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高校网络课程,已经成为当代比较热门的话题,各大高校都在投入资金和技术,对网络课程进行建设,武汉商学院对网络课程的建设也尤为重视,特别是对新生入学教育易班平台的投入和重视。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研究,主要以武汉商学院2019级的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网络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络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1:

依托4A网络平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本文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案例,介绍依托4A网络平台的精品课程的开发、建设情况及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借助4A网络平台有效实现了课堂互动和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资源最优化,教学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 网络课程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非特殊群体危机预警机制研究》,Y201018857),浙江理工大学精品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p131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浙江理工大学从2012年9月开始面向全校4300多名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课堂互动活动,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利用相关的图书资料、影视资料、心理测评工具等丰富教学手段。其中,4A网络课程平台的辅助教学在2012年教学开展实际中发挥了较好的效果,以其信息快捷、共享方便、符合90后大学生心理接受和发展机制的特点,深受师生好评。

一、课程开发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目标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情商、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

(一)课程资源建设方面,重视教学内容呈现,有精心设计的学习环境,实现资源优化;尊重课程特色,丰富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课程的网络电子资源,通过网上教学和辅导,积累素材,使网上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将本课程的电子教案、自测练习、电子书、课程录像和网络自主学习资源等教学资料进行共享;将网络课程教学经验加以总结和凝练,上升至理论高度,从而公开发表和推广。

(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网络课程的内容组织方式研究,解决网络课程教学的几种教学方式;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提出解决分层、自主、协作学习方法;利用学习活动促进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研究,网络课程的SWOT分析。具体:

第一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或优质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化资源,即整合现有资源、添加自制资源,进行新的网络自主学习区学习资源配置,并有效监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活动。

第二步,广泛征求授课学生意见,边使用网络课程边优化调整,即结合课程内容的需求,设计习题、测试题,并上传到网络课程中;设置网络作业和测试,同时在网络课程讨论区设立讨论主题,吸引同学们积极参与进来。

第三步,总结网络课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经验教训,提炼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和教学改革模式成果,同时撰写相关教研教改论文。

二、课程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托4A网络平台很好实现了课程资源的优化共享与交流,也是公共必修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有益探索。符合课程实践性、体验性、自助性的互动特点,有效提升了公共必修课的效率和课堂实效。实践、探索证明,基于4A网络平台辅助教学的课程契合学生发展需求实际,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资讯,集优、丰富的专业学习资源,方便快捷的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拓展成全程的学习资源,网络平台以心理专题学习型社区的形式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让“四年一贯制”心理课堂成为可能。教学资源在平台空间不仅是直接的积累和传承,师生成了教学资源的共同创造主体,教学资源不断优化、创新。

(一)数字化资源建设情况

全景开发,课堂内外资源有效衔接。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充分开发4A平台技术功能。着重做好课件、教案、试题库、视频、电子书等教师团队备课资源库的建设,打造与课程主讲同步的网络课程体系和内容,打造学生轻松预习、复习的精品自助学习平台。同时,建设师生课程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师生一起围绕课程主题寻找、丰富、共享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充分开发课程讨论区、作业管理、资源库功能。在平台发起课程相关讨论、研讨话题,作业设计、布置,学生练习,教师答疑、批改等全线无障碍网上交流。同时借助资源库,深化讨论成果,共享研讨资源。

项目建设完成相对完整的集课程导航、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资源、课程互动于一体的网络互动平台。教师团队拥有教学资源交流互助空间,学生有学习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师生互动、答疑很好实现。

(二)教学应用情况

1.实现全校性公共课的有效辅助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辐射普及4000多名学生,教师团队成员也近60人。4A网络平台很好实现了辅助教学作用,所有学生选修网络课程、所有教学班级纳入网络平台管理,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把控。网络教学平台的同步建设,也体现了课程开放性、发展性、普及性的教学理念。基本教学内容(含大纲、教案、PPT等)通过平台权威发布,建有规范练习题库,所有考试题目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课程作业统一提交平台批阅。

