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生态研究论文

2022-04-16

所谓媒介生态学(Mediaecology),是指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探索和揭示人与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媒介生态学是人类在处理“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生态智慧的结晶。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媒介生态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媒介生态研究论文 篇1:

以民生新闻为视角的城市电视台媒介生态研究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电视台节目有着更多的需求。长期以来,电视台作为重要传播媒介,主要沿用着“中央—省—市”三级办的发展模式,使城市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民生新闻是城市电视台的重要栏目,受新闻报道集中变革的影响,其生存举步维艰。所以,城市电视台要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彰显新闻和媒介的双重竞争优势。文章主要从民生新闻视角,对城市电视台媒介生态系列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民生新闻;城市电视台;媒介生态

城市电视台作为基层电视台,在新时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环境,只有寻找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实现生存和发展。民生新闻是城市电视台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对民生新闻的创新,能够使城市电视台更具竞争力。但是,城市电视台发展中,民生新闻竞争实力较弱,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对城市电视台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有关人员应加强对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媒介生态等系列问题深入分析,以寻求发展之路,提高城市电视台的竞争实力。

1 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兴起的背景

对于城市电视台而言,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是该行业发展的必然。社会人士将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称之为我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变革,与前两次变革不同的是,第三次变革由城市电视台发起,并非中央推出,为城市电视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湖南电视台《晚间新闻》,主要以省内关于民生的新闻为主,讲述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故事。此外,党和政府对民生关注度逐渐提高,促使城市电视台积极发展民生新闻。可见,政治方针、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电视台新闻价值取向产生重要影响[1]。

2 对城市电视台生态环境的分析

1)宏观生态环境。从宏观生态视角看城市电视台的媒介生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城市电视台的制度与国家政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任何级别的电视台媒介,其属性具有一致性,直接接受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然而,相关政策对不同级别电视台有差异倾斜,为城市电视台生存和发展提供阻碍。其次,城市电视台和城市经济形成产业环境,为电视台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同时,拉开城市电视台由事业转向产业性质的序幕。

2)中观生态环境。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城市电视台三者形成相互竞争的行业生态环境。现阶段,各级电视台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产业竞争层面,并非对受众的竞争,而是对广告份额的竞争。从中观媒介生态环境视角看,城市电视台面临的竞争主要有:一是与省级电视台地面频道之间的完全竞争;二是垄断性竞争;三是寡头竞争。在如此激烈竞争环境下,城市电视台发展面临复杂的生存

环境[2]。

3)微观生态环境。从微观生态环境视角看,城市电视台与受众之间互动形成的关系,决定着城市电视台的微观媒介生态。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在有限的24小时内,电视台如何吸引更多受众,成为城市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谓的民生新闻,是与社会公众生活相关的新闻信息,由于与社会公众息息相关,因而能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提高城市电视台的竞争力。

3 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困境与发展

1)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困境。近年来,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逐渐发展,但仍然面临一定的困境。首先,新闻传播中普遍存在着信息量大的特点。城市电视台的新闻资源有限,主要以区域范围内的新闻信息为主,不能从根本上满足观众。其次,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中,缺乏有效的舆论监督,导致媒介生态失衡问题出现。城市电视台发展中,新闻报道的内容十分丰富多样,如若缺乏有效监督,可能致使电视台出现失语问题,有损于城市电视台的社会形象。要发展民生新闻栏目,必须对电视台进行有效定位,视其为信息交流和传输平台,以更好传递信息。再次,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中,新闻报道方式和人文关怀之间存在着矛盾,造成新闻传播生态失衡。最后,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逐渐朝着市场化、商业化的方向而发展,对媒介生态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例如,受商业化的影响,电视台工作人员利用商业手段,致使新闻报道失真等问题,不利于城市电视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当前,城市电视台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借助民生新闻的力量,以增强竞争实力,扩大城市电视台影响力和推动其发展进程。我国城市发展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地理文化、民俗文化等,为城市电视台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新闻资源。然而,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正确引导。

从媒介生态视角看,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有必要将民生新闻与生态互动理想相协调:首先,采取共生的策略。就我国电视媒体而言,相互之间不能取缔,只有融合才能实现竞争和发展。所以,在各媒体融合中,应坚持共生的原则,使电视台力求民生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性和报道内容的多元化,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其次,在媒体平等的基础上,提倡创新。城市电视台发展中,应赋予每个电视台以真正的平等权和发展权,鼓励电视台民生新闻回归本质,推进新闻报道的发展进程,使其能够实现“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最后,在媒介生态理念下,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应最大限度的提倡绿色与多元性,以充分发挥媒体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积极作用,创造绿色信息环境,彰显对人的尊重与关怀,促进电视媒体的平衡发展。

