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特性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综合性高校要和谐发展人文与科学文化素质两方面的素质教育,而不能偏颇。本文分析了当前综合性高校文化素质课程开设的现状,并结合郑州大学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科学文化素质课程的一般特点要求,给出了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文化特性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文化特性研究论文 篇1:

建设科学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2月8日,“科学文化译丛”新书发布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科学文化译丛”第一辑共11种图书,包括《现代科学的起源》《实验是如何终结的?》《好奇心:科学何以执念万物》《科学、文化与现代国家的形成》《实验室法则》《科学、文化与社会:21世纪如何理解科学》《科学文化与西方工业化》《工业启蒙》《珍宝宫:伊丽莎白时代的伦敦和科学革命》《启蒙运动:为什么依然有意义》《科学文化的兴起:科学与现代性的塑造(1210~1685》(上、下)。

中國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春法担任该译丛的主编,并撰写总序《建设科学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本文节选自总序,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1.科学文化与世界科技强国

科学文化本质上是一套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蕴含着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伦理、科学规范、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遵循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方式。

世界科技发展的历程表明,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一个民族要屹立在世界科学之林,离不开科学文化的发展。英国成为近代科学强国,皇家学会成为现代科学组织的典范,培根等思想家的实验哲学及其关于知识价值的新理念居功至伟;法国科学强国地位的确立,与笛卡尔理性主义文化密切相关;德国在19世纪后来居上成为新的科学中心,洪堡等思想家倡导的科学文化精神及其在大学体制改革中的具体实践是重要基础;美国在20世纪中叶崛起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主要依赖于科学文化的引领和对科学发展规律的不断探索。

中国现代科技事业发展的过程,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科学文化兴起并发展繁荣的过程,没有科学文化的充分发展和广泛弘扬就没有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中国传统文化有值得我们自豪的丰富内涵,也有制约民族进步的消极因素。李约瑟曾经说过:“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满足于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曾经引发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广泛探讨。钱学森也曾发出过类似的疑问,那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老作为当代中国杰出科学家代表的锥心之问。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进一步激起了国内关于中国科研体制、科学文化的大讨论。无论是李约瑟难题、钱学森之问还是屠呦呦引起的讨论,都无一例外地指向了科学文化,或许这不是唯一的答案,但一定是最重要的答案。

2.建设中国特色的科学文化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背景和灿烂文明的国家,如何让科学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如何让科学塑造个人的文化品格,进而锻造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不仅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话题,同时也是面向未来、加快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

面对我国科技创新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巨大需求,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提高建设科学文化的自觉意识,厚植科学文化的土壤,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使科学文化建设成为创新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之一。

建设中国特色的科学文化,首先要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形成有认同感的文化共识、有凝聚力的共同价值观、有归属感的科学传统和有感召力的科研环境,培育既能担当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又能最大限度激发科技工作者创造活力和不断造就杰出科技人才的科学传统,调动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同时还要让科学的价值理念注入传统文化的机体,让科学文化成为文化传承的核心要素,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民族理性,参与塑造民族的文化品格,催生理性平和、富有活力和创新意识的社会文化形态,引导社会文化走上科学与民主之路,推动形成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提供良好保障的社会文化氛围,为我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和肥沃的社会土壤。

3.研究科学文化的

参考文献

在过去十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非常关注科学文化和创新文化问题,其间除发表过一篇不成样子的关于创新文化的文章外,一直结合科协工作实际在学习、在思考,越学越觉得研究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越思考越觉得这个问题博大精深,有些问题甚至到了令人痴迷不觉的地步。比如:

其一,如何理解科学文化与科学传统及科学观之间的关系?无论处在何种发展阶段,社会公众对于类似科学技术一类的知识系统都有自己的看法,由此产生的科学文化应该是本土固有的,是这个民族与生俱来的,而不可能是输入的;如果我们把科学严格限定在科学革命以来兴起的近现代科学,那么,以科学共同体内部文化为核心的科学文化就不可避免地会随着科学技术的扩散而向社会延伸、向国际转移,这种意义上的科学文化则必然是外源的,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相应的科学传统及其国别特色。恰如有学者所说,文化的核心是传统,科学文化的核心是科学传统。在这种情况下,一国的科学文化究竟是如何建构的?其共性特征和国别特性又是如何体现的?

