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党报社会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党报新闻热线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较高的新闻价值取向和良好的社会效应。遵循这一定位,记者应该通过对群众生活中大、小具体事件的报道,着重弘扬社会主旋律,反映社会现象,揭示社会问题并为读者服务。[关键词]党报新闻热线定位作用近年来,许多媒体都争先恐后地开设了新闻热线。热线的出现。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闻党报社会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闻党报社会管理论文 篇1: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党报新闻工作影响力

摘要:为了提升党报在新闻上的影响力,保证新闻党报的宣传教育工作的质量,就要对党报新闻进行相应的改革,解决党报新闻中出现的新闻时效性差,内容太过于程序化以及关注点偏高等问题。为此,党报相关人员就要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进而为党报新闻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以此推进党报新闻的发展。

关键词:党报;新闻工作;问题及策略

随着中国社会各个媒体的不断涌现,以及新闻媒体的加速发展,怎样使用好党报宣传工作让党报新闻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了现在党报重点的研究内容。为了确实提高党报的影响力,党报有关人员就要结合新闻内容的问题对党报进行深刻的研究,解决其问题,促进党报内容影响力的发展。

一、现在党报新闻报道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比较低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社会中的一些群体对新闻报道的时效性逐渐提升,要求新闻播报一些具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但是实际的党报的工作中,我们发现报纸的播报内容非常的慢,时效性也很低,进而影响了新闻播报事业的发展。造成时效低的原因其一为,获取新闻内容的手段相对落后,不可以获取有效的新闻信息。其二是,党报的内容审查非常严格,审查时间长,影响了报纸新闻的时效性。

(二)新闻报道内容程式化现象严重

针对党报新闻的报道,对党报的报道内容化是不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了有关的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报道的内容程序化是党报报道中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关人员发现,引起党报内容程式化的原因其一是,在新闻报道中,党报播报的内容重复,反反复复地说着一件事,进而影响了党报内容的影响力。其次,党报新闻的严肃性造成影响力下降。

(三)新闻报道关注点偏高

党报是我党重要的新闻媒体,其主要就是对我党纲领、重要政策以新闻报道形式进行报道,从而提升党报新闻的影响力。但是这也会让我们的对新闻报道的内容变高,更多地去重视新闻内容的报道,从而忽视了社会民生问题,影响了新闻报道内容的有效影响力。

二、提高党报时政新闻报道核心影响力实践措施研究

(一)做好党报新闻报道技术的研究

为了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党报内容的时效性,党报有关人员要做好党报播报的内容,做好报道的技术工作,从而提升党报内容的时效性与党报内容的影响力。党报新闻内容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新闻技术收集的研究,让新闻党报可以在短时间获取有效的新闻信息,进而促进新闻的时效性。其二是,新闻的分析技术。为了提高新闻报纸的质量,促进新闻核心力的发展,党建有关人员要做好分析工作,把有价值的新闻通过技术手段传给有关人员,从而提升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二)简化党报新闻内容的审核,提高工作效率

党报的审核非常严格,审核的工作也是非常复杂的,对于报纸新闻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报纸新闻管理过程中,要展开对党报内容的研究与实践,简化党报内容的形式,开展好两项工作:其一是,更新党报思想观念。在党报审核的过程中,一定要更新党报的思想观念,预防因为思想观念过重而出现的内容问题,进而降低党报报道的效果。其二是,建立问题审核制度。

(三)改变传统意识,做好新闻报道创新工作

在党报新闻的报道进程中,提升党报新闻报道内容的质量,是做好新闻工作的重点,也是促进党报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党报报道内容的时候,党报有关人员就要转变原始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做好党报内容的创新工作,加强对党报内容的认识,多关注一些民生问题,从民生问题上提升当党报内容的影响力。

三、结语

在新形势下党报内容的报道中,党报有关人员要结合党报新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促进党报内容的发展。在党报内容报道的进程中,党报有关人员要做好党报新闻报道技术的研究工作和簡化党报新闻内容的审核,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改变传统意识,做好新闻报道创新工作等策略,促进党报的发展,进而提升党报内容的影响力。

作者:陈多

新闻党报社会管理论文 篇2:

