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公共关系论文

2022-04-17

作者简介:郭惠民教授,现任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对公共关系核心概念(如定义)中关键词的分析有时颇能说明一些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人力资源公共关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力资源公共关系论文 篇1:

在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管理公司化的几点新探

摘要:现阶段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对学校的资金的依赖程度很高,不具备自我生存的能力,笔者从管理公司化的角度,对勤工助学工作中的产权、组织形式、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和公共关系等方面作一些新的探索。

关键词:勤工助学 管理 新探

现阶段高校勤工助学主要是:学生在勤工助学部门(多数高校以勤工助学中心的形式)组织、领导下,参加校内的各项劳动性活动,以及社会各界提供的产品推销、公共策划与宣传等等项目,从而依法获得以诚实劳动换来的收入。但是实际工作中,高校中的勤工助学工作大多数都举步维艰。就其原因,笔者认为原因在于管理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由于勤工助学工作在运营过程中有利润的出现并积极地追求着利润,因此,勤工助学中心就有可能在运营过程中按照公司的模式进行,将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公司化。本文拟就相关几个问题作些浅显的探索。

一、关于高校勤工助学的组织形式

公司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组织制度,即:所有者、经营者之间,通过公司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形成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以法律和公司章程加以确立和实现。勤工助学部门作为学校内的一个行政部门不可能完全照搬公司的组织形式,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公司的组织形式,在现有的部门基础上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勤工助学组织形式。具体地讲,可以以分管校领导及学生处的分管领导作为学校股东代表组成勤工助学的决策机构,决定勤工助学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方向,类似公司的股东会;以勤工助学负责人及勤工助学的各部门领导组成执行机构,完成勤工助学的各项任务,并保证勤工助学基金的保值和增值;以学校国资委为勤工助学的监督机构。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应逐渐将勤工助学部门从一个单纯的行政部门转变成为一个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实体,使之既能完成学校的勤工助学的行政任务,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立生存发展。同时,也为校外资金进入勤工助学工作提供了基础,即校外资金投入以后,即可成为股东之一,并行使股东的权益。

用重庆工商大学江北校区勤工助学组织体系为例图示如下:

二、关于高校勤工助学部门的产权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主体通过市场结成一定的经济关系,并遵循等价交换的市场规则。这就要求所有进入市场的经济主体都必须明确所有权主体和界区。由于无论是校内的勤工助学活动还是校外的勤工助学活动,都是发生在市场经济下的市场交易,作为组织勤工助学活动的主体——勤工助学部门就应该有明确的所有权主体和界区。现阶段勤工助学部门的所有权主体及界区是很容易明确的。它的所有资金的来源都是学校下拨经费或由下拨经费作为本金建立的经营实体产生的利润,因此勤工助学中心(包括经营实体和非经营部门)的产权的所有权理所当然是学校,学校就相当于股东(此时只有一个股东),学校的国资委将代表学校进行产权的所有权的管理;同时,勤工助学中心的上级部门――高校学生处将代表学校进行产权主体的管理,勤工助学中心的所有部门在学生处的领导下由学生自主管理和运营的,所以,参与勤工助学过程的指导老师和学生将是勤工助学的经营主体。从这里可以看出,勤工助学中心开始之初就已经具备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这一公司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就应该建立勤工助学中心的法人制度,从而使勤工助学中心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参与市场交易,并为自己的交易行为承担自己的责任。当有其他社会资金进入到勤工助学工作后,可成为勤工助学的股东,并参与勤工助学的管理。

三、关于高校勤工助学的管理制度

公司的管理制度是以公司的目的、目标、战略为基础和依据,综合考虑战略结构、职能之间、职能领域相互之间以及职能内部各管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各方面、各层次的制度进行一体化设计,拟定一整套相互协调、整体优化的制度。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公司化下的管理制度应该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下,按照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结合高校勤工助学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现代公司在管理人才、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内容,并与各项管理功能(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有机结合,形成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公司化的管理制度。具体来讲包括这几方面:推动高校勤工助学不断自我发展和创新的运营战略、观念和思想的制度;高校勤工助学中心的人才管理制度;保证勤工助学高效率运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以高校勤工助学的精神、形象和规范为内容的高校勤工助学的文化制度等等。

