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太极拳课程心理健康论文

2022-05-01

[摘要]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堪忧,心理障碍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相当普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才的全面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体育特有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有效、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生太极拳课程心理健康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太极拳课程心理健康论文 篇1: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确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为了使当代大学生能够达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标准,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产生心理障碍的机制等因素的深入分析,总结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提出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大学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全面健康观逐渐的深入接受。另外,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虚弱状态,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应处于完满状态。作为身处各个学科前沿的高校大学生同样也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在整个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作为促进心理健康手段之一的体育锻炼,越来越引起相关科研人员和大学生、体育锻炼者的重视,同时体育锻炼作为预防和治疗方面的药理性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正确处理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经常受到焦虑、抑郁等不健康情绪的影响,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有关部门曾在全国范围内对12.6万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有20.33%的大学生存在心理疾病。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大学生受心理健康障碍的影响,自杀现象已成为高校教育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自杀人数逐年上升,2002年是27起;2006年则飙升为130起之多。2007年5月初,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展开的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来自《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则发现,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而另一项确切的统计是,2008年,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2009年仅上半年,北京市共发生14例大学生自杀身亡案件;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死亡,还有至少200万人有过一次以上的自杀未遂。这些醒目的数据提示我们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破在眉睫的大事。

二、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含义

体育锻炼也称身体锻炼,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且重复安排的体育活动。一般认为,每周至少三次,每次至少20分钟,具有中等以上强度负荷,并持续12周以上的体育活动,才可算得上是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的标准各路学者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1991)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1)充分的适应力;(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适当评价自己的能力;(3)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当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展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对个人的基本要求能作恰如其分的满足。

刘协和(1993)提出了5条心理健康的标准:(1)没有心理异常;(2)正常发育的智力;(3)健全的人格;(4)充沛的精力;(5)丰富的情感生活等。

季浏(1995)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智力正常;(2)适当的情绪控制能力;(3)对自己能做出恰当的评价;(4)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结合我国实际,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1)正常的认识能力;(2)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3)优良意志品质;(4)良好的人际关系;(5)健全的人格;(6)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当的自我评价;(7)合理的行为。

三、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体育锻炼有助于心理健康这是已经被国内外相关科研人员实证证实了的,但是体育锻炼为什么能够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美国学者考克斯(Cox,1994,1998)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提出了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因的6项基本假说,试图从理论上解释体育锻炼产生心理效益的机制。

(一)认知行为假说

认知行为假说认为,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提高个体的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以应付不良的刺激,这对消除人的抑郁、焦虑、苦闷等不良的情绪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社会交往假说

社会交往假说认为,体育锻炼与朋友、同事等进行的社会交往是令人愉快的、它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三)转移注意力假说

转移注意力假說认为,体育锻炼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转移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从而使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出现短时间的下降,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

(四)心血管健康假说

心血管健康假说认为,体育锻炼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加心血管的收缩性和通透性。良好的血液循环可以使体温恒定,器官供氧充足,有助于保持神经纤维的正常传导性,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

(五)内啡肽假说

内啡肽假说认为,体育锻炼促进大脑分泌一种具有类似吗啡作用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内啡肽引起的这种快感对减轻忧愁,降低忧郁、焦虑,增强活力有积极的作用。

(六)胺假说

胺假说认为,神经递质类化学物质分泌量的增加同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关。神经递质在神经之间以及神经与肌肉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抑郁的人经常出现胺类神经递质分泌量减少的情况,而体育锻炼刺激了神经递质的分泌,进而对心理健康起促进作用。

前三种假说是从心理学角度强调体育活动直接引起人的认知行为的变化从而导致心理水平的变化,关注的是体育锻炼的对心理健康的长期效益而不是即时作用;后三种假说是从生物学角度突出说明体育活动引起的生理变化进而导致心理水平的变化,关注的是体育活动带来的短期心理效益(如情绪改善、心境愉快等),无论是心理学理论假说,还是生物学理论假说,仍是以假说的方式试图为两者关系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但两者的解释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且对这些假说进行研究的结果也不尽一致。

四、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

(一)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认知功能的效应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认知有促进作用。大学生的认知活动不是被动地接受或加工信息、符号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加工和处理输入信息、符号与解决问题的动态系统。体育锻炼通常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身体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感觉、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和想象,经常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中枢神经系统就会得到改善,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协调性就会显著提高,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也随之得到增强,大量研究证明,长期的体育锻炼比短期的体育锻炼对认知的促进作用更有效;有规律的锻炼可通过提高认知的速度来提高认知能力。