党报新闻热线定位

[摘要]党报新闻热线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较高的新闻价值取向和良好的社会效应。遵循这一定位,记者应该通过对群众生活中大、小具体事件的报道,着重弘扬社会主旋律,反映社会现象,揭示社会问题并为读者服务。

[关键词]党报 新闻热线 定位 作用

近年来,许多媒体都争先恐后地开设了新闻热线。热线的出现。扩大了媒体的新闻源,拉近了媒体同读者的距离,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的报纸,也纷纷开办了新闻热线。但一些党报的报道盲目模仿都市类报纸、市民热线等,得不到读者的认可。陷入发展困境。

党报新闻热线究竟如何定位,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新闻,未来如何发展?成为许多党报新闻热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湖北日报新闻热线自2000年开设,由承担湖北日报机动和深度报道职能的社会部负责。部门自筹资金为热线责任记者配备了专业级的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装备了专门的通讯设备和无线漫游网卡,传真、扫描、复印等装备一应俱全,确保任何时候发稿畅通无阻。在硬件改善的同时对于力量也空前加强,责任记者从原来的一人,发展到现在由年轻骨干记者组成的整个机动记者组,特殊、重大事件整个社会部全员参与其中。近年来,《新闻援助》、《热线出击》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认可和信赖。成为全省知名新闻专栏,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成功之路。

一、党报热线新闻的定位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中国传媒报道内容改革的主要方向。热线电话虽小,却是报纸实践“三贴近”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随着其功能的不断扩展,热线电话的受欢迎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份报纸公信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把握好、利用好新闻热线,成为党报提升公信力和自身形象的突破口。

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具有权威性、公信力和特定的受众群体,这是党报新闻热线的优势。党报新闻热线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较高的新闻价值取向和良好的社会效应。遵循这一定位,记者应该通过对群众生活中大、小具体事件的报道,着重弘扬社会主旋律,反映社会现象。揭示社会问题并为读者服务。

湖北日报新闻热线始终将自己定位于为人民服务,为党和政府分忧,关注民生新闻、突发事件和舆论监督,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化解社会矛盾。

8年来,湖北日报新闻热线接听了无数群众来电,采编了千余篇新闻报道,得到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新闻热线也扩大到《热线出击》、《新闻援助》几个专栏以及其他专题报道。报道内容更加丰富,覆盖舆论监督、突发事件、民生新闻等多个领域。

二、党报热线新闻的范围

新闻热线作为联系报纸与读者的桥梁,既扩大了党报的新闻信息源,提高了新闻事件的反应速度。改变了以往党报过分依赖政府部门的信息:又加强了读者和报社的交流。有利于党报掌握第一手社会信息,及时反映百姓的苦与乐。

针对党报和新闻热线的特点。为更好发挥热线功能,湖北日报新闻热线重点做好了舆论监督、突发事件、民生新闻三方面的报道。

1 舆论监督新闻。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的一项基本功能,也是党报热线新闻的重要内容。开展舆论监督,不仅要求记者有较强的政治素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一颗正义之心,更需要无私无畏的精神。

记者要坚持用事实说话,全面、客观、公正地报道,尽量掌握第一手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切准问题要害,要抓主要矛盾,不要抓住枝节问题不放。同时,要遵循客观规律,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分清是非曲直,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舆论监督报道在湖北日报新闻热线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这也是本报坚持“责任造就公信力”理念的结果。 2006年,武汉市一家建筑企业,由于拒绝当地砂霸石霸的无理要求。员工被无辜殴打成重伤住院治疗。案发后,迟迟未有结果。无奈之下,他们求助本报新闻热线,记者杨麟冒险采访了被打工人、目击者、医院、公安机关等,进行追踪报道。在媒体的关注下,这起恶性的伤人事件得到了及时的处理。

伤人事件的背后反映出一些地方恶势力垄断建筑用材,敲诈勒索建筑企业的问题,破坏了社会治安和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对此,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对砂霸石霸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