2.实现第一、第二课堂无缝对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商实践环节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心理健康主题调研、心理情景剧、团体辅导实践、心理健康讲座等,要实现4000多新生的信息同步和实践指导、质量把关,4A平台可以发挥很好作用。首先,可以作为学生公认和优选的信息发布、获取平台,所有讲座、活动信息上网公布,所有调研主题、成果,活动进展和总结上网共享。

同时,平台提供了学生课前复习、课后自助学习的资源共享平台,也是固定的心理健康学习、服务社区,是课程结束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触角的有效延伸和拓展。

3.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把控和教学反馈。以网络平台为抓手,全部教学资源和教学指导过程累积完整,可以方便查阅学生作业提交情况和教师批改情况,把控教学质量。所有学生主题调研报告的汇总上传也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和针对性教育策略的制定。平台也可以作为师生互相反馈教学经验、教学评价,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沟通渠道,有助于良性教研氛围和创新教学实践的生成。网络互动辅助教学也符合90后学生学习接受习惯,良性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优化循环。

三、课程创新和特色

(一)4A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个性化课程定制功能,有灵活的自测策略支持和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对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并能实现多模式的教学和智能化答疑,非常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种一门课程几十个教学班级的现状,有利于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也助于教学交流和质量把控。

(二)课程在4A网络平台上进行教学活动以来,一年多的建设和使用,就已有近万名师生直接受益。网络资源共享模块初具规模,相关教学课件、资源已全部上网;课程专题讨论区初具人气,师生畅通交流心理健康话题;课外作业互动平台初现成效,全部学生作业上传,教师答疑均在网上实现。网络课程基本内容也已比较完善,练习系统已经形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互、资源共享的网络学习环境。

(三)以开展多元立体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把理论教学、网络教学、心理案例分析教学、开放式和研讨式教学、实践教学、情商能力训练及综合考核方法相结合。确保学生从过去的倾听者、接受者、受抑者转变成为主动者、建构者、实践者;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主导者、仲裁者转变成为协调者、引导者、合作者。

(四)实施的新的教学模式将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和学习内容的实用性,最终落实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通过改变课程模式和课程结构、建立网络化的学习资源等手段,实现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最大变革。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作为学生交流场所,分享感悟、体会和经验等,网站真正被用起来,最后形成一种学习氛围,将知识、技能的传授提升到服务于文化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

[2]杜占元副部长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

作者简介:

邹婷(1981-),女,硕士,讲师,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邹婷 浦晓黎

网络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2:

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高校网络课程,已经成为当代比较热门的话题,各大高校都在投入资金和技术,对网络课程进行建设,武汉商学院对网络课程的建设也尤为重视,特别是对新生入学教育易班平台的投入和重视。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研究,主要以武汉商学院2019级的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主要的研究内容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内涵界定,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情況,包括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导致缺陷的原因,以及如何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等几个方面。通过本文的研究,获得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方面的经验,以武汉商学院为实例来指导和引领未来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研究的新路径,使教学少走弯路。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 新生入学教育 网络课程建设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内涵界定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指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时所学习的有关学校概况、专业认知、校纪校规、学习学业、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及安全知识教育、军事训练及理论课教育等各方面,让大一新生更快了解大学生活、融入大学生活的教育。这种教育安排在每年的9-10月,通常是各大高校秋季开学的日期。高校入学教育,通常采取线下说讲的方式进行,即进行班会讲解,讲解者通常为学校的辅导员、班主任或专业教师。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不同于传统的线下入学教育,它最大的区别就是采取网上教学的模式,通过网络视频或线上测试等方式,以最吸引大一新生、最方便大一新生的原则,通过远程在线教育的方式,来完成对大学新生入学的教育,并通过网上测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网络课程学习的情况和结果。在武汉商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主要以易班、超星学习通、qq群等线上方式进行。

在全国1200余所普通高校中,有600余所高校将像武汉商学院一样逐步地转化为应用型本科高校,随之而来的新生入学教育也应该像转型一样采取新的模式,即采用网络课程教学的模式,这既是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一种改革创新,也是符合新生入学教育网络化的趋势和要求。