其二,中国科学文化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古代确实有技术文化没有科学文化,缺乏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探究和理论说明,有经验积累没有理论假说。鸦片战争后,西方科学大规模输入,对科学功能性应用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科学精神有意无意的抑制,不尊重专家、不尊重专业,科学活动缺乏积累机制和传承机制,流量很大而存量很小,每一代人几乎都是从原点做起,找不到甚至也不知道巨人的肩膀在哪里。这到底是中国科学文化的特点还是缺失?

其三,是否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文化?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科学文化?有人提出科学文化启蒙一说,科学可以起到启蒙的作用,但科学文化如何启蒙?几乎所有科学文化学者都认为中国最应该补上科学精神这一课,让科学精神归位,可是抓手在哪里?科学家既是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直接载体,也是科学方法和科学活动的直接践行者,从科技人物研究和宣传入手来培育中国特色的科学文化是不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于2014年8月启动了“科学文化译丛”项目,经过两年多的艰辛工作,第一批成果即将面世。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这一项目的实施,把更多更好的成果呈现给大家。热情期待有更多的研究人员以宽容和多元的理念去审视和考量科学文化问题,理性观察和评判科学文化建设进程,努力撰写出中国人自己的科学文化研究专著。我相信,“科学文化译丛”作为我们研究科学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必将成为传播科学文化的有效载体、建设科学文化的助推器,它不奢求面面俱到,但希望能够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它可能给不出答案,但希望有助于思路的拓展;它未必绝对正确或准确,但希望能给我们留下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

科学文化特性研究论文 篇2:

综合性高校科学文化素质选修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综合性高校要和谐发展人文与科学文化素质两方面的素质教育,而不能偏颇。本文分析了当前综合性高校文化素质课程开设的现状,并结合郑州大学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科学文化素质课程的一般特点要求,给出了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课程建设;高等教育

一、引言

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举措。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未来实践者。因此,青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强国富民事业的进程。大学高等教育在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直接作用。竞争日益增强的今天呼唤具有素质全面的高层次人才,因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国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决策,符合我国当前社会现状和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开设文化素质选修课程是提高青年大学生综合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这里所说的文化素质既包括人文文化素质,也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因此,高校文化素质课程的开设要兼顾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两方面的均衡。由于历史的原因,一段时期内全国的理工类院校占了大多数,因此,我们在强调文化素质教育时,往往侧重于人文文化素质,对于科学文化素质则关注不够。但是,21世纪以来大规模合校以后,大多数高等院校是集文、理、工、医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各类专业的大学生均有相当数量,因此,学校必须为他们提供具有多样、互补的文化素质选修课程。具体来说,经、管、文、史等专业的大学生往往更需要科学文化素质课程来补充相关理工科专业知识;相应的,理、工、医等专业大学生,则更渴求人文文化素质课程的滋润。

新郑州大学是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于2000年7月10日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等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大学的规模与专业门类的综合性在全国综合性高校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鉴于此,本文以郑州大学为例,分析综合性高校文化素质课开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基本对策,并以笔者已讲授了三届的选修课《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应用》为例,浅述科学文化素质选修课的共性特点要求与课件的具体做法,给同仁以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高校科学文化素质选修课开设的现状分析

(一)科学文化素质课程数量比例严重偏低

中国高校在21世纪初实施合校以来,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规模在2.5万以上重点大学就有30所左右。以笔者所在的郑州大学为例,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校本科生人数在4.2万左右,分布在理学、工学、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等11大学科门类的94个本科专业。郑州大学2011年上学期面向全校本科生拟开设的文化素质课程共有126门,其中自然科学文化素质课程只有14门次,占文化素质选修课总数的11%。考虑到在校学生人数后,人均科学文化素质课程门数只有万分之三左右,大学生人均享有的科学文化素质课程的数量严重偏低,必然导致大班上课,极大限制了不同专业大学生选修课程的自由性和针对性。

