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心理健康管理论文

2022-04-29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心理文化视角,探索校园文化建设路径,营造校园心理文化教育生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有助于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育人的功能和效果,实现“利教、促学、益社会”的心育目标。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图书馆心理健康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图书馆心理健康管理论文 篇1:

新媒体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的保障机制研究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更加多样化、信息更加精准化,大学生愈发注重信息选择的自主性,对社交网络的需求强烈,同时面对着碎片化信息、多元信息、身份认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应从“三全育人”出发,培养“四员同心”的全员心理育人团队;构建从进校到毕业、从在校到假期的全过程心理育人机制;打造课程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心理育人体系。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心理育人;三全育人

由于互联网、移动通讯设备、无线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媒体迅速普及,不断冲击着以电视、广播、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更为多样化、信息的时效性更强、传播对象更为精准。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移动终端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源头,一对多的传播方式也逐渐被多对多的传播方式取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手段乃至认知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心理特征也呈现出新形态。因此,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面临着挑战,也迎来了机遇。

1. 新媒体既迎合又塑造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1.1 新媒体迎合了大学生对于信息选择的自主性要求,塑造了碎片化的信息认知方式

新媒体所营造出的网络环境有着丰富、多元、开放的特征,基于海量的信息,再小众的信息都可以被呈现在特定的人群面前。大学生群体刚经历过中小学相对封闭的知识获取环境,正处于对各类信息尤其是偏好信息极度渴求的时期。在这种情形下,新媒体充分满足了大学生对于信息自主性的要求,迅速挤压甚至取代了传统媒介的地位。与此同时,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新媒体几乎占据了大学生的课间、通勤、生活闲暇等一切碎片化时间,并且成功地使大学生习惯了碎片化的信息接受方式。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更愿意接受微博、抖音短视频、微信推送等碎片化信息。此外,大学生面对海量多元的信息,也容易产生选择障碍、迷惘等心理状况。

1.2 新媒体迎合了大学生对于社交网络的需求,引起了价值取向的盲从

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社交模式,极大地拓宽了大学生社交选择的广度和自由度。以新媒体为依托的新型社交网络,使得大学生可以不以宿舍、班级、学校等物理空间为基础,也不以传统的血缘、邻里关系为纽带,而通过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标准自由地构建自己的社交圈。基于这种新型的社交关系,当代大学生的身份从社交维度被重新定义,他们在职业定义上是大学生,但在社交定义上可以是某个明星的粉丝,也可以是“佛系少年”。新媒体极大地刺激了大学生对于身份认同的渴望,使得很多大学生热衷于给自己贴上标签,并融入特定社交群体。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能够根据喜好、习惯被精准投送给大学生。当大学生融入特定群体后,他们便会大范围、高强度地接收到这一群体所传达的信息。久而久之,大学生的社交网络便会趋向单一或特定的几个群体,不管这个群體的价值取向正确与否,大学生本人都很可能会加深对这个群体价值取向的认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新媒体会通过社交网络使大学生产生价值取向的盲从。

2. 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校心理育人保障机制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坚持“三全育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并强调要加强心理育人,“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心理育人,关乎高校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也是“三全育人”十大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高校心理育人必须在“三全育人”的体系下实施; 高校“三全育人”体系中心理育人工作必须以中央最新文件精神为指导,以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最新实践经验成果为检验标准;高校“三全育人”体系中心理育人的实现路径和机制保障在于建立科学完善的心理育人运行体制,打造多方协同、透明多样的心理沟通平台。在新媒体时代,要从“三全育人”的角度出发,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进行心理育人。