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是当代信息化的产物,它要求高校的入学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现在高校的主力军是95后和00后的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绝大多数都是00后,他们的主要生活区域和关注焦点都在网络上,因此,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势在必行。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第一、对于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网课课程建设方面有帮助,可以积累经验和不足,为像武汉商学院这样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好地开展网络视频课程积攒丰富的实践经验;第二、为开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网课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构建好武汉商学院及相同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方面的理论结构和框架建设,为后来者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来源;第三、可以培养青年教师,激发青年教师善于利用网络工具开展教学研究的的热情及优势,培养一批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青年教师团队,使教学队伍充满活力;第四、可以增强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的趣味性,由传统理论教育、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寓教于乐、视频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第五、丰富教学的环节,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可以自愿选择理论课程和视频课程,以丰富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方面的教学资源,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开拓教师的教学方式。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现状

2019年,武汉商学院开始在全校尝试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用来代替传统的线下新生入学教育。这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主要在易班优课平台上进行,由武汉商学院学工部牵头,各学院积极配合共同拍摄,一共录制了11个新生入学教育课程,新生全部听完这些课程可以在第二课堂成绩单里获得0.5个素质学分。这11个新生教育课程分别包括《武汉商学院宣传片》《认识武汉,走进我的大学--武汉商学院》《入学适应性教育--武汉商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武汉商学院》《倾听与表达--武汉商学院》《大学生入党申请流程--武汉商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培训(一)--武汉商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培训(二)--武汉商学院》《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教育》《易班软件操作课程》。这些课程都是武汉商学院的教师、辅导员以及易班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努力,共同拍摄剪辑出来的。截止2019年11月1日,武汉商学院2019级新生入学教育课群的活跃度已达27655人次阅览,可见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方面,武汉商学院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的。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方面的现状,武汉商学院的教师和辅导员联合开展了一次针对2019级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研究的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从2019年1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终止,一共采集了236个学生的调查样本(其中男生107人、女生129人),涵盖了4个学院、10个专业共计20个班的学生。本次问卷调查,包含了信息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经济学院的学生,可以说涵盖了文理科以及艺术、出国留学学生,覆盖面比较广,专业门类比较多,调查结果具有可借鉴性。

通过对236个学生的新生入学网络课程建设研究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武汉商学院的教师和辅导员得出以下课程建设现状的报告: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学生的基本概况

本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调查方面,共有236个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其中男生占45.34%,女生占54.66%,说明武汉商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男女比例方面,女生多于男生;接受本次调查问卷的大一学生占87.29%,其他年级学生占12.71%,说明武汉商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年级比例方面,2019级新生占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网络教育平台的态度方面,54.24%的学生持中立态度,37.71%的学生持支持态度,8.05%的学生持反对态度,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新生对于入学教育网络课程是不讨厌、不反感的。总之,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群体中是可以推行的,有大量00后的粉丝群体。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学生的反馈效果

在本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调查方面,66.1%的学生表示使用过网络教育平台,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具有网络教育课程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在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学习时间方面,38.98%的学生学习时长控制在1小时以内,37.29%的学生学习时长控制在1-2小时以内,说明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每次入学教育时间时长大概在1小时左右,时长越久学生就会越有倦怠感,学习效果可能就会越差;在多长时间适应了大学生活方面,51.69%的学生表示用了1个月就适应了大学生活环境,24.15%的学生表示用了2个月适应了大学生活,说明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能力较强,入学教育应该放在新生入学的前两个月内完成;在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帮助方面,8.9%的学生认为帮助非常大,14.83%的学生认为帮助比较大,36.02%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对自己是有帮助的。总之,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行,对绝大部分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和环境,是十分有帮助的。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学生的兴趣模块

在本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调查方面,65.68%的学生认为在专业认知方面,让自己受益良多,59.32%的学生认为在环境适应方面,让自己受益良多,55.51%的学生认为在行为规范方面,让自己受益良多,说明专业认知、环境适应、行为规范是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中学生最受益的三个方面;在新生入学教育还应该增加的内容方面,67.37%的学生认为还应该增加学习学业指导的内容,65.25%的学生认为还应该增加学生考研的情况,48.31%的学生认为还应当增加评奖评优政策解读,说明考研、学业和评奖评优是大学新生最关心的三大问题;在新生比较喜欢的入学教育形式里,68.68%的学生喜欢视频教育,58.05%的学生喜欢动画教育,37.29%喜欢图片教育,说明00后的教育方式越来越趋近于网络兴趣教育,这就需要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方式,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班会方式;在受调查的学生里,有89.41%的学生表示用过易班App,83.05%的学生用过学习强国,57.2%的学生用过中国大学Mooc,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使用网络教育平台是感兴趣的。总之,00后对于使用新的网络教育平台是十分感兴趣的,他们更多喜欢视频、动画、图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倾向于考研、学业和评优评奖方面,他们认为专业认知、环境适应、行为规范是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对他们帮助最大的方面。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优缺点