四、关于高校勤工助学的人力资源

1、高校大学生是高校勤工助学中心最重要的人力资源,要尽力将这部分人力资源合理转化为人力资本。

现阶段关于人力资源有三种观点:具有一定能力的人(总和);包含于人体内的特定能力(智力和体力);具有服务潜能的抽象的人。这些观点不仅体现了人力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即人),而且体现了其量的规定性(即人口),同时,它也强调了作为人力资源的人应具备的基本前提――有劳动能力或服务潜能。显然,高校大学生属于人力资源的范畴。同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资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是指个人基本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种获得收益并不断增殖的能力。由此勤工助学中心应该立足于服务高校的全体学生,尽力挖掘高校大学生资源,体现高校大学生人才核心价值。为学生们提供尽可能多的经济活动,在经济活动中让学生们的人力资源合理转化为人力资本,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值,从而创造的财富和利润,并让它最大化。

2、加强对学生的上岗培训

学生在各勤工助学岗位上工作时,需要必要的技能和技巧,这就必须要经过培训。培训的方式主要有:集中学习,请专家学者和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培训;实地学习,组织员工到其他商场、小卖部考察、实习,学习别人是如何处理货物、现金,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内部交流,在学校内进行全方位的互动、交流以提高现有人员的素质

五、构建勤工助学中心自己的公共关系体系

现代营销学创始人之一,全球顶尖营销顾问公司——特勒营销集团总裁米尔顿•科特勒认为,所谓公共关系首先是一种思想和意识,是经过周密的行为主体关于塑造自身形象的一种“研究思考”,即公共关系意识;其次是“制定出计划而且埋头苦干,以成绩获得他人的称赞”即公共活动;再是“对自己的优良评价”,即公关状态,指行为主体在社会公众在心目中印象的总和;最后是“传递开去”即公关传播,把自己的信息传递给社会公众,使其产生认知与认同。可见,公共关系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是要依靠扎扎实实的工作和自身长期的良好形象来塑造。由此,在能充分调动校园内全体师生投入到勤工助学的活动之中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所有的人提供奉献爱心和爱心交流的平台。从而获得他人的称赞,塑造优良的形象,并传播开去。最后形成勤工助学自己的品牌和品牌形象。并为构建和谐校园进行有益的探索。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学生处

参考文献:

[1]张德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89-93.

[2]漆小萍,唐燕等.高校学生工作事务管理[M].中山大学出版社.76-79.

[3]邓荣霖.现代企业制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9-35.

[4]李永焱、向显湖. 《试探人力资源资本化》.《财会月刊》[N],2004,A/9

(编辑 雨露)

作者:赵甫刚

人力资源公共关系论文 篇2:

谈和谐平衡的公共关系职能

作者简介:

郭惠民教授,现任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对公共关系核心概念(如定义)中关键词的分析有时颇能说明一些问题。德国的公关定义中的关键词为:公共,公众(working in public, with the public, for the public)。国内公关学者和业界现使用的公关定义关键词为:信息传播,关系协调,形象管理(1999)。当年中国引进公共关系学科时,对其曾有一很典型的中国化表述,其中的关键词则为:内求团结,外求发展(1986)。

时代发展了,人们对公共关系的认知也提高了。现在中国公关界对公共关系概念和职能的界定已基本与国际接轨。但比照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初的认识,我们是否还能感悟些什么?我想至少有一点,那就是公共关系不仅针对外部公众,也还针对内部公众。这也就是所谓的外部公共关系和内部公共关系。

这些年来,中国公关的发展,比较快的还是在企业外部公共关系职能方面。由于种种的原因,内部公共关系职能方面还呈弱势。中国国际公关协会自1993年开始组织的中国最佳公关案例大赛,迄今已办了六届,但其中内部公共关系的获金奖的案例仅两、三个,相比较总量近80个获金奖案例,实在少得可怜。

前些日子,看到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www.Chinahrd.net)发布的“2004年中国企业信任状况调查报告”。此报告由于调查取样不具代表性,很多结论难言精确,有些还颇受专家质疑。但它确实反映出企业内部的信任问题正在日益增多,严重者甚至存在信任危机。

信任问题和危机首先令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增多负面性,使其紧张,产生矛盾、冲突,组织的和谐文化氛围遭到破坏,更多的内、外部危机或问题得以诱发,进而影响有效的工作和管理,导致组织决策难以落实,目标无法实现。信任危机可被视为企业内部最严重的危机,是引发其他内、外部危机之源,所以其累计影响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要比其他危机更为严重。