2.1 培养“四员同心”的全员心理育人团队

高校要培养校心理中心人员、心理咨询员、心理辅导员、学生心理气象员“四员同心”的全员心理育人团队。以校党委为领导,成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并构建具有新媒思维的工作团队,统领学校心理育人工作。校心理中心人员,应利用学生对多元信息、社交媒体的需求,优化高校心理育人顶层设计,提升高校整体学生心理活动成效。高校应组建专业且紧跟新媒体时代潮流的心理咨询员队伍,加强对心理咨询员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引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人才。高校心理咨询员团队应以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最新的心理视角,进行切实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高校应设专职或兼职心理辅导员,具体负责心理育人工作。心理辅导员在高校心理中心、各类心理学生组织、学生心理气象员、学生这四层级之间架起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心理辅导员必须充分掌握新媒体时代学生心理特征,随时把握学生最新的心理动态,保障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深入学生。高校应选拔全方位发展、拥有新媒体技能和思维的学生担任心理气象员。心理气象员应以新媒体平台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社交网络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新媒体资源不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参加线上心理培训。

2.2 构建从进校到毕业、从在校到假期的全过程心理育人机制

高校应以新媒体为手段,构建完备的从进校到毕业、从在校到假期的全过程心理育人机制。入学开始,高校应利用新媒体平台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让学生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方式轻松、科学的完成新生心理测评,充分了解新生心理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危机。入学后,高校应通过易班、大学生心理网课系统等新媒体手段,让学生自发地学习心理课程、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毕业前,高校应搭建方便精准的新媒体就业信息推送平台,缓解毕业生心理压力,并利用新媒体平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毕业线上活动,让毕业生有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高校要建设家校合作新媒体平台,将心理育人工作从在校延伸到假期,充分将心理育人工作扩展到学生寒暑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去。

2.3 打造课程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心理育人体系

高校要形成基于新媒体平台、大数据手段的危机干预制度,打造课程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心理育人体系。防范心理危机事件是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而新媒体时代的学生心理危机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的特征。因此,高校要形成基于新媒体平台及大数据手段的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建立全校范围的心理危机数据库,以技术手段辅助经验手段、以数据分析配合感性判断、尽可能以智能防范风险替代事后危机干预。高校以线上心理健康教育配合线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注重课堂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高校除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还应利用新媒体平台和资源,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实习见习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谭碧.新媒体对当今大学生心理影响探讨[J].新闻战线,2014(8):187-188.

[2]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001).

[4]龚焕燊.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平台构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0):124-128.

[5]赵振华.学校突发事件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7(12):68-70.

作者:袁佳斌

高校图书馆心理健康管理论文 篇2:

浅论心理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心理文化视角,探索校园文化建设路径,营造校园心理文化教育生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有助于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育人的功能和效果,实现“利教、促学、益社会”的心育目标。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1)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2)。面对习近平同志的嘱托和期望,打破传统的高职校园文化发展模式,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环境,实现文化育人、心理育人的互动共进、和谐共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加强心理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日益重视,大一新生的心理普测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早发现、早预防”的规定动作之一。以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参加2020级新生心理普测的被测新生中,有14.09%的学生被列为I类,意味着这类人群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9个维度上,有超过1个维度的分数达到了较重或严重的程度,即在该维度有症状,程度为中到严重。2020年5月,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该校开展了“关心关注学生心理”问卷调查。在7055份有效问卷中,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长期无法返校,30.67%的学生表示“有点烦闷”,7.61%的学生表示“有点焦虑、有点害怕”。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睡眠状况,4.04%的学生表示“经常”失眠,1.62%的学生表示“总是”失眠,2.79%的学生表示“经常”感到紧张、焦虑、害怕、担忧或惴惴不安。通过本次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我们看到该校绝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适应疫情防控常态下的生活和学习模式,但有部分易感人群在行为、情绪体验、躯体状况、睡眠等方面仍受到影响,焦虑、抑郁、身体不适等状况会有所表现。不少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误区或盲点,主要表现为有同学认为有心理问题的人就是有病的人、心理健康教育不过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咨询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本次调查中,15%的学生表示出现心理危机时不知道向谁求助,88.76%的学生在需要心理援助时,“寻找朋友或同学诉说”成为首选,只有45.16%的学生会选择“致电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38.03%的学生选择“预约网络心理咨询”。当前,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其知、情、意及个性心理的发展都将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系大学生能否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大学生会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如不能正确面对、妥善处理,容易出现情绪负重,导致应激反应、心理危机,甚至心理障碍。因此,重视并加强大学校园的心理文化建设是当务之需。

