DRGs最早产生于美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耶鲁大学的卫生研究中心为了对医疗质量进行更为科学的评价,于是对其辖区内的169所医院的70万份病历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而提出一种新型的住院病人病历组合方案,并且将其命名为DRGs;之后HCFA由于付费的需求,于是再次资助了此项研究,最后研制出了第二代DRGs,并形成了现有版本的基础。而我国对于DRGs探索最早可以追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北京市研究分析了DRGs的适用性,但是由于其具有的技术复杂性特点,使得其在实际应用及管理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这也是导致我国虽然对DRGs进行二十几的研究,但是仍旧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工作的重要原因[2];目前对于DRGs的定义主要包括了三个部分的内容:首先这是一种病人分类的方案,其主要是将某一方面具有相同特征的病理纳入一组,以便于对其进行管理;其次,DRGs是将病人的诊断作为分类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病患的手术与否、合并症、年龄、并发症等情况会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考虑;最后,其主要是将医院对病患诊治与由此产生的费用相联系,继而为制定付费标准奠定了基础;

DRGs能够将单病种付费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克服,首先其可以将绝大部分的疾病种类归入到DRGs当中,从而实现了全病种的覆盖,有效避免了医院在单病种付费情况下选择病人的不良行为;其次其还能将病组的数量进行有效的减少,从而实现医保的可管理;继而保证在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的同时降低均次费用、减少医保超支,对医疗运营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实现卫生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率,并减轻病患看病的负担和医保的负担,保证病患的实际利益[3]。且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我院实施JL—DRGs,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实施前,JL—DRGs实施之后,我院的平均住院日、均次费用均有所下降,且医保超支年度累计也明显减少,同时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及效率。

JL—DRGs是一种比较合理且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价及费用管理方法,能对于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进行加强优化,虽然目前我国的DRGs仅仅应用于西医的住院领域,但是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在之后会实现其在医院的各个领域不断延伸和拓展,最终形成一个健全的JL—DRGs体系,从而对医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从整体上将医院的医疗质量及效率进行有效提高[4]。

综上所述,在综合医院管理中应用JL—DRGs,可以促进医院提高治疗和效率,还能减少运营成本,从而对医疗的改革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条件,实现医院、病患、医保三方面的和谐,其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综合医院管理中大力的推广实行。

参考文献:

[1]张旭毅, 陈金宏, 刘海峰,等. 浅谈DRGs在医疗服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及思考[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 11(9):891-893.

[2]魏俊丽, 孙晶晶, 万昊,等. BJ-DRGs在某综合医院科室住院服务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 2017, 37(3):49-51.

[3]钱大为, 李明子, 陈丹,等. JL-DRGs在综合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 2015, 35(12):93-94.

[4]谢其鑫, 刘畅鑫, 丁方然,等.国外DRGs的发展概述及我国中医临床应用浅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11(5):729-731.

作者:金鸾

综合医院绩效管理论文 篇3:

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对医院管理机制的影响

摘 要:

我国公立医院在上世纪90年代经过三级医院等级评审之后,再未进行过等级评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国内的医疗体制约束及社会大环境下,各医院在管理存在盲目追求效率、粗放式扩张、收入导向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与作为公立医院公益服务的初衷是背离的。卫生部为改变这一现状,将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作为一项重要举措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随着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对参与评审的医院的约束和指导作用必然会对原有的管理框架形成一定的冲击,为此,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的方法,探讨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对于医院管理机制的影响。

关键词:医院等级评审;三级综合医院;管理机制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本次三级医院评审是卫生部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卫生部在总结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2011版标准。该标准对于当前广大医院出现的普遍问题制定了可操作的、科学的标准,医院要通过验收,必须遵照标准执行,所以这在客观上要求医院在管理机制上必须主动进行一系列变革。

1 三甲评审标准的特点

第一次医院等级评审对全国医疗体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次医院等级评审是在第一次等级评审的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制定的标准,其特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 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体系

本次确定的三甲评审标准弱化了对医院整体规模的要求,把重心放在了医疗服务的客体即患者身上,关注的是患者在医院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中所享受到的医疗服务品质。标准明确提出医院确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体系,即是明确了标准的最核心内容,其余所有的内容均是以此为中心展开。