解决企业内部信任问题,化解信任危机,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但其中恐怕有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内部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即做好内部公共关系。信息和信任是关联的,充分、透明的信息,有助于增加理解、共识,促进信任的建立,而双向平衡的传播则是理想的模式。这就又涉及到一个组织文化的问题,简单取两极而言,组织文化可分为参与型和权力型(集权型),两者比较,参与型的组织文化更有利于内部的沟通交流,也更倾向于采用双向平衡的传播模式。由于事实上来说,现代社会里少有绝对集权型文化的组织,则权力型的组织文化,往往较多地倾向于采用双向非平衡的传播模式,即偏自上而下、多灌输,少自下而上、缺反馈,信息透明度不高,结果沟通交流不充分,相互理解更不够,信任问题就容易出现。

一般来说,内、外部环境不佳且信息沟通交流不充分的企业,企业内部信任危机的指数会更高。如新建企业由于万事开头难,经验不足,面临压力又大,当内部在一些问题上沟通不够,达成共识不多,就易产生信任危机;大型企业、跨国企业、并购重组后的企业,因种种原因,沟通交流困难,也易在内部形成信任障碍;还有权力型组织文化的企业较之参与型组织文化的企业也更容易出现信任问题。

美国著名公关学者詹姆斯·格鲁尼格在他领衔主持的“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研究课题十大结论中,专门有一条是关于内部公共关系的,即卓越公共关系在“内部传播交流上是平衡的”。在汇集这个课题研究成果的三大本著作的最后一本书《卓越公共关系与有效的组织》(2002)中,课题组建议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有公共关系如何在组织应对变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变革包括新技术、全球化、权力下放、并购重组等,其中相当一部分涉及内部公共关系。第四届(1998-1999)中国最佳公关案例大赛上,由阿斯特利康(中国)有限公司报送的企业并购内部公关案例获银奖。以此对应国外的研究,是否对我们也有所启示。

公共关系讲究和谐,和谐的内涵中有平衡。关注内部公共关系职能的发挥,也就是强调公共关系的职能应该是和谐平衡的。

作者:郭惠民

人力资源公共关系论文 篇3:

二十世纪末英国公共关系的发展状况

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仅英国公共关系咨询部门的收益,就实现了年25%到30%的高增长,这些收益几乎都是从公共关系服务收费中获得的。虽然遭遇过英国的经济衰退,英国公共关系的发展速度一度放慢,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则又一次得到了扩张

公共关系的影响力:从政治领域拓展到多个社会领域

公共关系在英国政治领域的影响已经长期存在。据统计,1979年英国中央新闻署的年度预算是2700万英镑,广告费用是4400万英镑;而到了1988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上涨到了1.5亿英镑和8500万英镑。在1979年的竞选活动中,英国工党花费了157万英镑,英国保守党花费了233万英镑;而到了1992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上涨到710万英镑和1010万英镑。为了1997年的竞选,在不到12个月的时间里,工党投入了1300万英镑,保守党则投入了1900万英镑。与此同时,不断增长的经费也流入了政治传播领域相关人士的手里。由于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公共关系专业人士与政界的联系更为紧密,政界与媒体的联系也变得更为紧密。

公共关系不仅向外扩张,也重视内部的发展。如英国记者工会建立过自己的部门,创办了大量第二产业,其中包括出版专业参考书、公共关系专业指南,以及开设一系列教育课程等。在许多公共关系指南类材料中,都提到了公共关系是一种可以为各类组织服务的专业性活动。这一认识,不仅获得了政治组织的认同,也获得了市政委员会、学校、医院、大学、工会、专业协会、压力集团等多个组织的认同,它们意识到,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目标而投资公共关系部门是十分必要的。

这些投资是有例可查的。对有的环境方面压力集团的研究发现,媒体手段是这些集团向大众宣传自我所关注事情的有效途径。1991年和1993年的两个调查也显示,许多环境压力集团群体中的人便构思了复杂的媒体策略并雇佣了许多前媒体或公共关系人员。在刑事司法领域、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压力集团、北爱尔兰自治区准军事组织里的压力集团和行业协会中,公共关系部门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一些还表现得很出色,在90年代,国家儿童之家在1992年,圣约翰救护在1994年,女子皇家志愿服务团在1995年,英国皇家退伍军人协会在1997年,都曾获得过英国公共关系学会“卓越之剑”的称号。