本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调查方面,77.54%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入学教育不再受时间、空间、受教育者年龄和教育环境的限制,77.54%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入学教育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程度随时调整进度,56.36%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入学教育可以接受优秀教师资源,说明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有很明显的优点,很吸引大一新生。相对于传统入学教育,网络平台入学教育也有自己的缺点,主要表现在73.31%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教育监督性差,59.32%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教育老师无法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55.93%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教育教师与学生无法及时沟通反馈,44.49%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教育对媒介的要求比较大,说明网络平台入学教育缺点也很明显,需要进行完善;同时,目前网络入学教育资源网站存在一些不足,66.1%的学生认为部分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更新的太慢或资源杂乱,61.44%的学生认为与授课老师互动性不强,41.1%的学生认为网络教育平台缺乏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总之,新生入学网络教育课程,相较于传统入学教育有不少优点值得学习,但同时也有不少的缺点需要进一步完善,67.8%的学生认为应该把传统入学教育和网络教育课程两者相结合。

(五)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未来愿景

在本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调查方面,52.1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说明大部分同学对于新手入学教育网络课程是认可的;在是否有必要利用入学前的暑假(自收到录取通知书始至开学前),通过网络平台接受入学教育方面,59.74%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过早进行新生入学教育,说明大部分同学认为新生入学教育應该放在大一新生开学之后再进行;在希望网络入学教育每节课程时长方面,44.92%的学生认为每节课程的学习时长应该为10-30分钟,说明大一新生要求课程的学习时长不宜过长,要更加精简更多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使用网络入学教育平台的目的方面,65.68%的学生是为了获得学分,62.29%是为了自行学习感兴趣的课程,58.05%的学生是浏览老师推荐的课程学习资源(非强制性),说明新生入学网络教育课程既要有学分要求,也要更多给学生选课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最后,70.76%的学生表示网络入学教育平台进行学习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60.59%的学生表示在学习完新生入学教育后,日后还会偶尔继续使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在线学习。总之,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应继续完善,并努力推广下去,绝大部分的大一新生会继续使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并且要求学校开发更多10-30分钟内的小视频用于学生学习,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存在缺陷的原因

(一)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起步晚、经验不足

武汉商学院虽然成立于1963年,但真正转型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还是2013年的事情,并且以往都是着眼于线下的新生入学教育,真正建设新生入学网络教育课程还是从2019年才开始,因此像武汉商学院这样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往往都存在本科教育办学晚、网络课程建设缺乏经验的情况。目前武汉商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主要依赖于武汉商学院易班发展中心,而这个新兴的学校机构也仅仅成立两年左右的时间,不仅起步晚,而且经验十分不足,还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网络建设水平。

(二)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单纯依靠视频资源,脱离教师线下管理

武汉商学院在2019年新生入学时,开发拍摄了近11个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浏览量达到了27655人次,可以说网络课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但是它所反应的“网络平台教育监督性差”“老师无法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教师与学生无法及时沟通反馈”“与授课老师互动性不强”等问题,也是新生入学网络教育课程所不能忽视的。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像武汉商学院这样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建设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时候,往往更多关注的是网络课程建设的视频技术问题,而忽视了把网络课程建设和线下教育相结合,抛开了教师教学管理的全程性和过程性,导致了新生入学网络教育的脱节,使得学生只能自己自学网络教育课程的视频资源,而没有相应的教师在线上或线下进行讲解说明,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也导致了部分懒惰学生不学习网络视频,也没有人监督管理的局面,进而导致部分学生从一入学就养成了不好好学习的习惯,产生了懒惰的思想和习惯。