1.2 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

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会经历很多个环节,这考验着一个医院服务的连续性,各个环节是否紧密相连,并且各个环节理论上是无法做到零缺陷的。所以标准引入项目管理,要求广泛采用PDCA管理理念,对各个环节的服务进行持续优化,做到服务质量螺旋式上升。

1.3 强调精细的信息化

新标准要求对病历管理、设备管理、院感管理、输血管理、药事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等均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软件对各环节科学精细的设计,以实现通过提取量化的数据,整合碎片化的信息从而对全院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事中控制,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及时纠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 评审前三级医院管理机制的特点

三级医院第一次等级评审之后,全国医院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在之后的接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各医院在全国医疗体系的大环境下,全国医院在管理机制上呈现以下普遍特点。

2.1 收入导向的绩效管理

在患者的心目中,大医院意味着过硬的技术水平,所以大医院在抢占医疗市场方面有先天的优势,而基于这种市场选择的根本原因,各医院管理者在追求扩大医院规模上下足了功夫。追求规模的基本在于医院有良好的财务表现,所以医院往往把考核的核心指标放在了收入上。这样一种激励机制使得医院各级人员从根本上忽略了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质量,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合法的从患者身上获得更多费用。这在根本上违背了医疗服务行业这个服务最核心的本质。

2.2 粗放式的行政管理

传统的医院管理还大多停留在粗放的行政管理层面,大多事物还是事后管理,没有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一套科学管理。对于医院日常管理每天只能处于一种到处救火的状态。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大部分医院信息化水平还比较落后,要实现精细化的管理得付出高昂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是职能部门很少,已经习惯了事后控制,没有事前主动管理的意识。

3 三级医院评审对医院管理机制的影响

基于评审标准的特点和医院管理上长期以来存在的弊端,要真正实现标准达标,必须要注重以下几点。

3.1 核心价值体系变化

根据评审标准的要求,首先必须明确构建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服务的核心价值体系。医院内所有一切制度和流程均一此为基点建立。并且通过公益活动、绩效考核、文体活动等等在院内宣传,并不断内化为整个组织的内在特质。这是评审标准中最核心的内容,医院内的所有一些与之不协调的工作流程必须重构,以使得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都能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并能够行之有效。

3.2 注重过程管理的制度及流程

制度及工作流程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体现管理覆盖整个服务的全流程,同时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为持续改进以及量化考核提供依据。这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防止事态影响的扩大化,能够以最大的程度减少对患者的损害及对医院造成的损失。

3.3 绩效考核体系变化

组织的一切变革都必须辅之以配套的绩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让直面的制度和流程物化,让改革的进程得以有效推进,让改革的成果得以稳固。过程管理要求配套的绩效考核关注的重点必须是服务过程中的状况,服务过程质量的好坏占绝大部分比重,忽略结果的好坏或者结果占尽量少的比重。

3.4 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进步能够将医院运行状况集中直观的展示出来,各种数据能够实现实时收集,这为管理者对医院实时监管提供了高效的管理工具,同时也让过程管理变得切实可行。所以信息化便成了三级医院评审中必须完成的基础建设工作。

4 总结

医院参与三级医院评审是卫生行政部门权力下沉,市场的选择,品牌建设等多方因素影响下的必然选择,医院必须清楚自身管理现状,深刻理解标准,确定以患者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并且将所有工作围绕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展开,通过绩效管理的激励约束,对基于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各项规章、制度、流程等规范性文件进行标注化,形成全员的工作习惯,才能真正从内涵上达到三级医院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王吉善,张振伟.解读第二周期医院评审重点[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03).

[2]赵紫榆,周小金,汤月萍.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推动医院建设发展[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03).

[3]韩鹏,丁晶宏,许树强.抓住新一周期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特点推动医院建设发展[J].现代医院,2012,(12).

[4]陈虎,刘勇,王吉善等.2011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设计思路与特点[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01).

作者:袁顺召 胡元元

上一篇:公允价值计量探讨论文下一篇:跨国公司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