(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应

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在体育活动中的集体项目可以为学生提供交往、交流的机会;在集体游戏中群体成员对体育活动的共同行为倾向和价值观,可以使学生内心世界彼此沟通,进而产生彼此友爱的感受和心理倾向。

(三)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效应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人格类似于“个性”或者“秉性”,指一个人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思想、情感及行为特点的总体。体育锻炼通过大学生经历不同程度的挫折、成功感,使他们享受战胜困难、战胜对手、战胜自我的快乐;磨练了大学生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用健康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念和健康观,提高了自信,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使他们的人格得到了升华。

(四)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情绪的积极效应

改善情绪,是体育锻炼的最主要的“键心”功能。短期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大学生的心境状态,使紧张、困惑、疲劳、焦虑、抑郁和愤怒等不良情绪状态显著改善,同时使经历感保持在高水平上;能够降低大学生的焦虑水平;能够减少大学生应激和紧张情绪。长期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健康幸福感,二者呈正相关关系,这一正相关的原因是由于体育锻炼最终能够产生内心愉快和乐趣的结果;有助于大学生产生“流畅状态”和“跑步者高潮”等美妙的情绪体验。

五、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一)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教育融为一体

针对当前高校体育的实际情况,对高校体育改革,不仅要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且要围绕学生整体健康,构建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新的课程目标。将教材当中受当代大学生喜爱的项目大力提倡和宣传,将枯燥乏味的体育教材内容变更为有趣的校本课程。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应选择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先进的方法,使教学方法更优秀。

(二)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高校应该克服各种困难采用“三自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每个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开设更多的选修课让学生挑选,激发学生“玩”的天性,从而使学生达到愉悦身心、完善心理品质的目的,并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体育锻炼。

(三)加强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

高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教师培训、学术交流、进修、委培等形式学习相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同时还应该不断纠正、改善体育教师心理品质中的不良因素,用刚毅、乐观、自信、豁达等良好心理品质感染学生。课堂中适当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导他们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逐步形成自我诊断、调节等基本能力。

(四)针对不同的学生引导、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

如果学生属于遇事不冷静,易冲动,就多参加慢跑、太极拳、下棋等项目,可以帮助你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急躁冲动的性格得到改善。如果学生属于有好逞强、易自负的短处,可以找一些比自己水平高的对手对垒,你会发现“山外有山”而收敛自己。如果学生属于处事犹豫不决,不够果断,就多参加乒乓球、跳高、等项目,进行这些项目,任何犹豫徘徊都会延误時机,遭到失败,从而帮助你养成果断的性格。如果学生属于胆小、怕事,那就应多参加溜冰、单双杠、跳马等项目,这些要求你不断克服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的精神去战胜困难。如果学生属于觉得自己不太合群,不善于与人交往,就应选择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赛等集体项目,可以帮助你逐渐改变孤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刘智运.构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新体系[J].教学研究.2006(5):379.

[2] 高虹.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效应研究进展评述[J].体育学刊.2005.12(6):67.

[3] 孙焕江,何铁刚.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8.10(5):139.

[4] 王敏,王维宏,吴晓红.大学生自杀现象及其问题解决策略研究[J].职业与教育.2013.15(4):61.

[5] 毛志雄.体育运动心理学简编[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4:282-286.

[6] 邓仰报.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J].菏泽学院学报.2013.35(2):78.

[7] 崔彩云.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职业与教育.2013.17(6):86.

作者:李永进

大学生太极拳课程心理健康论文 篇2:

积极利用体育教育资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堪忧,心理障碍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相当普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才的全面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体育特有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有效、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调查了高校大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文章论述了利用体育教育资源积极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以推动体育教育更好地发挥其心理教育的功能。

[关键词]体育教育资源大学生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孙福茂(1951- ),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陕西西安710071)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以往人们通常把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局限在“生理学”意义上,而忽略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应该以发展和整体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走出习惯的、狭小的思维模式,充分认识大学体育教学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一、心理健康的界定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不虚弱,而且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完美、良好状态”。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有把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结合起来,才是现代人应有的健康观。体育活动对人的身体有着积极的作用,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调节情绪,消除紧张、不安、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发展。心理学家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与适应的情况。”心理健康一词最早由美国精神病学家斯惠特(Sweeter W)提出,它是指人的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和谐、协调,并适应社会准则和职业要求的良性状态,包括人的知、情、意、行的健康状况,体现在理想境界、智能发展、情操、情绪、意志、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