对于新闻热线中的舆论监督报道,湖北日报坚持做到报道后有回音,督促问题解决,切实起到舆论监督作用。

2003年10月8日,本报《新闻援助》刊发了《不交押金就收地天门双副口村如此村规生民怨》的报道后,立即引起了天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马上有了回音和结果。本报又在10月16日“新闻援助回音”刊登了《双副口村“借支”的农业税全部退了》。

由于新闻报道有回音,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湖北日报新闻热线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威信。人们乐于拨打新闻热线反映问题。热线影响力越来越大,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对于新闻热线中群众所反映的问题,热线记者并不是无选择地采访报道,而是认真筛选,挑选出有代表性和新闻性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在业务会上报告研讨后,确定报道选题和重点,通过报道引起读者共鸣和政府的重视,促成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2006年,一位读者致电新闻热线,告知有数百名江苏成人高考生利用假身份证前往湖北参加高考。为了辨别真假。部里派出多位记者前往高速公路入口,与当地公安部门守候。终于发现了这批江苏成人高考生。随后向教育部门举报。在高考前查处了这起我省最大的团伙舞弊案。

2 突发事件新闻。

搞好突发性事件报道,不仅是遵循新闻规律的要求,而且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吸引读者、提高自身公信力的一个方面。党报作为党的喉舌。以舆论引导为己任。面对突发性事件时,党报热线新闻更应及时、准确地搞好此类报道。

新闻热线是突发事件最快的信息来源。近年来。湖北日报新闻热线通过与集团子报楚天金报、楚天都市报、荆楚网信息共享,互动合作,及时对矿难、沉船、氨气泄露、地震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进行了第一时间报道,并进行权威解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对于突如其来的事件,谁能第一时间介入,谁就把握了先机。这种快速反应能力,包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应急能力和在采访过程中面对新情况的及时应变能力。及时应变能力则取决于记者的新闻敏感性。

2007年6月25日,在荆州市境内的楚天高速公路公司沙市管理所院内,一辆停靠的运钞车被劫匪乘隙开走,车上50余万元现金被劫。热线获悉线索后,部门主任当即决定派记者连夜驱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紧急采访了运钞车司机、目击群众和公安部门。在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公安机关的全

力侦破下,这起特大银行运钞车现金被窃案于48小时内成功告破,案犯何军乃被窃运钞车的司机之一(当日不当班)。

记者并没有局限于案件本身的报道,而是抓住了最有新闻价值的运钞车管理制度上缺陷。报道后引起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该银行行长及相关负责人被撤职或停职。

突发性事件报道,敏感性强,把握不好,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给社会稳定造成危害。因此,本报对于突发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始终坚持客观描写,并充分考虑事件的社会影响,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从维护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角度,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对于灾难性事件,采取“反面文章正面做”的办法,突出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如何采取措施。挽救损失。

2006年11月1日。大悟县黄麦岭磷化工公司发生液氨泄漏。顺着西南风,泄漏的液氨迅速向大悟城区蔓延,2万居民紧急疏散。本报新闻热线记者崔逾瑜接到电话后,立即驱车前去采访。洋细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她并没有仅仅着眼于报道灾难。一篇《从恐慌到安宁》,突出了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如何积极处理,消除了恐惧稳定了人心,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党报对突发事件的理性反思,反映了来自政府的声音,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一次次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中彰显;党报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非常”事件的“非常”报道中不断增强。

然而,呈现在编辑、记者眼前的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与一些突发事件伴生的信息也往往真伪莫辨。特别要注意的是突发性事件的背后。往往存在着深刻的原因及种种问题。受时效的影响,媒体在第一时间报道中,尚不能反映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相关部门调查的深入,一些问题将逐步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记者深人采访,追踪到底,进行连续报道。

3 民生新闻。

党报作为主流媒体。与民生新闻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民生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它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党报作为党的“耳目”、“喉舌”,高度关注和重视民生,下大力气做好民生新闻责无旁贷。

湖北日报新闻热线从创办以来,始终将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坚持做好民生新闻报道。记者对群众向热线反映的“突发事、紧要事、难解事、感人事”及时记录,挑选出有代表性的进行全面、深入、客观的采访核实。没有新闻价值的则想方设法提供帮助,解决困难。