4 结论

电视栏目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与人们生活实际联系密切。通过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社会公众能够深入了解现实生活。但在城市电视台发展中,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只有从电视媒介生态环境视角着手,做出系列调整和赢得受众支持,才能为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通过从民生新闻视角对城市电视台媒介生态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对民生新闻的困境和发展有深刻认知。

参考文献

[1]赵志洋.民生新闻对电视媒介生态的影响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余艺.媒介生态学视域下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类型分化研究——以武汉地区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刘 洋,副高级职称,研究方向为电视新闻。

作者:刘洋

媒介生态研究论文 篇2:

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所谓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是指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探索和揭示人与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媒介生态学是人类在处理“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生态智慧的结晶。它既反映了人类对媒介生态现象和媒介生态规律的漫长认识过程,也反映了人类对媒介生态经验和媒介生态知识的逐步积累和系统建构。

当前的媒介生态研究已经几乎渗透到传播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包括方法论、媒介组织、信息传播与接受、受众与文化、媒介政治、媒介管理等等。因此,如果归纳和总结出一套正确、合理的媒介生态研究的原则,无疑对现在和未来的媒介生态研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导向作用、定势作用和保证作用。我们认为,在现时代,成功而有效的媒介生态研究必须遵循和坚持以下六条原则:

一、整体优化原则

媒介生态系统具有“自然的有机整体性”。“这一领域的特点是不仅把传播作为其研究主题,而且把注意力转向与传播有关的整个领域。”{1}媒介生态学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活力、饱含生机、拥有自己的意志和情感的有机整体,当然,那也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令人尊敬又令人畏惧的媒介生态领域。平时,媒介似乎有点散漫,甚至有点各自为政,然而一旦面临危机,它们就会立即形成具有整体特征的一座堡垒、一道长城,充满斗志和激情。“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说的是不经约束的部分之和会小于整体,但也要认识到优化组合的部分也可能等于或大于整体。整体与部分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但并非不可分割,只要依据分割同一性、同质性、科学性的原则进行分析完全可以再现整体性。因此,不论是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还是从媒介管理学或传播学的角度,我们都应该用系统论和整体论的观念来研究媒介生态,强调媒介的信息传播、经营管理要与社会系统的生态需求保持协调一致、和谐融洽,既有利于人类的物质文明,也有利于人类的精神文明,使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效益达到最佳。

二、互动共进原则

万物相互关联。作为绿色生态研究的媒介生态学,主张人与媒介、媒介与媒介、媒介与社会、社会与环境之间和谐协调、互动互助、共进共演、携手并进。恩格斯早就对人类征服自然“雄心壮志”提出过质疑:“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别的地方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了荒芜不毛之地……”。“因此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人类对自然的许多胜利都是有代价的,并且代价往往过高,经常是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应该改变观念,科学利用人——媒介——社会——自然之间互利共生的生态关系,保持媒介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有序和动态平衡,寻求建立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新型“竞合关系”,达到各方的互惠互利、和谐共赢。

三、差异多样原则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周太史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的著名命题,指明了系统的和生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作为差异性、多样性的统一和异质差分要素的有机统一,是以异质对立要素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差异和对立就没有“和”,“和”是在差异和对立中存在的,也是在差异和对立中发展的。“以他平他”,相异事物的相互协调就能发展;“以同裨同”,相同事物的重复叠加,就会窒息生机。差异性和多样性既是生态动态平衡的重要标志和生态合理序级的必要条件,也是丰富资源生态位、满足不同信息需求的正确对策。目前,尊重差异,提倡多样,已成为当代人的共识。意大利著名思想家恩贝托·埃柯(Umberto Eco)甚至认为,欧洲大陆第三个千年的目标就是“相互尊重与差别共存”。他说,人们发现的差别越多,能够承认和尊重的差别越多,就越能更好地相聚在一种互相理解的氛围之中。因此,无论是为了维护一个多元文化的和谐社会,还是为了遵循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原则,重视差异,提倡多样,都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四、平衡和谐原则