与政治相似,远离权力中心的志愿服务领域也同样离不开公共关系。调查显示,31%的志愿服务组织中有新闻处或宣传处的官员,43%使用外部的公共关系机构,56%监控着媒体。与这些组织每年超过25万英镑的预算相同步,以上这些数字也分别涨到57%、81%和78%。工会组织同样也欢迎公共关系,1998年英国2/3的工会中,至少有一个是兼职的新闻处官员,而且25%的工会经常利用公关顾问组织,57.4%的工会利用其他机构来监控媒体或使之提供其他服务。

公共关系兴盛的负面影响:英国媒体被不断侵蚀

公共关系的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英国媒体发生了一些不乐观的变化。英国媒体的账目显示,新闻本身依然很受欢迎,读者数量也在增加,娱乐版块继续吸引着读者以及广告资金。但是,受到新技术、政府放宽行业管制以及自由市场的影响,媒体间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这样的结果就是,新闻制作的财政成本考量取代了以往媒体所推崇的为公共服务的理念,成为了媒体首要考虑的因素。制作成本高昂的新闻节目,以及严肃的大幅纸张印刷的报纸逐渐削减。在对记者的投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记者们却被要求不停地增加新闻产量,导致有深度的调查性报道减少,媒体的编辑标准下降,更多依赖外在的信息提供者。

现实情况更让人感到不乐观。从1984到1997年,英国全国日报市场失去了200多万份的销售量,占到了销售总量的13%。这些报纸中,只有《泰晤士报》、《金融时报》和《每日邮报》的读者有所增加。为了遏制这一消极趋势,不少日报采取了大量费用高昂的尝试,包括采用新销售策略、使用新的版面设计、降低订阅费用等。有一段时间,有的报纸经销商还尝试通过增加报纸版块的方法来扩大读者数量。这个方法使得报纸页数增多,从1984到1994年,《太阳报》从32页增加到52页,《每日镜报》从32页增加到48页,《星报》从28页增加到36页,《每日快报》从32页增加到64页,《卫报》从28页增加到72页,《泰晤士报》从32页增加到72页,《金融时报》从48页增加到78页。增加版面又进一步导致了一系列的价格战,这严重降低了报纸的利润,《今日》、《周日快报》和《周日独立报》三家报纸纷纷倒闭或被合并,剩余的报纸更是为生存而战。

还有一个被普遍采用,但实际上更削弱媒体影响力的方法,就是降低新闻制作的劳动力成本。具体就是实行无工会化,多多使用自由作者,聘用短期合同工,把员工培训得更为多技能,利用兄弟报社的记者资源,当然也包括裁员,许多报纸都进行了裁员。曾经连续4年,《独立报》、《每日快报》和《每日星报》裁减了1/3到1/2的编辑人员,《卫报》和《每日镜报》也实施了小规模但定期的裁员,甚至效益较好的《泰晤士报》也在考虑削减编辑人员。结果是每个记者比60年代多创作了2到3倍的新闻稿件,但是却没有增加等值的报酬。

随着英国的记者和编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媒体调查性新闻水平也在逐渐降低,来自媒体之外的信息所带来的诱惑就变得比以往更加诱人。拥有或者雇佣专业公共关系组织及人员的政府、大企业和各类组织,因能供十分快捷,且成本几乎为零的信息资源,逐渐受到了媒体的青睐。记者、编辑开始变得不那么独立,媒体的独立性受到公共关系专家的冲击,很多媒体选择主动配合这些权力和财富的掮客,而不是继续固守着传统的信息传递者角色。

公共关系行业的危机:成为政府和企业控制媒体及社会的强大手段

有一个比较激进的说法,20世纪英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史几乎完全与政府和企业相联系。(多数)关注政治公共关系兴起的激进主义观察者,将公共关系视为国家和企业觊觎并控制媒体的唯一手段。同时期的英国公共关系发展史也印证了这一说法。