二、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当前大学生总体心态虽然是健康的,但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增大,特别是近年来大学生中途休学、退学等现象在很多学校呈上升趋势,而一些由心理问题或心理因素引发的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极端行为屡见不鲜,这些现象表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2007年对全国高校学生的一项调查,有28.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于男生,女生存在问题的比例为17.34%,高于男生的16.07%,低年级心理健康问题高于高年级,其中二年级心理健康问题最突出,为17.56%,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于城市学生,其中边远地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学生比例最高为19%。

从这些数字和事实中不难发现,对处在激烈竞争中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多数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大多数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当压力增大并由此加重其心理负担时,一些悲剧会不可避免地发生。鉴于此,作为具有重要教育功能的学校,应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在教学中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三、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毛泽东同志对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勤体育则强筋骨,又足以增知识,又足以调情感,又足以强意志”。这就是说,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并能发挥积极的影响。科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此方面的论述,《吕氏春秋·尽数》中描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这也说明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互相依赖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通过体育锻炼,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体育锻炼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端正自我意识。体育锻炼是增进人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在体育锻炼中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往,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和交流,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因此,体育锻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并且能使处在同一个集体中的人,学会互相关心、照顾,理解他人,帮助他人,从而形成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他们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体育锻炼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及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等高尚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能预防心理障碍、治疗心理疾病和保持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可以为人的活动提供宝贵的活动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人的心理与身体、人的主体与周围环境、人与周围的人能够充分地交融在一起。从而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使人达到身心平衡,获得身心健康。

四、利用体育教育资源积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又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织实施等各个方面,都应真正体现出对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构建出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

1.改变教师观念,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和认识,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的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两方面。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任务的高校体育教学,其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既要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有高超的体育技能和技术,同时具有丰富的有关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2.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要想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就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把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体育活动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如开展太极拳、游泳、慢跑等体育活动,可使学生身心放松,缓解其强迫症症状;开展足球、排球、篮球等体育运动,可使人际关系融洽,消除其人际关系敏感的困扰;经常开展健美操、体育舞蹈、体育游戏等娱乐性较强的活动,使学生身心放松,缓解心理压力。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才能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使他们的身心素质得到培养与提高。

3.通过体育运动控制心理失调。参加体育运动和竞赛,可以使人精神高度集中,是控制精神紧张和心理失调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消除过度的紧张,疏导被压抑的精力,对保持心理健康很有裨益。体育运动的娱乐价值及其使参加者获得身心全面健康的作用也是无可争辩的。体育也已广泛地用于医疗,如儿童体育疗法等。集体运动项目还可以使参加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体育中的肌肉运动有益于维护身体健康,身体健康转而又有助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节是现代社会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人们认为,由于某些个人心理失调而不能发挥最高效率,浪费了大量的人的潜力和人力资源。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各种形式的心理调节,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4.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校应重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懂得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的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态。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启发诱导学生。在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刚毅、乐观、自信、豁达等良好心理品质构成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去帮助学生、启发引导学生上好体育课并寻找合适的体育项目,坚持锻炼、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5.结合体育课内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心理承受能力训练。充分利用体育课中体育活动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要求学生参加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加强大学生意志力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然,我们要选择学生喜欢的和符合学生身体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容和项目,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投入到活动中来,才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达到减轻或治疗各种不同心理疾病的效果。

6.面向全体同学,全方位关爱弱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每个班里都会有几个心理脆弱、失调,心理素质不稳定的学生,他们的表现往往是:没有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及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对于这类学生老师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强化训练,降低他们练习的难度和要求,即使成绩没有进步,只要他们尽力了,就应给予表扬。在下课后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做他们的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你面前能够轻松、自然,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来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主体意识,增强主动精神,积极投入体育锻炼,逐步扭转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只要教师自觉地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着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富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始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能有效地积极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李骅.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提高的途径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2]段景钢.大学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3]杨建海.论学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1).

[4]熊亚红,王家彬,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9).

[5]李桂华.焦虑症的运动处方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5).

[6]张洪宝.论体育锻炼与21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4(4).

[7]袁存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

[8]潘国斌.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与健康效应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

[9]李聪英,等.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4).