有些问题和事件只需要一篇报道就可以解决,则通过本报新闻援助栏目进行简短的报道或回复。对于一篇报道无法解决问题的,本报精心策划,进行深入调查,多角度地进行深度或广度的报道。

民生问题无小事。湖北日报新闻热线通过资源整合。着力把“小民生”做细,包括邻里纠纷、水管爆裂等生活琐事,为百姓的寻常生活提供实用的信息;把“大民生”做透,关注百姓生活,如通过民生的角度来解读国家宏观政策及走势。让百姓充分地了解政策。本报还运用言论等手段,独立客观地评价公众关注的重大事件和趋势性、潮流性社会现象。

2006年12月18日,读者向本报新闻热线报料,武昌开往深圳的T175次列车上,一乘客在厕所里拾手机时。手臂不慎卡在便坑内,经车上、车下协力营救8小时,方才脱险。为此,该列车比原定时间晚点约4个小时,车上1300名乘客被延误。事情虽小,却折射出人间有真情,社会有大爱。记者崔逾瑜迅速与报料读者联系。对事情进行跟踪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反响。

2008年初,湖北遭遇了50年难遇的冰雪灾害天气,人们的出行、饮水等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湖北日报社会部利用新闻热线精心策划,带着市民向热线反映的雪灾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的难题,深入小区、菜场、车站等地进行广泛深入的报道。及时为群众化解了燃眉之急。社会部还运用言论等手段,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武汉市政府在这场大风雪中的应急处置能力。

民生新闻对记者的责任心、职业道德是一场艰巨的考验。8年来,湖北日报新闻热线记者坚持用脚跑新闻。特别是女记者崔逾瑜,经常孤身一人,深入山村、小巷采访百姓疾苦。用辛勤汗水采写出了一篇篇饱含深情的稿件,为群众解决了无数难题,树立了党报记者的崇高形象。

三、党报新闻热线发展方向

1 党报新闻热线存在的问题。

新闻热线在党报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走出了一条可喜之路。但笔者观察到国内许多党报新闻热线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阻碍了进一步发展。

首先,部分党报新闻热线投入不足,不能适应其快速发展需求。热线新闻中的突发事件,要求记者快速反应,第一时间达到,迅速报道,但大多党报新闻热线没有配备专用交通工具和无线采编设备,也没有专门线索和“报料”奖励专项经费列支。

对于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突发事件,由于党报要闻和政经类重大新闻多,其他新闻版面有限(相对于市民报和都市类报纸),党报在版面处理上不够醒目突出,并对事件进展跟踪报道没有足够的版面保障。

新闻热线中的舆论监督,对记者采访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暗访、调查等技巧,以及法律知识。报社在这方面对记者缺乏培训以及取证的专用暗访设备。近日,某报记者在舆论监督时遭到殴打,既说明了舆论监督的危险性,也从侧面反映了记者在采访时自我保护意识和采访技巧的欠缺。

2 新闻热线的发展方向。

在信息化网络化竞争激烈的今天。党报热线新闻的发展必须朝多样化方向前进。

随着网络的广泛使用,党报新闻热线的形式应该多样,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媒体间形成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湖北日报新闻热线在荆楚网上设有民生寻呼板块,网友可以在线投诉,而记者可以及时发现读者关注的热点并给予回复或进行深入采访报道。

此外,党报要利用各种形式和读者形成互动。扩大党报热线新闻的影响力,把党报热线新闻办成关注民生和社会的透视镜。

优化新闻处理流程。建立对热线报料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快速机动队伍,打破报社部门局限,整合热线新闻资源;破解热线报道同质化问题,提升报道的高度,以主流、厚重取胜。对同城媒体热线新闻题材内容大量雷同的现象,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的主流、高度和权威。党报的热线报道要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切不可放弃这一核心竞争力。

新闻热线闪烁出迷人的魅力,成为传媒联系读者的重要桥梁。它既是广纳群众意见,为报社发展寻求外来驱动力的渠道之一,同时也是一种不限时间、内容,不需印制问卷的读者调查,是了解、研究读者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新闻热线获取读者对报纸的意见、对报道的看法、关注的问题等等,这些来自基层的信息,无疑对改进党报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随者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新闻热线日益深入人心。有困难找媒体,有新闻打热线,成为百姓的共识。党报的新闻热线只有让思想意识贴近民生,贴近百姓,贴近时代。才能真正成为党和政府与读者的“连心桥”。