二、心理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联、相融、共进

文化是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及产物(3)。在大学校园里,心理文化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都以特定的文化形态加以呈现。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4)。高职院校的心理文化是指以高职院校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将文化与心理学结合,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由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共同创建、营造的,以心理健康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包括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心理健康活动等物质与活动载体、规章制度、师生行为等显性文化形态,包括与此相关的心理健康观念、精神、思想意识等隐性文化形态(5)(30)。

心理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德树人的育人过程中,二者主体一致、目标统一、内容互补,有着互联、相融、共进的双效互动关系:

其一,主体一致。在心理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全校师生是建设的主体,共同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分享、互动、建设和创造,以促进教学相长和在自我成长。

其二,目标统一。心理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都是在大学校园里,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活动,以文化的滋养熏陶和精神指引,激发学生的内心动能,树立正气、陶冶情操、鍛造品格、完善人格,最终实现“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的教育培养目标。

其三,内容互补。心理文化建设是对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充实和丰富,校园文化的建设又为心理文化建设提供了载体和平台。校园文化借助各种文化实践活动,间接地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感染教化受教育者,这样的影响力是心理机制作用的结果。通过感染、模仿、暗示、认同、激励等心理机制,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等,使受教育者能够“无意识、不自觉地接受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施教”(6)(201),这些改变有可能为校园文化不同层面的内容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良性互动中,心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得以有效融合、互动共进,有助于实现以心育人、以文化人的特有功效,推进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建设良性发展。

三、心理文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心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入不够,缺乏粘合度。

在不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由该校的心理辅导中心负责的,而校园文化的主抓责任部门则是团委。由于职责分工和认识局限,心理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粘合度,各自为阵,自我发展。一些高职院校尽管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塑造、心理健康意识的树立等往往因为被认为是心理辅导中心的专属工作,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被忽视,甚至缺位。

2.心理文化的“三全育人”意识不够,缺乏共识。

作为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文化建设是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实落地的有效载体。但在实践中,由于全员育人、全员育心、使命共担的意识尚未形成,一些高职院校存在育人主体的全员性不足、育人过程的全域性把握不够、育人方法的系统性整合不优(7)(81)等问题。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被忽视,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心理文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缺乏生动性、实践性,心理文化建设缺乏联动性、深入性,这些短板和薄弱环节使“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无法深入贯彻落实。

3.心理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覆盖面不够,缺乏影响力。

尽管不少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关注和重视,但这份关注和重视更多的集中在存在心理问题、需要矫治,或急需给予危机干预的学生身上,还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况,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无法实现全覆盖。由于没有治“未病”的思想,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前置”,在许多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中,心理文化建设的发展与规划成为“缺席者”。其实,心理文化建设仅靠在校园里组织一些心理专题讲座、专家咨询、团体辅导是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需要的。

四、心理文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工程,在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通过“助‘翼’飞翔,织‘网’育心”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探索,较好地实现心理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双效互动,使高校文化所具有的引领、教育、熏陶功能得以发挥,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准民航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有力的精神支持。

1.强化心理文化环境建设,提升校园文化的吸引力。

环境影响人,人也能创造环境。身处校园的大学生如果缺乏与环境的交流互动,割裂了与环境的关系链接,就有可能内心孤独、自卑封闭,不良心理容易引发心理疾病。因此,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开放性,增进与环境的互动性,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自信,以及良好的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提升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应从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和需求出发,尽量做到心理化。比如在教室、图书馆等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活动场所,通过室温的控制与调节带给人舒适感;通过对心理咨询室室内空间的色调选配与装饰,带给人平静与安全感;通过“文明寝室”的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洁净、舒适的环境,保持心情舒畅感;通过對各楼栋寝室长、楼长的心理培训,提高其心理素养,助其成为化解寝室矛盾、协调同学关系的“调和剂”,增加其价值感。“一花一世界”,强化心理文化环境建设、人文环境建设,让校园的各个区域变得生动而富于表达,有助于润物无声的“滴灌”作用发挥效应。