[10]王树明,左从现.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4(2).

作者:孙福茂

大学生太极拳课程心理健康论文 篇3:

高校太极拳课程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摘 要:太极拳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许多高校的体育课也把太极拳列为一项必修课程。本文主要阐述了太极拳对女大学生身体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从高校实际情况入手,期望通过太极拳课程改善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

关键词:太极拳;女大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对个体心理健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选取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差异巨大。太极拳是一项融拳术、养生和文化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运动项目,它结合了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及中医经络学说,无论是强身健体还是修养心性,都是一项适合长久练习的体育项目。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太极拳课程,有的是作为必修课程,有的是选修课程。有研究表明,太极拳对高校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一、太极拳对女大学生生理的影响

1.太极拳对生理机能的作用。太极拳锻炼前后,被试者体重上没有太大变化,但在脉搏、肺活量和台阶指数上有显著提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女大学生肺部及呼吸肌的发达程度。肺活量的提升与太极拳运动中要求锻炼者气沉丹田、呼气和吸气量变大以及频率变小有关。有研究表明,经过长时间太极拳锻炼后,被试者心率和血压都有显著下降。太极拳在运动过程中要求运动松沉自然、动作缓慢,神经高度放松,全身的肌肉骨骼及末梢神经和血管都参与到运动中,从而促进人体微循环,提高细胞对氧气的利用,减少运动疲劳,同时调动全身各处的肌肉和组织。

2.太极拳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太极拳要求锻炼者在运动时“含胸拔背”,这样能充分舒展肩部和背部肌肉,使身体主干部分挺拔有力,同时四肢运动协调连贯,全身的大肌肉和小肌肉群都得到拉伸和舒展。有研究者对接受训练的大学生进行了坐位体前屈测试实验。经过训练后,被试的坐位体前屈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这说明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的柔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接受太极拳训练的个体还测量了仰卧起坐和立定跳远的成绩,被试者的这两项运动成绩显著提高。太极拳讲究自然舒缓,但同时发力强劲,练习的过程中柔中有刚,每个动作都看起来轻盈自然,而实际运动中则要求全身调动,所以会使身体素质有整体性的提高。

二、太极拳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太极拳对女大学生情绪状态的调节作用。女大学生平时在学校面对学习压力,同时面临未来就业的压力,持续高压的环境容易使她们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对女大学生太极拳运动前后的心境状态进行测试,发现太极拳对女大学生的积极心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作用。训练后,紧张、愤怒、抑郁等消极情绪都有所缓解,同时精力也显著提高。有医学研究表明,对于肠易激综合征太极拳运动辅助治疗比药物治疗的疗效好。太极拳重视情绪调控,能有效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太极拳的腹部呼吸方式可使腹腔脏器受到持久按摩,心静体松要求患者情绪平和,能调节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可以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太极拳运动能降低女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太极拳锻炼可以使女大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加强了个体对身体和心理的主观接纳。

2.太极拳能改善人际关系。太极拳练习可以是单人,也可以是集体,而集体太极拳对人际关系的调节也有很大帮助。喜欢太极拳的人很多性格偏于内向,与外界的交流较少,集体太极拳能够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拓展交往层面,提高社会交往技能。女大学生在学校的人际交往相对单一,由于学习竞争、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以及女性不稳定的情绪,常常导致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因此,可以尝试通过集体太极训练,增加人际交往频率,掌握人际交往技能,改善人际关系。

3.太极拳促进人格的完善。太极拳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其中的阴阳理论强调柔中带刚、动静结合,能够让个体使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与处理问题,潜移默化地影响练习者为人处事的方式和生活态度。练习者能在运动中体会自我的发展变化,除了塑造健康的体魄,还能磨炼意志、体会身心合一的境界,在此过程中人格慢慢趋于完善。

三、结语

太极拳对女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很强促进作用。高校可以尝试从认知层面向女大学生宣传太极拳知识,组织太极拳兴趣班和社团,开展集体表演,提高女生对太极拳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简化难度,传递太极拳精髓,形成终身运动观念。

参考文献:

[1]王海波,康德强,郑晓光,刘庆晓.太极拳必修课程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生理状况影响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4(11):59-61.

[2]张婧.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课余太极拳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7.

[3]张新安.太极拳锻炼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8).

作者:李丽华

上一篇: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要领分析论文下一篇:员工满意度与企业财务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