(三)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仅仅依靠学工队伍、资源匮乏

武汉商学院2019年的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主要教师队伍资源依赖于学工队伍,包括武汉商学院学工部的教师、团委的教师、学工部易班发展中心的教师、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各学院的辅导员,这导致了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资源比较匮乏,教师力量也不够雄厚,拍摄出来的视频也可能比较单一、简单,出现“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更新的太慢或资源杂乱”“网络教育平台缺乏学生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等问题。目前为止,像武汉商学院这样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方面,吸纳专任教师和校外企业资源的情况较少,学校自主拍摄的网络教育视频质量较粗糙,而主动学习其他名校或有网络教育课程经验的高校情况较少。

(四)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偏重学校通识教育,缺少专业教育

武汉商学院2019年的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涉及的课程主要是学校的通识教育,包括学校概况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安全常识教育、学籍学分教育、第二课堂成绩单教育等,这些主要侧重于辅导员的日常管理教育,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而缺少专业学习的介绍。主要缺少学生比较关心的专业未来发展、考研情况、学习方法和评优评先的政策等。像武汉商学院这样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方面网络课程方面,缺少专业教育的因素,导致学生在入学的时候只了解了学习的概况和通识知识,对于本专业的概况和未来学习等方面,未能做好一个整体规划,专业教育几乎缺失。

四、如何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

(一)立足自身网络教育课程情况,广泛向更多有经验的高校学习

武汉商学院由于自身应用型本科高校起步晚、新生入学网络课程建设缺乏经验,因此应该广泛地向更多有经验的高校进行学习和取经。比如,每年派学校的易班发展中心的教师或辅导员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的高校进行参观和学习,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接受这些有经验高校的培训,把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办学经验学到手。在广泛学习的同时,武汉商学院还要结合自身实际,立足自身网络教育课程的情况,吸收各高校有益于自己的经验,抛弃或搁置不符合自身发展的做法,让学到的办学经验,尽快融入到武汉商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中去,早日建立属于自己的教学课程体系,形成武汉商学院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网课课程方面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特色。

(二)网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做到教师全程管理和跟踪

武汉商学院在2019年成功开启了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但是也不能偏废传统的线下入学教育,应该把二者相结合,让教师全程参与到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和线下管理中去,真正做到学生既可以在网络上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能够更便捷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又可以有教师在线下及时回答同学们的个性化问题,全程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每一个学生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把入学教育的知识点掌握地更加牢固,同时也能解决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出现“网络平台教育监督性差”“老师无法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教师与学生无法及时沟通反馈”与“授课老师互动性不强”等问题。这是网课课程和线下教育一次很完美的结合。

(三)扩大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拍摄团队范围,吸纳更多人员

武汉商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在2019年的拍摄过程中,主要招募的是学工队伍的辅导员和工作人员参与拍摄和录制,在今后应当扩大这个拍摄团队的范围,把更多的教师、企业人员和优秀学生都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拍摄中来,让团队的范围更加广泛,思路更加开阔,氛围更加活跃,内容更加充实。让大一新生一入学就能很好地、全面地学习到不同的新生入学知识,这些知识包括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学长学姐和企业大咖讲解的不同内容,内容也更加全面、充实、精彩,同时还可以丰富新生在网络课程资源方面的内容,让更多学生感兴趣的资源和课程可以呈现在大一新生的眼前,激发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增加专业学习介绍的内容,让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

武汉商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在2020年及以后应该联合教务处,增加专业学习介绍的内容,特别是把专业概括、专业认知、考研情况、学习方法和评优评先政策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就积极宣传,进行专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各专业的教研室主任、任课老师应该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专业教育视频的拍摄和录制中去,让专业教育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部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大一新生的学风和思维,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因此,应该加强教研室主任、任课老师和辅导员的沟通,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同时作为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重点,不能有任何偏废。

基金項目:武汉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Y012

参考文献:

[1]娄可可.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00后学生的入学教育[J].智库时代.2019.12.13.

[2]赵志清,汪毅敏,王萍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国内外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J].大学教育..2019.4.1.

[3]晁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与对策摭探[J].成才之路.2019.8.15.