作者:杨 麟 陶忠辉  董春蕾

新闻党报社会管理论文 篇3:

发挥党报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宣传引导作用的思考

【摘 要】作为舆论主阵地之一的地市党报,发挥在社会管理中的宣传引导作用尤为重要。为此,既要把握党报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宣传引导的特点,也要把握党报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宣传引导的规律。

【关键词】党报 社会管理 宣传引导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进,社会管理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一个重大课题,也成为摆在媒体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作为舆论主阵地之一的地市党报,发挥在社会管理中的宣传引导作用尤为重要。

一、把握党报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宣传引导的特点

通过新闻宣传动员群众,激发社会活力,把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和凝聚起来,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和舆论环境,正是主流媒体的职责与使命所在。党报在创新社会管理引导中要把握“五个突出”。

一是突出群众观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理念,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结合起来,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突出正面引导。党报在社会管理宣传中,必须突出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各种社会矛盾面前,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增强主动性,打好主动仗,掌握话语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三是突出民生情怀。党报新闻工作者心里要时刻装着群众,特别要注重把报道的重点投向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领域,直面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自觉主动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人民群众说话办事、排忧解难。

四是突出大众视角。党报社会管理宣传,要以平民的视角、平民的方式来传达“民生的内容”,变自上而下为自下而上,变单向灌输为有效服务,用群众的眼光来观察,用群众的需求来感受,从群众的角度来反映,强化针对性和贴近性,拉近党报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五是突出百姓话语。党报社会管理宣传,要求语言上讲求通俗易懂、亲切朴实,多用一些口语化的表达。在讲述形式上,多采用故事讲述,娓娓道来,容易为普通民众所接受。多生产一些事理明白晓畅、形式生动活泼、语言朴实明快、价值一目了然的“家常便饭”和“口头新闻”,成为真正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报道。

二、发挥党报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宣传引导的作用

第一、以党报为阵地强化科学理论宣传,以巩固的思想基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凝聚奋发进取的思想共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前提。理论宣传是党报的优势。蚌埠日报重视抓好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宣传工作。蚌埠日报理论版(即《求索》、《党建》版)设置了《时政学习》、《理论探讨》、《思想论坛》、《热点话题》、《大家谈》、《新论摘编》和《党政新论》等栏目。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人民,大力加强形势政策宣传教育,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想意识,凝心聚力,共促发展。

第二、以党报为阵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营造良好氛围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离不开强有力的舆论引导。

一是发挥党报弘扬主旋律作用。蚌埠日报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开设了“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专栏和“百姓看跨越”等专栏,充分宣传和形象地展示了自十六大以来党领导人民群众奋斗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联合市志办开展了“红色蚌埠行”系列采访活动,大力唱响时代主旋律。

二是发挥党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作用。发挥日报“热点聚焦”、“记者观察”和晨刊“市长热线追踪”、“热线调查”栏目作用,大力加强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特别通过《深读周刊》和《索引版》加强征迁拆违、全民创业、养老保险等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的政策阐释。

三是发挥党报社会管理正面宣传作用。设立了“社区深处”专栏,在宣传中央、省、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与目标、宣传市委市政府开展社会管理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重点推出社区管理的典型报道,普及社会管理知识,推广社会管理方法。推出“走近基层人大”栏目,讲述基层人大代表情系人民、为人民谋福利的故事。推出《记者观察——畅想美好乡村系列报道》,从规划引导、发展经济、环境整治、文化营造等角度,报道美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探讨思路办法,为美好乡村建设加油助力。