《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媒介生态研究中,遵循平衡和谐原则,关键是更新思想观念,改变思维方式,使崇尚和维护平衡和谐的理念和原则内化为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首先,要从平衡和谐的维度或视野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使其成为学术研究的坐标系和切入点。其次,要将平衡和谐作为一种标准和尺度,将其贯穿于认识和解决“人——媒介——社会——自然”相互关系及其存在问题的过程之中。第三,要深入到媒介生态的内在结构,揭示矛盾或系统的均衡性、协调性、互动性、融洽性在媒介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互动规律。第四,要以追求和促进媒介与环境的平衡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建立平衡和谐的媒介生态,一要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和消费差距上保持适度平衡和谐;二要在媒介与媒介之间的权力和资源分配差距上保持适度平衡和谐;三要使“人——媒介——社会——自然”的相互作用具有可持续性;四要在人自身的功能与需求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与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把握平衡、和谐的本质内涵以及平衡和不平衡、和谐和不和谐的辩证法,在矛盾和冲突中促进媒介生态的科学发展。

五、良性循环原则

良性循环原则要求遵循媒介生态系统的信息、物质、能量流动规律,以“循环式食物链”代替“单程式食物链”,以“绿色生态链”和“蓝色生态链”替代“灰色生态链”和“黑色生态链”,以“媒介生态城堡”取代“媒介智能大楼”。

绿色的媒介生态,不是静而不动,也不是动而不静。媒介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和具有整体特征的运行机制,它以信息传受和媒介买卖为基点,把不同的人、媒介及其环境联结为一种网状的结构性存在。它不是单纯建立在个体参与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群体存在及其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它不会只考虑系统生存所必需的经济效益,还会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更深刻的社会关联性,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可以在媒介系统找到自己的需求,每一个媒介也可以在社会系统得到应有的资源,但是互动同时给它们带来的却是信息共享、群体认同、文化整合和整体利益最大化。这是媒介生态系统与其它生态系统的重要区别。因此,媒介要生存和发展,除了要保持各种要素之间的和谐平衡之外,还要建立起能使诸种媒介生态资源产生良性循环的机制,从而使媒介生态系统的传播要素之间和资源要素之间能产生持久性的连续性的流动性的有序的良性循环。

六、适度调控原则

如果要回答是什么力量和机制在决定媒介种群密度和种群增长?自然调节论认为:主要是环境因素、自然天敌、气候因素(外部因素)和个体特性(内部因素)。这四种因素可以使整个生态系统保持某种平衡和循环。与其它生态系统不同,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政策调控等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新媒介、新科技等自然天敌,媒介竞争与媒介管理等内部生态因子,的确是自然调节媒介种群密度和种群增长的四大重要因素。但是,媒介生态系统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具有社会性,单纯依赖自然调节必然产生一系列媒介生态问题,诸如信息爆炸、信息入侵、信息污染、媒介暴政、媒介恐慌、媒介恐怖等。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突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下一代人满足其发展需求的能力”的思想,寻求最佳的媒介生态区域和生态位,不断开拓和占领空余生态位,合理的适度的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发挥媒介生态系统的潜力,强化适度调控媒介生态变化趋势的能力,使其始终沿着平衡和谐、良性循环的轨道前进。

注释:

{1}[美]斯蒂文·小约翰著:《传播理论》,陈德明、叶晓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作者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邵培仁

媒介生态研究论文 篇3:

新的媒介生态系统视域下地方高校助力区域文化传播创新性策略研究

摘 要 新媒体的加入,使得原有媒介生态系统由单传变为互播,区域文化传播模式和传播方法也要做出相应改变。地方高校具备区域文化新媒体传播优势,同时也承担区域文化传播重要使命,在此前提下,地方高校助力区域文化创新传播成为必然。文章从媒介生态系统嬗变理论依据基础上,论述了地方高校助力区域文化传播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地方高校助力区域文化传播的创新性策略。即成立区域文化新媒体传播工作室,承接区域文化传播项目,搭建区域文化传播创业平台;联合策划和承办区域文化新媒体传播系列活动,提升区域文化传播力。

关键词 媒介生态;区域文化;传播

地方高校承担文化传承、创新和传播使命,是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单位。区域文化尤其是散落在边远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困于传统被动单线传播模式,远远跟不上新媒介生态系统中的跨屏互动、场景化、个性化和垂直化发展趋势,很难被外界认知,面临失传尴尬局面。而地方高校具备新的媒介生态系统中的传播环境优势和传播因子要素优势,能够起到助力区域文化传播的作用。

1 媒介生态系统与区域文化内涵界定

1.1 新旧媒介系统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

1.1.1 原有媒介生态系统单线循环传播

媒介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来源于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媒介生态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外部环境之间关联互动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和谐结构状态。”[1]媒介生态系统包括媒介生态环境因素和媒介生态因子要素两个方面。其中媒介生态系统环境因素主要与媒介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结构状态;媒介生态因子主要为媒介之间、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状态;