2.强化心理文化制度建设,提升校园文化的执行力。

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还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起着激励、束行、凝聚人心的作用。为实现“三全育人”“三全育心”,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构建起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实施心育网络化工作机制,为学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学院确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级联动网络,分别由学院(学生工作处心理辅导中心)、系部(心理工作站)、班级(辅导员),及“心鹿”(心理委员、宿舍区楼长、层长、寝室长)四个层级组成。为确保四级网络的联动与协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院制定了《学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细则》《系部心理工作站兼职心理辅导员职责》《“心鹿”培训及管理办法》《院内心理个案团体督导规定》等制度,使心育效能在四级网络中的每一级得到强化和保障。在心理文化制度建设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注重制度约束和引导,而且强调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更有助于提升校园文化执行力,有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强化心理文化精神引领,提升校园文化的凝聚力。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在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民航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教育的同时,强化精神引领,凝聚精神合力,巧弹心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二重奏”,使育心、育德在人才培养中协同协作、同向同行。学院通过文化的教育、浸润与熏陶,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获得归属感、荣誉感、安全感、自我实现的价值感和幸福感。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学院充分利用“首因效应”的心理机制,将健康、优秀的校园文化第一时间输送给学生,一批民航业的业界工匠、劳动模范受邀走进校园,为同学们做专业介绍、行业介绍、生涯发展规划启蒙等,以此激发民航学子的蓝天梦想、向劳模学习的追星动能和民航强国的理想信念。通过举办心理情景剧大赛,大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面对成长的烦恼和内心的冲突,激发出对健康心理、积极心态、优良品质的思考和演绎,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健康心态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4.强化心理文化氛围营造,提升校园文化的感染力。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显于有形,隐于无形,实际上是在校园这个特定环境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场”。在这个场域中,有着全校师生长期努力积淀下来形成的共同理想、一致信念和价值追求,它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气质和力量。心理文化建设是在校园这一特定“文化场”中营造出“心理生活空间”或“心灵生态”。通过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文化建设,帮助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近三年,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三年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普测率超过98%;2019年度“早干预、早发现”四级网络培训20余场,参加培训3430人次,培训人员覆盖率达97%;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院组织多场“心理大讲堂”网络直播讲座,单场最高上线听讲人数达1600余人;每年的“心理文化节”为期一个月,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与度高,覆盖面超过90%;加强心理微信公众号建设,主动占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阵地,打造心理文化建设平台和品牌。心理文化活动的开展,氛围的营造,有效扩大了心理教育辐射面,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提升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

5.强化心理文化队伍建设,提升校园文化的专业力。

校园文化建设队伍保障是关键,为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上海民航学院积极推进“育心添翼”工程,为辅导员心理育人添翼,为“心鹿”自助助人添翼。学院建立起完善而科学的辅导员心理育人培养体系,通过对辅导员在心理健康辅导知识、观察、共情、表达、沟通、自我控制、自我心理平衡等多方面能力的了解和访谈,有针对性地制订出培训计划,提高辅导员的心理育人能力和心理素质,强化辅导员队伍的心理育人意识和管理心理学头脑。以“辅导员心翼工作坊”的形式对辅导员展开培养,众多辅导员通过多主体、多技能的心育基本功训练,以及平衡自身能量的体验式培训,心育能力和助人能量得以提升。在心理辅导员团队人力受限的情况下,学院积极构建由“点”到“面”、聚“面”成“体”,多“体”联动的“三全育人”心育格局,在鼓励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心理文化建设的同时,把大力培养学生团队视为必需。2018年9月,由各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区楼长、层长、寝室长组成的“心鹿”队伍正式诞生,由此,“心鹿”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网络中最基础、最深入学生的一级。为提高“心鹿”队伍的胜任力,学院设置了8个课时,分4大板块,即:基本特质、必备知识、工作职责与伦理及相关助人技术等,对“心鹿”集中培训,培养专业技术,只有考核通过的同学才能成为合格的“心鹿”,具备上岗资格。在实践中,一批“心鹿之星”脱颖而出,他们在心理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履职担当,和学生共成长。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维度、多层次的实践活动共同建设和完善。因此,心理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紧密结合,将为有效实现“利教、促学、益社会”的心育目标开辟有效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党新闻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2]中國共产党党新闻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3]百度关于“文化”的定义[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87%E5%8C%96/23624?fr=aladdin