[4]王冠,于蕾.高校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途径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0.2.25.

[5]刘萌生,李贵鹏.基于易班优课的高校新生五位一体入学教育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12.22.

作者:刘桢

网络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3: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

【摘 要】“教师使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都通过网络接触过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微信等是教师接触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网络平台,教师通过网络寻求心理健康帮助的意愿高。借助“互联网+”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维护教师身心健康,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文献标志码】A

目前,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福建省厦门市金尚中学课题组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新做法,把心理健康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构建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开放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为厦门市及连城县232名初中教师,其中城市教师173人,农村教师59人;男教师95人,女教师137人;涉及十几个不同学科。目的是了解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及需求,并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性地提出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二)调查方法

采用自编的“教师使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调查问卷”对福建省厦门市和连城县部分中学232名教师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利用“互联网+”接触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教师对“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使用“问卷星”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交叉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教师上网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所有教师都上网,其中78.OO%的教师每天都上网,不怎么上网的只有3.OO%。除T作外,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教师占34.00%,l—2小时的占36.00%,2小时以上的占30.OO%。说明教师上网情况普遍,上网时间长。

平时使用的主要T具中,手机占93.10%,台式电脑占74.57%,笔记本电脑占18.53%,平板电脑占14.66%,其他占0.43%。說明手机与电脑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上网T具。

(二)教师接触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多选)

结果显示,教师接触心理健康教育以通识性、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如心理讲座、心理书籍等;个性化、深度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多,如心理咨询、T作坊等。在现实生活中,教师都接触过心理健康教育,排名前三的形式是心理讲座(73.71%)、心理书籍(66.81%)、心理测验(41.38%)。交叉分析表明,女教师接触心理健康教育排第一位的形式是参加心理测试,男教师排第一位的是心理咨询;40岁以下教师接触心理健康教育排第一位的形式是心理讲座,40岁以上教师排第一位的是心理书籍;未婚教师中排第一位的是心理讲座,这可能与年轻教师经常参加各种培训和心理讲座有关。

(三)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多选)

结果显示,62.50%的教师曾经通过网络接触过心理健康教育,男教师比例高于女教师。交叉分析表明,30岁以下教师通过网络接触心理健康教育的比例最高,达到76.00%;七年级教师达到73.97%,比八、九年级教师接触网络的比例高,八、九年级均在45.00%左右。

接触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平台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网站(79.31%)、微信(69.66%)、QQ(28.97%),表明网站、微信等是教师接触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平台。

心理健康教育文章、心理测验是教师通过网络接触心理健康教育最普遍的形式。教师通过网络接触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文章(65.52%)、心理测验(62.93%)、网络心理讲座(36.21%)。看文章、做心理测验是教师最常用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这种形式更多属于自我学习。另外,教师比较喜欢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排在前三位的也是心理健康文章、心理测验、网络心理讲座,但也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喜欢心理咨询、心理电影、心理情景剧,这表明教师涉猎范围广,喜欢的形式比较多元。其中,未婚教师尤其喜欢心理测验,达到72.22%,已婚教师比较喜欢心理健康教育文章,达到57.94%。

(四)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多选)

1.通过网络寻求帮助意愿高。

关于是否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帮助,结果显示,需要辅导帮助的教师有一半左右;男教师比女教师需求高;研究生学历教师的需求高于其他学历;化学学科教师需求最高,这可能与化学学科教师升学压力大有关。另外,政治、语文、数学属于中考学科,教师寻求帮助的需求也比较高。

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认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交叉分析表明,男教师意愿略高于女教师;40—50岁教师比例最高;已婚教师高于未婚教师;大专学历教师意愿最高;农村教师高于城市教师。更喜欢利用网络寻求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帮助的教师占56.90%,说明与线下面对面求助相比,教师更喜欢线上求助的形式,线上的隐蔽性、快捷性、方便性是其更受教师欢迎的原因。

2.网络求助媒介首选微信。

在想利用的求助媒介上,排第一位的是微信(72.61%),第二位是网络论坛(44.59%),第三位是网络聊天室(43.31%)。微信是最受欢迎的网络求助媒介,这可能与微信的普及性、方便性、快捷性以及相对保密性等特点有关。