四是发挥党报舆论监督作用。报社就推动全市的中心工作和解决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出了一批有分量的舆论监督稿件,从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出发,对曝光的问题持续追踪,力求取得实际效果。同时,进一步强化了晨刊热线与市长热线联动机制,坚持记者参与市长热线值班制度。仅上半年就接听热线电话2000余个,绝大多数问题得到解决。如我们重点关注“黑砖窑”、污水流入淮河、城市违建等问题,都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力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五是发挥党报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作用。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前年某化工厂发生生产事故,一些人传言空气有污染,引发附近居民恐慌,夜里不敢回家。蚌埠日报连夜组织记者第一时间深入现场深入采访,同时又采访了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环保专家,环境检测结果表明对周边环境没有影响。《蚌埠新闻网》及时发布信息,第二天一早的《蚌埠日报》对事故经过和环境监测结果进行了详细报道,迅速平息了谣言,附近的居民很快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

第三、以党报为阵地满足文化需求,以建设先进文化引领社会管理创新

文化是提高个人能力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蚌埠日报为繁荣发展文艺创作、摄影等文学艺术,成立了蚌埠日报作家采风团,多次组织文艺采风、笔会等活动,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重点加强文化强市的报道。开设“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打造皖北文化中心”专栏,深入基層、深入群众,围绕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产业等主题,精心采写编发了一系列报道,深度挖掘产业兴起的奥秘,晨刊还组织策划了“告诉你一个文化蚌埠”,开设了“寻找民间艺人”专栏。文化强市报道受到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第四、以党报为阵地深化精神文明创建,以强化道德引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增强社会诚信是题中要义,推进道德建设是内在要求。

蚌埠日报在办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栏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学雷锋活动报道,开设了“学习雷锋好榜样”、“身边的道德力量”等多个专栏,推出了吴群、李玉兰、余瑞清、杨苗苗等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道德模范人物,加强中国好人、未成年人思德建设等宣传;加强了“我们的节日”的组织策划,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和端午,推出系列对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的报道;强化公益广告宣传,使党报的文明创建宣传报道内容更为丰富、力度更强、形式更新。

三、把握党报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宣传引导的规律

发挥党报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宣传引导作用,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努力做好“结合”文章。

一是把握主动性,与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积极探索党报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途径。蚌埠日报通过一系列宣传报道,把政策制定的背景和依据讲透彻,把党和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办法、进展成效讲清楚,把群众的利益安排、实惠好处讲明白,引导广大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解决问题,自觉投身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针对拆迁难的问题,《蚌埠日报》索引版对拆迁的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在《深读周刊》对拆迁进行深度报道,推出了“阳光拆迁为何就不难”等系列报道。

二是把握实效性,与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相结合。蚌埠日报注重把“解疙瘩”与“解民忧”结合起来,既关注广大群众的思想实际,努力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为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加大了地产品的宣传力度,帮助推销怀远的石榴、固镇的花生、四方湖的葡萄、五河的梨等等,受到了农民朋友的好评。在党报的吆喝下,农产品的销路打开了。加大了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继去年“爱心红枣”、“关注白血病女生”等后,今年我们又对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14岁少年李某、背着母亲上大学的高考学子王璐等做了报道,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给予了帮扶,也引起了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关注。

三是把握贴近性,与“走转改”相结合。蚌埠日报在宣传中突出“大众化、生动化”,体现亲和力、感染力。今年高温酷暑期间,我们推出了《“烤”验中坚守岗位,亲,辛苦了!》的专题策划,记者兵分数路深入现场,报道了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瓜农、公交驾驶员、交警、配电抢修工等普通劳动者头顶骄阳、默默奉献的动人风采,许多读者纷纷打来电话给予肯定,市委领导专门作出批示对报社采编人员给予褒奖。

四是把握整体性,与发挥社会合力相结合。蚌埠日报社坚持开门办报、开门办网的理念,成立了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蚌埠日报专家团和蚌埠日报作家采访团,提升了党报主流阵地的影响力。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了蚌埠日报社小记者团,发展到3000多人,成为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的重要平台。

五是把握创新性,与不断提升宣传引导水平相结合。蚌埠日报注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群众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精心打造主流新媒体,充分发挥蚌埠新闻网、蚌埠手机报、微博、多媒体智能终端等全媒体优势,强化主流网络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围绕社会管理,引导热点话题,传播主流声音,放大正能量,在打通“两个舆論场”中唱响了党报“好声音”。

(作者:蚌埠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责编:姚少宝

作者:袁成文

上一篇:胎盘早剥妇科研究论文下一篇:人力资源公共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