[4]百度关于“校园文化”的定义[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0%A1%E5%9B%AD%E6%96%87%E5%8C%96/750826?fr=aladdin.

[5]尹秋云.论高职生心理健康文化建设的困境与途径[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6]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吴先超.“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

本论文为本人2020年校级课题“心理文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索”(课题编号:XJKT2020-15)的研究成果

作者:熊晟钰

高校图书馆心理健康管理论文 篇3:

在现代数字化图书馆大环境下的读者心理疏导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读者;心理疏导

摘要:阅读心理疏导是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一个新的内容。阅读心理健康在现阶段图书馆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对于增强与维护读者的阅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心理疏导同样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了解当前阅读心理疏导的开展现状,分析公共图书馆阅读心理疏导服务发展的趋势,也是目前需要开展的重要课题。

1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反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社会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以人文环境的改善为辅。对图书馆而言,则是以阅读平台和阅读者为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随着互联网及小型终端平台的普及和个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型移动电子终端的日益普及,“阅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地铁、车站甚至在街边的长条椅上,人们都在通过各种小型移动终端津津有味地浏览网页或电子书籍,无论是思想新锐并乐于接受新生事物、追求移动体验的青年群体,还是已过不惑之年甚至已经到了知天命的老者,都在逐步转变个人获取信息的方式。特别是年青一代,他们追求个人体验,对于基于移动互联网数字阅读方式的需求日益强烈。然而,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引发了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高校学生读者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已引起社会及图书馆界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的普遍重视。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虽然我国公共图书馆基本上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但这种咨询机构在社会上还很少见,咨询中心老师往往是一对一与用户进行沟通,且心理健康工作者数量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健康咨询需求。

2在读者中开展阅读心理疏导及疗法在当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随着读者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生活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加,各种心理问题也与日剧增,许多读者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部分大城市读者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23.66%。有机构对读者群做过一项问卷调查,内容涵盖心理状况、阅读倾向、行为习惯、心理书籍阅读功效和阅读疗法需求五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9.3%的读者认为其心理处于不佳状况;但当遇到诸多心理问题时,选择求助心理医生的读者只占总调查人数的5.3%;将近60%的读者所阅读的心理调适书籍来源于各类型图书馆,19.9%的读者会运用网络进行阅读求助,3%的读者认为阅读对于提高个人心理并无太大用处;只有75%的读者认为各类图书馆有必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心理书籍阅览室,并需要配备专业心理人员。有关书籍借阅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公共图书馆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书籍较少且出借率高,而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书刊不仅数量较多而且阅读率相当高,这就说明部分读者在通过阅读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由此可见,阅读疗法对于解决日渐增多的读者心理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开展阅读疗法对于发挥图书馆的职能,拓展其服务内容与方式,避免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问题,造就一支高素质心理咨询馆员队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探讨在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心理疏导的方法

图书馆开展阅读心理疏导实际上就是通过书刊这类不说话的“心理医生”,帮助读者找到心灵安慰,解除困惑。有专家指出:“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为各类情绪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探寻人们心理健康的标准无外乎以下几点: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成就有价值感。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无过度的幻想。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能力。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客观的估计。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总结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另外,结合以上标准,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都可为阅读疗法提供良好的环境,如配备多学科知识的馆员、设置温馨的阅览室、丰富的文献资源、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等。