(二)科学文化素质课程的门类少、学科专业涵盖面较窄

在郑州大学2011年上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课程中,可以归类为科学文化素质课程的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造技法》《生命的起源与进化》《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中国古陶瓷概论》《中医养生学》《珍禽异兽与动物保护》《自然资源、材料与环境》《仿生科学与技术》与《AutoCAD 开发技术》等十个课头(由于笔者计划2011年出国访问,因此,《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应用》课暂停)。这些课程可大致归为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领域,而对人们理解自然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的天文学、地理学、空间科学、海洋学等方面却没有课程涉及。已涉及的这些科学文化素质课程的代表性也不强,很难反映出目前国际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与热点问题。

(三)科学文化素质课的科学性、实用性与趣味性失衡

目前,中国高校的文化素质课多数以校任选课的形式开设的,学生只能根据自己的兴趣,仅仅从开设课程的名称上判断,乃至最后决定是否选修该门课程。因此,科学文化素质课程在课程名称与教学内容的设置要在反映课程科学性的同时,同时要强调课程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三、科学文化素质选修课的基本要求与共性特点

科学文化素质课程的听课对象具有专业背景的不确定性,同时,该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扩充大学生的知识面,注重知识点的“广度”而非“深度”。因此,科学文化素质课应具备科普性、前沿性、实用性与趣味性的特点要求。

(一)科普性的特点要求

高校文化素质课程主要针对非本专业大学生开设的,其目的是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因此,科学文化素质课程应具备科普性的基本要求与特点。对于深层次的科学原理不必深究,但是由该科学原理引申的应用技术以及发生的典型事例应重点介绍。

(二)前沿性的特点要求

由于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异常发达,当今世界处于信息爆炸时代。海量的新科学知识被科学家不断地“生产”出来,并通过现代通讯技术传递到我们身边。由于知识与信息的海量丰富,作为高校科学文化素质课必须把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与发展动态纳入课程内容。只有注重科学文化素质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才能在有限课时的课堂教学中,将科学知识的精华与前沿发展动态传授给大学生,让他们及时了解本学科专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理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从而使当代大学生站在国际科学阵线的前沿来思考未来,将自己的未来发展同世界科学浪潮融为一体。

(三)实用性的特点要求

理工等科学文化素质课程往往偏向于理论与工程技术方面,并且要求选修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相关理工基础,多数学生一般不容易接受,从而导致多数大学生望而却步而没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科学文化素质课程应将实用性作为一个基本要求与特点,让大学生从中感受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益处,即通过本选修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能够获得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疑惑的基本理论,从而提高大学生学习该选修课程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趣味性的特点要求

作为高校文化素质课程,趣味性是文化素质课程能否激起大学生学习热情的基本要求与特点。对科学文化素质课程来说,课程内容的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原理一般是比较严肃而枯燥的科学事实,或是平淡而严谨的规律描述。那么,科学文化素质课的趣味性从哪里来?我们不能扭曲科学原理来获得趣味性,但是,我们可以从课件内容的描述形式上下工夫,尽量引入一些易于理解卡通图片,以生动的方式进行解说。其次,可以将科学原理与规律发现过程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引入课堂,使学生们在加深对科学原理理解的同时,增加课程讲授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科学文化素质选修课的课件制作的几点建议与体会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均具备了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条件,这为大信息容量文化素质课的开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质量是决定授课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在增大课程信息量的同时,将图片、影像、声音等资料带入课堂,可以极大限度丰富构成课件的元素。对于理工类科学文化素质课程来说,作到满足科普性、实用性、前沿性等要求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做到具备足够的“趣味性”则不易。然而,要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在课件的内容与形式上下工夫。笔者自2007年回国进入郑州大学工作以来,开设了一门全校性的科学文化素质课程——《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应用》,连续上了三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结合讲授该课程的实践经验与体会,对科学文化素质课程的课件制作浅谈几点具体建议,仅供参考。