1.1.2 新的媒介生态系统实现立体化传播

信息技术时代,出现了“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者通信技术的,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2],那就是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四大传统媒体并列的第五大媒体的新媒体。

在现阶段,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及两者融合形成的移動互联网,以及其他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媒体形式。

新媒体加入媒介生态系统后,媒介生态环境因素、因子因素功能和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新媒体凭借其互动性、自主性特征打造了立体化多维度的传播局面,混淆了传受界限。传统媒介生态系统单线循环机制被打破,新的媒介生态系统内部呈现出立体复杂传播模式。具体表现如下。

1)媒介生态环境因素变化。一方面,新媒体通过网民力量形成了大量信息源,可以使得人们在第一时间掌握大量相关信息,促进舆论监督的发展,为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带来便利;另外一个方面,新媒体传播带来的海量信息及其病毒式传播模式也给信息生态带来一些威胁,容易酿造信息生态危机。

2)媒介生态因子要素变化。(1)媒介与“人”的内涵发生“双重嬗变”。新媒体加入,使得媒介中任何一个独立个体的人都会成为媒介信息的潜在生产者。于是,作为媒介生态系统中的“人”从信息接受者和分解者变成潜在的信息生产者,媒介传者与受者关系由单传变成互播。人们由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寻找信息,互动交流,积极传播。(2)媒介之间传受关系发生变化。新媒体将媒介生态环境中的一级生产者(传播者)、二级生产者(媒介)和三级生产者(营销)联系起来,使得以前三者之间的线性形态结构变成以信息生产者为核心的多维互播模式。(如图1所示)。

1.2 区域文化

从教育文化学角度分析,区域文化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特定历史环境和独有的文化积淀等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3],是一个地区长期形成的历史境遇和人文特色。具有地域性、典型性和独特性。

2 新的媒介生态系统视域下,地方高校助力区域文化传播机遇与挑战并存

2.1 新的媒介生态系统视域下,地方高校助力区域文化传播机遇

2.1.1 媒介生态环境: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单位都积极进行区域文化传播

媒介生态环境主要指与媒介产生互动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非物质传播环境。

1)政策环境:高校与区域文化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地方高校培养目标要对接区域经济文化建设用人需求。为此,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职业院校积极与区域单位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在文化建设方面,地方高校积极与红色文化单位合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区域文化传播以传统为主,其传播方式与新媒体传播出现裂层,甚至鸿沟,有些优秀区域文化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局面,迫切需要支持;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新媒体技术专业、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具备技术优势,迫切需要真实项目进行锻炼。两者具备了双向合作,实现共赢的基础。

2)文化环境:高校开设了区域文化传播相关课程,具备区域文化传播基础。区域文化课程已经走进地方高校课堂。笔者所在学校将岭南文化课程设为全校选修课。广东外语艺术学院开设岭南文化为中文系专业必修课;郑州大学开设中原文化等。除此之外,地方高校的区域文化社团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地方高校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区域文化

知识。

3)社会环境:地方高校是区域文明发展的产物,与区域文化发展有先天性关系。地方高校是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4]地方高校是区域文明发展的产物,与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在科研、人才、教育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能够起到助力区域文化发展的作用。

2.1.2 媒介生态因子:信息技术时代,新媒体传播占据传播业大半壁江山

媒介生态因子主要是媒介之间、媒介各要素之间的一种结构状态。

1)传播媒介:新媒体开始占据媒介大半壁江山。因其具有互动性、自主选择性、视频图像和超链接相结合的立体化传播方式,广受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和中年民众的欢迎。

2)传播媒介各要素。(1)传播者。地方高校具备区域文化传播科研优势,集聚本地区高级知识分子。很多知名教授、专家长期主持省市级重大文化传播项目,具备文化传播前沿理论;对区域文化传播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瓶颈等有清晰认识,能够助力区域文化传播政策制定、传播过程诊断和管理,指导传播方式方法;地方高校学生以“90后”为主,思想活跃,愿意实践,对新媒体技术有着天生的热爱和兴趣,愿意通过新媒体传播方式表达思想。同时区域文化推广涉及的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新媒体技术专业等学生具备了新媒体推广知识,区域文化推广相关社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区域文化推广经验,能够较快胜任区域文化传播任务。(2)传播受众:大部分网民愿意从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大概6.95亿,比2015年增长12.2%,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0.93亿,同比增长13.4%,我国手机网民占全部网民的比例已经达到95.1%,快速与网民总体重合。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规模突破13.7亿台,相当于人均拥有一部移动终端设备。由此看见大部分网民习惯从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