4我国现阶段阅读心理疏导现状与重视程度

阅读心理疏导及研究是从2000年后才初步形成一个小的热潮。笔者分别以“阅读疗法”“阅读治疗”“图书疗法”“图书治疗”“读书疗法”“阅疗”等检索词在中国知网进行跨库检索,可以看出我国在2000年后有关阅读心理疏导的研究呈现出一种爆发性的态势,但对比国外的相关研究还远远滞后。从研究论文的年代上可以看出,阅读疗法研究具有明显的逐年增长的特点,且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缺乏领导层面的重视。系统研究阅读疗法思想、案例、方法和经验的理论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在图书馆界进行实践研究的只有廖廖少数几位学者。经调查,在大学生占有量较大的北京(98.24万)、西安(52.39万)、上海(43.33万)等地高校中配备心理咨询室的少之又少,公共图书馆的情况更是令人担忧,与发达国家的图书馆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5公共图书馆阅读心理疏导治疗服务发展缓慢的原因

公共图书馆阅读疗法研究进展缓慢,观念陈旧依然是目前最大的障碍。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社会的文献信息中心,其职能只能是阅读和借阅服务。尽管阅读疗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肯定和重视,但还缺少领导层面在行动上的支持与认可。虽然图书馆采购规模不斷增大,读者群也在大量增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人数却没有相应增加,因此工作量大增,部分馆员认为读者心理问题不属于图书馆管理范筹,不愿再给自己增加额外的工作,同时他们认为阅读疗法是多余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这些观念严重阻碍了公共图书馆阅读疗法的开展。

另外,人力资源障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名合格的图书治疗馆员,不仅要掌握图书疗法的专业理论,还要具备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热心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目前公共图书馆不乏高职称、高学历的馆员,也不缺乏较高思想觉悟和良好个人素养,并热衷于公益事业及图书馆工作事务的馆员,但真正符合公共图书馆治疗馆员要求的人不多。

6开拓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心理疏导疗法的新途径

根据读者群的结构不同,公共图书馆应借鉴高校图书馆的经验,并结合大学生及社会读者的特点,努力找到新的措施及方法,以寻求突破:①各层面加以重视并通力合作。领导的支持和工作人员的参与,相关知识的培训、相关会议、学习参观及馆际间的经验交流,可以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治疗馆员队伍。②成立以心理咨询师为指导老师的阅读疗法工作小组。针对当前读者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适当推荐有关的心理书籍,让读者在兴趣中感悟生活,释放消极情绪,并安排有经验的馆员答疑解惑,帮助读者寻找解决心理困扰的路径,让他们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③创办有特色的阅读心理疏导疗法阅览室。公共图书馆应主动配合阅读疗法工作小组开展相应的工作,阅读疗法阅览室的环境要舒适优雅,配备心理方面的书籍,安排有一定责任心和相关专业经验的馆员具体负责,提供相关书籍的导读和导购服务,配备相应的电子阅读器材。④广泛宣传,积极推广。公共图书馆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对读者进行宣传。如:通过专题讲座、阅读疗法宣传栏、阅疗微信群、网络书疗微博、专业心理医生的数字交流平台、交流会、阅疗参与者演讲会、演讲比赛等特殊方式大力进行宣传,使读者主动参与互动,与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共享相关资料。

7结语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逐渐加大,阅读心理疏导不仅要在公共图书馆受到重视,更应得到其他各个行业的重视和关注。如何让更多的有心理问题的人接受阅读疗法服务,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指数,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不仅是公共图书馆要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更需要公共图书馆不断探索并努力付诸实践。

(编校:周雪芹)

作者:祁雨江

上一篇:网络化系统集成优化控制论文下一篇:加强政策宣传的民族宗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