(一)从身边可感受到的实际例子入手,逐步深入到科学原理层面,作到深入浅出

由于选修科学文化素质课的学生往往不具备该课程应有的先期理论基础,如果平铺直入阐述比较深奥的科学原理或规律,势必导致大多数学生听不懂所讲内容,更谈不上感兴趣了;可想而知,这样的文化素质选修课的教学效果一定是不好的。因此,必须从同学们的生活中可联想到的事例开始,从现象描述逐步过渡到本质原理的解释,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让同学们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真切感觉到所讲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在《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应用》课程里,讲到纳米结构材料特性与用途时,笔者从曾经被媒体热炒的“纳米奶瓶”“纳米冰箱”等事件说起,说明概念炒作的不合理性,以及“纳米奶瓶”“纳米冰箱”概念本来蕴含的纳米科学知识与纳米材料的应用原理,使学生们正确理解纳米材料概念,了解到了纳米结构材料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紧跟本学科国际前沿,将本学科领域最近发生的重要事件纳入课件,并将这些事件产生的巨大影响加以阐述,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与社会效应,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理工科等科学文化素质课程,知识的体系往往比较庞大,要求的理论基础知识也较多,因此,不可能层层铺垫、系统讲授。既然不可能系统讲授,那么,最理想的做法当然是选择最前沿、最有价值的知识点来讲授。例如,笔者在《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应用》课件中,将纳米晶的“庞磁阻效应”及其在信息存储器件中的应用作为重点介绍,让学生深刻领悟到纳米结构材料的巨大威力与实用价值。

(三)在课件的描述方式上,多采用卡通图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尽量减少大段文字描述,增强课件信息表达的形象化

学生面对大段文字往往会产生视觉疲劳现象,而对于色彩绚丽、构型均衡的卡通示意图则会产生强烈的兴奋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讲述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时,主要是通过形象的示意图方法进行表达,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能够比较清晰、简易表达清楚。此外,卡通图示表达的突出优点还在于逻辑性强、层次清楚,特别适合于科学文化素质课程。

(四)根据听课学生所学专业的分布情况,课件中所列举的实例应充分体现出与这些选课学生所学专业的关联性,为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相融提供契机,从而提高大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和素质

作为校级任选的科学文化课程开设的对象是全校文、理、工、管、医等各个专业方向的不同年级的本科生。不同的专业与年级差别使得要全面照顾各专业学生的需要难以实现。尽管如此,在课件中列举的例子还是应该根据所选课学生的专业分布情况,尽量全盘考虑,争取在各个专业门类下找到一个以上的应用实例,以帮助学生将其专业与所选修课程内容关联起来,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以笔者所开设的《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应用》为例,对于理、工、医等专业的学生,要找到与“纳米结构材料”相关的例子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对于法学等纯文科专业学生来说就有点难了,但还是能找到相关实例的。比如,“纳米结构材料”的使用安全性问题、纳米时代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影响等,都可认为是与文科相关的学术课题。通过这些相关课题的阐述,力争使各专业学生都能有所体悟,从而使科学文化素质课程的开设目的实至名归。

五、结束语

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教育应顺应发展潮流,履行起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全面协调好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比例关系,在不放松人文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加紧重视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与课程建设,以适应高校发展的日益综合化、大学生知识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川.强化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4):119.

[2]杨思信.新形势下深化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105-108.

[3]刘承斌.我国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07,(22):5-6.

[4]高晓玲,刘文广.中国传统文化与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s3):121-122.

[5]闫放,陈华英.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9-50.

[6]娄延常.高等学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路径的探讨——兼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3,(1):23-24.

[7]郑州大学介绍——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http://202.196.64.199/gaikuang.htm.

[8]校任选课概况.http://202.196.64.155/scripts/newxkxt.dll/seegetclass?xq=20111.