从1979年起,英国保守党政府决定打破战后传统,对经济进行更多的干预,不惜以破坏国家在工会、制造业、福利国家等方面的传统为代价,进而实现英国国际资本的积累,同时也发展好金融资本及跨国企业。这一设想的实现,需要对英国民众进行引导,为此与英国国家、政党和企业相关的公共关系部门出现了迅速扩张的现象。公共关系的扩张不仅巩固了保守党政府在竞选中的支持地位,也使得企业的公共关系咨询产业资金得到了扩张。在竞选期间,保守党从公共关系建议和企业高层援助中获利,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则从有利可图的政府合约及与企业界的积极关系中获利颇丰。公共关系产业、企业部门以及英国政治体制之间联系密切。

实际的调查分析对此也有清晰印证。英国公共关系学会在1994年的一份调查显示,专业公共关系被政府和大企业所控制。在全体公共关系人力资源中,只有9%的公共关系人员为慈善部门、商业协会、艺术文化等非盈利机构工作,相比之下,有17%的人员在政府内部宣传或公共关系部门工作,有27%的人员在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出版宣传等企业的内部公共关系部门工作,有47%的人员则服务于外部的咨询部门。而且这47%的人员所就职的外部咨询部门,超过90%的客户又都是企业。

不仅企业的公共关系力量大幅增加,仅在1979到1995年间,英国政府信息相关官员就出现了大幅增加。白金汉宫从3人增加到12人,英国工业联合会从8人增加到18人,英国税务局从5人增加到18人,伦敦警方从6人增加到61人,英国广播公司从5人增加到35人。增幅都非常大。而英国中央新闻署所拥有的信息官员也从1979年的36人上升到1996年的160人,预算也大幅度增加。到1994年,英国90%的大城市的地方权威机构已经建立了内部公共关系部门,雇佣了约2000名全职人员,每年花掉2.5亿英镑。由于财力强大,政府也更容易雇佣或聘用公共关系人员来控制危机,1984到1985年间,在与国家矿工协会发生冲突期间,英国煤炭局在广告方面花费了450万英镑,还将新闻工作人员从6人增加到了25人。

这样的人员构成,反映了企业和国家在公共关系利用方面的垄断。企业和国家由于拥有巨大的制度和经济资源优势,可以从体制、法律以及经济资源方面,来禁止或许可信息的流动,并能够时常以政治、法律、经济手段对记者及媒体施加压力,包括影响他们的新闻取向或游刃有余地使之奉承自己。如前所述,关键的一点,企业和国家所能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犹如为记者和媒体提供免费的信息补贴一般,吸引着他们。导致记者和媒体几乎完全依靠着企业和国家,无形中形成了被控制的状况。更不用说对媒体而言,企业和国家本来就是媒体广告的购买金主,到了80年代,英国政府甚至成了最大的广告购买者。

公共关系的新发展:小规模公共关系组织发展的困境与重要作用

不论性质异同,公共关系组织都有大小之别。公共关系是金融和人力资源的总和,资源不同,强弱则不同。公共关系资源越多意味着媒体联系越多,获得信息补贴的途径越多,交流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媒体联系的持续性也更好。小规模的公共关系组织难以维持,不仅仅是因为在以上方面较弱,还因为在1994年,平均每名员工就需要付出4.2万英镑的成本,才能维持住一个公共关系组织。这个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小型公共关系组织的发展与生存。1989年,北爱尔兰的费恩·辛恩(Sinn Fein)只有7000英镑预算和5名新闻工作志愿者,就声称要与一家拥有145名员工和2000万英镑预算的官方机构进行竞争,其志可嘉,只是令人感到徒劳。

但仍然有乐观的看法,其中之一就是,随着专业化公共关系的兴起,企业与政府之外的非官方信息源获得信息准入的可能性在增大,而且与其他形式相比,公共关系行业对资金的依赖度小,策略制定也不需要很多制度合法性,这增加了资源匮乏的组织利用公共关系进入媒体的可能性,也有利于小型公共关系组织的发展。

现实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非官方组织和资源匮乏的组织,存在着对媒体话语起到了重要干预作用的例子。如有关无铅汽油的讨论,有关哈特区议会保护土地、抵制政府建造规划的争论,以及救护车司机与卫生署之间的问题,通讯工人工会反对邮电部私有化的斗争,全都是资源匮乏的组织利用公共关系技巧颠覆保守党政策的例子。1997年,一份对250个企业进行的调查,也显示了非官方、小型的公共关系组织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王硕 刘燕

上一篇:新闻党报社会管理论文下一篇:岗位创业电子商务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