3.求助内容主要是压力、情绪和子女教育。

在求助内容上,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压力调适(67.24%)、情绪管理(63.79%)、子女教育(55.6%)。未婚教师的前三位需求分别是压力调适(88.89%)、恋爱婚娴(55.56%)、职业生涯规划(50%);男教师的前三位需求分别是子女教育、压力调适、情绪管理;女教师的前三位需求分别是情绪管理、压力调适、子女教育;见习教师压力调适需求达到100%;九年级教师需要压力调适的比例最高,达到71.62%。

三、利用“互聯网+”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整合资源,分工合作

可由学校领导统筹,工会领导牵头负责,专家教授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作为骨干力量,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建立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由工会负责调研、制订方案、提供保障和支持协调等效果较好,因为如果以学校行政领导为主导,教师会有一定防御心理,而以工会为主导,教师的信任度比较高。心理专家组可以由本校和外校心理专家组成,负责具体业务开展,如在线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把关等。另外,“互联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网络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移动软件开发、网络信息库的建立离不开信息技术人员,目前中学信息技术人员单独开发力量比较单薄,最好有信息技术公司的支持,学校信息技术组专门负责和对接技术技能。

(二)优选“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载体

使用“互联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教师碎片化的时间,突破时空的限制。要考虑开发成本和教师的方便使用等问题,如果开发成本高,学校无法投入,或使用不方便,教师不愿意使用,都会使“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流于纸上谈兵。

目前,专门用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有专业网站、自主开发的App以及微信端App等。三者比较,网站的容量大、功能齐全,但是研发和维护成本高;微信端App与自主开发App容量大致相当,自主开发App的成本要高于微信端App; App应用需要用户自行下载安装,微信端App则只需要用户简单扫描二维码即可轻松关注。对于人力、财力有限的学校而言,微信端App的开发内容少、周期短、收费较低,是较为合适的选择。从调查结果看,教师接触心理健康教育比例最高的是网站,微信排第二,但从学校开发运营情况和教师使用方便的角度来看,使用微信端App应该是首选。当然,实力雄厚的学校建立立体式的渠道效果更好。 不管采用哪种载体,其模块应该包括:心理测验区、心理知识园地、互动讨论、在线咨询等。

1.建立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科学测评。

要能使用网站或者手机客户端App进行免费在线心理测评,测评要注重科学性、趣味性,帮助教师了解自己,也要有助于工会收集大数据信息。要开展网络心理健康调查,建立网络心理测验系统,完善网络心理健康档案等。

2.开展网络心理咨询。

包括利用BBS、E -mail、聊天室等进行心理咨询。可以设立专家栏目咨询、互助讨论区、BBS话题讨论、电子邮件咨询等,帮助教师敞开心扉、减少阻抗。

3.开设网络课程。

网络资源虽然丰富,但是良莠不齐,需要经过专业教师的甄选后方可上传平台。可以提供精选过的专家网络讲座视频,传播普及性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教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

4.开辟心理科普园地。

内容可包括心理书屋、心理百科、心理调适方法、优秀心理影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服务有关的网络介绍等。

(三)丰富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仅应包括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了解和辅导,更应包括教师自身关心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包括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辅导,校园危机的发现与处理;与教师自身相关的内容包括亲子教育、压力调适、婚娴家庭等,这也是调查中教师心理调适需求排前三位的内容。这些内容要与时俱进、贴近教师实际、贴近生活,不能是简单的说教,必须要有案例、有分析,这样才能引起教师的共鸣和兴趣。

(四)通过大数据分析预防极端事件的发生

网络平台强大的心理测评、数据反馈、教育管理、档案管理、心理培训功能,贴近师生、简单易用的操作模式,系统自动生成的专业详尽的心理分析报告等,可以为教师带来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从学校角度讲,可以将相关数据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决策的重要参考,如在选择班主任、毕业班教师这些重要岗位时,教师的身心健康就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同时,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预防极端事件的发生。在开展心理测评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要谨慎解读测评结果,及时借助专业力量,注意保护好教师的个人隐私。

作者:李远 唐建生

上一篇:影响失真原因会计信息论文下一篇:直调技术中的数字电视论文