作者简介:陈德良(1975-),工学博士,郑州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纳米陶瓷与纳米复合材料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作者:陈德良 范冰冰 张锐

科学文化特性研究论文 篇3:

士官科学文化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思路

摘 要:在实战化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士官科学文化课程改革应着眼于解决课程设置实效性不高这一核心问题,围绕士官军事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性,强调课程内容设置的应用性,科学建立考核评价体系,聚焦能力形成。

关键词:士官;科学文化课程;实战化

近年来,士官科学文化课程一再被压缩,课程的地位不断下滑,其主要原因在于受学历教育基础课惯有模式的影响,课程内容设置没有注重实效性,很多内容与学员今后从事的军事职业和专业岗位毫无联系,而且不符合学员的认知基础和认知特点。在实战化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士官科学文化课程改革应着眼于解决课程设置实效性不高这一核心问题,结合士官军事职业岗位的职能任务和能力素质需求,以及士官学员的职业成长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按照“降低理论、强化能力、融合军事、渗透专业”的基本思路,对课程进行全面系统地改革。

一、围绕职业性,准确把握科学文化课程功能定位

士官院校教育的性质定位是军事职业技术教育,士官科学文化基础课程应充分体现军事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围绕士官职业岗位特殊的“职业性”,准确把握自身的功能定位。

1. 服务于士官职业技能培养。士官属于典型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其岗位任职要求包含多种知识、技能、态度、品质等,而技能方面的要求是核心。这其中既有各种专业岗位特殊的专业技能要求,又有岗位通用的基本技能要求,因此,应紧密围绕技能的形成进行课程设计,坚持将基本技能提升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2. 服务于士官职业素养提升。士官完成部队技术任务、日常管理和组训工作,不仅需要掌握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尤其是与军人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工作品质,包括献身国防的使命责任意识,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敢打必胜的战斗意志,严谨细致、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等。

3. 服务于士官终身职业发展。随着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士官的专业和岗位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名士官在服役期间,需要结合工作对象的不断更新和工作岗位的不断变化,持之以恒地加强学习,以掌握新的本领、适应新的岗位要求。士官院校培养是士官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必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为学员终身职业发展服务,把培养学员健全的人格、全面的素质,提升学员的职业发展潜力作为院校的育人宗旨之一。

二、强调应用性,系统完善科学文化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功能的重要载体。士官科学文化课程要紧贴士官职业岗位需求,突出内容的实践性。

1. 以学员“用得上、学得会”为原则,合理选择课程内容。士官学员学习科学文化课程,不是为了获得多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而是为了满足专业岗位工作需要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内容选择上不应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和逻辑的严密,而应强调内容的实用性,能够对学员未来形成职业能力、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起到一定的帮助。应大胆删除一些偏、难、旧的理论知识,保留必要的学科基础知识,并重点讲清这些知识对职业能力形成有什么作用,在工作岗位上怎样运用。同时,强化士官职业岗位相关的基本技能训练内容,注重实践性教学,为学员职业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结合士官岗位职能任务,融入军事性、专业性内容。士官科学文化课程从根本上讲,是为学员的军事职业发展打基础的课程,在内容上应体现为军事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特色与要求,加强与军事岗位和任务的衔接渗透。因此,应深入研究分析士官岗位的职能任务,选取一些典型的任务或任务实施的某些环节,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或表现形式,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与军事性、专业性任务情境紧密结合起来,让学员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熟悉岗位职能任务的基本要求和完成过程,开阔专业视野,受到职业熏陶,增进对工作岗位的感情。

三、聚焦能力形成,科学建立科学文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为确保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士官科学文化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一是在考评目标上,应重点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二是在考评内容上,应涉及士官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涵盖构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三是在考评方式方法上,应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尽量减少标准化的筆试,增加口试、论文、各种实践活动、相关证书的考核等等,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查;四是在考评标准上,应确定全军统一的课程考核大纲,对士官职业岗位通用的知识、技能的考评要求予以规范。

作者简介:詹晓琳(1981— ),女,湖北人,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基础部副主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作者:詹晓琳 蒲晓露 曹芳

上一篇:地方林业生态工程论文下一篇:化学单元复习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