2.2 新的媒介生态系统视域下,地方高校助力区域文化传播挑战

2.2.1 媒介生态环境:区域文化传播重传统,没有进行相关改革。

1)政府层面发起的区域文化传播重在单线被动传播。调研区域文化传播,主要是政府部门采取被动单线传播模式。没有传播指标要求、缺乏传播竞争对手、生存压力以及技术人才指导。即使有相关网站资源,也很少更新。传播受众缺乏对当地区域文化的了解。

2)地方高校开设的区域文化课程采取满堂灌教学形式。部分地方高校开设了区域文化课程,主要讲解地方大区域内的文化。对当地小范围内、民间的、有价值的文化牵涉较少,不能达到推广本地文化的目的。学生主要被动接受老师讲解,受制于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约束,不能深入现场调研和采访,很难对区域文化产生兴趣。高校区域文化传承和传播流于形式。

地方高校社团组织区域文化交流以完成教学实践任务为主,学生被动听从区域文化讲解。参观完毕没有进一步推广传播。

3)地方高校重视硬件和学生技能培养,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文化类课程。当前大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带有较强的功利性。而对于短时间难以见效的文化传承与建设关注度相对较少。实现区域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地方高校结合自身情况,寻找新的载体,找到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合理发展的突破口,实现大学精神与校园特色文化的重建,促进大学教育的跨域式提升,是当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

2.2.2 媒介生态因子:缺乏新媒体力量加入

区域文化传播媒介更多依托宣传栏、报刊、电台和电视等传统媒介开展。传播受益面较窄,持续时间较短,工作机制不完善。另外就是传播主体缺乏专业人士指导,很难掌握新媒体技术以及传播规律,使得区域文化传播网站变成文化材料的堆积场所,不能很好的维护和推广,造成点击率低下,传播效果较差的局面。

3 地方高校助力区域文化传播理论依据

3.1 媒介生态环境:地方高校承担区域文化传播使命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具有极强的区域性和差异性。文化传承创新是通过社会机制,以社会遗传方式进行的超生物、超肉体传递。这种传承方式主要通过教育实现。从这个层面上讲,高等教育与文化传承有着天然的耦合因素,两者统一于文化育人实践。大学教育本质是育人与文化建设与传承双向建构。正如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所讲文化功能是大学的基本功能,一切工作其實就是为了文化的发展。大学不仅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还具有选择文化、批判文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创造文化、引领文化的作用,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需要地方高校助力完成。

3.2 媒介生态因子:信息化社会,原有区域文化传播媒介生态系统发生嬗变

新媒体技术的加入,打开了人人皆是记者的局面,原有界限清晰的传受关系发生了改变。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出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新媒体因其互动性、即时性特点广受民众欢迎。在这种情况下,吸引新媒体力量,精准定位受众特点,进行立体化传播,成为推广区域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

4 媒介系统视域下,地方高校助力区域文化传播创新性策略研究

在原有区域文化媒介生态环境传播基础上,结合新媒体、高校学生以及传播受众的优势,找到三者共同发展的契合点进行传播,是当下区域文化传播要解决的问题。

4.1 承接区域文化传播相关项目,搭建区域文化传播创业平台

区域文化传播与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相结合,依托高校技术、人才和创业政策优势,完善高校新闻专业、新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区域文化传播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新媒体传播工作室。由教师带头组建区域文化传播团队,承接区域文化傳播项目。根据项目要求,以学生实训形式完成区域文化微信平台、PC端推广与运营。实训采取企业化管理方式,根据完成学生完成工作质量给予相应的学分和物质奖励。

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区域文化推广前沿成果和相关政策信息,及时进行成果转化,进一步指导学生实训。

4.2 联合策划和承办区域文化传播相关活动,提升区域文化传播力

由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单位合作,通过重大节日或者典型事件发起区域文化相关活动,如区域文化微视频制作、微电影拍摄、flash游戏开发、区域文化地图设计、H5以及一线采访直播等方式,通过大范围互动交流,实现区域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邵培仁.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5-144.

[2]彭兰.“新媒体”概念界定的三条线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3):120-125.

[3]曹毓民.试论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特色办学[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9):69-72.

[4]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陈倩倩

上一篇:设计艺术研究论文下一篇:古典舞蹈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